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辟》(川教)

合集下载

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教案

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教案

16?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简述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的故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立农村革
命根据地的意义。

2、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对“为什么要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进行讨论思考,培养学生对从我国国情出发,将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原那么进行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对武装起义,创立红军及建立根据地三者关系的分析,培养学生对事物之间辨证关系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了解并学习中国工农红军艰苦奋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使学生认识到起义创立了红军,红军和根据地的开展,使井冈山星火成了燎原之势,并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工农武装割据是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英勇卓绝,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难点: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的原因及武装起义和创立革命根据地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教学方法:学案教学法、多媒体教学。

八年级上 第13课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辟课件(川教版)

八年级上  第13课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辟课件(川教版)

1. 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历史事件 是( B )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2.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武装斗争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C )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B.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的总方针 C.中共开始独立领导革命战争 D.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 3.许多地方被称为革命圣地,是因为它跟重大的革命历史事件 有关。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D ) A.瑞金——红军主力大会师 B.南昌——红色政权的建立 C.遵义——红军长征出发地 D.井冈山——红色根据地创建
八七会议
1928年4月,朱德、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1、时 1928年5月4日 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餐餐味道香。 陈毅率南昌起义保存的 间: 2、内 干稻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 大会宣布两军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 诞生于土地革命时期的井冈山根据地 .其井冈山精 队伍和湘南的工农武装1 容: 神的内涵 , 可以用五句话来概括: 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久改名为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 1. 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 . 万余人由湖南南部到达 同学们,你们从这里感受到了什么? 东任党代表;大会还宣布了工农革命军的任务、 2.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 当时井冈山处于敌人包围之中,战斗频繁,生活异常艰苦 纪律。 井冈山,在砻市与毛泽 3. 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 . 。红军战士以苦为乐,革命热情高涨。感受到:红军战士不拍 朱德、陈毅 这次会师,增强了井冈山地区工农武装的力量, 3 、意 4.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 . 困难、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毛泽东、朱德等老一 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 形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部队。井冈山革命根据 义: 辈革命家以身作则的崇高品质;井冈山上官兵一致、团结战斗 5. 艰苦奋斗的作风. 毛泽东手迹(井冈山) 地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 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胜利会师。

2017秋(新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课件13.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辟 (共42张PPT)

2017秋(新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课件13.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辟 (共42张PPT)

说说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和井冈
山会师的意义。
南昌、秋收起义: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井冈山会师:
工农红军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为中国 革命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彭德怀
方志敏
邓小平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后,共产党人还在全国各地领导 了多次武装起义,创建了其他革命根据地,在全国形成了 “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时间: 1927年8月1日
地点: 南昌 领导者: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
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 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毛泽东
朱德
叶挺
周恩来 贺龙
刘伯承
贺龙:南 昌起义时 任总指挥 兼第二十 军军长
周恩来:中 国共产党前 敌委员会书 记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
个铜胎鎏金大字。
↓江泽民题词(1997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
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八月一
日为中国工Leabharlann 红军成立纪念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组成后,将
“八一”作为建军节。
南昌
国民党 军队
广东海陆丰地区坚持斗争;
广州
朱德、陈毅率领转战粤北、湘南
想一想 南昌起义的意义:
开紧急会议。会议
确定了开展土地革
命和武装反抗国民
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政 权 是 由 枪 杆 子 中 取 毛 得 泽 的

——
“八七”会议旧址内景
秋收起义: 时间: 9月9日 地点: 湘赣边界的浏阳、醴陵 领导人: 毛泽东 目的: 攻占长沙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辟》教学设计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辟》教学设计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辟》主要讲述了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地区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部分,通过学习本节课,使学生了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过程,理解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对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有一定的认知。

但学生对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过程和意义,以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理论内涵还需进一步学习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过程,掌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革命事业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过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

2.教学难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理论内涵。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教材和资料,自主学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过程。

2.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理论内涵,共同完成探究报告。

3.讲授法:教师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过程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2.资料:关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相关论文和报道。

3.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和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什么要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2.呈现(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过程,包括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失败,以及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地区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川教版(初中二年级)八年级历史上册: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辟_课件1

川教版(初中二年级)八年级历史上册: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辟_课件1
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
1.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_打__土__豪______、 ___分__田__地____,建立革命政权,开展游击战争,创造了 “_工__农__武__装__割__据_____”的局面。 2.__1_9_3_1__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 _瑞__金____召开。会议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定 都瑞金。选举_毛__泽__东___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刘伯承
经过:占领南昌
城↓
南下广东(受 挫),为什么
↓ 要南下?
转战湘南(朱德、 陈毅)
南昌起 义时朱 德使用 的驳壳

南昌起义图
朱德
叶挺 周恩来
贺龙
刘伯承
南昌起义示意图

武汉

南昌 孤城难
长沙

南下广 东
遭遇失 败
南昌起义部队行动路线 国民党军行动路线
1997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 暨“八一”南昌起义70周年,江泽民为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题词:“军旗 升起的地方”。
小组讨论: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有哪 些相似之处?
相似事件 领导者 斗争方式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都是中共领导 都是武装斗争
进攻目标 都以攻取大城市为目标
最终结果 敌强我弱,都遭到失败
启示: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
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 学习与
地的意义?
探究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可靠 的落脚点和赖以发展的战略基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的建立,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 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
学 后 反 我学到的方


我还要努力 的
谢谢

16.《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教学设计

16.《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教学设计
教学难点
井冈山建立根据地建立的原因。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每年的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俗称“八一”建军节。同学们知道它的来历吗?。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流程
一、南昌起义
问题1:阅读教材概括南昌起义的时间、领导人、地点、意义?
二、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问题3:说一说八七会议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
时间:1927年8月7日
地点:汉口
内容: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问题4:归纳秋收起义的时间、地点、领导人、结果?
时间:1927年9月
地点:湘赣边界
领导人:毛泽东
结果:失败
问题5:思考为什么要到井冈山建立根据地?
时间:1927年8月1日
领导人:贺龙、朱德、周恩来、叶挺、刘伯承
地点:南昌
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展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昌起义过程:
占领南昌城南下广东转战湘南(朱德、陈毅)
问题2:南昌起义占领了南昌城,为什么还要南下广东?
1、敌人包围南昌,敌强我弱,不撒离必然导致全军覆没。
2、广东曾经是革命根据地,群众觉悟较高,南下准备夺取广州,重建革命根据地,然后再进行北进。
首都:瑞金
主席:毛泽东
问题8: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对中国革命产生什么影响?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道路的开始。
学生思考,阅读教材,总结、归纳、概括有效信息。

5.16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5.16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教学设计教学指导思想本课教学设计依据学情、课标、课程内容、主题等,确定了“提炼主题——模块教学——创设情境——问题探究”的启发性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为基础,以课标为导向,将教学内容编制成有序的知识信息,辅助以多种手段,如图片史料、文字史料、影像史料等创设情境。

围绕主题,通过基础性问题——关系性问题——评价性问题的启发与引导,让学生自己走进历史,综合自己已有的知识观点、看法、认识和态度、情感,最后得出结论,获取历史的启迪,逐步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历史感悟、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

教学背景分析(一)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二课,本单元的主题是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而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是本单元的核心内容。

本课上承北伐战争,下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大革命失败后在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上,中国共产党曾效仿俄国十月革命在城市进行武装暴动,却没有达成预想目标。

此后,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

南昌起义后,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并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工农红军,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开启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井冈山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篇,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重大创举。

毛泽东的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即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使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革命的星星之火逐渐发展成为燎原之势。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革命先烈为探索救国道路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感受中国共产党为中国的独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付出的艰辛努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激发其热爱祖国、为振兴中华努力读书的家国情怀。

(二)学生情况分析八年级的学生经过初一年级和初二年级一段时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同时,日常生活中大量影视片段和媒体资源的接触,会使学生对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有初步的了解。

教案第16课朱德开辟井冈山道路

教案第16课朱德开辟井冈山道路

教案第16课朱德开辟井冈山道路
一、教学目标
1. 熟悉井冈山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与意义;
2. 了解朱德在井冈山开辟道路的贡献;
3. 掌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壮大。

二、教学重点
1. 朱德在井冈山的工作与贡献;
2.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三、教学内容
1. 井冈山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与意义;
2. 朱德开辟井冈山道路的经过与方法;
3.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壮大。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讲解井冈山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和朱德开辟井冈山道路的经过,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朱德在井冈山的工作与贡献,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加深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认识。

五、教学评价
1.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进行井冈山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讨论,根据提供的材料进行意见交流;
2. 个人报告:要求学生撰写朱德开辟井冈山道路的方法与经过的个人报告,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
1. 教科书:《中国现代史》第三册;
2. 互联网资源:井冈山红军长征相关的图片、影像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辟》
本课讲述了大革命失败后,面对蒋介石的暴力屠杀政策,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被吓倒,他们总结了经验教训,又继续对中国革命进行不屈不挠的探索中的三件大事。

这三个历史事件是: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秋收起义攻打大城市失败后,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犹如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揭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

【知识与能力目标】
简述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的故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找到中国革命道路的特殊性所在。

讲述红军长征的英勇故事,指导学生认识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曲折。

【过程与方法目标】
充分利用观看南昌起义图片、井冈山会师图片以及红军长征示意图等,引导学生讲述故事,使学生了解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以及红军长征的基本事实。

培养学生陈述历史事件的能力和读图能力。

围绕问题“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
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讨论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习老一辈革命家面对困难所保持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对学生进行如何面对挫折心理的教育;学习老一辈革命家不畏艰险、前仆后继、坚持斗争的革命精神,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教育和为理想而献身的革命传统教育。

【教学重点】
八一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教学难点】
中国为什么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1、本节课运用图片、幻灯、课件、录像、计算机、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媒体的演示和示范。

一、导入新课
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等人背叛革命后,对幼年时期的共产党继续进行疯狂镇压和血腥屠杀.但是,英勇的共产党人没有被吓倒,而是从地下爬起来,擦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重新投入战斗.他们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一个新的革命时期开始了。

二、进入新课
(一)南昌起义
1、南昌起义的背景
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在南昌发动起义?
大革命的失败,使中国革命处于危急关头,面对反革命的暴力,必须以革命的暴力加以反对才能挽救中国革命,因此发动南昌起义有其必要性.而从南昌当时敌我力量对比来看,中共明显占了很大的优势,这也为在南昌发动起义提供了可能,机不可失。

为了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决定在南昌发动起义。

2、南昌起义的组织准备
在南昌起义前成立了领导机构---前敌委员会,由周恩来任书记,起义军总指挥是贺龙,另外还有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也进行了积极的准备。

3、南昌起义的时间:1927年8月1日
4、南昌起义的经过及结果
1927 年8 月1 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革命军2 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

起义军经过5 个多小时激战,歼灭敌军,占领了南昌城。

起义的第一步成功了!起义胜利后,革命军按原计划南下广东,准备重建广东革命根据地。

当革命军到达广东东部地区时,遭到优势敌军的围攻,受到严重挫折,损失很大。

革命军的一部分队伍撤到海陆丰地区坚持斗争;另一部分队伍在朱德、陈毅率领下,转战湘南坚持斗争。

5、南昌起义的意义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八一”建军节由此而来。

过渡:南昌起义拿起了枪杆子,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在全党全中国人民树立了一面武装起义的旗帜,此后中共在各地纷纷发动武装起义,建立军队,并实现了朱毛的井冈山会师。

思考:南昌起义军占领了南昌城,为什么要南下广东?
A.敌人从四面八方来包围南昌,敌强我弱,不撤离必然导致全军覆没。

B.广东曾经是革命根据地,群众觉悟较高,南下准备夺取广州,重建革命根据地,然后再
进行北伐。

过渡:在南昌起义后不久,为了总结第一次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1927年8月7日,共产党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称为“八七”会议。

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二)秋收起义和向井冈山进军
1、八七会议
南昌起义的枪声刚打响不久,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挽救危急中的革命,中共中央在1927 年8 月7 日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称为“八七会议”。

思考:“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是什么?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什么著名论断?
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
义。

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2、秋收起义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从中找出秋收起义的时间、地点、领导人、旗帜、结果。

时间——1927年9月;
地点——湘赣边界;
领导人——毛泽东;
旗帜——工农革命军;
结果——起义受挫。

进攻长沙,遭遇重创。

开始向井冈山进军,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秋收起义进攻城市受挫后,作出了什么决定?结果如何?
毛泽东决定放弃进攻长沙的计划,改向井冈山区进军。

同时在进军途中,对军队进行了改编,确定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毛泽东为什么要去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
①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②附近农产品丰富;
③离大城市较远,敌人统治力量薄弱;
④群众基础好,便于建立根据地。

(三)井冈山会师
时间:1928年4月
经过:朱德、陈毅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率领的军队胜利会师。

结果:合编为了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就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意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新起点和正确方向。

`
过渡: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四)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
1、阅读教材,说一说毛泽东为巩固和扩大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采取了哪些措施?
在井冈山积极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2、“工农武装割据”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
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必由之路。

3、出示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介绍1927-1930年,中共建立了10多个根据地,红军发展到10多万人。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各地的共产党人也领导了武装起义,建立了革命根据地。

到1930年,全国各地创建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

其中以红四军为主在赣南、闽西建立的中央革命根据地面积最大。

4、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在我国革命史上产生什么重大的影响?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

它犹如中国革命的一点“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

5、红色政权的建立
出示相关图片并简要说明为更好统一领导和协调各根据地和各红军队伍党中央在瑞金建立了第一个红色政权。

时间:1931年冬
领导:毛泽东为政府主席,朱德为军委主席兼红军总司令
首都:江西瑞金
意义:这是中国第一个红色中央政权。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全国性工农政权的一次尝试。

标志着中国大地上存在着两个性质根本不同的政权,标志着国共对峙局面的形成。

三、本课小结
面对国民党的屠杀政策,英勇的共产党人通过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来奋起反抗,虽然起义受挫,但是沉重打击了敌人,而且也找到了符合中国革命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唯一道路。

为此,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了井冈山会师,壮大了革命力量,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