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五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 古老的丝绸之路教案 首师大版
主题四古老的丝绸之路二课时.doc

2)通过学生辩论得出:虽然没有达到出使西域的目的,但是了解到了西域的地理、特产、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想友好往来的愿望。
玄奘:
1)学生介绍玄奘的事迹。
2)分析玄奘的贡献。
教
学
过
程
(含
时
间
分
配)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郑和:
1)结合以下问题,介绍郑和的事迹:
*郑和出使西洋前,做了哪些准备?说明什么?
*郑和都到达了哪些地方?
*为什么说郑和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友好使者?
2)教师播放录像进行补充,学生体会郑和对友好往来所作出的贡献。
三.总结全课:
现在人们通过各种媒体讲述丝绸之路上的故事,赞美这些推进人类进步的文明发展进程的友好之路上所做的重要贡献。
过程与方法:在合作、探究、交流的过程中,知道丝绸之路及重要历史代表人物在东西方交往过程中的作用,感受东西方不同文化的特点与魅力。
教学重点
为什么要开辟丝绸之路及丝绸之路开辟的意义.
教学难点
能够认识到丝绸之路是一条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通道,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影响和推动了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社会历史的发展。
主要教法
讲解、自主探究
教具
课件
学法指导
采取辩论、讲故事、合作探究等活动方式。
板书设计
四.古老的丝绸之路
张骞汉朝西域金币和丝绸等
玄奘唐朝佛法(传入我国)
郑和明朝西洋陶瓷、香料
教
学
过
程
(含
时
间
分
配)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1.师:丝绸之路促进了亚洲、欧洲和非洲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成为各国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
小学五年级语文《丝绸之路》优秀教案范本(通用13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丝绸之路》优秀教案范本(通用13篇)小学五年级语文《丝绸之路》优秀范本篇1一、教学目标:1.认识“矗凹”等七个字词。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说出这条路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让学生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学会收集、整理、加工信息,能从网上查阅关于丝绸之路的其他知识,能用简洁的话介绍,从而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三、教学难点:丝绸之路的价值四、课前准备:挂图,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导语: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
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
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
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
2.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自由提问,板书比较主要的问题。
如: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或意义?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可由学生互相解答)4.带着同学们的问题,读一读课文,看看能否在文中找到答案。
(二)检查预习情况1.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你特别喜欢的地方,或者读得不太通顺的地方多读一读。
2.和同学交流一下你最喜欢的部分,读给他听一听,如果能说说理由,就更好了。
(三)阅读课文,交流体会(1)体会丝绸之路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价值。
①出示句子:“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②读读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③你是怎样理解“联系”这一词语的。
文中描写“我们”是怎样“联系”的?④再读文章,用笔勾一勾你认为有价值的地方。
⑤集体交流(预设:学生会找出中国使者和安息国互相交流的地方。
找到中国使者为安息国带去了“绫罗绸缎”,而安息国则将自已国家的”驼鸟蛋”,以及特色文化“魔术”、“杂技”等献给了中国。
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起源。
2. 掌握丝绸之路的主要路线和经过的地区。
3. 了解丝绸之路对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贡献。
1.2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地图和图片,描述丝绸之路的路线。
2. 能够列举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和贸易商品。
3. 能够分析丝绸之路对古代中国经济和文化的促进作用。
1.3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自豪感。
2. 培养学生对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兴趣和意识。
3. 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丝绸之路》是一篇描述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课文。
课文从丝绸之路的起源开始,介绍了丝绸之路的路线、经过的地区以及丝绸之路对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贡献。
课文通过生动的叙述和丰富的细节,使学生能够了解到丝绸之路的重要性和历史价值。
2.2 教学资源课文文本《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地图和图片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文献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丝绸之路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丝绸之路的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丝绸之路吗?对它有什么了解?3.2 课文学习分组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和情感。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3.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丝绸之路的路线图。
学生展示自己绘制的路线图,并简要介绍丝绸之路的路线和经过的地区。
第四章:作业与评价4.1 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丝绸之路的小短文。
要求学生通过家庭作业,进一步了解丝绸之路对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贡献,并在课堂上分享。
4.2 评价通过学生绘制路线图和分享家庭作业,评价学生对丝绸之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讨论,评价学生对丝绸之路的兴趣和主动性。
第五章:教学总结5.1 教学反思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参与程度,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3篇

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篇3预习提示: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
2、自学生字、生词。
教学目的:1、了解我国古代丝路的线路、交流的内容,及其在古代经济、文化交流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对照古代丝路,了解当代亚欧大陆桥在各国交流中的优势。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能够分析出图中包含的信息,并能将书本中的信息转化到图上;通过对古代丝路和现代亚欧大陆桥的学习,逐步具备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丝路的美丽风光,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挂图、录像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我国古代丝路的线路、交流的内容,及其在古代经济、文化交流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对照古代丝路,了解当代亚欧大陆桥在各国交流中的优势。
2、通过对古代丝路和现代亚欧大陆桥的学习,逐步具备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今天上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样好东西,想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一下。
(西游记视频展示)。
刚才的镜头大家都很熟悉,对,是《西游记》。
会唱的同学一起唱,不会唱的同学一起把拍子打起来!唐僧“西天取经上大路”,“大路”指的是什么路呢?(丝绸之路)。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主题──丝绸之路,那么今天的丝绸之路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先来领略一番丝路的风光。
在欣赏的同时,想想丝路风光留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美,西域风情,荒漠……)是啊!到处是沙漠,戈壁,但昔日这儿却延伸着一条繁华的丝绸之路。
这么具有西域风情,沙漠风情的丝绸之路是由谁来开辟的呢?(一)丝绸之路的开辟1、如此具有西域风情的丝绸之路是由谁开辟的呢?(汉,张骞)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幻灯)。
他告别当时的汉武帝,一路西行,出使西域。
现在就让驼铃声带领我们重温这段历史吧!(录像)正是有张骞这样的先行者,才开通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这条丝路的线路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同学们请看地图。
(二)丝绸之路的线路(出示)这是一张丝绸之路的线路图,请找到丝路的起点。
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请你概括丝绸之路印象关键词
最终,我们概括出了如下关键词
你赞同他们的说法吗?还有什么补充吗?
生:补充丝路印象关键词
漫长——7000多千米
从长安——罗马
古老——开始于西汉,距今2000多年
二、走近丝路,加深印象
1、师:相信你对丝绸之路还有很多印象,为了唤起你的记忆,我们先来看一段短片——课下同学们配音制作的一段丝绸之路的简介短片,看后再来说说,你是不是对丝绸之路有了一些新的印象。
各组发了题板,看过短片之后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把你们讨论的结果,丝
路印象关键词写在题板上。
2、“一些传入的文化和货物甚至永远地改变了当地人的生活习对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惯
这是在新世纪中国提出的战略口号即一带一路战略可能在我这么大的年龄对他还不会有太深刻的理解但没关系我们还是通过段短片简单了解一下他,看看这条即将被我们唤醒的古老丝路
、同学们,今天我们对丝路的印象之旅要暂告一段落了
其实也许我们对丝绸之路的印象就像对一位好朋友的印象一样很是不必写出来展示出来的更是记在心里的希望你能带着这份对丝的印象,把它变成一种感情——对这条古老、漫长、艰险的丝路的崇敬对它的开拓者们的敬仰对一带一路美好未来的憧憬……当有一天你大了走向一个更广阔的世界的时候如果有可能的话希望你是沿着条道路去前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里谢大家
板书设计
我国古代的丝绸之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主要运用教师课堂即时评价的方式。
教师根据学生展示的准确性、直观性、生动性以及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等方面通过教师的评价语言给予即时评价。
此外,通过设计学生概括并书写“丝路印象关键词”这一环节,考察、检验学生学习情况。
.
定安里小学
鑫王。
五年级下册第二课《丝绸之路》教案

五年级下册第二课《丝绸之路》教案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优秀的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生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提出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并且学会与同学共同交流解决。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辟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4、通过反复读文,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并学习运用这一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1、运用“金钥匙”介绍的方法默读课文,复述课文。
2、让学生体会张骞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课前准备1、学生搜集丝绸之路的相关资料。
2、有关丝绸之路的地图(示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我们的生活、学习都离不开路。
说说你们知道的路都有哪些?2、在这么多路之中,有一条有名的丝绸之路。
对丝绸之路,你们了解多少?3、学生交流对丝绸之路的了解:同桌或小组交流,个别介绍。
(点评: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良好习惯。
)4、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丝绸之路。
板书课题:丝绸之路二、质疑课题,自主阅读1、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提出:丝绸之路是从哪里到哪里的?丝绸之路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叫丝绸之路?张骞是怎么开辟丝绸之路的?(教师依据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简要板书。
)2、学生提问后,同位轻声读课文,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并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引导他们从刚才的提问中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
3、同座位、小组交流筛选后的问题。
(不要求完全统一,确保学生个性化地阅读。
)4、带着问题学生自读自悟,一边读课文,一边根据自己的体会做批注。
(点评:疑是思考的开始,问题是产生学习的起点。
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自己去进行阅读实践,自己去感受、思考,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5、小组内交流。
6、文中的哪一段既写了开辟丝绸之路的意义,又写了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这两部分?找出来,读一读。
小学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让孩子了解世界多元文化

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让孩子了解世界多元文化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起源、历史背景和主要沿线国家的文化特点和交流成就,感受多元文化的魅力和丝路文化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能够独立阅读相关文章并理解其中的主要内容。
3.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和解读多元文化背景下人类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培养学生多元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丝绸之路2.丝路文化三、教学方法1.板块式教学法2.交互式教学法3.语境式教学法4.启发式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引入环节(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幅描绘丝绸之路的图片,并简单介绍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历史背景,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2.核心环节(40分钟)Step 1 熟悉新词汇(10分钟)教师向学生出示新词汇,如轻工业、骆驼、驿站、汇率等,让学生熟悉这些词汇的含义和用法。
Step 2 阅读文章(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丝绸之路的相关文章,并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主要内容和交流成就,例如宣扬佛教、道教,传播中医和建筑艺术等方面的世界性文化。
Step 3 语言运用(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关于丝绸之路和丝路文化的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口头回答和讨论。
Step 4 落实作业(10分钟)教师布置学生阅读《丝绸之路》的相关文章,并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或个人形式展示自己的阅读笔记和感悟。
3.巩固环节(10分钟)教师点评和评价学生的阅读笔记和展示,并介绍丝绸之路和丝路文化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多元文化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准确阅读《丝绸之路》的相关文章,并且理解其中的主要内容和交流成就。
2.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相关词汇,并进行口头回答和讨论。
3.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表达,展示自己的阅读笔记和感悟。
4.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多元文化的重要性,提高自己的多元文化素养。
六、教学资源1.多媒体教学软件2.丝绸之路相关的资料和图片3.相关教学辅助资料和参考书目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沿线国家的文化特点,体验多元文化的魅力和丝路文化的重要性。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说课稿 古老的丝绸之路说课稿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说课稿古老的丝绸
之路说课稿
古老的丝绸之路
一、说教学背景
1、说教材分析:
我所说的教学内容出自首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灿烂的历史文明》中的第四课。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属于历史常识,是从灿烂的历史文明角度来看世界。
具体到《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这一主题,包括两部分内容,其一,古老的丝绸之路,其二,丝绸之路上的友好使者。
在两部分中又都包含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内容,我把本主题从新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两部分进行教学,每部分中都介绍路线的开通、丝绸之路上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丝绸之路上的友好使者。
我将有关陆上丝绸之路的内容(即丝绸之路的路线和友好使者张骞、玄奘的故事)做为第一课时,也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内容。
这样做,能在第一课时中既让学生清楚认识丝绸之路及丝绸之路上的友好使者,又能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第二课时的时候孩子们能应用第一课时中用到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
教师是以一种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五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古老的丝绸之路教案首师大版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认识丝绸之路开通与交往的艰辛,感受东西方不同文化的特点与魅力,体会平等、友好往来的重要。
知识与能力:知道丝绸之路的起点及所到达的范围;知道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历史代表人物;知道丝绸之路是一条联系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的重要桥梁;认识、理解不同文化的交往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在合作、探究、交流的过程中,知道丝绸之路及重要历史代表人物在东西方交往过程中的作用,感受东西方不同文化的特点与魅力。
教学重点为什么要开辟丝绸之路及丝绸之路开辟的意义.教学难点能够认识到丝绸之路是一条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通道,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影响和推动了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社会历史的发展。
主要教法讲授、探究、体验教具相关课件和录像学法指导通过课下搜集资料、阅读、观察、分析的学习过程,体验这样的学习方法。
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1.出示石榴树照片,询问学生:图中是什么?(石榴)追问:你知道石榴的原产地在哪里吗?2.教师出示地图,指出伊朗和阿富汗的位置。
距离如此遥远,石榴是通过怎样的渠道传入到我们这个地区的?3.板书:古老的丝绸之路。
(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古老的丝绸之路)。
二、探究问题,交流研讨1.师:关于丝绸之路你都知道什么?(副板书:基本情况)·起点:长安(今天我国的陕西省西安市,是个六朝古都,历史上很多朝代都在长安建都)。
(教师配合学生的发言用课件演示起点长安的位置)(板书:中国(长安))·最远到达的地方:(教师配合学生的发言用课件演示最远到达的地方)(板书:欧洲、非洲、西亚、中亚……)·全长:7000多千米。
(板书:7000多千米)·途中经过的地方:(塔克拉马干沙漠、塔里木盆地、帕米尔高原、河西走廊……)·名称由来:预设:·由来A:教材P77页·传递的最大宗的商品(教师补充:当时西方人以穿“丝绸”为荣)补充:周穆王的故事。
·通过丝绸之路传递的物产:传入我国:——植物: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胡豆、菠菜(又称为波斯菜)、黄瓜(汉时称胡瓜)、石榴等的传播为东亚人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
美洲的棉花、烟草、蕃蓍等(课件:植物)——饮品:西域特产的葡萄酒经过历史的发展融入到中国的传统酒文化当中。
(课件:葡萄酒)——运往中国的是稀有动物和鸟类(课件:汗血马)——(手)工业品:皮货、药材、香料、珠宝首饰。
——文化与科技:印度的佛教、音乐、熬糖法、医药,西亚的乐器、金银器制作、天学、数学(课件:佛教,数学)我国传出:商队从中国主要运出丝绸、茶叶、铁器、金器、银器、镜子和其他豪华制品,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也是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世界各地的。
(课件演示典型的物产)2. 学生看课件图想像:这曾经是一条什么样的路?用词来形容一下(繁荣、繁忙……)1.学生:石榴原产于伊朗、阿富汗等小亚细亚国家。
2.指名质疑:3.学生说: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
1.学生交流课前学习的内容。
2. 指名交流。
3.教师谈话:这样一条繁荣、繁忙、承载了文化、艺术、科学的路还有哪些更重要的问题是我们应该深入研究的呢?4. 出示学习提示:·结合教材P76-78页内容和自己课前查阅的资料,尝试解决提出的问题,把你已经解决的问题在教材或资料中进行简单的标注,如“开辟的意义”。
·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和同伴进行讨论和交流。
·在独立解决问题的基础上两人一组交流讨论,形成结论。
5.视频:丝绸之路介绍。
三.结束语:张骞两次出使均未达到预期的目标,但却开通了伟大的丝绸之路。
所有为中华民族做出巨大贡献的人,都会永远留在民族的记忆之中。
在我国,仅在丝绸之路的历史上,有如张骞一般心胸、伟绩的又何止一人?在接下去的学习中,我们将要认识另外一位了不起的人物——航海家郑和及他的七下西洋壮举。
问题一:为什么要开辟丝绸之路?(副板书:开辟)问题二:丝绸之路有什么作用?(副板书:意义)讨论:张骞出使西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吗?为什么?(一是各国之间此前几乎没有往来,甚至几乎不知道汉朝这个国家——人的方面存在危险;二是自然环境的危险,教师出示图片介绍)问题二:丝绸之路开辟的意义。
设想:如果古代的时候没有这条丝绸之路会怎么样?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认识丝绸之路开通与交往的艰辛,感受东西方不同文化的特点与魅力,体会平等、友好往来的重要。
知识与能力:知道丝绸之路的起点及所到达的范围;知道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历史代表人物;知道丝绸之路是一条联系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的重要桥梁;认识、理解不同文化的交往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在合作、探究、交流的过程中,知道丝绸之路及重要历史代表人物在东西方交往过程中的作用,感受东西方不同文化的特点与魅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张骞、玄奘和郑和被人们称为丝绸之路上的友好使者;了解他们为促进亚洲、欧洲和非洲的经济文化交流作出的贡献。
教学难点能够认识到丝绸之路是一条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通道,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影响和推动了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社会历史的发展。
板书设计四.古老的丝绸之路张骞汉朝西域金币和丝绸等玄奘唐朝佛法(传入我国)郑和明朝西洋陶瓷、香料学生活动一.导入:1.师:丝绸之路促进了亚洲、欧洲和非洲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成为各国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
2.师:在丝绸之路上,你知道哪些历史人物做出了突出的贡献?3.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他们的贡献。
二.新授:1.师:下面就让我们分组了解三位友好使者的贡献。
2.学生汇报,教师随机补充:* 张骞:1)教师录像补充:进一步介绍张骞的事迹。
2)教师提出问题:张骞出使西域历时十三年,受尽磨难,未能完成使命,是不是白去了?3)结合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思考:打通西域,意味着什么?*玄奘:1)教师出示《玄奘西行路线图》,感受路途遥远、道路艰辛。
2)教师播放录像进行补充,学生体会玄奘对友好往来所作出的贡献。
学生结合课前已有知识经验,初步介绍丝绸之路上的三位友好使者。
1.分组了解三位友好使者,以及他们的贡献。
2.分组汇报张骞:1)学生介绍张骞的故事。
2)通过学生辩论得出:虽然没有达到出使西域的目的,但是了解到了西域的地理、特产、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想友好往来的愿望。
玄奘:1)学生介绍玄奘的事迹。
2)分析玄奘的贡献。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郑和:1)结合以下问题,介绍郑和的事迹:*郑和出使西洋前,做了哪些准备?说明什么?*郑和都到达了哪些地方?*为什么说郑和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友好使者?2)教师播放录像进行补充,学生体会郑和对友好往来所作出的贡献。
三.总结全课:现在人们通过各种媒体讲述丝绸之路上的故事,赞美这些推进人类进步的文明发展进程的友好使者,请大家敬请关注。
附送:2019年五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各种各样的工厂教案首师大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工厂的含义,了解工厂的不同种类,尤其是产品的不同用途。
通过分类、比较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类、比较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知道工厂的含义,了解工厂的不同种类,尤其是产品的不同用途。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工业生产对发展生产和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重要性,感受我国工业的发展逐渐让世界瞩目。
教学重点:1、知道工厂的含义,了解工厂的不同种类,尤其是产品的不同用途。
2、通过分类、比较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知道工厂的含义,了解工厂的不同种类,尤其是产品的不同用途。
2、通过分类、比较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不同工厂的情况,尤其是一些特殊的工厂等。
2、收集有关“中国制造”以及海外工厂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板书设计:主题二各种各样的工厂服装厂食品厂玩剧场……为生活服务钢铁厂炼油厂化工厂……为生产服务发电站核电站燃气厂……为生产生活服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2分)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业。
各种各样的工业品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和生产需要。
2、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各种各样的工厂。
(板书:各种各样的工厂)3、说一说你熟悉的工业品以及生产这种工业品的工厂。
4、学生尝试说一说工厂的概念(什么是工厂?)二、讨论探究(34分)1、说说通过课下收集资料,你了解到都有哪些工厂?你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到的?(生说师板书)2、出示教材41页的几幅图片:说说每幅照片是什么工厂?3、同学们说的那些工厂,还有书上介绍的几种工厂,他们都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呢?(讨论明确:都是生产各式各样的工业品的地方,我们称之为“工厂”。
)4、同学们再看看这些工厂又有怎样的不同呢?(讨论明确:有的工厂生产人们生活必需品,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服务;有的工厂为其他行业的生产提供服务,比如水泥厂、钢筋厂为建筑行业提供服务等)(板书)5、同学们看42页讨论:还知道哪些行业与工厂有关,同学之间交流一下。
6、全班交流:①工业生产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比如化肥厂为农业生产提供肥料;②工业为商业提供服务:比如工厂生产的产品要由中间的经销商买卖中介到其他行业;……7、小结:工业工厂不仅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服务,还是其他行业的生产基地呢!8、还有一类工厂视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燃料、动力的。
想想是什么工厂?如果有搜集到资料的可以介绍给大家。
学生交流:①家中的电器或者学校的电教设备,包括商场中的大量照明与制冷设备,都要消耗电能。
有一种工厂专门生产电力,供给人们生产与生活,这就是发电厂。
师:结合知识积累和搜集的资料说说,你知道哪些发电厂类型?在哪及名称?(风力、火力、水力、潮汐、地热)②介绍核能发电以及我国核电站的名称?③发电厂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着什么样的影响?9、师生小结工厂的分类:服装厂食品厂玩剧场……为生活服务钢铁厂炼油厂化工厂……为生产服务发电站核电站燃气厂……为生产生活服务三、总结(2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四、作业(1分)收集有关“中国制造”以及海外工厂的相关资料。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分)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位美国记者“邦焦尔尼”的故事。
二、讨论探究(33分)1、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教材44页——45页的美国记者“邦焦尔尼”的故事。
2、读了“邦焦尔尼”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3、教师小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品已经逐渐走向世界,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喜爱,我们应该为此引以为豪。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厂发展的很快。
各种各样的加工厂,也汇入了工业化的洪流。
尤其是纺织、服装、制鞋、玩具和食品工厂生产的产品,是中国出口商品的重要部分,并遍及全世界,受到世界朋友的喜爱!5、那么中国制造、出口的上品情况怎样呢?自己阅读45页的链接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