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孔镜下应用动力刨削系统治疗突出物骨化性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

合集下载

椎间孔镜可行性报告范文

椎间孔镜可行性报告范文

椎间孔镜可行性报告范文一、引言椎间孔镜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工具,近年来在脊柱外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报告旨在对椎间孔镜的可行性进行探讨和评估,以期为脊柱外科手术提供更好的选择。

二、背景传统的脊柱外科手术对于疾病的治疗有着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手术创伤大、恢复时间长等。

而椎间孔镜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工具,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因此备受关注。

三、椎间孔镜技术椎间孔镜技术是通过经皮切口将椎间孔变大,使得显露出的神经根和椎间盘更清晰可见,便于医生进行手术。

这种技术需要使用椎间孔镜,即一种具有高分辨率光学系统的镜管,能够在手术过程中提供清晰的视野。

四、可行性研究本研究通过对已有文献的综合分析与医院实际情况的考虑,来探讨椎间孔镜的可行性。

四.1 文献调研我们通过调研发现,椎间孔镜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可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等多种疾病。

文献中对椎间孔镜手术的效果评估也表明,椎间孔镜在手术成功率、并发症率以及术后恢复等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

四.2 医院现状分析结合我们医院的实际情况,我们发现我们的医疗设备已具备进行椎间孔镜手术的能力,包括高分辨率光学系统的椎间孔镜和相应的手术器械。

此外,我们医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脊柱外科团队,具备进行椎间孔镜手术的技术实力。

四.3 优势与挑战在评估椎间孔镜的可行性时,我们需要考虑其优势与挑战。

优势1. 手术创伤小:椎间孔镜手术相对于传统手术而言,创伤更小,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并加快恢复时间。

2. 视野清晰:椎间孔镜的高分辨率光学系统能够提供清晰的视野,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进行手术操作。

3. 术后恢复快:相比传统手术,椎间孔镜手术的术后恢复较快,患者能够早日恢复正常生活。

挑战1. 技术要求高:椎间孔镜手术对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医生熟练掌握椎间孔镜的使用方法。

2. 学习曲线陡峭:由于椎间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有较大差距,医生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培训和实践,才能熟练掌握该技术。

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和成本效益分析

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和成本效益分析

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和成本效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经典手术和椎间孔镜微创手术的成本效益分析。

方法:纳入效益分析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共392例,其中经典手术病例157例,椎间孔镜手术病例235例,其中男性203例,女性189例,男女之比2.0:1.9,平均年龄(57±5)岁,数据采用医院的原始数据,随机抽样,配合经济学进行修正。

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首先进行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方法和和卡方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腰椎间盘手术的经典手术产生的费用明显高于微创手术。

明细费用:化验、影像、电生理等检查费用差异不明显,在手术费,麻醉费,住院费,监护治上差异明显,在材料费、药费、输血费上差异巨大。

两种手术的疗效,采用Nakai标准分析两种手术的术后效果,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疗效无明显差异。

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两种手术方法在治疗效果上无明显差异,费用上差异巨大,主要在材料费、手术费和药费占比上。

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成本效益分析主要是为临床路径、DRGS付费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为严格控制医疗费的上涨,遏制材料费和药占比的增长,提供客观依据。

在材料费与药品零差价后,辅助检查费用下调,而技术操作性诊疗费用上调的情况下,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总体的收入提高了。

该手术符合目前向小创、微创发展地趋势,对椎柱稳定性破坏小,术后恢复快,病人能很快回归社会,不仅产生经济效益,同时带来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成本效益;手术Effect and cost-benefit analysis of intervertebral foraminal lens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 The 3rd people’s Hospital in An Yang,Henan 455001. /Zuo xiang,zhang xi-yan,duan de-sheng,li ren-zeng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st-benefit analysis of classical surgery and minimally invasive foraminal surgery for lumbar disc herni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392 cases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were included in the benefit analysis, including 157 cases of classical surgery and 235 cases of foraminal surgery, including 203 cases of males and 189 cases of females. The ratio of m ales to females was 2.0/1.9, and the average age was (57±5) years old.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hospital, randomly sampled, and revised with economics.SPSS26.0 statistical software was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First, non-parametric test Mann-Whitney U test and chi-square test were conducted, and P < 0.05 was consider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sults: The cost of classical lumbar disc surger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Detailed costs: laboratory tests, images, electrophysiology and other examination costs are not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he cost of surgery, anesthesia, hospital costs, monitoring and treatment differences are obvious, in the cost of materials, drugs, blood transfusion costs on the difference is huge. The Nakai standar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postoperative effects of the two operations. The P > 0.05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efficacy. Conclusion: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rapeutic effect between the two surgical methods for lumbar disc herniation, but there is a huge difference in cost, mainly in the proportion of material cost, operation cost and drug cost. Cost-benefit analysis of foraminal endoscopic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is mainly to provide strong data support for clinical path and DRGS fee, and to provide objective basis forstrictly controlling the rise of medical cost and the growth of material cost and drug proportion. After the zero pric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ost of materials and drugs, the cost of auxiliaryexamination was reduced, while the cost of technical operation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was increased, and the overall income of minimally invasive foraminal surgery was increased. This operation isin line with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trend of minimal trauma and minimally invasive, with little damage to the stability of thevertebral column, quick postoperative recovery, and the patient can quickly return to society, which not only produces economic benefitsbut also brings good social benefits.Key words: lumbar disc herniation, cost-effectiveness ,surgery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据统计轻体力劳动者之中约占53%,重体力劳动者中约64%的人群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腰腿痛,其中约35%的腰腿疼患者会发展为腰椎间盘突出,因腰椎间盘突出导致坐骨神经疼痛发病率男性约3.1%,女性约1.3%。

经皮椎间孔镜与改良PLIF手术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比较

经皮椎间孔镜与改良PLIF手术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比较

doi:10.3969/j.issn.1009-881X.2020.03.004经皮椎间孔镜与改良PLIF手术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比较黄群,朱现玮,严飞,徐炜,徐沁,周志平(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江苏张家港 215600)摘要: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下减压术与改良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在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78 例获得完整随访的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治疗情况。

根据手术方法患者分为2组,开放手术组:40 例行改良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改良PLIF),微创手术组:38 例行经皮椎间孔镜下减压术。

记录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观察指标、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 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和改良Macnab 疗效评定标准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估。

结果微创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开放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微创手术组手术优良率(89.47%)明显优于开放手术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随访结果显示微创手术组术后各时间段V AS评分、ODI评分均优于开放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1 年两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能够取得与改良PLIF手术相似的临床效果,但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并且对脊柱稳定性影响较小,症状改善明显,术后恢复较快,疗效确切。

但在临床应用上,需要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经皮椎间孔镜;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老年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81X(2020)03-0287-06 Comparison of the Efficacy of Percutaneous Interforamoscopy and Modified PLIF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Lumbar Spinal StenosisHUANG Qun, ZHU Xian-wei, YAN Fei, XU Wei, XU Qin, ZHOU Zhi-ping(Zhangjiag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oochow University, Zhangjiagang, Jiangsu, 2156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discectomy and posterior decompression fusion internal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lumbar spinal stenosi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on the treatment of 78 cases of senile lumbar spinal stenosis with complete follow-up.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surgical method. In open surgery group, 40 patients underwent the posterior decompression fusion internal fixation (improved PLIF); i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group, 38 patients underwent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discectomy. Perioperative observation indicators, visual analogue scale (V AS),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 and modified Macnab efficacy evaluation criteria were recorded to evaluate the surg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perative time, incision length,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length of stay and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he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open surgery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The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874008)收稿日期:2020-04-25 作者简介:黄群(1988—),男,江苏南通人,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慢性脊柱退行性疾病。

经皮椎间孔镜与椎板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

经皮椎间孔镜与椎板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
方 法
椎管狭 窄、腰椎不稳及腰椎滑脱 。 3 . 手术器械 经皮 椎 间孔镜 组 使用 德 国 J o i ma x公司 生产 的
T E S S YS ( t r a n s f o r a mi - n a l e n d o s c o p i c s p i n e s y s t e m) 椎
间孔脊柱 内窥镜 手术系统 。椎板 开窗组应用常 规脊
柱手术器械 。 4 . 手术方法 ( 1 )经 皮 椎 间孔 镜 ( p e r c u t a n e o u s e n d o s c o p i c
l u mb a r d i s c e c t o m y ,P E L D)手术方法 患者俯卧于可透视 U形垫上 ,保持腹部悬空 。
表 1 经皮椎间孔镜组和椎板开窗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 )
无精神及社会因素影响。 ( 2 )排除标准:多节段腰椎 间盘退变 ;椎 间盘 病变 ,如椎 间盘炎 、终板 炎等;脊柱肿瘤 、结核 :
再次手 术的复发型腰椎 间盘突出症;伴有广泛 的腰
A通讯作者 t a n g x u n 6 5 7 @1 2 6 . c o n r
k~S 突出 1 9例 ;中央型椎 间盘突 出 9例 ,旁 中 央 型突 出 2 5例,极 外侧 型突 出 2例 。两 组 患者 的
症状和体征见表 1 。
护 出口神 经根,磨钻研磨 小关节 突 ,将工作套 管置 入 椎 间孔 ,置 入椎 间孔 镜 。持 续 液 体 ( 生理 盐 水
3 0 0 0 ml 中加入庆大霉素 1 6万单位 )冲洗 ,椎 间孔 镜下观察 ,发现 蓝染变性髓核 ,髓核钳抓取 出突 出
1 . 一般资料
0 . 5 Biblioteka 利 多卡因局麻 。通过 C形臂 X 线正侧位透 视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研究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研究

《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al Symposium2021年第19卷第11期•临床医学・43表2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情的复发组别例数宫颈残端出血[例(%)]宫颈粘连[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例)]术后1年内病情的复发率[%(例)]LEEP组601(1.67)0(0) 1.67(1) 1.67(1)CKC组605(8.33)3(5)13.33(8)16.67(10)X,值 5.67210.185P值0.0170.0012.3对比术后两组患者切缘的阳性率术后,LEEP组患者与CKC组患者切缘的阳性率分别为8.33%(5/60)与6.67%(4/60),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3讨论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

女性宫颈原位癌的高发年龄为30~35岁,宫颈浸润癌的高发年龄为45~55岁。

在所有妇科恶性肿瘤中,宫颈癌的致死率居第三位。

相关的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宫颈癌的致死率有所下降,这可能与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有关戶一役①N属于宫颈癌前病变。

CIN的发生主要与女性感染HPV、长期服用避孕药、吸烟、有多个性伴侣等有关。

有报道称,CIN患者HPV感染的发生率高达80%~90%。

对CIN患者的病情进行早诊断、早治疗是预防其发生宫颈癌的重要手段[7T。

CKC与LEEP均是临床上治疗CIN的常用术式。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LEEP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除术后切缘的阳性率外)均优于CKC组患者。

这与相关文献[10-13]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

用LEEP治疗CIN时,在切除病灶的同时可产生高热效应,能达到切割与止血的双重目的。

综上所述,与用CKC治疗CIN相比,用LEEP治疗此病的效果更好,能更有效地减少患者术中的出血量,缩短其手术的时间和术后切口愈合的时间,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情的复发率。

参考文献[1]肖娟,罗建秀,魏荷花.宫颈环形电切术及宫颈冷刀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II~m级患者中的疗效[J].医疗装备,2020,33(17):87-88.[2]闫德慧,蒋晶,李佩玲.系统回顾: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原位腺癌的对比[J].现代肿瘤医学,2020,28(16):2909—2912.[3]郝俊荣,张慧艳.CKC和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相关研究[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0(4):123—124.[4]汪裕,陈琳,胡娟.比较分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与冷刀锥切术(CKC)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疗效[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32):88—89.[5]杨云,黄进.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及宫颈冷刀锥切术(CKC)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皿级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6):188—189.[6]蒋红梅.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9,31(16):29—31.[7]张谊北.三种术式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效果比较J].中国民康医学,2019,31(16):32—34.[8]易丽蓉.不同宫颈锥切方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22):151—152.[9]李维芝.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与宫颈冷刀锥切术(CKC)治疗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疗,2019,38(15):48—50.[10]方晓霞.用宫颈环形电切术对7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48—49.[11]黄雪芳,陈艳,庞燕,等.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比较[J].临床医学,2018,38(11):17—19.[12]李铭芬,章林燕,斯小芳.对比冷刀锥切术与宫颈环形电锥切术治疗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临床价值[J].浙江创伤外科,2018,23(2):310—311.[13]蓝洁珍,华海红.宫颈环形电切术及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n~rn级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12):1737—1739.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研究石鹏,徐敏,唐福宇(柳州市中医医院,广西柳州545000)[摘要]目的:分析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 tion,LDH。

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CK、CRP及腰椎功能恢复的影响

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CK、CRP及腰椎功能恢复的影响

• 580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 VoL21 M(X3 FEB*2021doi: 10.13241/ki.pmb.2021.03.039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CK、C R P及腰椎功能恢复的影响*时强程银树武进凌嵘于振(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骨二科安徽宿州234000)摘要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对椎间盘突出患者肌酸激酶(C K)、C反应蛋白(C R P)及腰椎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择 2016年10月-2018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椎间孔镜组(n=45)和后路切开组 (n=45)。

对照组给予后路切开髄核摘除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C K、C R P、腰 椎功能、视觉模拟(V A 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0D1)评分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椎间孔镜组手术时间较后路 切开组更长,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后路切开组更低(P<〇.〇5);手术前,两组C K、C R P检测结果无差异;手术 后,两组C K、C R P均随着时间的延长均呈上升趋势,且椎间孔镜组上升较后路切开组低(P<0.05);手术前,两组腰椎功能检测结 果无差异;手术后,两组腰椎曲度、直腿抬高试验均随着时间的延长均呈上升趋势,且椎间孔镜组上升更为明显(P<〇.〇5);手术前,两组V A S、0D丨评分评定结果无差异;手术后,两组V A S、O D I评分均随着时间的推移均呈下降趋势,且椎间孔镜组下降更为明 显(P<0.05);手术后,与后路切开组24.44%( 11/45)进行比较,椎间孔镜组4.44%(2/45)显著降低(P<0.05)。

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 患者中应用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C K、C R P及腰椎功能水平。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和显微内镜下后路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和显微内镜下后路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

Mod Diagn Tr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Jan 30(1)[7]王梁,朱冬燕,徐倩,等.中频脉冲电刺激联合红外线治疗对急性期面神经炎患者的疗效[J ].天津医药,2017,45(9):969 ̄972.[8]徐立军,王娟,田杏红.自拟中药熏蒸联合针刺疗法治疗面神经炎疗效及对肌电图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36):4031 ̄4033.[9]金涛,马素兰.半导体激光联合电针及康复干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J ].激光杂志,2015(2):155 ̄156.[10]赵建华,丁文胜,姜石刚,等.针罐配合药物治疗对面神经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 ].医学综述,2016,22(2):396 ̄398.[11]何采辉,梁蔚莉.刃针治疗面神经炎恢复期临床观察及对肌电图的影响[J ].针灸临床杂志,2017,33(8):35 ̄38.收稿日期:2018 ̄06 ̄21腰椎间盘突出症(PLID )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腰部或者下肢出现麻木甚至疼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1,2]。

临床上对该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的效果,但病情严重或者非手术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仍需手术治疗[3]。

以往临床上常采用显微内镜下后路腰椎间盘切除术(M ED )治疗,但该手术易对患者的脊神经造成损伤,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日益进步,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ELD )被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中,且疗效确切[4]。

本研究将PELD 与ME D 进行比较,旨在探究PELD 对PLID 的治疗效果。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

观察组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36~62(48.2±4.1)岁;病程6~36(15.3±2.6)个月;突出节段:L 3~L 49例、L 4~L 516例、L 5~S 17例。

椎间孔镜幻灯ppt课件

椎间孔镜幻灯ppt课件
生命体征监测
密切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呼吸 等生命体征变化,确保手术安全

神经功能监测
观察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如感觉、 运动功能等,及时发现并处理神经 损伤。
记录要求
详细记录手术过程、患者反应、用 药情况等,为术后评估提供准确依 据。
术后观察与护理重点
术后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伤口情 况、引流液性状等,及时发现并
术后及时清洗镜头表面污 渍,避免刮擦和碰撞。
设备保养
定期检查设备性能,及时 更换易损件,确保设备正 常运行。
器械使用注意事项
熟悉器械性能
பைடு நூலகம்使用前应充分了解器械的性能和 使用方法。
01
02
保持清洁
03
使用过程中应保持器械清洁,避 免污染。
04
轻柔操作
避免粗暴操作导致器械损坏或组 织损伤。
注意安全
使用射频等能量器械时,应注意 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和神经。
02
椎间孔镜手术器械与设备
Chapter
常用手术器械介绍
01
椎间孔镜
用于观察和操作的主 要工具,具有高清、 广角、可调节等特点 。
02
穿刺针
用于建立工作通道, 引导椎间孔镜进入目 标区域。
03
骨钻
用于去除部分骨质, 扩大椎间孔,以便椎 间孔镜顺利进入。
04
抓钳
用于夹取和固定组织 ,协助手术操作。
设备配置及功能特点
将手术视野实时传输到显示器上 ,方便医生观察。
用于止血、消融和切割组织等。
光源系统 摄像系统 灌注系统 射频系统
提供足够亮度,确保手术视野清 晰。
持续向手术区域灌注生理盐水, 保持清晰视野并降低温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国疼 痛 医 学杂 志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P a i n Me d i c i n e 2 0 1 5 . 2 1 f 1 0

7 99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6 ・ 9 8 5 2 . 2 0 1 5 . 1 0 . 0 1 7
盘突 症 、腰椎管狭 窄症 ”。
2 . 治 疗
入 院后 完善各项辅检 , 本 院辅助检 查 ( 见图 1 ) ,
症 病例 、大 部分椎 问孔狭 窄病 例、甚至 I I 度 以下的
腰 椎滑脱 病例 【 2 ] 。而应用 多功能动 力刨 削系统能对 椎 管 内神经 周 围软组 织和骨性 结构进行切 割打磨 ,
大腿后侧及左小腿外侧放射痛 , 考虑 k 神经根受压 ,
确定 责任 间盘为 L 与影像学相符 。 先予营养神经 、 镇痛及 改善微循环 等对症支 持治疗 。完善 各项术前 准备 ,入 院后第五 天行 “ 椎 间孔镜 下腰椎 间盘 髓核
摘除 +神经根粘连松解 +纤维环射频消融成形术 ”。 术 前准备 :术 前半小 时头孢 呋 辛针 1 . 5 g静脉 滴注 预 防感染 。术 中患者取右侧 卧位 ,腰 下垫 薄枕 ,常 规消 毒铺 巾后 ,DS A透视 下确 定 L , 椎 间隙 ( 见 图 2 );L , 问隙水平 后正 中线 向右旁开 1 2 c m 左右为 穿刺 点 ,1 % 利 多卡 因皮 下及深 部局 麻后 ,穿刺 针 进入 L 椎 间隙,D S A侧 位监测 下针尖 到达 L 椎 问盘后缘髓 核突 出处;拔除 穿刺针 针芯 ,依 次插 入 导 引针及 工作套 管,后 置入椎 间孔 镜及髓 核钳,在 生理盐 水持续冲洗及 椎间孔镜 监视下 ,分离暴 露神 经根 、硬膜 囊和突 出的骨化髓核 组织 ,旋转工作 套
痛及 麻木范 围放射至 左小腿外侧 ,弯腰 、劳累后加 重 ,下床活动受 限,卧床休息后减轻 ,翻身不受限 。
当地 医院建 议行开放 手术 ,家属 因患者年 龄大 ,开 放 手术风 险 大而拒 绝 。4月前 出现左 下肢疼 痛、麻
木加重 , 站立时 出现左下肢放射痛 、 跛行 、 大便 困难 , 至 当地 医 院查腰 椎 MR / :腰椎 退 行性 改变 ,L 椎
间盘突 出并钙 化 、相 应椎管狭 窄。给予药物 及局部 注射 ( 具体 不详 )治疗 症状稍缓 解,但效 果不能维
管,保护神经根和硬膜囊 , 置入动力刨 削工作套管,
打磨 清 除骨化 的病变 髓核组 织 ( 见图 3 ),松解 粘 连 的神经 根 ,同时 予纤维环射频 消融成形 。手术达
用椎 间孔 镜 T E S S YS技术 【 4 】 治疗突 出物部分骨化 的 腰椎 间盘 突 出症 1 例 ,经 与术前 比较 ,提示近 期手 术效果满 意,现报 道如下 。
方 法
1 . 一 般 资 料
肤浅感觉减退 ,影像学 ( 本院 C T)有 L 1 节段椎管
狭 窄,硬脊 膜 明显受压 ,明确为 , 间盘 导致;左
腰椎 C T - . 腰椎退行性变 ,
L L / S , 椎 间盘 突出、
相 应椎 管椎 管狭 窄 。L ’ n 椎 间盘 膨 出。胸部 、腰椎
X 线 :腰 椎 退 行 性 变 。 患 者 出现 肛 周 左 侧 麻 木 、 皮
尤 其针对 其他微创 技术较难 处理的突 出物 骨化性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 的情 况 [ 3 ] 。本院于 2 0 1 4 年 l 0月 ,应
大 腿 后 侧 及 肛 周 左 侧 麻 木 ,浅 感 觉 明显 减 退 , 左 蹲
术毕拔除工作套管 ,创 口缝一针后覆创可贴 。
结 果
背伸 肌力 4级,余肢体肌 力 V级 。诊断 : “ 腰 椎 间
通讯作者 w z wa i k e @1 2 6 . c o m
患者术 后返 回病房 ,生 命体征稳 定,神志清,
到 以下标准 :镜 下见神经根 复位、神经血 供充盈、
硬膜囊搏动 良好 、 直腿抬高 9 0 。时神经根移动明显; 同样 步骤行 间隙椎 间盘骨 化性 突 出物 的摘除 。
持 病情逐渐 加重 。查体:脊柱侧 弯畸形 ,颈 椎活动 度 稍 差 ,压 头 试验 ( . ) ,臂丛 牵拉 试 验 ( . ) ,屈颈 试 验( . ) ;L 3 、L , 5 、L 5 / S 扣痛 ( + ) 、棘 间压痛 ( + ) ,左 侧 棘旁压 痛 ( + ) ,左侧臀 上皮神 经压痛 ( + ) ,左 侧直 腿抬 高试验 :6 0 。( + ) ,4字试验 :( 一 ) ,左 臀部 ,左
患 者 女,7 1岁, 因 “ 左 下肢 疼 痛 伴 麻 木 3年
余 ,加重 4月” 。于 2 0 1 4年 1 0月到本 院疼痛 科就 诊 。3年 前在家 中无 明显诱 因下 出现左 下肢 疼痛 ,
( n u me r i c a l r a t i n g s c a l e 。 NR S )7分 ,伴 有 麻 木 , 疼
椎 间孔镜下应用动力刨 削系 统治疗 突 出物 骨化性腰椎 间盘 突 出症 1 例
徐 寅烨 董庆鹏 占恭 豪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疼痛科 ,温州 3 2 5 0 0 0 ;。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疼痛科,武汉 4 3 0 0 0 0 )
经皮椎 间孔镜技 术 ( T E S S Y S ,t r a n s f o r a mi n a l e n d o s c o p i c s p i n e s y s t e m)的应用 能有 效治疗 腰椎 间 盘 突 出症 [ 1 】 , 目前 已经 能够处理 大多数椎 间盘突 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