AB超声诊断仪
超声诊断仪类型

D型超声成像诊断仪也即超声多普勒诊断仪,它是利用声学多普勒原理,对运动中的脏器和血液所反射回波的多普勒频移信号进行检测并处理,转换成声音、波形、色彩和辉度等信号,从而显示出人体内部器官的运动状态。超声多普勒诊断仪主要分为3种类型:即连续式超声多普勒(continuous wave Doppler)成像诊断仪、脉冲式超声多普勒(pulsed wave Doppler)成像诊断仪及实时二维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e)诊断仪。
? 二、M型超声显示
M型超声成像诊断仪适用于对运动脏器,如心脏的探查。由于其显示的影像是由运动回波信号对显示器扫描线实行辉度调制,并按时间顺序展开而获得一维空间多点运动时序(motion-time)图,故称之为M型超声成像诊断仪,其所得的图像也叫作超声心动图。
M型超声诊断仪发射和接收工作原理参见图7-12(a),与A型有些相似,不同的是其显示方式。对于运动脏器,由于各界面反射回波的位置及信号大小是随时间而变化的,如果仍用幅度调制的A型显示方式进行显示,所显示波形会随时间而改变,得不到稳定的波形图。因此,M型超声诊断仪采用辉度调制的方法,使深度方向所有界面反射回波,用亮点形式在显示器垂直扫描线上显示出来,随着脏器的运动,垂直扫描线上的各点将发生位置上的变动,定时地采样这些回波并使之按时间先后逐行在屏上显示出来。图7-12(b)为一幅心脏博动时测定,所获得心脏内各反射界面的活动曲线图。可以看出,由于脏器的运动变化,活动曲线的间隔亦随之发生变化,如果脏器中某一界面是静止的,活动曲线将变为水平直线。
超声医学影像设备根据其原理、任务和设备体系等,可以划分为很多类型。
1.以获取信息的空间分类
(1)一维信息设备 如A型、M型、D型。
B型超声诊断仪产品工作原理

B型超声诊断仪产品工作原理
• 超声波频率在20kHz以上。医学常用的诊断性超声频率范围一般在1~10MHz。 超声波波长短,易于集中成一束射线,因此具有很好的直线定向 传播特性。 超声波在体内传播过程中,各种组织的声学界面产生不同的反射波和透射波, 其中一部分可以返回换能器,再由换能器将声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由主机 接收放大以声像图形式显示于屏幕上(奥咨达医疗器械咨询)。 B型超声诊断仪主要由探头和主机两部分组成。超声波的发射与接受均由探头 来完成。主机供给一定频率、一定激励电压的电讯号作用于探头,探头产生 一定频率的超声波。B型超声诊断仪以光点亮度明暗显示体内某一断层界面回 声信号的强弱。信号强弱用灰阶表示(通过多阵元探头的多声束连续扫描, 可将不同亮 度光点组合成平面断层二维图像)。B超诊断仪可获得人体软组 织器官的实时二维断层图像,清晰地观察脏器形态、解剖层次及毗邻关系。 超声波能够区分两个相邻界面回声信号最短距离的能力称为分辨力。通常, 频率越高,则波长越短,分辨力越高,穿透能力越弱;反之,频率越低,则 波长越长,分 辨力越低,穿透能力越强。因此检查浅表器官如甲状腺、乳腺 等,多采用高频探头,如线阵7.5MHz探头,(只专注于医疗器械领域0而对 心脏、腹部等深部脏器,则采用低频探头,如凸 阵3.5MHz探头,以增加其 穿透性。
•
•பைடு நூலகம்
超声诊断仪使用指南

超声诊断仪使用指南超声诊断仪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
为了正确、高效地使用超声诊断仪,以下是一份使用指南,帮助用户充分发挥设备的功能和效益。
一、设备及准备工作1. 确保超声诊断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连接至电源。
2. 预热设备,确保其温度适宜。
3. 检查设备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包括探头、控制面板、图像显示等。
二、探头选择与连接1. 根据具体的诊断需求,选择合适的探头。
可根据器官部位、扫描深度、分辨率等因素进行选择。
2. 将探头插入超声诊断仪的连接口。
确保插入牢固,避免松动或脱落。
三、超声图像获取1. 将超声凝聚剂涂抹于探头表面,以促进声波的传导。
2. 将探头贴附在需检查的身体部位上,适当施加适度的压力。
3. 超声诊断仪通常配有多种扫描模式和参数,根据具体的诊断需求进行设置。
这些参数可用于调整图像的亮度、对比度、深度和分辨率等。
四、图像解读与评估1. 观察超声图像的特征,包括器官形态、结构、血流等方面的信息。
2. 根据超声图像的特征,进行初步的分析和判断。
注意识别异常信号或结构,如肿块、囊肿、炎症等。
3. 根据临床病史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判断结果,并与医疗团队进行沟通与协商。
五、安全操作与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需熟悉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功能,严格按照操作手册进行操作。
2. 避免大范围长时间的超声扫描,以避免对肌肉和组织产生过多的热效应。
3. 注意超声图像的解释与评估的主观性,多角度、多位医师参与讨论可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4.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检修和校准,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准确性。
六、临床应用与进一步研究1. 超声诊断仪在临床应用中广泛用于各个医学领域,如妇产科、心脏病学、消化内镜等。
使用者可根据需求具体了解不同领域的应用注意事项。
2. 鉴于超声诊断仪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用者可关注相关学术期刊和研究机构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更新知识和技术水平。
通过本使用指南,用户能更好地了解超声诊断仪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简答题为请简要介绍超声诊断仪的两种常见模式

简答题为请简要介绍超声诊断仪的两种常见模式超声诊断仪是一种常用的医疗设备,它通过使用超声波技术来诊断和观察人体内部的病理变化。
超声诊断仪有许多不同的工作模式,每种模式都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本文将介绍超声诊断仪的两种常见模式,即B模式和M模式。
一、B模式B模式(Brightness Mode)是超声诊断仪中最常见和最基本的模式之一,也是最常用于观察人体组织结构和病变的模式。
在B模式下,超声诊断仪通过发送一系列超声波束,并接收其反射回来的信号,然后利用这些信号构建出一张静态的二维图像。
B模式图像以灰度的形式显示,不同灰度代表了不同的组织结构或病变。
通常,B模式图像中的亮度与信号的回波幅度有关,即与组织的反射能力有关。
组织反射能力越高,B模式图像中对应的区域越亮,反之越暗。
这种图像特点使得医生可以通过B模式图像来区分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从而进行疾病的诊断。
B模式广泛应用于不同的医学领域,如妇产科、肝胆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在妇产科中,B模式可以用于孕妇胎儿的观察和检查;在肝胆疾病中,B模式可以用于观察肝脏的大小和结构,检测患者是否存在肿块或囊肿;在心血管疾病中,B模式可以用于观察心脏的构造和功能,检测心脏是否存在异常。
二、M模式M模式(Motion Mode)是一种在超声诊断中用于观察运动过程的工作模式。
与B模式不同,M模式可以实时地显示出时间和深度的变化,因此常被用于观察心脏和动脉血流等的运动情况。
M模式的工作原理是,超声诊断仪将一束超声波束持续地发送,并随之接收波束的回波信号。
通过将回波信号与时间轴进行关联,M模式就可以得到一个动态的图像,显示出被观察对象在不同时间和深度上的运动情况。
M模式图像呈现为一条曲线,该曲线代表了被观察的物体在特定时间段内的运动轨迹。
例如,在心脏超声诊断中,M模式可以显示心脏壁的运动情况和心脏瓣膜的开关情况,从而评估心脏的功能。
总结:超声诊断仪常见的两种模式是B模式和M模式。
眼科AB超声诊断仪技术参数

眼科超声诊断仪技术参数1、分体化设计,国内著名品牌,市场占有率高2、A超*2.1 探头频率:10MHz测量精度:0.05mm2.2 正常眼,无晶体眼,人工晶体眼,硅油眼等测量2.3 测量参数:前房深度、晶体厚度、玻璃体长度、眼轴长度、及其均值2.4 人工晶体计算:SRK-II、SRK-I、SCDK、Hoffer-Q、Holladay计算等2.5 数据处理结果:人工晶体参数选择表2.6 工作方式:自动测量、手动测量3、B超*3.1 扫描方式:机械式探头扇形扫描3.2 扫描角度:53°3.3 探查深度:≥50mm 探头频率:10MHz3.4 分辨率:纵向≤0.2mm 横向≤0.5mm3.5 灰阶等级:2563.6 显示模式:A、B、B+B、B+A3.7 图像存储:冻结10帧图像3.8 图像后处理:亮度、对比度、平滑、锐滑、灰阶拉伸、均衡等*4、采用先进WINDOWSXP开发平台, 超声信号强,晶体囊及视神经可同时显示,信号衰减少,图象清晰度高5、生理凹A超探头,符合人眼生理特征,测量准确度高*6、B超图像具有动态回放功能≥500帧;*7、配置中文超声影像工作站,实时显示图像,可以同时显示双眼图像及打印,B超图像和人工晶体度数可打印在一张报告单上。
*8、A超和B超图像19寸大屏幕显示,方便医生读取数据*9、采用USB2.0通用串行接口设计,结构简单,故障率低;*10、图象记录:外接高清晰度激光打印机11、信息存储:大容量硬盘、内建病人病历库,所有病人资料信息自动保存,便于查询12、电源:Ac220V±10%50Hz*13、全中文软件系统,CE认证。
*14、在河南省设有办事处和维修服务处注:本参数无指向性、排它性,仅为满足医院需要。
超声诊断仪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超声诊断仪的主要功能是什么超声诊断仪(ultrasound diagnostic system)作为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逐渐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并在医疗图像检查中发挥重要作用。
超声诊断仪可通过声波的传输和接收,提供清晰的内部组织和器官图像,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监测。
本文将介绍超声诊断仪的主要功能,包括疾病检测、疾病监测和疾病导向治疗等。
一、疾病检测超声诊断仪拥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可用于各种疾病的检测。
它通过产生高频声波并对其反射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人体内部器官和组织的显像,从而帮助医生对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
超声检查常用于检测肝脏、肾脏、心脏、乳腺、甲状腺、骨骼、血管等。
例如,在肝脏检查中,医生可以通过超声图像检测肝脏的异常改变,如囊肿、肿瘤、结石等。
超声诊断仪的高分辨率图像和实时成像特性,能够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发现疾病迹象,为后续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二、疾病监测超声诊断仪可用于监测疾病的发展和变化,对于长期慢性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定期的超声检查,医生可以观察病变的进展情况,判断治疗效果并进行及时调整。
例如,在肿瘤治疗中,超声诊断仪可用于观察肿瘤的大小、位置和血液供应情况,评估治疗效果。
此外,超声诊断仪还可用于监测妊娠期间胎儿的生长和发育情况。
通过定期的产前超声检查,医生可以了解胎儿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异常情况。
三、疾病导向治疗超声诊断仪在疾病治疗中具有指导作用。
医生可以通过超声图像引导手术操作,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例如,在肿瘤切除手术中,医生可以使用超声诊断仪对肿瘤进行精确定位,并引导手术操作。
此外,超声诊断仪还可用于指导穿刺活检、引导放射治疗等。
通过在治疗过程中实时观察和调整,超声诊断仪帮助医生更好地控制治疗进程,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超声诊断仪的主要功能包括疾病检测、疾病监测和疾病导向治疗等。
其高分辨率图像和实时成像特性,使得它成为医生进行疾病诊断的重要工具。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诊断仪的功能将进一步拓展,为医生提供更准确、更全面的医疗诊断服务。
B型超声诊断仪

B型超声诊断仪1、B型超声诊断仪工作原理:B型超声诊断仪又称灰阶超声显像仪。
它采用辉度调制(Brightness modulation),辉度英文第一个字母是B,故称为B 型,简称B超。
B型超声诊断仪的工作原理与A超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反射波不是在扫描的相应位置上以幅度形式显示,而是使扫描线在相应位置上以增辉形式显示。
反射波越强,光点越亮,这就是辉度调制。
当超声换能器移动探测时,扫描线也作相应运动,这样就可以得到换能器运动轨迹、反射波先后次序和反射光波强弱分布。
B型超声诊断仪的时基电路接在y轴,反射波信号接在显像管阴极。
2、B型超声诊断仪的结构及电路:如何实现上述探头沿水平方向的快速移动,即采用什么快速扫描方式,是B超断层成像的关键。
B超常用的扫描方式有:线性电子扫描、机械扇形扫描和电子扇形扫描方式。
这些快速扫描方式都能得到实时图像。
(1)实时成像原理:实时成像单就时间来说,是指当物体运动到某一状态的瞬间立即把它拍照下来或快速扫描显像,结果就留下物体运动到此状态的图像。
如果像放电影一样,把每一个运动状态的图像依次显示出来,则成为连续图像。
B超的实时成像是在x、y两个坐标所组成的平面内、通过x方向的快速同步扫描实现的,所以是一种二维的实时成像。
(2)线性电子扫描:将N个晶片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组成N个单位的线阵换能器,用电子开关按顺序切换,使发射的超声波束线性平移,构成了线性电子扫描波束。
线性电子扫描B超的机构是在A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线阵换能器组由电子开关按一定程序控制每个换能器单元的发射和接收,并使每个换能器单元对应荧光屏上一根扫描线,每个换能器接受到的反射波信号,经过放大和处理后,加到显像管调辉,这样就在扫描线的响应位置上显出光电。
有规律的同步切换换能器单元和移动扫描线,荧光屏上就组成了一幅超声断层图像。
(3)机械扇形扫描:B超在用于心脏的断层成像时,因肺和肋骨阻碍了超声波的传播,使胸部声窗变得很小,残性扫描难以得到理想和完整的心脏断层图像,而扇形扫描所使用的换能器很小,可置于肋间声窗上处,所以心脏部位的断层图形多采用扇形扫描成像。
几种常用的医学超声设备ea

A型超声诊断仪〔amplitude〕A型显示是一种最根本的显示方式,示波管上的横坐标表示超声波的传播时间,即探测深度;纵坐标那么表示回波脉冲的幅度〔amplitude〕,故称为A型。
用A型诊断仪可以测量人体内各器官的位置、尺寸和组织的声学特性,并用于疾病诊断。
M型超声诊断仪〔motion〕它在A型超声诊断仪根底上开展来的一种最根本的超声诊断设备。
显像管上的亮度表示回波幅度,由A型回波幅度加到显像管Z轴亮度调制极上所控制;其纵轴表示超声脉冲的传播时间,即探测深度;显像管水平偏转板加一慢时间扫描电压。
这样在做人体探查时,就构成一幅各回波目标的活动曲线图。
其在检查心脏时具有一系列优点,如对心血管各个局部大小、厚度、瓣膜运动的测量,以及研究心脏的各局部运动与心电图、心音图及脉搏之间的关系等,所以也称超声心动仪。
此外它还可以研究其他各运动界面的情况,并通过与慢时间扫描同步移动探头,做一些简单的人体断层图。
B型超声诊断仪〔brightness〕其也称B型超声切面显像仪。
它用回波脉冲的幅度调制显示器亮度,而显示器的横轴和纵轴那么与声速扫描的位置一一对应,从而形成一幅亮度调制的超声切面图像。
D型超声多普勒诊断仪它利用超声波传播过程中与应用目标之间的相对运动所产生的多普勒效应来探测运动目标,主要包括多普勒血流测量和血流成像两种。
目前的彩色血流成像〔color flow imaging CFI〕那么是在实时B型超声图像中,以伪彩色表示心脏或血管中的血液流动。
它是利用屡次脉冲回波相关处理技术来取得血流运动信息,故常称为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CDFI〕。
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诊断仪应用低频多普勒超声,通过颞部、枕部、框部及颈部等透声窗,可以显示颅内脑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状况。
C型和F型超声成像设备它是在B型超声诊断仪的根底上开展起来的,主要用来获取与声束方向垂直或呈一定夹角的平面和曲线上的回波信息并成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视光特检技术十2007-06-15 08:47 A.M.第十章A/B超声诊断仪超声波测量原理、概念和定义,超声诊断仪操作技术与检查方法,超声图象分析,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
超声诊断是利用声波传播?生的回声显像进行诊断,超声波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声学性质(密度、声速)不同的界面时就会发生反射,反射回来的声波称?回声或回波(echo);回声接收后转变成电信号,经过放大、检波、修饰,以视频图象的形式显示出来,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也称?回声诊断法(echography)回声诊断法(echography)。
眼球和眼眶位置表浅,构造规则,声学界面清楚,声衰减较少,是最适合超声检查和诊断的器官。
同其它医学影像方法比较,超声检查有简便、迅速、经济和无损伤等优点,因而越来越受临床医生的重视。
其不足之处是特异性不够高。
由于不同疾病的病理组织结构不一样,对超声波的反射、吸收就不一样,虽然能够利用回声对病变组织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但病?的声学切面不像病理组织学切面那样直接和精确,只能间接地从组织的声学性质来推断其组织结构,将病?按其声学性质分类,再结合其它临床资料而作出诊断。
学习超声诊断要掌握超声的物理性质、原理,以解剖学、物理学等形态学?基础,并与临床医学密切结合。
第一节概述诊断超声的物理特性人耳可闻及的频率在20~20 000 Hz,超声波是一种频率大于20 000 Hz的高频声波,图10-1超声波波形图人耳听不到,故称超声。
它是一种机械波,是因介质中的质点受到机械力的作用发生周期性振动而?生的。
依据质点振动方式与声波传播方式的关系,声波可分?两种基本形式,即纵波和横波(图10-1)。
纵波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是介质中的质点受到拉应力和压应力的作用而振动,以质点疏密相间的形式传递能量,声波传播方向与振动方向一致。
此外,纵波还具有?生和接收比较容易的特点。
医用超声波的传播介质主要是人体软组织,声能是以纵波的形式在其间传播的,因此医用超声波?纵波。
超声波在周期性振动传播中,其质点位移(a)、质点运动速度(c)及质点运动加速度(b)等均?角频率和时间乘积的正弦和余弦函数(图10-1)。
波形图中的正负最大值分别对应纵波的密部和疏部、横波的波峰和波谷。
(一)声源、声束、声场与分辨力1杄声源能发生超声的物体称?声源(soundsource),超声声源亦名超声换能器(transducer),通常采用压电陶瓷、压电有机材料或混合压电材料(压电陶瓷与压电有机材料的混合物)组成,加以电脉冲后即转?声脉冲。
用超声换能器制成可供手持检查用的器件则称?超声探头。
2杄声束从声源发出的声波称?声束(soundbeam),一般它在一个较小的立体角内传播。
声束的中心轴线称?声轴,它代表超声在声源发生后其传播的主方向。
声束两侧边缘间的距离称?束宽。
3杄声场换能器发射超声声束时,在一定传播距离内基本上保持平行,然后开始扩散。
接近换能器的那部分平行声束被称?近场。
当超声声束开始扩散时,被称?远场。
被检查的部位在近场区内,声束较?平行,反射界面与换能器又比较垂直,其反射回声的强度较大,超声诊断的作用最好。
远场区内场分布均匀,可扫查许多界面,可是越进入远场的远端,扫查就越困难。
实用超声仪上的near及far意即?近段(程)及远段(程)调节,而非近场区及远场区。
检查者可通过调整仪器的灵敏度来改变声束的宽窄和能量的大小,并不改变声场,而是利用超声传播的方向性可对病?进行定位。
平面型声源无论在近场区或远场区中声束束宽均嫌过大,使图象质量下降。
故需加用声束聚焦的技术。
B型探头应用聚焦的声束,而A型探头应用平行的声束,A型超声的方向性更好。
在距探头很近部分,声束全部透过,不发生反射,没有回声,就没有分辨力,称?盲区。
4杄分辨力(resolution power) ?超声诊断中极?重要的技术指标。
分?两大类:基本分辨力及图象分辨力。
(1)基本分辨力:指根据单一声束在线所测出的分辨两个细小目标的能力,可分?3类:? 轴向分辨力:指沿声束轴线方向的分辨力。
其与频率成正比,频率越高,波长越短,脉冲宽度越窄,轴向分辨力越好。
轴向分辨力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目标在深浅方向的精细度。
分辨力好则在轴向的图象点细小、清晰。
通常用3杄5~5 MHz探头时,轴向分辨力在1 mm左右;? 侧向分辨力:指在与声束轴线垂直的平面上,在探头长轴方向的分辨力。
声束越细,侧向分辨力越好,其分辨力好坏由芯片形状、发射频率、聚焦效果及距离换能器远近等因素决定。
在声束聚焦区,3~3杄5 MHz的侧向分辨力应在1杄5~2 mm左右;? 横向分辨力,指在与声束轴线垂直的平面上,在探头短轴方向的分辨力。
横向分辨力与探头的曲面聚焦及距换能器的距离有关。
横向分辨力越好,图象上反映组织的切面情况越真实。
(2)图象分辨力:是指构成整幅图象的目标分辨力。
包括:? 细微分辨力:用以显示散射点的大小,它与接收放大器通道数量成正比,与目标距离成反比。
? 对比分辨力:它用来显示弱回声信号。
一般约?-40~-60 dB,更适中?-50 dB。
目前普遍采用数码扫描变换技术后,大大提高了对比分辨力。
(二)波长、频率、声速超声波有三个基本物理量,即波长(wave length),频率(frequency)和声速(sound velocity)。
质点在其平衡位置来回振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质点振动周期,也就是波的周期(T)。
在一个周期内,波所传播的距离,定义?波长(λ)。
在介质中任何点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波的数量称?波的频率(f),它也等于单位时间内介质颗粒完成全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Hz)或周/秒。
1赫兹即每秒振动1周,百万赫兹称兆赫兹,以MHz表示。
声波的传递过程实质上是能量的传递过程,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达到某一点。
声速是声波在介质(或媒质)中传播的速度。
用c表示,单位?米/秒。
波长(λ)、频率(f)与声速(c)的关系如下:λ=c/f杄上式不仅适用于声波,对所有波,如水波、无线电波、甚至X射线都是适用的。
频率和波长在超声波成像中是两个极?重要的参数,波长决定了分辨率,而频率则决定了可成像的组织深度。
在医学超声设备中,30 kHz~40 kHz适用于超声乳化;1 MHz~5 MHz适用于检查心脏、肝、胆、腹部疾病;5 MHz~20 MHz适用于眼病诊断,如眼科B型超声、生物参数测量仪、角膜测厚仪等;40~100 MHz适用于眼科超声生物显微镜。
(三)人体组织的声学参数和概念:声速、密度、声阻抗和声学界面1杄声速(c)?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单位?m/s。
一般说,在人体组织中,固体物含量高的,声速最高;纤维组织含量高的,声速较高;含水量较高的软组织,声速较低;含体液的,声速更低;脏器中含气体的,声速最低。
2杄密度(ρ)?重要声学参数中声特性阻抗(声阻抗)的基本组成之一,单位?g/cm3。
密度的测量应在活体组织保持正常血供时,任何降低动脉血供或静脉淤血,以及组织固定后的测量值均缺乏真实意义。
3杄声阻抗(Z)?超声诊断中最基本的物理量。
声阻抗既和介质的密度(ρ)有关,又与超声穿过该介质内的声速(c)有关,即Z=ρc,单位?g/(cm2·s)。
声像图中各种回声显像主要由声阻抗差别造成的。
4杄界面由声阻抗不同的两种介质接触在一起时,即构成一个界面。
介质的界面大小与超声波长有关,界面尺寸小于超声波长时,称小界面;界面尺寸大于超声波长时,称大界面。
均质体与无界面区:人体组织和脏器如由分布十分均匀的小界面所组成,称?均质体;无界面区只在清晰的液区中出现。
液区内各小点的声阻抗均一致。
人体内无界面区在生理情况中可见于胆囊内胆汁、膀胱内尿液、成熟滤泡以及眼玻璃体;在病变情况中可见于胸水、腹水、心包积液、盆腔积液、囊肿、肾盂输尿管积水等。
不同频率超声波在人体软组织中的参数参见表10-1。
表10-1人体正常组织的密度、声速及声阻抗媒质(介质)密度(g/cm3)声速(m/s)声阻抗(105g/cm2·s)测试频率(MHz)空气(22℃)0杄001 18334杄80杄000 4水(20℃)1 4831杄493血液1杄0551 5701杄6561软组织(平均值)1杄0161 5001杄5241续表媒质(介质)密度(g/cm3)声速(m/s)声阻抗(105g/cm2·s)测试频率(MHz)肌肉(平均值)1杄0741 5681杄6841角膜1 550晶状体1杄1361 6501杄874房水0杄994~1杄0121 4951杄486~1杄513玻璃体0杄992~1杄0101 4951杄483~1杄510巩膜1 630(四)人体组织对入射超声波的作用1杄反射和折射在界面上超声波具有反射和折射的特性。
当声波在均质的介质中传播时,基本上是按直线方向传播,无任何反射。
但当声波到达两种不同密度的介质的界面时,则会在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图10-2)。
一部分声波在界面处反射而成?返回第一介质的反射波,另一部分声波则透过界面被第二介质折射。
反射使入射超声能量中的较大部分向一个方向折返,反射应按照Snell定律:? 入射声束与反射声束处于同一平面内;? 入射声束与反射声束分居法线的两侧;? 入射角与反射角相等。
图10-2超声的入射、反射和折射左图:Snell定律;右图:入射角过大,回声失落反射发生于大界面上。
如果两种介质声阻抗不同,就出现声阻抗差,只要两者的声阻抗差大于0杄1%时,超声波就会在这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反射,?生回声。
如超声波在第二介质中声速大于第一介质,则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入射角增大至某一角度时,可使折射角等于90°,即折射声束与界面平行。
此时入射角名临界角。
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时,折射声束完全返回至第一介质,名曰“全反射”。
全反射发生时不能使声束进入第二介质,该区因“失照射”而出现“折射声影”。
在一般情况下,声束的折射常?生杂音,引起干扰,应该避免,但在视神经测量时,折射特别重要,超声波的折射发生于视神经鞘的外层而使它垂直于视神经鞘的表面,?生垂直上升和下降的视神经鞘的表面回波,从而可以测量视神经的宽度。
2杄散射当声波在传播途中遇到障碍物时,会在此障碍物处?生多方向的不规则反射、折射和衍射,称声散射,其返回到振源的回声能量甚低。
此散射回声来自各脏器内部的微细结构,其临床意义十分重要。
3杄衍射声波传播时,可以越过直径小于λ/2波长的障碍物,再继续前进,这一现象称?衍射,又称绕射。
当障碍物的直径大于λ/2时,会在该物体表面?生回声反射,而在其边缘仍然有衍射发生,但在障碍物的后方有一块没有声振动的区域,通常称?“声影”声影区。
4杄衰减声波在介质内传播的过程中,因受到小界面散射、大界面的反射,声束自身的扩散以及软组织对超声能量的吸收等,造成了超声衰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