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五单元集体备课(1)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解读+单元导读】单元集体备课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解读+单元导读】单元集体备课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是一个特殊的单元,它是一个作单元,围绕“想象”这一核心目标展开教学。
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合理想象。
本单元从三个方面来解读,分别是再识特殊、明确目标、展示课型。
再识特殊方面,本单元是一个作单元,从三年级上册到六年级下册,统编教材分别在每一册书中都安排了这样的作单元,分别是观察、想象、写事、写景、写物,写人、围绕中心意思写,表达真情实感。
本单元的研究重点是“想象”,它强化了作能力培养,丰富了单元组元形式。
在了解单元结构方面,本单元有2篇课文《宇宙的另一边》《我变成了一棵树》,一次交流平台(围绕“想象”展开讨论),两篇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尾巴它有一只猫》和一次作《奇妙的想象》。
它的单元结构是从导语、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作例文、作这样的板块来展开,其中精读课文和作例文后面也有一些教学系统,如识字、写字、思考练题和旁批等。
这样的编排形式与普通单元相比自成一个体系,我们要根据它的特殊性来准确把握,科学施教。
在关注课文方面,本单元只有两篇课文,《搭船的鸟》和《金色的草地》。
交流平台、初试身手这几个板块是穿插在课文和例文之间的内容,起到一个过渡、承上启下的作用,综合运用学到研究方法,走向最终的作表达。
从阅读中研究表达方式,接下来交流平台,归纳梳理,提炼方法,初试身手,初步尝试运用,作例文并完成作,形成了单元研究成果。
明确单元教学目标方面,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包括:认识“淌、秘”等13个生字,会写“淌、秘”等23个生字,会写“星空、流淌”等25个词语;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大胆和神奇的想象;能和同学交流自己想象到的内容,梳理和回顾课文中的想象故事,交流对大胆想象的体会,感受大胆想象的乐趣;能画出想象中的事物,能根据故事开头接龙编写故事,能借助作例文进一步体会丰富与神奇的想象;大胆想象,写一个想象故事;能欣赏同伴作并提出修改建议。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5单元集体备课课件.doc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集体备课一、单元主题灿烂的中国文化二、单元内容17孔子拜师18盘古开天地19赵州桥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语文园地(五)三、单元教学目标1、会认27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
积累文中词语,按要求正确读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了解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4、以“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为话题开展口语交际,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本单元的习作练习。
5、练习复述课文,培养想象力和自学能力。
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6、继续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反方式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身边的文化,打通课内外学习和课外生活,了解传统文化的历史和传承。
语言训练点1.抓重点字,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查字典等方式理解四字词语的意思。
2.初步感知过渡句的作用,能运用“不但,而且,”练习说话。
3.初步感知对偶和排比的句式特点,能用“他的——变成了——”展开想象,进行仿写、仿说。
4.读写结合: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写一段话。
四、丛书整合目录《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品读名人”单元:《杨万里拜儿童为师》《司马光警枕励志》《眉梢上结一层白霜》《华佗发明麻沸散》《“半鸭知县”于成龙》《最好的果实》《小席勒慈心济寒贫》《马克.吐温保护树木》“美丽的神话故事”单元:《精卫填海》《颐和园的铜牛》《碧螺姑娘的传说》《长白山天池的传说》《人参娃娃的故事》《冬至吃饺子的传说》《十二生肖的故事》“精美的中国建筑”单元:《海内第一桥》《卢沟桥上的狮子情》《仰望布达拉》《春游颐和园》《应县木塔》《在长城上》《上海石库门》《长亭古韵》“璀璨的中国文化瑰宝”单元:《清明上河图》《永乐宫壁画》《巴莱崖壁画》《敦煌漫记》《剪纸》《飞舞的线条——书法》五、课时安排9课时六、推荐阅读篇目《人参娃娃的故事》《敦煌漫记》《剪纸》第五单元主题学习整合备课灿烂的中华文化第一课时预习指导课教学目标1.初读整单元的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部编版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课件ppt

初读课文
1.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 意生字的读音。
2.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 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 识记生字。
重点词语
一本正经:
形容很规矩,很庄重。 引人注目:
合拢:
引起人的注意,使人 把视线集中在一点上。
合到一起;闭合。
玩耍:
做使自己精神愉快的
傍晚:
活动;游戏。
比鹦鹉还漂亮 对比
突出小鸟的美
我看见一只 __彩__色___ 的 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 它 的 羽 毛 是 __翠__绿___ 的 , 翅 膀带着一些___蓝__色___,比鹦 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 __红__色___的长嘴。
这么美丽的一只小鸟站在船头,会 让人产生什么想法呢?文中的小朋友又 是怎么想的?
பைடு நூலகம்
认字大冲关
母亲 外祖父 雨点 船夫 用力
船头 羽毛 翠绿 静悄悄 翠鸟 捕鱼
精读课文
读一读第1自然段,自读提示: ① 这一段交代了故事的什么? ② 这一段运用了什么描写?结合你的想象,
思考:“沙啦沙啦”说明了什么?
我和母亲坐着小船,到乡下 外祖父家里去。
故事的起因。
天下着雨,雨点打在船篷上, 沙啦沙啦地响。
翠鸟,我真佩服你。 翠鸟,你真了不起。 我真希望我也是一只翠鸟,这样就 可以和你一起去捕鱼了。
阅读第5自然段,翠鸟有什么特点?
母亲告诉我,这是一只翠鸟。哦, 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会搭船捕鱼。 聪明,有灵性。
如何写好动物? 留心观察 细致描写 多听
同学们,你们留心观察过周围的小动 物吗?请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把 它的特点介绍给大家。可以写一写它的颜 色,也可以写一写它的本领。运用本节课 学习的方法写一写。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能流畅朗读课文,并正确书写生字词;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信息提取和总结。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集体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通过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并尊重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本单元包括《小池》、《荷叶母亲》等课文,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并学习相关的词汇和句型。
2. 词汇与句型学习:学习本单元的关键词汇和句型,如“清澈”、“碧绿”等,并能将其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3. 写作练习:根据本单元的内容,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如写一篇关于自然的短文。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能流畅朗读课文,并正确书写生字词。
2. 难点: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对相关词汇、句型的正确运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教学录音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入本单元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学习本单元的课文、词汇和句型。
3. 实践练习:通过朗读、写作等方式,进行实践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4. 总结与反思: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板书设计1.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 关键词汇和句型: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显示,以便学生记忆。
3. 课文摘要: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作业设计1. 阅读理解:根据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2. 词汇运用:用本单元所学的词汇,写一段小短文。
3. 写作练习:根据本单元的主题,写一篇短文。
课后反思通过本单元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阅读理解和词汇运用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在写作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三年级语文第五单元集体备课主备人:杨萍17 孔子拜师一、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孔子拜师的进程,体会孔子谦虚勤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二、本课的学习目标是?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远近著名、相距、学问、露宿风餐、疑惑、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教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情感地朗诵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通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拜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式理解文句的意思。
三、如何进行本课识字教学?本课要求熟悉的7个字的指导,可以有机地穿插在课文学习当中,和词语、句子的学习结合起来。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交流读音是不是准确,并结合词语的学习理解字义,认记字形。
可以通过扩词的方式增加生字的复现,体会生字的用法,如:纳:纳凉,纳税,出纳,吸纳;兼:兼职,兼并,品学兼优;佩:佩带,佩服,玉佩。
另外,“仆”易被误读为三声,在教学时要加以注意。
要求写的12个字,要重点指导学生写好几个容易写错的字。
如,“尘”字,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迎”字的里面是“”,不是“卯”或“印”;“境”字的右半边是“竟”,不是“竞”。
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并交流观察所得,彼此提示容易写错的笔画。
有的字不容易写好,如,“等”字容易写得太长,中间的几横长短也不一样,学生不易把握,教师可以通过板书示范,引导学生仔细体会汉字的结构和笔画及部件的占位。
四、如何理解重点文句?课文中有一些词语不太好理解,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的方式体会词语的意思。
如,“远近著名、渊博、造访、疑惑、佩服、敬重”等词语,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并试着在自己的语言表达中运用。
“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等词语,可以查字典,并结合课文中的具体语境,体会词语的含义。
课文中有两对意思相近的词语,也可以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领会。
三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集体备课【范本模板】

指名读一读,评一评.
师:孩子们为什么继续沉默着?(孩子们感到非常羞愧,不好意思看老师)
我们都能体会此时孩子们内心的感受,大家一起读这段。
(4)师:就这样(课件出示)沉默了足足一分钟,我悄悄地瞥了一下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的犯了错误似的神色之中。师:为什么犯了错误还说他们可爱?
(一图中同学们高高地举着手,很高兴,神气十足,有的站起来,二图中同学们低着头,不说话,眼睛不敢看老师,沉默了)
(2)小组学习:找出从课文中与两幅插图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3)指名读读找到的句子。(课件出示句子)“他们骄傲地举起了手,有的还神气十足地左顾右盼。"师:谁能读得更好?遇到读地好的学生时,教师相机指导:你读得这么好,你注意了句子中得那些词语?(骄傲、神气十足、左顾右盼)这些词语体现了什么?(孩子们非常兴奋、骄傲)齐读
B、想想阮恒献血的经过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画出描写他献血时的神情、动作的句子,用波浪线作标记。
C、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用你喜欢的记号标出。
3、交流:
A、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请读一读,再说说你觉得它为什么感人。
B、课文中5-是阮恒献血的经过。请你读出描写他献血时神态、动作的语句。
C、分别指名读读1——--4自然段、12----14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六、作业布置
1.写本课的生字。
2.朗读全文.
板书:17、可贵的沉默
祝贺神气十足迅速重复安静
沉静缓和建议惊喜表达
享受左顾右盼烦恼
教学反思:
第周星期第节日期
17、可贵的沉默(二)
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插图,根据生活经验想像课文描述的场景,从孩子们的语言、神态、动作中体会他们的心情.
三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第5单元

莲花盆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集体备课(第5组课文主备人:史永清李雪)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可贵的亲情、友情”组织专题,先后编排了《可贵的沉默》《她是我的朋友》《七颗钻石》《妈妈的账单》四篇课文,一个语文园地。
前三篇是精读课文,最后一篇是略读课文。
在第一篇和第三篇课文的后面安排了综合性学习及提示。
本次综合性学习围绕“感受和回报父母之爱”来编排。
有关爱的专题在前几册教科书里有所涉及,三年级上册第八组编排了四篇关于“献爱心”的课文,让同学们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从别人的故事里感受这种感情。
本单元内容有所拓展,也更为深入。
语文主题阅读中,为我们提供了100页共31篇文章,读后感人至深。
二、学情分析:1.围绕“可贵的亲情、友情”展开综合性学习。
对学生的要求是在课堂上阅读有关亲情、友情的文章,课外通过各种途径去寻找、体验、实践这种亲情和友情2.正确读写42个一类生字,认读25个二类生字。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内外文章。
4.学会感恩。
三、教学目标:将课文的学习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相结合,在学习课文、感受“爱与真情”的同时,能够行动起来,在生活中深入体验这种感情,学会表达和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别人。
导语提示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生活中是否想到过回报父母的爱,能否向别人献爱心;二是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感受人间真情。
在整个单元的学习中,这两方面的内容应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四、课前准备:课件五、基本策略学习过程中,要学会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融入到文章中,认真体悟文中的温情。
回忆、了解父母和身边其他人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想一想该怎样回报父母和关心爱护着自己的人,把自己的想法落实到行动中。
六、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17 孔子拜师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字词,会认 7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并结合词语的学习,理解字义,认记字形。
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品行、传授、尊重”等词语。
(2)指导学生运用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或结合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通过孔子拜师的小故事,激发学生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
教学难点: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学无止境,为人要谦逊大度、真诚无私。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学习我国古代的一位大思想家——孔子拜师的故事。
(板书:孔子拜师)2、学生交流、介绍孔子和老子通过预习和搜查资料,小朋友对孔子一定有所了解,谁先来向大家说说你了解到的情况。
这么有名的孔子,他拜谁为老师(板书:老子)老子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课前了解了吗?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要求:边读边做记号;注意读准生字新词。
2、检查自学情况:出示词语读。
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相距止境长进敬重纳闷风餐露宿毫无保留传授佩服曲阜3.抽生认读生字。
4.写字。
注意指导:尘丘迎境授5.快速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同桌交流交流。
6.抽生回答,指导学生抓住主要内容概括。
三.总结:孔子知识渊博却不远千里去拜师,他是怎样去拜师的呢,下节课我们接着来学。
第二课时一.复习:1.抽生认生字。
2.听写生字。
3.回顾: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二、深入研读,感悟品质(重点阅读第二自然段)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3.班级交流:(1)谈孔子①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路实验小学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2016.11.17 地点三(3)班教室年级三年级学科语文
参加人徐全丽、张岩、倪文东、魏向荣、单慧洁、徐梦卓主持人徐梦卓中心发言人徐全丽
备课内容
练习4、《东方之珠》、《小露珠》《石榴》习作5、练习5、《石头书》
单元课时划分
练习4 2课时《东方之珠》 2课时《小露珠》 2课时《石榴》 2课时习作5 2课时练习5 2课时《石头书》 2课时
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本单元生字。
能掌握构词的方法并写出相同结构的词语来。
了解一字多义,并能根据具体语境,选择正确的字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背育课文.
3、学习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会用“越来越越来越”,“倾听”,“闪耀”等词语造句。
4、掌握本单元主要的构段方式“总分总”,会围绕一句中心句写一段话。
5、会给自己喜欢或者熟悉的小动物设计名片。
6、了解课文内容,懂得文章所介绍得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
单元教学重点:
1、学会文中的生字、新词,并能根据语言环境体会其意思。
重点难点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会用“越来越越来越”,“倾听”,“闪耀”等词语造句。
4、会给自己喜欢或者熟悉的小动物设计名片。
5、读好对话,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石头书”指的是什么,“书”里有什么学问,应该怎样读这本“书”。
研究过程及思路详记
徐梦卓: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
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
张岩:教学本单元课文,要让学生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兴趣,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倪文东:通过课文重点段的教学来进行句与句之间联系的训练,使学生理解中心句的概念,提高概括段意的能力。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魏向荣:除此以外,还可以引读、评读、赛读等,来达到“读好书”的目的,并水到渠成地将文字变成画面,映在学生脑海中,再将画面变成优美的文字深入到学生心里,继而达到积累好词好句的目的。
单慧洁: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
要让学生通过新闻记者学表达,从读中学写。
用好例文,让学生从中学到写作的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徐全丽:根据大家的分析,下面由我来汇报一下《14、东方之珠》第一课时的设计理念
14、东方之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2.学习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背诵课文。
3.学习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会用“越来越越来越
”,“倾听”,“闪耀”等词语造句。
4、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知道课文是从三个方面介绍香港的,能仿照课文第五段的写法,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5.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教学难点
6.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香港的繁荣和美丽,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调动积累,激发兴趣
我们的祖国由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
祖国真的太美了!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近素有”东方之珠“之称的香港。
二、初读课文
1、配乐范读课文。
2、检查自学效果。
⑴出示词语:繁华和煦舒服倾听举世闻名
观赏聚集精彩闪耀人流如潮
⑵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
(重点读准后鼻音、翘舌音)
⑶解释疑难词意,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⑷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
3、感知全文
4、查字典理解"繁华"的意思。
5、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三、指导朗读
1、教师启发:我们读了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体会了文中的美景。
你们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2、教师小结。
四、作业
⒈描红;
⒉抄写词语;
⒊练习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4、东方之珠
繁华和煦舒服倾听举世闻名观赏聚集精彩闪耀人流如潮
解决的问题
学习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会用“越来越越来越”,“倾听”,“闪耀”等词语造句。
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知道课文是从三个方面介绍香港的,能仿照课文第五段的写法,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