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合集下载

水文地质划分报告1

水文地质划分报告1

建平鸿运煤矿文件建鸿煤字【2012】7号关于建平鸿运煤矿二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批复建平鸿运煤矿二井:建平鸿运煤矿二井始建于1983年,1985年投产,2003年由地方国营企业改为民营企业。

该矿井设计煤炭生产能力5万吨/年。

该矿于2012年1月申报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建平鸿运煤矿组织有关人员和该矿井工程技术人员,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文件的要求,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和现场检查,形成初步意见。

认为该矿井含水层补给条件差,补给来源少、单位涌水量q≤0.11/Sxm、无老空积水、无突水现象和采掘时不受水害影响等,该井正常涌水量27.6m3/h,最大涌水量54m3/h.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第二章第十一条表2——1的规定,原则同意建平鸿运煤矿二井提出的水文地质应划分为简单型的报告。

附件:建平鸿运煤矿二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建平鸿运煤矿2012年2月12日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一、矿井所在的位置、自然地理、范围及四邻关系情况:1、矿井所在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建平县鸿运煤矿二井位于朝阳北西120Km处,行政区划分隶属于建平县北二十家镇管辖。

矿区交通比较方便,公路从矿区中部通过,有班车通往叶柏寿及敖汉。

矿井距叶柏寿110Km,距朝阳116Km,距敖汉25Km,距铁路赤叶线古山火车站35Km。

矿区为低山所环绕,中间部分则为平原丘陵,构成一盆地状。

其周围山地标高为:700m-800m,最高则达1000m,中间盆地一般标高为500m-650m,最低位480m。

矿区属低山丘陵区,大陆性平干燥气候,雨量稀少,蒸发强烈,年最大降雨量在800mm,年平均降雨量600mm左右,主要集中在7-8月份。

蒸发量在2080mm左右,属干旱~半干旱地区。

夏季炎热,7-8月份温度较高,最高气温达+39°C,年霜冻期156天。

年最大冻土厚度1.2-1.5m,最大积雪厚度为330mm,最大风速24m/s。

当地居民生活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玉米、大豆等,副业有林业、采矿业,居民生活条件较好,电力、劳动力充足。

水文地质类型分类报告

水文地质类型分类报告

前言矿井水文地质工作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建设的一项重要技术基础工作。

做好矿井水文地质工作,掌握矿井水文地质规律,研究和解决矿井生产建设中的水文地质问题,防治水害,保护和利用地下水资源,严格科学管理,以适应煤炭生产进展的需要。

2009年8月17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的《煤矿防治水规定》,规定从2009年12月1日起实施。

其中规定第十二条要求各矿井应当对本单位的水文地质情形进行研究,编制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目的是分析矿井水文地质条件,肯定水文地质类型,指导矿井防治水工作,通过采取有效的防治水综合治理办法,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本次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分类依据煤炭工业部制定的《矿井水文地质规程》,和借鉴《松树镇煤矿地质勘探报告》、《矿井水害评价报告》及其它有关图纸资料。

按照核实的资料和矿井的实际情形,编制了《江源区松树镇煤矿综合经营公司新一号井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第一章矿井概述及井田概况第一节矿井自然概况白山市江源县松树镇煤矿综合经营公司新一号井位于吉林省白山市松树镇火车站约,行政区隶属于白山市江源区松树镇所管辖。

地理坐标北纬42°07′58″,东经126°30′01″。

第二节矿井概况及邻井关系一、矿井概况井田平均走向长约,平均倾斜长,面积,企业隶属于白山市江源区。

该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万吨/年,白山市江源县松树镇煤矿综合经营公司新一号井地质储量243万吨,煤质牌号为无烟煤、瘦煤。

企业性质为集体企业。

二、矿井开拓方式、主井提升方式、采煤方式、通风方式、供电方式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片盘式开拓。

主提升为串车提升,现生产标高为+413m,有两个掘进面,和一个回采工作面,采用壁式采煤方式,各井口地面标高:主井+738m,副井。

采煤方式为壁式炮采落煤方式。

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抽出式。

供电电源主线由松树镇变电所沿青松线引入高压10kV,备用线沿青桦线高压10kV进入变电所,经地面变电所供给井下双回路供电。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平煤股份七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1、矿井及井田概况1.1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1.1.1 一水平生产建设概况矿井由原武汉煤矿设计院设计,于1957年12月破土兴建,原平顶山矿务局建井三处施工,1959年8月简易投产,1964年进行了调整配套,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90万t,生产期26年。

一对立井,开拓方式为立井、大巷、上下山开拓,分区压入式通风。

开采范围,北以锅底山正断层与三矿、六矿为邻,西以43勘探线东470m平行线人为划界与五矿相接。

主要开采二叠系下石盒子组四3、四2(戊8、戊9-10)两个煤层,开采标高-50m,开采深度55m~240m。

该水平于1985年3月全部回采结束。

1.1.2二水平生产建设情况1972年由原平顶山矿务局设计处设计,设计年生产能力90万t。

1973年11月10日动工,在一水平井筒延伸的基础上,新开一立井,井底标高-160m。

仍以主井、大巷、上下山开拓,分区压入式通风。

1978年进行环节改造,井下主要运输系统由矿车运输改为皮带运输,增加600t井底缓冲煤仓及上仓皮带巷和集中皮带运输巷,1980年7月15日竣工。

1984年10月,矿井又进行了扩建,新增采区一个,自此,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由90万t提高到120万,1987年底建成投产,先期主要开发二(己)煤段煤层;2002年5月开始开发一(庚)煤段煤层,2003年7月,完成庚二采区上山石门、轨道与运输上山及运输和通风系统,2003年11月首采工作面(庚20-22110)回采,开采一5(庚20)煤层。

截止2009年底,二2、二1(己15、己16-17)煤层已基本回采结束,主采区集中开采一5(庚20)煤层。

开采范围,北部以锅底山正断层与三矿、六矿为邻,西部以43勘探线东200m平行线人为边界与五矿相接。

二叠系山西组二2和二(己15和己16-17)煤层及石炭系太原组一5(庚20)煤层,开采深度165~530m。

1.2位置及交通1.2.1位置矿井位于平顶山矿区西南侧,地理位置:东经113°13′31.5″至113°16′56.5″,北纬33°44′30″至33°45′25″。

确定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确定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钟山区钟山一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钟山一矿2012年钟山区钟山一矿文件矿发安字(2012)37号关于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认定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钟山区钟山一矿安全专篇》和《钟山一矿矿井水文地质报告》,给合我矿实际,经矿委会研究,特作出以下认定:一、该井田以大气降水为主要水源,直接充水含水层单位涌水量小于0.1升/秒.m,但井田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介于一类至二类之间,即水文地质条件简单至中等的矿床,本矿暂定为中等。

二、理由1、地表水体:根据钟山一矿历经多年来的开采,系统的矿井水文资料反映,矿井的主要充水水源为大气降水,充水途径多沿开采后形成的塌陷裂隙下渗,钟山一矿凡采空区上覆岩层均产生塌陷裂隙,该矿未作全面调查,其塌陷规模、面积、高度不详。

井田内河流属乌江水系的三岔河流域,三岔河由北向南流经本矿井煤系露头,长达12Km,虽水流终年不断,但无通航可能。

根据地质报告资料,洪峰多出现在每年6—8月。

五十年一遇的洪水量可达790m3/s,旱季流量为1.27-2.64m3/s之间。

洪峰水位标高在矿井井口工业场地附近尚无测定参数。

据大湾井田地形地质图,在距井口约1500m的上游洪35点其水位标高是+1774.42m。

矿井附近具有供水能力的水源较为丰富,有三岔河河水、三岔河谷冲击层潜水,井下排水,黄泥坡泉水及大湾镇正在筹建的由十二湾引取的供水工程等。

断层含水性:根据原勘探报告资料矿区断层破碎带由紫红色角砾岩组成,单位涌水量为0.00219升/秒.m。

由于断层两侧均为粉砂岩、砂质泥岩,破碎带也为上速岩性,故透水性、富水性均弱。

2、含水层:含煤地层含水性弱,上覆地层为隔水层,下覆地层为隔含水层。

并为孔、裂隙充水矿床含水层对煤层开采影响较小。

只有当采矿裂隙、断层裂隙相互沟通时对开采煤层影响增加,但不构成水患威协。

3、地质构造:本井田位于向斜北东南端,地质构造中等偏简单。

本井田内查明的断层有五条,其中落差大于30m的有F2, F10,F11,F17等四条,落差在20~30m的为F8一条,现叙述如下:F2断层发育于向斜的南西翼,延伸长度约11km,为本井田与大湾井田的深部边界,断层走向北20o~70o,基本上平行于向斜轴,倾向为北东,倾角65o~75o,为一走向正断层。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朝阳鑫奥煤业有限公司目录前言 (1)第一章矿井概述 (2)矿井所在位置及交通 (2)自然地理及经济情况 (3)水系 (4)气象 (4)矿区周围经济社会环境 (5)矿山建设规模及工程布局 (5)第二章区域地质条件 (5)区域地质概况 (5)第三章矿井地层 (8)第四章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13)水文地质 (13)地层含隔水层 (14)矿床充水因素分析 (15)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16)矿井涌水量 (18)第五章井下排水系统 (18)第六章矿井开采充水性与防治工作 (18)矿井冲水源和充水通道分析 (18)防治水技术手段与工程设施 (19)井下排水 (20)探放水 (21)第七章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23)前言《煤矿防治水规定》己经于2009年8月17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自2009年12月1日起施行。

依据《煤矿防治水规定》第二章第一节第十二条“矿井应当对本单位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研究,编制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并确定本单位的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之规定,所有矿井都应当进行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以此来指导和制订该矿的防治水措施和规划。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目的就是分析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确定水文地质类型,指导矿井防治水工作,通过采取有效的防治水措施,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我国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对煤矿安全生产影响很大,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水害事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夫和人员伤亡。

为了煤矿安全生产,有针对性地做好矿井防治水工作,依据《煤矿防治水规定》“所有煤矿都必须编制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煤矿企业。

矿井根据确定的水文地质类型制订防治水规划、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和类型确定,由煤矿企业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审定”。

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8号)以及安监总煤调[2009]233号文件精神,煤矿企业必须在2010年9月底前完成编制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拟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认真做好煤矿水害防治工作”,于2012年5月下旬开始编制工作。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编制提纲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编制提纲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编制提纲提纲:一、引言1.研究背景和目的2.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重要性二、水文地质类型概述1.水文地质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基本原则3.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主要分类方法三、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影响因素1.地质结构和构造特征2.地表形态和地貌特征3.岩性和地层特征4.水文地质特征四、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方法与技术1.地质调查和野外观测2.地球物理勘探和遥感技术3.地下水位观测和监测4.水文地质模型和数值模拟方法五、具体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案例分析1.地区A的水文地质类型划分a.地质背景和主要特征b.水文地质类型分析和划分2.地区B的水文地质类型划分a.地质背景和主要特征b.水文地质类型分析和划分六、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应用与意义1.地下水资源评价与管理2.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控3.工程建设与土地利用规划七、总结与展望1.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研究的进展与不足2.未来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研究的发展方向具体内容参考:一、引言引出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背景和目的,解释其重要性,指出研究意义。

二、水文地质类型概述简要介绍水文地质概念,解释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基本原则,描述常用的分类方法。

三、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影响因素详细讨论影响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因素,包括地质结构和构造特征、地表形态和地貌特征、岩性和地层特征以及水文地质特征。

四、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方法与技术描述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常用方法与技术,包括地质调查和野外观测、地球物理勘探和遥感技术、地下水位观测和监测以及水文地质模型和数值模拟方法。

五、具体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案例分析选取两个具体地区的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案例进行分析,结合地质背景和主要特征,详细介绍案例中的水文地质类型分析和划分过程。

六、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应用与意义具体描述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在地下水资源评价与管理、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控以及工程建设与土地利用规划等方面的应用和意义。

七、总结与展望总结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研究进展与不足,展望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指出进一步深化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周家新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本区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常年无霜期242天,年平均降雨量1024mm,大体集中在5、6、7三月,年平均气温13.7度,夏季(7月)平均气温26.5度,冬季平均气温0.1度。

(一)远安县白云煤业有限公司矿区地层由三叠系上统晓坪组周家山含煤亚段,水井湾砂岩亚段、含煤亚段,方家棚砂岩亚段及含煤亚段组成。

水井湾砂岩亚段、方家棚砂岩亚段与周家山含煤亚段中部砂岩层为含水层,含煤地层为细碎屑沉积,裂隙不发育,为相对隔水层。

1、含水层①周家山含煤亚段中部砂岩层裂隙含水层。

为浅灰—灰白色厚层状中粒长石石英砂岩,分选中等,泥质及硅质胶结,夹2层薄—中厚层状粉砂质泥岩或泥质粉砂岩,为Ⅲ3煤层的间接底板含水层。

厚40.78—51.76,一般厚46.23m。

②晓坪组水井湾砂岩亚段(T3X21)裂隙含水层为浅灰—灰白色,巨厚层状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夹细砂岩及泥质粉砂岩,硅质及钙质胶结,分选中等,为Ⅲ3煤层顶板含水层。

厚80—190m,一般厚150m。

2、隔水层煤矿区地层除上述含水层外,以细碎屑为主,裂隙一般不发育,当巷道穿过此类地层时,一般干燥无水。

3、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评价远安县白云煤业有限公司矿区内地层总体向北东及向东倾斜,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和矿区外北部外缘的庄屋河及西南部的李家沟两条溪流补给,这两条溪流受季节影响,正常情况下溪流流量不大,地下水流向与岩层倾向一致,地下水径流条件较差,对矿井开采影响小。

地表水来源主要靠大气降水及西南部的李家沟小溪,区内中部为一北东—南西向的分水岭,雨天地表水可由分水岭两侧斜坡向沟谷内汇集,向东北极向南排除区外,地表水径流条件极佳。

矿区充水水源主要为顶板裂隙水,顶板裂隙水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及西南部的季节性溪流。

综上所述,该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简单远安县白云煤业有限公司周家新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安阳鑫龙煤业(集团)果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宋体、32号、66%缩放)报告编制单位:果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报告编制时间:二○一○年六月安阳鑫龙煤业(集团)果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报告编制单位:果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编制人:龙强报告编制时间:二○一○年六月目录1.1、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 (5)1.2、位置、交通 (5)1.3、自然地理 (6)1.4、井田内及邻近小煤矿 (7)1.5、地震 (8)1.6、矿井排水设施能力现状 (9)二、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 (9)三、地质概况 (11)3.1、井田地层 (11)3.2、井田构造 (14)3.3、井田岩浆岩 (14)四、区域水文地质 (14)五、矿井水文地质 (15)5.1、含水层 (15)5.2、主要隔水层 (17)5.3、矿井充水水源 (20)5.4、矿井充水通道 (21)5.5、井田及周边地区老窑水分布状况 (22)5.6、矿井充水状况 (22)六、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的评价 (22)6.1、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的评价 (22)6.2、对矿井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的评价 (23)七、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及对防治水工作的建议 (23)7.1、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23)7.2、对防治水工作的建议 (24)一、矿井及井田概况1.1、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果园煤业公司原为安阳县地方国有煤矿,老井1976年建井,1978年投产;新井1990年建井,1992年投产。

2004年底经安阳鑫龙煤业(集团)公司资源整合后,成立安阳鑫龙煤业(集团)果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现属国有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果园煤业公司原设计生产能力15wt/a,为了更合理的开发资源整合后的煤炭资源,进一步优化开发方案,使技术经济更加合理,提出了对原矿井进行技术改造,生产能力由15wt/a 改造为30wt/a。

2007年11月,安阳鑫龙煤业(集团)果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煤炭工业郑州设计研究有限公司编制了《安阳鑫龙煤业(集团)果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改造初步设计》,设计为二斜一立开拓方式、生产水平标高-150~-725、主要开采山西组二1煤层,河南省煤炭工业管理局以豫煤规【2008】625号文批复,目前技改工程正在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北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一、矿井及井田概况1、井田概况铁北矿由哈尔滨煤矿设计院设计,大雁矿务局和扎赉诺尔矿务局的矿建处、建安处施工。

1983年12月20日开工,1991年8月21日正式移交生产,设计能力150万吨。

2005年产煤142万吨。

斜立井混合开拓,多水平上下山开采。

现开采Ⅱ2a煤层,有一个综放工作面,目前铁北矿已达到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剩余服务年限152年。

采煤方法为走向长臂倾斜分层采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主井采用带宽(1.2m)钢绳芯胶带输送机提升,提升能力1.87Mt/a。

2、位置与交通扎赉诺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扎煤公司)铁北煤矿位于满洲里市扎赉诺尔含煤盆地西翼北部,开采伊敏组和大磨拐河组的Ⅱ、Ⅲ、Ⅳ煤层群。

行政区划隶属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扎赉诺尔区管辖。

地理坐标:东经:117°44′01 ″-117°49′58″北纬:49°25′38 ″-49°28′45″2001年12月21日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发放采矿许可证(证号1500000140167),采矿权人为扎赉诺尔矿务局,经济类型为国有,矿山名称为扎赉诺尔矿务局铁北煤矿,有效期限2001年12月至2031年12月,生产规模150万吨/年。

矿区面积21.8111平方公里,其拐点坐标为:点号X Y69、5483325.00 39557635.0068、5480165.00 39560380.0071、5477535.00 39556800.0072、5478745.00 39555387.0059、5477970.00 39554848.0061、5478493.00 39554230.0067、5480090.00 39553202.00开采深度+544.5米至+100米标高矿区西距满洲里市29公里,东距海拉尔区160公里,滨洲铁路及301国道横贯井田南侧,矿区专用铁路与滨洲铁路相连,至各旗(县)市均有公路相通,交通较为方便。

见交通位置图。

3、自然地理该区位于大兴安岭西坡之内蒙古高原,井田四周地势较高,为低山所环,岩性以中生代火山岩为主,其岩石裸露于地表遭受风化剥蚀,而山势多为缓波状,坡角在15-30°左右。

井田内地形平坦,最高海拔标高为583m左右,一般为544m,相对高差不超过20-30m。

煤田内地表水系较复杂,井田内有新开河(人工河)把南部的达赉湖和东北部的海拉尔河相连。

达赉湖近年来水量稍减,水位标高在544.0 至543.8m左右,最高为1963年沙子山大桥处的洪水位标高为545.39m。

木得那亚河弯曲蜿蜒于井田全区,原与达赉湖相通,因矿区生产需要,70年代末新开河竣工开通后,老河道废弃,但旧河床仍有积水,并与地下发生水力联系。

本区属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温差变化大,根据满洲里市和扎区气象站资料简述如下:气温属大陆寒带区,昼夜温差变化很大,年气温在零下时间达7个月,10月开始结冰到次年5月初解冻,自1957年以来气温逐年增高。

1970年1月最低气温-42.7℃, 1980年6月最高气温+37.8℃,年平均气温一般在0.2℃至-2℃;地下冻土层一般在2.5—3.0m。

降水量多集中在6、7、8月份,其它月份很少,年最大降水量为1964年的371.4mm,一般年份降水量为250至300mm,日最大降水量为1970年8月31日的64.6mm。

积雪厚度一般为5-12cm。

蒸发量以4-9月份最大,年蒸发量一般在1200-1500mm,年最大蒸发量1975年的1672.5mm,为降水量的4-6倍。

全年以西南风最多,其次西北风,只6、7、8月份东北风为多。

风速一般2-5m/s,最大风速20m/s。

1、2、12月风最小,3、4、5、11月风最大。

根据中国科学院出版刊物分析,本区为无震区,近10年呼盟地区地震频度有增强趋势,据地震部门记载,先后发生过10次,最强两次发生于1979年2月6日,震中为西旗额尔敦和1980年2月10日,震中在博克图,震极分别为5.1和5.6级。

4、矿井排水设施能力现状(1)330水泵房330水泵房安装5台MD450/60×5水泵,两趟∮325管路,甲仓最大容积2977.6m3,乙仓最大容积2092.2m3,总容积为5069.8m3。

现开一台泵,每天开泵时间7h,可将150m3/h的矿井涌水量排出,由于该泵房处于矿井的浅部,只能承担+330水平以上的排水任务,尚有剩余排水能力300m3/h以上,但左部开采时发挥不了其剩余的能力。

(2)新一采区水泵房由新一采泵房和丙仓泵房组成,其中:新一采泵房安装4台MD450/60×6水泵,两趟∮325管路,甲仓最大容积1800m3,扩容后增加了2120m3,乙仓最大容积1280m3,总容积为5200m3。

现新一采泵房开一台泵,运行一趟管路,每天开泵时间24h,可排480 m3/h的矿井涌水量,有430m3/h-480m3/h的剩余能力;丙仓泵房安装4台泵,两趟∮325管路,水仓最大容积为1100m3,现在开一台泵,每天开泵时间20h左右,运行一趟管路可排400m3/h的矿井涌水量,另一趟管路作为备用,不能考虑其能力,左部开采后涌水变得混浊,水泵的效率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总之,新一采区水泵房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最大排水能力可达1360m3/h。

如果一旦排水系统发生紧急情况亦可往新二采区水泵房分水,分水通道已形成。

(3)新二采区水泵房新二采区水泵房安装8台MD450/60×8水泵,两趟∮426管路。

新二采区水泵房现开一台泵,每天开泵时间20h左右,可排400 m3/h的矿井涌水量。

如果按开一台泵24h排水,泵的最大排水量480m3/h,可排480m3/h的矿井涌水量。

根据∮426管路的经济流速校验,排水能力在685-1005m3/h之间,能够满足一趟管路开2台泵的要求,全天可排水960m3/h,剩余能力560 m3/h,另一趟管路作为备用。

二、以往地质及水文地质工作1、以往地质工作本区原系铁路北普查找矿区的一部分,曾有147队和矿务局勘探队施工了27个孔(11个手钻孔),工程量4304.3m。

钻孔质量较可靠,煤层层位清楚,但分层较粗。

1974-1975年由矿务局勘探队进行了道北Ⅱ层群勘查工作,完成39个钻孔,进尺8331.7m,于75年末提出该区的精查地质报告,经黑龙江省煤管局审批,并以(76)龙煤生字第145号文批准储量15864 .1万吨。

根据煤炭部(78)煤计生字第1324号文对铁北皮带井设计任务书的批复,铁北皮带井能力由原90万吨/年提高到150万吨/年,矿务局决定将本区向北扩1.6公里,深部延伸到Ⅱ3底板+100m水平,面积由原来的7.5km2扩大到17.5km2。

局地质队从79年3月至80年1月完成钻孔41个,进尺16864.04m,80年3月提交了《铁北Ⅱ层群精查补充地质报告》,80年9月初内蒙古煤管局组织人员在现场对报告进行了审查,并作出了审查“纪要”矿务局又根据审查“纪要”组织力量由80年10月至12月进行了补充勘探工程,施工钻孔19个,工程量为2867米。

91年投产后又于1997年补打了3个地质孔,工程量为1058.61米。

至此,铁北矿累计钻孔129个,总进尺达33425.65米。

2、以往水文地质工作铁北矿1991年8月正式投产,在首采工作面采取地面疏干和井下放水相结合,由西安院设计,109队施工12个地面疏干井。

2002年由扎煤地勘处施工2002-抽1号水文孔,并提交了《铁北矿2002-抽1号孔抽水试验报告》。

2003年由黑龙江省煤田地质物测队实施了“铁北矿新一采区右三片新二采区右一片地震电法水文地质综合勘察”,勘察面积1.1平方公里,提交了《扎赉诺尔煤业公司铁北矿新一采区右三片新二采区右一片地震电法水文地质综合勘察报告》。

通过地震勘察、电法勘察,结合工作区内已有钻孔测井资料及水文孔资料,对工作区内Ⅱ2a煤层顶板150米范围内的砂岩含水层形态、埋深、厚度、范围及分布规律作出了划分,并采用解析法和数值法对矿井涌水量进行计算,为合理开采提供了技术依据。

2003年铁北矿在开采新一采区和新二采区特厚煤层时选用了综放开采技术,为了解决铁北矿Ⅱ2a煤层的安全合理开采问题,最大限度地回收煤炭资源,扎煤公司与北京天地科技股分有限公司开采所事业部合作,共同实施了《松软砂岩含水层下综放控水采煤研究项目》。

2006年由扎煤公司地勘处在铁北矿左部施工了2006-长观1号孔,提交了《2006-长观1号孔报告》。

2006年由地矿双城工程勘察院在铁北矿左部施工C-1、C-2两个抽水孔和C-1观测孔,并提交了《扎煤公司铁北矿抽水试验工程成果报告》。

2006年由黑龙江省煤田地质物测队实施了“铁北矿左部、右部三维地震勘探和水文电法勘探”,勘察面积3.0平方公里提交了《内蒙古扎赉诺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铁北矿左部、右部水文地质报告》。

对工作区内Ⅱ2煤层顶板100米范围内的砂岩含水层形态、埋深、厚度、范围及分布规律作出了划分,并采用解析法和数值法对矿井涌水量进行计算,为合理开采提供了技术依据。

2008年在铁北矿左部由地矿双城工程勘察院施工水文长期观测孔3个。

2009年铁北矿为保证左部首采工作面的安全开采,特委托北京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完成了《综放控水安全开采可行性分析论证》。

另外每年都进行井下超前探放水工程,超前回采工作面300~400米。

铁北矿年均施工井下探放水钻孔30个左右,为工作面安全回采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三、地质概况1、地层区域地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1)第四系:厚10-25米,最厚达60米,以砂砾为主,中夹粘土层。

本系地层发现披毛犀、猛犸象等古脊椎动物化石。

(2)白垩系下统扎赉诺尔群:分布范围东起阿尔公-特山—双山子一带,西至矿区边缘山地;向南延伸至达赉湖,北至中苏边界。

面积为1035km2。

区内煤系地层厚度1100m以上,按东北地层表划分为伊敏组和大磨拐河组,系由一整套砂岩、泥岩、砂质泥岩、砂砾岩及煤层组成,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

(3)侏罗系上统兴安岭群:兴安岭火山岩组分布于煤田四周,上部以凝灰质砂岩、玄武安山岩为主,下部以流纹岩、粗面岩为主,厚度不详。

(4)石炭--二叠系变质岩组:分布于煤田东部阿尔公-特山—双山子一带,呈弧岛分布,岩石以变质砂岩,石灰岩为主,厚度不详,与上覆地层接触关系不详。

(5)前寒武系变质岩组:分布于嵯岗附近,以绿色片岩、花岗片麻岩为主,夹石灰岩,厚度不详,与上伏地层接触关系不详。

2、井田含煤地层本井田含煤地层为白垩系下统扎赉诺尔群伊敏组和大磨拐河组,二组之间为整合接触关系,含煤地层总厚度为600-950m,属陆相沉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