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矿开采技术以发展趋势分析

合集下载

煤矿开采深度现状及发展趋势

煤矿开采深度现状及发展趋势
8 1.34 937.13 4 0.67 1 040.00 2 0.33 1 179.50 599 100.00 428.83
达 880 m 。 开滦矿务局 马家沟矿 、唐山矿采 深分别 达 936 m 、977 m 。 新 汶矿务 局华丰 矿 、孙 村矿采 深分别 已达 942 m 、1 055 m 。 北票矿务局台吉矿立井 、冠山矿采深分别已 达 972 m 、1 059 m 。 另外还有一些采深已达 900 m 以上的矿井如阜新矿务局王家营矿 , 906 m ;北京矿务局门头沟矿 , 1 008 m 等 。
<400
149 24.87 274.87
0 ~ 99
1 0.17 50.00
100 ~ 199
25 4.17 157.16
200 ~ 299
53 8.85 245.40
300 ~ 399
70 11.69 342.01
400 ~ 800
279 46.58 586.14
400 ~ 499
70 11.69 443.44
参考国内外采矿界提出的各种分类方结合我国煤矿开采深度特征并考虑与井小型中型大型特大型和煤层厚度等分类方案的称呼相对应以及统计方便等因素建议在现阶段按其最终开采深度划分成浅矿井中深矿井深矿煤矿开采深度现状建国初期统配煤矿产量中约有40是从深度200以内的矿井中采出而近80的煤炭是从深度为400以内的矿井采出
除新建矿井以外 , 部分老矿井的开采深 度有明显增长 。 据统计 , 1980 年我国煤矿平 均开采深度为 288 m , 1995 年为 428.83 m , 即 1 5 a 内 开 采 深 度 增 加 了 14 0 .8 3 m , 年 平均降深速度为 9.39 m/ a , 而降深速度最大 的 省 份 和 矿 务 局 分 别 达 14.80 m/ a 和 21.53 m/ a 。

煤矿开采技术方法的发展趋势分析

煤矿开采技术方法的发展趋势分析
◇ 科技◇ 能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科技 圈向导
21 年第2 期 02 4
煤矿开采技术方法的发展趋势分析
王 国 亮 ( 华宁夏煤业集团清水营煤矿 宁夏 神
 ̄ . 7 1 0 ) I I 5 4 0 I
【 摘 要】 采煤方法和工 艺的进步和 完善始终是采矿学科发展的主题和 中心。采煤工艺的发展将 带动煤矿 开采各环 节的变革 , 采煤工 现代 艺正在向 高产 、 高效 、 高安全性和 高可靠性方 向发展 , 基本途径是使采煤技术与现代 高新技 术相结合。本文分析 了当前煤矿 开采中开采技 术的
4优化巷道布置 . . 减少矸石排放的开采技术
改进、 完善现有采 煤方法和 开采布置 . 以实 现开采效益最 大化 为 目标 . 开发煤 矿地质条件开采巷道布置及工 艺技 术评价体系专家 研究 系统 . 实现开采方 法、 开采布置 与煤层地质条件 的最优匹配 。 重点研究 高产高效矿井开拓 部署与巷道布 置系统 的优化 . 简化巷道布置 。 优化 1开 采 技 术 发 展 的 方 向 . 研究单一煤层集 中开拓 , 中准备 、 集 集中 回采的关 在 当今科技 经济发展 的新形势下 . 煤炭开采 技术 的研究必须面 向 采区及 工作面参 数 , 大 多开煤巷 , 减少 出矸率 ; 研究矸 石在 国内国外两个市场 、 面向经济建设 主战场 . 足于煤炭 开采 技术的前 键技术 . 幅度降低岩 巷掘进率 , 立 作 沿 . 足于 中国煤炭 发展战略所必要 的技术储 备 , 立 立足 于煤 炭工业 中 井下直接处理 、 为充填材料 的技术 。 长期发展 战略所必须 的关键技术 的攻关 . 立足 于煤炭 工业工程实际 问 5采 场 围岩 控 制 技 术 . - 题 的解决 . 重点从事 中长期研究开发和技术储备 , 踪产业科技前沿 , 跟 51 .进一 步完善采场 围岩控制理论 开发有 自主知识产权 的以煤矿开 采技术及 配套 装备为 主导 的核新技 以科 学合 理、优化 高效 的岩层控制技术来保证 开采 活动的安全 、 术 采 煤方法和工艺 的进步和完 善始终是采矿 学科发展 的主题和 中 高效 、 本为 目 , 低成 标 深入总结我 国几十年 的矿 山压力研究 成果 . 以理 心 采煤工艺 的发展将带动煤矿开采各环节 的变革 . 现代采煤工艺正 论 分析( 解析法)现代数学力学( 、 统计分 析预测 、 数值法) 和实测法相 结 在 向高产 、 、 高效 高安全性 和高可靠性方 向发展 , 基本途径是使采煤技 合运用先进 的计算 机技术 . 深入 研究各种煤层地 质及开采条件 , 不断 术 与现代 高新技术相结合 。研 制和使用强力 、 高效、 可靠 、 耐用及智能 完善采场围岩控制技术 化 的采煤设备及监控 系统. 改进 和完善采煤工 艺在发展现代采煤工艺 5 研究 坚硬顶板与破碎顶板条件下应用 高技术低 成本岩层控制 - 2 的同时 . 继续发展 , 进多层次 、 改 多样 化 的采煤 工艺 , 过科 学总结实 技 术 通

煤矿巷道掘进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煤矿巷道掘进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煤矿巷道掘进技术的现状与发展煤矿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但由于煤矿地质条件复杂、安全隐患较多,煤矿的开采工作一直是一个技术难题。

巷道掘进技术是煤矿开采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煤矿开采的效率、安全和成本。

本文将介绍煤矿巷道掘进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 传统巷道掘进技术传统的巷道掘进技术主要包括手工掘进和机械掘进两种方式。

手工掘进是在矿工的体力和简单工具的帮助下,通过人工挖掘开采煤矿。

这种方式的优势是成本较低,但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而且存在着煤尘爆炸、工作环境恶劣等问题。

机械掘进则是利用特殊的设备对煤矿进行掘进作业,虽然工作效率高,但设备成本高,影响了煤矿开采的经济效益。

2. 隧道掘进机技术隧道掘进机是一种封闭式的全功率推进式机械探头,是将煤矿掘进工作由人力手工转移到机械操作的一种封闭式作业设备。

隧道掘进机具有掘进速度快、作业效率高、人员安全等优势,从而提高了煤矿掘进的作业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和安全隐患。

3. 液压掘进技术液压掘进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掘进技术,主要是利用液压系统实现煤矿巷道的掘进作业。

液压掘进技术具有作业效率高、环保、噪音低、安全性好等优势,成为煤矿掘进技术的一个发展趋势。

以上就是目前煤矿巷道掘进技术的主要现状,虽然传统的手工掘进和机械掘进方式仍然在煤矿掘进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隧道掘进机技术和液压掘进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煤矿巷道掘进技术的发展方向。

二、煤矿巷道掘进技术的发展趋势1. 自动化掘进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煤矿巷道掘进技术正朝着自动化方向发展。

自动化掘进技术主要体现在掘进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控制系统的智能化程度上。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降低人工干预的机会,提高掘进作业的效率和质量,减少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

2. 绿色环保技术煤矿巷道掘进作业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废渣,不仅影响了工作环境,还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

煤矿巷道掘进技术的发展趋势是绿色环保技术,主要包括粉尘治理技术和循环利用废渣技术。

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深化,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逐渐成为煤矿行业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开采技术以其高效、安全、节能等优势,为煤矿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本文将从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两个方面来探讨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的相关问题。

一、发展现状在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的发展现状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无人化开采技术的应用逐渐成熟。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煤矿智能化开采已经实现了无人化的目标。

无人化开采技术通过远程遥控和自动化设备,实现了对矿井的全程监控和控制,大大提高了矿工的工作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其次,智能化采煤机的应用不断推进。

智能化采煤机是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和传感器等设备,实现了对采煤过程的智能化控制。

智能化采煤机的应用不仅提高了采煤效率,还减少了矿工的劳动强度,改善了工作环境。

再次,智能化安全监测系统的建设不断完善。

煤矿安全一直是煤矿行业关注的焦点问题,智能化安全监测系统的建设为煤矿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通过安全监测设备和传感器的联网,可以实时监测矿井的气体浓度、温度、湿度等参数,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了煤矿事故的发生率。

二、前景展望在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的前景展望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智能化开采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大。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不断降低,智能化开采技术将逐渐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未来,煤矿行业将更加注重智能化设备的研发和推广,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其次,人工智能技术将在煤矿智能化开采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人工智能技术以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学习能力,可以对煤矿开采过程进行更精确的控制和优化。

未来,煤矿行业将更多地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煤矿开采过程的智能化管理。

再次,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将与其他行业进行深度融合。

智能化开采技术不仅可以应用于煤矿行业,还可以与其他行业进行深度融合。

采煤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采煤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采煤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摘要:采煤技术的发展将带动煤炭开采各环节的变革,现代采煤技术的发展方向是高产、高效、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基本途径是使采煤技术与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研究开发强力、高效、安全、可靠、耐用、智能化的采煤设备和生产监控系统,改进和完善采煤工艺。

关键词:采煤技术;发展;现状;趋势我国煤矿采煤技术的发展,受到了国外发达国家在采煤中应用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的影响,在实际的操作中达到了高度的自动化。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对于煤层的开采,尤其是高难度厚煤层的开采主要集中在分层开采的技术之上。

因为当时无论是煤矿理论还是煤矿装备都处于一种相对落后的状态,因此无论是生产安全还是生产管理难度都相对较大。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在1984年,我国成功的取得了综采放顶开采的试验,这标志着我国煤炭采煤技术的进步。

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煤矿采煤中得到应用,是国内煤炭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和长远目标。

1我国采煤技术存在的问题采煤技术水平仍然较低,技术装备较差,采煤机制造技术落后。

与国外同行业相比,在机电一体化、智能化、自动化的控制技术,产品可靠性技术,数字集成技术与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在采煤机械化系统,运输系统、采场围岩控制系统、巷道准备系统和辅助运输系统技术装备较差,功率及生产能力较小,机械化程度和工效普遍不高。

引进消化国外先进设备方面不够。

在井下自救系统、避灾系统、个人防护装备水平仍然很低,对瓦斯等重大灾害预测预报的仪器、仪表还不能完全达到要求,对安全事故的防治技术及装备不能充分有效防治灾害或最大限度减轻灾害。

煤矿重大科技攻关课题难以实现,重大安全技术问题难以解决。

目前我国煤矿在“一通三防”、防治水、矿井深部地压、冲击地压、高温害和支护等方面存在许多技术难题,严重威胁着煤矿安全生产,这些涉及行业技术发展共性基础性和前瞻性的重大科技工作课题,国家支持范围和力度与过去相比大大减少。

2煤炭开采技术的发展趋势现代科学技术前沿具有明显的时域、领域和动态特性。

煤矿开采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煤矿开采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煤矿开采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煤矿行业的发展动力主要来源于先进的开采技术和设备,煤矿生产企业要加强对先进设备的开发,以及对先进开采技术的研究,有效提高煤矿开采效率。

在将来发展中,支护技术将侧重于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以此提升材料的堵水性能,为煤矿掘进设备的运行提供安全保障。

关键词:煤矿;开采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引言煤矿开采技术的进步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煤炭开采效率与质量,但煤矿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对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对多种煤矿开采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策略,可供相关人员参考。

1煤矿掘进技术分析1.1深矿井开采技术煤炭资源大都分布在地层深处,要想开采煤矿就要运用深矿井开采技术,深矿井开采是指埋藏在距地表800-1200米之间的煤炭。

由于其结构复杂,原岩应力大,岩体塑性大、矿山压力剧烈、地温高和矿井瓦斯大五个方面造成煤矿的开采难度大。

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对深矿井开采技术水平要求就非常高,要应用到矿压控制、瓦斯和热害治理、围岩控制、巷道布置、冲击地压防治、深井通风等多种技术,这样才能保证深矿井煤炭开采安全、高效的进行。

1.2煤巷综合机械化掘进煤炭开采在进行掘进时,要优化配套设备做好准备工作,例如,悬臂式掘进机的掘进性能直接影响着煤矿掘进效率。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产生了煤巷综合机械掘进新技术,具体表现如下:(1)前期工作,开始进入工作面后要先启动掘进机,从底部切割巷道,让截割头左右摆动,由下到上进行切割,完成之后自动装运,再将掘进机推出并切断电源,实施敲帮问顶、铺网、上钢带等,确保工作能安全顺利的进行,最后把顶锚杆安装好。

(2)测控技术的现代化应用。

测控技术的实际应用大大提高了煤矿掘进机的自控力,对掘进机的方向、切割断面与切割点击功率展开监控;监控煤矿掘进机工作状况从而判断是不是存在故障和电机负荷问题。

(3)截割工艺,在掘进掘割时,要参照巷道围岩的实际情况,根据断面的大小来使用掘进机,使其截割头产生左右摆动或升降运动。

煤矿未来走向发展趋势

煤矿未来走向发展趋势

煤矿未来走向发展趋势
煤矿产业一直是全球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
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煤矿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煤矿产业的发展将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趋势:
1. 绿色煤炭开采
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强,绿色煤炭开采成为煤矿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
采用先进的清洁煤矿技术和装备,减少煤矿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煤炭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 智能化煤矿建设
未来煤矿将更加智能化,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实现自
动化生产、智能化管理和数字化监控。

智能化煤矿建设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提高安全防范和应急救援能力。

3. 多元化煤炭利用
除了传统的能源利用方式,未来煤矿将更多地利用清洁煤炭技术,开发和利用
煤炭化工产品、生物质炭等高附加值产品,实现煤炭多元化利用,拓展煤炭产业链条,提高煤炭综合利用效率。

4. 生产安全与绿色环保并重
未来煤矿产业将更加注重生产安全和绿色环保。

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和监控,优
化矿山环境保护措施,减少矿山排放和废水排放,全面提升矿山生产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结语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煤矿产业将朝着绿色、智能、多元化和安全环保的
方向发展。

煤矿企业应积极适应新的发展趋势,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推动煤矿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我国煤矿开采技术现状及发展展望

我国煤矿开采技术现状及发展展望

我国煤矿开采技术现状及发展展望近些年,随着科技的进步,煤矿行业发展越来越好。

这对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传统的采煤技术已经开始逐渐的不适应煤矿企业的发展。

在现阶段的井下采煤技术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不仅对井下人员的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也不利于煤矿企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必须推广和应用先进的技术,对传统的井下采煤技术进行不断的完善,从而推动煤矿企业健康发展。

标签:煤矿开采;技术发展;技术;现状引言当前,煤炭是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煤矿开采技术的进步和完善始终是相关领域研究的重点。

接下来分析了煤炭开采技术的现状,最后指出了煤炭开采技术的发展趋势。

1我国井工煤矿开采现状1.1井工煤矿开采技术概述在井工煤矿的开采过程中,开采的技术、方法、图纸的设计等因素极大地影响着开采过程的安全、设备功能的发挥、经济效益、生产成本等方面。

井下煤矿开采作业常用的开采技术和方法主要包含了岩層控制技术、开采工艺等内容,其中我国的开采工艺经过了炮采、普通机械化式采煤、高档普采、综合机械化采煤、综合放顶采煤到现今的强力综采技术的历程,从传统工艺升华到了现今的高科技综采工艺,不仅仅是技术得到了提高,安全性能也在随之提高。

1.2影响井工煤矿开采技术的因素井工煤矿开采是在环境复杂、岩层多样的井下作业,在矿井通风、瓦斯矿尘等灾害、顶板灾害、火灾、水灾等预防和及时救助的矿难方面有极高的要求。

例如,设计矿井通风时,要考虑空气在进入井下输送至各个作业场所时,有可能会携带大量的有害气体或者粉尘,在作业中机械热能散发和地热作用下,空气中的水分会被蒸发掉,井下的温度将会增高,从而造成气候条件恶化等问题;而瓦斯矿尘对井下作业人员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长期作业在矿尘或瓦斯浓度较高的环境中,作业人员容易出现矽、煤肺病等职业病,如果浓度聚集到一定的爆发点将会产生爆炸等严重的安全事故;由煤矿层开采后剩余的岩层水滴聚、地表水和地下水混合流入井内聚集而成的矿井积水,对井内的排水设计有着很高的要求,如果井内积水超过排水能力,就容易形成水害,造成安全事故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煤矿开采技术以及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材料,占我国能源总量的
70%以上。但是,煤炭行业的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以瓦斯爆炸
为突出代表的重特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因此,设计一个高可靠性、
高稳定性的煤矿瓦斯监控系统,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我国的煤矿开采工艺的介绍对发展趋势进行一定的分析,
希望给予同行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煤矿;开采工艺;填充技术;煤炭产业
abstract: coal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energy and
materials, accounting for more than 70 percent of china’’s
total energy. however, the coal industry, production safety
situation is not optimistic about the gas explosion as a
prominent representative of serious accidents have occurred.
therefore, the design of a high reliability, high stability
of the coal mine gas monitoring systems, coal mine safety
production has an important role.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alysis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china’’s coal mining
process, and want to give counterparts to some reference.
key words: coal; mining technology; fill technology; coal
industry
中图分类号: td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我国煤矿开采工艺现状分析
(一)高级煤矿开采工艺——水材料填充技术
该水材料填充技术是由中国矿业大学研制并投入使用的一种煤
矿开采材料,其中的水材料是一种zkd型高水速凝冲材料,材料中
掺水量极高,几乎占到材料成分的九成以上,从而极大减少了对于
固体粉料的投入使用。使用该技术的优点为填充技术较为简单、实
施占地面积较小,最重要的是可直接将该系统建入井下进行作业。
此外,改填充工艺在初期投入较低,加上其填充材料为液体所以具
有一定的流动性,方便仰视或是斜视开采。而对于在水平面开采或
是俯视开采则可利用充填袋,但工作效率则大为降低。
(二)通过膏体填充开采煤矿
目前为止,我国煤矿开采较为环保的一种方式为通过膏体填充
方式进而开采过程,改方法是一种将固体废料、粉煤灰、煤矸石以
及一些劣质土等材料制作成无需脱水、无临界流速的膏状体,在重
力或是泵的压力作用下,通过管道输送进行煤矿开采作业。使用该
技术进行煤矿开采工艺的优点在于高效、环保以及作业安全,目前
在我国也被广为采用。在炮采方面,目前则采用综采膏体填充技术。
其填充材料为水泥、粉煤灰、减水剂以及煤矸石等材料。该方法形
成的胶体填充浓度更高,增强了其流动性,在高速的材料搅拌中送
至充填区进行充填。目前该方法多被加拿大采用。
(三)利用固体填充开采煤矿
利用固体废料、煤灰黄土或是煤矸石等固体材料的填充,进行
煤矿的挖掘工作。通过此方式挖掘煤矿可做到井下处理井矸石而不
带上井上。
二、简析我国煤矿开采工艺发展方向
(一)利用轮斗挖掘机、悬臂式排土机进行排土工艺的进行
该工艺的工作特点为:
其一,轮斗挖掘机可采用转载机的配合进行连续作业。
其二,对于有益矿物质的开采通常采用单斗卡车来完成,同时
加上运输公路以及中间沟的配合。
其三,采用该工艺进行煤炭开采,轮斗挖掘机可放置在有益矿
场的床顶板处,同时,排土机可安置在轮斗挖掘机的同一水平处或
是放置于其底部从而配合煤矿开采作业的进行。
(二)利用轮斗挖掘机进行连续开采
对于利用轮斗挖掘机进行开采一般有三种开采工艺作为选择,
特大型、普通型以及紧凑型轮斗挖掘机。但因为紧凑型轮斗挖掘机
的斗轮比较短,容易进行变幅工作的操作,以及其机器结构紧凑、
机器自重轻、造价便宜;再加上操作简便、易于维修等优点,我国
煤矿开采工作一般选择紧凑型轮斗挖掘机进行。此外,最为重要的
是紧凑型的轮斗挖掘机其半径以及卸载的半径长度较短,调幅方式
也采用液压缸式。对于其移动方面也采用最为简便的双履带的走行
式,此外,该设备的平衡架位位于机体底部并采用法兰盘相连接,
这大大的降低了带机体的作业高度,方便煤炭开采作业的进行。
(三)吊斗铲倒推工艺的实施
吊斗铲推到工艺的实施多半运用在美国的煤矿开采过程中,俄
罗斯的煤矿开采有时也会采用该工艺。然而,在我国境内,目前只
有在查干诺尔碱矿的开采中会运用小型吊斗铲进行,其他煤矿产地
尚未普及该工艺。
总之,对于我国煤矿开采工艺发展的研究仍有待加强。其一,
采用半连续工艺进行煤矿开采的方式已证明成功,但对其破碎机的
相关改进还有待加强。其二,对于一些规模较小、工作线路不长的
特殊条件矿山而言,单斗—转载机—移动式破碎机的应用于研究应
更为加强,使之更加符合实际需求。其三,对于煤炭开采的剥离工
艺方面,其实用性仍需加强。
综上所述,煤炭产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其发展关系
着国民经济的安全。所以,大型煤矿的建立以及合理的开采显得尤
为重要。虽然我国目前采用水材料填充技术、膏体填充技术以及固
体填充技术来进行煤炭的开采工作,但这三种方式各有优势也同样
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因此,对于我国煤矿的开采工艺仍然有待提高。
参考文献:
[1]白中科,赵景逵,李晋川,王文英,卢崇恩,丁新启,柴书杰,陈
建军;《大型煤矿生态系统受损研究——以平朔煤矿为例》[j];生
态学报;1999年06期
[2]陈虎维;郭昭华;《树立超前意识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提升煤矿
土地复垦生态重建效益》[j];现代化开采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采
矿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j];2005年
[3]范军富;刘志斌;《海州煤矿排土场土壤理化特性及其改良措
施的实验研究》[j];现代化开采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采矿技术学
术交流会论文集[m];2005年
[4] 钱鸣高.何富连.李全生;《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与支护质量
监控》[j];-煤炭学报1995(07)
[5] 闫少宏.张华兴;《我国目前煤矿充填开采技术现状》[j]; -
煤矿开采2008(3)
[6] 吴呈瑜,孙运强.基于zigbee的瓦斯无线监测系统硬件设计
[j].今日电子. 2008(1):79-81,85.
[7] 柯建华,申红军,魏学业.基于zigbee技术的煤矿井下人员
定位系统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06,29(23):12-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