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硝基苯胺
对二硝基苯的合成路线

对二硝基苯的合成路线1.引言1.1 概述二硝基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特别是在染料、炸药和药物合成等方面。
本文主要介绍了二硝基苯的合成路线。
二硝基苯的合成方法有多种,可以通过不同的反应途径得到。
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通过硝基化反应获得。
硝化反应是一种将有机物中的氢原子替换为硝基基团的反应,采用硝酸和底物进行反应。
本文将重点介绍两种常用的二硝基苯的合成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将苯基聚合物与硝酸反应,在酸催化下发生硝基化反应,得到二硝基苯。
第二种方法是通过对硝基甲苯的还原反应得到二硝基苯。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劣,根据具体需求可以选择适合的合成路线。
在本文的后续内容中,将详细介绍这两种合成方法的具体步骤、反应条件和实验操作,以及反应机理的解析。
同时,我们还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讨论它们的优劣势和适用范围,为读者提供更全面的了解。
通过对二硝基苯的合成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同时,也有助于扩展我们对有机合成反应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我们在有机化学领域的研究水平。
文章的后续部分将详细介绍二硝基苯的合成方法,同时总结并展望相关研究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对二硝基苯的合成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可以运用这些合成方法开展自己的研究工作。
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索二硝基苯的合成路线,为有机化学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描述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安排。
具体可以按照以下内容编写:文章结构部分: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将首先对二硝基苯的概念进行概述,介绍其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接着,将阐明本文的目的和意义,以及为什么选择这个主题进行研究。
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主要部分:二硝基苯的合成方法1和合成方法2。
其中,合成方法1将介绍某一种具体的合成路线,包括所需的原料、反应条件和步骤等。
合成方法2将介绍另一种不同的合成途径,对比分析两种合成方法的优缺点,并提供相关的实验数据和反应机理说明。
地下水 2-硝基苯胺 质量标准、

地下水 2-硝基苯胺质量标准、题目:探讨地下水中2-硝基苯胺的质量标准在当今社会,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地下水是大自然赐予我们最宝贵的资源之一,而2-硝基苯胺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指标物质,其质量标准更是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来探讨地下水中2-硝基苯胺的质量标准,并将共享对这一主题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地下水中2-硝基苯胺的来源及危害1.1 2-硝基苯胺的定义及性质2-硝基苯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6H5N3O2,具有毒性,主要用作染料、炸药、医药和橡胶助剂等工业原料。
其分子结构中含有硝基基团,具有一定的毒性和致癌性。
1.2 2-硝基苯胺在地下水中的来源2-硝基苯胺可通过工业废水、炸药生产过程和农药残留等途径进入地下水中,严重污染地下水资源。
1.3 地下水中2-硝基苯胺的危害地下水中的2-硝基苯胺一旦超标,不仅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还会对农作物生长和土壤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二、地下水中2-硝基苯胺的质量标准及监测方法2.1 地下水中2-硝基苯胺的国家标准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的相关规定,地下水中2-硝基苯胺的最大允许浓度为0.10mg/L。
这一标准为地下水中2-硝基苯胺的质量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2.2 地下水中2-硝基苯胺的监测方法目前,地下水中2-硝基苯胺的监测方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和光谱分析等多种方法,这些方法能够准确快速地检测出地下水中的2-硝基苯胺浓度,保障地下水质量。
三、个人观点及总结3.1 个人观点在我看来,地下水中2-硝基苯胺的质量标准对于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加强对地下水的监测和管理,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和农药残留等对地下水的污染,以保障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绿色发展。
3.2 总结地下水中2-硝基苯胺的质量标准,关乎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食品中二硝基苯胺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 质谱法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二硝基苯胺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8种二硝基苯胺类农药残留量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黄豆、大米、菠菜、生姜、苹果、西瓜、甘蓝、节瓜、茶叶、鸡蛋、猪肉和鸡肝中氟乐灵、二甲戊灵、氨磺乐灵、仲丁灵、氨氟乐灵、氨氟灵、甲磺乐灵和异丙乐灵等二硝基苯胺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和确证;其它食品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3 原理试样用乙腈振荡提取,石墨化碳黑固相萃取柱和HLB固相萃取柱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仪测定和确证,外标法定量。
4 试剂和材料除另有规定外,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符合GB/T 6682中规定的一级水。
4.1试剂4.1.1 甲醇(CH3OH):色谱纯。
4.1.2 乙腈(CH3CN):色谱纯。
4.1.3 正己烷(C6H14):色谱纯。
4.1.4 甲酸(CH2O2):色谱纯。
4.1.5 丙酮(C3H6O):优级纯。
4.1.6 氯化钠(Nacl):分析纯。
4.1.7 无水硫酸钠(Na2SO4):分析纯,用前经650 ℃灼烧4 h,置干燥器中备用。
4.2 溶液配制4.2.1 乙腈-水溶液(1+1,含0.05%甲酸):量取500 mL乙腈与0.5 mL甲酸于1 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1 L,混匀。
4.2.2 正己烷-丙酮溶液(2+8):取20 mL正己烷,加入80 mL丙酮,混匀。
4.3 标准品4.3.1 二硝基苯胺类农药标准物质:参见附录A中表A.1。
4.4 标准溶液配制4.4.1 二硝基苯胺类农药标准储备溶液:分别准确称取适量的二硝基苯胺类农药标准物质,用丙酮配制成浓度为1000 mg/L的标准储备溶液,标准溶液避光于-18℃保存,保存期为12个月。
5-氯-2-硝基苯胺的合成报告

反应结束,降温至10℃以下,搅拌1h,过滤,
滤液TLC检测,含有产品,回收套用。1.2L水洗涤滤饼,抽干,湿品真空干燥得产物60.5g,白色固体颗粒,收率91%
实验数据:
101712-1
100712-2
100713-1
100713-2
100720(回收套用)
间氯苯胺/g
50
50
500
500
15:21
6
TLC检测反应完全,搅拌30min后
15:43
称取50g冰,将溶液冰浴,得粘稠状物质
15:45
100g
水。加入到产物中,搅拌30min,抽滤得到黄色固体,将其加入250ml烧杯,磁力搅拌下加入
16:15
50ml
石油醚,搅拌30min
16:45
停止,抽滤得10.1g,收率80%
石油醚可除去极性小的杂质不能除去极性大的杂质
部分溶解
14:28
70
完全溶解
14:50
70
停止加热,缓慢降温
15:00
50
15:30
25
抽滤,得
1.9g
黄色针状结晶,收率86%
30%EA/PE,终产物
数据处理:
100720-1
100720-2
5-氯-2-硝基乙酰苯胺/g
2.7(精制)
5.4(有杂质)
甲醇/ml
18
36
碳酸钾7%/ml
12
24
产品/g
除极性大的杂质用乙醇效果好,(乙酸乙酯不如乙醇)
20%EA/PE 30%EA/PE 30%EA/PE
11:45 15:21最后
100715
100716
一种4-甲氧基-2-硝基苯胺的制备方法

一种4-甲氧基-2-硝基苯胺的制备方法
一种4-甲氧基-2-硝基苯胺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步:
1.首先将甲胺通过加热加氧(熔融碱)反应制备4-氨基苯酚。
此反应在1mol的甲胺、0.03mol的碘化钠和3mol的碳酸氢钠溶液中,控制反应温度为120℃,持续反应3h即可得到4-氨基苯酚产品;
2.然后将上述4-氨基苯酚放入容器中,加入含有硝基基团的2-原烟醛,并加入锌粉作为催化剂。
此时控制反应温度为85℃,持续反应2.5h即可得到4-甲氧基-2-硝基苯酚产品;
3.最后将4-甲氧基-2-硝基苯酚反应与甲胺,并加入1mol的磷酸三钠和1mol的碳酸氢钠,控制反应温度为100℃,持续反应2h,可得到所需的4-甲氧基-2-硝基苯胺产品。
总之,一种4-甲氧基-2-硝基苯胺的制备方法主要由三步组成:首先甲胺加热加氧得到4-氨基苯酚;然后4-氨基苯酚与2-原烟醛反应得到4-甲氧基-2-硝基苯酚;最后4-甲氧基-2-硝基苯酚与甲胺反应得到4-甲氧基-2-硝基苯胺。
4-丙硫基-2-硝基苯胺CO选择还原合成-4-丙硫基邻苯二胺

4-丙硫基-2-硝基苯胺CO选择还原合成-4-丙硫基邻苯二胺蒋景阳;缪强;李大勇;金子林
【期刊名称】《精细化工》
【年(卷),期】2003(20)7
【摘要】首次将Ru3(CO)9(TPP)3配合物催化剂用于4 丙硫基 2 硝基苯胺(Ⅰ)的CO选择还原反应,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影响。
PCO=5
0MPa,θ=140℃,t=20h,n(Ⅰ)/n(Ru)=300的反应条件下,转化率为83%,选择性达98%,为合成高效广谱驱虫药阿苯达唑(Albendazole)关键中间物4 丙硫基邻苯二胺提供了一条环境友好新路线。
【总页数】3页(P437-439)
【关键词】CO选择还原;钌-膦催化剂;4-丙硫基-2-硝基苯胺
【作者】蒋景阳;缪强;李大勇;金子林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43
【相关文献】
1.2-取代苯氧乙硫基-5-吡唑基-1,3,4-恶二唑和1,ω-二(5-吡唑基-1,3,4-恶二唑-2-硫代)烷烃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J], 陈寒松;李正名;王忠文
2.4-丙硫基邻苯二胺的制备工艺 [J], 冯思佳;宋智梅;
3.3-(氯甲基)-2-(3-苯乙酰胺-4-硫代苯磺酰-2-β-丙内酰胺-1-基) -3-丁烯酸对甲氧
基苄酯的合成与表征 [J], 奚强;刘裴;陈建;邝生鲁;赵春芳
4.阿苯达唑及其重要中间体4-丙硫基邻苯二胺的合成——兼评芳香硝基物的选择性还原 [J], 缪强;张林娜;温飞;蒋景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4,5-二氯-2-硝基苯胺及其醚化物的溶解度测定和关联

表 3 硝基苯胺 +醚混合物在三元 系中的溶 解度
本 实验采 用 液相 色谱 进行分 析 , 标法 定量 。 外 分 析条 件 : 动 相 : 甲 醇 : 水 =5 l 检 测 波 长 流 : ;
2 4n ; 1 5 i C 9柱 ,5c n 1 m。
维普资讯
第3 第 1 6卷 1期 20 07年 1 1月
辽
宁
化
工
L a n n h mi a n u t io i g C e c lI d sr y
Vo . 6, . 1 1 3 No 1 No e e , 0 7 v mb r 2 0
4 5一二 氯 一2一硝 基 苯 胺 及 其 醚 化 物 的 , 溶 解 度 测 定 和 关 联
崔 志 芹
( 中国药科大学 , 江苏 南京 2 00 ) 109
摘
要 : 测定 了 4, 5一二氯 一2一硝基苯胺和 醚化物在二 甲苯和 甲苯 中 的溶解 度 。实验 结果表 明
硝基苯胺 和醚化物在二 甲苯和 甲苯 中的溶解度均 随温度 的升高 而增加 。硝基 苯胺 在二甲苯中 的溶解度 要 大于 甲苯 中的溶解度 , 而醚化物在两种溶剂 中的溶解度相 当。与二元体系相 比 , 硝基苯胺在三元体 系
键工序是 5一( , 一 2 3 二苯氧基)一 氯 一 硝 4一 2一
基 苯胺 ( 下 简 称 醚 化 物 ) 合 成 , 成 路 径 如 以 的 合
下 一 :
Cl C l 、 : >= Cl Cl
1 实验部分
1 1 主 要试 剂及 设备 。
3, 4一二 氯 一2一硝 基 苯 胺 、 5一( , 2 3~二 苯 氧基 )一4一氯 一2一硝基 苯 胺 、 甲醇 、 甲苯 、 甲 二
5-(2,3-二氯苯氧基)-4-氯-2-硝基苯胺合成工艺的研究

三氯 苯 哒唑是 由瑞 士汽 巴公 司研 制 生 产 的抗 蠕 虫药 物 。该 药 属于 苯并 咪唑类衍 生物 , 治疗 家畜 和 对 人 的肝 吸虫各 期幼 虫和 成虫有 特效 , 对肝 吸虫 病 人和 实验 动物感 染也 有 明显 效 果 , 目前 使 用 的硝 氯 酚 、 与 双胺醚 、 喹 酮 等 药 物 相 比 , 有 用 药 剂 量 小 、 程 吡 具 疗 短、 毒副 作用小 等 优点 _2。 l 、 J 三氯苯 哒 唑 的合 成 工 艺 比较 复 杂 [4。 目前 国 ] 、 内虽有 厂家 生产 , 普遍 存在 产 品 收率 较 低 的问题 , 但 致使 生产成 本 居 高 不 下 。其 原 因 主要 是 2 3一二 氯 ,
Cu h q n W a g Z ii n iZ i i n hxa g
( ol eo P a aet sC iaP a aet a U i r t,i guN ni 10 9 C l g f h r cu c, hn hr cui l nv sy J ns aj g2 00 ) e m i m c ei a n
崔 志 芹 王 志 祥
( 中国药科 大 学药 学 院 , 苏 南 京 2 0 0 ) 江 10 9
摘要 研 究 了 以 23一二 氯 苯 酚 和 4 5 , , 一二 氯 一 一硝 基 苯 胺 通 过 缩 合 反 应 制 备 5 2 3 2 一( , 一二 氯 苯 氧 基 ) 一4一氯 一2 一
关键词 2 3 , 一二氯苯 酚
4 5一二 氯 一2 , 一硝基 苯胺
三 氯苯 哒唑
S nh s o dt n r5 2 3 i lrp eo y y te s n io s o 一( , 一dc oo h n x ) ic i f 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物质的理化常数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毒性比苯胺大。
可通过皮肤和呼吸道吸收,是一种强烈的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形成的高铁血红蛋白造成组织缺氧,出现紫绀,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其它脏器的损害。
并有溶血作用,可发生溶血性贫血。
长期大量接触可引起肝损害。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1600mg/kg(大鼠经口);20000mg/kg(兔经皮)
致突变性:微粒体诱变:鼠伤寒沙门氏菌50ug/皿。
DNA修复:枯草菌5mg/皿。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氧化氮烟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杭士平主编
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水质)
色谱/质谱法《固体废弃物试验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
5.环境标准:
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0.5mg/m3[皮]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清洁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
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佩带防毒面具。
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应该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紧袖工作服,长统胶鞋。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及时换洗工作服。
工作前不饮酒,用温水洗澡。
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注意手、足和指甲等部位。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漱口,饮水,洗胃后口服活性炭,再给以导泻。
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干粉、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