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合集下载

壳聚糖包衣水稻种子对水稻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壳聚糖包衣水稻种子对水稻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壳聚糖包衣水稻种子对水稻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摘要以常规水稻品种明恢63和汕优63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浓度的脱乙酰度85%的壳聚糖溶液为材料包衣水稻种子,研究包衣后对水稻发芽及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结果表明,1%的壳聚糖溶液对2个水稻种子发芽率的促进作用最强,包衣处理后,促进了水稻秧苗的根长、株高的生长和干重的积累,提高了植株对氮、磷、钾元素的积累。

此外,包衣处理后可提高水稻秧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和根系活力,水稻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均有提高。

可见壳聚糖包衣水稻种子有利于水稻苗期的生长发育。

关键词壳聚糖;水稻;苗期;生长发育水稻种子包衣是近年来发展的一项新技术。

对水稻进行包衣是减少水稻病害、提高水稻产量的一条有效手段[1]。

目前市面上的种衣剂主要以人工合成高聚物为主,其成本高且来源匮乏,不利于大量生产和使用。

壳聚糖在自然界中含量十分丰富,是自然界储存量仅次于纤维素的第2大天然聚合物[2-3],成膜性能好,具有缓释和自然降解的良好性能,同时有固定和渗透剂的作用,既能进行包埋又能促进代谢物外排,而且在酸性条件下可以自然降解[3-5]。

壳聚糖自身具有杀虫、杀菌、调节作物生长等功能[6-9],因而可以作为优良的种衣剂。

本研究以壳聚糖为主要原料包衣水稻种子,萌发后在田间网室中种植,观察形态和生理指标,同时对其植株氮、磷、钾含量进行测定,并考察壳聚糖包衣水稻种子后对水稻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为新型种衣剂的开发提供研究基础。

1材料与方法1.1包衣水稻种子发芽率试验将脱乙酰度85%的壳聚糖用3%的稀醋酸溶解后,配置0.5%、1.0%、1.5%、2.0%、2.5% 5个浓度梯度,选择在福建省大面积种植的主要水稻品种明恢63和汕优63,分别置于上述溶液中浸泡5min,取出种子自然风干后,进行发芽率试验,以3%的醋酸浸泡种子作为对照。

发芽率试验分2步,先浸种2d,后催芽5d,然后计算其发芽率。

壳聚糖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壳聚糖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壳聚糖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作者:董庆文李次平尚嘉彦来源:《农家科技》2017年第05期摘要:以水稻种子为供试材料,用壳聚糖处理种子,观察其发芽情况并种植观察水稻幼苗生长情况。

结果表明,壳聚糖有助于水稻种子萌发,能够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地上部分长势也明显旺盛,对于使用除草剂的处理,可以提高水稻的安全性。

关键词:壳聚糖;水稻;萌发;生长壳聚糖(CTS)是一种甲壳素的脱乙酰产物,学名为β-(1, 4)聚-2-氨基-D-葡萄糖,广泛存在于真菌的细胞壁及虾、蟹等甲壳动物的外壳中。

对作物、人畜安全无毒,具有安全、无毒、抑菌、可食及生物降解等多种特性。

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不仅可以防治土传病害,还可以防治种传病害,可以起到果蔬保鲜的作用,还可起到植物生长调节的作用。

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水稻种子绥粳-13号;2.方法:(1)培养皿法:配置浓度为(400、600、800mg/L)的壳聚糖溶液各200ml,分别浸泡水稻种子24h,并以蒸馏水处理作空白对照(CK),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每个重复100粒玉米种子。

浸种后,将其置于光照培养箱中于26℃、8h光照和18℃、16h黑暗条件下交替培养。

以露白为标准,分别在24h、36h、48h、60h、72h调查统计萌发种子数量,并计算发芽率。

发芽率(%)=发芽种子数/供试种子数×100。

(2)室内盆栽法:配置浓度为(400、600、800mg/L)的壳聚糖溶液各200ml,分别浸泡水稻种子24h,催芽至露白后,在盆中定量均匀播种浸种后的种子,并以蒸馏水处理作空白对照(CK),每处理3次重复,其中4个处理在播种前3天使用封闭处理除草剂,250克/升噁草酮乳油,剂量为56g/亩,播种后15天测量其株高、根长,并称其株鲜重及根鲜重。

二、试验设计处理1(400g/L壳聚糖溶液)、处理2(600g/L壳聚糖溶液)、处理3(800g/L壳聚糖溶液)、处理4(空白对照)、处理5(250克/升噁草酮乳油56g/亩+400g/L壳聚糖溶液)、处理6(250克/升噁草酮乳油56g/亩+600g/L壳聚糖溶液)、处理7(250克/升噁草酮乳油56g/亩+800g/L壳聚糖溶液)、处理8(250克/升噁草酮乳油56g/亩)。

壳聚糖在香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上的生理效应

壳聚糖在香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上的生理效应

收 稿 日期 : 0 90 — 0 修 回 日期 : 0 10 4 2 0 33 2 1 50 作者简介 : 平平 , , 士研究生 , 要从事植物抗病生理研究。 李 女 硕 主 *通 讯 作 者 : 景 汀 , , 授 , 事 植 物 生 理 学 教 学 与 研 究 1 作 。 胡 男 教 从 二
A b t a t Efe t o hio a n s e r i a i n a d s e i o t f To n i e i w a t i d w ih sr c : f c f c t s n o e ds ge m n to n e d ng gr w h o o a s n nss s s ud e t
s a da d e m i a i t s nd a d c t r e ho t n r g r n ton e t a s n ulu e m t d. The e uls s owe h t he s e s g r i a i a d r s t h d t a t e d e m n ton n
h ih , rs ih cesd b 9 6 ,1 5 0 ,6 . ,1 7 9 ,2 3 8 ,7 . % ,a d3 . , e t fehweg t n ra e y5 . g i 4 . 56 8. 0.6 38 n 5 5
r s c i e y,i on r s ih c nt o . T h o e sofc o op l c t n , s l i r e n,v g a ce e pe tv l n c t a tw t o r 1 e c nt nt hl r hy l on e t o uton p ot i i orr dil
a he a y a e a tviy oft e s e n r a e f e r a e ih c t a . T he r s ls i ia e h t c — nd t m l s c i t h e ds i c e s d a t rt e t d w t hios n e u t nd c t d t a hi t s n t e t e a r m ot t r h tan f r o he s e nd a i — a b n, nir ge s i ia i n e o a r a m ntc n p o e s a c r s o m f t e ds a b o c r o t o n a s m l ton a d r ssa c fs e i it n e o e dlng, t r f r tc n p om o e he s e e m i ton an e d ng gr w t f T. sne i. he e o e i a r t d t e ds g r na i d s e i o h o i nss K e o d c t a To n i e s s; r i a i n; r y w r s: hios n; o a sn n i ge m n to g ow t h; p hyso o c le f c i l gia fe t

壳聚糖对桑树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生化特性影响的研究

壳聚糖对桑树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生化特性影响的研究
T b e 2 E e to hts n o h e p r t n r t fmu b ry g r a l f c fc i a n te r s i i ae o o ao ler e —


用不 同浓度 的 壳聚糖柠 檬 酸 溶液 处理 桑树 种 子 , 探讨 壳聚糖 对 桑树 种 子 萌发及 幼 苗 生理 生 化特 性 的 影
响 。 实验 结 果表 明 : , % ~2 O O5 .%的 壳 聚糖溶 液 能提 高 桑树种 子 活 力 , 促进 幼 苗 生长 ; 动种 子 的呼吸 速 率 、 萌 幼苗 叶 绿 素及 可溶 性蛋 白含 量 、 氧化 物 酶 、 酸还 原 酶及 淀粉 酶 活性 随壳 聚糖 处理 浓度 的 增 大 而明显提 高。 过 硝 关键 词 壳 聚糖 桑 树种 子 萌发 幼 苗
壳 聚 糖 为 甲 壳 素 的脱 乙 酰 基 产 物 [, , 蚕 业 1 是

发 芽 指 数 ; 一 相 应 发 芽 天 数 ; 一 逐 日发 芽
生产 的重要副产 物 , 资源 丰富 、 备工 艺简 单 、 其 制 应
用 范 围广 泛 l 。有 关 研 究 表 明 , 聚 糖 是 一 种 植 物 _ 3 - 壳 生 长 调节 物 质 , 调 节 植 物 的 根 、 、 和 花 的 生 长 可 茎 叶 发 育 l 。 目前 已 有 壳 聚 糖 在 农 业 上 的 应 用 研 究 , 4 ] 但
将壳 聚 糖 溶 解 在 1 % 的 柠 檬 酸 溶 液 中 , 成 0 配
1 %的 壳 聚 糖 柠 檬 酸 溶 液 , 后 将 溶 液 稀 释 成 含 0 然
酶活 性 用 活 体 法 测 定 [ 过 氧 化 物 酶 活 性 用 愈 创 木 ,

壳聚糖三十烷醇(TA)两种纳米制剂对小麦种苗生长影响

壳聚糖三十烷醇(TA)两种纳米制剂对小麦种苗生长影响

壳聚糖、三十烷醇(TA)两种纳米制剂对小麦种苗生长的影响一、实验目的:两种纳米制剂对小麦种苗生长的影响,比较哪一种纳米级制剂对小麦的萌发更有作用。

二、实验原理:壳聚糖(chitosan,简称CS)是甲壳素部分脱去乙酰基后生成的衍生物,化学名称是:B一(1,4)一2一氨基一2一脱氧一D一葡萄糖。

壳聚糖不溶于水和碱溶液,可溶于稀盐酸、硝酸等无机酸和大多数有机酸[1]。

因其具有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抗性,提高作物产量的作用[2],近几年在农业生产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三十烷醇是一种天然的长碳链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名称正三十烷醇,结构式CH3(CH2)28CH2OH,又称蜂花醇,是从蜜蜂蜡中纯化提取的天然生物产品。

对人畜无害及副作用,对环境无污染。

三十烷醇适具有促进生根、发芽、开花、茎叶生长和早熟作用,具有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等多种生理功能。

在作物生长前期使用,可提高发芽率、改善秧苗素质,增加有效分蘖。

在生长中、后期使用,可增加花蕾数、座果率及千粒重。

纳米粒子,是指粒度在1~100nm,即尺寸介于原子、分子和块状颗粒之间的微小固体粒子。

因其粒子的超细化,其表面电子结构和晶体结构都发生了变化,产生了块状材料所不具有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从而使超细粒子与常规粉末材料相比,具有一系列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3]。

纳米粒子的优良特性,使之作为一种新材料,在宇航、电子、冶金、化学、生物和医学、环境保护等领域中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1)实验材料:小麦种子(2)实验试剂及器材:三十烷醇(TA)、壳聚糖、2mg/mL 多聚磷酸钠(TPP)、36%冰醋酸、氢氧化钠、便携式酸度计、磁力搅拌器,离心机,冷冻干燥机、超声波清洗机、量筒()、移液管()、培养皿()、胶头滴管、直尺四、实验步骤1 纳米材料制备:(1)纳米壳寡糖制备准确称取600mg壳聚糖,溶于150mL 的2%冰醋酸溶液中。

得到4mg/mL的壳聚糖冰醋酸水溶液。

壳聚糖对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壳聚糖对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壳聚糖对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采用不同质量浓度壳聚糖溶液处理大豆种子并进行萌发和盆栽实验.测定了种子的发芽率及幼苗的株高、鲜重、干重和根长等,并对胚乳中α-淀粉酶活*及幼苗叶绿素的含量和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壳聚糖对大豆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促进作用.随着处理浓度的提高各项指标有所提高,4g/L是最佳处理浓度.处理浓度进一步增大,表现出抑制作用.
石德成,SHIDe-cheng(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春130024)。

壳聚糖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干旱胁迫下幼苗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壳聚糖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干旱胁迫下幼苗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糖 溶 液处 理 幼苗 恢 复 情 况 强 于 对 照 组 。 壳聚 糖溶 液 处 理 对 小 麦 种 子 萌 发 和 幼 苗 生 长 有 促 进 作 用 , 干 旱胁 迫 下 幼 对
苗保 护 酶 活性 有 明 显提 高 作 用 。
关 键 词 :壳 聚糖 ; 麦 ; 旱 胁 迫 ; 护 酶 小 干 保 中图 分 类 号 :s 1 1 1 5 2.0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0 .6 1 2 1 ) 10 0 .4 0 07 0 ( 0 1O —2 60
强植物 抗真菌 病 害 的能 力 壳 聚 糖 还 可用 作 多种 6;
粮食 、 菜 作 物 种 子 的 处 理 剂 , 发 种 子 提 前 发 蔬 激
芽 Es; 多 研 究 认 为 它 可 以 作 为 新 型 的 植 物 生 长 7 许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材 料 .
1 1 1 供 试 土壤 ..
进行 小麦抗旱方式 的优 化 , 具有重要 的实际意 义。本 试验选择壳 聚糖 作为 处理 剂 , 以细 沙为栽 培 土壤 , 研 究 了不 同浓 度的壳聚糖溶液对小 麦种子萌 发 、 幼苗 生 长 以及干旱胁 迫下保护酶活性 的影 响 , 以及 干旱后幼 苗恢复情况 , 旨在为 壳 聚糖对 小麦 种 子萌 发 、 叶根 茎 系生长 以及抵抗 干旱胁迫 的影 响提供理论依据 。
供 试土 壤为 细沙 , 自山东 威海 采
调 节剂 , 促进 作物 生 长 , 强作 物 抗 病 虫 害能 力 , 增 从
而大大提 高粮食 和蔬菜 的产 量_ 。 9 J
国际海水 浴场 。细 沙 取 回后 经 历 混匀 、 冲洗 、 干 、 风 过 滤等 四步 , 制成 p . 士0 2的供 试土壤 。 H77 .

壳聚糖对青稞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壳聚糖对青稞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we i g h t a n d r e d u c e t h e t i s s u e wa t e r c o n t e n t o f h u l l e s s b a r l e y s e e d l i n g s . S p r a y i n g 1 0 0 , 2 0 0 , 3 0 0 mg / I CTS
叶绿 素 b 、 总叶绿 素 、 可 溶 性 蛋 白含 量 , 以2 0 0 mg / I C T S对 幼 苗 的 作 用 效 果 最 佳 。
关键词 :壳聚糖 ;青稞 ; 种 子 萌发 ;生理 指标 中 图分类 号 :S 5 l 2 . 3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4—3 2 6 8 ( 2 O 1 4 ) 0 3—0 0 1 6—0 4
壳 聚糖 ( c h i t o s a n , C TS ) 是 天 然 的 高 聚 物 即 聚
且在一 定 范围 内存在浓 度 效应 。 吕L L j 花等【 ] 的研 究 显示 , C T S能提 高 玉米 种 子 发 芽 势 和 发 芽 率 , 并 能
Ef f e c t s o f Chi t o s a n o n Se e d Ge r mi n a t i o n a n d Se e d l i n g Phy s i o l o g i c a l I nd e x o f Hu l l e s s Ba r l e y
The r e s ul t s s ho we d t h a t t he e f f e c t s o f CTS o n g e r mi n a t i on r a t e a n d g e r mi na t i o n po t e n t i a l we r 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麦进行浸种及幼苗处理 , 探讨 壳聚糖 对几种种子 萌发 及幼 苗生理 生化特性 的影 响。试验 结果表 明 , 种子 发 芽 各 率、 芽势、 发 幼苗生长量和活力指数均 高于对 照 ; 用壳聚糖溶液喷洒正在 生长的幼苗 叶片 , 叶绿素 、 其 可溶性蛋 白质
含量均明显提 高; C 且 S在 一 定 范 围 内存 在 浓度 效应 , 度 为 0 2 时 处理 效 果 最 佳 。 浓 .%
Y N u A GH a Z O uj H U Z - i
( e aoao f oet rt t n Sc unA cl rl nvri Yan 20 4,hn ) K yLb rtyo rs Poe i , ih a ut a U iesy, ' 6 5 1 C ia r F co u t a
维普资讯
第2 9卷 第 1 期
20 0 8正
四 川 林 业 科 技
J u n lo ih a o e ty S in e a d T c n l g o r a f c u n F r sr ce c n e h o o y S
壳 聚糖 (htsn 简称 C ) ci a , o s 又称 脱 乙酰几 丁质 , 聚氨基 葡 萄糖 , 甲壳 素 ( 是 即几 丁 质 ) 乙酰 化 的 衍 脱 生物 , 是一 种 高分 子 直 链 型 多糖 。每 年 自然 界 繁衍 产 生 的 甲壳素 约 为 l 吨 , 仅 次于 纤维 素 的第 二 O亿 是 大再 生资 源 。 目前 甲壳素 和壳 聚糖 的生 产原 料主 要 来 自海鲜 加 工业 的废 弃 物 。我 国 内河 湖 泊 多 , 域 海 大, 甲壳 动物 资源 十分 丰 富 , 年 废 弃 的 虾 、 壳 都 每 蟹 有数 千万 吨 , 这是 生 产 甲壳 素 的重 要 来 源 j 。积 极 开发 壳 聚糖 在农林 业 上 的应 用 , 不仅 可 以变废 为宝 ,
Vo1 2 No.I . 9.
2月 种 子 萌发 及 幼 苗 生 长 的影 响
杨 桦 , 周祖基 一
( 四川农业大学森林保护垂点实验室, 雅安 65 1) 四川 204
摘 要: 本文采用不同浓度 ( . % 、. %和 0 3 质量浓度) 0 1 02 .% 壳聚糖 ( S 溶液对马尾松 、 C) 栾树 、 金合 欢、 刺槐 、 玉米、
i a,Ro i i p e d a a i an bna s u o c ca,Co d W h a .T e u t v h wn t a e g r n to ae,g r i n n r a e t he r s lsha e s o tt e mi ain r t h h e ・ m n tn n ry,g o h o e d i g d v g u n e fs v r ls e s a e h g rt a o e o e c nto ; aige eg r wt fs e ln sa io ri d x o e e a e d r ihe n t s ft o r l n h h h Afe p a ig t e s l i n o n t e la e fs e ln si o h,t e c lr p y la d s l b e p oe n tr s r yn out fCS o e v so e d i g n g wt h h o o h l n o u l r t i h o h r a e g e t mp o e r al i r v d;The CS h s s me c n e tain e fc t n a c na n r n e o o c nr t n,a d r y a o o c n r to f twi e ti a g fc n e tai e hi o n 0. 2% o e t e tc n g tt e o tmum fe t fCS t a r m n a e p i h ef c . Ke r y wo ds: i s n, r n t n, h soo ia n r l Ch t a Ge mi a i P y il gc lCo to o o
Abta tT ee et f hs sn( S ntesruigo vrl ed n h s lg a a dboh m ・ src : h f c o ioa C )o po t f eea se sadp yi oi l n i e i c t h n s o c c cl hrc r t f e e l edig a t i ytet a e t f ieetC t s 0 1 、 . % a c aat ii o vr e l sw ss de b h r t n f rn Ss es( . % 0 2 e sc s a s n u d em o df r a d0 3 w w nteses n e l g f iu mtsna a, ol u r a i lt, cc f re・ n 。 % / )o ed ds di s n ̄  ̄ o i h a e n oP n K e et i p n u a A ai ans r ea ca a
关键词 : 壳聚糖 ; 萌发 ; 生理调 节 中图分类号 :7 84 ¥ 1.9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0 3— 5 8 20 ) 1— 0 9一 4 10 5 0 (0 8 0 0 3 o
Th fe t o io a n t e S r u i g o e d e Ef c f Ch t s n o h p o tn f S e s a d t e Gr wt f S e ln s n h o h o e d i 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