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护理新观念
气管切开护理. PPT课件

(一)气管切开术的概述
❖ 气管切开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最常用的急救手术之一, 气管切开术包括常规气管切开术、紧急气管切开术、 环甲膜切开术、快速气管切开术及近年来开展的经皮 扩张气管切开术等,是各原因所致的喉阻塞病人防止 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所施行的手术通过气管切开造 口确保有效通气,同时建立人工气道,便于吸痰,具 有有效地减少呼吸道无效腔及气道阻力,有利于气道 内分泌物的清除及气道护理,但由于吸入的气体未经 过鼻咽腔,失去其生理保护作用,增加了肺部感染机 会,因此护理中应注意扬长避短 。
2021/2/23
❖ 7、预防局部感染:气管内套管每取出清洁消毒23次,外套管一般在手术后1周气管切口形成窦道 之后可拔出更换消毒。气管导管的纱布应保持清 洁干燥,每日更换。经常检查创口周围皮肤有无 感染或湿疹。导管先用0.5%新洁尔灭浸泡,然后 煮沸消毒,用清水冲洗后煮沸消毒即可使用。蛇 形管用0.5%新洁尔灭浸泡,每日更换。
(八)吸痰时的注意事项
❖ 1、吸痰动作要轻柔迅速,减少对气管壁的损伤。 一般选用硬度适中、表面光滑、内径相对大的12或 14号橡胶或硅胶导管,或用专制的吸痰管,也可将 导管前端较厚的盲端剪去,使之成向内凹之月牙形, 再将两侧剪两个小孔,以减少头端吸痰时的负压, 增加吸痰面积。如患者感胸骨柄处疼痛及痰中带血, 要警惕有出血的可能,一旦发生大出血,要立即实 施气管插管,同时进行止血等抢救措施。
2021/2/23
❖ 2、吸痰时机 ❖ 吸痰是机械通气病人的主要护理措施之一,传统观念认
为应定时湿化吸痰,临床观察,不必要的吸痰频繁可导至不 必要的气管粘膜损伤,加重低氧血症和左心衰竭。而按时湿 化吸痰比定时湿化吸痰更有效,一方面减少了对患者的刺激, 另一方面痰量多的患者因拘泥于定时湿化吸痰,则不能及时 清除气道内分泌物,导致并发症的发生。现在我们认为适时 吸痰是控制肺部感染的重要措施,将吸痰不作为常规操作, 仅在患者有大量痰液潴留上呼吸道,如患者呼吸音减弱、呼 吸困难、有痰鸣音或呼吸哮鸣音、病人氧分压或血氧饱和度 突然降低、使用的呼吸机出现高压报警时才吸痰,这样可以 减少肺部感染的机会。
气管切开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

气管切开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气管切开术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措施,用于维持呼吸道通畅,为患者提供氧气和排除呼出二氧化碳。
针对气管切开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术前准备1. 患者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呼吸状态、氧饱和度、血压、心率等指标,以及可能存在的并发症风险。
2. 术前准备:确保需要使用的器械和设备齐全,并保持其清洁和可用状态。
同时,检查气囊是否完好,气管切开管是否通畅。
3. 麻醉:麻醉应由专业医生进行,确保患者处于无痛状态。
二、术中护理1. 安全操作:在进行气管切开时,护士需要配合医生,确保操作过程中的安全。
手术室必须有足够的照明和准备好的应急设备。
2. 出血防控:注意监测出血情况,及时处理并记录。
同时,保持手术区域干燥,避免感染。
3. 呼吸道管理:术中需要进行呼吸道管理,包括吸痰、气囊充气等操作。
吸痰时应注意注意力慢慢吸出,避免引起气道刺激。
气囊充气时要掌握好充气量,避免压迫气道过紧或过松。
4. 气道护理:术后应保持气管切开通畅,防止分泌物堵塞气道。
每天定时吸痰,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避免感染发生。
三、术后护理1. 监测:术后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状态、氧饱和度、血压、心率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2. 气囊管理:定期检查气囊的充气情况,避免压迫气道过紧或过松。
每2小时检查一次,确保充气量适中。
3. 定期更换气管切开管:根据医嘱或护理要求,定期更换气管切开管,避免管道堵塞和感染。
4. 皮肤护理:每天定时清洁切开口周围皮肤,保持干燥清洁,避免感染发生。
5. 通气参数调整:根据患者的呼吸状况和需要,调整通气参数,保持患者的呼吸通畅和氧合状态良好。
6. 心理支持:气管切开术对患者来说是一种身体和心理的创伤,护士需要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帮助其适应新的生活方式。
四、并发症的处理1. 气道堵塞:如发现气道堵塞,应立即采取吸痰等措施,保持气道通畅。
2. 感染预防:注意手卫生,穿戴好手套,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

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水分丢失增加, 应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充足的水分 摄入,有助于痰液稀释和排出。
心理疏导和关怀技巧
倾听和理解
认真倾听患者的感受和想法,表 达理解和同情,让患者感到被关
心和支持。
提供情绪支持
鼓励患者表达情绪,提供情感支持 ,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恐惧等负面 情绪。
鼓励积极心态
引导患者关注积极方面,鼓励患者 保持乐观心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 心。
大化。
出院前评估及指导内容
评估患者状况
在患者出院前,对其进行全面评 估,包括呼吸功能、发音清晰度
、吞咽功能等方面。
提供出院指导
根据评估结果,为患者提供详细 的出院指导,包括如何继续康复 训练、如何预防并发症、何时复
诊等。
教育患者及家属
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气管切开术 后护理和康复训练的教育,提高 其自我护理能力和对疾病的认知
家属沟通技巧和注意事项
01
02
03
保持沟通畅通
与家属保持密切联系,及 时告知患者病情和治疗进 展,让家属了解患者的状 况和需求。
提供情感支持
家属在患者康复过程中起 着重要作用,应鼓励家属 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共同 面对困难。
指导家属参与护理
向家属传授基本的护理知 识和技能,让家属参与到 患者的护理中来,提高患 者的康复效果。
凝血功能
检查患者的凝血功能,以确保手
术过程中不会出现出血不止的情
03
况。
合并症
04 了解患者是否合并有其他疾病,
如心脏病、糖尿病等,以便在手
术过程中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呼吸道局部情况评估
呼吸道通畅度
评估患者的呼吸道是否通畅,有无分泌物 或异物阻塞。
气管切开后的护理常规

6.感染
1)处理: 1.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加强环境监测,保持空气流通。 3.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吸痰,气切换药时注意无菌操作, 保持气切口敷料干燥。 4.有感染者,遵医嘱使用相应的抗生素,尽量缩短用药时间
37
拔管护理
1. 指征:拔管应在病情稳定,呼吸肌功能恢复,咳嗽有力,能 自行排痰,解除对气管切开的依赖心理时,才能进行堵塞试 验。
4)处理: 1.护理时应定时松懈气囊,恢复气管内壁血液供应,预防气管
内壁坏死、出血或穿孔。 2.控制吸痰的负压时间,吸痰动作轻柔 3.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加强气道湿化 4.出血量多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止血药物 5.在保证呼吸道通畅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气道内镜观察,找到
出血部位,在内镜下止血。 6.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预防血痂堵塞呼吸道,导致窒息。
Hagler DATraver GAEndotracheal. Saline and catheters: Sources of lower airway contamination. Am J Crit Care,3:444~447.
21
气道湿化
2)蒸汽加温湿化 : 湿化器上装有电热恒温蒸汽发生器,使用时将呼吸机湿化器
2)取内套方法:
把内套缺口旋至外套固定点,顺套管弧度方向取
出。
13
气管切开护理
3)套管的清洁: 消毒内套管每日消毒一次,用酶的消毒剂溶解; 固定带使用棉质的寸带,系带打死结,松紧以容纳2 指为宜, 烦躁者上肢应予适当约束。过松导致翻 身咳嗽时容易脱出, 过紧压迫颈部血管,每周更换 系带,污染时及时更换。
18
气道湿化
1.目的: 是保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的一项 重要措施。
气管切开伤口的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气管切开伤口的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气管切开术在脑部疾病或咽喉部疾病的急危重症手术中较为常见,主要是为了解决患者通气不足或者呼吸困难的一种治疗手段,而气管切开后需要进行护理工作,一旦护理不当极容易造成气管阻塞、意外脱管和其他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因此,需要护理人员以及家属了解气管切开伤口的护理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为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提供保障。
1为什么要进行气管切开?气管切开指的是开放气管前壁以便建立气道的手术方式。
当患者能够通过无阻塞的上部气道进行呼吸时这种手术方式通常是暂时性且可逆的治疗方法,气管切开的目的:可以预防和解除呼吸道梗阻,保证呼吸道的通畅;对于意识不清、尤其昏迷的病人可预防呕吐物和口鼻腔分泌物的误吸入肺;便于呼吸道分泌物的吸引,预防肺部感染;机械通气提供一封闭的通道;咽喉部手术时为保持呼吸道通畅也常行预防性气管切开。
但是由于气管切开的操作复杂、创伤较大,并且患者可能会出现呕吐物和口鼻腔分泌物,一旦护理不到位了,会出现脱管、切口感染、气管管壁溃疡及穿孔等情况。
2气管切开伤口的护理方法你知道吗?2.1套管固定气管切开的窦道形成需要一周左右,如果在这期间发生套管脱落很可能会出现患者窒息,一定要确保套管固定牢靠,在为患者翻身活动时注意不要牵拉套管。
2.2保持套管通畅气管切开后必须时刻保持套管通畅,有分泌物咳出时应立即用纱布擦去。
内管应定时取出清洗、消毒,及时重新插入,以防分泌物干结堵塞内管。
一般每隔4-6小时清洗内套管1次,如分泌物较多应增加清洗次数。
2.3气道湿化气管切开后患者的呼吸道正常防御功能遭到破坏,呼吸道的保温和保湿功能丧失,容易使气道分泌物变得黏稠,部分患者会形成痰痂,使病人气道分泌物不易咳出,造成呼吸困难。
此外,湿化不足会造成纤毛系统损伤,清除异物能力减低,引起呼吸道炎症。
因此需要进行气道的湿化处理,可以采用加热型湿化器湿化、雾化吸入湿化法、气道内滴药、空气湿化等湿化方法,湿化液可以选择药物湿化液、无菌蒸馏水、生理盐水、0.45%氯化钠、1.25%碳酸氢钠溶液。
气管切开护理

气管切开护理气管切开是一种外科手术,用于形成长期或暂时的呼吸通道。
手术通常在甲状软骨下第2和第3或第3和第4环状软骨之间做横切口,插入气管导管以形成人工气道。
最初,这种手术仅用于解除喉梗阻引起的呼吸困难,但随着对呼吸道病理和生理的深入了解,气管切开术已成为治疗某些疾病的重要辅助手段。
气管切开术的适应症包括喉梗阻和颈部气管阻塞,如急性喉炎、白喉、喉水肿、咽喉部肿瘤、瘢痕狭窄等。
此外,各种原因造成的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也是适应症,如颅脑外伤、颅内或周围神经疾患、破伤风、呼吸道烧伤、重大胸、腹部手术后所致的咳嗽、排痰功能减退或喉麻痹。
对于颈部外伤伴有气管损伤、咽喉或气管、颈段食管损伤者,如果损伤后立即出现呼吸困难,应及时施行气管切开。
虽然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也有一些禁忌证,如某些严重的出血性疾病和气管切开以下占位性的病变所致的呼吸道梗阻。
在气管切开术后,需要进行术后护理。
首先,将患者安置于安静、清洁、空气新鲜的病室内,室温保持在21℃,湿度保持在60%。
气管套口覆盖双层温湿纱布,室内经常洒水,或应用加湿器,定时以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每天按时通风。
其次,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适当的体位,经常转动体位,防止褥疮并使肺各部分呼吸运动不致停滞,要经常叩背。
最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注意面色神志、瞳孔的改变,经常检查各种管道是否通畅,观察痰液的量、颜色和性质。
如果出现出血或分泌物粘结成痂阻塞气管等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清除。
充分湿化也是气管切开术后的重要护理措施。
上呼吸道是呼吸过程中气体进入人体内的第一道气道,具有多重生理防御功能。
它可以湿化、加温和过滤气体,清除气体中的颗粒和病菌,并促进纤毛运动,从而维持上皮细胞功能,减轻呼吸道刺激。
然而,气管切开后,气体未经湿化和过滤就直接进入下呼吸道,导致呼吸道黏膜干燥、痰液黏稠,气道阻塞,极易引起肺部感染。
据报道,肺部感染随着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
此外,正常情况下呼吸道也存在非显性失水情况,每天从呼吸道丢失的水份约为300-500毫升。
气管切开护理问题与措施(一)

气管切开护理问题与措施(一)气管切开护理问题与解决措施问题一:感染风险•保持手卫生:勤洗手,并正确使用洗手液或消毒剂。
•气管切口清洁:使用无菌纱布和生理盐水清洁气管切口,每4小时更换一次。
•定期更换气管切口敷料:每天检查敷料,并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更换。
问题二:气道堵塞•定期吸痰:使用吸痰管清除气管内的分泌物,确保呼吸道通畅。
•频繁更换呼吸机管路和气囊:避免残留物堵塞呼吸机管路和气囊,每3-7天更换一次。
问题三:伤口愈合•定期更换气管切口固定带:避免固定带擦伤伤口,每周更换一次。
•保持气管切口周围干燥清洁:定期用生理盐水清洁并保持干燥。
•避免拉扯气管切口:最好使用气管切口护理器固定导管,避免不当移动。
问题四:过敏反应•药物过敏史的患者需特别关注:定期检查患者的过敏病史,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和敷料。
•监测过敏反应:注意监测患者是否出现药物过敏反应,如出现,立即停止使用相关药物。
问题五:家庭护理•气管切开家庭护理培训:为患者家属提供相关的气管切开护理培训,包括清洁、更换敷料、吸痰和紧急处理等。
•定期回访和远程指导:定期回访患者家属并提供远程指导,解答护理中的问题。
以上是针对气管切开护理问题的一些解决措施,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在护理过程中,请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并随时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和协作。
问题六:气囊漏气•定期检查气囊:每天检查气管切开导管的气囊是否漏气,如果发现漏气应立即更换。
问题七:口腔卫生•定期口腔护理:每天使用无菌纱布和生理盐水或口腔护理溶液清洁口腔,包括舌头、牙齿和唇部。
问题八:疼痛管理•监测患者疼痛程度:定期询问患者的疼痛感受,并记录疼痛评分。
•给予适当的药物:根据患者的疼痛评分和医生建议,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
问题九:心理支持•提供情绪安抚: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提供情绪上的支持和安慰。
•定期心理疏导:安排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健康专家定期与患者交流,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
问题十:并发症预防•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与感染患者近距离接触,提醒患者注意个人卫生习惯。
如何正确进行气管切开护理(保持气管切开管通畅定期更换气管切开带)

如何正确进行气管切开护理(保持气管切开管通畅定期更换气管切开带)气管切开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用于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在进行气管切开手术后,护理工作至关重要,以确保气管切开管通畅,并定期更换气管切开带。
本文将介绍如何正确进行气管切开护理,以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一、气管切开管通畅的护理措施1. 清洁气管切开区域气管切开术后,需要定期清洁患者的气管切开区域。
使用生理盐水或医生推荐的无菌溶液轻轻清洁切口周围的皮肤。
切忌用力擦拭,以避免刺激和感染风险。
2. 定期吸痰气管切开患者容易产生大量痰液,应定期吸痰以避免堵塞气管切开管。
使用无菌的吸痰管轻轻吸出患者口腔和气管中的痰液。
吸痰前要确保设备无菌并保持手卫生。
3. 维持适当湿润气管切开管容易导致气道干燥,因此需要加强湿润护理。
可以使用加湿器或湿化瓶来提供湿气,保持气道湿润和防止粘痰。
4. 定期更换气管切开管为了避免气管切开管堵塞和感染风险,应定期更换气管切开管。
更换时间应由医生确定,一般为每2-4周更换一次。
在更换过程中要注意维持呼吸道通畅,保持临床操作规范,避免引起并发症。
二、气管切开带的更换气管切开带的作用是固定气管切开管,稳定气管切开位置,防止误拔。
以下是更换气管切开带的正确方法:1. 提前准备提前准备好新的气管切开带,确保带子的大小合适,无损坏或污染。
2. 原带取下小心地将原来的气管切开带取下,注意不要碰触或拉扯气管切开管,以免造成不适或损伤。
3. 清洁气管切开带将原带取下后,清洁气管切开带。
可以使用温水和无菌纱布擦拭带子,去除污渍和细菌。
4. 固定新带将清洁后的气管切开带固定在患者的脖子上。
确保带子不过紧或过松,舒适且稳固。
5. 检查通畅度更换气管切开带后,检查气管切开管的通畅度。
确保换带后气体可以顺利通过气管切开管。
三、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解答1. 避免拉扯或碰触气管切开管在进行护理工作时,切忌直接拉扯或碰触气管切开管。
这样做可能导致不适、脱落或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