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剂常见的几种分类1
微生物问答题

第1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细菌有哪3种形态?2.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有哪些?特殊结构各有何作用?3.G+菌和G-菌细胞壁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4.青霉素和溶菌酶为什么不能杀灭革兰阴性菌?5.简述革兰染色法操作步骤第2章细菌的生理1.细菌的生长繁殖条件是什么?2.细菌生长曲线分哪4个阶段?3.细菌根据对氧的需要程度分为哪几种类型?4.细菌合成代谢产物有哪几种?第3章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1.常用的消毒剂有哪些种类?2.简述化学消毒剂的杀菌机制。
3.湿热灭菌有哪些方法? 各有何用途?4.筒述紫外线杀菌的作用机制和注意事项。
5.在温度和时间相同的情况下,为什么湿热灭菌法的效果比干热法好?6.当从事病原生物学安全实验室工作时,应考虑哪些与生物安全相关的问题?第4章噬菌体1.噬菌体的概念及其特征。
2.毒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前噬菌体、溶原性细菌、溶原性转换的概念及特征。
3.溶菌性周期与溶原性周期的区别。
第5章细菌的遗传变异1.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的类型及其主要差异?2.何谓BCG、transposon、R质粒、Hfr、lysogenic conversion和Ames试验?3.影印试验验证何种理论?突变型细菌有哪些?第6章细菌耐药性1.简述抗菌药物类型2.抗菌药物作用机制又几种?3.简述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
4.控制细菌耐药性策略?第7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1.病原菌对宿主的致病性,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2.试比较内毒素与外毒素的基本生物学特性?3.细菌的侵袭力,由哪些因素组成?4.请陈述机体抗细菌感染的特点?5.当机体感染病原菌后,感染的发展及其结果可能在机体有哪些方面的表现?6.试述医院感染的基本特点?从医学微生物学角度,怎样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第8章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1. 试述检测病原菌的基本程序和原则?2. 对已经分离出的细菌菌落,怎样从微生物学角度去进一步鉴定?3. 试述疫苗研制及其发展的主要阶段?第9章球菌1.简述葡萄球菌的分类及意义。
一、皮肤消毒剂系列1.安尔碘

3.点而康®快速多酶洗液, 利康公司最新推出的点而康®快速多酶洗液是真正意
义上的多酶制剂,其综合消化有机污物能力达到国际先进 水平,产品稳定性好,性价比高,对金属无腐蚀性,有手 洗型和机洗型二种配方,适用于内镜和其他医疗器械的人 工和机器清洗。
三、器械消毒清洗系列
1.点而康®2%强化戊二醛消毒剂 2%戊二醛是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和《内镜清洗消
毒技术操作规范》一致推荐的低温灭菌剂。 点而康®2%强化戊二醛具有灭菌可靠、质量上乘,经
济实用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医疗器械的消毒和灭菌。 本产品被世界著名内镜清洗机厂家 OLYMPUS(奥林
巴斯)选做配套使用产品。
四、手卫生消毒剂系列
1.洁芙柔®抗菌洗手液 本品添加安全抗菌成分,高效除菌、洁肤护肤二合一,
性质温和无刺激、不添加色素和香精,采用无菌出液装置, 无二次污染。
2.洁芙柔®消毒凝胶 采用特别护肤配方,速效持效杀菌,凝胶剂型.无色
素、无香精,包装采用无菌出液装置,有效杜绝二次污染。
3.洁芙柔®4%葡萄糖洗必泰外科洗手液 美国 APIC 协会(感染与流行病学专业协会)推荐,美国
公司生产的利康牌全自动外科专用洗手台采用高效 多级水处理系统,能即时提供高纯水,自动提供洗手液 和消毒液,机体采用优质不锈钢一次成型,选用进口元 件,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医院同类进口设备的良 好替代品。
六、医用监测用品系列
本公司专业生产各种消毒因子的监控产品。包括:测氯试纸, 戊二醛测试卡、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卡(132℃、l2 l℃)、指示胶 带、指示标签等医院感染监控系列产品
(完整版)《消毒产品分类目录》

医院消毒防护用品目录一、消毒剂、消毒器械(一)消毒剂1、用于医疗卫生用品消毒、灭菌的消毒剂2、用于皮肤、粘膜消毒的消毒剂(其中用于粘膜消毒剂仅限医疗卫生机构诊疗用)3、用于餐饮具消毒的消毒剂4、用于瓜果、蔬菜消毒的消毒剂5、用于水消毒的消毒剂6、用于环境消毒的消毒剂7、用于物体表面消毒的消毒剂8、用于空气消毒的消毒剂9、用于排泄物、分泌物等污物消毒的消毒剂(二)消毒器械1、用于医疗器械、用品灭菌的灭菌器械2、用于医疗器械、用品消毒的消毒器械3、用于餐饮具消毒的消毒器械4、用于空气消毒的消毒器械5、用于水消毒的消毒器械6、用于物体表面消毒的消毒器械(三)生物指示物1、用于测定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指示物2、用于测定环氧乙烷灭菌效果的指示物3、用于测定紫外线消毒效果的指示物4、用于测定甲醛灭菌效果的指示物5、用于测定电离辐射灭菌效果的指示物(四)化学指示物1、用于测定压力蒸汽灭菌的指示物(包括指示卡、指示胶带、指示标签和BD试纸)2、用于测定环氧乙烷灭菌的指示物(包括指示卡和指示标签)3、用于测定紫外线消毒的指示物(包括辐照强度指示卡和消毒效果指示卡)4、用于测定干热灭菌效果的指示物5、用于测定电离辐射灭菌效果的指示物6、用于测定化学消毒剂浓度的指示物(五)灭菌包装物1、用于压力蒸汽灭菌且带有灭菌标识的包装物2、用于环氧乙烷灭菌且带有灭菌标识的包装物3、用于甲醛灭菌且带有灭菌标识的包装物(六)卫生部规定的纳入消毒剂、消毒器械管理的其他物品二、卫生用品(一)尿布等排泄物卫生用品1、尿裤2、尿布(垫、纸)3、隔尿垫(二)皮肤、粘膜卫生用品1、湿巾(纸)2、卫生湿巾(纸)3、抗(抑)菌洗剂(不含栓剂、皂类)(三)其他的一次性卫生用品1、纸巾(纸)2、卫生棉(棒、签、球)3、手(指)套4、口罩5、避孕套(四)卫生部规定的纳入卫生用品管理的其他物品三、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一)输注类1、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针)2、一次性使用无菌加药注射器3、一次性使用输液器(针)4、一次性使用(石英管式)输液器5、一次性使用滴定管式输液器6、一次性使用袋式输液器7、一次性使用输血器(针)8、一次性使用输血袋9、一次性使用输液袋10、一次性使用聚丙烯(PP)输液容器11、一次性使用负压采血器(针)12、一次性使用抽血器材13、一次性使用血浆分离采集器14、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用药液过滤器15、一次性使用穿刺输液器16、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17、一次性使用镇痛泵(二)导管类1、一次性使用医用导管2、一次性使用导管接头3、一次性使用造瘘管4、一次性使用导尿管5、一次性使用输尿扩张管6、一次性使用J型导管7、一次性使用单腔单气囊管8、一次性使用气管导管9、一次性使用肛管10、一次性使用三通道鼻氧管11、一次性使用胃管(三)诊断、治疗器具类1、一次性使用导尿包2、一次性使用导尿袋3、一次性使用穿刺包4、一次性使用备皮包5、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6、一次性使用手术刀(镊、剪)7、一次性使用可吸收缝合线(含针)8、一次性使用不可吸收缝合线(含针)9、一次性使用换药器具(碗、镊、剪)10、一次性使用吻合器(夹)11、一次性使用活检钳12、一次性使用阴道扩张器13、一次性使用麻醉接头14、一次性使用压舌板15、一次性使用医用换药镊16、一次性使用检查用手(指)套17、一次性使用乳胶医用手套18、一次性使用负压引流器19、一次性使用吸痰器20、一次性使用吸唾器21、一次性使用吸氧管22、一次性使用阴道冲洗器23、一次性使用体外引流袋24、一次性使用灌肠包(肠道冲洗器)25、一次性使用麻醉用过滤器26、一次性使用灌肠器27、一次性使用病灶清除器28、一次性使用换药盒29、一次性使用手术器械袋30、一次性使用体外灌肠袋31、一次性使用肠道冲洗袋(四)麻醉器具类1、一次性使用麻醉穿刺导管2、一次性使用带通条麻醉穿刺导管3、一次性使用麻醉止痛泵4、一次性使用麻醉用针5、一次性使用微量麻醉持续注液泵(五)手术巾、敷料类1、一次性使用无菌手术敷料包2、一次性使用医用手术衣、帽、口罩、垫单3、一次性使用三角巾、手术巾、治疗巾4、一次性使用医用粘贴薄膜手术巾5、一次性使用无菌敷(胶)贴6、一次性使用脱脂纱布叠片7、一次性使用脱脂纱布绷带8、一次性使用棉卷、棉签、棉球、医用棉垫9、一次性使用抗菌医用敷料10、一次性使用医用弹力绷带、四头带、护身用带11、一次性使用医用腹带12、一次性使用输液贴13、一次性使用腹部垫、产垫(产妇巾)、烧伤垫、床垫14、一次性使用卫生护理垫15、一次性使用隔离服16、一次性使用生化敷料(六)护理器材类1、一次性使用尿壶(杯、袋)2、一次性使用肛门袋3、一次性使用男性尿道夹4、一次性使用医用枕套、床单5、一次性使用输氧面罩6、一次性使用鼓泡式氧合器(七)其他类1、一次性使用消毒棉签2、一次性使用消毒纱布3、一次性使用医用透气胶带4、一次性使用纸质胶带5、一次性使用拭子(八)卫生部规定的纳入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管理的其他物品。
常用化学消毒药品.

酚类消毒剂
③复合酚(农乐、消毒灵、菌毒敌) 是41%~49%酚和22%~26%醋酸的混合物。能杀灭细菌、霉菌和病毒, 对多种寄生虫卵亦有杀灭作用。
0.5%~1%:用于动物圈舍、笼具、排泄物等的消毒。
表面活性剂类消毒剂
①新洁尔灭(苯扎溴铵) 0.1%~0.5%:皮肤、黏膜及器械消毒以及种蛋的喷雾或浸泡消毒。 不 能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肥皂、合成洗涤剂)配合应用,否则会被中和 而失效。
氧化剂类消毒剂
过氧化氢(双氧水):在水 中分解成水和氧。可快速灭 活多种微生物。 1%~2%创面消毒; 0.3%~1%黏膜消毒。
酚类消毒剂
①苯酚又称石炭酸。可杀灭细菌繁殖体,但对芽孢、病毒无效。 2%~5%的水溶液用于污物、用具、车辆、墙壁、运动场及动物圈舍的 消毒; [注意]:不适于肉、蛋运输车辆及贮藏库的消毒。 ②煤酚又名甲酚。来苏儿则是其为50%的肥皂溶液,故以称甲酚皂。 2%溶液:用于手术前洗手及皮肤消毒; 3%~5%溶液:器械、物品消毒; 5%~10%溶液:动物圈舍及排泄物等消毒。
含氯消毒剂
③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消毒威)。对细菌繁殖体、细菌芽孢、病毒、 真菌孢子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 0.5%~1%:喷洒、浸泡、擦拭等方法可杀灭病原体。 ★ 5%~10%:杀灭细菌芽孢。 ★ 干粉消毒(1:5):粪便消毒. ★ 场地消毒:10~20mg/m2,作用2~4h。冬季0℃以下时,50mg/m2,作用 16~24h以上。 ★ 消毒饮水:4mg/L,作用30min。
含氯消毒剂
二氧化氯 可用于畜禽舍、场地、器具、种蛋、屠宰厂、饮水消毒和带畜消毒。含有 效氯5%时,环境消毒,每升水加药5~10mL,泼洒或喷雾消毒;饮水消毒,100L水 加药5~10mL;用具、食槽消毒,每升水加药5mg,浸泡5~10min。现配现用 。
消毒剂常见的几种分类

消毒剂常见的几种分类常用的消毒剂按成分分类主要有9种: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醛类消毒剂、醇类消毒剂、含碘消毒剂、酚类消毒剂、环氧乙烷、双胍类消毒剂和季铵盐类消毒剂;按消毒效果分类有3种: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
当今社会提倡无毒环保,环凯推出了高效环保消毒剂。
下面对几种常见消毒剂进行介绍。
含氯消毒剂含氯消毒剂是指溶于水产生具有杀微生物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剂,其杀微生物有效成分常以有效氯表示。
次氯酸分子量小,易扩散到细菌表面并穿透细胞膜进入菌体内,使菌体蛋白氧化导致细菌死亡。
含氯消毒剂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结核杆菌和抗力最强的细菌芽胞。
这类消毒剂包括无机氯化合物(如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氯化磷酸三钠)、有机氯化合物(如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氯铵T等)。
无机氯性质不稳定,易受光、热和潮湿的影响,丧失其有效成分,有机氯则相对稳定,但是溶于水之后均不稳定。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具有强氧化能力,各种微生物对其十分敏感,可将所有微生物杀灭。
这类消毒剂包括过氧化氢、过氧乙酸、二氧化氯和臭氧等。
它们的优点是消毒后在物品上不留残余毒性。
二氧化氯对细胞壁有较强的吸附和穿透能力,放出原子氧将细胞内的含巯基的酶氧化起到杀菌作用。
国外大量的实验研究显示,二氧化氯是安全、无毒的消毒剂,无“三致”效应(致癌、致畸、致突变),同时在消毒过程中也不与有机物发生氯代反应生成可产生“三致作用”的有机氯化物或其它有毒类物质。
但由于二氧化氯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应避免在高浓度时(>500ppm)使用。
当使用浓度低于500ppm时,其对人体的影响可以忽略,100ppm 以下时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的影响,包括生理生化方面的影响。
对皮肤亦无任何的致敏作用。
事实上,二氧化氯的常规使用浓度要远远低于500ppm,一般仅在几十ppm左右。
因此,二氧化氯也被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
鸡舍的消毒方法

鸡舍消毒方法消毒的目的是杀灭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首先应将场地和物品的污物清除清洗干净,然后再进行消毒。
常用的消毒剂有以下几种:1.氢氧化钠(苛性钠、烧碱):常用1%-2%浓度,用于环境及物品消毒,也可用于消毒坑。
对金属有腐蚀性。
2.福尔马林:含37%-40%甲醛溶液,有较强的杀菌、杀病毒作用,与高锰酸钾作用常用于熏蒸消毒,也可用0.5%-1%溶液作喷洒消毒。
3.新洁尔灭:0.1%浓度用于饲养人员手的消毒,手术器械器具消毒浸泡30分钟。
用于粪便、污水消毒效果不好,新洁尔灭遇肥皂则作用消失。
4.酒精(乙醇):消毒用70%浓度,主要用于消毒饲养人员手及皮肤。
5.碘酒(碘酊):3%-5%碘酒用于注射部位、手术部位消毒。
6.过氧乙酸:对细菌病毒均有效,0.3%-0.5%溶液可用于各种消毒。
现配现用。
7.除菌净:含氧化剂,对细菌病毒有效。
8.高锰酸钾:强氧化剂,0.05%-0.1%溶液可用于饮水消毒。
9.煤酚皂溶液(来苏儿):1%-2%溶液可用于消毒饲养人员手、器械,5%溶液消毒禽舍、场地。
10.生石灰(氧化钙):遇水生成氢氧化钙起消毒作用。
10%-20%石灰乳可用于涂刷墙壁、消毒地面。
石灰乳要现用现配。
(二)消毒方法1.阳光消毒:太阳光谱中的紫外线有较强的杀菌作用,笼具等物品清洗后在阳光下曝晒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2.紫外线消毒:鸡场的大门、人行通道可安装紫外线灯消毒,工作服、鞋、帽也可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紫外线对人的眼睛有损害,要注意保护。
3.火焰消毒:对金属笼具、地面、墙面可用喷灯进行火焰消毒;对鸡舍垫料、病鸡死尸可进行焚烧处理。
4.煮沸消毒:是一种简单可*的消毒方法。
金属器械、玻璃用具、工作服等可在锅内煮沸消毒。
5.熏蒸消毒:密闭的房舍,孵化器等可用熏蒸消毒法。
常用福尔马林气体熏蒸,一般近每立方米空间用富尔马林25毫升,加入高锰酸钾12.5克产生福尔马林气体。
过氧乙酸亦可用于熏蒸,按每立方米空间用1-3克纯品,配成3%-5%溶液,加热产生气体熏蒸。
消毒剂分类

1、消毒剂分类根据国家卫生部编写的消毒技术规范、消毒剂的杀菌水平将消毒剂分为如下3类:1.1 高效消毒剂 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的消毒剂,如戊二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漂白粉、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漂粉精)、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三氯异氰尿酸等。
1.2 中效消毒剂 可杀灭各种细菌繁殖体(包括结核杆菌),以及多数病毒、真菌,但不能杀灭细菌芽孢的消毒剂。
如含碘消毒剂(碘伏、碘酊)、醇类、酚类消毒剂等。
1.3 低效消毒剂 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的消毒剂.如苯扎溴铵(新洁尔灭)等季铵盐类消毒剂,氯己定 (洗泌泰)等双胍类消毒剂等。
预防消毒时,根据消毒对象和消毒任务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若有疫病发生,最好选用高效消毒剂进行扑灭,或选用已经权威机构检验鉴定杀灭效果确切的消毒剂进行扑灭。
2、常用消毒剂介绍2.1 卤素类消毒剂 卤素类消毒剂包括:(1)含氯消毒剂;(2)含碘消毒剂;(3)含溴消毒剂。
其杀菌原理是通过氧化、卤代反应破坏细胞壁、细胞膜,使细胞质漏出,细胞核也被破坏。
也可以解释为其细胞结构、蛋白质、酶系统被氧化、卤代、分解、破坏。
2.1.1 合氯消毒剂 包括:(1)无机类含氯消毒剂(次氯酸钠、漂白粉、漂粉精等);(2)有机类含氯消毒剂(——氯异氰尿酸、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二氯海因);(3)——氧化氯消毒剂。
无机类含氯消毒剂主要成分是NaOCI或Ca(OCl):。
其中还含有NaOH或Ca(OH),,其水溶液是碱性。
氯是以次氯酸根存在。
次氯酸根带负电,病菌小粒也带负电,电性相斥,次氯酸根不易接近病菌进行杀灭。
次氯酸是不带电荷的中性小分子,就很容易接近病菌,进行杀菌。
试验也证实次氯酸的杀菌效力比次氯酸根强几十倍。
有机含氯消毒剂属于氯胺结构类,在水溶液中逐渐水解生成次氯酸,其水溶液显酸性。
其消毒杀菌力强于无机氯消毒剂,在水处理中使用,药效持久,对保证余氯的含量有利。
该类消毒剂只要按规定保存,相当稳定,其有效期长。
中国 消毒剂分类

中国消毒剂可以根据其化学性质和用途进行不同的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方法:
1.按化学性质分类:
(1)氧化剂类消毒剂:如双氧水、过氧化氢等。
(2)卤素类消毒剂:如次氯酸钠、氯气等。
(3)醛类消毒剂:如甲醛、戊二醛等。
(4)醇类消毒剂:如乙醇、异丙醇等。
(5)酸类消毒剂:如盐酸、硝酸等。
2.按用途分类:
(1)医疗消毒剂:如医用酒精、碘酒等。
(2)家庭消毒剂:如84消毒液、漂白粉等。
(3)食品消毒剂:如食醋、柠檬酸等。
(4)环境消毒剂:如紫外线消毒灯、臭氧发生器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消毒剂在使用时需要按照其说明进行正确使用,以确保消毒效果和安全性。
同时,消毒剂的选择也需要根据具体的消毒对象和消毒环境进行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毒剂常见的几种分类
常用的消毒剂按成分分类主要有9种: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醛类消毒剂、醇类消毒剂、含碘消毒剂、酚类消毒剂、环氧乙烷、双胍类消毒剂和季铵盐类消毒剂;按消毒效果分类有3种: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
下面对几种常见消毒剂进行介绍。
1.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是指溶于水产生具有杀微生物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剂,其杀微生物有效成分常以有效氯表示。
次氯酸分子量小,易扩散到细菌表面并穿透细胞膜进入菌体内,使菌体蛋白氧化导致细菌死亡。
含氯消毒剂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结核杆菌和抗力最强的细菌芽胞。
这类消毒剂包括无机氯化合物(如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氯化磷酸三钠)、有机氯化合物(如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氯铵T等)。
无机氯性质不稳定,易受光、热和潮湿的影响,丧失其有效成分,有机氯则相对稳定,但是溶于水之后均不稳定。
2.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具有强氧化能力,各种微生物对其十分敏感,可将所有微生物杀灭。
这类消毒剂包括过氧化氢、过氧乙酸、二氧化氯和臭氧等。
它们的优点是消毒后在物品上不留残余毒性。
二氧化氯对细胞壁有较强的吸附和穿透能力,放出原子氧将细胞内的含巯基的酶氧化起到杀菌作用。
国外大量的实验研究显示,二氧化氯是安全、无毒的消毒剂,无“三致”效应(致癌、致畸、致突变),同时在消毒过程中也不与有机物发生氯代反应生成可产生“三致作用”的有机氯化物或其它有毒类物质。
但由于二氧化氯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应避免在高浓度时(>500ppm)使用。
当使用浓度低于500ppm时,其对人体的影响可以忽略,100ppm以下时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的影响,包括生理生化方面的影响。
对皮肤亦无任何的致敏作用。
事实上,二氧化氯的常规使用浓度要远远低于500ppm,一般仅在几十ppm左右。
因此,二氧化氯也被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
3.醛类消毒剂
包括甲醛和戊二醛等。
此类消毒原理为一种活泼的烷化剂作用于微生物蛋白质中的氨基、羧基、羟基和巯基,从而破坏蛋白质分子,使微生物死亡。
甲醛和戊二醛均可杀灭各种微生物,由于它们对人体皮肤、黏膜有刺激和固化作用,并可使人致敏,因此不可用于空气、食具等消毒,一般仅用于医院中医疗器械的消毒或灭菌,且经消毒或灭菌的物品必须用灭菌水将残留的消毒液冲洗干净后才可使用。
4.酚类消毒剂
包括苯酚、甲酚、卤代苯酚及酚的衍生物,常用的煤酚皂又名来苏尔,其主要成分为甲基苯酚。
卤化苯酚可增强苯酚的杀菌作用,例如三氯强基二苯醚作为防腐剂已广泛用于临床消毒、防腐。
5.醇类消毒剂
最常用的是乙醇和异丙醇,它可凝固蛋白质,导致微生物死亡,属于中效消毒剂,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破坏多数亲脂性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
醇类杀微生物作用亦可受有机物影响,而且由于易挥发,应采用浸泡消毒或反复擦拭以保证其作用时间。
醇类常作为某些消毒剂的溶
剂,而且有增效作用,常用浓度为75%。
据国外报道:80%乙醇对病毒具有良好的灭活作用。
近年来,国内外有许多复合醇消毒剂,这些产品多用于手部皮肤消毒。
6.含碘消毒剂
包括碘酊和碘伏,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和部分病毒,可用于皮肤、黏膜消毒,医院常用于外科洗手消毒。
7.环氧乙烷
又名氧化乙烯,属于高效消毒剂,可杀灭所有微生物。
由于它的穿透力强,常将其用于皮革、塑料、医疗器械、医疗用品包装后进行消毒或灭菌,而且对大多数物品无损害,可用于精密仪器、贵重物品的消毒,尤其对纸张色彩无影响,常将其用于书籍、文字档案材料的消毒。
8.双胍类和季铵盐类消毒剂
它们属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杀菌和去污作用,医院里一般用于非关键物品的清洁消毒,也可用于手消毒,将其溶于乙醇可增强其杀菌效果作为皮肤消毒剂。
由于这类化合物可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常将它们与其他消毒剂复配以提高其杀菌效果和杀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