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萌发形成幼苗(新)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北师大版 (9)

6.1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一、教材分析1、本节处于第三单元的第6章的第一节2、本节教材内容从绿色植物的生活史概念引入,种子萌发是绿色开花植物生活史的起点,以“观察种子结构―了解萌发过程―分析萌发条件〞为线索,讲解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生长发育特征。
3、本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1〕重点:1〕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2〕、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形态变化。
〔2〕难点:种子中储藏的营养有机物的性质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描述种子的结构,区别双子叶与单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区别;能用适当的方法解剖、观察和记录观察所见种子的形态结构特征。
2、描述种子萌发时形成变化的过程,并指出各局部结构发育的趋势;3、概述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解剖,观察探究种子的形态结构特征。
2、通过对种子萌发时的形态结构变化的观察,探究种子各局部结构的发育顺序和种子萌发的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的学习,培养学生保护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
2、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研究态度。
3、通过学习,增进学生对农业生产实践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策略第1课时从“生活史〞现象的呈现来创设情境。
用课前准备的挂图来演示一个植物体的“种子→幼苗→成熟植物体→开花→结果→种子〞的变化经历,当学生明白了植物一生要经过一个“从种子到种子〞的生活历程时,给出“生活史〞的根本概念。
启发学生谈谈“你见到种子是什么样的〞“种子是怎样变成小幼苗的〞“小苗要多久才长到能够开花〞等等。
接下去,演示几种形态类型的种子,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解剖种子观察种子结构,接着出示挂图讲解种子萌发时的形态结构的变化,最后,小结种子的根本结构。
下课前,将一些种子发给学生,种到培养装置中,让学生在课外进一步观察并了解种子萌发时结构形态的变化。
方法:讲授法,交流法,讨论法、实验法教具:挂图、有关实验材料四、教学过程生活史是指生物在一生中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全过程。
《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导学案》

《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了解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
2. 掌握幼苗的形成过程;
3. 理解种子和幼苗对植物发展发育的重要性。
导学内容:
一、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
1. 种子的结构:种子由种皮、胚和营养物质组成。
种皮是种子的珍爱层,胚是种子的发育核心,营养物质则为胚提供营养。
2. 种子的萌发过程:种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吸收水分、膨胀、胚发育、根和茎的发展,最终形成幼苗。
二、幼苗的形成过程
1. 幼苗形成的必要条件: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土壤。
2. 幼苗的形成过程:种子吸收水分后,胚开始发育,根部向下发展,茎部向上发展,形成幼苗。
导学活动:
1. 观察实验:准备一些不同种类的种子,让学生观察种子的结构,并了解种子的萌发过程。
2. 实地考察:指挥学生到校园或者田间地头,观察不同植物的幼苗,让学生了解幼苗的形成过程。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种子和幼苗对植物发展的重要性,并展示他们的讨论效果。
导学总结:
通过本次导学活动,学生应该能够了解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掌握幼苗的形成过程,以及理解种子和幼苗对植物发展发育的重要性。
同时,学生也应该培养对植物发展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植物发展的奥秘。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今后的进修和生活中,关注植物的成长,热爱大自然,珍惜我们的环境。
种子萌发的四个阶段及特点

种子萌发的四个阶段及特点种子萌发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过程之一,它标志着种子从休眠状态进入到活跃的生长状态。
种子萌发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吸水阶段、膨大阶段、胚根伸长阶段和胚芽伸长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重要性。
第一个阶段是吸水阶段。
在这个阶段,种子吸收周围环境中的水分,使种子内部的细胞重新活跃起来。
种子吸水后,种皮会逐渐变软,胚乳中的营养物质开始溶解,为胚芽的生长提供能量和营养。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种子表面会出现水渗透,种子体积会逐渐增大。
第二个阶段是膨大阶段。
在这个阶段,种子细胞开始吸收水分,细胞内的细胞壁逐渐膨胀,种子体积进一步增大。
同时,种子内部的胚乳细胞也开始分裂和增殖,为胚芽的发育提供更多的细胞和组织。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种子的体积明显增大,种子表面可能会出现裂纹。
第三个阶段是胚根伸长阶段。
在这个阶段,胚芽内的胚根开始向外伸长,穿破种皮,进入土壤中。
胚根的伸长是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来实现的,胚根会不断向下延伸,寻找水分和养分。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种子内部的胚根开始出现,并逐渐向外延伸。
第四个阶段是胚芽伸长阶段。
在这个阶段,胚芽内的胚芽开始向上伸长,形成幼苗的茎和叶。
胚芽的伸长也是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来实现的,胚芽会不断向上生长,直至出土。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种子内部的胚芽开始出现,并逐渐向上延伸。
种子萌发的四个阶段及其特点可以总结如下:1. 吸水阶段:种子吸收水分,种子体积增大,种皮变软。
2. 膨大阶段:种子细胞吸水膨胀,种子体积进一步增大,胚乳细胞分裂增殖。
3. 胚根伸长阶段:胚芽内的胚根开始向外伸长,穿破种皮,寻找水分和养分。
4. 胚芽伸长阶段:胚芽内的胚芽开始向上伸长,形成幼苗的茎和叶。
种子萌发是植物生长的起点,它标志着种子的休眠状态结束,进入到新的生长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重要性,它们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共同完成种子的萌发过程。
了解种子萌发的四个阶段及其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为种子的培育和植物的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被子植物生活史

被子植物生活史
一、生活史的概念
被子植物从种子萌发开始——幼苗——成年植株(根,茎,叶)-——开花——传粉——受精——种子、果实形成整个周期,即从种子萌发——新种子形成的整个过程,称之生活史。
二、世代交替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必须经历两个阶段或两代,即孢子体世代和配子体世代。
孢子体世代:从受精卵发育到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占被子植物生命周期的大部分,是植物的无性阶段,也称无性世代。
被子植物的孢子体具有根、茎和叶的分化,是营养植物。
也称为无性一代。
配子体世代:是植物的有性阶段,从大孢子母细胞和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单核大小的孢子,到成熟胚囊含卵和成熟花粉粒含2或3个细胞,花粉管萌发,开始双受精,称为有性世代。
世代交替:生活史中有性世代和无性世代有规律地交替的现象称为世代交替。
三、生活史的特征
孢子体:具有根、茎、叶等器官分化,结构复杂完善,适应性强,占据生命周期的大部分时间。
配子体:结构简单,雄配子体仅有2~3个细胞组成(营养细胞、生殖细胞),极度退化;雌配子体有几个细胞组成(助
细胞,反足细胞,中央细胞,卵细胞),必须依附在孢子体上,生活时间很短。
双受精是被子植物生活史的一大特征,也是被子植物主宰地球的主要原因。
农业知识科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是怎样的

农业知识科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是怎样的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是指从种子发芽开始,到产生成熟的种子或果实,并完成一次生殖繁衍的全过程。
它的长短受到气候、土壤、光照和栽培管理等因素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典型农作物的生长周期。
一、小麦的生长周期小麦的生长周期大体分为播种期、秧苗期、分蘖期、孕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六个阶段。
1. 播种期:一般在春季进行,播种后经过一段时间后,种子开始萌发,并形成幼苗。
2. 秧苗期:新萌发的幼苗逐渐长高,形成秧苗,此时需要保持土壤湿润,并适时进行浇水,以促进生长。
3. 分蘖期:小麦的分蘖期是指每株小麦从一个主茎分出多个侧蘖的过程。
侧蘖逐渐形成,并逐渐生长出苗。
4. 孕穗期:小麦开始形成穗。
穗越来越长,开始出现小麦芒。
5. 灌浆期:小麦芒开始变黄,并逐渐充实。
此时需要加强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以促进籽粒的充实。
6. 成熟期:小麦的穗黄逐渐明显,籽粒饱满,此时为收获时机。
小麦的生长周期一般为90-120天,具体根据不同品种和种植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二、水稻的生长周期水稻的生长周期可分为萌芽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花荚期、填实期和成熟期七个阶段。
1. 萌芽期:水稻种子在湿润环境中吸收水分后,开始萌发,并形成幼苗。
2. 分蘖期:水稻的幼苗逐渐长高,从主茎分出多个侧蘖,形成稻苗。
3. 拔节期:水稻的主茎逐渐延长,幼苗迅速生长,形成完整的株型。
4. 抽穗期:水稻开始形成穗,此时需要加强施肥,以促进花荚的生长。
5. 花荚期:水稻开始开花授粉,花荚逐渐形成。
6. 填实期:水稻开始填实,籽粒变大。
7. 成熟期:水稻的芒刺逐渐变黄,籽粒饱满成熟,此时为收获时机。
水稻的生长周期一般为120-150天左右,不同品种和种植地区会有所差异。
三、玉米的生长周期玉米的生长周期可分为播种期、幼苗期、立秆期、抽雄期、抽雌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八个阶段。
1. 播种期:一般在春季进行,播种后玉米种子开始发芽,并形成幼苗。
种子变成了幼苗

种子变成了幼苗种子发芽是一件惊奇的事情。
当种子在它们合适的环境下受到足够的水和阳光时,它们开始发芽,并变成幼苗。
这个过程十分神奇,每个阶段都需要正确的环境因素和适当的照料,以便幼苗可以健康成长。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种子如何变成幼苗。
种子发芽种子发芽是一个多阶段的过程。
第一阶段是种子吸水。
这个过程通常由雨水或灌溉引起。
当种子吸收了足够的水分后,种子就会膨胀,开始流出种子的酶。
这个酶会分解种子的淀粉质,使得种子内的能量可以被使用。
然后,种子开始发芽。
第二阶段是发芽。
当种子膨胀并开始流出酶时,它们也开始释放出激素。
这些激素称为植物生长素和赤霉素。
它们有助于幼苗的生长。
当种子发芽时,幼苗从种子中伸出。
它们首先会伸出一个小的根系,然后是一个极短的茎。
这个极短的茎在土中生长,它被称为胚轴。
第三阶段是根系的形成。
当种子的胚轴变长时,它会在土中形成根系。
这个根系是幼苗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和营养的主要途径。
因此,一个强大的根系对幼苗的生长至关重要。
在最初的天数里,幼苗还不能够从叶片中吸取能量,因此,它依靠根系吸取营养和水分。
第四阶段是真叶的出现。
当根系建立后,幼苗开始从土壤中吸取养分。
这些养分有助于叶片的生长。
第一组出现的叶片通常被称为初生叶或种子叶。
它们是种子中保存的养分,通常比继续生长的叶子小而圆。
第五阶段是幼苗的稳定生长。
当幼苗开始真正成长时,它们需要合适的光照和水分。
如果光照不够充足,或者水分过不足或过多,幼苗的生长可能会受到影响。
在这个阶段,如果幼苗没有值得注意的病虫害,它们将渐渐地成为健康的大植物。
幼苗的照料在幼苗发芽和稳定生长期间,正确的照料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注意事项:光照幼苗需要足够的光照才能健康生长。
如果光线不足,幼苗可能变得佝偻或者发育缓慢。
给幼苗提供充足的阳光或者使用人工光源,可以帮助幼苗保持健康。
水分保持适当的水分也很重要。
土壤应该保持湿润,但不应过于湿泡或干燥。
如果土壤变得太过湿润,那么幼苗可能会受到根腐的影响。
植物的成长过程

植物的成长过程植物是生命的奇迹,它们以独特的方式生长,从一颗小小的种子发展成为高大的树木。
植物的成长过程经历了几个关键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需求。
以下是对植物成长过程的简要描述。
1. 种子萌发阶段种子是植物生命周期的开始。
当种子被置于适宜的环境条件中,如阳光、水分和温度,它就开始萌发。
首先,种子吸收水分并膨胀,然后伴随着胚珠的活化,发芽开始。
种子外部的保护壳裂开,根首先向外延伸,并扎根于土壤中。
同时,胚珠开始生长,茎轴脱离种皮并向上伸展。
这是植物成长过程的第一个重要阶段。
2. 幼苗阶段一旦种子发芽并生根,幼苗就开始形成。
幼苗是植物的初级阶段,它具有嫩绿的叶子和柔软的茎。
在这个阶段,植物需要充足的光照来进行光合作用,并从土壤中吸取养分和水分。
幼苗通过不断的细胞分裂和伸展来增长,并逐渐增加叶片和分枝。
幼苗阶段是植物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它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较弱,需要人们的呵护和保护。
3. 生长阶段生长阶段是植物成长过程中最长的阶段。
这个阶段中,植物的根系不断扩展并吸收更多的水分和养分。
同时,茎和叶片也在继续生长并增加。
这个过程中,植物会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能量转化为化学能量,并将其存储在叶绿素中。
这为植物提供了生长所需的能量。
与此同时,植物还会释放出氧气,并吸收二氧化碳,与环境进行气体交换。
这个阶段的成功取决于植物周围环境的稳定性和养分的供应。
4. 开花和结实阶段当植物达到一定的成熟度时,它将进入开花和结实阶段。
在这个阶段,植物开始形成花蕾,并通过传粉或自花授粉来繁殖。
花朵在吸引昆虫和其他传粉者的帮助下进行授粉,花粉与花柱结合形成种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花朵凋谢,种子慢慢成熟。
当种子成熟时,它们会散布到周围的土壤中,为新一轮的成长和繁殖做准备。
5. 周期重复一旦种子成熟,植物的生命周期并未结束。
种子会随着自然力量的作用,如风、水或动物运动,散布到周围的土壤中。
一些种子可能会在当前季节的结束时休眠,并等待下一个适宜的时机继续生长。
种子发芽过程文字介绍

种子萌发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吸胀、萌动、发芽和幼苗形成。
1、吸胀:是种子萌发的起始阶段。
表现为种子吸水而膨胀直到一定的饱和程度。
稻种出现谷粒膨大,谷壳变软。
2、萌动:为种子萌发的第二阶段。
表现为种子体内各种重量变化作用,贮藏物质进行转化,转移到生长点,使胚的体积扩大,胚根尖端突破种皮外伸,这一现象称为种子萌动,也称为“露白”或“破胸”。
3、发芽:种子萌动后,种胚继续生长,当胚根、胚芽伸出种皮并发育到一定程度时,就称为发芽。
4、幼苗生长:芽谷播种后,胚根下扎,胚芽鞘向上竖起,生长上叫扎根扶叶。
随后,不完全叶伸出芽鞘,称为出苗(也称现青)。
第1-3片完全叶抽出后,其芽鞘节上长出数不定根,有利于幼苗扎根立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
B.水稻、蚕豆、黄瓜 D.小麦、蚕豆、高梁
3、小麦种子营养物质贮藏在:(
A.子叶 B.胚乳 C.胚芽
B
)
D.胚根 )
4、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共有的结构是( A、都具有胚乳
B、都具有种皮和胚乳
C、都具有子叶和胚乳 D、都有种皮和胚
课堂练习:
胚的组成是( C )。
种子萌发时的形态结构变化
胚芽发育成幼 苗的茎和叶 子叶或胚乳提供 完营养物质后, 逐渐萎缩 胚轴发育成连接 根和茎的部位 首先是胚根 发育成根
小结:
菜豆种子
种皮 胚芽 将来发育成茎和叶 胚轴 将来发育成茎和根的连接部分 胚 胚根 将来发育成根 子叶 (2片) 储存营养
果皮和种皮 ( 茎和叶 胚芽 将来发育成 ( 玉米种子 胚 胚轴 将来发育成茎和根的连接部分 胚根 将来发育成根 子叶(1片) 转运营养 胚乳 储存营养物质
A胚芽、胚轴、胚根、胚乳 B胚芽、胚轴、胚根、胚乳、子叶 C胚芽、胚轴、胚根、子叶 D种皮、胚芽、胚轴、胚根、子叶 子叶的作用是(D)。 A发育成幼叶 B发育成茎和叶 C保护胚芽、胚轴和胚根 D贮存养料、为胚转运营养物质 供人们食用的面粉,主要是用小麦种子的(C )加工而成的。 A胚 B种皮 C胚乳 D子叶 人们食用花生时,食用的部分主要是种子的( B )。 A胚 B子叶 C胚乳 D种皮
单子叶植物: 种子的胚具有一片子叶的植物
外部: 种皮和果皮
玉米种子
内部
胚乳 子叶 胚根 胚轴 胚根 胚轴 胚芽 胚
填表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 菜豆种子 项目 不 同 点 胚乳 营养储存 相 同 点 子叶 2片 无 子叶里 1片 有 胚乳里 玉米种子
种皮和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
知识的应用
1、如果你到种子公司购买当年播种所需 的种子,应选择什么样的种子? 结构完整的饱满的活的种子。 2、我国北方早春播种后,为什么要地膜 覆盖?
保持温暖的环境。
6.1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
云岩
第一节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
云岩
一、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表现的是什么生命现象?
植物的生长、 发育、
繁殖后代
种子
幼苗 成熟植 株
果实
生活史:是指生物在一生中所经历的生长、 发育和繁殖的 全过程。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是指从种子到种子的过程。
猜一猜:
种子的形态各不相同.那么,一粒小小的种子,为 什么能萌发成幼苗,长成一株参天大树呢?
(可能与种子内部的结构有关)
活动:一
观察种子的结构
1.菜豆种子的结构 胚芽 胚轴 种脐 种皮 胚根 子叶 胚
2.玉米种子的结构
种皮与果皮 胚乳 子叶 胚芽 胚轴 胚根 胚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 种子的胚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
种子萌发的条件:
种子萌发时要求适量的水分、 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缺少其 中的任何一种外界条件种子都不能 萌发.
课堂小结:
自身条件
成熟的、结构完整的胚 有生活力的胚 有充足的营养物质 适量的水分 适宜的温度
种子萌发 的条件
外界条件
充足的空气
考考你
胚乳 。 1、我们吃的大米,主要来自水稻种子中的_______ 2、下列都是单子叶植物的一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