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简答题汇总

合集下载

大学植物学题库及答案

大学植物学题库及答案

大学植物学题库及答案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生态、遗传和进化等方面的科学。

以下是一些大学植物学题库及答案的示例:1.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案: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大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

2. 什么是光合作用?答案: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3. 植物的光周期反应是什么?答案:植物的光周期反应是指植物对日照长度的反应,影响植物的生长、开花等生理活动。

4. 什么是植物的蒸腾作用?答案:蒸腾作用是植物通过气孔释放水分到大气中的过程,有助于植物的水分和矿物质吸收。

5. 植物的分类有哪些主要的分类单位?答案:植物的分类单位包括界、门、纲、目、科、属、种。

6. 描述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主要区别。

答案:单子叶植物的种子通常有一个子叶,叶脉多为平行脉;双子叶植物的种子通常有两个子叶,叶脉多为网状脉。

7. 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有什么区别?答案:有性生殖涉及到配子的结合,产生遗传多样性;无性生殖不涉及配子结合,遗传信息来自单一亲本。

8. 什么是植物的顶端优势?答案:顶端优势是指植物顶端生长点的生长速度超过侧枝,导致顶端生长点优先生长的现象。

9. 植物的光敏色素有哪些类型?答案:植物的光敏色素主要包括光敏素(phytochrome)和隐花色素(cryptochrome)。

10. 描述植物的C3、C4和CAM光合作用途径的主要区别。

答案:C3途径是最常见的光合作用途径,所有植物都具有;C4途径主要在一些热带植物中发现,能够更有效地利用CO2;CAM途径主要在一些干旱植物中发现,可以在夜间固定CO2,减少水分的损失。

这些题目和答案可以作为大学植物学课程的复习材料,帮助学生掌握植物学的基本知识点。

植物学题库精简版

植物学题库精简版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和组织一、填空题题干液泡可分为(液泡膜)和(细胞液)两部分。

题干细胞的大小用细胞(直径)来衡量。

题干植物细胞是由(细胞壁)和(原生质体)两大部分构成。

题干原生质体包括(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及(后含物)。

题干质体包括(白色体)、(叶绿体)、(有色体)。

题干(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质,是细胞能量转化的中心。

题干内质网可分为(光面内质网)和(糙面内质网)两种类型。

题干溶酶体的功能(正常的分解与消化)、(自体吞噬)、(自溶作用)。

题干植物细胞内常见的后含物有(淀粉)、(蛋白质)、(脂类)、(晶体)。

题干淀粉实际上两种多糖的混合物,一种是(直链淀粉),另一种是(支链淀粉)。

题干脂类作为贮藏物质以(小油滴)状态存在于种子和少数果实中。

题干细胞壁按照由外到内可分为(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

题干细胞壁的四种特化有(木质化)、(木栓化)、(角质化)、(矿质化)。

题干矿物质如(钙)、(硅)等积累在细胞壁内,称为矿质化。

最主要的矿质是(碳酸钙)和(二氧化硅)。

题干机械组织根据细胞壁增厚程度的不均匀,可分为(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

题干厚壁组织包括(纤维细胞)和(石细胞)。

题干在光学显微镜下可分辨的结构称为(显微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下分辨出的结构称为(超微结构)。

题干脂类在常温下呈液态的称为(油),呈固态的称为(脂肪)。

题干植物细胞内的三种繁殖方式(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题干细胞周期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题干有丝分裂间期可分为(DNA合成前期)、(DNA合成期)、(DNA合成后期)。

题干白色体按其贮藏物质的不同分为三类:(造粉体)、(造蛋白体)、(造油体)。

题干质体是从(前质体)发育而形成的。

题干植物体内的成熟组织有(保护组织)、(基本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组织)。

题干植物体内组织的类型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基本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组织)。

植物学简答

植物学简答

物种类,仍然普遍存在。
9、叶的表皮细胞一般透明,细胞液无色,这对叶的
生理功能有何意义?
答:叶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是进行光合作用。叶的光合作用是在叶表皮以下的叶肉细胞内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能。叶表皮细胞无色透明,利于日光透过。日光为叶肉细胞吸收,用于光合作用。
24、什么是人工营养繁殖? 在生产上适用的人工营养繁殖有哪几种?人工营养繁殖在生产上特殊意义是什么?
22、为什么竹材可作建筑材料?
答案要点:(1)大孢子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2)单核胚曩的形成(核分裂);(3)8核胚曩的形成(质分裂及细胞定位);(4)具7个细胞的成熟胚曩形成。
23、在观察叶的横切面时,为什么能同时观察到维管组织的横面观和纵面观?
答:对具有网状脉的叶和具有侧出平行脉的叶进行横切,对于叶中主脉而言是横切,叶横切面上呈现出叶脉中维管组织的横面观;对于侧脉则是纵切,叶横切面上呈现侧脉维管组织的纵面观。所以叶横切面上可同时观察到维管组织的横面观和纵面观。
3、肥大的直根和块根在发生上何不同?
答:肥大的直根即肉质直根主要由主根发育而成。一株上仅有一个肉质直根,其“根头”指茎基部,上面着生叶;“根须”指由下胚发育来的无侧根部分;“本根”指直根的主体,由主根发育而成。而块根主要是由不定根或侧根发育而成。因此,在一株上可形成多个块根。另外,它的组成中完全由根的部分构成。
答:三者担负着植物体的营养生长,为营养器官。(1)三者不同点:主要生理功能各不相同。根的主要生理功能,首先是吸收作用,其次是固着和合成的功能;茎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输导作用和支持作用;叶的主要生理功能,首先是光合作用,其次是蒸腾作用。(2)三者相似之处:根和茎均具有储藏和繁殖作用;叶也有吸收作用,少数植物的叶还有繁殖能力。维管系统把根、茎、叶三者连成一个整体,三者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流,故三者均有输导作用。在特殊例子中,植物叶退化,而由茎行使光合作用的功能;鳞茎中的鳞叶也具储藏作用;茎卷须和叶卷须是一对同功器官。

植物生理学简答题整理

植物生理学简答题整理

1. 简述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1)水是植物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2)水分是植物体内代谢过程的反应物质。

水是光合作用的直接原料, 水参与呼吸作用、有机物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

(3)细胞分裂和伸长都需要水分。

(4)水分是植物对物质吸收和运输及生化反应的溶剂。

(5)水分能使植物保持固有姿态。

(6)可以通过水的理化特性以调节植物周围的大气温度、湿度等。

对维持植物体温稳定和降低体温也有重要作用。

2.简述影响根系吸水的土壤条件1.土壤中可用水量: 当土壤中可用水分含量降低时, 土壤溶液与根部细胞间的水势差减小, 根系吸水缓慢2.土壤通气状况: 土壤通气状况不好, 土壤缺氧和二氧化碳浓度过高, 使根系细胞呼吸速率下降, 引起根系吸水困难。

3.土壤温度:低温不利于根系吸水, 因为低温下细胞原生质黏度增加, 水分扩散阻力加大;同时根呼吸速率下降, 影响根压产生, 主动吸水减弱。

高温也不利于根系吸水, 土温过高加速根的老化进程, 根细胞中的各种酶蛋白高温变形失活。

4.土壤溶液浓度: 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引起水势降低, 当土壤溶液水势与根部细胞的水势时, 还会造成根系失水。

3、导管中水分的运输何以能连续不断?由于植物体叶片的蒸腾失水产生很大的负净水压, 将导管中的水柱向上拉动, 形成水分的向上运输;水分子间有相互吸引的内聚力, 该力很大, 可达20 MPa以上;同时, 水柱本身有重量, 受向下的重力影响, 这样, 上拉的力量与下拖的力量共同作用于导管水柱, 水柱上就会产生张力, 但水分子内聚力远大于水柱张力。

此外, 水分子与导管或管胞细胞壁纤维素分子间还具有很大的附着力, 因而维持了导管中水柱的连续性, 使得导管水柱连续不断, 这就是内聚力-张力学说。

4. 试述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

答: (1)是植物对水分吸收和运输的主要动力。

(2)促进植物对矿物质和有机物的吸收及其在植物体内的转运。

(3)能够降低叶片的温度, 以免灼伤。

植物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植物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名词解释1 原丝体大多数苔藓植物的孢子萌发后首先产生一个有分枝含有叶绿体的丝状体或片状体,称为原丝体.2 原叶体蕨类植物的配子体又叫原叶体。

原叶体上具精于器或颈卵器。

3 核相交替在植物生活史中,具单倍体核相和二倍体核相的交替现象,称之为核相交替;4 世代交替具二倍体的孢子体世代和单倍体的配子体世代互相交替的观象,称之为世代交替。

世代交替有同形世代交替与异形世代交替之分。

生活史中具核相交替的不一定有世代交替,有世代交替的就一定有核相交替。

5 个体发育植物种类的每一个体都有发生、生长、发育以至成热的过程,这一过程称为个体发育。

6 系统发育某一类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称之为系统发育。

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是推动生物进化的两种不可分割的过程,系统发育建立在个体发育的基础之上,而个体发育又是系统发育的环节。

7 无性世代在植物生活史中,从受精卵或合子开始,由合子或受精卵发育成长为孢子体,到孢子体产生孢子母细胞为止的时期,称为无性世代(或孢子体世代,,从核相方面来看,是具二倍体染色体的时期8 有性世代从孢子体减数分裂产生孢子开始,由孢子发育成长为配子体,到配子体产生两性配子为止的时期,称为有性世代(或配子体世代),从核相方面看,是具单倍体染色体的时期。

在具世代交替生活史中.无性世代和有性世代交替出现。

9 载色体植物细胞中含有色素的质体。

主要指藻类植物细胞中含有叶绿素的大型和复杂的结构。

10 蛋白核某些藻类植物载色体上的一种特殊结构,有一蛋白质的核心部分,外围以若干淀粉小块,这是藻类植物蛋白质和淀粉的一种贮藏形态。

11 卵式生殖配子在形状、大小和结构上都不相同,大而无鞭毛不能运动的为卵,小而有鞭毛能运动的为精子,精子游动到卵相结合为卵式生殖。

12 异形胞在一些蓝藻的藻丝上常含有特殊细胞,叫异形胞,由营养细胞形成的,一般比营养细胞大,具有营养繁殖和直接固定大气中游离氮等功能。

13 球果球果由大孢子叶球发育而来的球状结构,球果由多数种鳞和苞鳞及种子组成,是裸子植物松柏纲特有的结构。

植物学 简答题

植物学 简答题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最大的区别是什么?答: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具有许多显著的特征。

1.绝大多数的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壁。

植物的许多基本生理过程,如生长,发育,形态建成,物质运输,信号传递等都与细胞壁有关。

2.植物的绿色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又具有细胞壁,可能是植物祖先最早产生的有别于其他生物的重要特征。

3.许多植物细胞都有一个相当大的中央大叶泡,这也是植物细胞的重要特征之一。

中央大叶泡在细胞的水分运输,细胞生长,细胞代谢等许多方面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4.再多细胞的高等植物组织中,相邻细胞之间还有胞间连丝相连,使细胞间独特的通信连接结构,有利于细胞间的物质和信息传递。

5.植物分生组织的细胞通常具有无限生长的能力,可以永久保持分裂能力。

但对于植物细胞而言,细胞通常有一定的“寿命”,细胞在若干代后会失去分裂能力。

6.此外,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普遍有一个体积增大与成熟的过程,这一点比动物细胞表现更明显。

如细胞壁的初生壁与次生壁形成,液泡的形成与增大,质体发育等。

受精作用的生物学意义。

答:1.保证了物种遗传的相对稳定性2.丰富了植物的遗传变异性3.具有双亲遗传性的胚乳,可使子代生活力更强4.外界环境条件对传粉,受惊的影响叙述双受精过程和意义。

意义(1)产生二倍体的合子,具有父母本的双重遗传特性,恢复了各种植物原有的染色体数,保持了物种遗传的稳定性。

(2)后代出现新的遗传性状,利于选择优良变异的后代,培育成新的品种。

(3)三倍体的初生胚乳核结合了父母本的遗传性,更适合作为胚发育的养料,使后代变异性得以充分体现,生活力、适应性更强。

叙述有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

有丝分裂的过程:一般分为核分裂和胞质分裂,根据核的分裂过程可将有丝分裂过程分为前、中、后、末四个时期。

前期:染色体出现,每个染色体包含两个染色单体,随后核仁、核膜消失,同时纺锤丝出现。

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面上,纺锤丝非常明显。

植物学考试题及答案

植物学考试题及答案

植物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植物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植物的分类B. 植物的生理C. 植物的生态D. 植物的形态和结构答案:D2. 以下哪个不是植物的六大器官?A. 根B. 茎C. 叶D. 翅膀答案:D3.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B. 动物细胞有细胞核C. 植物细胞有叶绿体D. 动物细胞有线粒体答案:A4.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答案:C5. 下列哪种植物属于被子植物?A. 松树B. 蕨类C. 苔藓D. 银杏答案:A6. 植物的繁殖方式有几种?A. 2种B. 3种C. 4种D. 5种答案:B7. 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什么条件?A. 光B. 二氧化碳C. 水D. 以上都是答案:D8. 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答案:C9. 植物的种子由哪几部分组成?A. 种皮和胚B. 种皮和胚乳C. 胚和胚乳D. 种皮、胚和胚乳答案:D10. 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哪些阶段?A. 种子、幼苗、成熟、繁殖B. 种子、幼苗、成熟、死亡C. 种子、繁殖、成熟、死亡D. 种子、成熟、繁殖、死亡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植物的根主要负责吸收______和______。

答案:水分、养分2. 植物的花主要负责______和______。

答案:吸引授粉者、繁殖3. 植物的叶主要负责进行______。

答案:光合作用4. 植物的茎主要负责输送______和______。

答案:水分、养分5. 植物的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会______。

答案:发芽6.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将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的过程。

答案:光、化学7. 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助于______和______。

答案:降温、吸水8. 植物的根、茎、叶是植物的______器官。

答案:营养9. 植物的花、果实、种子是植物的______器官。

植物学简答题(部分)

植物学简答题(部分)

分生组织细胞特征?主要特点为具有持续分裂能力,一般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相对较大,细胞质浓厚。

通常缺少后含物,一般没有液泡和质体的分化,或只有细小的前液泡和前质体存在。

分生组织的上述细胞学特征也会出现一些变化,如形成层细胞原生质体高度液泡化;木栓形成层细胞中可以出现少量的叶绿体,某些裸子植物中,其顶端分生组织的局部细胞可能出现厚壁特征。

肥大的直根和块根在发生上有何不同?肥大的直根即肉质直根上主要由主根发育而成,一株上仅有一个肉质直根,其“根头”指茎基部分,上面着生叶;“根颈”指由下胚轴发育而来的无侧根部分;“本根”指直根的主体,由主根发育而成。

而块根主要是由不定根或侧根发育而成。

因此一株上可以形成多个块根。

在观察叶的横切面时,为什么能同时观察到维管组织的横切面和纵切面?对具有网状脉的叶和具有侧出平行脉的叶进行横切,对于叶中主脉而言是横切,叶横切面上呈现出叶脉中维管组织的横面观;对于侧脉则是纵切,叶横切面上呈现侧脉维管组织的纵面观。

叶的表皮细胞一般透明,细胞液无色,这对叶的生理功能有何意义?叶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是进行光合作有,叶的光合作用是在叶表皮一下的叶肉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能,叶表皮细胞无色透明,利于日光透过,日光为叶肉细胞吸收,用于光合作用。

一般植物叶下表面气孔多余上表面,这有何优点?沉水植物的叶为什么往往不存在气孔?气孔雨叶的功能密切相关,气孔既是叶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又是水分蒸腾的通道,叶下表面避开阳光直射,温度较上表面更低,因而,气孔多位于下表皮,以利于减少水分蒸腾。

其次,当光线很强时,叶表面气孔官迷,叶下表面气孔仍然开张,以进行气体交换,促进光合作用,是植物能够充分的利用光能,所以气孔多分布于叶下表皮上。

由于气孔的功能是控制气体交换和水分蒸腾,沉水植物在水中无法进行蒸腾作用,溶于水的气体也不适应于通过气孔进行气体交换,若沉水植物叶具有气孔,叶中通气组织内的气体可能通过气孔而散失,所以一般来说气孔对沉水植物的叶无生理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学1.简述细胞壁的构造和功能。

构造:细胞壁的结构大体可分为3层: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

作用:使细胞保持一定的形态,对细胞起着支持和防止细胞吸水而被胀破的作用。

2.简述细胞壁的特化类型及各自的作用。

木质化:细胞壁内填充和附加了木质素,可使细胞壁内硬度增加,细胞群的机械力增强。

木栓化:细胞壁中增加的木栓质,木栓化细胞壁有保护作用。

角质化:细胞壁角质化或形成角质层,可防止水分过度蒸发和微生物的侵害。

黏液化:起连接作用矿质化:使植物的茎和叶变硬,增强其机械支持能力3.花瓣和花冠、花萼和萼片的关系?答:花冠是花瓣的总称,花萼是所有花片的总称。

4.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的条件?答:自花传粉:1、同一朵花两性花雄雌蕊靠近2、花粉粒和胚囊同时成熟3、无生理阻碍。

异花传粉:1、单性花2、雌雄配子成熟时间不同3、对本花花粉粒有生理阻碍4、雌雄蕊异常。

5.秋天树叶为什么大多会变成黄色?秋季,天气转冷时,叶绿素解体,叶黄素和花青素合成,树叶便会变成黄色或红色了。

6.叶镶嵌现象和意义?答:同一枝上的叶不论哪一种叶序,叶总是不相重叠而成镶嵌状态进行排列的现象叫做叶镶嵌现象。

其意义是增加光合作用、保持平衡。

7.举例回答捕虫植物叶的各种变态?答:比如说:囊状—狸藻,瓶装—猪笼草8.液泡的功能有哪些?决定细胞渗透压的大小,贮藏,保存和排泄各种物质的场所,是细胞质和其他细胞的水分源泉。

8.韭菜割了又长是什么分生组织的活动引起的,枝条加粗是茎的什么分生组织活动引起的?答:居间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

9.简答植物在环境保护。

答:保护水土,调节湿度,缓冲环境剧烈变化。

10.简答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作用。

答:植物在园林造景中运用在城市绿地,行道树,屋顶花园,景观花园,美化大自然。

11.植物组织有那些类型?答:分生组织、成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组织。

12.什么是周皮,植物根的周皮最早在那里形成?答:是取代表皮的次生保护组织,存在于次生增粗器官,它由侧生分生组织—木栓形成层形成。

13.机械组织的分类和性质及作用?答:机械组织可分为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

1、厚角组织:由生活的细胞壁不均匀加厚的细胞所组成的一种机械组织。

性质:厚角组织细胞都具有生活的原生质体,含叶绿体,可进行光合作用作用:有一定的坚韧性,可塑性和延伸性,既可起巩固支持的作用,又能适应器官的迅速生长。

2、厚壁组织:植物体中的机械组织由死细胞组成,起加固植物的作用。

性质:厚壁组织具有均匀增厚的次生壁,并且常常木质化。

作用:机械支持能力强。

14.单叶和着生叶小枝的区别?答:单叶:一个叶柄上只着生一枚叶片,并且在叶片与叶柄之间没有关节的叶。

15.复叶同全裂叶的区别?答:复叶的小叶片大小形态相似,而裂片差异很大;复叶小叶基叶片无连接,而裂片基部有多个连接。

16.什么是分生组织?简述其细胞特点。

位于特定部位,能持续性或周期性进行分裂的细胞群细胞特点:细胞体积小,排列紧密,无细胞间隙,细胞壁薄,细胞质浓厚,一般没有大液泡的分化,细胞核较大且位于细胞中央。

一部分仍保持高度分裂的能力,大部分则分化成为有一定形态特征和生理功能的细胞。

17.薄壁组织根据其功能或分为哪些类型?(1)基本薄壁组织(2)同化薄壁组织(3)贮藏薄壁组织(4)贮水薄壁组织(5)通气薄壁组织(6)轴向薄壁组织(7)吸收薄壁组织18.简述保护组织的功能和类型?功能:保护作用,防止水分过度蒸腾,控制植物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抵抗机械损伤和其他生物伤害,维护植物体内正常的生理活动等。

类型:表皮和周皮19.简述输导组织的功能和类型?功能:长距离运输水分和溶于水中的各种物质类型:(1)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和管胞(2)运输同化产物的筛管和筛胞20.传递细胞分布在植物体的哪些部位?有什么功能?部位:(1)有大量溶质集中的部位(2)与短途运输有关的部位功能:传递细胞形成传递壁,有利于细胞内外物质的吸收与释放,起到迅速传递的作用。

21.区别木纤维与韧皮纤维。

木纤维:存在于木质部,长度不及韧皮纤维,细胞壁木质化,弹性差。

韧皮纤维:存在于韧皮部,细胞长,纤维多22.双子叶植物根的形成层是怎样产生的?根的次生生长开始时,在成熟区初生韧皮部内侧与初生木质部内凹部分之间,由原形成层保留下来未分化的薄壁细胞回复分裂能力形成维管形成层片段。

随后,各段维管形成层逐渐向两侧扩展,直到与中柱鞘相接。

此时,正对原生木质部辐射角外面的中柱鞘细胞也恢复分生能力,成为维管形成层的一部分,并与先前产生的形成层相衔接。

形成形成层。

23.什么叫根系?种子植物的根系按形态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其特点各是什么?根系:一株植物在地下所有根的总称。

可分为:直根系:主根与侧根有明显区别须根系:不能明显区别主根与不定根。

24.被子植物老根的木质部和韧皮部分别由哪些部分组成?老根的木质部:导管木纤维木薄壁组织韧皮部:筛管和伴胞,韧皮纤维,韧皮薄壁组织25.简述侧根的形成过程。

主根的一定部位的中柱鞘细胞脱分化,形成3层细胞,这3层细胞就是侧根的原分生组织,以后,细胞进行各个方向的分裂,形成一团细胞的侧根原基,随后侧根原基的细胞进行分裂,其顶端分化为生长点和根冠。

由于侧根分生区持续分裂,侧根不断向前推进,这样侧根最终穿过皮层和表皮伸出主根,进入土壤。

26.根尖由哪几部分构成?各部分细胞有何特点?根尖:成熟区、分生区、伸长区、根冠根冠细胞的特点:多层排列疏松,外壁有黏液覆盖,含有淀粉体分生区细胞的特点: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和相对较大,细胞质丰富,无明显液泡伸长区细胞的特点:分裂程度逐渐加深,细胞伸长,出现明显液泡,体积增大并开始分化。

成熟区细胞的特点:停止伸长,多成长方形,有大液泡,细胞核小,是吸收水分的主要部分。

27.简述根木栓形成层的产生及周皮的形成。

中柱鞘细胞恢复分裂能力,形成木栓形成层。

木栓形成层形成后,进行切向分裂,向外和向内各产生数层新细胞,外面的几层细胞发育成木栓层;内层的细胞则形成栓内层,再加上木栓形成层本身,三者合称周皮。

28.茎的分枝方式有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单轴分枝合轴分枝二叉分枝假二叉分枝(1)单轴分枝:主轴明显,主茎的顶芽活动始终占优势,芽生长后使植物保持明显直立主轴,侧枝不发达,结果植物形态为塔形。

(2)合轴分枝:主轴不明显。

主茎的顶芽生长到一定时期,渐渐失去生长能力,由顶呀下部的侧芽代替,以此类推。

(3)二叉分枝:顶芽发育到一定程度即发育减慢或停止向前生长,均匀的分裂成两个侧芽,侧芽发育到一定程度,又各在分裂成两个侧芽,以此类推。

(4)假二叉分枝:顶芽发育到一定程度即发育减慢或停止向前生长,由顶芽下部的两个对生侧芽继续生长而超过它,依次往上。

29.双子叶植物茎的形成层是怎样产生与活动的?产生:次生生长开始时,连接束中形成层的那部分髓射线细胞恢复分生能力,成为束间形成层。

束中形成层和束间形成层连成一环,共同构成维管形成层。

活动:向内产生次生木质部,向外产生次生韧皮部,构成纵向的次生组织系统。

30.单子叶植物茎的构造有哪些特点?(1)一般无形成层,因而也无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2)茎有明显的节和节间的区分,大多数种类的节间,其中央部分萎缩解体,形成中空的杆;但也有的种类为实心结构。

(3)维管束散生分布,没有皮层和中柱的界限。

31.试述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及各组成部分的特点。

构造:表皮、皮层、中柱鞘特点:1、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呈长方形,表皮上有气孔,具有角质膜。

2、皮层:最外层由厚角组织,细胞排列紧密;其内为薄壁组织,细胞排列疏松,有间隙3、维管柱:维管柱是皮层以内的中轴部分。

由维管束、髓和髓射线组成。

32.年轮是如何形成的?年轮的形成:能够次级生长的植物,到一定的生长阶段,根茎中的维管形成层开始活动,就是向外发展出韧皮,向内发展出木材。

木材是维管形成层向内的发展出植物组织的统称,包括木质部和薄壁射线。

每个生长季环境周期的变化使得木材的形态出现交替变化,可有早晚材之分。

早材细胞较大,排列疏松。

晚材细胞细小,致密,排列较早材紧密。

本季晚材和明季的早材界限明显,其界限被称为年界,而每个生长季形成的一圈木材,则被称作年轮。

33.旱生植物的叶在构造上是如何适应旱生条件的?1、表皮外面的角质层发达且较厚2、表皮细胞2~3层,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密且厚3、有气孔窝。

栅栏组织的细胞层次多,减少蒸腾34.如何区别单叶与复叶?单叶:一个叶柄只着生一枚叶片,叶片与叶柄之间没有关节复叶:一个分支或不分支的叶轴上着生一至多枚具有关节的小叶35.简述叶的生理功能。

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叶绿体中光和色素和有关酶的催化作用的参与下,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蒸腾作用:水分以气体的形式从植物体内到大气中的过程36.松针叶的构造有何特点?1、表皮外面的角质膜发达,表皮细胞下面还有一层排列紧密的类似表皮的细胞:气孔器凹陷,具有孔下室2、叶肉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壁内陷细胞横切面呈“M”或“H”形3、在叶肉组织中具有树脂道4、叶脉由一根或两根维管束组成不分支5、叶肉组织和维管束之间存在内皮层,由一层排列整齐的细胞构成37.植物为什么要落叶?在叶片衰老过程中蛋白质含量显著下降,RNA含量也下降,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降低。

叶片衰老的最终结果就是落叶,同时还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降低有机物的消耗38.竹鞭为什么是茎而不是根?节上有小而退化的鳞片叶,叶腋中的腋芽或顶芽可形成能直立的根,同时产生不定根39.简述凤媒花的主要特征。

风媒花一般花被很小(或退化),没有鲜艳的颜色,没有芳香的气味。

但它具有适应风力传粉的特征。

花粉很多,粒小而轻,外壁光滑干燥,便于被风吹散;花丝和花柱都比较细长,受到风吹容易摆动;有些柱头分枝呈羽毛状,伸到花被外面,有利于接受花粉;有些柱头会分泌粘液,以便粘住飞来的花粉。

40.简述植物对异花传粉的适应性。

1、单性花,形成雌花和雄花,严格的保证异花传粉2、雌雄蕊异熟3、雌雄蕊异长4、自花不孕(生理不协调)41.区别真果、假果、单果、聚合果、聚花果并举例。

真果的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如大豆;假果的果皮由子房壁和和花托共同发育而来,如苹果单果:单心皮雌蕊和合生心皮雌蕊所形成的果实,如番茄聚合果:由一朵具有离心皮雌蕊的花发育而形成的果实,如草莓聚花果:由整个花絮形成的果实,如菠萝42.被子植物种子的形成。

被子植物经过双受精后其中一个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随后发育成胚,形成新个体的雏形;另一个精子与极核融合,形成初生胚乳,最后发育成胚乳,珠被发育成种皮,包在胚和胚乳之外,最后形成种子。

43.简述导管和管胞的类型,并比较它们的输导效率?环纹导管:木质化增厚的次生壁呈环状,平行排列,其余未增厚的初生壁还保持较大的伸延性44.简述虫媒花的主要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