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重法测金属腐蚀速度

合集下载

失重法测金属腐蚀速度

失重法测金属腐蚀速度

失重法测金属腐蚀速度1. 实验目的(1)掌握失重法测量金属腐蚀速度的原理和操作过程(2)加强对金属腐蚀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的认识(3)初步了解缓蚀剂对金属腐蚀的抑制作用2. 基本原理重量法是其中一种较为经典的方法,它适用于实验室和现场试验,是测定金属腐蚀速率最可靠的方法之一,是其它金属腐蚀速率测定方法的基础。

重量法是根据腐蚀前、后金属试件重量的变化来测定金属腐蚀速率的。

重量法又可分为失重法和增重法两种。

当金属表面上的腐蚀产物较容易除净,且不会因为清除腐蚀产物而损坏金属本体时常用失重法;当腐蚀产物牢固地附着在试件表面时则采用增重法。

把金属做成一定形状和大小的试件,放在腐蚀环境中(如大气、海水、土壤、各种实验介质等),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取出并测量其重量和尺寸的变化,即可计算其腐蚀速率。

对于失重法,可通过下式计算金属的腐蚀速率:式中,v-为金属的腐蚀速率,g/(m2•h);m0为腐蚀前试件的质量,g;m1为经过一定时间的腐蚀、并除去表面腐蚀产物后试件的质量,g;S 为试件暴露在腐蚀环境中的表面积,m2;t为试件腐蚀的时间,h 。

对于增重法,即当金属表面的腐蚀产物全部附着在上面,或者腐蚀产物脱落下来可以全部被收集起来时,可由下式计算腐蚀速率:式中,v+ 为金属的腐蚀速率,g/(m2•h);m2为腐蚀后带有腐蚀产物的试件的重量,g;其余符号同 (1-1) 式。

对于密度相同或相近的金属,可以用上述方法比较其耐蚀性能。

但是,对于密度不同的金属,尽管单位表面的重量变化相同,其腐蚀深度却不一样。

此时,用单位时间内的腐蚀深度表示金属的腐蚀速率更为合适。

其换算公式如下:式中,vt为年腐蚀深度,mm/a;ρ为实验金属材料的密度,g/cm3;v-为失重腐蚀速率,g/(m2•h)。

3. 实验内容及要求(1)用失重法测量低碳钢(A3)或其它金属在硫酸溶液中的腐蚀速度。

硫酸溶液的浓度分别取10%硫酸以及10%硫酸+1%有机缓蚀剂。

实验二 失重法测定金属腐蚀速度

实验二 失重法测定金属腐蚀速度

实验二失重法测定金属腐蚀速度一、实验目的1.掌握测定金属腐蚀速度的一种方法——重量法。

2.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金属腐蚀现象和原理,了解影响腐蚀速度的因素(介质,介质浓度,缓蚀剂)。

二、实验原理测定金属腐蚀速度的方法很多,重量法是一种经典的方法,使用于实验室和现场实验,是测定金属腐蚀速度可靠的方法之一。

重量法是其它测定金属腐蚀速度方法的基础。

所谓重量法就是实验金属材料在一定条件下(温度,压力,介质等),经腐蚀介质一定时间的作用后,比较腐蚀前后材料的重量变化,确定其腐蚀速度。

1.对均匀腐蚀,采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金属腐蚀后重量损失或重量增加来表示腐蚀速度,即以重量表示腐蚀速度。

失重表示:V-=(W0-W1)/(s•t)增重表示 V+=(W2-W1)/(s•t)V-:腐蚀速度(失重法表示)g/(m2•h)W:金属试件初始重量 gW1:消除腐蚀产物后的金属试件重量 gS:金属试件表面积 m2t:腐蚀进行的时间 hV+:腐蚀速度(以增重法表示) g/(m2•h)W2:带有腐蚀产物的金属试件经腐蚀后的重量 g2.对于密度不同的金属用腐蚀深度表示,即以厚度表示腐蚀速度:将金属耗掉的重量换算成厚度VA=(V-*365*24) *10/(1002*ρ) =8.76*V-/ρVA: 用腐蚀深度表示的腐蚀速度 mm/aρ: 金属的密度 g/cm3V-:腐蚀的失重指标 g/(m2•h)3.本实验是碳钢在敞开的酸溶液中的全浸试验,用重量法测定其腐蚀速度金属在酸中的腐蚀一般是电化学腐蚀,它就有其腐蚀的原电池,腐蚀原电池包括:阳极,阴极,电解质溶液,外电路四个部分。

1)当酸是非氧化性酸时:阳极反应:Fe→Fe2++2e阴极反应:2H++2e→H2去极化2)当酸是氧化性酸时:阳极:Fe→Fe2++2e阴极:2H++2e→H2O 2+4H++4e→2H2O 氧化剂还原3)氧化性酸随浓度变化阴极过程变化4)酸中加入缓蚀剂,能阻止金属腐蚀或降低腐蚀速度三、实验仪器及用品1.腐蚀试片:每组1片 8—10片2.游标卡尺:每组1个 2个3.分析天平:每组一台 2台4.干燥器:每班一个 1个5.滤纸,沙纸,尼龙绳,棉球若干6.烧杯(500ml)每组2个 2—3个7.丙酮,除盐水适量8.20% H2SO4800ml9.20% H2SO4+硫脲 10g/l 800ml10.2% HNO3800ml11.60% HNO3800ml12.12% HCl+1-2%乌洛托品 800ml四、实验步骤(一)试件准备1.试片打磨,达▽72.测量游标卡尺测量计算面积记录3.除油:流水冲洗,丙酮清洗脱脂,滤纸吸干,用滤纸包好,放干燥器干燥24小时4.称重:记录(二)腐蚀试验:提问:①为什么试样浸泡前要经过打磨?②为什么要保证试样表面积与溶液体积之比?③试样浸泡深度对试样结果有何影响?④何谓缓蚀剂?1.分组实验,准备溶液1小组 20% H2SO4400ml 2个2小组 20% H2SO4+硫脲 400ml 2个3小组 2% HNO3400ml 2个4小组 60% HNO3400ml 2个5小组 20% H2SO4400ml 2个6小组 20% H2SO4+硫脲 400ml 2个7小组 2% HNO3400ml 2个8小组 60% HNO3400ml 2个2.试片用尼龙绳悬挂,分别浸在每组的烧杯中,要求全部浸入,深度一致,上端面在液面下2cm处。

实验-金属腐蚀速度的测量分析

实验-金属腐蚀速度的测量分析

金属腐蚀速度的测量分析一、金属腐蚀速度的测量方法 1、重量法重量法是根据腐蚀前后试件质量的变化来测定金属腐蚀速度的,分为失重法和增重法两种。

当金属表面上的腐蚀产物容易除净且不至于损坏金属本体时常用失重法;当腐蚀产物完全牢靠地附着在试件表面时,则采用增重法。

对于失重法可由下式计算腐蚀速度:式中 V 失——金属的腐蚀速度,g·m-2·h-1; m 0——试件腐蚀前的质量,g ; m 1——试件腐蚀后的质量,g ; S ——试件的面积,m 2; t ——试件腐蚀时间,h 。

对于增重法,即当金属表面的腐蚀产物全部附着在上面,或者腐蚀产物脱落下来可以全部收集起来时,可用下式计算腐蚀速度:式中 V 增——金属的腐蚀速度,g·m-2·h-1; m 2——带有腐蚀产物的试件质量,g ;对于密度相同的金属,可以用上述方法比较其耐腐蚀性能,对于密度不同的金属,尽管单位表面上的质量变化相同,其腐蚀深度却不一样,对此,应用腐蚀深度来表示更为合适。

应当指出,重量法也有其局限和不足。

首先,它只考虑均匀腐蚀的情况,而没有考虑局部腐蚀的情况。

其次,对于失重法很难将腐蚀产物完全除去,如果用重量法测定其腐蚀速度,肯定不能说明实际情况。

另外,失重法的实验周期较长,短则几小时,多则数年乃至数十年,对于重量法要想做出腐蚀速度(V 增)-时间(t )曲线需要大量的样品和冗长的时间。

2、容量法对于伴随析氢或吸氧的腐蚀过程,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的析氢量或吸氧量来计算金属的腐蚀速度的方法即为容量法。

Stm m V 10-=失Stm m V 02-=增许多金属在酸性溶液中,某些电负性较强的金属在中性甚至于碱性溶液中都会发生氢去极化作用而遭到腐蚀,其中:阳极过程M→Mn++ne 阴极过程nH+ +ne→(n/2)H2↑在阳极上金属不断失去电子而溶解的同时,溶液中的氢离子与阴极上过剩的电子结合而析出氢气。

金属溶解的量和析氢出的量相当。

实验一 失重法测金属腐蚀速度

实验一     失重法测金属腐蚀速度

材料腐蚀与防护实验指导书山东科技大学材料学院金属材料系 2007 ———————★★———————目录1.腐蚀体系的极化性能2.失重法测金属腐蚀速度实验一 腐蚀体系的极化性能1. 实验目的(1)分析活化极化控制腐蚀体系极化曲线的特征。

(2)掌握恒电位法测定极化曲线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学习塔菲尔区外延法求腐蚀电流的原理和方法。

(4)熟悉恒电位仪或电化学综合测试仪的操作规程。

2. 基本原理见《金属腐蚀理论及腐蚀控制》第四章,见《金属腐蚀理论及应用》第二章的第二、四、八、十节内容。

当电极上有净电流通过时,电极电位显著偏离了未通电时的开路电位(平衡电位或非平衡的稳态电位),这种现象叫做电极的极化。

当通过外加电流时电极电位偏离稳定电位的的现象,成为腐蚀体系的极化。

研究对一腐蚀金属电极外加极化时,其极化电位与外加电流之间的关系即是腐蚀金属电极的极化曲线。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中,常用电流密度来表示腐蚀速度(单位时间内金属腐蚀的程度)。

腐蚀金属电极的一般速度方程式如下:⎥⎦⎤⎢⎣⎡∆--∆=c a corr b E b E I I 303.2exp 303.2exp它是大部分测定腐蚀速度的电化学方法的理论基础。

方程式中通过试验测定的数据是自腐蚀电位corr E和一系列极化电位E ∆以及相对应的极化电流I ,然后从实验测定的极化数据计算出金属的腐蚀速度corr i以及其它有关电化学参数。

3.实验内容及要求(1)用恒电位法测量低碳钢(Q235)试样在0.05mol/L 硫酸氢钠中的极化曲线,了解这种活化极化腐蚀体系极化曲线的特征。

(2)用塔菲尔区外延法确定腐蚀电流密度及极化曲线的Tafle 斜率值。

4.实验装置及仪器用品(1)实验仪器和试剂实验仪器:烧杯500mL 2个玻璃棒 1个鲁金毛细管 1个1480A 8通道恒电位仪和POTENTIOSTAT/GALVANOSTAT 273 试剂: NaHSO4(2)实验参数实验温度:常压、室温 26-28o C溶液0.05mol/L实验溶液: NaHSO4实验气氛:空气装置状态:静止静置时间: 2000s电极体系:三电极体系待测电极: Q235(面积约为1cm2)参比电极:饱和甘汞电极辅助阴极: pt电极(面积约为2cm2)阳极极化曲线电压: -0.05V~0.8V(相对于开路电压)扫描速度: 0.5mV/s扫描方式:动电位线性扫描图1 极化曲线测量电路示意图(3)试样的准备试样用砂纸打光、酒精脱脂去污洗净,然后取10×10mm试样面积作为工作表面,背部焊接导线,其余部分用环氧树脂(或绝缘清漆、AB胶、石蜡等)覆盖。

腐蚀率计算方法

腐蚀率计算方法

腐蚀率计算方法
1. 嘿,你知道吗?腐蚀率计算方法之一就是失重法呀!就好比一个铁勺子放在盐水里一段时间后,称一下它减轻了多少重量,这就能算出腐蚀率啦!你想想,要是不了解这个方法,那怎么知道这个铁勺子被腐蚀的程度到底有多严重呢?
2. 还有一种叫电化学法来计算腐蚀率呢!这就好像给金属来个“电检测”。

比如说一块铁板,通过测量它的电流变化,就能清楚它的腐蚀情况咯,这多神奇呀!难道你不想知道这种神奇的方法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吗?
3. 哎呀呀,腐蚀率计算还有线性极化法呢!打个比方,就像是在金属的腐蚀之路上找到一个关键点来观察。

像一个小水管,通过对它的某个部位的检测就可以大致知晓整体的腐蚀情况啦,你说有趣不有趣呀?
4. 别忘了还有电阻法算腐蚀率哟!这就好像是金属的“电阻温度计”。

就好比一个旧电线,通过观察它电阻的变化,就能知道它被腐蚀得怎么样啦!是不是听着就感觉很厉害呢?
5. 还有一种叫 coupons 测试法的腐蚀率计算方法呢。

这就如同给金属贴个“标签”来观察变化。

比如说一个金属试件,把它放在特定环境中,过一段时间看看它的变化,不就能算出腐蚀率了嘛,这可真是个好办法呀,对吧?
6. 哇哦,腐蚀深度法也是计算腐蚀率的一种呀!这个就好像是在探索金属被腐蚀的“深度秘密”。

例如一块被腐蚀的铁板,通过测量它腐蚀的深度就能清楚了解它的腐蚀率啦。

这真的是很实用的方法呢,你可别小瞧呀!
我的观点结论:腐蚀率计算方法多样且各有其特点和用途,掌握这些方法对了解金属的腐蚀情况至关重要呀!。

腐蚀速率如何计算

腐蚀速率如何计算

腐蚀速率如何计算金属材料的腐蚀速度常用金属腐蚀速度的重要指标、深度指标和电流指标表示。

金属腐蚀速度表示法是在要评价的土壤中埋设金属材料试样,经过一定时间后,测试出试样的重量变化或深度变化或电流变化,以此来评价土壤腐蚀性。

重量指标就是把金属因腐蚀而发生的重量变化,换算成相当于单位金属面积与单位时间内的重量变化的数值。

它又分为失重法和增重法两种。

用公式表示为:式中v-—失重时的腐蚀速度,克/米2.小时;v+—增重时的腐蚀速度,克/米2.小时;Wo-—金属的初始重量,克;W1—消除了腐蚀产物后金属的重量,克;W2—带有腐蚀产物的金属的重量,克;S—金属的面积,米2;T—腐蚀进行的时间,小时。

金属腐蚀速度的深度指标是把金属的厚度因腐蚀而减少的量,以线量单位表示,并换算成相当于单位时间的数值。

用公式表示为:式中vL—腐蚀的xx指标,毫米/年;p—金属的密度,克/厘米3。

金属腐蚀速度的电流指标是以金属电化学腐蚀过程的阳极电流密度的大小来衡量金属的电化学腐蚀速度的程度。

可由法拉第(Faraday)定律把电流指标和重量指标联系起来。

可用公式表示为:式中ia—腐蚀的电流指标,即阳极电流密度,安培/厘米2;A——原子量;N——化合价;列举几个常用的腐蚀速率计算方法:1、失重法失重法直接表示由于腐蚀而损失的材料重量,其过程为:对预先制备的试样测量尺寸,净准确称重后置于腐蚀介质中,实验结束后取出,清除产物后清洗、干燥、再称重。

试样的失重直接表征材料的腐蚀程度。

其腐蚀速率的计算方法:通常采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重量变化表征平均腐蚀速率g*(m^-2)*(h^-1)。

v=(w0-w1)/(At);其中,W0:试样原始重量(g);w1:试样清除产物后的重量(g);A:试样面积(m^2);t:试验周期(h)但是这种表征方式仍然不能表示出浮士德损耗深度,为此可将腐蚀速度换算成单位时间内的平均腐蚀深度(如:mm/a),其换算关系为:B=(1/ρ)*v*[(365*24*10)/(100*100)]=8.76*v/ρ=8.76*(w0-w1)/(ρ*A*t)B:腐蚀速率(mm/a)v:按重量计算的腐蚀失重速度(g*(m^-2)*(h^-1)。

实验一失重法测定金属腐蚀速度完整版

实验一失重法测定金属腐蚀速度完整版

实验一失重法测定金属腐蚀速度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实验一失重法测定金属腐蚀速度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金属腐蚀现象和原理,了解某些因素(如不同介质,介质的浓度以及是否加有缓蚀剂等)对金属腐蚀速度的影响。

2、掌握失重法测定金属腐蚀速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目前测定腐蚀速度的方法很多,如重量法、电流密度法、极化曲线法、线性极化法等。

所谓重量法,就是试验金属材料在一定的条件下(一定的温度、压力、介质浓度等)经腐蚀介质一定时间的作用后,比较腐蚀前后该材料的重量变化从而确定腐蚀速度的一种方法。

对于均匀腐蚀,根据腐蚀产物容易除去或完全牢固地附着在试样表面的情况,可分别采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金属腐蚀后的重量损失或重量增加来表示腐蚀速度:式中:K――腐蚀速度,克/米2.小时(K为负值时为增重腐蚀产物未清除)s――试样面积,米 2t――试验时间,小时W――试验前试片的重量,克W――试验后试片的重量,克(清除腐蚀产物后)对于均匀腐蚀的情况,以上腐蚀速度很容易按下式换算成以深度表示的腐蚀速度:式中:K——年腐蚀深度,毫米/年dρ——试验金属的密度,克/厘米3。

重量法是一种经典的试验方法,然而至今仍然被广泛应用,这主要是因为试验结果比较真实可靠,所以一些快速测定腐蚀速度的实验结果还常常需要与其对照。

重量法又是一种应用范围广泛的实验方法,它适用于室内外多种腐蚀实验,可用于评定材料的耐蚀性能。

评选缓蚀剂,改变工艺条件时检查防腐效果等。

重量法是测定金属腐蚀速度的基础方法,学习掌握这一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应当指出,重量法也有其局限性和不足。

首先,它只考虑均匀腐蚀的情况,而不考虑腐蚀的不均匀性;其次,对于失重法很难将腐蚀产物完全除去而不基体金属,往往由此造成误差,对于晶间腐蚀的情况,由于腐蚀产物残留在样品中不能除去,如果用重量法测定基腐蚀速度,肯定不能说明实际情况,另外对于重量法要想做出K-t曲线往往需要大量的样品和冗长的试验周期。

失重法测金属腐蚀的国标

失重法测金属腐蚀的国标

失重法测金属腐蚀的国标HG/T 2159-91水处理剂缓蚀性能的测定旋转挂片法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旋转挂片法测定水处理剂缓蚀性能的实验室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水处理剂缓蚀性能的测定。

本标准在原理上也适用于其他缓蚀缓蚀性能的测定。

2 引用标准HG5-1526 冷却水化学处理标准腐蚀试片技术条件3 方法提要旋转挂片腐蚀试验方法是在实验室给定条件下,用试片的质量损失计算出腐蚀率和缓蚀率来评定水处理剂的缓蚀性能。

4 试剂和溶液试验测定方法中,除特殊规定外,应使用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4.1 正己烷;4.2 无水乙醇(GB 678);4.3 盐酸(GB 622)溶液:1+3溶液;4.4 氢氧化钠(GB 629)溶液:60g/L;4.5 酸洗溶液:1000mL盐酸溶液(4.3)中,加入10g六次甲基四胺(GB 1400),溶解后,混匀。

本酸洗溶液适用于碳钢试片。

———————————————————————————————————————————————5 仪器、设备5.1 试验装置(见下图)试验装置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a. 水浴温度控制范围30?,60?,精度?1?;b. 旋转轴转速75,150r/min,精度?3%;c. 旋转轴、试片固定装置和试杯须用电绝缘材料制作;d. 能连续运行200h以上。

5.2 试片(HG5-1526),A3钢。

根据实际需要也可选用其他材质的试片。

6 试验条件6.1 试液温度:40?1?。

根据实际需要也可选用其他温度。

6.2 试片线速度:0.35?0.02m/s。

根据实际需要也可选用其他速度(0.30,0.50m/s)。

6.3 试液体积与试片面积比:30mL/cm2。

根据实际需要也可选用其他比值(20,40mL/cm2)。

6.4 试片上端与试液面的距离:应大于2cm。

6.5 重复试验数目;对每个试验条件,应有4,6片相同的试片进行重复试验。

6.6 试验周期:72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失重法测金属腐蚀速度
1. 实验目的
(1)掌握失重法测量金属腐蚀速度的原理和操作过程
(2)加强对金属腐蚀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的认识
(3)初步了解缓蚀剂对金属腐蚀的抑制作用
2. 基本原理
重量法是其中一种较为经典的方法,它适用于实验室和现场试验,是测定金属腐蚀速率最可靠的方法之一,是其它金属腐蚀速率测定方法的基础。

重量法是根据腐蚀前、后金属试件重量的变化来测定金属腐蚀速率的。

重量法又可分为失重法和增重法两种。

当金属表面上的腐蚀产物较容易除净,且不会因为清除腐蚀产物而损坏金属本体时常用失重法;当腐蚀产物牢固地附着在试件表面时则采用增重法。

把金属做成一定形状和大小的试件,放在腐蚀环境中(如大气、海水、土壤、各种实验介质等),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取出并测量其重量和尺寸的变化,即可计算其腐蚀速率。

对于失重法,可通过下式计算金属的腐蚀速率:
式中,v-为金属的腐蚀速率,g/(m2•h);m
0为腐蚀前试件的质量,g;m
1
为经过一
定时间的腐蚀、并除去表面腐蚀产物后试件的质量,g;S 为试件暴露在腐蚀环境中的表面积,m2;t为试件腐蚀的时间,h 。

对于增重法,即当金属表面的腐蚀产物全部附着在上面,或者腐蚀产物脱落下来可以全部被收集起来时,可由下式计算腐蚀速率:
式中,v+ 为金属的腐蚀速率,g/(m2•h);m
2
为腐蚀后带有腐蚀产物的试件的重量,g;其余符号同 (1-1) 式。

对于密度相同或相近的金属,可以用上述方法比较其耐蚀性能。

但是,对于密度不同的金属,尽管单位表面的重量变化相同,其腐蚀深度却不一样。

此时,用单位时间内的腐蚀深度表示金属的腐蚀速率更为合适。

其换算公式如下:
式中,v
t
为年腐蚀深度,mm/a;ρ为实验金属材料的密度,g/cm3;v-为失重腐
蚀速率,g/(m2•h)。

3. 实验内容及要求
(1)用失重法测量低碳钢(A3)或其它金属在硫酸溶液中的腐蚀速度。

硫酸溶液的浓度分别取10%硫酸以及10%硫酸+1%有机缓蚀剂。

室温。

静态。

(2)通过实验,要求初步掌握失重法测量金属腐蚀速度的各个基本操作环节。

4. 实验仪器及用品
分析天平规定浓度的硫酸溶液
低碳钢(A3)或其它金属试样(矩形薄板)
试样表面制备用品:砂布、丙酮、蒸馏水、电吹风、游标卡尺、钢号码
阴极去膜装置
5. 实验步骤
(1)配溶液:用试剂硫酸和蒸馏水配制实验溶液,每种溶液800mL,分别盛在1000mL 烧杯内。

(2)磨试样:试样表面状态要求均一、光洁,需要进行表面处理。

制作试样时已经过机加工,试验前还需用砂布打磨,以达到要求的光洁度。

表面上应无刻痕与麻点。

平行试样的表面状态要尽量一致。

打磨时注意避免过热。

(3)打号码:试样标记,可用钢号码打印编号。

(4)量尺寸:用游标卡尺测量试样的长、宽、厚和小孔直径,以供计算暴露表面积。

测量时必须量几个部位,取其平均值。

(5)清洗去油:将试样表面残屑除尽,用浸丙酮的棉花球擦拭,除去表面油污,再用蒸馏水冲洗,滤纸吸干。

然后用电吹风干燥(注意用冷风!)。

清洗后的试样不能再用手拿取,需放在干净的滤纸上。

(6)称初重:干燥后的试样用分析天平称取初重W0,准确到0.1mg。

(7)浸入试验溶液:试样称重后立即穿上塑料线,浸入试验溶液内(记下浸入时间!)。

每种试验溶液内挂3~4块平行试样。

注意试样不能彼此接触,也不能与容器接触。

试样浸入深度应大致相同。

其上端距液面应大于2cm。

观察并记录试样浸入溶液后发生的现象。

(8)试验时间:由于碳钢在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中的腐蚀速度相差很大,不同体系的试验时间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9)清除腐蚀产物:取出试样前应仔细观察试样表面和溶液中的变化。

取出试样(记下时间!)后观察试样表面腐蚀产物的形态和分布。

将试样放在自来水流下冲洗,用毛刷刷去疏松的腐蚀产物,再次观察试样表面状态。

将试样用电化学法除膜。

除膜操作应进行多次,以达到恒重(两次称重差别小于0.5mg),并由空白试样确定金属基体的损失。

并按第二次除膜后的重量计算失重。

(10)称腐蚀后重:除膜后用蒸馏水冲洗,除去已变疏松的腐蚀产物,然后擦拭、干燥,用分析天平称重量。

恒重后的重量作为腐蚀后重W1。

6. 数据处理
失重腐蚀速度平均值:15.6677 样本标准差:11.20595
在硫酸和硫脲中腐蚀:
失重腐蚀速度平均值: 3.8554 样本标准差:4.992128
7. 讨论参考问题
(1)碳钢在硫酸溶液中的腐蚀有何特点?
答:随着硫酸浓度的增大以及在硫酸溶液中浸泡时间的延长,碳钢的腐蚀失重速率逐渐变小;在浓度较高的30%酸液中表面双电层或腐蚀产物膜的电容值较大,反映此时试样表面较容易发生钝化。

(2)试样腐蚀后外貌和溶液有什么变化?描述腐蚀产物的形态、颜色、分布,以及与金属试样表面的结合情况。

答:试样腐蚀后,其表面覆盖一层暗黑色的薄膜,溶液中亚铁离子较多,颜色偏黄。

加入缓蚀剂后,溶液颜色没有变化,碳钢便面也只有分布不均匀的暗黑色薄膜。

(3)分析失重腐蚀试验的误差来源,如何提高试验精度?
答:a试样表面不均匀,使得试样表面腐蚀不均匀;b试样表面除油不好,阻碍碳钢腐蚀;c 试样称样和测量过程中引入杂质,引起实验误差;d试样在打磨和吹干的过程中,局部温度过高,引起么、表面部分氧化。

为了提高实验的精密度,各试样处理需要相同条件,在测量过程中,尽可能不带入杂质和油污,在空气中裸露时间应尽可能的短,以防止表面氧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