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病人的营养管理

合集下载

ICU患者的营养与饮食指南

ICU患者的营养与饮食指南

ICU患者的营养与饮食指南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护理水平不断提高。

在ICU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营养和饮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针对ICU患者的特殊情况,提供一份详细的营养与饮食指南。

一、ICU患者的营养需求ICU患者的代谢率通常较高,身体消耗较大。

因此,他们需要额外注意饮食摄入,以保证身体正常运转。

以下是ICU患者的营养需求要点:1. 能量摄入:ICU患者的能量消耗量较高,因此他们需要摄入足够的能量。

饮食应提供充足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以满足身体的能量需求。

2. 蛋白质摄入:蛋白质对于ICU患者恢复体能和免疫功能至关重要。

建议患者每天摄入1.5克/千克体重的蛋白质,以帮助修复和保护身体组织。

3. 微量元素摄入:ICU患者往往存在潜在的微量元素缺乏。

因此,饮食要求应包括充足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以维持身体正常功能。

二、ICU患者的饮食指南由于ICU患者病情较重,饮食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以下是ICU患者的饮食指南要点:1. 提供多样化的饮食:饮食应包括五谷杂粮、蔬菜、水果、优质蛋白质如鱼、瘦肉和蛋类等。

适当增加食物种类,既能提供均衡的营养,又能增加食欲。

2. 减少刺激性食物:ICU患者往往存在胃部不适症状,因此应禁止或减少摄入辛辣、油腻、刺激性和高纤维食物。

这些食物容易引起胃肠不适,影响患者的恢复。

3. 适当控制摄入量:饮食摄入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控制。

对于肠功能受限的患者,可采取小而频繁的饮食方式,以减轻胃肠负担。

4. 注重水分摄入:ICU患者通常存在高代谢、大量出汗等情况,容易引起脱水。

因此,应特别注重水分摄入,确保水分平衡。

三、特殊情况下的饮食管理在ICU内,存在一些病情特殊的患者,需要特别的饮食管理。

以下是一些特殊情况下的饮食指南:1. 肠内营养支持:对于无法经口进食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是一种良好的选择。

医疗团队可以根据患者的特殊情况,通过肠内管道提供营养支持。

重症病人的营养指南

重症病人的营养指南

重症病人的营养指南随着医学和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病人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尤其是重症病人。

但是,重症病人的恢复需要充足的能量和营养,一些营养失衡和缺乏会影响重症病人的恢复和康复。

因此,建议医生和家属为重症病人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

一、重症病人应该摄取多少热量?重症病人的能量需要量比普通人高出很多,这是因为他们需要克服治疗和病情带来的能量消耗。

对于成人而言,一般每天要提供2000-3000kcal;而对于重症病人,每天需要提供3000-5000kcal。

这些能量应该通过食物和饮料中摄取得到。

二、重症病人需要摄取多少蛋白质?蛋白质是重症病人的身体组织、器官、肌肉等重建和维持所必需的营养素之一。

建议重症病人每天摄入至少1.5g/kg的蛋白质,这样能够帮助身体对抗病毒和其他疾病,帮助身体恢复健康。

重症病人可以通过消化蛋白质粉、蛋白酪植物饮料、肉质、鸡蛋、奶制品等来补充人体所需的蛋白质。

三、重症病人应该摄取多少脂肪?脂肪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的能量来源,而脂肪的摄取不能过多。

重症病人需要摄取25-30%的脂肪,这些脂肪应该来自于低胆固醇的油类和蔬菜和水果等。

摄取多了,会导致心脏和血管等方面的问题,增加身体其他问题的风险。

四、重症病人需要摄取多少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取是人体所必需的,能够帮助维持人体的免疫系统、健康骨骼和钙吸收等。

建议重症病人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通过吃水果、蔬菜、肉质、乳制品等,这些食物含有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五、重症病人需要摄取足够的液体重症病人建议每天摄取2500ml以上的液体,这样可以维持身体的稳定状态、促进身体恢复。

液体摄取可以利用蒸馏水、矿物质水、鲜果汁和柠檬汁等。

然而,在摄取液体时应避免饮用含大量咖啡因和糖的饮料和咖啡等,这些食物会对身体不利。

六、重症病人应该避免的食物重症病人应该避免饮用含有高脂肪和高糖的饮料、可乐、冰激凌等,在对身体不利的同时还会增加病人的能量摄入。

重症ICU患者的营养评估策略

重症ICU患者的营养评估策略

重症ICU患者的营养评估策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在救治危重病患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在这些患者的管理中,营养评估策略尤为重要。

营养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对重症ICU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重症ICU患者营养评估的目的对于重症ICU患者的营养评估,其主要目的是判断患者的营养状况并相应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方案。

在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时,医护人员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患者的病理情况、症状表现、手术时间和手术创伤等。

二、常用的重症ICU患者营养评估方法1. 主观营养评估法主观营养评估法主要是通过临床经验和观察来判断患者的营养状况。

此方法简单易行,但其结果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

2. 客观营养评估法客观营养评估法是在主观评估的基础上,结合各种客观指标进行综合评估。

常用的客观指标包括体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等。

三、重症ICU患者营养支持的策略1. 目标热量和营养素摄入量重症ICU患者的能量需求通常比一般患者更高。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代谢状态的评估结果,医护人员应制定个体化的能量补充方案。

2. 液体和电解质管理一个稳定的水电解质平衡对于ICU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医护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液体状态,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液体和电解质补充方案。

4. 蛋白质摄入量蛋白质是ICU患者营养支持中不可或缺的营养素,能够维持和修复组织,提高免疫功能。

在制定蛋白质摄入量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肾功能和氮平衡。

5. 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对于重症ICU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也起着重要作用。

在进行营养评估时,医护人员还需综合考虑患者对相关元素和维生素的需求,并相应进行补充。

6. 营养支持的途径选择对于ICU患者的营养支持,常采用的途径包括口服、胃肠道和静脉途径。

在选择合适的途径时,应根据患者的胃肠功能、病程以及营养需求来判断,以确保患者的摄入量和吸收效果。

ICU患者的营养不良与营养支持治疗

ICU患者的营养不良与营养支持治疗

ICU患者的营养不良与营养支持治疗ICU(重症监护病房)是一个专门为危重病人提供监测和治疗的特殊病房,而其中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患者可能会因进食不足或者营养吸收障碍而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

针对这个问题,营养支持治疗成为了ICU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I. ICU患者的营养不良情况ICU患者在入院前可能已经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因此进入ICU后需要更加重视其营养状况。

营养不良会给患者的康复和生存带来极大的影响,包括免疫功能下降、感染风险增加、肌肉萎缩、器官功能紊乱等。

由于ICU患者的特殊情况,如机械通气、消化功能减退、全身炎症反应等,导致其更容易发生营养不良。

II. 营养支持治疗的重要性营养支持治疗主要是为ICU患者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以满足其身体需要,减少营养不良的发生,并促进康复。

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维持免疫功能: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提升患者的免疫功能,减少感染的风险。

2. 促进组织修复:适当的能量和蛋白质摄入可以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3. 改善器官功能:合理的营养摄入可以改善器官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 提高生存率:营养支持治疗可以减少ICU患者的恶性营养不良,从而提高生存率。

III. 营养支持治疗的具体措施针对ICU患者的营养不良问题,营养支持治疗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管理:1. 确定能量需求:根据ICU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年龄、性别、体重、病情等,确定其准确的能量需求。

2. 合理蛋白质摄入:蛋白质是维持组织功能和修复的重要营养素,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合理确定蛋白质的摄入量。

3. 营养补充剂:对于无法通过口服或者胃肠道摄入足够营养的患者,可以采用静脉或肠外营养的方式进行营养补充。

4. 考虑个体差异:营养支持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调整,包括肾功能、肝功能、代谢状态等。

5. 进食管理:尽早启动进食并逐渐增加进食量是ICU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不同途径实施,包括口服、胃管等。

ICU患者的营养支持与饮食建议

ICU患者的营养支持与饮食建议

ICU患者的营养支持与饮食建议在ICU(重症监护室)中,患者的健康恢复和预后受到饮食和营养的重要影响。

合理的营养支持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ICU患者的营养支持和饮食建议。

一、营养支持的重要性在ICU期间,许多患者会面临各种严重的健康问题,如炎症反应、代谢紊乱和免疫功能受损。

这些状况极大地增加了患者的能量需求和营养素摄入的需求。

适当的营养支持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恢复肌肉质量,促进愈合过程,降低感染和并发症的风险。

二、能量需求的计算ICU患者的能量需求通常较高,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常用的计算方法是通过体重进行计算,但对于存在脂肪和肌肉的变化的患者来说,这种方法并不准确。

因此,可以使用代谢测定仪器测量患者的能量消耗,并进行个体化计算,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三、蛋白质需求和补充在ICU期间,患者的蛋白质需求也较高。

蛋白质是维持肌肉质量、提供营养、促进愈合过程和免疫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议ICU患者每公斤体重每天摄入1.2-2.0克的蛋白质。

通过适当的蛋白质补充,可以减少肌肉丢失,维持营养平衡。

四、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促进身体各项功能的重要基础。

在ICU期间,患者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需求可能会增加。

适当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可以帮助患者应对疾病、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监测结果来进行,以确保适量的补充,避免过量。

五、适当的液体摄入在ICU中,患者可能会出现水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因此适当的液体摄入非常重要。

患者应根据体重和尿量来确定液体摄入量,以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此外,对于需要静脉输液的患者,应定期检查液体的输注速度和容量,以确保适当的补液。

六、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在ICU期间,患者的胃肠功能可能受到抑制,导致消化功能减弱。

为了减少胃肠负担,应选择易消化的食物。

例如,低脂、低纤维和低渣的食物,如米粥、软炖肉和煮熟的蔬菜等,可以减少胃肠道对食物的负荷,促进消化和吸收。

重症病人的营养指南

重症病人的营养指南

重症病人的营养指南重症病人的营养指南在重症监护室中,营养与治疗同样重要。

重症病人由于多种因素可能出现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会加重病情,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影响康复,甚至导致死亡。

因此,营养管理对于重症病人的康复非常关键。

本文为重症病人提供营养指南,以帮助病人及其家属实现科学膳食管理。

1、重症病人的能量需求重症病人的能量需求通常较高,但并不是越高越好。

医生和营养师应该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病情等因素来确定他们的能量需求。

一般来说,重症病人的能量需求应该保证其体重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同时尽量避免营养过剩。

能量的来源主要是蛋白质和脂肪,碳水化合物是最容易提供能量的营养素,但是在糖尿病、肝功能不全、营养不良等情况下应当注意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2、重症病人的蛋白质需求蛋白质是重症病人的重要营养素,它有助于维持血浆蛋白、肌肉和器官的数量和质量。

重症病人需要大量的蛋白质来应对损伤和应激反应,但是蛋白质过高会造成尿酸升高、酸中毒等不良反应,因此蛋白质的摄入量也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3、重症病人的微量元素与维生素摄入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也是重症病人营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镁、锌、铁、钙、维生素C、维生素E等。

这些元素和维生素的不足会影响病人的康复,而过量摄入也会导致不良反应,因此供给量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特殊情况下的营养管理特殊情况下的营养管理可能需要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

例如:肠外营养:对于无法口服的重症病人,可以通过静脉供给营养支持,以便给予适当的营养。

饮食数量控制:有些疾病需要特殊的饮食控制,例如糖尿病需要注重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肝功能不全需要注意蛋白质的摄入量。

特别注意食品来源:重症病人由于免疫系统受损,因此需要特别注意食品的卫生和来源,以防感染。

口服营养物质:口服营养物质可以满足病人的营养需求,但是也应该经过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

营养评估:需要定期进行营养评估以确定病人是否存在营养不良或其他相关问题。

icu营养支持治疗规章制度

icu营养支持治疗规章制度

icu营养支持治疗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ICU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ICU内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

第三条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状态进行个性化定制。

第二章营养评估第四条患者入ICU后,应当进行全面的营养评估,包括身高、体重、BMI、营养状况评估等。

第五条营养评估结果应当及时记录在患者的医疗档案中,并由营养专家进行解读和分析。

第六条根据患者的营养评估结果,确定营养支持治疗的方案,确保患者得到合理的营养支持。

第三章营养支持治疗方案第七条根据患者的营养评估结果和病情,确定营养支持治疗的方式,包括静脉输入、肠内营养等。

第八条静脉输入营养支持治疗应当由专业人员负责配制和管理,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第九条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应当选用合适的营养配方,并监测患者的肠道吸收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第四章营养支持治疗过程管理第十条在营养支持治疗过程中,应当密切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第十一条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在手术前应当进行营养支持治疗,提高手术后的康复效果。

第十二条营养支持治疗过程中,应当与其他治疗措施相互配合,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第五章营养支持治疗效果评估第十三条营养支持治疗结束后,应当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分析治疗效果,并制定后续的随访计划。

第十四条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评估结果应当及时记录在患者的医疗档案中,供医疗人员参考和借鉴。

第六章营养支持治疗质量管理第十五条对ICU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应当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管理,保证治疗质量。

第十六条营养支持治疗的相关人员应当定期接受培训和进修,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治疗技术。

第十七条营养支持治疗治疗中应当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提高治疗技术水平,推动营养支持治疗的发展。

第七章附则第十八条本规章制度由ICU的营养支持治疗专家和管理人员共同制定和管理,并定期进行调整和完善。

ICU营养支持的指南

ICU营养支持的指南

ICU营养支持的指南ICU营养支持的指南是指针对重症监护室(ICU)患者进行营养支持的建议和指导。

在ICU内,患者的营养状况往往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疾病本身、创伤、手术等。

因此,为患者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对于促进其康复和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1.营养评估和监测:进行患者的营养评估,并定期监测患者的营养状态。

可以使用一些常规的评估方法,如体重、体重指数、血清蛋白和预蛋白测定等。

2.补充能量和蛋白质:患者在ICU期间的能量和蛋白质需求通常较高。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计算其每日需要的能量和蛋白质摄入量,并通过合理的摄入补充来满足其需求。

3.选择合适的营养途径:ICU患者的营养供给通常需要通过不同的途径实现,如口服摄入、肠内营养和静脉营养。

选择适合患者的营养途径,可以根据患者的胃肠功能、预计的进食恢复时间和治疗需求等因素来确定。

4.早期进食:尽早开始进食是ICU患者营养支持的重要策略之一、在患者的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开始口服或肠内进食,有助于维持肠道黏膜的完整性和防止感染。

5.维持血糖控制:ICU患者的血糖水平常常不稳定,维持血糖的正常范围对于患者的康复和预后非常重要。

确保患者在适当的时间和适当的方式下获得足够的碳水化合物,积极监测血糖水平,并在必要时进行合适的调整。

6.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ICU患者往往伴有潜在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考虑合适的补充剂量和剂型,如铁剂、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

7.提供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每个ICU患者的病情和需求都是不同的,因此营养支持也应基于每个患者的个体化情况进行调整和制定。

要注重患者的个人喜好、禁忌以及特殊需求等。

总之,ICU营养支持的指南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需要和特点,以提供个性化和科学合理的营养支持计划。

通过合理的营养供给,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促进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存活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症病人的营养管理一、概述危重病人在病因治疗的同时应特别强调生命体征的稳定。

为此必须施行全身管理,包括循环、呼吸、水电解质及营养管理。

后者的目的是保障危重病人的摄入总热量,并保障营养的质和量。

营养管理是通过营养支持,保障病人细胞和器官功能,使其免疫力增加,创伤愈合,并发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和死亡率下降,并减少住院天数和降低费用。

(一)正常人体能量的保有量以70kg体重为例,人体总能量的保有量为732200kI(175 000kcal),其中脂肪623 416kJ(149 000kcal)、蛋白100 416kJ(24 000kcal)、糖类4 184kJ(1000kcal)。

(二)绝食状态下的人体代谢变化脑的主要能量为葡萄糖,部分为酮体(keton body)。

由于饥饿,体内贮存的糖原(gluco-gens,动物淀粉)不能满足需要,其需求由氨基酸进行糖原异生,蛋白分解,主要是由肌肉组织分解。

每日需75g 蛋白,即200~300g肌肉的分解。

绝食早期机体能量消耗下降约7531kJ/d(1 800kca1/d),其中蛋白、糖原提供2 385kJ(570kca1),其他由脂肪供应。

继续绝食,能量消耗再下降约6 276kJ/d(1 500kcal/d),脂肪动员增加,而蛋白作为能源消耗减少到20g/d,脑组织利用酮体作为能量增加到50%以上。

一般营养状态不好,基础能量可下降40%,若用5%糖液补充,可以抵消减少量的10%~30%。

(三)各种应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特点1、能量消耗明显增加,与饥饿状态不同,其表现为高代谢(hypermetabolic)和高分解代谢(hypercatabolic)。

即动员脂肪和蛋白分解,分解代谢激素(catabolic hormone)分泌亢进,其中包括儿茶酚胺、可的松和胰高血糖素等。

例如,一般外伤比安静时能量消耗增加10%,择期手术增加10%~20%,重症外伤增加20%~50%,败血症增加20%~60%,重症烧伤增加100%。

2、糖利用能力下降,糖对胰岛素抵抗。

3、氨基酸、甘油、乳酸增加,进入糖原异生。

4、即使输入糖也不能阻止糖原异生。

5、脂肪分解亢进。

6、脂肪酸合成亢进。

7、蛋白分解和合成均亢进,但分解代谢超过合成代谢,出现负氮平衡。

氮排出由正常的6~8g/d,增加到20~40g/d。

与饥饿状态不同,应激状态下脑组织利用酮体的能力没有亢进,因而对糖的需求增加,而促进氨基酸的糖原异生,导致对氨基酸需求增加和负氮平衡加重。

由于急性时相蛋白的合成、创伤愈合、脑及造血器官能量的需求,每日有250g蛋白,约合750~1000g肌肉组织耗损。

8、静脉营养不能完全抑制蛋白的分解代谢。

感染(败血症)、大手术后、创伤(包括烧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及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ICU中广泛使用肌肉松弛剂、镇静剂、各种正性肌肉兴奋性药物、病人卧床不起等因素,均可导致蛋白质的严重丢失。

体内蛋白质与脂肪不同,蛋白质是应激状态时的高效能源,而且构成细胞的功能结构,蛋白质的丢失可导致结构损坏和特定功能丧失。

给以强化营养支持,可以保障提供充足的能源和蛋白质,使分解代谢减轻。

但要维持和增加体内的蛋白质是很困难的,甚至不可能。

若病程短(1周以内),营养情况好,对人体基本没有影响;若病程长,营养不良,即进入分解代谢产生的备种影响,即免疫功能抑制、院内感染增加、组织修复能力下降、活动能力减退,导致人工呼吸机脱机困难和长期卧床者并发症增加(血栓性静脉炎和肺栓塞)。

(四)静脉营养及肠内营养的选择重症病人若首选静脉营养,因是非生理途径,可明显加重肝脏负担;导管和营养剂的感染可导致败血症。

此外,IgA的下降等均为静脉营养的明显缺陷。

肠道数日无食物通过,小肠粘膜缺乏谷氨酰胺和纤维素等必不可少的营养支持,可发生萎缩,导致屏障功能下降,成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起动因素。

所以,近来已倾向尽早进行肠内(口或导管)营养,使胃和肠粘膜直接得到能量供应,加强肠屏障功能,降低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如谷氨酰胺、纤维素等已成为肠内营养的必备成分。

若肠道功能障碍、食物滞留在肠道,可发生细菌繁殖滋生和坏死性肠炎,可考虑经内镜行胃造瘘。

再经胃造瘘口,在内镜下进行小肠内导管插入,营养剂直接进入小肠。

肠内营养可并发腹泻,故宜用粪便量少的营养剂。

肠内营养的禁忌证为肠梗阻、肠功能障碍和严重腹腔内感染。

(五)某些特殊的营养要素1、谷氨酰胺(glutamine,Gln)在正常情况下为非必需氨基酸,人体内含量丰富,由骨骼肌和肺提供,作为肠粘膜和生长快速细胞的必需营养,而肠粘膜尚需外源性Gln的支持。

分解代谢情况下,人体需求大量增加,虽骨骼机加速产生Gln,可是血液中的浓度仍然下降,必需提供外源性Gln。

Gln的功能包括:①对肾脏,Gln提供氨而维持铵离子的排泄,保持酸碱平衡;②对肠胃道,Gln 为小肠细胞和结肠细胞的初级能量来源,可供氧化之用,保障和支持消化道的粘膜生长,加强和修复粘膜细胞,增强消化道的免疫屏障功能,从而阻止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的起动,降低重危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③支持快速增长组织如成纤维细胞;④作为免疫活性组织氧化所需能源,可提供生物合成过程中氮和碳的来源。

所以,分解代谢的情况下,及时提供外源性Gln是必不可少的。

它可使血浆中Gln浓度维持正常或轻度上升,特别是细胞间液的浓度应维持正常,从而改善负氮平衡,增加多糖体的含量,增加骨骼肌的蛋白合成。

因Gln遇热不稳定,目前肠外营养(TPN)均需补充适当的外源性Gln(肠内给予),有利于增加肠粘膜免疫屏障功能。

在肠要素营养中,Elental(由日本味之株式会社报道)已广泛应用于各类重症疾病,如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大面积烧伤、感染以及感染性肠道疾病。

在大面积烧伤中,实施Gln的早期营养支持,可明显减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促进应激性溃疡时胃粘膜损伤的修复作用,并且非常安全。

2、精氨酸重症疾病有益的氨基酸是生长激素、催乳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强有力的促分泌激素。

口服精氨酸可促进对丝裂原的刺激,使淋巴母细胞合成增加。

癌症术后口服精氨酸,可增强T细胞对伴刀豆球蛋白A的刺激反应,增加CD4T细胞的百分率,增加血浆生长抑素C的浓度。

精氨酸能促进伤口愈合,改善免疫反应,减缓胸腺退化。

现已了解,精氨酸是通过下丘脑-垂体轴完整性发挥作用的。

3、其他支链氨基酸(BCAA)可刺激胰岛素的分泌,是骨骼肌的能量来源。

n-3脂肪酸亦可增加免疫反应,n-3脂肪酸加精氨酸可减少感染。

在特殊代谢情况下,有些“条件必需氨基酸”除上述之外,尚有酪氨酸、半胱氨酸、鸟氨酸和牛磺酸。

4、抗氧自由基的营养支持如维生素A、C、E,β胡萝卜素,半胱氨酸,谷胱甘肽,牛磺酸以及抗氧化酶系统中作用于辅酶的某些微量元素,其临床效果及其作用等尚需进一步研究。

5、生长激素(GH)在危重病中的应用细胞能够合成和分泌生长物质,使其他特异细胞和组织维持或加速生长。

该类生长因子有①炎性细胞因子,是针对炎症反应而产生,能促进细胞增生和改变免疫反应;②造血生长因子,能刺激骨髓造血细胞的增生,可用于长期化学治疗和慢性疾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和免疫抑制;③体细胞生长相关的因子,如GH等,常用于抑制与分解代谢有关的蛋白丢失;④组织修复活性因子。

GH可以改善氮平衡,使氮的摄取增加,尿中氮排出下降,磷和钾的平衡改善,白蛋白的分解代谢下降。

危重病人使用GH在增加胰岛素效应的同时,可加速脂肪动员的利用。

CH促胰岛素作用和氮潴留,说明胰岛素有蛋白质合成效应。

在临床对照研究中发现,接受GH者比对照组体重下降少、氮丢失少,GH使蛋白合成增加,肌肉力量亦比对照组下降更少,有利于呼吸机撤机和恢复正常活动,缩短康复时间。

GH可加速伤口愈合,在烧伤治疗中已得到公认。

其作用与血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增加有关。

GH刺激内源性IGF-1的合成,并发挥许多合成代谢和生长促进方面的作用。

正常人体肝脏是产生IGF- 1的主要场所,身体其他部位也可产生IGF-1,但在不同器官其水平不同。

它在体内并无贮存,它的浓度与体内GH含量、病人营养状况和年龄有关。

在危重病人中使用GH,除可使伤口愈合加快和肌肉力量比对照组下降更少外,其他作用尚在研究之中。

糖尿病血糖控制差的患者,GH有助于控制高血糖及纠正低血糖倾向,有利于减少蛋白分解,从而增加组织修复。

表皮生长因子在局部皮肤损伤处使用,可加快伤口愈合,减少全身反应。

有人报道在脑损伤亚低温治疗中,联合使用GH、锌、L-精氨酸,可明显增强病人的免疫力。

现已成为一种亚低温治疗的常规用药。

GH治疗应以充足的营养治疗为基础,并注意特殊营养的需要。

(六)重症病人的营养种类和方法1、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又称经管营养(tube feeding,TF)。

(1)流质。

(2)经肠营养食品:①食物纤维加肠内营养食品;②半消化营养食品(low residue diet,LRD),以酪蛋白作为蛋白源。

(3)肠内营养剂:①半消化营养剂(LRD);②消化营养剂,蛋白源为缩氨酸,含有脂肪;③成分营养剂(elemental diet,ED),氨基酸为蛋白源,含超低分子脂肪。

2、静脉营养又称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

(1) 末梢静脉营养(PPN)。

(2) 中心静脉营养(CPN),高能量输液(TPN,IVH)。

静脉营养与肠内营养的比较见表6-9。

3、重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的优点(1)实验效果:①消化道:粘膜萎缩减轻,肠道屏障功能改善,肠通透性下降,肝功能改善。

②代谢:应激激素反应、蛋白和氨基酸代谢增强,高血糖的发生减少,分解激素产生减少。

③免疫反应:IgA分泌增多,调理素活性增强。

(2)临床效果:外伤后败血症的发生率减少,死亡率下降,住院天数减少。

二、重症创伤病人能量管理的实施(一)必需能量1、基础能量代谢(BEE)按Harris-Benedict公式讨算:男性:BEE=+(×体重)+(5×身长)-(×年龄)女性:BEE=+(×体重)+(×身长)-(×年龄)式中BEE的单位为kcal/d,应换算为许用单位,1kcal=;身长的单位为cm,体重的单位为kg。

该公式计算简单,但紧张因素的主观性强,不能掌握重症感染的低代谢状态,不一定代表即时的改变。

2、间接能量代谢测定首先分析吸入的氧和二氧化碳,可自动求出即时的能量消耗和呼吸商,如葡萄糖的呼吸商为1(即葡萄糖完全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其消耗的氧和产生的二氧化碳相等),脂肪为,蛋白为。

但用于人工呼吸和吸氧的病人,操作复杂,测定仪器价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