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第7讲:压强单元复习—大气压强常考题型

合集下载

初二大气压强的练习题

初二大气压强的练习题

初二大气压强的练习题气压(Pressure)作为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常常在天气预报、气象学和地理学等领域中被用到。

初二学生通常会学习有关气压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方法。

在本练习题中,我们将提供一些初二水平的气压计算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练习题1:某地气压计读数为101.3 kPa,求将该气压计移至海拔1000米处后的读数(假设气温不变)。

解答1:气压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减小。

根据气压和海拔的关系式,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P2 = P1 * e^(-h/7500)其中,P2表示海拔处的气压,P1表示初始气压,e为自然常数(约等于2.71828),h为海拔的高度差(单位:米)。

在本题中,初始气压P1为101.3 kPa,海拔高度差h为1000米。

代入公式,可以得到:P2 = 101.3 * e^(-1000/7500)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得到P2约为100.59 kPa。

因此,将气压计移至海拔1000米处后的读数约为100.59 kPa。

练习题2:某地气压计读数为100.0 kPa,气温为20℃。

如果气温升高到30℃,求此时的气压计读数。

解答2:气温升高会导致气压增大。

根据气压和气温的关系式,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P2 = P1 * T2 / T1其中,P2表示新的气压计读数,P1表示初始气压计读数,T1表示初始气温,T2表示新的气温(需转化为开尔文温标)。

在本题中,初始气压计读数P1为100.0 kPa,初始气温T1为20℃,新的气温T2为30℃。

代入公式,可以得到:P2 = 100.0 * (273+30) / (273+20)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得到P2约为105.41 kPa。

因此,当气温升高到30℃时,气压计读数约为105.41 kPa。

练习题3:某地气压计读数为100.0 kPa,海拔高度为500米,气温为20℃。

如果海拔升高到1000米,气温升高到30℃,求此时的气压计读数。

压强题型总结

压强题型总结

压强题型总结一、固体压强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计算公式:P = F/S。

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二、液体压强定义: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侧壁产生的压力。

产生原因:液体受到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

计算公式:P = ρgh。

其中ρ表示液体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深度。

特点:在同一深度下,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加液体深度;增加液体密度。

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液体深度;减小液体密度。

三、气体压强定义:气体对容器壁产生的压力。

产生原因:气体具有流动性,在重力作用下自由流动。

特点:气体压强与大气压强不同,它与大气压强无关,只与气体自身有关。

计算公式:P = ρgh。

其中ρ表示气体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高度。

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加气体密度或增加高度。

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气体密度或减小高度。

四、大气压强定义:大气对地球表面产生的压力。

产生原因:地球表面有重力场,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压强。

特点: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天气等因素有关。

计算公式:P = ρgh。

其中ρ表示空气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高度。

应用:气压计、抽气机等。

五、流体压强定义:流体对容器壁产生的压力。

产生原因:流体具有流动性,在重力作用下自由流动。

计算公式:P = ρgh。

其中ρ表示流体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高度。

应用:液压机、喷枪等。

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加流体密度或增加高度。

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流体密度或减小高度。

六、特殊压强题解某些题目中会出现一些特殊的压强问题,需要采用其他方法进行求解,以下是常见的特殊压强题解方法:利用平衡状态求解: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力平衡,可以使用该方法求解未知量。

比如托里拆利实验中,大气压与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可以通过水银柱的高度求出大气压强。

利用力的合成或分解求解:当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可以将其合成或分解为简单的力,再利用已知条件求解未知量。

压强题型总结

压强题型总结

压强题型总结
压强题型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题型,主要涉及物体的压强定义、压力的计算、液体的压强、浮力等内容。

以下是对压强题型的总结:
1. 压强的定义:压强指的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通常用公式P=F/A表示,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A表示作用力的垂直方向的面积。

2. 压强的计算: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面积已知时,可以直接使用公式P=F/A计算压强。

3. 液体的压强:液体的压强由液体的密度、重力加速度和液体的深度决定,可以使用公式P=ρgh计算,其中P表示液体的
压强,ρ表示液体的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液体的
深度。

4. 浮力:当物体浸入液体中时,液体对物体的上表面下方作用的压强大于物体对液体的上表面上方作用的压强,这个压强差就是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液体对物体上表面下方垂直于上表面的面积所施加的压力乘以面积,可以使用公式F=ρVg计算,其中F表示浮力,ρ表示液体的密度,V表示物体在液体中的
体积,g表示重力加速度。

5. 压强的应用:压强是很多物理现象的基础,例如气体的容器,水压设备等都是基于压强的原理制造的。

6. 解决压强问题的一般步骤:首先确定题目中给出的已知量,然后根据题目所求,选择适当的公式计算,最后带入已知量计算即可。

特别需要注意单位换算和精度要求。

以上是对压强题型的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专题07 压强计算题型-2020年八年级物理暑假攻略之34个核心素养特色专题

专题07  压强计算题型-2020年八年级物理暑假攻略之34个核心素养特色专题

专题七 压强计算类题型
【考点梳理】
1.压强公式及其变形公式
(1)压强:S F
p =(普遍使用)
(2)p=ρgh (适用于液体、气体)
2.物理量常用单位及其换算
(1)力的国际单位是N, 受力面积国际单位是m 2,压强的国际单位是Pa 。

(2)1 Pa=1N/m 2
(3)面积单位换算:1cm 2=10—4m 2 1mm 2=10—6m 2
3.利用压强公式解决计算题时思维方法
A.对压强公式S F p =的理解 (1)压力F 的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方向也不一定是竖直向下,压力
与物体表面垂直;
(2)受力面积S 是指物体相互挤压的面积,与物体表面积不一定相等。

(3)运用压强公式计算时,F 的单位是牛顿(N ),受力面积S 的单位要用平方米(m 2),压强的单位是帕(Pa )。

(4)压强公式P=F/S 既适用与固体,又适用与液体,也适用与气体。

B.利用液体压强公式求解问题时应重点关注的地方:
应用的公式是P=ρgh ;h 是指深度,表示从自由液面到计算压强的那点之间的竖直距离,即深度是由上往下量的。

大气的压强专题(基础)

大气的压强专题(基础)

大气的压强专题(基础训练)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1.龙卷风的实质是高速旋转的气流,能把地面上的物体“吸”起卷入空中。

龙卷风能“吸”起物体的主要原因是()A.龙卷风使物体受到的重力变小B.高速旋转的气流流速大,压强小C.龙卷风使物体受到的浮力变大D.龙卷风使物体的密度变小2.下列事例不是利用大气压的是()A.用塑料管吸饮料B.用胶头滴管吸液体C.茶壶的盖上留一小孔,水才容易倒出D.用力压气筒的活塞,把气充进轮胎中3.科学发展一般经过观察现象、解释现象、发现规律和应用规律,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现象:向两张纸中间吹气时,两张纸向中间靠拢B.解释:中间气压小于两侧气压C.规律:气流越大,气压越小D.应用:飞机机翼上平下凸(如图)4.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或干泥土的比热容大,所以在沿海地区陆地表面的气温比海面的气温昼夜变化显著。

读下面四幅“海陆风示意图”,判断近地面大气运动的正确流向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第4题图第6题图5.大风天气,我们如果迎风骑自行车,一阵大风刮过时,会感到无法用嘴或鼻子吸气,但可以向外吐气;当大风过去又恢复了正常的呼吸。

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是()A.与气压无关,是人缺乏锻炼B.风大时,人体内的压强变大,使人难以吸气C.风大时,脸前气压变大,压得人难以吸气D.风大时,脸前气压变小,所以容易向外吐气6.如图是北美草原犬鼠洞穴的横截面示意图。

它有两个出口,当风吹过隆起洞口A表面时,风速较大,吹过平坦洞口B时,风速较小,从而给洞中的犬鼠带去习习凉风。

则下列有关洞内风向分析正确的是()A.风总是B口吹入A口吹出B.风总是A口吹入B口吹出C.风总是AB口同时吹入D.风有时从A口吹入,有时从B口吹入7.茶壶盖上开一个孔的作用是()A.让热气冒出来,便于热茶冷却B.好系绳子,防止打碎C.让外面空气流进,不至于壶内空气压强减小使水流不出来D.让外面的空气流进,可保证茶水的新鲜8.一个杯子的口径为10厘米,装满水后用硬纸板盖好,然后倒过来,水并没有把纸板压下,其原因是()A.水对纸板的黏结作用力造成的B.杯口对纸板的粘力造成的C.大气对纸板的向上压力大于杯中水的重力D.上面的说法都不正确9.我们生活在大气“海洋”的底层,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

中考物理常见题型—气体压强

中考物理常见题型—气体压强

初中物理中考常见题型气体压强【知识积累】1、产生原因:空气受重力作用而且具有流动性。

2、定义:空气对物体产生的压强就是大气压强,大气压强简称为大气压或气压。

3、证明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最先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4、测量实验:托里拆利实验最先准确测出了大气压强值。

5种情况:(1)上提或下压不影响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2)玻璃管的粗细不影响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3)玻璃管倾斜放置时,水银柱长度变长,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4)玻璃管上方留有空气,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变小;(5)不慎将玻璃管打破,玻璃管与水银槽构成连通器,水银面将一直下降到与水银槽液面相平;5、测量工具: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做气压计。

有水银气压计和金属盒气压计(无液气压计)两种。

6、特点:大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7、影响因素:(1)高度: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2)沸点:大气压强越大,液体沸点越高(高压锅)。

(3)天气:晴天的大气压高于阴天的,冬天的大气压高于夏天的。

(4)体积:一定质量的气体,当体积变大时,气压变小,体积减小时,气压变大。

8、应用:活塞式抽水机,离心式水泵,钢笔囊吸墨水,吸管吸饮料,高压锅等【典型习题】1、学完大气压之后,老师布置了用带挂钩的塑料吸盘估测大气压的大小的实验,如图甲所示。

小刚实验小组现有带挂钩的塑料吸盘、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玻璃板。

(1)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A.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这就是大气对吸盘的压力B.小刚将蘸水的塑料挂衣钩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C.用弹簧测力计钩着挂钩缓慢向上拉,直至吸盘刚要离开玻璃板D.测量吸盘与玻璃板接融面的直径d ,计算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S =1.0×10﹣4m 2E.根据P=SF ,计算出大气压的大小P 。

你认为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应该是_____(选填“①”或“②”);①:DBACE ②:BDCAE(2)排好序后进行实验,弹簧测力计控至最大读数。

完整版)压强专题复习

完整版)压强专题复习

完整版)压强专题复习压强的大小为多少?(答案:50 N/cm2)4.一个质量为10 kg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它的底面积为200 cm2,求它对水平面的压强。

(答案:0.5 N/cm2)5.一个人体重为600 N,脚掌面积为200 cm2,求他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答案:3 N/cm2)三)解题思路:1、理解压力和压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注意单位的统一,特别是在计算压强时,单位要转换为N/cm2.3、注意影响压强大小的两个因素:压力和受力面积。

在判断压强大小时,两个因素必须同时考虑。

4、对于特殊情况,如放在水平面上的直柱体,可以直接利用公式p=ρgh计算压强大小。

5、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题目所给出的条件,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注意精度和单位的统一。

二、液体压强液体压强公式P=ρgh中,h表示液体的深度,即液体中某一点到达自由液面的垂直距离。

不同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与液体重力的关系如下:F=G液:底部受到的压力等于液体重力F<G液:底部受到的压力小于液体重力F>G液:底部受到的压力大于液体重力固体和液体在计算压力、压强顺序上不同(一般以不规则的为载体):计算固体产生的压力和压强(一般物体在水平面上),一般是先求压力(压力容易计算F=G),再求压强;计算液体产生的压力和压强,一般先求压强(液体压强容易计算P液=ρ液gh),再求压力(F=p液s)。

一、定量判断压强:1.如图11,甲、乙两相同的试管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液面相平,试管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是相等的,故选B.p甲=p 乙。

2.一个密封的圆台状,放在水平面上,内装满水,若把它倒置,则水对内底面的作用情况是()。

答案为C.压强增大,压力增大。

倒置后,水面高度不变,但是液体重力方向改变,导致底部受到的压力增大。

3.三个分别用铜、铁、铝制成的圆柱体,它们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把它们都竖放在水平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的大小是()。

答案为C.铝圆柱体最大。

初中物理压力压强知识点总结+经典练习题+答案文档

初中物理压力压强知识点总结+经典练习题+答案文档

初中物理压力压强知识点总结+经典练习题+答案文档要求认识连通器,这部分通常以选择或填空题方式考查。

大气压。

⑴定义: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一般用p0表示。

说明:“大气压”与“气压” (或部分气体压强)是有区别的,如高压锅内的气压——指部分气体压强。

高压锅外称大气压。

⑵产生原因:因为空气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

⑶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历史上著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⑷大气压的实验测定:托里拆利实验。

实验过程:在长约 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 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 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 760mm。

原理分析^p :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

即向上的大气压 =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结论:大气压 p0=760mmHg=76cmHg=1.01 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说明:A 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小。

B 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 10.3 mC 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D 若外界大气压为 H cmHg 试写出下列各种情况下,被密封气体的压强(管中液体为水银)。

标准大气压:支持 76cm 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

1 标准大气压 =760mmHg=76cmHg=1.01 105Pa⑸大气压的特点:特点: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都相等。

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

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大气压变化规律研究:在海拔 3000米以内,每上升10米,大气压大约降低100 Pa ⑹测量工具: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浮力单元复习-基本题型
=10N/kg g g ,求
⑴合金体所受的重力。

⑵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多少?
⑷若施加一个竖直方向的力F 3/10 ⑷若施个竖直方向的力2,刚好使木块的体积浸没在水中并静止,求F 2的方向和大小。

D .甲、乙物块所受弹簧拉力之比为1∶6
甲物块所受弹簧拉力之为一个木块投入水中,1/44个木块投水中,静止时有体积露出水面,则木块的密度
为。

【例】如图甲所示。

缓慢地用一杯水将石块浸没(石块未触壁),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2,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
ρ石∶ρ水=F 1:。

,用细线拉着浸没水中不触底,
木块的V =200cm ,需用多大的力才能将其压入水中? (=10N/kg)【例7】露中(g g)
B.密度计在B处的刻度值应大于在A处的刻度值C.这个密度计在甲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D.这个密度计在甲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小
⑴“密度计”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⑵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大?
⑶液体对“密度计”底面的压强是多大?
⑶液体对密度计底面的压强是多大?体积露出水面(10N/kg)体积露出水面。

( g取10N/kg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