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地理试题
【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段二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

合肥一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段二考试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50分)如下图所示,将一盏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
读图,回答1-2题。
1、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A.昼夜的更替B.四季的更替C.运动物体偏向D.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2、此时,P地A.正值日出B.正值日落C.正值白昼D.正值夜晚一号奔向天空天宫,我国载人航天再启新程,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7日7时49分,执行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2名航天员景海鹏、陈冬送上太空。
根据材料,回答3-4题。
3、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当天,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及变化趋势为A.昼短夜长,昼渐长,夜渐短B.昼短夜长,昼渐短,夜渐长C.昼长夜短,昼渐长,夜渐短D.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4、此时纽约(西五区)所在时区的区时是A.10月17日18点49分B.10月16日18点49分C.10月17日6点49分D.10月16日6点11分5、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升国旗的时间是根据日出的时刻而定的,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A.5月1日B.7月1日C.8月1日D.10月1日地处深山峡谷的尤坎镇(北纬59°53’)每年9月起都会出现整日见不到太阳的现象,于是当地人在山上架设三面巨镜把阳光反射到小镇的广场上。
据此,完成6-7题。
6、当地一年中整日见不到太阳的现象持续时间约A.1个月B.3个月C.6个月D.9个月7、巨镜位于广场的A.东侧B.西侧C.南侧D.北侧8、某人使用手机与朋友通话的过程中,信号突然中断,最有可能是受到下列何种干扰A.地球磁场的干扰B.耀斑活动的干扰C.X射线的干扰D.紫外线的干扰下图是一款新型太阳能衣服,用天然纤维制成,衣服内纳有太阳能电池板,可以给很多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和GPS装置)充电。
【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段二(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解析版)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四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及昼长最大值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四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②④③ D.③④①②2. 对于四地描述,正确()A.①地自然植被可能为苔原 B.④地可能位于赤道C.③地可能受到东北信风控制D.②地可能受到副极地低气压控制【答案】1、A2、D【解析】试题分析:【考点定位】昼长时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的纬度差异,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下图为某地气象台进行的气温日变化监测图。
(注: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14点左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据图判断()A. 16点地面吸收的太阳热量最多 B. 地面一天中随时都在散失热量C. 气温最低时是地面散失热量最多的时刻D. 百天地面吸收的热量始终大于散失的热量4. 此地()A.位于90ºE,昼长12小时左右B.位于150ºE,昼长12小时左右C.位于90ºE,昼长15小时左右D.位于150ºE,昼长15小时左右【答案】3、B4、C【解析】试题分析:3. 读图分析,根据图中曲线,一天中,地方时正午12点,太阳高度角最大,地面吸收的太阳热量最多,此时北京时间约14点,A错。
由图中曲线判断,地面一天中随时都在散失热量,B对。
气温最高时,是地面散失热量最多的时刻,C错。
白天地面吸收的热量大于散失的热量时气温升高,反之,气温降低,D错。
4. 结合前面分析,当地正午12点从太阳吸收热量最多时,北京时间约14点,可以计算出该地位于90ºE,B、D错。
根据图中横轴的时间估计,该日昼长大于12小时,约昼长15小时左右,A错,C对。
【考点定位】读图能力,气温曲线、吸收太阳辐射曲线、地面散失热量曲线的关系,时间经度计算。
【名师点睛】地面吸收太阳的热量,只在白天吸收,判断出对应曲线。
高三地理月考试题及答案-安徽示范高中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安徽省示范高中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本试卷分第工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工卷第1至第4页,第11卷第4至第6页。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
2.答第工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Z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11卷时,必须使用o.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卡区域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工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我国某地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该地可能位于我国A.吉林省B.江西省C.青海省D.陕西省2.该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突出优势在A.资源输人减量化 B.资源再利用C.废弃物再生资源化D.对环境影响最小3.该地建果汁、果品厂,其主导因素是A.原料 B.市场 C.劳动力 D.技术左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右图为该岛房屋照片。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 该岛位于A.亚洲北部B.欧洲北部C.北美洲北部D.欧洲西部5. 从房屋照片上可以看出:该岛A.降水多,洪涝灾害频繁B.地震多,防震任务重C.风力强,沙丘广布D.气候寒冷,冻土发育6.右图照片拍摄者面向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气温距平(或降水距平),是指某年的气温(或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值之差称为气温距平(或降水距平)。
近50年来,西藏年平均气温3.9℃,年降水量448mm,且变化明显,读西藏年平均气温距平、年降水量距平图,完成下列各题。
7.西藏地区90年代后期气候特点是A.暖湿B.暖干C.冷湿D.冷干8. 2000年以后,西藏地区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表现在A.温带草原和草甸退化B.冰川和冻土融化加快C一年一熟的北界南移D.旱灾加剧,粮食减产9.应对西藏地区气候变化,下列措施正确的是A.深人开展气候和环境监测与研究B.加大种植业的比重,提高生产效益C.加大人口迁人,提高环境承载力D.加大资源的开发力度,促进经济发展下表为1996--2009年济南市土地利用面积的变化,完成下列各题。
【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合肥市第一六八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段考地理试题解析(解析版)

注意:本卷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44分)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中。
1.有专家说,当前,随着人口流动和聚集,部分城市因规模过大出现了城市病问题,部分城市因资源枯竭等出现衰退问题。
下图中与资源枯竭城市关系最密切的数据是A.27% B.73% C.74.4% D.25.6%【答案】A【考点定位】区域的发展阶段,人口迁移与城市化。
【名师点睛】工业化促进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人口的迁移方向和城市化的水平和特点都会发生变化。
在工业化的初期阶段,由于城市内部工业的发展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引起大量的人口迁入城市,导致城市人口迅速增多,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工业的发展,资源殆尽,出现争水、争地、争基础设施的现象,再加上环境污染,工业逐渐出现衰落现象,一部分人口开始从城市迁往郊区和乡村地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该题主要读懂题干,明白题意,结合相关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和运用。
2.在俄罗斯的北冰洋沿岸,分布着若干个城市,人去楼空,异常荒凉,形若“鬼城”。
其形成的原因最可能是:A.气候变暖,环境恶劣B.人口负增长,居住需求减少C.经济不景气,房地产销售不理想D.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问题突出【答案】B【考点定位】考查俄罗斯的人口问题及带来的影响【名师点睛】该题主要考查发达国家人口问题及引发的社会问题与现象。
解题要结合俄罗斯的人口发展现状来分析“鬼城”现象的原因。
俄罗斯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原因:造成俄人口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原因是低出生率和高死亡率。
影响:(1)由于持续的低出生率,俄罗斯人口结构成为突出的“倒金字塔”型,少年儿童数量越来越少,劳动力储备日益枯竭。
(2)人口不断减少已经成为一个关系到经济能否持续增长的重大问题。
(3)高死亡率无疑会严重影响俄罗斯的经济生活、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
措施:(一)控制死亡率、延长人均寿命; (二)提高出生率;鼓励移民。
安徽省合肥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地理试题解析(解析版)

合肥市2016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50分)2015年11月7日,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破冰船从上海出发,途经弗里曼特尔(32. l°S,115. 8°E)、中山站(69. 4°S,76. 4°E)、长城站(62. 2°S,58. 9°W)和蓬塔(53.1°S,70.9°W),这是“雪龙”号的第二次环南极航行。
读“雪龙号环南极航行线路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2.弗里曼特尔到蓬塔的最短距离约()A.2300千米 B.6300千米 C.10500千米 D.15500千米【答案】1.B2.C【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长城站和中山站的经纬度位置在经纬网图上进行判读方位。
据材料知,中山站(69. 4°S,76. 4°E)、长城站(62. 2°S,58. 9°W),可知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西方,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北方,故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西北方,B项正确。
2.在经纬网图上进行两点的距离计算,找出两地的经纬度位置,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
弗里曼特尔(32. l°S,115. 8°E)、蓬塔(53.1°S,70.9°W),弗里曼特尔到蓬塔的最短距离约10500千米,故C项正确。
【考点】经纬网的应用下表为2015年两个不同日期我国甲、乙两城市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观测数据,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3.甲城与乙城的纬度差约为()A.7° B.8° C.9° D.10°4.M日期最可能为()A.l月22日B.2月22日C.4月22日 D.5月22日5.天文辐射是指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主要决定于日地距离、太阳高度角和白昼长度。
高三地理月考试题及答案-安徽合肥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合肥市2016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均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干要求,请将正确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
2015年11月7日,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破冰船从上海出发,途经弗里曼特尔(32. l°S,115. 8°E)、中山站(69. 4°S,76. 4°E)、长城站(62. 2°S,58. 9°W)和蓬塔(53.1°S,70.9°W),这是“雪龙”号的第二次环南极航行。
读“雪龙号环南极航行线路图”,完成1-2题。
1.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2.弗里曼特尔到蓬塔的最短距离约A.2300千米 B.6300千米 C.10500千米 D.15500千米下表为2015年两个不同日期我国甲、乙两城市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观测数据,据此完成3 -5题。
3.甲城与乙城的纬度差约为A.7° B.8° C.9° D.10°4.M日期最可能为A.l月22日B.2月22日C.4月22日 D.5月22日5.天文辐射是指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主要决定于日地距离、太阳高度角和白昼长度。
下列选项中,天文辐射最少的是A.10月22日的甲城 B.M日期的甲城C.10月22日的乙城 D.M日期的乙城下表是美国西部三个沿海城市的经纬度位置,下图是表中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
据此完成6 -7题。
6.甲、乙、丙三个城市对应的气候资料图依次是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7.三个城市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受西南风影响程度不同 B.流经沿岸洋流性质不同C.受西北风影响程度不同 D.距离太平洋的远近不同读“澳大利亚西部某月份等温线分布示意图”。
完成8 -10题。
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模拟考试(期末)文综地理试卷

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模拟考试(期末)文综地理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8分)1. (2分)森林被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主要是因为森林具有①.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③.繁衍物种④.维护生物多样性⑤.净化空气、美化环境⑥.吸烟除尘、防风固沙A . ①②③④⑤⑥B . ①②④⑤⑥C . ①②③⑤⑥D . ①②⑤⑥2. (4分) (2019高二下·嘉兴期末) 安徽省在区域开发过程中把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图1),图2是安徽省等高线地形图及城镇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1中属于重点生态功能区及其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A . Ⅰ湿地破坏B . Ⅰ洪涝灾害C . Ⅲ水土流失D . Ⅲ崩塌滑坡(2)影响淮河沿岸与长江沿岸城市数量差异的区位因素是()A . 交通B . 矿产C . 地形D . 气候3. (4分) (2020高二下·丽水月考) 水分盈亏量是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反映气候的干湿状况。
当水分盈亏量>0 时,表示水分有盈余,气候湿润;当水分盈亏量<0 时,表示水分有亏缺,气候干燥。
下图为“我国两地年内平均水分盈亏量和温度曲线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某农作物喜温好湿,能够正常生长和安全结实的要求是温度≥20 ℃,最短生长期为 4 个月。
评价该农作物在两地的生长条件,正确的是()A . ①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B . ②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C . ①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D . ②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2)①②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A .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B . 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C .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D . 高原山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4. (4分) (2020高二下·江阴期中) 因为矿产资源富集,陕西省榆林市有着“中国的科威特”之美誉。
(word完整版)【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合肥市第一六八中学高三地理复习小训练9

地理小训练9一、选择题下图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t1时期至t4时期的变化过程(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
据此回答1~2题。
()1.与t1时期相比,t4时期图示河流断面处的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可能是①年内径流量变化幅度增大②年内径流量变化趋于平缓③洪峰流量和出现频率增大④夏秋季流量减小,冬春季流量增大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2.据图分析该t4时期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①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③过度砍伐、开垦山地使得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④城市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加快了径流汇集的速度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北半球季风气候区内某湖泊与其外流河干流存在“吞吐”关系。
下图为该湖泊水位和TSS(TSS为总悬浮质,是指在水流中悬浮运动的泥沙量)通量随季节变化统计图,流入为正流出为负。
读图回答3~4题。
()3.引起该湖泊TSS通量季节变化的直接原因有①流域内降水变化②湖水流向变化③上游地区植被破坏④当地围湖造田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4.该湖泊TSS通量变化会引起A. 湖泊调蓄功能不断改善B. 湖畔土壤肥力下降C. 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增加D. 湖泊航运条件变差下图为北印度洋(局部)洋流图,读图回答5~6题。
()5.当新的一天的范围正好占全球的四分之三时,图中①地的区时为A.7时B.19时C.9时D.21时()6.如果图中虚线L为晨昏线,则此时北京时间为A.8时B.22时C.18时D.20时右图中实线是亚洲某农作物收割期的等值线,虚线是该农作物分布的界线。
读图,完成7~9题。
()7.该农作物是A.水稻 B.甜菜 C.冬小麦 D.玉米()8.图中A的数值可能是A.5月1日 B.6月1日 C.7月1日 D.8月1日()9.该农作物分布的界线在B处发生弯曲,表明B处A.地势高 B.冬季气温偏高 C.夏季气温偏高 D.夏季降水多读“两个岛国示意图”,回答10~11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肥八中2015-2016学年高三第一次段考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60分)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2时17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送入太空。
在夜空飞行约18分钟后,火箭将“嫦娥三号”送入地月转移轨道。
据此回答1-2题。
1.中国留学生小王在美国太平洋沿岸的洛杉矶( 34°N,118°W)通过互联网观看“嫦娥三号”发射升空的实况,洛杉矶使用的是美国太平洋时间(西八区区时)“嫦娥三号”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时,美国太平洋时间为A.12月1日10时17分B.12月1日10时35分C.12月2日10时17分D.12月2日18时35分2.“嫦娥三号”发射升空后的一个月A.南非开普敦一带进入雨季B.北温带日出东南,南温带日出东北C.大陆上等温线向低纬凸出D.洛杉矶盛行西南风2008年9月27日北京时间16时44分,太阳非常平静,航天员翟志刚走出“神舟七号”舱门,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首次太空行走。
下图是“神舟七号绕地球运行轨道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对该日的地理状况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速度变慢B.太阳直射点北移C.内蒙古日出时间大约在5时左右D.海口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广州大4.飞船绕地球运行周期是90分钟,图示时刻地球上“180°经线”刚好正对着地球轨道上的远日点。
飞船绕地球一周后,正对近日点的经线度数是A.157.5°W B.22.5°W C.22.5°E D.157.5°E5.图乙为神舟七号轨道在地球表面上的投影。
则飞船连续两次在赤道上的投影间距大约为A.2200千米B.2500千米C.2800千米D.3000千米2013年11月9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
下表示意本次会议召开期间全球四个城市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
读表回答6—8题。
6.表中甲、乙、丙、丁四地,从北向南排列正确的是A.甲一乙一丙一丁B.丁一丙一乙一甲C.乙一甲一丁一丙D.甲一丙一丁一乙7.甲、乙、丙、丁四地,全年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A.甲一丙一乙一丁B.丙一乙一甲一丁C.甲一乙一丁一丙D.丁一丙一乙一甲8.在巴西留学的某同学收看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开幕式。
表中四地,最可能位于里约热内卢市附近的是A.甲B.乙C.丙D.丁下图为32°N某地区某一周的气温与太阳辐射强度变化情况,读图回答9~10题。
9. 该周最有可能属于()A. 1 月B. 5 月C. 7月D. 11月10. 星期二平均气温最低的原因主要是()A.阴雨天气B.正午太阳高度小C.太阳活动D.地震图1是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差(甲地各月气温减去乙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差(甲地各月降水减去乙地各月降水)示意图,图2是四种不同气候类型的各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读图,回答11~12题。
11.图2中①、②、③、④能正确表示甲、乙两地气候类型的是A.①~甲、②~乙B.③~甲、④~乙C.③~甲、①~乙D.④~甲、②~乙12.影响甲、乙两地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中,相似的是A.大气环流B.纬度C.下垫面状况D.沿岸洋流2012年是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重点治理年。
性别比通常是指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数。
下图示意1998~2000年我国迁移人口和未迁移人口的性别比。
读图,回答13~14题。
13.1998~2000年迁移人口中女性多于男性的年龄段大约是A.0~13岁B.13~23岁C.23~40岁D.40~65岁14.河南省是劳务输出大省,人口外迁将使该省A.城市化水平降低B.粮食商品率降低C.生态环境恶化D.农村男性青壮年劳动力减少下面两图分别为粤北山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年龄结构图。
读图回答15~16题。
15.下列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A.表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是乙图,表示粤北山区的是甲图B.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口出生率高于粤北山区C.粤北山区的老龄人口比重高于珠江三角洲地区D.珠江三角洲地区义务教育承受的压力比粤北山区16.甲、乙两图中丙年龄段人口比重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是A.甲图所示地区经济较发达,就业机会多B.乙图所示地区人口密度高C.乙图所示地区以劳动力导向型工业为主D.甲图所示地区该年龄段人口不迁出C i*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体现我国的区域经济差异。
它可用于地理现象的热点和冷点地区的分析,若C i*值为正,表明i地区周围的值较高,属于热点地区;反之则为冷点地区。
读图回答17~19题。
17. 1998年和2009年,都是热点地区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A.鄂B.徽C.皖D.赣18.下列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部地区冷热点几乎没有变化B.沿海地区热点都呈增长态势C.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较小D.冷点地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19.影响图中甲、乙两省级行政区1998年和2009年经济发展态势差异显著的共同因素是A.国家政策B.人均国民生产总值C.地理位置D.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下表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表。
据表回答20~21题。
A.先增后减B.先减后增C.不断增加 D.逐渐减少21.据表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1985年以来我国( )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C.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D.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甲图为北京制造业、服务业空间分布模式图,乙图为1996年、2001年北京市制造业人口密度与服务业就业人口密度比值(R值)的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22~23题。
22.影响北京市服务业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①人口密集②交通通达度③制造业分布④城市化水平A.①②B.①③C.②③ D.③④23.读乙图,1996年、2001年北京市R值变化特点及其所反映的地理现象是A.R值变小,反映服务业和制造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B.R值的极大值离市中心变远,说明北京中心城区范围扩大,北京郊区城市化水平提高C.R值变大,说明北京市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第三产业的人口比重不断增大。
D.大约离市中心30千米的地方,R值最大,说明服务业和制造业人口密度都达到最大值读“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的空间分布范围(曲线与横坐标围成的区域)与热量、水分条件的关系示意图”,完成24~26题。
24.图中a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水稻种植业B.商品谷物农业C.混合农业D.乳畜业25.图中c农业地域类型分布范围广,其影响因素主要是A.政策B.交通C.市场D.劳动力26.图中a、b、c农业地域类型都有分布的国家是A.美国B.中国C.澳大利亚D.日本下图为北半球部分作物最适宜生长的纬度范围示意图,完成27~28题。
27.下列各组作物中,热量适应范围较狭小的为A.葡萄、苹果、小麦B.水稻、可可、小麦C.咖啡、葡萄、可可D.茶、苹果、咖啡28.仅从气候条件考虑,若热量充足,小麦在年降水量760 mm左右的地区单位面积产量最高。
据此推测下列最符合小麦种植的地区是A.黄淮平原B.印度河平原C.亚马孙平原D.湄公河三角洲读右图,回答29~30题。
29.图中甲、乙两地相似的自然环境是A.气候类型B.地形C.河流水量季节变化特点D.自然带30.乙地区是重要的水果、蔬菜生产基地,其有利自然条件是①纬度较低,冬季温和,有利于果蔬越冬②夏季多晴天,雨量小,光照充足③夏季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的积累④有完善的水利设施,灌溉方便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二、综合题(共40分)。
31.海水温差发电是海洋热能利用的一种新方式,它是利用表层海水与深层海水之间的温差进行发电。
读不同季节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及电站工作原理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电站工作原理示意图太平洋海洋温差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目前,美国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选择我国海南的某公司进行试验性商业开发,其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10分)32.图中AB为晨昏线的一部分,A为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C和D在同一纬线上,A、C、D三点所差经度数相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北京时间为。
(2)这一天,C点的昼长为小时。
(3)此日,北京日出时物体影子朝向。
(4)此时新一天在全球的范围是33.读某城市A~I各地区2015年人口变动示意图。
人口迁移差额率=(人口迁入数-人口迁出数)/人口总数*100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说出该城市A城区人口变动情况。
(2分)分析A城区人口迁移主要原因:。
(5分)(2)在A—I的各城区中,人口数量增长最快的是城区(1分);人口总数基本不变的是城区(1分),(3)A是该城的中心商务区,右图abcd四条曲线能反映A区人口日变化特点的是曲线。
(1分)34.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分)材料一:材料二:甲国是继美国、欧盟以后的番茄产业第三大生产国和第一大出口国,甲国图示区域凭借优越的地域优势和产业政策,番茄种植和加工近年来迅猛发展,番茄制品的产销量占全国的90%以上。
简析甲国图示区域种植的番茄成色好,营养丰富,品质优良的原因。
(5分)甲国图示区域发展番茄加工——“红色产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5分)参考答案:31.(1)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北半球多于南半球,大洋西部多于大洋东部(4分)本地区海洋热能资源丰富;我国是世界上新型的重要经济体,资本雄厚;本地区电力需求量大;政策扶持。
(任答3点给6分)32.(1)70°E ,20°S (2分)15:20 (2分)(2)6 (2分)(3)西北(2分)(4)110°W向东到180°经线(2分)33.(1)人口以迁出为主(迁出大于迁入或人口迁移差额率为-15‰)(1分),人口自然增长很低(1分)。
其主要原因是:老城区环境恶化(或郊区、乡村环境较清新);老城区交通拥挤;老城区地价昂贵(郊区地价低)(2分);郊区、乡村、小城镇环境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2分);城乡交通运输的通达性不断增强(1分)(2)I(1分) B (1分)(3)D(1分)34.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红色素和营养物质的积累;(2分)气候干燥空气湿度小,病虫害少(2分)基本不用农药(2分)靠近原料产地,利于保鲜;国际市场需求量大;劳动力廉价,成本低;国家政策扶持(每条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