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导 小升初作文写作方法攻略
作文写作方法大全

作文写作方法大全作文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要面对的一项任务,它不仅考察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然而,许多学生对写作方法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下笔和组织写作素材。
在本文中,将分享一些实用的作文写作方法,帮助学生提升写作水平。
方法一:明确写作目标在写作之前,首先要明确写作目标。
明确写作目标有助于写作的流程和内容的准备。
例如,写一篇记叙文、议论文还是说明文,确定写作的主题和立意,对于整篇文章的构思和组织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方法二:积累素材写作离不开素材的积累。
学生应该多读书、多看报、多思考,积累各类相关知识和经验,以便能够有足够的素材来支撑文章的论述和观点。
方法三:合理安排时间写作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因此要合理安排时间。
可以先进行写作计划,将整个写作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确定每个阶段所需的时间,以免时间拖延导致临时抱佛脚。
方法四:注意写作结构写作结构是文章的骨架,合理的结构有助于文章的整体可读性。
一般而言,文章应该包含引言、正文和结尾三部分。
引言用于引入话题和吸引读者,正文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内容,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并给出观点。
方法五:运用修辞手法写作需要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以增强文章的表达力和吸引力。
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排比、夸张、对比等。
通过巧妙的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让读者有一种耳目一新的阅读体验。
方法六:注重行文连贯文章的行文连贯是写作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通过使用适当的过渡词语和句子,使得文章的段落之间有机衔接,逻辑清晰。
此外,要避免反复无常、重复冗长和插入无关的内容,以保持文章的连贯性。
方法七:反复修改文章写作并非一蹴而就,需要进行反复修改。
在修改过程中,要对文章进行审视,删除不必要的内容,优化语言表达,确保文章的逻辑性和准确性。
此外,可以请他人帮助修改,以获取更多的意见和建议。
方法八:多读好作文多读好作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和提高写作水平。
小学作文写作方法与技巧

小学作文写作方法与技巧
小学作文写作方法与技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抓住特点,细致描写:
1)人物描写要注重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力求形神兼备,符合人
物身份和个性。
2)景物描写要运用多种感官,如视觉、听觉等,动静结合,突出特点。
2、选择恰当的事例和材料:
选材要典型,能表现主题,不必追求惊天动地的大事,生活中的小事同样能体现深刻主题。
3、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技巧:
1)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结合使用。
2)采用联想、对比、烘托等表现手法,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
生动有趣。
4、注重观察和积累:
1)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积累生活素材。
2)通过阅读丰富间接生活积累,提高对生活的认识。
2024年小升初语文总复习专题十二习作(四)想象作文

3.把想象的内容写具体。 写作时要围绕一个中心,把想象的内容具体详细地写出来。将想象
中的事物、情景等,有重点、有层次地描述出来。 4.表达的感情要真实。
想象作文要有一个“美好”的中心思想,表达积极向上的思想 主题。 5.学会运用两种想象的方法。
(1) 时空转换法。即想象可以突破时空,重现历史,展望未来。 (2) 角色错位法。即可以换位想象,抛开真实的自己而变成别人;也 可以拟人想象,让动物、植物等开口说话。
[典例精析]
(2023·镇江)“男孩简直不敢相信他会变成小狐仙。”这是《骑鹅
旅行记》(节选)开头的一句话,人们都希望自己变得强大,有本领,
但往往事与愿违,大多数人都很普通。如果你也有这样一个机会,把自
己变成另一种事物,但却无意中变得比现在更平常更弱小,你会经历些
什么呢?请你以“我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为题写一篇作文,展开想象,把你变
点评:小作者把自己想象成一块小小的橡皮,然后叙述了自己的经历: 被小主人买走→帮小主人擦去错误内容→陪小主人上学→供他搭滑梯→ 被他粗鲁地使用、用尺子切。全文语言生动活泼,言之有序,告诫同学 们要爱护文具。
[跟踪训练] 9. (2023·南通)你有一位智能机器人朋友,他让你体验了很多的惊喜 和快乐,当然有时候也会让你感到有些烦恼或无奈……请以此为话题写 一篇习作,要求语句通顺,想象合理,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专题十二 习 作
(四) 想象作文
[知识精讲] 写好想象作文,要做到以下几点:
1.想象新奇合理。 写想象作文,紧扣材料展开想象非常重要。想象要新奇,但不能胡
思乱想,要基于现实,具有时代性。 2.想象的情节要完整。
想象的故事情节要完整,与记事的作文一样,注意写清楚时间、地 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小升初各类作文写作方法要点

小升初各类作文写作方法要点小升初语文写人作文讲解写人,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
在记叙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关键是看题目如何要求。
要求写事的题目,文中的人要为事服务;要求写人的题目,文中的事必须为人服务。
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是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一种或多种品质。
写人的继续文,叙事不要求完整;记事的记叙文,虚实要求完整,而且要贯穿文章始终。
(一)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常是表现人物的一种品质或性格的一个方面。
为了刻画人物,对所写人物必须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
但是,从以事写人这个角度来说,最好是选择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点的事,并把这件事写好。
在写事情的时候,要选择典型的事例。
所谓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够表现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美好情感的事。
对小学生来说,选择典型事例,要着眼于小事,选择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义的小事。
这样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中见大”。
(二)通过几件事写人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以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一种品质;二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多种品质。
要注意:用几件事写人,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须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着重于某几点进行叙述。
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详写;有的事略写;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完整,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简单。
通过几件事写人,同样要对人物进行必要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的描写。
(三)学会刻画人物写人的文章要会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也就是学会刻画人物。
1. 也叫肖像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语调、外貌特征的描写。
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
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内心世界密切的联系,具体说:通过外貌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外貌描写,揭示人物的身份;通过外貌描写,展示人物在特定场合的内心世界;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
小学作文八大篇法

小学作文八大篇法一、开篇篇法:引人入胜,开篇点题开篇是作文的起点,是吸引读者眼球的关键。
好的开篇能够迅速将读者带入文章情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开篇篇法主要包括:开门见山、设置悬念、引用名言、描绘景物等。
例如,可以开篇点题:“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有一件事情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这样的开篇直接明了,为下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描写篇法:生动形象,细腻入微描写是作文中展现事物形象、表现情感的重要手段。
在描写时,要抓住事物的特点,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例如,描写春天的景象:“春天来了,大地换上了新装。
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披上了绿衣,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这样的描写既生动又形象,让读者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
三、叙事篇法:条理清晰,情节紧凑叙事是作文中最常见的表达方式之一。
在叙事时,要注意事件的顺序和逻辑关系,做到条理清晰。
同时,还要关注情节的发展,使故事紧凑有趣。
例如,讲述一次难忘的旅行:“那天,我们一家人去了黄山。
我们先乘坐缆车上了山顶,然后沿着山路漫步。
沿途,我们看到了壮观的云海、奇特的岩石和古老的松树。
最后,我们还参观了著名的迎客松。
”这样的叙事既清晰又有趣,让读者感受到了旅行的快乐。
四、议论篇法: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议论是作文中表达观点、阐述看法的方式。
在议论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围绕观点展开论述。
论据要充分、有力,能够支持自己的观点。
例如,讨论环保的重要性:“我认为环保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首先,环保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量。
如果环境被污染,我们的身体健康将受到威胁。
其次,环保还关系到地球的未来。
如果我们不珍惜地球资源,地球将无法承载人类的生存。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
”这样的议论既明确又有说服力,让读者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五、抒情篇法:情感真挚,表达自然抒情是作文中表达情感、抒发情感的方式。
在抒情时,要真实表达自己的感受,用真挚的情感感染读者。
小升初作文指导6篇

小升初作文指导6篇小升初作文指导6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
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升初作文指导,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升初作文指导1首先要教学生学会观察。
如今的小学生生活丰富多彩,习作素材就在身边,无处不在。
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往往对这些鲜活的素材熟视无睹,所以出现小学生习作最大问题——没内容可写。
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只有一个——教会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习惯。
比方,小学的语文课本中经常有让学生写小动物、自然景物、场景等的习作,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去观察:如观察的时间、方位、顺序以及抓住事物的特点等。
只有先教会学生学会观察,才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才能使学生“独具慧眼〞积累习作素材。
此外,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观察生活时,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细心体会,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这样,习作素材自然如泉涌。
其次要注重学生“说〞的训练。
小学生的习作归根到底就是用自己的笔写自己想说的话。
那么,连话都说不完整,意思都表达不清楚的小学生,很难想象他的习作会有质量。
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说〞的训练,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如“看图说话〞、“说一说〞、“口语交际〞等多种形式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还有,除语文教材中的方式外,教师要积极创设各种方式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比方:可以采取故事会、班队会、活动课等形式。
学生会“说〞了,习作自然会写了,学生的习作能力也就提高了。
第三要教学生会“想〞。
这里所说的“想〞,即包括想象,又包括回想。
小学生正是异想天开的年龄,教师要善于创造时机,张开学生想象的翅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开掘学生的智慧和灵感。
习作不可能每一次都是先观察再习作,多数是看到习作要求,再回想起适宜的素材,加上自己的再加工、再创造而成的。
这种素材的时间有长有短,在学生的记忆中各不一样。
100条写作攻略教你怎么写出一篇优秀的文章

100条写作攻略教你怎么写出一篇优秀的文章”作文作文,做的头疼“这是一句大家很熟悉的俏皮话了吧,其实作文就是我们用文字把生活中看到的,经历到的,感悟到的东西表达出来,并不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呢。
今天小编和大家分享100条写作攻略,相信大家看完后肯定会对自己的写作水平有好处的呢!一、作文与考试1.考试前几日,可以有选择地翻阅一些高品质作文图书,以帮助打开思路;2.考试作文的最低要求是文顺和切题,达到了这两个要求,基本分数就可以拿到;3.考试时要不要打草稿,这要视各人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因为费时,所以尽量免去;4.一篇文章起码分有四段,在六七段最为适宜;5.书写整洁极其重要,阅卷老师的第一好感来自于你的字迹;6.开头第一段一定要全力以赴,用描写手法描写人物形态、事件过程或景物特色。
成功的开头占据全文得分的50%;7.遇到生冷的作文题,不要害怕,缩小其范围,发现其核心,即可行文;8.如果考试题已经做过,那肯定是一件大好事,当然,需要你“更上一层楼”;9.像叙述一个故事给好朋友听一样,口语化的语言就像录音,非常生动有趣;10.语言幽默一些,增加趣味性,让阅卷老师也忍不住笑出声来,这样的文章一定能得高分;二、作文与竞赛15.认真的书写是成功的前提。
阅读者会在第一眼就对你留下良好印象;16.写作时,应在选材和形式上多加斟酌,表现出你的智慧、思想和追求,即使阅卷者也自愧不如;17.文章中应充满强烈的感情色彩,因为唯有强烈的情感才能打动人心;18.对手中的素材加以小小的修饰,使之更感人,更鲜明和更富有美感,这不是虚假,而是美化;19.写作中要加进至少一种新颖的尝试,这种尝试是你从未使用过的。
唯有你自己都觉得新鲜的东西,别人也才会觉得新鲜;20.以第一人称写作最适宜抒情,并增加文章的真实感和可信度。
11.想象类的题目不要表现什么主题,只要写得有趣有益就行;12.结尾段千万不能用议论或表决心,最后仍然是描写,与开头呼应,如果与开头基本相同,也很有特色;13.考试中,要求你体裁不限,并不是说你想用什么体裁就用什么体裁,而应该根据“扬长”原则来完成;14.语文大考时,起码要为文章留好一个小时的时间,基础知识的检查放在作文之后。
小学作文总结写好作文十大诀窍

小学作文总结写好作文十大诀窍
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怎么样才能写出一篇棒极了的作文。
我发现,写好作文其实有很多小技巧,下面就是我觉得特别有用的十个诀窍:
1. 搞清楚题目:首先要认真读题目,弄清楚老师想要我们写什么,这样才不会跑题。
2. 写提纲:在动笔之前,我会先写一个提纲,把要写的内容分成几个部分,这样写起来就不会乱。
3. 开头要吸引人:作文的开头很重要,要想办法让老师一看就想继续读下去。
4. 内容要有趣:写一些有趣的事情,或者用一些生动的比喻,这样作文读起来就不会枯燥。
5. 句子要通顺:写完一句,我会读一读,看看顺不顺口,不通顺的地方就改一改。
6. 用好标点符号:不要小看标点符号,它们能让句子更清晰,也能帮助表达不同的语气。
7. 注意段落:每一段都要有一个中心思想,段落之间要自然过渡,这样文章才会流畅。
8. 多用好词好句:平时多积累一些好词好句,写作文的时候就能派上用场。
9. 检查错别字:写完作文后,我会仔细检查有没有错别字,这样作文
看起来才会更专业。
10. 多读多写: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多读别人的好文章,多练
习写作,这样写作水平才能提高。
以上就是我总结的写好作文的十大诀窍,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记住,写作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不断地练习和改进。
加油,相信你
们都能写出精彩的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指导小升初作文写作方法攻略写人,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
在记叙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关键是看题目如何要求。
要求写事的题目,文中的人要为事服务;要求写人的题目,文中的事必须为人服务以下是的关于小升初作文写作方法攻略,供大家参阅。
写人,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
在记叙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关键是看题目如何要求。
要求写事的题目,文中的人要为事服务;要求写人的题目,文中的事必须为人服务。
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是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一种或多种品质。
写人的继续文,叙事不要求完整;记事的记叙文,虚实要求完整,而且要贯穿文章始终。
(一)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常是表现人物的一种品质或性格的一个方面。
为了刻画人物,对所写人物必须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
但是,从以事写人这个角度来说,最好是选择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点的事,并把这件事写好。
在写事情的时候,要选择典型的事例。
所谓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够表现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美好情感的事。
对小学生来说,选择典型事例,要着眼于小事,选择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义的小事。
这样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中见大"。
(二)通过几件事写人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以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一种品质;二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多种品质。
要注意:用几件事写人,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须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着重于某几点进行叙述。
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详写;有的事略写;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完整,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简单。
通过几件事写人,同样要对人物进行必要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的描写。
(三)学会刻画人物写人的文章要会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也就是学会刻画人物。
1.也叫肖像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语调、外貌特征的描写。
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
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内心世界密切的联系,具体说:通过外貌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外貌描写,揭示人物的身份;通过外貌描写,展示人物在特定场合的内心世界;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
总之,外貌描写要和表现人物特点、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紧密配合。
外貌描写要传神,切忌脸谱化,反对那种部分主次,从头写到脚、千人一貌的写法。
2.语言描写有对话和独白两种。
对话是两个人或几个人的谈话;独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语。
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
有个性特点的语言可以起到"闻其言,见其人"的作用。
语言描写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文章中人物的语言要精心筛选,把那些足以能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语言,写进文章中;二是好的语言描写,一定是符合当时的情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别、年龄和文化修养等方面的特点。
对话描写有四种形式:说的话写在后面,说话人后面用引号;说的话在前,说话人写在后,用引号、句号;前后各引一句或几句,中间交代谁说的,用逗号;只写人物语言,不写说话人。
这四种形式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事业,避免行文死板。
3.动作描写是通过人物的行动、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种方法。
一个人的行为、动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的最真实的外化。
看一个人,不仅要听他怎么说,更要卡他如何做,正所谓"听其言,观其行",因此,动作描写是直接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精神面貌,把人物写"活"的重要手段。
那么,怎样描写人物的动作呢?首先,要选择关键性的动作来写。
一个人做事的时候,会有许多动作。
但他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这些动作一个不少地都写出来。
这就要求选择那些关键性的、最有意义的动作来写。
其次,要写准确。
同一个动作可以用很多动词来表示,但只有那些有特色,最能反映人物气质的动词,才能把人写"活"。
有一位作家说过,最难的不是写动作,而是写出有特点的动作,从动作中写出人来。
4.心理描写心理的人物内心的活动,是无声的语言。
人物内心世界,指人物内心的喜、哀、乐、忧伤、犹豫、嫉妒、向往等复杂的感情。
在写人的文章中,恰当地描写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画人物,突出中心思想。
心理描写的要求是:要真实,要有根据;人物的心理变化要自然,合情合理;心理描写要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在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客观、谨慎,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意。
小学生作文时,大多采用第一人称("我"活"我们"),采用这种人称作文,就不能用"他想"的形式来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因为"我"不可能钻到别人的脑子里去看。
此时,可以换一种方式--在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上下功夫,这样可能更合情理,使人感到真实可信。
心理描写除了用"我想"之外,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提出问题,引入所想的内容。
(2)使用假设,流露心理活动。
(3)字里行间,流露着"想"。
(4)直接抒发心中所想。
学生作文如下:《我们一起走过》今天是中考!我却执意要再次踏上那条只属于我俩的路。
阳光静谧地洒在地上,影子却只属于我一人。
过往的点滴如同幻灯片,在我的心中一闪而过,却又无法捕捉。
那一年的那一天,我们邂逅于如今天一样的阳光下。
在这读了三年书的我们才发现其实我们同住一个小区,我们每天上下学都是朝着同样的方向。
就这样,我们之间的话题多了起来,从最新的动画片到最好看的小人书,当然也少不了校园生的点滴趣事……日复一日,我们成了彼此路上最重要的伙伴。
这条回家的路并不长,路旁长满了高大的梧桐树,年复一年,阳光穿过或枝繁叶茂或稀疏的树叶,无声地为我们披上一身树影斑驳。
老树旁留下过我们稚嫩的影子,树荫里镌刻着我俩难以忘却的欢声笑语,这条小路更承载着我们关于童年的种种回忆。
也许是老天的眷顾,也许是我和你太过心有灵犀,我们又在同一所中学相遇!可我们不再像从前总是叽叽喳喳的稚气未脱,身为初中生的我们多了些成熟。
这条小路渐渐忘却了两个小男孩的嬉闹,取而代之的是关于相似三角形证明方法的争论,又或是物理现象的探讨,亦或是对于将来的种种憧憬。
与此同时,原本紧紧靠在一起的影子有了些许距离,昔日勾肩搭背的嘻嘻哈哈被谈吐间的手势所取代……本就不长的小路似乎因为我们的话语少了,就变得更短了。
不过,阳光依旧,绿荫依旧,友情依旧。
后来有一天,你不再和我一起走这条小路了。
我从没想过,我会孤身一人漫步在夕阳下。
你转学了,去了一个更好的学校,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也许你是对的,本就不需再说什么。
身为你的好朋友,我能明白友情勿需用言语去表达过多,能用心去细细品味的友情才经得起考验。
再长的路也有走完的一刻,何况这条不知名的小路。
莫愁前路无知己,我笑笑。
昨天,这条小路,我们一起走过。
明天,我们依旧一路向前,只是,这一次,并行的不是我们的脚步,而是我们曾经约定好的梦想。
走进考场前,走过这条小路,又一次走过我们整整六年的友情。
也许送考而来的父母并不理解,为什么要在这紧要的关头做这样一件事。
但我想,你必然懂我。
加油,朋友,为了我们共同的理想!这篇文章于我在课堂上做的一次母题片段训练,题目是《来时的路》。
大家也可以先想一下,看到这样的四个字你会想到什么。
我很鼓励学生先抛开束缚,把所有能想到的事物甚至是情感,全部添加到你的草稿纸上。
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首先是真实存在的路。
先回答我的第一个问题。
长长的宽宽的路,还是短短的窄窄的路?明媚暖阳下的路还是瓢泼大雨下的路?清晨雾蒙蒙笼罩中的路还是傍晚路灯渐明时的路?接下来的问题是——路上有什么?飘落暗红落叶的法国梧桐?星星点点的迎春花?一个有些生锈的老邮筒?路边在拉二胡乞讨的老爷爷?还是拉着你的手一起奔跑的好朋友?甚至可以写的路上弥漫着的味道,空气里蕴含的情愫,阳光的无处不在,等等。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老师提出的这两个问题,是希望大家能够构建出一条情感色彩强烈又统一的小路,这样“路”这个线索因素就真实而重要了。
然后可以针对这样不同的情感氛围,来讲述这是一条通往哪里的路,或者是路上埋葬过我们怎样的回忆。
其次大家在作文的最后最好可以把这条路变成一条抽象的路。
比如时光之路,通往幸福之路,成长之路,鉴证友谊之路,等等。
在用这条路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的同时,也要让这个线索不断处于变化中。
这样文章才真正的有力道。
我们看到的这篇文章,就很好的完成了我的要求。
他对这条路的情感氛围的铺陈非常详尽,阳光,树叶,嬉笑打闹等等纯纯净净的情感。
同时又不乏变化,在路上的人的成长。
最后,倒数第二段完成了对这条路由实到虚的过度,是文章上升了一个层次。
希望大家也能渐渐掌握这样的技巧,争取提高。
我们常规学到的比喻的修辞手法无非两种使用。
一是阅读理解中考察的比喻的作用,具体的答题格式我就不做赘述了,每个初中生必须掌握了。
而在作文中,常规用法则是明喻,暗喻,借喻。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沉默的价值像金子一样珍贵。
”这就是一个明显的明喻,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在。
而我换一个用法,“沉默是金。
”则变成了暗喻的用法。
这种用法可以大量放在开头的排比句中,既有分量,又很厚重。
如古诗“山是眉黛聚,水是眼波横”就是很好的代表。
借喻则相对更显文采。
借喻是本体比喻词都不出现,只参考喻体。
比如,“皓月当空,我们的身上都被披上了一层珠纱。
”珠纱是银白纯洁的月光的喻体。
常用借喻,会使文章意蕴深长。
今天范老师还想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些特殊的比喻。
一是巧用“想”字。
古诗有云“云想衣裳花想容”,什么意思呢?看到云我们想到了飘逸的纱衣,看到花,我们想到了娇美的容颜。
这句诗的本质其实就是一个比喻。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学古诗,被古诗,更多的要从写作的角度去揣摩他。
所以这样的用法可以是“离家在外的我看着天上的圆月,却想起了出发那天早起的母亲给我煮的汤圆。
”当然我们要注意,比喻句中本体和喻体不可以是相同的一种物品。
而“想”字句又会在不知不觉中帮你完成“虚实结合”这样一个重要的作文结构的搭建。
二是“成”字句。
“每天奔波劳累的爸爸把自己忙成了一个陀螺。
”“哥哥早已经把他的心炼成钢铁。
”诸如此类。
其实“成”字句和我们暗喻手法中的“是”字句是一样的模式,只不过“成”字句更侧重选择具有强烈情感特点表述的对象,并要求我们善于把共同的特点放出来。
我的学生曾给我写过这样的句子,“你是风一样的走了,却又风一样的在左在右。
”“相思成树,连虬成空。
”这就是对这个技巧综合运用比较好的表现。
这篇文章我跟大家分享的写作技巧非常小而且具象,但是大家一旦熟练掌握它,相信一定会为你的文章多多少少的增添一些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