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三硝基苯胺
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

( )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的选择性原理 五
二硝基苯胺类 除草剂 主要靠位差选择性 ,其 中生理 治多种 一年生禾 本科杂 草和部分 阔叶杂草 ,对 花 六 对安全 。 施药后遇低温高湿天气 , 但 或用药量过大 时, 易产生药害 。
现有原药生产 厂家 8个 ,制剂生产厂 家 9 ,复配制 部 ,而根吸附或吸收药 剂向芽传导极其有 限。 个
剂 5个。
( 三)=硝 基苯胺类除草剂 的作 用部位和杂 草死亡症
状 二硝 基苯胺类 除草剂在 作物种植前 或出苗前进行 土壤 处理 防止杂草 出苗。它们对种子发 芽没有抑制作
0
I 市蜴I 互 化 业 深 体 1 6 炭化 l 行 资 媒 95 o.@农 /7
科技 与产品
]l 蜴 o l J  ̄ n a l o f
增强 ,因而在最 大伸 长区开始放射 性膨大 ,从而造 成 生禾本 科杂草 和部分 阔叶杂草 ,对 玉米相对 安全 ;但 或用药量过大 时, 易产生药害 。 通常所 看到 的根尖呈鳞 片状 。此类 除草剂对 木质部 细 施药后遇低温高湿天气 , 胞的分化也有一定程度 的影响 。 4 .花生 二硝基苯胺类 除草剂 中多个 品种可 以用于花生 田防
有 原药生产厂 家 1 ,制剂生产厂 家 8 ;地 乐胺国 个 个 内 自 19 年登记生产 ,现原药生产厂 家 l 个 ,制剂 91 1
( )二硝 基苯胺类除草剂的吸收与传导方式 =
单子 叶植 物的幼芽和双子 叶植物的下胚轴 或下胚
生产厂家 2 个 ;二 甲戊乐灵 国内自 19 年登记生产 , 轴钩状 突起是主要吸收部位 。芽吸收的药剂 传导至根 2 98
于 16 9 4年商 品化生产 ,17 9 3年成 为美 国 8个主要 农 中既不垂直移 动 ,也不横 向移动 ,在 水土壤含水量 高 药 品种之一 ,以后相继 开发多个 品种 。 目前 国内登 记 的情况下 也难 以向下移动 ,因此 不会污染地 下水源。
3,5-二氯-2,4,61三硝基苯胺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第1 1 期
侯 可辉 等 : 3 , 5 - 二氯- 2, 4, 6 - 三硝基苯胺及其衍 生物 的合成
3 , 5 - 二氯- 2 , 4 , 6 - 三 硝 基 苯 胺 及 其 衍 生 物 的 合成
侯 可辉 刘祖 亮
南京 2 1 0 0 9 4 )
(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 院 摘 要
分别 以 3 , 5 一 二氯苯胺为原料 , 经 N保 护 、 硝化 、 水解 以及 以 1 , 3, 5 - 三氯- 2, 4, 6 - 三硝基 苯 ( T C T N B ) 为
+
O2 H2
NO2 B
N H , , /
/\
NO2
V HN
/\
NO2
NH2 NO2
A
S c h e me 1 S y n t h e t i c r o u t e s o f 3, 5 - d i c h l o r o - 2, 4, 6 - t r i n i t r o b e n z e n a mi n e
通过物料比、 催化剂及碱的种类 的比较优化 了 T C T N B的氨化条件 , 结果列于表 1 。
2 0 1 3 - 0 1 - 2 1 收稿 , 2 0 1 3 - 0 4 ・ 1 2修回
通讯联系人 : 刘祖亮 , 教授 ; T e l : 0 2 5  ̄ 4 3 1 8 8 6 5 ; F a x : 0 2 5 . 8 4 3 1 5 0 3 0 ; E - m a i l : l i u z l @m a i l .  ̄ j u , t . e d u . e n ; 研究方 向: 含 能化合 物的合成
第3 O卷 第 1 1 期
2 0 1 3年 1 1 月
对硝基苯胺

对硝基苯胺p-nitroaniline 分子式C6H6N2O2相对分子质量138.12,CAS NO 100-01-6名称:4-硝基苯胺别名:对硝基苯胺主要性质:淡黄色针状结晶,易于升华。
熔点148.5℃,沸点331.7 ℃,相对密度1.424(20/4℃)。
闪点199°F[1],水中溶解度为0.0008g。
微溶于冷水,溶于沸水、乙醇、乙醚、苯和酸溶液。
该品有毒,空气中容许浓度为5mg/m3。
吸入、口服和皮肤接触有害。
毒性高毒。
可引起比苯胺更强的血液中毒。
如果同时存在有机溶剂或在饮酒后,这种作用更为强烈。
急性中毒表现为开始头痛、颜面潮红、呼吸急促,有时伴有恶心、呕吐,之后肌肉无力、发绀、脉搏频弱及呼吸急促。
皮肤接触后会引起湿疹及皮炎。
大鼠经口LD50为1410mg/kg。
生产方法工业生产对硝基苯胺。
可采用乙酰苯胺硝化、水解的方法,也可用对硝基氯苯氨解的方法。
1.以乙酰苯胺为原料,经硝化、水解而制得。
原料消耗定额:乙酰苯胺1210kg/t;硝酸(90%)580kg/t;硫酸3620kg/t;液碱(30%)660kg/t。
2.以对硝基氯苯为原料,可采用高压釜间歇法生产,也可采用管道反应器连续化生产,收率都在94%左右。
原料消耗定额:对硝基氯苯(97%)1170kg/t;氨水(28%)700kg/t。
产品用途对硝基苯胺是染料工业极为重要的中间体,可直接用于合成品种有:直接耐晒黑 G,直接绿B、BE、2B-2N,黑绿NB,直接灰D、酸性黑10B、ATT,分散红P-4G、阳离深黄2RL,毛皮黑D,对苯二胺,邻氯对硝基苯胺,2.6-二氯-4硝基苯胺,5-硝基-2-氯苯酚等,也可合成农药氯硝胺,医药卡柳肿;同时还是防老剂,光稳定剂,显影剂等的原料。
国外以对硝基苯胺为重氮组份合成的分散染料有:C,I分散橙1,3,7,21等、红色1,2,7,17等,蓝259;黑2,3,28,29等该品即冰染染料大红 GG色基,可作黑色盐 K,供棉麻织物染色、印花之用。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2019年秋季复习题-[1095]《有机化学(二)》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2019年秋季复习题-[1095]《有机化学(二)》](https://img.taocdn.com/s3/m/104c74458e9951e79b892777.png)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代码: 1095 学年学季:20192单项选择题1、命名下列化合物().苯甲腈.苯乙腈.乙腈.甲腈2、....3、如何除去苯中含有的少量杂质吡咯()。
.用浓硫酸处理反应体系,吡咯会因为聚合而被破坏,聚合物可以通过过滤除去.用稀硫酸处理反应体系,吡咯会因为聚合而被破坏,聚合物可以通过过滤除去.用浓硫酸处理反应体系,吡咯很容易与浓硫酸发生磺化反应而溶解在浓硫酸中,从苯中离出去。
.用稀硫酸处理反应体系,吡咯很容易与稀硫酸发生磺化反应而溶解在稀硫酸中,从苯中离出去。
4、........5、()是最常用的淀粉鉴定试剂。
.茚三酮. 2,4-二硝基氟苯.碘.异硫氰酸苯酯6、命名下列化合物().戊二酸酐.反丁烯二酸酐.丁二酸酐.顺丁烯二酸酐7、下列化合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8、下列化合物中,()可以用作化学合成染料。
....9、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氨基酸.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葡萄糖10、()是一切糖类甜味剂中甜味最大的单糖。
. D-木糖. D-半乳糖.D-果糖. D-葡萄糖11、....12、....13、....14、下列化合物中,()不能与水形成氢键。
.甲胺.二甲胺.甲烷.三甲胺15、....16、命名下列化合物(). 2-甲基呋喃. 1-甲基四氢呋喃. 2-甲基四氢呋喃. 1-甲基呋喃17、....18、写出对氨基苯乙酮的结构()....19、....20、....21、....22、()和亚硝酸或亚硝酸盐及过量的酸在低温下反应可生成芳香重氮盐。
.芳香铵盐.芳香三级胺.芳香一级胺.芳香二级胺23、为何酰胺熔沸点比分子量相近的酯高()。
.范德华力. A and B.分子间氢键作用.分子间静电作用24、下列氨基酸中,()不属于必需氨基酸。
.蛋氨酸.异亮氨酸.精氨酸.赖氨酸25、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异戊二烯分子以头尾相连的方式结合起来的化合物称为______。
.生物碱.甾体化合物.萜类化合物.蛋白质26、....27、....28、下列基团中____不能用来保护羟基. THP(四氢吡喃基).对甲氧基苄氧基甲基p-MeOC6H4CH2OCH2―简写为PMBM .硅保护基,例如三乙基硅基(TES).苄基29、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周环反应。
上海市禁止、限制和控制危险化学品目录(第二批)

二甘醇二硝酸酯
693-21-0 0075 11078
第2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7 氢[液化的]
液氢
1333-74-0 1966 21002
8氘
重氢
7782-39-0 1957 21004
9 硫化氢[液化的]
7783-06-4 1053 21006
10 甲烷[液化的]
液化甲烷
74-82-8 1972 21008
0219, 0394
11061
606-35-9 0213 11062
41 三硝基苯乙醚
42
2,4,6- 三 硝 基 苯 甲 酸 [干 的 或 含 水 <30% ]
三硝基安息香酸
4732-14-3 0218 11063 129-66-8 0215 11064
—7—
序号
品 名
别 名
CAS 号
UN 号
危险货物 编号
10 硝基脲
556-89-8 0147 11028
11 硝酸脲[干的或含水<20%]
124-47-0 0220 11029
12 硝酸重氮苯
11030
13 硝化淀粉[干的或含水<20%]
14
2,4,6- 三 硝 基 甲 苯 [干 的 或 含 水 <30%]
梯 恩 梯 (TNT)
15 2,4,6-三硝基甲苯与铝混合物 特里托纳尔
乙基乙炔
591-93-5
21023
107-00-6 2452 21025
— 10 —
序号
品 名
23 氟乙烯[抑制了的]
24 1,1-二氟乙烯
25 四氟乙烯[抑制了的] 26 二氟氯乙烷 27 三氟氯乙烯[抑制了的] 28 三氟溴乙烯 29 氯乙烷 30 氯乙烯[抑制了的] 31 溴乙烯[抑制了的]
2氯4硝基苯胺的合成路线

2氯4硝基苯胺的合成路线
2氯4硝基苯胺是一种有机合成中常用的化合物,用于制备染料或药物。
以下是一条常见的合成路线:
首先,在乙酸中加入硝酸和氢氧化铵,得到硝酸铵溶液。
然后,将3氯亚甲基苯胺放入反应体系中,反应温度控制在0°C至10°C之间,并不断搅拌,使得硝酸铵溶液不断加入反应体系。
反应约需要2-3小时,当反应基本完成后,离心分离反应液,得到3-氯-4-硝基苯胺。
接下来,将上述得到的化合物加入过量的氨水中,并控制反应温度在5°C至10°C之间,反应时间为6-8小时。
反应完毕后,用冷水将反应混合物中的杂质冲出,得到2-氨基-4-硝基氯苯。
最后,将上述得到的化合物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反应至95°C至110°C,反应时间为2-3小时。
反应完毕后,离心分离,用乙酸将沉淀洗涤干净,即得到2-氨基-4-硝基氯苯的钠盐,即2-氨基-4-硝基苯胺。
这条合成路线操作简单、效率高、产率稳定,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危险化学品爆炸品

奥克托金(HMX)
226
11046
环四次甲基四硝胺[钝感的]
484
11047
环四次甲基四硝胺与三硝基甲苯混合物[干的或含水<15%]
奥克托金与梯恩梯混合炸药;奥克雷特
266
11049
季戊四醇四硝酸酯[含水≥25%或含钝感剂≥15%]
泰安;喷梯尔
150
11049
季戊四醇四硝酸酯[含蜡≥7%]
11056
2,4,6-三硝基氯(化)苯
苦基氯
155
11057
2,4,6-三硝基苯酚[干的或含水<30%]
苦味酸1541ຫໍສະໝຸດ 0582,4,6-三硝基苯酚纳
苦味酸钠
11059
2,4,6-三硝基苯酚铵[干的或含水<10%]
苦味酸铵
4
11060
三硝基间甲酚
216
11061
2,4,6-三硝基间苯二酚
收敛酸
2,190,394
483
11042
环三次甲基三硝胺与三硝基甲苯混合物[干的或含水<15%]
黑索雷特
118
11043
环三次甲基三硝胺与三硝基甲苯和铝粉混合物
黑索金与梯恩梯和铝粉混合炸药;黑索托纳尔
393
11044
环三次甲基三硝胺与环四次甲基四硝胺混合物[含水≥15%或含钝感剂≥10%]
黑索金与奥克托金混合物
391
11046
13007
硝基芳香族衍生物钾盐[爆炸性的]
158
13010
二硝基(苯)酚碱金属盐[干的或含水<15%]
77
13011
4,6-二硝基-2-氨基苯酚钠[干的或含水<20%]
重大危险源临界量0001

重大危险源临界量表1爆炸性物质名称及临界量序号物质名称临界量,t生产场所贮存区1 雷(酸)汞 12硝化丙三醇 13 二硝基重氮酚 14 二乙二醇二硝酸酯15 脒基亚硝氨基脒基四氮烯 16 迭氮(化)钡 171迭氮(化)铅 18 三硝基间苯二酚铅 19 六硝基二苯胺 5 5010 2,4,6-三硝基苯酚 5 5011 2,4,6-三硝基苯甲硝胺 5 5012 2,4,6-三硝基苯胺 5 5013 三硝基苯甲醚 5 5014 2,4,6-三硝基苯甲酸 5 5015 二硝基(苯)酚 5 5016 环三次甲基三硝胺 5 5017 2,4,6-三硝基甲苯 5 5018 季戊四醇四硝酸酯 5 5019 硝化纤维素10 10020 硝酸铵25 25021 1,3,5-三硝基苯 5 5022 2,4,6-三硝基氯(化)苯 5 5023 2,4,6-三硝基间苯二酚 5 5024 环四次甲基四硝胺 5 5025 六硝基-1,2-二苯乙烯 5 5026 硝酸乙酯 55表2易燃物质名称及临界量序号类别物质名称临界量,t生产场所贮存区1闪点<28C的液体乙烷2 202 正戊烷 2 203 石脑油 2 204 环戊烷 2 205 甲醇 2 206 乙醇 2 207 乙醚 2 208 甲酸甲酯 2 209 r 甲酸乙酯2 2010 乙酸甲酯 2 2011 汽油 2 2012 丙酮 2 2013 丙烯2 2014 煤油10 10015 松节油10 10016 2- 丁烯-1-醇10 10017 3-甲基-1- 丁醇10 10018 二(正)丁醚10 10019 乙酸正丁酯10 10020 28 CW闪点v 60 C的液体硝酸正戊酯10 10021 2,4-戊二酮10 10022 环己胺10023 乙酸10 10024 樟脑油10 10025 甲酸10 10026 乙炔 1 1027 氢 1 1028 甲烷 1 1029 乙烯1 1030 爆炸下限W 10%气体1,3- 丁二烯 1 1031 环氧乙烷 1 1032 一氧化碳和氢气混合物 1 1033 石油气 1 1034 天然气 1 10表3活性化学物质名称及临界量序号物质名称临界量,t生产场所贮存区1 氯酸钾2 202 氯酸钠 2 203 过氧化钾2 204 过氧化钠 2 205 过氧化乙酸叔丁酯(浓度》70% 1 106 过氧化异丁酸叔丁酯(浓度》80% 1 107 过氧化顺式丁烯二酸叔丁酯(浓度》80%1 108 过氧化异丙基碳酸叔丁酯(浓度》80% 1 109 过氧化二碳酸二苯甲酯(盐度》90%1 1010 2,2-双-(过氧化叔丁基)丁烷(浓度》70%1 1011 1,1-双-(过氧化叔丁基)环己烷(浓度》80%) 1 1012 过氧化二碳酸二仲丁酯(浓度》80%1 1013 2,2-过氧化二氢丙烷(浓度》30% ) 1 1014 过氧化二碳酸二正丙酯(浓度》80% 1 1015 3,3,6,6,9,9- 六甲基-1,2,4,5-四氧环壬烷1 1016 过氧化甲乙酮(浓度》60% 1 1017 过氧化异丁基甲基甲酮(浓度》60%1 1018 过乙酸(浓度》60% 1 1019 过氧化(二)异丁酰(浓度》50% 1 1020 过氧化二碳酸二乙酯(浓度》30% 1 1021 过氧化新戊酸叔丁酯(浓度》77%1 10表4有毒物质名称及临界量序号物质名称临界量,t生产场所贮存区1 氨40 1002 氯10253 碳酰氯4 一氧化碳 2 55 二氧化硫40 1006 三氧化硫30 757 硫化氢 2 58 羰基硫 2 59 氟化氢 2 510 氯化氢205011 砷化氢 112 锑化氢 113 磷化氢 114 硒化氢 115 六氟化硒116 六氟化碲 117 氰化氢8 2018 氯化氰8 2019 乙撑亚胺8 2020 二硫化碳40 10021 氮氧化物20 5022 氟8 2023 二氟化氧 124 三氟化氯8 2025 三氟化硼8 2026 三氯化磷8 2027 氧氯化磷8 2028 二氯化硫 129 溴40 10030 硫酸(二)甲酯20 5031 氯甲酸甲酯8 2032 八氟异丁烯33 氯乙烯20 5034 2-氯-1,3- 丁二烯20 5035 三氯乙烯20 5036 六氟丙烯20 5037 3-氯丙烯20 5038 甲苯-2,4-二异氰酸酯40 10039 异氰酸甲酯40 丙烯腈40 10041 乙腈40 10042 丙酮氰醇40 10043 2-丙烯-1-醇40 10044 丙烯醛40 10045 3-氨基丙烯40 10046 苯20 5047 甲基苯40 10048 二甲苯40 10049 甲醛20 5050 烷基铅类20 5051 羰基镍152乙硼烷 1 厂153戊硼烷 1 厂54 3-氯-1,2-环氧丙烷20 5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6-三硝基苯胺化学品安
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2,4,6-三硝基苯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2,4,6-trinitroaniline
中文名称2:苦基胺
英文名称2:TNA
技术说明书编码:3
CAS No.:489-98-5
分子式:C6H4N4O6
分子量:228.12
健康危害: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性。
吸入后可因喉、支气管的痉挛、水肿,化学性肺炎、肺水肿而致死。
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燃爆危险:本品属爆炸品,易燃,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温、震动、撞击、摩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在有防爆掩蔽处操作。
用大量水灭火。
遇大火须远离以防炸伤。
在物料附近失火,须用水保持容器冷却。
禁止用砂土压盖。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避免震动、撞击和摩擦。
小量泄漏:用干石灰、苏打灰覆盖,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大量泄漏:与有关技术部门联系,确定清除方法。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紧袖工作服,长筒胶鞋,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专用爆炸品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应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
TLVTN:未制定标准
TLVWN: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应该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紧袖工作服,长筒胶鞋。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黄色或橙黄色结晶。
熔点(℃):188
沸点(℃):爆炸
相对密度(水=1): 1.86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
燃烧热(kJ/mol):无资料
临界温度(℃):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
闪点(℃):无意义
引燃温度(℃):无资料
爆炸上限%(V/V):无资料
爆炸下限%(V/V):无资料
溶解性:不溶于水、乙醇,溶于酸。
主要用途:用于制造弹药。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禁配物:强还原剂、强氧化剂、强酸、强碱。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在公安部门指定地点引爆。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11067
UN编号:153
包装类别:O52
包装方法: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凭到达地公安机关的运输证托运。
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
货车编组,应按照《车辆编组隔离表》进行。
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
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车速要加以控制,避免颠簸、震荡。
不得与酸、碱、盐类、氧化剂、易燃可燃物、自燃物品、金属粉末等危险物品及钢铁材料器具混装。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中途停留时应严格选择停放地点,远离高压电源、火源和高温场所,要与其它车辆隔离并留有专人看管,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1 类爆炸品。
这部分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