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市高铁站前广场综合区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现代高铁火车站前广场景观

现代高铁火车站前广场景观

现代高铁火车站前广场景观作者:李海强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0期【摘要】城市环境美历来是人类进步的一项重要标志,环境美有利于提高生产、生活的质量和效率,培养好的社会风尚,使人们工作时精神振奋,休息时心旷神怡,还可以提高现代城市品位,发展旅游事业和吸引投资者兴趣。

现代高铁火车站前广场是对外的窗口,设计好站前广场对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围绕现代高铁火车站前广场的景观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字】现代高铁火车站站前广场景观中图分类号:U41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现代高铁火车站前广场景观设计应注意的问题1、交通问题交通是火车站最本质的功能,而站前广场更应该强化体现这一功能,故而广场的设计首先要解决交通的问题。

问题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车行与步行的问题,在出租车等候区显得尤为突出;二是快速通行与缓冲人流的问题,在站前广场区域比较突出。

景观方案设计关注的重点应该是人们的步行问题,如何处理好空间、视觉、触觉等步行体验的问题将是场所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

2、周边环境问题在进行高铁火车站站前广场景观设计时一定要牢记:广场是整个城市环境的一部分,它不能脱离周边环境独立存在。

因此,广场的景观设计一定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同时,在此基础之上要力求广场的景观要给周边环境以正面的影响,给城市环境锦上添花。

3、安全问题作为人流复杂的公共空间,对火车站站前区域所有通道、界面、空间的安全问题应该着重考虑。

站前广场作为城市交通的过渡界面和景观界面,站前广场应该如何处理才能既保证安全又保证景观的可赏、可游性,这也是该设计方案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场地内的夜景灯光处理将不仅体现美观问题,要更多考虑照明的安全问题。

二、现代高铁火车站站前广场设计目标在综合考虑各项因素之后,有关专家一致认为现代高铁火车站站前广场的设计目标应包含以下内容:(1)满足火车站人流集散的交通功能要求;(2)满足乘客及工作人员候车和休闲需求;(3)作为“城市客厅”,必须能体现城市形象;(4)作为现代城市广场,景观元素与人之间必须是和谐的,景观元素之间也必须是和谐共处的。

高铁站前广场施工组织设计

高铁站前广场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总体概述:施工程序总体设想及施工段划分第一节工程概况本工程为XX高铁站前广场工程施工。

泾县站前广场工程包含站前广场(包含社会停车场及出租车站)、A、B、C、D、E五条区间道路。

站前广场总面积约4。

0公顷,南北长约296米,东西宽119—149米(其中中心景观广场南北长约134米,东西宽约110米);区间道路A线长481米,宽22-23。

5米,B线长443米,宽8。

5-13米,C 线长145米,宽10米,D线长235米,宽7.5米,E线长100米,宽20米。

项目估算总投资3800万元。

工程施工主要内容有:道路、广场铺设、广场台阶、广场管理服务用房、雕塑小品、箱涵、给排水、路灯、绿化等工程施工。

本项目的工期要求:8个月,计划开工时间:2014年6月、计划竣工日期:2015年2月。

本项目的质量等级要求:合格。

第二节施工前期准备施工准备的基本任务是为拟建工程的施工建立必要的技术和物质及人员安排等条件,统筹安排好施工力量和施工现场。

认真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对于发挥企业优势,合理物资供应,加快施工速度,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增加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若我公司有幸中标,具体到本工程,将首先考虑如下准备工作:1、技术准备①调查有关施工现场的水文、地形、地貌、原有树林及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等原始材料,调查施工季节气候、气象等信息。

②组织有关人员全面熟悉图纸及相关图集,并进行自审,对图纸存在的问题、错误、矛盾进行汇总。

配合业主、监理,熟悉有关资料和准备图纸会审;审查设计图纸是否完整、齐全,以及设计图纸和资料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方面的规范和政策;检查设计图纸在标高、坐标、说明等方面是否一致。

③组织有关人员讨论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

④作好材料检验和试验。

⑤制定各项管理制度,编制作业指导书。

⑥进行各层次的技术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现场管理制度交底。

⑦组织编制施工预算。

2、物质准备⑧根据设计图纸和招标文件拟定工程材料的需要量计划。

高铁站前广场景观规划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高铁站前广场景观规划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铁站前景观的规划也出现了一定的趋势。首先,坚持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最终的目的都要以人文本,高铁站前广场发展目标的制定和用地布局,以及规划的方方面面都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要通过建设构建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生态和谐的生活景象,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意愿。其次还要区域整体一体化,系统化。高铁站前景的规划要树立区域整体原则,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同城化,一体化。另外,要统筹规划,从长远利益出发,规划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这个中心,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坚持近远期结合,突出规划的可操作性。最后,还要要实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充分挖掘本地特有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塑造当地特色,张扬城市个性。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论是物质技术的,还是精神文化的,都具有历史延续性,尤其讲究有机统一和可持续性发展,对于高铁站前景观规划设计而言,在旅游休息和民俗文化等类型的环境里,都有可能因地制宜地采取具有民族特点、地方风格、乡土风格,充分考虑历史文化的延续和自然发展的设计手法,在结合业主文化背景及生活品位的同时,并强调生态设计,注重环保、节能,打造真正健康舒适的出行环境。
二、文献综述(国内外相关课题设计现况和发展趋向)
1.国内相关课题设计现况和发展趋向
1.1研究现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的不断更新城市高铁站站前广场的改造和建设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迅猛发展的交通事业给城市及铁路站前广场的发展带来活力的同时也产生许多问题。因此研究探索站前广场新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已成为当前人们越来越重视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社会的进步,作为一门与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出行环境密切相关的高铁站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各地围绕高铁站区的规划设计也开始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打造新型城市的总体要求,把高铁站区与推进城市化,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浅谈车站综合体建筑设计

浅谈车站综合体建筑设计

浅谈车站综合体建筑设计摘要:在国家公路运输枢纽百色城东客运中心的建筑方案设计中,通过对城市总体规划.交通、地块总体布局、流线组织、平面组织、立面造型、设计理念等方面的分析思考,探讨大型汽车客运综合体如何适应现代生活的使用要求、审美要求、以及对地域文脉的继承和发扬等一系列的问题,并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及对策,并对今后的车站综合体的建设带来一定的启示。

关键字:建筑设计;汽车客运综合体;流线组织;立面造型,地域文脉1.目前百色客运站存在的问题客运站的建设能促进长途汽车客运业的发展,使长途汽车的运营更加规范,同时也使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但是百色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客运流量的增长,目前地处市中心的单一功能的长途客运站:(1)百色汽车客运站:该站隶属于广西驰骋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位于百色市右江区城北一路29号,投产于1956年,占地面积14400平方米,建筑面积4743平方米,候车厅面积1592平方米,停车场面积8740平方米,发车位30个,设计发车能力7500人/日,2006年实际发送量达到4278人/日,日发送量496班/日,(2)百通客运站该站位于百色市城东路18号,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候车厅面积150平方米,停车场面积3000平方米。

2006年实际发送量达到852人/日,日发班次94班/日(3)百色东坪客运服务站该站位于百色市东坪路,占地面积483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停车场面积2300平方米,候车厅面积300平方米。

2006年,实际发送能力567人/日。

无法满足客运的需求,主要表现在:(1.)资源配置低,站场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不尽合理,站场规模较小,制约了对外运输的发展,与其他交通方式衔接不顺畅,以至于达不到车站建设的预期效果,对百色交通环境的改善效果有待提高,这样的资源配置不能满足发展的要求。

(2.)缺乏人文关怀,由于站场技术水平落后,管理水平相对较低,致使人文关怀程度较低、生态环境较差,便使得旅客在此等候班车的舒适程度还没有达到满意的效果。

百色市高铁站前广场综合区设计说明

百色市高铁站前广场综合区设计说明

百色市高铁站前广场综合区设计项目背景百色历史悠久,山川秀丽。

近年来,百色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发展势头良好。

高铁站正在建设中,可以遇见百色站通车运行后,百色在区域竞争力将显著增强。

站前广场和配套工程的建设极为重要,是关系到百色城市形象的重大工程。

---------------------------------------------------------------------------------------------------------------------- 设计目标通过对区域背景、发展优势和现状的解读,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设计将规划区定位为:立足于百色、服务广西的区域性、交通枢纽型旅游商贸中心。

是展示百色城市形象、反映城市特色、体现城市文化的城市门户区;交通设施规模预测通过百色站交通流量,以及其他同规模高铁站的比较,预测常规公交停位为50个,用地需求6000㎡,出租车停车位70个,用地需求4200㎡,社会车辆停车位225个,用地需求11250㎡,高峰期需要人流集散广场面积4000~6000㎡。

本方案的设计上坚持集约利用、方便换乘、高效疏导为原则,布置各交通配套设施。

---------------------------------------------------------------------------------------------------------------------- 设计理念理念之一:打造百色城市客厅设计将百色历史文脉、旅游资源和现代形象巧妙融合,并赋予其交通综合组织的功能,构建百色新的城市客厅。

重点打造百色站前广场和旅游商贸中心,站前广场用地为1.9公顷,旅游商贸中心用地面积约为2.5公顷,即满足高铁站人流购物、餐饮休闲、住宿需求,又满足高铁站片区居民的商业服务需求。

---------------------------------------------------------------------------------------------------------------------- 理念之二:立体化、集约化发展城市立体化发展可解决在有限的城市空间资源内,以不同的城市活动基面容纳更多的城市活动。

高铁站前广场设计初探

高铁站前广场设计初探

高铁站前广场设计初探作者:张博涛来源:《度假旅游》2018年第10期摘要:《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社会经济、文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高铁产业的发展,高铁在最大程度上改善着人们的交通出行问题,缩短了城市之间的相对距离。

面对着旅客对铁路客站环境品质要求的提高,高铁站前广场的设计也必将迈入新的时代。

关键词:高铁;站前广场;设计;乌鲁木齐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8)10-0188-011 设计定位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面貌日新月异,铁路客运站的建设和更新完善为日益拥堵的交通状况带来一丝生机。

铁路行业在新时代的高速高质量发展关乎中国经济的腾飞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2007年的4月8日,我国铁路进行了第六次全面大提速,动车组加入铁路客运当中。

高铁时代的全面来临使得我国进入铁路建设的新黄金时代。

2013年9月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形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也为中国铁路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城市高铁站站前广场的设计与建设作为城市总体设计的一部分,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城市高速铁路客运站站前广场衔接城市高速铁路客运站和城市其他交通道路,满足城市人流集散,乘客换乘等需求。

铁路运输以货运和客运为主,高速铁路的服务对象则以旅客和游客为主,高速铁路客运站站前广场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建设直接影响了选择铁路出行方式的旅客和游客的便捷舒适的程度[1],同时也体现出政府对国家的高速铁路事业发展的关心和重视程度。

高铁技术、高铁站前广场设计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准。

城市高速铁路客运站站前广场作为依附于城市高铁枢纽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不仅具备基本的交通运输等功能,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提升景观效应,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升华城市的文化底蕴,成为市民休閑娱乐的好去处。

站前广场规划设计说明书

站前广场规划设计说明书

规划设计说明一、概况本项目位于滕州市东沙河镇境内,三养德村村东。

本次规划区域位于京沪高铁滕州东站站前区域,根据最新一轮的滕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定位该区域为今后滕州市城市副中心,以高速铁路为契机,高铁滕州东站为核心,大力发展该区域经济文化,拟建设站前广场、居住区及配套商业、教育、客运站等公共配套服务设施。

本次规划范围仅为站前广场及其南北两侧,占地面积约142000m2。

二、规划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年(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年(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4)《滕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年)》(5)《滕州市综合交通规划(2007-2020 年)》(6)《滕州市东沙河镇总体规划》(审批中)三、规划设计原则1、明确区域定位根据上位规划方案定位该区域为城市副中心,以高速铁路及其站房为契机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环境的改善,并能充分体现当地文化。

2、板块合理划分合理调整城市路网,重新明确定位各板块功能,既能有效解决交通问题,又使规划结构清晰,目标明确。

3、确定规划目标,打造以“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都”为城市推广概念的城市门户形象及城市客厅形象。

四、规划结构整个规划区域划分为三个片区,中部为站前广场,以满足高铁客运站人流集散、转乘换乘、并提供当地居民进行日常休闲活动等需求;北部为广场综合管理用房,负责整个站前广场以及附近区域的日常管理;南部为交通枢纽管理中心,设置出租车停车位120个,公交车停车位约120个,长途车停车位约80个,统筹管理高铁区域的内外交通,局满足高铁线大运量、高效率的运输服务要求,适应高铁站“快进快出”的交通特点。

五、设计理念该广场以解决其实际功能为主,基本与站房地面持平,由于地势关系故采用架高广场的形式,底部功能为社会停车场。

由东向西分为集散区域、中心区域及天桥。

集散区域为旅客抵达或出发的必经之地,是高铁站房、社会停车场及中心区域的连接纽带。

高铁站前广场设计主要内容

高铁站前广场设计主要内容

高铁站前广场设计主要内容高铁站前广场作为城市的门户,是连接高铁站与城市交通的重要枢纽,具有重要的交通、服务和形象展示功能。

因此,高铁站前广场的设计必须考虑到实用性、美观性和便利性等多个因素。

高铁站前广场的设计应注重实用性。

广场的功能性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因为广场作为人流聚集的场所,需要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乘客的到来和离开,同时还要考虑到乘客的行李和交通工具等需求。

因此,广场的设计应该合理规划人流路径、车辆通行道路和停车位,确保乘客能够方便、快捷地进出高铁站。

高铁站前广场的设计也要注重美观性。

广场的美观性是城市形象的重要体现,也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广场的设计中,可以考虑使用绿化植物、雕塑、喷泉等元素,增加广场的观赏性和艺术性,营造出宜人的环境氛围。

同时,还可以考虑在广场周边设置休息区、咖啡厅等设施,为乘客提供更加舒适和便利的服务。

高铁站前广场的设计还要注重便利性。

广场的便利性是为了方便乘客的出行和服务需求。

因此,在广场的设计中,可以考虑设置导向标识、信息查询系统等设施,方便乘客了解到达站点和相关信息。

同时,还可以设置出租车、公交车等交通工具的停靠点,方便乘客的转乘和出行。

高铁站前广场的设计还应注重交通安全。

广场作为人流和交通流量大的场所,必须保证乘客和车辆的安全。

因此,在广场的设计中,应考虑合理划分人行通道和车行通道,设置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确保行人和车辆的分流和安全。

同时,还可以增设监控摄像等安全设施,提高广场的安全性。

高铁站前广场的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实用性、美观性、便利性和交通安全等方面。

只有在这些方面兼顾的基础上,才能打造一个功能完善、舒适宜人的高铁站前广场,为乘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色市高铁站前广场综合区设计项目背景百色历史悠久,山川秀丽。

近年来,百色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发展势头良好。

高铁站正在建设中,可以遇见百色站通车运行后,百色在区域竞争力将显著增强。

站前广场和配套工程的建设极为重要,是关系到百色城市形象的重大工程。

---------------------------------------------------------------------------------------------------------------------- 设计目标通过对区域背景、发展优势和现状的解读,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设计将规划区定位为:立足于百色、服务广西的区域性、交通枢纽型旅游商贸中心。

是展示百色城市形象、反映城市特色、体现城市文化的城市门户区;交通设施规模预测通过百色站交通流量,以及其他同规模高铁站的比较,预测常规公交停位为50个,用地需求6000㎡,出租车停车位70个,用地需求4200㎡,社会车辆停车位225个,用地需求11250㎡,高峰期需要人流集散广场面积4000~6000㎡。

本方案的设计上坚持集约利用、方便换乘、高效疏导为原则,布置各交通配套设施。

---------------------------------------------------------------------------------------------------------------------- 设计理念理念之一:打造百色城市客厅设计将百色历史文脉、旅游资源和现代形象巧妙融合,并赋予其交通综合组织的功能,构建百色新的城市客厅。

重点打造百色站前广场和旅游商贸中心,站前广场用地为1.9公顷,旅游商贸中心用地面积约为2.5公顷,即满足高铁站人流购物、餐饮休闲、住宿需求,又满足高铁站片区居民的商业服务需求。

---------------------------------------------------------------------------------------------------------------------- 理念之二:立体化、集约化发展城市立体化发展可解决在有限的城市空间资源内,以不同的城市活动基面容纳更多的城市活动。

该设计理念在本方案中包含空间的立体化发展、交通立体化的组织、形象立体化等含义。

交通的立体化是实现“人车分流、车车分流”交通组织方案。

---------------------------------------------------------------------------------------------------------------------- 理念之三:多元功能复合规划倡导功能“多元复合”理念。

规划区将是一个集交通换乘、商业休闲、酒店办公、文化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复合功能区。

沿站前广场前端布置小体量的街区式体验商业,商业业态为鲜果街、餐饮街等,东侧的综合商贸区由商业街区和商业综合体构成。

通过不同物业之间的弥补和助力,形成复合型城市空间,人们在此可享受高效的城市生活,感受百色的城市魅力。

-------------------------------------------------------------------------------------------------------------------东侧铁路居民小区之间的关系规划的地块东侧道路压过铁路居民小区,近期拆除困难。

规划建议调整控规的东侧道路,向西红线方向适度偏移,避开铁路居民小区,同时与站前大道南侧的道路顺接不错位交叉。

使该道路承担起站前片区交通疏散的功能。

-----------------------------------------------------------------------------------------------------------------方案构思规划以百色高铁站站房为中心,结合周边现状基础,进行了多方案的比选。

研究的方案包括,沿站房中轴线对称式、非对称扩大广场式、以及站前单边换乘式。

综合城市轴线景观效果、交通组织、投资规模、集约开放程度等要素,最终选择了沿站房中轴线对称式方向。

在此大方向下,又细分为站前高架广场和站前露天广场两种方式,即方案1和方案2。

--------------------------------------------------------------------------------------------------------------------方案一贴点:“立体交通人车分流”本案交通组织是基于本案站房“上进下出”的客流组织模式,通过架空平台对人、车流进行立体组织,实现人车分流,为乘客创造完全的步行换乘系统。

车行流线:站前区广场两侧道路均为单行道,分别服务于到达和驶离站区的各车流。

·市内公交流线,由三方向城市主干道经站前东路至公交车上下客区,右转进入城市干道驶离站区·出租车流线,由三方向城市主干道经站前东路至站前架空层出租接驳区,接送旅客左转至站前西路驶离站区·社会车流线,由三方向城市主干道经站前东路至架空层进入一层停车区,落客后可左转至站前西路驶离站区,也可通过坡道进入负一层停车库。

·旅游巴士流线,由三城市干道经站前东路至至旅游巴士停车场,右转进入城市干道驶离站区人行流线:出站人流通过垂直交通体到达5m平台,经由平台下至地面不同换乘区域选择不同交通方式。

进站人流由各落客点上至5m平台,直接步行至进站大厅。

进站大道路与站前大道交通管制:在进站大道和站前大道交叉口设置红绿灯交通管制,可实现各方向车流依次进站。

站前大道由东向西车辆可右转直接进入站前东路。

站前大道由西向东车辆进入站前东路时,需交通管制,禁止站前大道自东向西的直行、左转车辆,以及发展大道的左转车辆。

进站大道车辆进站时,需交通管制,禁止站前大道双向直行和左转驶向发展大道的车辆。

----------------------------------------------------------------------------------------------------------------------方案二特点:露天广场、地面换乘、上进下出方案二:交通组织人流交通组织遵循“上进下出”的原则,进出分离。

进站人流通过站前广场,上台阶或自动扶梯至5米标高的入站大厅。

出站人流,直接从出站通道至步行至站前广场,再选择不同的交通方式疏散。

车流交通组织出租车:主要沿进站大道至站前大道交叉口,通过灯控直行左拐进入站前西路,落客——接客后,左拐离开,或掉头至站前大道离开。

社会车辆:主要沿进站大道至站前大道交叉口,通过灯控直行右拐进入站前东路,驶入地下室,或者选择右拐离开。

公交车辆:主要车流,沿站前大道右拐进入站前东路,或者沿进站大道直行右拐进入站前东路,右拐进入公交战场区,落客后载客右拐离快。

---------------------------------------------------------------------------------------------------------------------- 方案一:站前广场与建筑造型设计建筑造型设计设计灵感源于广西独特的梯田景观地貌。

建筑由站房向城市方向逐级上升,勾勒出一幅城市中生机盎然的梯田图景。

商业裙房立面对广西壮族服饰花纹进行了抽象表达,实现传统地域人文和现代商业文明的有机融合。

站前广场设计广场分为高架平台广场区、坡地广场区和商业广场区三个区域。

高架平台广场区通过大规格的灰色花岗岩对缝拼接,表现出较强的整体感。

坡地广场区是连接商业广场和高架广场的纽带,通过缓缓的草坡使视觉效果更宽阔、更自然。

商业广场是乘客休闲购物的过渡性空间。

---------------------------------------------------------------------------------------------------------------------- 方案二:站前广场与建筑造型设计建筑造型设计:地域重现理性碰撞青砖白墙灰瓦红木坡顶,传统元素在这里被重新整合。

高低错落的体量,简洁利落的细部,虚实对比的体量,优雅沉静的色彩综合体现了现代中式的建筑之美。

化整为零的商业体量,不仅适应了火车站人群快速购买的消费特点,同时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不一样的购物体验。

---------------------------------------------------------------------------------------------------------------------- 站前广场设计站前广场景观构成由三个景观核心串联而成。

即入口商业广场、中心文化广场和主通道广场。

入口商业广场:两侧规划布置小体量的商业,为乘客提供休闲购物服务,可通过自动扶梯方进入地下商业街区,地上地下商业浑然一体,提高土地的使用价值。

中心文化广场局部的纹样处理上提炼地方文化特色,以“壮锦”的编织样式为设计符号,同时点缀刺绣花纹的灌木拼花,形成优雅、大气、丰富的文化特色和视觉效果。

主通道广场功能上以交通集散为主,设计引导性的地面铺装和树阵,强调大气和整体化。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