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聚酯纤维
聚酯纤维种类范文

聚酯纤维种类范文聚酯纤维是由聚酯树脂制成的合成纤维,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根据不同的制造工艺和用途,聚酯纤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聚酯短纤维:聚酯短纤维是将聚酯原料通过湿法纺纱工艺制成的纤维。
它具有柔软、透气、吸湿吸热、耐磨损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纺织、家居用品等领域。
聚酯短纤维可以制成纺织品、填充物、合成革等产品。
2.聚酯长丝:聚酯长丝是通过干法纺纱工艺制成的纤维,具有强度高、耐磨损、抗皱缩、柔软度好等特点。
聚酯长丝广泛应用于纺织、服装、家居用品等领域,可以制成面料、服装、床上用品、窗帘等产品。
3.聚酯弹性纤维:聚酯弹性纤维是通过将聚酯纤维与弹性纤维混合制成的一种纤维。
它具有优异的弹性、抗皱缩、耐磨损等性能,广泛应用于纺织、服装、运动用品等领域。
聚酯弹性纤维可以制成弹性面料、运动服装、泳衣等产品。
4.聚酯特种纤维:聚酯特种纤维是通过特殊工艺或添加特殊功能材料制成的一种纤维。
根据不同的特殊功能,聚酯特种纤维可以分为抗静电纤维、阻燃纤维、抗紫外线纤维、抗菌纤维等。
聚酯特种纤维广泛应用于防护服装、医疗用品、户外用品等领域。
5.其他聚酯纤维:除了上述几种主要类型外,还有一些其他特殊用途的聚酯纤维。
比如聚酯光纤是一种通过将聚酯材料拉丝制成的一种光导纤维,用于传输光信号。
聚酯中空纤维是一种通过中空纤维制造工艺制成的一种微孔结构纤维,用于过滤、分离等领域。
总之,根据不同的制造工艺和用途,聚酯纤维可以分为聚酯短纤维、聚酯长丝、聚酯弹性纤维、聚酯特种纤维以及其他特殊用途的聚酯纤维。
这些不同类型的聚酯纤维在纺织、服装、家居用品、防护服装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聚酯应用技术文章之三 低温聚酯切片及4080纤维的生产应用

尤尼奇卡
メルティ 4000
PET
2.2~16.5
110
全熔
4080
PET/PET 2.2~16.5
110
芯鞘
3380
PET/PET
4.4
130
芯鞘
2080
PET/PET 2.2~6.6
200
芯鞘
1680
PET/PET
3.3
220
芯鞘
6080
PET/PET
2.53
130
芯鞘
408B,408A PET/PET
聚酯应用技术文章之三
低温聚酯切片及低温聚酯纤维的开发及应用
田崇著
聚酯热粘纤维,即为纤维状热熔胶,它与普通聚酯纤维相比,有较低的熔点(100~ 150℃),故也称为低熔点纤维,所用的切片称为低熔点聚酯切片。
近年来,由于聚酯熔点的良好可控性和对极性纤维较强的粘接力,而在非织造布、 填充棉、粘合衬等领域,应用聚酯纤维的比例迅速增加,因此,聚酯热粘纤维的开发与 应用十分迅速。国内在热熔聚酯的研究与开发在八十年代中期,国内个别大专院校做了 一定的工作,但终因当时对聚酯工艺的认识不够以及设备制造条件的限制,使得这一项 目的研究停滞了相当一段时间;目前国内一些工厂掌握的“低熔点聚酯切片”技术,基 本上源于当时的研究成果。日本、美国等国家在这一课题上的研究、应用一直十分活跃。 下表为日本一些企业的聚酯热粘合纤维产品情况。
单价(元) 7300 7300
平均价格 8193
实得 1491 ㎏
投入费用 (元)
7300
246*7.3 =1796
4375
13471
切片生产成本 700+130+13471/1.491=700+130+9035=700+9165=9865 元
第三章 聚酯纤维

n HOCH2CH2OOC
COOCH2CH2OH
HOCH2CH2OOC
CO- [ OCH2CH2OOC-
CO- ] n-1OCH2CH2OH+HOCH2CH2OH
( PET )
( EG )
PET生产可采用间歇法缩聚和连续法缩聚。
2.间歇法缩聚工艺
(1)工艺流程:间歇法缩聚通常与间歇法酯交换流 程配合(见图3—2)。在间歇酯交换生成的BHET中加 入缩聚催化剂和热稳定剂,并经高温(230~240℃) 常压蒸出EG(实际是常压缩聚)后,用N2气压送入缩 聚釜进行缩聚反应。
一、对苯二甲酸及乙二醇的制备
1.对苯二甲酸及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制备 目前工业制取对苯二甲酸及其二甲酯的方法主要有
高温氧化法、 低温氧化法 氧化酯化法。
(1)高温氧化法:
此法以醋酸为溶剂,醋酸钴或醋酸锰为催化剂,溴化物为促进剂
,在高温下以对二甲苯为原料,经空气液相氧化将对二甲苯一步
氧化为对苯二甲酸:
生成二甘醇,使PET熔点下降,颜色发黄,树脂质量下 降,纺丝困难;
生成乙醛,它是BHET缩聚过程的链终止剂,使PET相对 分子质量降低,此外醛类又是发色基团,会使切片变黄。
(2)间歇法酯交换工艺:
间歇法酯交换一般是与间歇缩聚相配套,工艺流程 比较简单,主机只有一台酯交换釜和一台缩聚釜(见图 3—2)。
化学改性物理改性聚酯纤维中常用的英文缩写pet聚对苯二甲酯乙二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tpa对苯二甲酸terephthalicdmt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imethylterephthalateeg乙二醇ethyleneglycolbhet对苯二甲酸乙二酯bishydroxyethylterphthalateeo环氧乙烷ethyleneoxide一对苯二甲酸及乙二醇的制备对苯二甲酸及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制备目前工业制取对苯二甲酸及其二甲酯的方法主要有高温氧化法低温氧化法氧化酯化法第二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10高温氧化法以醋酸为溶剂醋酸钴或醋酸锰为催化剂溴化物为促进剂在高温下以对二甲苯为原料经空气液相氧化将对二甲苯一步氧化为对苯二甲酸优点
聚酯纤维

姓名 王国华2007级电子科学与技术聚酯纤维聚酯纤维是由聚酯树脂经熔纺丝和后加工处理制成的一种合成纤维。
聚酯树脂由二元酸和二元醇经缩聚而制得。
其大分子主链中含有酯基,故称为聚酯纤维,俗称涤纶。
聚酯纤维的品种很多,但目前主要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是由对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乙二醇缩聚制得。
聚酯合成的路线主要有三种:酯交换聚酯路线;对苯二甲酸用乙二醇直接酯化聚酯路线;环氧乙烷酯化聚酯路线。
(1)酯交换聚酯法是最早实现工业化的聚酯路线。
是将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乙二醇按1:2.5(摩尔比)比例混合,在醋酸锌、醋酸锰和醋酸钴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酯交换反应,生成对苯二甲酸双羟乙酯。
为苯环Φ-Φ-−−−−→−+-Φ-OHCH COOCH COOC CH HOCH OH CH HOCH COOCH COOH H HCOO C Zn 2222222332)2((2)对苯二甲酸用乙二醇直接酯化聚酯路线OH CH COOCH COOC CH HOCH OH CH HOCH COOH HOOC 2222222-Φ-−→−+-Φ-(3)环氧乙烷酯化聚酯路线OH CH COOCH COOC CH HOCH O H C COOH HOOC 2222422-Φ-−→−+-Φ-该反应在饱和低分子脂肪胺或季安盐存在下,进行极为顺利,该路线具有成本低;产物低聚物少,容易精制;设备利用率高,辅助设备少等优点。
如果采用高纯度的对苯二甲酸和环氧乙烷进行反应,其产物可不经过精制就可以直接用于缩聚成聚酯。
聚酯合成原理用精制后的对苯二甲酸双羟乙酯或它与苯甲酸混合的反应物进行缩聚反应,分离出乙二醇即得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其反应如下:OH CH nHOCH OH CH COOCH COOC CH COOCH COOC CH HOCH OH CH COOCH COOC CH HOCH n 222222222222)1(+-Φ--Φ-−→←-Φ-+ 由于缩聚反应属于可逆反应,为了使缩聚反应进行完全,必须排出反应生成的低分子物质(乙二醇),为此必须采用真空及强力搅拌,缩聚反应最终压力不大于266.6Pa,才能获得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酯。
什么是聚酯纤维

什么是聚酯纤维
聚酯纤维(POLYESTERFIBERS),俗称“涤纶”,于1941年发明,是当前合成纤维的第一大品种。
聚酯纤维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简称PET纤维,具体品种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二甲酯纤维,聚-2,6-萘二酸乙二酯纤维,以及多种改性的聚酯基纤维。
聚酯纤维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其坚牢耐用、抗皱免烫、不粘毛,用途广泛。
可以纯纺织造,也可与棉、毛、丝、麻等天然纤维和其他化学纤维混纺交织,制成花色繁多、坚牢挺括、易洗易干、免烫和洗可穿性能良好的仿毛、仿棉、仿丝、仿麻织物。
涤纶织物适用于男女衬衫、外衣、儿童衣着、室内装饰织物和地毯等。
由于涤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蓬松性,也可用作絮棉。
在工业上高强度涤纶可用作轮胎帘子线、运输带、消防水管、缆绳、渔网等,也可用作电绝缘材料、耐酸过滤布和造纸毛毯等。
用涤纶制作无纺织布可用于室内装饰物、地毯底布、医药工业用布、絮绒、衬里等。
聚酯纤维

纺丝温度:290~300 ℃ 纺丝压力:高压纺丝组建压力40MPa以上;中压 15~30MPa 度70~80%
3 冷却吹风条件:风速0.3~0.7m/s,风温20 ℃,相对湿 4 卷绕速度 : 3000~3600m/min
(三)预取向丝的性能
1 取向度(双折射率>0.025,<0.06) 2 结晶度(一般为1~2%) 3 断裂伸长率(最好为100~150%) 4 结构一体性参数(表征适于拉伸变形的结构条件
3 高速度、大卷装
工业生产中普遍采用5500m/s的纺速。 丝筒的净重从3~4kg增至15kg
第四节 聚酯纤维的高速纺丝
一 聚酯预取向丝的生产工艺 ( 一 ) 生 产 工 艺 流 程
(二)生产工艺控制 1 切片质量要求
[η]在0.65 dL/g,含水率0.005%以下,杂质粒径小于6μm
2 纺丝温度和压力
纺 丝 箱 体 断 面
计 量 泵
喷丝板
喷丝板有圆 形和矩形两 种。
丝条冷却装臵 侧吹风 环形吹风 卷绕装臵 上油机构:给湿和上油 导丝机构:导丝盘(辊)或纺丝盘 卷绕机构:将卷绕丝卷成筒子形式
四、纺丝过程的主要工艺参数
(一)熔融条件--高聚物切片熔融和熔体输送过程的条件 1 螺杆各区温度的选择与控制
按纤维结构分为:
涤纶、腈纶、锦纶、芳纶、维纶、氨纶、丙纶
• 按纤维长短分为: a.棉型 短纤维:b.毛型 c.中长纤维(仿毛、仿麻)
长丝: a.单丝
b.复丝
→加工→弹力丝:高弹丝
低弹丝
特种纤维
1、复合纤维
两种或两种以上成纤高分子物的熔体分别输入同一 喷丝头,在喷丝头的适当部位相遇后,从同一喷丝 孔中喷出,成为两组份或多组份粘并的一根纤维。
聚酯纤维概述

聚酯纤维概述一、聚酯纤维工业发展聚酯纤维(polyester fibre)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
主要品种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中国商品名为涤纶。
1941年,英国科学工作者在Carotherse工作启发下,选用具有对称结构的对苯二二甲酸和乙二醉缩聚,制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成功地在实验室中用熔体纺丝法制成了有应用价值的聚酯纤维,当时命名为特丽纶。
英国化学工业公司1949年开始进行小规模工业生产。
聚酯纤维是合成纤维的第一大品种,大约占合成纤维的70%。
世界聚酯纤维产量一表二、聚酯纤维分类和性能1.PET纤维(涤纶):涤纶占世界合成纤维产量的60%以上.性能特点:玻璃化温度67-81℃(1).强度高。
短纤维强度为2.6~5.7cN/dtex,高强力纤维为5.6~8.0cN/dtex。
由于吸湿性较低,它的湿态强度与干态强度基本相同。
耐冲击强度比锦纶高4倍,比粘胶纤维高20倍。
涤纶织物结实耐用。
(2).弹性好。
弹性接近羊毛,当伸长5%~6%时,几乎可以完全恢复。
耐皱性超过其他纤维,即织物不折皱,尺寸稳定性好。
弹性模数为22~141cN/dtex,比锦纶高2~3倍。
.涤纶织物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因此,其坚牢耐用、抗皱免烫。
(3)涤纶的熔点比较高,而比热容和导热率都较小,因而涤纶纤维的耐热性和绝热性要高些。
是合成纤维中最好的。
(4).耐磨性好。
耐磨性仅次耐磨性最好的锦纶,比其他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都好。
(5).耐光性好。
耐光性仅次于腈纶。
涤纶织物的耐光性较好,除比腈纶差外,其耐晒能力胜过天然纤维织物。
(6).耐腐蚀。
可耐漂白剂、氧化剂、烃类、酮类、石油产品及无机酸。
耐稀碱,不怕霉,但热碱可使其分解。
(7).染色性较差,但色牢度好,不易褪色。
涤纶分子链上因无特定的染色基团,而且极性较小,所以染色较为困难,易染性较差,染料分子不易进入纤维。
(8). 吸湿性很小,即使相对湿度在100%,吸湿率也仅为0.6%。
聚酯纤维发展与新聚酯技术

聚酯纤维发展与新聚酯技术聚酯纤维发展与新聚酯技术聚酯纤维发展与新聚酯技术1、聚酯纤维之沿革聚酯纤维最早系在1928年由美国杜邦公司之卡罗瑟斯(Carothers)完成脂肪族二元酸及二元醇之聚酯合体之基础研究,惟因熔点过低而无法实用,接着英国之温菲尔德(Whinfield)和迪克森(Dickson)他们在卡罗瑟斯之启发下以对苯二甲酸(TPA)和乙二醇(EG),在实验室制成了具实用性之聚酯纤维,该纤维当时命名为特丽绫(Terylene),一直到1949年英国之I CI公司兴建年产1000吨之中试产工厂,1951年美国杜邦公司在北卡之金斯顿(Kingston)兴建年产16000吨世界第一个量产之聚酯纤维厂,其产品命名为达克龙(Dacron),这就是目前市面上很多“龙”的由来,接着英国之ICI公司在威尔顿(Wilton)兴建5000吨之聚酯纤维生产厂,其商品名仍命名为特丽绫(Terylene) ,随后德国之赫斯特(Hoechst),恩卡(Enk a),法国之隆波朗(Rhone-poulenc),意大利之蒙特迪生(Motedison)以及日本东丽(Toray)及帝人(Tejin)均引进ICI之生产技术1950年代后期投入生产,帝人及东丽并同以该二公司之英文头二码命名为“特多龙”(Tetoron),Te为帝人(Tejin)之前二码,To为东丽(Toray)之前二码,而ron则取杜邦Dacron之后三码,这就是目前惯称聚酯纤维为Tetoron及一般在台湾之纤维交易称PET聚酯纤维为“Teto”之由来。
2、台湾聚酯纤维之发展台湾则在1960年代中期由日本之帝人与中国人纤合资成立华隆公司初期采一批一吨之批次聚合,南亚则在1967年引进德国奇满(Zimmer)公司技术兴建第一条连续聚合生产线,当时产能只有15吨/日,而后连续聚合之能由30,60,120,180,240,300,到1996年Zimmer已发展到360吨/日之单一连续聚合之生产线,力丽公司则在1995年引进美国杜邦公司480吨/日之单一生产线,并于1997年量产,远东纺织则在1997年同样引进杜邦技术,其单一生产线产能已达600吨/日,而新光合纤亦在2001年引进杜邦技术产能为600吨/日预定装设在中国大陆,因为产能之大量化,将更降低成本,因此早期之低能之生产线必要朝特殊聚酯去生产,否则势必无法与大产能竞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述反应本质上相似于酯化反应或皂解反 应,是一个可逆平衡反应。为使正反应程度尽 量完全,生产上通常采用增加反应物浓度和减 少生成物浓度两种方法。
因此,在酯交换反应的配比中加入过量的 乙二醇;或者把所生成的甲醇从体系中排除, 从而抑制逆反应。生产中为了增加BHET的收 率,通常将以上两种方法同时采用。
b.甲醇相阶段
升温到200℃,酯交换反应生成的甲醇经 酯交换釜上部的蒸馏塔馏出,当甲醇馏出量 达到理论生成量(按理论计算,每吨DMT生 成甲醇约417升)的90%时,认为酯交换反应 结束。酯交换反应通常在常压下进行。
c.乙二醇相阶段
物料继续升温,蒸出多余的EG,并进行 初期缩聚反应,反应程度根据蒸出的EG量 来确定。
⒉乙二醇的制备
生产PET纤维用乙二醇(EG),通常可用两 种方法制备:
⑴环氧乙烷(EO)水解法
190~220℃
H 2C
C H 2
O
H 2O
H 2C C H 2
1.0M Pa O HO H
优点:所得EG纯度高 缺点:EO容易着火、爆炸,贮存和运输困难。
⑵氯乙醇水解法
ClH2C
CH2OH+ NaHCO3
⑵熔点约255℃,玻璃化温度约70℃,形状 稳定,织物具有洗可穿性。
⑶具有优秀的阻抗性(诸如,抗有机溶剂、 肥皂、洗涤剂、漂白液、氧化剂)以及较好的 耐腐蚀性,对弱酸、碱等稳定。
⑷原料丰富、廉价、生产过程简单。
缺点: ⑴染色性差、吸湿性低、易积累静电、易 起球。
⑵用作帘子线时与橡胶的粘接性差。
为了克服缺点,20世纪60年代开始改性, 80年代以来取得重大进展,生产出具有良好舒 适性和独特风格的差别化及功能化聚酯纤维。 改性方法分为两类:
第二节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一、对苯二甲酸及乙二醇的制备 ⒈对苯二甲酸及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制备
目前工业制取对苯二甲酸及其二甲酯的 方法主要有
高温氧化法 低温氧化法 氧化酯化法
⑴高温氧化法 以醋酸为溶剂,醋酸钴或醋酸锰为催化剂,
溴化物为促进剂,在高温下以对二甲苯为原料, 经空气液相氧化将对二甲苯一步氧化为对苯二 甲酸
④生成二甘醇,使PET熔点下降,颜色发 黄,树脂质量下降,纺丝困难;
⑤生成乙醛,它是BHET缩聚过程的链终止剂, 使PET相对分子质量降低,此外醛类又是发色基团, 会使切片变黄。 ⑵间歇法酯交换工艺
图3-2 间歇法酯交换缩聚工艺流程图
①工艺流程
a.原料DMT、EG以及配制好的催化剂等经 计量后加入酯交换釜;
⑴化学改性
⑵物理改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聚酯纤维中常用的英文缩写
PET TPA DMT EG BHET EO
聚对苯二甲酯乙二酯 对苯二甲酸 对苯二甲酸二甲酯 乙二醇 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环氧乙烷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terephthalic Dimethyl terephthalate Ethylene glycol Bishydroxyethyl terphthalate Ethylene oxide
缺点:需用氧化促进剂且副产品醋酸需专 门处理,反应时间长,动力消耗大。
⑶氧化酯化法
此法用对二甲苯分步氧化、酯化,直接 制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
优点:不必分步制取TPA和DMT,而是 将氧化和酯化过程两步合并,故称氧化合 并酯化法。此法反应不需用醋酸作溶剂, 反应条件温和。
缺点:反应收率偏低,仅为85%左右, 对二甲苯单耗大。
第三章 聚酯纤维
第一节 概述
聚酯(PET)纤维是由大分子链中的各链 节通过酯基连成成纤聚合物纺制的合成纤维, 英文缩写PET。我国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含量大于85%以上的纤维简称为涤纶。
聚酯纤维是到目前为止发展速度最快、 产量最高的合成纤维品种。
2009年1-12化纤产量完成情况
2019年1-5月涤纶产量
优点:反应快、流程简单,收率在90%以上, 适合大型化生产,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缺点:设备腐蚀严重,反应温度较高,并 需用溴化物作促进剂。
⑵低温氧化法
此法以醋酸为溶剂,以甲乙酮为促进剂, 醋酸钴为催化剂,在130℃、1.5MPa压力下, 以纯氧为氧化剂,用对二甲苯制对苯二甲酸。
优点:反应温度、压力较低,操作简便, 产品纯度高,收率亦高;
纯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乙二醇反应可生成 对苯二甲酸乙二酯(BHET),释出甲醇。酯 交换反应是在催化剂(Mn、Zn、Co、Mg等 的醋酸盐)存在下加热至150~220℃进行的均 相反应,乙二醇与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中的甲氧 基(-OCH3)交换,生成BHET,被取代的甲氧 基和乙二醇中的氢结合生成甲醇,其反应式如 下:
1953年,美国首先建厂生产PET纤维,其是大 品种合成纤维中发展较晚的一种。
近年研发的新聚酯纤维,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 酯(PBT)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 纤维,具有超高强度、高模量的全芳香族聚酯 纤维。
聚酯纤维的优点:
⑴断裂强度和弹性模量高,回弹性适中, 热定型效果优异,耐热和耐光性好。
从分省市产量统计看,1-5月浙江产量486.97万吨,居全国之首,产量 增速达到16.0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到第五位依次是江苏、福建、四 川、广东,而上海、山东、河南传统聚酯涤纶大省分居六、七、八位。
早年合成的聚酯大多为脂肪族化合物,不具有 纺织纤维的使用价值。
1941年,英国人用对苯二甲酸(DMT)和乙 二醇(EG)合成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PET)。
H2O 78~80℃
1.0M Pa
HOH2C CH2OH+NaCl+CO2↑
此外还有二氯乙烷水解法等。粗制的EG,
需经进一步精制提纯。
二、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制备
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制备方法主要有 三种:
酯交换法(间接法) 直接酯化法 直接加成法(直接法)
图3-1 PET纤维生产路线
⒈酯交换法
⑴酯交换原理
在上述酯交换反应过程中伴随着主反应可 发生许多副反应。例如
①生成低聚物,它们可能是二聚、三聚或 四聚体,利用熔点不同,可将这些低聚体分离;
②生成对苯二甲酸甲乙酯,这是缩聚反应 的链转移剂,会使BHET的缩聚反应终止,致 使PET的聚合度下降;
③生成环状低聚物,这些环状低聚物会影 响BHET的缩聚反应,使PET的相对分子质量 下降,熔点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