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戏剧的文体常识
27 板块二 专题二 考题研析 微课堂 微专题2 戏剧的文体知识和特色考法

微专题2 戏剧的文体知识和特色考法
吕 雉 (冷笑)唯其如此,他才能当上皇帝。你那项羽,倒是忠厚仁义,谦恭 有礼,心地坦荡,英勇无比,但他充其量是个奇男子,离皇帝的宝座还差相当 的距离。更何况,他娶了你这样一个妻子——几年前他本可以定都咸阳,君临 天下,但可惜错失了这天赐良机。我想,项羽舍弃关中,定都彭城,多少也是 听了妹妹的主意吧?
微专题2 戏剧的文体知识和特色考法
特色考法四:分析戏剧主题 戏剧艺术把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十分尖锐、强烈、集中地再现于舞台之 上,使观众犹如或亲身经历戏剧中发生的事件一样,从而获得具体生动的艺术 感受。戏剧的主题思想是通过人物、情节结构、戏剧冲突和戏剧语言形象地表 达出来的。所以,主题思想的体现,是作家认识生活、体现生活的全部创作过 程。
微专题2 戏剧的文体知识和特色考法
特色考法二:分析戏剧形象 一出戏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人物能否在舞台上“站立起来”,给读者留 下深刻的印象。戏剧人物根据其在戏剧中的地位可以分成主角和配角,根据其 立场观点可分为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分析人物形象是戏剧考查的重要组成部 分,鉴赏人物形象,可以进而品味人生,了解社会。
综合性 直接展现社会生活情景的需要相适应的 话剧是通过大量的舞台对话展现剧情、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其中有人物
对话性 独白,有观众对话,在特定的时空内完成戏剧内容
微专题2 戏剧的文体知识和特色考法
二、戏剧的特色考法 戏剧冲突是构成戏剧情境的基础,是展现人物性格,揭示作品主题的重要 手段。和小说不同,戏剧主要通过富有动作感的人物对话来推动情节发展,展 现戏剧冲突,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戏剧主题。对戏剧的考查,主要包括戏剧冲 突、戏剧人物、戏剧语言和戏剧主题。 特色考法一:分析戏剧冲突 戏剧冲突是戏剧的灵魂,“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创作剧本必须展示冲 突,阅读剧本必须把握冲突。把握戏剧冲突一般有两个角度:一是戏剧情节, 二是戏剧主题。
戏剧的文体常识

03
戏剧的语言与结构
台词
01
台词是戏剧中角色所说的话语,是戏剧语言的主要 组成部分。
02
台词可以是人物之间的对话,也可以是独白或旁白, 用于表达角色的思想感情和推动剧情发展。
03
台词的语言要符合角色的身份、性格和情感状态, 同时要具有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舞台说明
01
舞台说明是剧本中用来描述角色动作、场景、道具等的文字说 明。
戏剧的文体常识
• 戏剧的定义与特点 • 戏剧的种类与形式 • 戏剧的语言与结构 • 戏剧的角色与表演 • 戏剧的历史与文化
01
戏剧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01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 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展现故事情节 和人物形象,以达到传达情感、 思想、价值观的目的。
02
戏剧通常由剧本、演员、导演、 舞台布景、服装道具等元素组成 ,其中剧本是最核心的元素。
《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 《第十二夜》等。
详细描述
喜剧通常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展现人 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通过诙谐的语 言和滑稽的情节来引发观众的笑声和 思考。
正剧
总结词
正剧是一种介于悲剧和喜剧之间 的戏剧形式,既包含悲剧的严肃
性,又具有喜剧的轻松幽默。
详细描述
正剧通常以现实主义手法表现人 物和情节,强调人物性格的复杂 性和社会的多样性,通过深入剖 析人性和社会现象来引发观众的
。
社会背景
将角色置于一定的社会背景中 ,展示角色的社会关系和地位
。
人物关系
通过角色之间的互动和关系, 推动剧情发展。
表演技巧
台词表达
通过语音、语调和语速,传达角色的情感和 思想。
文学体裁常识

文学体裁常识简介-文学体裁指文学作品的类别,它是与实用类文体相对立的一个概念。
文学体裁的四大样式指:散文、小说、戏剧、诗歌。
下面分别简单简绍:一、散文1、定义:现在使用“散文”这一概念,有时指广义散文,有时指狭义散文。
广义散文是指与韵文相对立的一个概念,范围较宽;狭义散文是指四大文学体裁之一,即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范围较窄。
这里所谈的是狭义散文。
2、分类:按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
叙事散文主要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以叙述事情为主,兼有议论抒情。
抒情散文主要运用抒情的表达方式,以抒发情感为主,兼有叙事议论。
议论散文主要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以论述事理为主,兼有抒情叙事。
作为文学体裁的散文,几乎都会综合运用几种表达方式来增强文学性,使其具有“文学”的特点,几乎不存在表达方式单一,只是单纯叙事、单纯抒情、单纯议论的散文。
3、特点:一般认为,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指散文取材广泛,行文自由,联想丰富,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神不散”主要是指散文表达的中心或主旨必须明确而集中。
就一般情况看,用“形散而神不散”来概括散文的特点是相当准确的;当然,对这一概括有人有不同看法。
4、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有:1.寓情于景,即将某种情绪情感倾注在所描写的景物中。
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将清、静、悲凉之情融注于故都秋景的描写之中(有人认为融注的是纯粹的喜悦之情)。
2.即景抒情,即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某种情绪情感。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通过描写月下荷塘的美丽景色来抒发淡淡的喜悦和淡淡哀愁之情。
3.叙事抒情,即通过叙述事情来抒发某种情绪情感。
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第二节,通过叙述“我”因身体残疾,苦闷难熬,百无聊赖地独自到地坛消遣,而母亲关爱担忧却又不愿张扬表露的事情,抒发对母亲的歉疚、感激和赞颂之情。
4.寓情于物,即将某种情绪情感倾注在所描写的某一物象中。
如矛盾的《白杨礼赞》,通过描写和赞美白杨树的伟岸形象和坚强品质,来赞美坚持抗战的中国农民。
特殊文体05 戏剧-高考满分作文——奇妙的特殊文体

特殊文体5 戏剧戏剧是文学的样式之一,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
近几年来,戏剧小品常常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给学生不少启发与教益。
另外,课本中的作品《雷雨》《哈姆莱特》《窦娥冤》等也在形式上给学生很大的帮助。
考场上构思一幕或几幕戏剧,确实考验考生的写作功力。
那么,写作戏剧应注意点什么呢?首先,应了解剧本的特点。
戏剧演出因受时间、场地的影响,所以人物、场景、情节应高度集中,人物不能太多,故事的头绪也不能过多,矛盾冲突必须在短时间内、在不多的场合中反映出来。
同时,还要有尖锐的矛盾冲突,能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吸引观众。
为符合这些条件,建议同学们以写独幕剧为主。
其次,精心设计戏剧语言。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
人物语言要有高度个性化和充分的表现力。
不仅能准确、生动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意图,而要符合人物身份、性格、年龄的所处的特定环境。
同时,要求明朗动听,有潜台词。
舞台说明是一种说明性文字,写在每一幕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
它具有渲染舞台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展开等多种辅助作用。
最后,要有尖锐的矛盾冲突。
现实生活中,人们由于阶级立场、政治观点、社会地位、文化修养、生活环境等的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冲突在戏剧中的反映,就是戏剧冲突。
戏剧冲突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而性格冲突又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动作。
所以要精心为人物设计能看见的外部形体动作和看不见的内心动作。
剧本作为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通常包括剧作家的舞台提示和人物自身的台词两部分,它具备一般叙事性作品的共同要求,如塑造典型的形象,揭示深刻的主题等。
运用戏剧剧本体进行写作,不失为作文的一种创新形式。
通过戏剧单元的学习,我们可以总结出几点戏剧体作文的写作技巧。
一、高度集中的时间和空间是情节展开的必要条件。
戏剧文学必须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高度集中的场面和场景中突出主要事件。
现代文学【不同文体的发展:戏剧】(第一个十年)

现代文学【不同文体的发展:戏剧】(第一个十年)第一个十年一、文明新戏:中国现代话剧的萌芽和诞生1.话剧,作为一种西方戏剧形式,是在19世纪末由西方侨民传入中国的。
2.春柳社:是中国留日学生1907年在日本成立的一个戏剧社团,主要成员有李叔同、曾孝谷、陆镜若、欧阳予倩等,曾因公演《茶花女》第三幕、《黑奴吁天录》五幕剧在东京引起轰动,他们主要是演出和研究新派戏剧(文明新戏)。
3.文明新戏:是指20世纪初在中国兴起的不同于中国传统戏曲的,适应现代文明需要的,吸收了西方现代戏剧经验的,以言语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新的戏剧形式。
文明新戏从国外(日本)演到国内,从沿海演到内地,在全国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旧戏:脸谱、歌唱)4.进化团(天知派新剧/戏):是任天知1910年发起的戏剧社团,是中国第一个职业性新剧团体,他们曾以演出《血蓑衣》、《东亚风云》、《茶花女》而产生影响,它创造了中国现代话剧的早期创作与演出形式。
其突出的特点是:(1)追求现场的政治宣传效果;(2)强调演员的即兴表演。
它对后来的“广场戏剧”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5.新剧公会和“甲寅中兴”“甲寅中兴”:指1914年中国现代话剧出现的一次繁荣。
这次繁荣以中国第一个现代大都市上海为中心,以“职业化”和“商业性”为主要特征。
如果说春柳社以演出社会剧为主,天知派新戏带有强烈的政治性,那么,“甲寅中兴”以演出家庭戏为主。
其《恶家庭》开创了文明新戏的最高票房价值。
其特点是欣赏趣味向市民阶层的审美情趣靠拢,题材倾向于市民生活,突出了戏剧的娱乐性和表现性。
其商业性的负面影响在后来也越来越明显。
1914年,新民社、民鸣社、开明社、文明社、春柳社等组成。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建设西洋式新剧”的战略选择1.“旧剧评议”对传统旧戏的猛烈攻击。
主要指向儒道封建性内容,同时批判传统戏剧观念、非写实的艺术表现形式,要求建立新的戏剧观,建设“西洋式的新戏”。
传统戏曲(小说)文学史地位的提高2.翻译改编和“易卜生专号”①战略部署胡适、傅斯年、宋春舫的“欧洲戏剧”课程(1916,北大)②易卜生专号1918《新青年》4卷6期,《傀儡家庭》《国民公敌》《小爱友夫》,胡适《易卜生主义》,袁振英《易卜生传》。
戏剧文本分析(上)

戏剧文本分析(《俄狄浦斯王》)一.人类文化史上,古老的戏剧有三种:⑴古希腊戏剧:开始:BC6世纪;高潮:BC5世纪;衰落:BC2世纪(现存最早剧本写于BC5世纪)⑵印度的梵剧:早在BC8世纪就有了记载(现存最早剧本写于1.2世纪)⑶中国的戏剧:起源于南宋(公元10世纪到11世纪)二.古希腊神话神人同形同性;七十年代希腊国家话剧院院长:“…至于悲剧的基础,宁可说它是建筑在已知和未知之间,存在于人神之间。
神是永生的,而人是命定要死去的。
神是某种圣物,可以说是一种能力,它说指导整个宇宙和我们的生活…..当人们谈到希腊悲剧的时候,我们是不能撇开哲学范畴的,甚至也脱离不开神学基础,原因即希腊悲剧来自永恒的宗教情感。
”为何古埃及的宗教祭祀未发展成为戏剧?“四千年前,古埃及就有奥赛利斯(埃及主神)崇拜,与古希腊酒神有许多共同点,但最终未能发展成为戏剧。
”(据《西方演剧史论稿》)【答:人丧失了自主性,过于崇信神…】三.古希腊三大悲剧家1.“悲剧之父”埃斯库洛斯:(民主政治成长时期的悲剧诗人)①把舞台上的演员有一个变为两个,可以对话,表现内容就更丰富;②70多部作品,现存7部;③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④《阿伽门农》(前458)、《奠酒人》、《报仇神》等,首创了三联剧的形式;⑤缺陷:人物性格,结构较简单2.“戏剧艺术的荷马”索福克勒斯——(民主政治繁荣时期的悲剧诗人)【索福克勒斯一方面极力表现人的智力有限,幸福无常;另一方面则说明神是万能的。
由于相信神一定是正义的,关于俄狄浦斯是否有罪这一问题,诗人在剧本里没有涉及。
事实上,俄狄浦斯是一个赋有许多优良品质的悲剧英雄,诗人对他的遭遇寄以深切的同情。
这样看来,俄狄浦斯的悲惨遭遇,只能被解释是神的不正义造成的。
然而,这又显然不是诗人所要做出的结论,之一点是…】①把舞台上的演员增加到三个,是戏剧冲突更复杂化,在他手里,古希腊悲剧已相当完整;②120多部悲剧和萨提洛斯剧,现存悲剧7部;③代表作《安提戈涅和科瑞翁》优点:悲剧布局复杂严密;在悲剧中以“人应有的样子”来写;好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性格,善写突变…3.“心里戏剧的鼻祖”——欧里庇得斯(民主政治发生危机时期的悲剧诗人)【他接受了诡辩学说的影响,对于神话表示异议,把神表现成不道德和荒谬的东西。
一 戏剧故事的文体特征

1、定义故事:顾名思义就是已过去的事情。
戏剧性:一般是指出乎意料的、奇特的、异常的、微妙的、非同一般的、耐人寻味的事件、行动、变化、结构、人物、语言。
戏剧故事定义:戏剧故事是由戏剧性的情节虚构编织的为表现人物性格和展示主题服务的有因果联系的可以用戏剧或者电影、电视的情节进行表现的客观性生活事件。
2、戏剧故事的具体特征①内容的情节性②线索的清晰性③情节的趣味性(情节设置要有悬念冲突)④立意的新奇性(立意选择一定要注意“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⑤语言的口语性(采用口语化语言)3、戏剧故事与叙事散文的区别①叙事散文,强调通过具体事件的记述与描写来叙述自己发生的或者与自己有关的故事,可以是完整的故事,也可以是故事片段。
通过刻画人物,表达作者的情感,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②戏剧故事要求把“人物、事件、环境”连贯、完整的表现出来,讲一段浓缩、精彩的人生经历,故事要完整,不一定具有深刻的内涵,但是必须有头有尾的一件事,这是故事创作常用的表现形式;叙事散文并不要求把“人物、事件、环境”连贯、完整地表现出来,它只需要选择其中的一点或几点,写出深刻、细致的“印象”来,同时,再充分发挥艺术的才华,把自己的“情感”抒发出来。
4、戏剧故事与小说的区别①小说可以是戏剧故事,而戏剧故事不是小说。
小说是渐变的艺术,戏剧故事是激变的艺术。
小说可以展开大篇幅的环境、心理描写,而戏剧故事如果这么做,将会导致情节在速度感上的停滞。
②从表现的主体来说,小说是写人的,戏剧故事是写事的。
③小说描述一个人或一群人的命运走向,往往涉及一个人的一生或家庭的兴衰史,而戏剧故事只是讲述意见完整的事情,它表现的只是人物性格的一个方面或一段历史。
1、主题立意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是戏剧故事的内涵和思想,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所要表现的戏剧故事的生活态度;是呼唤真善美,还是批评假恶丑?要开掘和深化故事的主题,就要积极去解决两个问题。
一个是认识问题(实际也是世界观的问题),一个是表现问题(实际是形象化的能力问题)。
小说阅读之文体特征:戏剧化小说

小说阅读之文体特征:戏剧化小说【知识点拨】一、剧本的特点:1.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很集中,节奏快;2.尖锐的矛盾冲突:人与人的冲突,人物内心冲突,人物与环境的冲突;3.人物语言高度个性化;4.丰富的潜台词;5.富于动作性。
二、戏剧化小说的文体特征1.转换视角,隐匿作者(少讲述、直观呈现)。
通过人物的视角看他眼中的情景,减少讲述人(作者)的声音和感受,由人物的活动客观呈现故事。
——真实性2.对话以对话塑造人物,表现人物关系,连接场面,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3.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揭示心理,表现矛盾冲突。
4.场景集中与现场感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很集中,绝大部分情节都发生在某一地点。
有更直观的视觉特效,读者身临其境,感受人物的悲喜。
三、散文化小说vs戏剧化小说的区别散文化小说戏剧化小说人物虚化人物,缺少个性化、丰富性对话塑造人物,交代人物关系情节淡化情节,片段特写重视矛盾冲突,情节完整,以对话推动环境注重营造意境弱化景物,时空(场景)集中读者诗意,美感现场感,真实感艺术特点语言优美,重叙述,节奏舒缓,凸显抒情性语言浅显,少讲述,节奏快,凸显故事性四、如何表现作品故事情节的戏剧性?故事情节的戏剧性是社会矛盾复杂性的集中表现,通过匠心的构思、安排,造成情节的悬念,意境波澜,生活底蕴,使人物精神从中得到生动的表现。
一是强调偶然反映必然。
戏剧性的情节无法缺乏偶然性的存在,可以说排除偶然性就无法构成戏剧性情节,也无法达到情节的生动,这正是俗话说的“无巧不成书”。
但是又要巧得合理,巧得自然,巧得有意义。
二是运用悬念。
悬念是造成戏剧性情节的关键之处,“悬”而不决,使读者处于急切的期待中,这就有利地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而要造成悬念,就应该迅速确立戏剧性的冲突,但又不急于解决,不急于揭示谜底,而是有迂回,有曲折地将错综复杂的矛盾演变过程逐渐表现出来。
【例文讲解】天二哥台静农烂腿老五坐在栅门口的青石块上,脊梁倚着栅门,手捏着一打钱纸,在那里慢慢地撕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7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关于戏剧的文体常识
戏剧的概念: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 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 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 术式样。
.
1
剧本的概念
戏剧文学,即剧本,是舞台演出的 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直 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
2
剧本的特点
戏剧文学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作 为文学作品,应当具备一般叙事性作 品的共同要求;另一方面,它作为戏 剧演出的基础,只有通过演出,才能 表现出它的全部价值。
• 三是要求明朗动听,能朗朗上口,清 亮入耳。
.
6
戏剧,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类
• 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话剧、诗剧、歌剧、 舞剧、戏曲。
• 按照内容性质,可以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 (所谓正剧,就是能反映悲喜等思想感情的复 杂变化的戏剧。)
• 按照题材所涉及的方面,可以分为现代剧、 历史剧、神话剧、科学幻想剧、童话剧、儿 童剧。
第二、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剧本的情节结构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 潮和结局四个部分。
有的多幕剧在第一幕之前还有序幕,结局之 后还有尾声。
第三、剧本主要靠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自来表现自己的性格。 .
5
戏剧文学的语言特点:
• 一是要求高度的个性化和充分的表现 力;
• 二是要求精炼、含蓄、便于激发人们 的想象;
.
3
剧本的组成
剧本通常包括两部分:一是剧作家的 舞台提示,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 地点、布景、服装、道具以及人物台 词的心理情绪、动作、上下场等;一 是人物自身的台词,包括对话(对 唱)、独白(独唱)、旁白(旁唱) 等。
.
4
剧本的特点
戏剧文学为符合舞台艺术的要求,就必须具 有自己的特点。
第一、剧本的结构遵循时间和空间高度集中 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