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第2册
湘美版小学美术二下《2剪刀添画》

《剪刀添画》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不同剪刀的外形和作用,能描绘出见到的基本形状,了解添画的基本方法,掌握如何使图片内容与添加内容统一的相关知识。
2、利用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采用剪、画、贴的方法进行装饰和添加,并能合理的想象添画成有趣的形象。
3、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作精神,让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中,学习相关的美术知识,激发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情感,提高审美情趣,体验艺术创造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根据图片情境添加内容,学习简单的添画方法。
教学难点:使内容和图案尽量统一。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剪刀、铅笔、橡皮、油画棒等绘画工具。
教师准备:课件、风景图片、剪刀、胶、彩笔等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
1、欣赏作品,揭题导入,出示课前收集的图片。
想一想: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书上的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讨论)思考:图片上添加什么,变成了好看的小丑?他们都是由剪刀变化而来的。
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剪刀添画》。
仔细看一看,摸一摸自己的剪刀,再与同组的同学谈一谈:剪刀由那几部分组成?外形有什么特点?是由哪些图形组合而成的?(学生分组观察,交流)2、小结:剪刀由刀柄和刀刃组成,外形大致由半圆形、梯形和三角形组成。
出示不同作用、不同外形的剪刀——园艺剪、厨房剪、理发剪、医疗剪、裁缝剪等。
渗透安全教育,告诉学生正确的使用剪刀,尽量使用刀刃是圆头的文具剪,使用完剪刀要及时盖上剪刀安全帽,然后及时放回工具盒里。
不要拿剪刀对别人比画。
使用剪刀时注意两手的配合,不要剪到自己的手。
3、描画剪刀。
学生尝试练习:将自己喜欢的剪刀外形用线条表现出来。
二、想象添画。
1、观察想象,巧妙添画。
请每组派一个同学上台添画,根据同一把剪刀添画成不同的形象。
小结:同一形态、同一方向的剪刀可以添画成不同的形象。
相同剪刀不同形态、不同方向变成不同形象,老师转动作业,然后学生讨论、想象,说一说能添画成什么,看谁说的准,说得多。
湘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用皱纹纸或者其它彩色纸,用剪刀剪出大大小小的各种形状,切切割割、拼拼摆摆,粘贴在彩色底纸上,组合成一幅漂亮的画面。
三、作业评价:
在本课教学中,我对学生的课堂作业进行了多次的展示、评价。课后,我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了认真的批改。对于学生的作业,我印象最深的是孩子们的学习、创作热情,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同学们用各种形状组合、设计的小项链、赛车、台钟等,想象画创作奇怪的脸、机器人、高楼大厦、未来时代等,一幅幅都是那么的构思奇巧、妙趣横生。其中,有一位学生画小瓢虫,他构思非常大胆,利用各种基本形进行组合,画出圆形、方形、三角形、椭圆形、梯形、菱形等许多不同的形状。还有的学生设计的各种螃蟹闹钟、动物形汽车等,也生动而有趣。后来,我把这一课带入高年级进行教学,对他们进行不同的导向、要求,也取得了成功。本课教学结束后,我把学生的优秀作业进行了整理,在授课班级、学校进行了专题展示、展览,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反响。
二、奇思妙想——形的趣味组合
形的趣味组合,是本课教学在作业练习上的重点,我设计了三个主题的创作活动:
1、趣味构成——形的组合练习
将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形状组合在一起,像搭积木一样,重复、重叠、错落,构成丰富、巧妙的画面。
2、奇思妙想——自由想象画
通过各种基本形进行巧妙组合,并发挥想象、加工创造,以自己最感兴趣的题材(如奇怪的脸、机器人、赛车、建筑等)进行创作,完成一幅想象画。
3、请学生说一说,你觉得这样的画面美不美?为什么?
4、导入课题:巧妙的组合
二、学习方法,大胆尝试创作
1、欣赏教材上的范画,初步了解作画方法
2、同学之间分组探究,这种组合画有什么特点?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3、学生尝试练习,用学具中的几种几何图形拼摆组合一下,看看能组合出什么画面来。
第2册美术教案

湘版小学美术教案第2册(全册)作者:佚名资料来源:不详点击数: 431 更新时间:2008-6-4 1:27:46 湘版小学美术教案第2册(全册)教学内容第一课七彩飞虹湘版小学美术教学目标增加学生的自然常识。
ν画一幅有彩虹的画;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ν认识常用色;ν了解彩虹的色彩排序,ν湘版小学美术七彩飞虹课时安排一课时。
湘版小学美术七彩飞虹教学准备七色色标卡片、混色示范工具、多媒体实物投影展示平台等。
教学重点认识并能准确排序彩虹的七种颜色。
教学难点大胆想象并表达自己对彩虹的情感或者关于彩虹的故事。
教学过程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目标七彩飞虹设疑导入师:小朋友你知道美丽彩虹是有哪七种颜色组成的吗?教师出示七种颜色的色标卡。
学生:红、橙、黄、绿、青、蓝、紫。
学生辨认七种不同的色彩。
具体认识表现彩虹的七种色彩的名称。
分析理解师:小朋友,你知道这七种颜色的正确顺序吗?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学生根据教材说出七种颜色的正确顺序。
ν引导学生观察变化;ν教师示范将红色水杯和黄色水杯的水相互混合后,ν混色游戏从自己的彩色笔盒子中按照顺序找出七种颜色。
ν观察颜色的变化;ν再请小朋友把黄、蓝两色和红、黄两色分别混合,学生参与混色游戏活动,并在活动中观察和学习色彩的变化,看一看色彩的变化,说一说观察的结果。
通过直观的游戏活动进一步认识颜色,增强学生对色彩变化的注意力。
ν你能正确并按照顺序表现彩虹的七种颜色吗?ν欣赏感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范图并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看了这些画以后的想法。
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ν巩固彩虹的七种颜色以及其顺序印象。
ν学生欣赏教材范图,ν你能比其他的小朋友想象的更奇特吗?增强体验,在体验中加强知识的记忆并为激发思维做铺垫。
湘版小学美术自主表现教师巡回辅导。
ν画一画,ν请学生说一说,ν美丽的彩虹是降落伞的伞顶、美丽的空中河道------;ν教师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你想把彩虹画成什么?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大胆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彩虹的想象。
湘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2变形的魅力》word教案

《变形的魅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运用点、线、面的组织来处理黑、白、灰的变化效;2.了解黑白画的构成方式;教学重点:运用点、线、面的组织来处理黑、白、灰的;教学难点:运用点、线、面疏密组织的技巧,处理黑、白、灰的变化效果。
学具:彩笔、油画棒;教学过程:一、猜图激趣导出课题1.猜图:;提问:瞧,这里发生了什么?;引导学生将图片倒置后再观察,原来是水中的倒影;2.揭题:这些变化的视觉形象给予我们许多想象和创;板书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大胆进行创造,来体味变化的魅力吧!课件出示:教材主图(水中倒影图)板书课题:变化的魅力二、体验感受探究变形1.寻找变形形象:提问:你还知道我们生活当中有哪些变形现象呢?学生交流,了解哈哈镜中、金属杯上、玻璃幕墙里的物像等变形现象。
2.体验变形过程:教师吹气球,引导学生观察气球吹大后表面图案发生了什么的变形。
再将气球拉长、压扁,展示图案变长、变扁等变形效果。
学生亲自体验自己的头像照在金属杯上被变形的乐趣。
小结:我们发现,刚才大家所见到的变形形象当中,有变瘦、变胖、变扭曲等特点。
3.分析变形方法对比分析:哪些地方发生了变形?请大家仔细对比观察,找出图片当中头部轮廓、眼睛、鼻子、嘴巴等部位线条有什么变化?三、尝试参与方法指导1.尝试参与:教师提供3幅未完成的变形头像图(分别是变胖、变瘦、变扭曲,邀请3个学生根据已知的变形原理,将画添画完整。
2.评价反馈:学生互评添画。
肯定学生的尝试参与。
3.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寻找添画当中存在的问题,并交流修改建议,教师修改演示。
实物出示:3幅未完成的变形头像图。
四、提出要求创造表现1.提出作业要求:选择其中一幅,用变形的方法,画一画人物变形的样子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五、展示作业学习评价展示优秀作业。
点评作业,利用学习屋的评价提示,引发学生积极自评。
六、教学小结拓展延伸生活中常会见到各种扭曲变化的形象,艺术家们从生活中受到启发,常常用变形的方法来创造新形象,很多作品已成了经典。
湘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教案

湘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教案教案标题:探索色彩世界——湘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基本的色彩知识,包括主要的颜色名称和颜色的概念。
2. 掌握一些简单的色彩运用技巧,能够运用颜色进行创作。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色彩感知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教学重点:1. 学习颜色的基本概念和名称。
2. 学习色彩的运用技巧。
3. 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彩色笔、彩色纸、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2. 准备相关的图片和教学素材,如色彩搭配的图片、色彩对比的图片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认识基本颜色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颜色,引起学生对颜色的兴趣。
2. 呈现:逐个介绍红、黄、蓝、绿、橙、紫等基本颜色的名称和特点,并让学生观察和感受这些颜色。
3. 操练:组织学生进行色彩分类活动,将具有相似颜色的物品进行分类。
4. 总结:让学生总结所学的基本颜色,并进行小结。
第二课:了解冷暖色调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冷色调和暖色调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冷暖色调的兴趣。
2. 呈现:介绍冷色调和暖色调的概念,并展示一些具有冷暖色调的作品。
3. 操练:让学生观察不同冷暖色调的图片,并进行讨论,提高学生对冷暖色调的感知能力。
4. 创作:让学生运用冷暖色调进行绘画创作,可以使用彩色纸、彩色笔等工具。
第三课:学习色彩搭配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色彩搭配的图片,引起学生对色彩搭配的兴趣。
2. 呈现:介绍一些常见的色彩搭配原则,如对比色、相邻色、同色调等,并展示相应的作品。
3. 操练:让学生观察不同色彩搭配的图片,并进行讨论,提高学生对色彩搭配的感知能力。
4. 创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色彩搭配原则进行绘画创作,可以使用颜料和画笔等工具。
第四课:运用色彩表达情感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具有情感色彩的作品,引起学生对色彩表达情感的兴趣。
2. 呈现:介绍一些常见的情感色彩,如快乐的黄色、平静的蓝色等,并展示相应的作品。
湘教版(湖南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册)

(2)夸张变形
(3)色彩鲜艳
5.说一说:除了画的方法,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装饰这“六面怪脸”呢?(可以剪贴)。
你带来了什么东西?你准备装饰到怪脸的什么地方?
四、创作表现
1.要求:四人一组合作,制作一个可爱的“六面怪脸”,运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和方法进行有趣的装饰。
2.学生作业,教师辅导。(播放欢快的音乐)
2.小组汇报研究情况,教师总结并板书:折、剪、粘贴。
3.教师让一名学生上台解说并演示制作过程(在实物投影仪演示),其他学生尝试用自己手中的纸做一做(不会做的可跟着小老师制作)。并请做得快的同学帮一帮身边的同学。
三、观察思考
1.欣赏祭祀是指祭神、祭祖,根据宗教或者社会习俗的要求进行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一系列行动或仪式。
2、有时候当你倚着窗户往外望还会有什么感想?
三、欣赏儿童优秀美术作品学习别人绘画优点:
1、看看内容。
2、画面的构图。
3、画面的艺术效果如何(用什么表现手法处理的)
四、组织学生观察窗外的景色并指导写生要素:
1、观察取景:进行取舍,避免面面俱到。
2、示范写生要点,强调构图的安排。
3、深入刻画,进行画面的处理。(简单说明)
(2)尖尖脑袋尖尖嘴,狡猾聪明注意多。(狐狸:三角形头型)
(3)头上尖尖角,说话“哞哞”叫,只把草当饭。(牛:梯形头型)
(三)引导学生根据老师的范例说说三种动物的制作方法,教师小结制作方法。
(四)介绍操作材料,操作要求,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指导。
1、先想好自己要什么动物,选好头型底板。
2、在选用各种色彩的橡皮泥根据需要搓条、团圆、压扁,创意动物 五官。
6、学生互相欣赏作品。
【教学目标】
湘教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下册《小小手》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小手》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小小手》是湘版小学美术实验教材第二册第四课,教学时间为一课时。
本课通过多种方式的手形表演与联想,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游戏式的活动中体会简单的、变化的手形带给我们的丰富联想与无穷乐趣,并鼓励学生通过平面绘画和立体彩绘的方式,尝试将自己借助手形联想到的形象表达出来。
整个教学过程要求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启发,探索手形的装饰与组合美,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及合作能力。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1、已有知识和经验在幼儿园和小学半年多的美术学习中,学生对美术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
在学习体验的过程中,要不断激发和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之融入课堂,展开想象,进行创造。
2、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同以往的美术课比较,本课具有更强的挑战性,要求学生不仅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还要有更强的创造能力。
三、设计思想基础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目标从过去重在培养学生的美术知识与技能转变为促进学生美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重在引导学生从对美术形式的感性直观和初级的感官体验,走向对其意义的体验和把握,感悟审美对象的精神气质。
基于以上教学理念,本课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1、游戏激趣法:采用游戏法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
2、启发谈话法:抓住关键,培养学生分析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设情境法:用魔术的形式及课件的展示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中,使其产生一定的体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四、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感知手形的变化与组合,进而结合身边熟悉的事物展开联想。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手形的变化并进行联想,培养学生感知、观察、思考、探索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现生活、装饰美化生活的艺术情感,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新湘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册共39页文档

美术二年级下册第1课大脚丫【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在鞋垫上绘画,并能用对称的方法画出另一只鞋垫。
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新鲜的绘画或装饰形式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能用多种图案或花纹装饰鞋垫。
【教学难点】能用对称的方法画出另一只鞋垫。
【教学过程】1、教师以儿歌《小兔子开铺子》引起学生兴趣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小兔子开的铺子吗?师:小兔子的铺子里卖的什么啊?还少些什么?2、出示鞋垫,引起学生兴趣师:瞧!这是什么呀?师:是鞋垫,谁能告诉我鞋垫是用来干什么的?除了垫在鞋子里还能干什么?3、出示示意图(图上有装饰正确和错误的两双鞋垫,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对称的含义)师:看图上的鞋垫哪一双是正确的,哪一双是错误的?教师总结:师:小朋友们好,我的铺子里有好多种鞋垫就是没有你们这样画上画的,你们能帮我做一些吗?4、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对称的关系5、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结果进行评价选一双装饰正确的,一双错误的,让学生集体评价。
同时根据同伴的作品从所装饰的图案的大小、颜色等方面进行评述。
(引导学生注意正确和错误装饰方法,强调对称)6、学生互相欣赏作品。
第2课剪刀添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添画的基本方法,掌握如何使图片内容与添加内容统一的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利用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采用剪、画、贴的方法进行装饰和添加。
【教学重点】根据图片情境添加内容,学习简单的添画方法。
【教学难点】使内容和环境尽量可能统一。
【教学过程】一、看一看:1.出示课前收集的风景图片。
2.赏析风景图片。
教学意图:了解图片内容,为添加做铺垫。
二、想一想:1.思考:我们可以给图片上添加什么?2.赏析书中作品,说一说制作方法。
说一说添加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意图:通过观察讨论,知道了解添加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三、添一添:1.提出添画要求:巧妙运用图片,内容与添加相统一,注意近大远小的关系,构图要美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第2册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第2册
教学内容第一课七彩飞虹
n 画一幅有彩虹的画; n 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n 认识常用色; n 了解彩虹的色彩排序,n 教学目标增加同学的自然常识。
课时布置一课时。
教学准备七色色标卡片、混色示范工具、多媒体实物投影展示平台等。
教学重点认识并能准确排序彩虹的七种颜色。
教学难点大胆想象并表达自身对彩虹的情感或者关于彩虹的故事。
教学过程教师的活动同学的活动目标
设疑导入师:小朋友你知道美丽彩虹是有哪七种颜色组成的吗?教师出示七种颜色的色标卡。
同学:红、橙、黄、绿、青、蓝、紫。
同学识别七种不同的色彩。
具体认识表示彩虹的七种色彩的名称。
分析理解师:小朋友,你知道这七种颜色的正确顺序吗?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同学根据教材说出七种颜色的正确顺序。
n 观察颜色的变化; n 再请小朋友把黄、蓝两色和红、
黄两色分别混合,n 引导同学观察变化; n 教师示范将红色水杯和黄色水杯的水相互混合后,n混色游戏从自身的彩色笔盒子中依照顺序找出七种颜色。
同学参与混色游戏活动,并在活动中观察和学习色彩的变化,看一看色彩的变化,说一说观察的结果。
通过直观的游戏活动进一步认识颜色,增强同学对色彩变化的注意力。
n 你能正确并依照顺序表示彩虹的七种颜色吗? n欣赏感知教师引导同学观察教材中的范图并请同学说一说自身看了这些画以后的想法。
n 巩固彩虹的七种颜色以和其顺序印象。
n 同学欣赏教材范图,n你能比其他的小朋友想象的更奇特吗?说一说自身的感受和想法。
增强体验,在体验中加强知识的记忆并为激发思维做铺垫。
n 自主表示教师引导同学大胆想象:你想把彩虹画成什么?教师巡回辅导。
同学在老师的启发下大胆用语言表达自身对彩虹的想象。
n 画一画,n 请同学说一说,n美丽的彩虹是降落伞的伞顶、美丽的空中河道------;同学绘画活动,表示自身的想象或则表示和彩虹有关的故事。
运用语言激发思维,在绘画活动中锻炼思维能力提高绘画表示能力。
总结评价教师总结。
同学自评和互评。
总结教学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第二课飞旋的纸条
n 并能进行装饰; n 学会制作会飞的纸条,n 了解掌握纸条会飞、旋转的规律; n教学目标学会在游戏活动中感悟自然规律与美术活动的联系。
课时布置一课时。
教学准备剪刀、固体胶水、24K图画纸,彩色水笔等。
教学重点了解并制作会飞的纸条,并在交流活动中探索多种制作和飞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自然知识在美术活动中的运用带来的乐趣。
教学过程教师的活动同学的活动目标
小组活动 n 同学小组活动:观察教材范图,n 并试飞。
n 导同学制作完毕后相互交流,n 指n 自身探索制作飞旋的纸条。
n 引导同学小组活动:观察教材范图,n交流效果交流制作经验、试飞并汇报小组活动效果。
]自主活动,发现问题。
n自身探索制作飞旋的纸条。
作品展示 n 哪一个飞不n 哪一个能飞起来,n 你觉得哪一个最漂亮? n探究问题教师请一名制作较为胜利的同学和一名制作不是很胜利的同学展示自身制作的飞旋的纸条。
并考虑、交流为什么会这样?该如何改进作品?差别比较,n 的展示效果,n 同学观察不同n 同学代表展示自身的制作作品。
n 为什么? n起来,明确要求。
n 哪一个比较特别。
n 看一看哪一个纸条制作的最漂
亮,n 引导同学欣赏教材范图,n 欣赏范图激发思维 n 同学欣赏教材范图并自主考虑其他制作方法。
n师:小朋友!你能想画出更美丽更特别的制作方法吗?同学根据思维启发改进或者制作一个更有新意并且更漂亮的会飞旋的纸条。
通过欣赏范图和谈话交流进一步激发同学的发散思维。
体验胜利飞纸游戏教师带领同学到户外试飞自身制作的美丽的飞旋纸条。
教育同学注意平安和卫生。
同学自主飞纸活动,体验纸条制作胜利的乐趣。
体验胜利的乐趣。
同学互评: 1. 谁的纸条描绘的最漂亮? 2. 谁的纸条飞的最漂亮? 3.n 你还能想出其他方法让纸条非起来吗?n 教师总结。
n总结延伸同学考虑并课后交流。
总结全课,拓展知识。
n谁的纸条制作的和教材中的不4. 一样,5. 有创意?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第三课民间玩具
n 用简短的话表达自身的感受,n 启迪智慧; n 欣赏、了解民间玩具的材质、造型和色彩特征,n 教学目标 n 培养同学热爱祖国民族保守艺术,n体现对玩具制作的学习欲望;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课时布置一课时
教学准备布老虎或者其他民间特色玩具、幻灯片等。
教学重点引导同学欣赏学习关于民间玩具的相关知
识。
教学难点从欣赏民间玩具的过程中让同学体验民间艺术美的感染力。
教学过程教师的活动同学的活动目标
玩具游戏 n 观察玩具的特点,n 同学小组活动,n 多媒体或者挂图出示其他的民间玩具。
n 一起看一看、玩一玩布老虎。
(或其他民间玩具) n 引导同学小组活动,n导入初步了解其他民间玩具。
游戏导入,激发兴趣并集中同学注意力。
n并玩一玩。
赏玩具谈感受肥燕风筝。
(出示幻灯片) n 用什么资料做? n产于北京,色彩鲜艳,造型简洁,而且左右对称,制作时主要有扎、糊、绘、放四个基本过程。
请小朋友说一说看了肥燕风筝后的感受。
最深的印象?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欣赏教材中的民间玩具,并渗透同学比较欣赏的观赏方法,让同学在欣赏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审美意识。
n n 泥沽沽。
(出示幻灯片)产于河南,中间圆两头尖而细,可做各种动物的形象,尾部有小孔,用嘴吹可发出呜呜的叫声。
n请同学先欣赏泥沽沽。
点。
n 说一说这个玩具和肥燕风筝的异同n 说一说自身的感受。
n欣赏泥沽沽玩具,
n 请同学讲一个关于老虎的故事。
n n布老虎玩具。
(出示幻灯片)产于陕西,神态威风、可爱,造型简洁而
又有动感,头部纹样多样,寓意吉祥和健康,既可以观赏又可以作枕头使用。
说一说布老虎的资料和寓意。
n 学讲一个关于老虎的故事。
如《武松打虎》。
n随机选派一名同木马玩具。
(出示幻灯片)产于云南昆明,可以在地上滚动,曾在民过年间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其造型与色彩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
说出木马玩具的最大特点:可以滚动。
教学过程教师的活动同学的活动目标
n 赏玩具谈感受蚂蚱玩具。
(出示幻灯片) n 成,n 产于湖南,利用棕叶编织而n 成的呢? n小朋友!在街上你见过这些蚂蚱玩具吗?除了这些蚂蚱你还见过什么动物也是用这些棕叶编织而我国南方各省都有棕叶编织的艺人。
同学自由发言说一说自身在街上对棕叶编织的玩具的一些所见所闻。
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欣赏教材中的民间玩具,并渗透同学比较欣赏的观赏方法,让同学在欣赏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审美意识。
n 你觉得哪一个是最美丽的? n 他们分别是用什么资料做的? n总结交流师:小朋友,看了这么几种不同的玩具你能考虑并说出这些玩具的不同特点吗?(幻灯片)同学回答: 1、布老虎制作资料:各种各样的布。
2、n 哪一个玩具你最喜欢?为什么? n 哪一个玩具最有意义? n 哪一个又是形状最好看的? n泥沽沽制作资料:泥土。
3、
木马制作资料:木头。
4、肥燕风筝制作资料:竹子和轻薄而5、又牢固的纸张。
6、蚂蚱玩具制作资料:棕叶。
回顾欣赏玩具过程中学到的知识。
总结本课的教学内容,巩固同学所学知识,激发同学对玩具的兴趣。
n同学自由的说一说教师提出的问题,
n 多去考虑,n 多去问,n 多去看,n 只要你做一个有心人,n 小朋友,n 在生活中还有各种各样有特色的民间玩具,n课外延伸 n 假如你觉得特别有意思,n 提醒同学在课外的时候注意身边的民间玩具,n 也一定能得到更多的乐趣的。
n你一定会认识更多的民间玩具, n 做一个小玩具家,n 同学说一说自身课外见过的好玩的民间玩具。
n可以带回学校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收集或者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自身感觉有趣的民间玩具。
鼓励激发同学利用课外时间养成仔细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并能积极了解关于民间玩具的相关知识。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第四课小小手
n 对自然形手有一个新的认识(劳动的手、美丽的手)并发生对手进行描绘的欲望; n 教学目标 n 让同学的联想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增强; n在对手形的描绘想象变化与添画过程中,在自主、开放、快乐的学习中画一幅较有创意的手形想象画。
课时布置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实物投影设备、范图等。
教学重点通过手形的变化能认识手、并根据手形尝试初步表示手形画。
教学难点激发同学发明思维,画出有创意的手形画。
教学过程教师的活动同学的活动目标
n 教师设问:小朋友!你觉得手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n 并请同学猜一猜这是谁的手。
n 教师多媒体出示几种有代表性的手的图片,n欣赏图片设疑导入什么样的手是最神奇的手呢?同学根据教师提示自由考虑,大胆地进行猜测和回答。
n设问二:你觉得什么样的手是最美丽的手,欣赏导入,激发同学学习的兴趣。
欣赏范图手形游戏出示手形想象画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