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车、牵引车需求大幅下滑 下半年或将回稳
集装箱牵引车与拖挂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4篇)

集装箱牵引车与拖挂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引言集装箱牵引车与拖挂车是用于运输集装箱的重型车辆,安全操作是保障工作人员和货物安全的关键。
本文将详细介绍集装箱牵引车与拖挂车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二、上车前的准备工作1. 检查车辆状况:在上车前,必须对车辆的状况进行全面检查,特别是刹车系统、轮胎、照明系统和车身结构等关键部件,确保其符合安全要求。
2. 检查驾驶证与行驶证:在上车前,必须核对驾驶证与行驶证,确保其有效,并将其随身携带,以备不时之需。
3. 穿戴适当的服装:驾驶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规定的安全帽和安全鞋,以及其他必要的安全装备,如反光衣。
三、开车前的准备工作1. 调整座椅与镜子:驾驶人员在开车前,要根据个人身体情况调整座椅与镜子位置,确保良好的驾驶姿势和视野。
2. 系好安全带:驾驶人员必须在开车前系好安全带,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稳固地坐在位置上。
3. 调整后视镜与侧视镜:在开车前,驾驶人员要正确调整后视镜与侧视镜,以拓宽视野,确保安全驾驶。
四、启动与行驶操作1. 按规定驾驶:驾驶人员必须按照交通规则和道路标志的要求进行驾驶,严禁违规驾驶和疲劳驾驶。
2. 始终保持安全距离:驾驶人员在行驶过程中,要始终保持与前车的安全距离,以便在紧急情况下有足够的制动距离。
3. 注意刹车操作:驾驶人员在刹车时,要注意控制刹车力度,避免紧急刹车或刹车过猛,以免发生侧滑或失控等危险情况。
4. 注意转弯操作:驾驶人员在转弯时,要注意车速和转向半径,避免过快或过慢的转弯,以免造成车辆失衡或翻倒。
5. 避免突然加速或减速:驾驶人员在行驶过程中,应避免突然加速或减速,以免发生车辆失控或碰撞等危险情况。
五、紧急情况下的操作1. 紧急刹车:在紧急情况下,驾驶人员应迅速而稳定地踩下刹车踏板,并使用安全带和身体重心来稳定自身。
2. 紧急转向:在紧急情况下需要转向时,驾驶人员应迅速而准确地转动方向盘,注意与其他车辆和行人的安全距离。
3. 灭火与报警:在发生车辆起火等紧急情况下,驾驶人员应立即灭火并启动报警装置,以吸引其他人员的关注和协助。
甩挂运输问题及发展现状

甩挂运输问题及发展现状作者:樊超梁雅妮韩毅袁明来源:《现代营销·学苑版》2018年第02期摘要:本文描述了甩挂运输问题,介绍了甩挂运输模式在北美、欧洲和澳洲的发展现状。
并就国内情况,介绍了甩挂运输在福建省、山东省和浙江省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甩挂运输问题;道路运输;节能减排1.甩挂运输问题20世纪40年代,甩挂运输开始在西方发达国家的道路运输业中得到应用,最初是为了满足铁路驼背运输及水路滚装运输的需要。
而到了20世纪50年代,这种运输方式在公路货运企业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推广,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型货运企业基本上都采用了甩挂运输的运输模式。
甩挂运输以其科学高效的运输组织方式,降低了企业的人员成本和运输成本,提高了盈利能力和经济效益。
2.国际甩挂运输现状世界上最先采用甩挂运输的国家是美国,其道路货物运输主要采用厢式半挂车辆,厢式半挂车辆的数量在道路运输车辆总数中占到七成以上。
据统计,目前美国的甩挂运输体系里牵引车挂车比例达到1[∶]3,厢式半挂车辆年货物周转量占道路货运总周转量的比率维持在43%-50%之间。
甩挂运输车辆在美国道路运输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厢式半挂车运输凭借低成本、大运量、高效率的优势成为甩挂运输典范。
当前,美国的甩挂运输车辆利用新兴科学技术实现了革新,具体可以表现在减少燃料消耗、减轻车辆自重以及降低空气阻力等方面。
20世纪90年代甩挂运输在加拿大道路货物运输体系中已经占据重要地位。
在车辆调度方面,加拿大甩挂运输车辆的调度模式弹性灵活,其牵引车辆不仅能在国内实现挂车互挂,还能与美国的挂车互换拖挂,极大提升了牵引车和挂车的利用率,有效降低车辆到达目的地的等待时间,以及牵引车回程空驶的情况,从而降低燃油耗费,提高作业效率。
相比于美国,甩挂运输在欧洲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据统计,在英国、法国等重要欧洲国家通过甩挂运输完成的货运量占道路运输总货运量的七成以上,甩挂运输的牵引车和挂车的比例达到1[∶]2.5。
牵引车-半挂车列车稳态转向特性的判别方法

维普资讯
牵 引 车 一半 挂 车 列 车 稳 态 转 向 特性 的 判 别 方 法 *
天 津工程 师 范学 院汽车 工程 系 关志伟 邢 台职业技 术 学院 孟 杰 李祥 锋 天 津工程 师 范 学院汽 车工程 系 童敏 勇
Ab ta t hsp p rds u s str e meh d fie ty n a trs m —t i rs a ytr i e oma c : l e rs se sr c :T i a e ic se he to s o n i ig t co e i r l t d un n p r r n e i a y tm d f r ae e g f n s a y p r r n e ie ty n to t d f ma c d n i ig me d, n n— l e r se d r r n e i e t yn t o n n ry p a e pa e ie tyn e e o f h o i a ta y p f ma c d ni i me d a d e e g h s l d ni i n e o fg h n fg me o .T e tr e me o s ae s p lme tt a h o e d C e u e o ra z o lt d ni i r co e — t i r h td h h e t d l u p e n o e c t r a a b sd t e l e c mp e ie ty n t tr s mi r l h h n n i e fg a ae s a y t r ig p r r n e t d un n f ma c . e e o Ke wo d :ta trsmi t i r s d un n r r n e ie ty n to y r s rco e — r l ; t y tr i p f ma c ; d n i i me d ae u g e o fg h
2022年我国重卡市场分析:充斥着各种考验

2022年我国重卡市场分析:充斥着各种考验重卡市场历来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是政策法规的方向标。
重卡作为生产资料与劳动工具,受宏观环境和市场形势双重影响。
受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影响,2022年重卡市场流年不利,全年基本在“前高后低”中度过,全年累计销售74.26万辆,同比下降4%。
岁末年初的时候,业内人士对2022年重卡市场的猜测普遍保守,整个重卡市场悲观气息充满。
现在一年已经快过半,下面再来看下2022年我国重卡市场分析。
6月刚到,前5月重卡产销数据出炉。
今年的中国重卡企业就像那些成果不好的差生,大多不愿意见证这一“羞辱”的时刻。
“班主任”无情下发的成果单显示,一贯实力超群的重卡十强全军覆没地遭受“滑铁卢”,在绿幽幽的环保色面前,第一名东风和其次名中国重汽颜面稍存,虽然都在“跌”,但至少跌得没那么难看。
数据出炉后业界普遍宁静。
由于这已不是市场的第一次警钟长鸣。
今年2月以来,重卡市场单月销量降幅已连续四次超过30%,早已不值得什么大惊小怪。
当时间线曲折深化到2022年,大家发觉,其实,今年重卡市场的第一场“雪”要比往年来得更早一点。
2月高达50%的同比降幅让企业的心沉入谷底;接下来的“金三银四”亦顺势化作成了“风中的承诺”,以同样超过30%的降幅再度刷新了对市场残酷面目的认知。
5月新奇出炉的负增长33%的数据也只是在滴血的伤口上再傲慢地撒了一把盐而已。
俗话说得好,大潮退去后才能看出谁在裸泳。
这张成果单后面藏着多少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唯恐只有身在其中者自知甘苦。
能上榜前十、特殊是前五的已然是重卡行业中的三好同学了,各有侧重的他们真有多少实力上的凹凸差别,我还真不信。
能够立见高下的区分或许更在于,市场的风向以及实力之外的营销秀功。
用得好自然是风生水起,用得不好无异于秀才耍大刀,一不当心便砸了自己的脚。
常年坐实重卡头牌的东风依旧没有让看官们绝望,前5个月以5.49万辆的累计销量名列前茅,领先其次名近一万辆,使得重卡全年的榜单提前失去了看点。
半挂牵引车牵引座强度设计及整车稳定性分析

AUTOMOBILE DESIGN | 汽车设计半挂牵引车牵引座强度设计及整车稳定性分析代辉中国石油运输有限公司新疆配送分公司 新疆喀什地区 844000摘 要: 文章以半挂牵引车牵引座强度设计及整车稳定性分析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半挂牵引车牵引座工作原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随后对半挂牵引车牵引座强度设计优化进行了系统的探讨与分析,最后讨论了影响半挂牵引车整车稳定性因素,以供参考。
关键词:半挂牵引车 牵引座 优化设计 稳定性 分析1 引言牵引座作是牵引车和挂车之间重要的连接部件,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牵引座会因此承受一些荷载带来的压力,并且这些荷载种类也比较多,比较常见的有垂直载荷、冲击载荷等,对于牵引座结构而言,如果本身没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容易产生变形,严重影响半挂牵引车安全。
因此有必要从设计层面入手,做好半挂牵引车牵引座强度优化设计分析,并对整车稳定性进行分析探讨,更好的保护半挂牵引车行驶安全。
2 半挂牵引车牵引座工作原理半挂牵引车牵引座在实际工作时,主要依据的原理如下:首先,想要半挂车与牵引车分离,需要打开牵引座的保险销,此时脱钩才会分开,然后拉动拉环,在拉环的带动下,牵引钩会绕销座方向进行转动,从而改变牵引钩的开口方向,原本牵引状态下,开口方向朝里,现在需要分离,因此开口方向会朝外,牵引销便得以直接从U形开口处脱钩,自此半挂车与牵引车将会分离。
当需要进行半挂车与牵引车连接时,重复上述步骤,即改变U牵引钩的开口方向,能够成功对接引销,为了促进半挂车与牵引车两节,需要驱动牵引车向后倒车,促使牵引销与牵引钩对撞在一起,在这一过程中,能够顺利将已经对准的牵引销包住,牵引钩也会固定死亡,成功将二者连接在一起。
最后,再将外部保险销归位,全面保证半挂牵引车行驶安全[1]。
3 半挂牵引车牵引座强度设计优化在本次半挂牵引车牵引座强度设计优化过程中,文章主要将牵引座鞍体优化设计作为研究对象,具体优化设计内容如下:首先,需要优化设计数学问题模型。
甩挂运输的问题与对策分析(畅通物流)

长沙畅通物流甩挂运输的问题与对策分析一、畅通物流简介(省略)二、甩挂运输1、涵义:甩挂运输(Drop and Pull Transport)甩挂运输就是带有动力的机动车将随车拖带的承载装置,包括半挂车、全挂车甚至货车底盘上的货箱甩留在目的地后,再拖带其他装满货物的装置返回原地,或者驶向新的地点。
这种一辆带有动力的主车,连续拖带两个以上承载装置的运输方式被称为甩挂运输。
2、背景(1)现状:上世纪40年代,发达国家开始大量采用甩挂运输。
最初是为了满足“多式联运”中滚装运输的需要,其后推广到一些大的汽车货运企业。
经过多年的发展,甩挂运输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早已成为主流运输方式。
在北美、西欧等公路网络比较发达的国家,以牵引车拖带挂车组成的半挂汽车列车的运输量占到总运输量的70%~80%,牵引车与挂车数量比达到1:2.5以上。
我国的甩挂运输是伴随着集装箱的发展而产生的,基本起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
据统计,2007年,我国共有营运载货汽车684万辆,但牵引车只有18万辆,而挂车仅22万辆,牵引车和挂车的比例为1:1.2,跟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2)政策:从1986年交通部公路局发布《关于开展公路直达集装箱甩挂运输试运线的通知》以来,甩挂运输已经经历了26年的光景。
1996年,当时的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与交通部等联合下发《关于开展集装箱牵引车甩挂运输的通知》;2001年,交通部专门印发《道路运输企业发展规划纲要》,也提到甩挂运输。
但多年以来,甩挂运输几乎停留在空喊阶段,并未出现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场面。
2009年出台的《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明确指出,中国要在2011年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物流企业,并将大力发展甩挂运输及多式联运运输作为重要任务,鼓励物流企业整合重组。
2009年12月31日,交通运输部、发改委、公安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甩挂运输发展的通知》。
2011年,甩挂运输还被纳入“十二五”规划发展纲要、交通运输部“十二五”规划,更是给这项新晋事业打了一剂强心针。
厢式全挂车(牵引架)结构设计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资料]
![厢式全挂车(牵引架)结构设计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f0ef2187c1cfad6185fa7d1.png)
全挂车的结构 .................................................................7
2 牵引架方案设计及论证..........................................................9
design
学生姓名翟月班级441002班学号44100224
学 院交通学院
专 业汽车运用工程
指导教师许洪国职称教授
摘要................................................................................................1
参考文献.......................................................................................29
摘要
主要介绍全挂车牵引架的设计过程,结合工程、企业实践以及已有全挂车进行设计分析。从市场推广以及实际应用的出发,比较不同的牵引架设计方案并最终确定以及选取。参照国家现行行业标准,着重进行转向装置,牵引环等连接装置的选取及分析。全挂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挂车的连接,在转向时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甩尾危险。因此在设计转向装置时使用圆锥滚子,防止转向时太过灵敏,无法控制挂车转向。
After scheme is selected and drawings, the force analysis and strength check calculation.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现状(通用7篇)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现状(通用7篇)【篇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一、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和面临的挑战(一)我国经济正处在向“自主稳定增长”转换的重要时期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实施一揽子计划后的“强劲反弹”转向“自主稳定增长”的重要时期。
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央实施了应对危机的一揽子计划,我国经济在2023年一季度进入谷底后强劲反弹,当前正处于向自主稳定增长的转换过程中。
2023年下半年是一个转换期,经济增速从一季度11.9%和二季度10.6%逐步放缓至略高于9.5%的增长平台,2023年三季度和四季度分别增长9.6%和9.8%,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分别增长9.7%和9.5%。
从一些先行指标看,经济增速还有放缓的迹象。
这种向下的调整总体上符合宏观调控预期目标,是主动调控的结果。
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我国刺激政策逐步退出和由此带来的需求因素的变化,经济增速适度放缓有其内在合理性。
我们不能将政策刺激下两位数增长率作为一种常态。
经济增速适度放缓,有利于改善市场供求关系,减缓物价上涨压力,也有利于缓解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
从全年看,我国经济增速不会出现大幅下滑。
虽然一些经济指标出现一定程度的放缓,但经济的基本面仍处于正常状态。
当前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是遏制物价过快上涨。
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如果没有政策的适度收紧,物价形势会更加严峻。
(二)世界经济复苏势头减弱,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去年以来,世界经济在经历了危机的剧烈动荡后进入缓慢复苏的轨道,但今年上半年以来,复苏势头有所减弱,主要经济体增速均低于年初的预测。
第一,美国经济复苏内生动力仍显不足,失业率小幅攀升。
受政策刺激效应减弱、私人需求疲弱,房地产市场低迷,以及大宗商品价格攀升等因素影响,经济增速明显放慢,一季度环比折年率仅增长1.8%,明显低于去年四季度3.1%的增长率,失业率从4月份开始重新回升,6月份升至9.2%。
第二,欧元区经济出现明显分化,整体经济形势依然比较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