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练习3
压强提高练习题

压强提高练习题压强(Pressure)是物体受到的力在单位面积上的作用,是描述物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物理量。
在力学和流体力学中,压强是非常重要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对于解决各种力学问题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些压强提高的练习题,帮助读者巩固对压强概念的理解并提高解题能力。
练习题 1:一个物体的质量为80千克,它的底面积为2平方米。
求该物体受到的压强。
解答:我们知道,压强等于力除以面积。
由于这个物体的质量和重力有关,可以用力来表示,力等于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
重力加速度在地球上约等于9.8米/秒的平方。
因此,该物体受到的力等于80千克乘以9.8米/秒的平方,即784牛顿。
根据压强等于力除以面积,该物体受到的压强等于784牛顿除以2平方米,即392帕斯卡。
练习题 2:一个气球的体积为0.5立方米,气球内的气体温度为27摄氏度。
如果气体的分子量为29g/mol,求气体的压强。
解答:首先,我们需要将气体的温度转换成绝对温度,即摄氏温度加上273。
所以27摄氏度等于27 + 273 = 300开尔文。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其中P表示压强,V表示体积,n表示气体的物质量,R表示气体常数,T表示绝对温度。
将已知量代入方程,我们得到P × 0.5 = (29g/mol × 0.5) / (0.0821L·atm/mol·K ×300K)。
化简得到,P × 0.5 = 0.4835mol / 24.63L·atm/mol·K。
解得P = (0.4835mol / 24.63L·atm/mol·K) / 0.5 = 0.01971atm。
将单位转换为帕斯卡,得到0.01971atm × 101325 = 1990帕斯卡。
练习题 3:一个箱子的长、宽、高分别为2米、1.5米、1米。
箱子的质量为500千克。
初二物理压强公式练习题

初二物理压强公式练习题(正文)在初二物理学习中,压强公式是一项基础且重要的知识点。
通过学习压强公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与压力和表面积有关的现象和问题。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压强公式的练习题。
练习题1:一个重物盒放在一个10厘米边长的正方形底部的小箱子上。
小箱子的表面积为10平方厘米,重物盒的质量为5千克。
求盒子对小箱子的压强。
解决方法: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物理上的压强定义:压强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除以物体的接触面积。
在这个练习中,盒子对底部小箱子的压强可以通过重物盒的重力与小箱子的接触面积来计算。
重物盒的重力可以由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来计算。
重力加速度的国际标准值为9.8米/秒^2。
所以,重物盒的重力为5千克乘以9.8米/秒^2,即49牛顿。
小箱子的表面积已经给出,为10平方厘米。
然而,为了进行计算,我们需要将单位统一转换为标准单位,即平方米。
1平方厘米等于0.0001平方米。
因此,小箱子的表面积为10平方厘米乘以0.0001平方米/平方厘米,即0.001平方米。
现在,我们可以将重力除以表面积来计算压强。
49牛顿除以0.001平方米,计算结果为49,000帕斯卡(Pa)。
练习题2:一个薄小木块放在一个桌面上,小木块的质量为0.3千克。
如果小木块对桌面的接触面积为200平方厘米,则小木块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解决方法:根据压强的定义,我们知道压强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除以物体的接触面积。
在这个问题中,小木块对桌面的压强可以通过小木块的重力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来计算。
小木块的重力可以由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来计算。
重力加速度的标准值为9.8米/秒^2。
所以,小木块的重力为0.3千克乘以9.8米/秒^2,即2.94牛顿。
桌面的接触面积已经给出,为200平方厘米。
同样地,我们需要将单位统一转换为标准单位,即平方米。
1平方厘米等于0.0001平方米。
因此,桌面的接触面积为200平方厘米乘以0.0001平方米/平方厘米,即0.002平方米。
初二物理压强经典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压强经典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力为F,面积为A的物体A受到的压强为:A. F/AB. A/FC. F×AD. F-A2.压力单位是:A. 牛顿B. 公斤C. 帕斯卡D. 米3.小明用一个秤来称一颗苹果的质量,重力为G,他用秤测得的数据是G/N,他误以为这是苹果的质量,小明表示苹果的质量是____________.A. G×NB. G NC. G÷ND. G-N4.一辆汽车对地的压强是15×10^4帕,汽车的质量是3000千克,那么汽车的底面积为:A. 20000平方米B. 5平方米C. 45平方米D. 2×10^4平方米5.井盖上方的压强比地面上方的压强:A. 大B. 小C. 相等D. 无法确定二、计算题1.一个面积为2平方米的正方形木板上施加了3000牛顿的力,求这个木板的压强。
解:根据公式P = F/A,其中F为力,A为面积。
代入数据:P = 3000牛顿 / 2平方米 = 1500帕。
2.一个人的鞋底面积为0.02平方米,他的质量为60千克,求他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解:首先,求该人受到的重力G = m×g = 60千克 × 9.8米/秒^2 = 588牛顿。
然后,根据公式P = F/A,代入数据:P = 588牛顿 / 0.02平方米 = 29400帕。
3.一个气缸的压力为5×10^5帕,其面积为0.1平方米,求该气缸受到的力。
解:根据公式P = F/A,可转换为F = P×A。
代入数据:F = 5×10^5帕 × 0.1平方米 = 5×10^4牛顿。
4.一个长方形物体,长为2米,宽为0.5米,受到总压力为400牛顿的力,求该物体的压强。
解:先计算该物体的面积A = 长 ×宽 = 2米 × 0.5米 = 1平方米。
然后,根据公式P = F/A,代入数据:P = 400牛顿 / 1平方米 = 400帕。
八年级物理:压强(3)空气的“力量” 训练(2)及参考答案

八年级物理:压强(3)空气的“力量”练习题(2)及参考答案1.三个同学在同一教室里做托里拆利实验,读出管内水银柱长分别为75.0 cm、75.5 cm、76.0 cm.已知其中一个同学的玻璃管没有放竖直,而且是沿管的方向测量长度的,而另一位同学做实验时管内混进了空气,只有一个同学的测量方法是正确的.那么,其中用正确方法测得的值是A.75.0 cm B.75.5 cm C.76.0 cm D.无法确定2.医院给病人输液时,应使药液均匀地滴入血管,为使整个输液过程都保持匀速下滴,如图所示的各装置中应采用的为A.B.C.D.二、多选题3.小明假期要外出一段时间,她担心家里盆景中的水会因蒸发而干掉,于是用了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盆景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如图所示,这样就能使盆景中的水位保持一定的高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瓶内水上方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B.瓶内水上方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C.随着盆景中的水不断蒸发,瓶内的水产生的压强会不断减小D.随着盆景中的水不断蒸发,瓶内的水没有到瓶口时盆景中水对底部压强不变1三、实验题4.小明制作简易气压计,观察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1)如图所示,在玻璃瓶中倒入适量红色的水,将插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瓶口,红水升到玻璃管一定的高度,但高度不够,应该__________________使水上升到瓶口以上适当位置,制成了简易气压计。
(2)将简易气压计从四楼移到一楼过程中,发现玻璃管内水位________________,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降低而__________________。
(3)将简易气压计放在阳光下,过一会儿,发现玻璃管内水位发生了变化,这一现象说明,简易气压计的测量结果会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4)如果再用一根细玻璃管,水平对着图中的竖直玻璃管上端管口吹气,则竖直玻璃管中的水位将_______________。
5.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甲,先在一端封闭约1米长的细玻璃管内灌满水银,确保管内没有______;(2)如图乙,大拇指封闭玻璃管后,将管口倒转插入水银槽中,待液面稳定后,读出此时水银柱的高度为h=740mm,此时外界压强_______标准大气压强(选填“>”、“<”或“=”);(3)如果该实验中出现以下情况(以下均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a.玻璃管内不慎混入空气,那么管内的水银柱高度将______________;2b.玻璃管的管口抬高些,但不离开槽内水银面,那么管内的水银柱高度将________;c.玻璃管换粗些,那么管内的水银柱高度将_________.6.小明利用最大刻度值标有3mL的一次性注射器等器材,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1)他的实验步骤如是:a.先让注射器吸入少量水,然后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当注射器的小孔充满水后,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目的是_____________;b.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另一将与弹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如图所示,当注射器中的活塞________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c.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5cm;d.根据测量数据,算出大气压的值。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压强 第3节 大气压强 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九章压强第3节大气压强同步练习1. 下列选项对应的与气体压强有关的说法中,与实际不符的是()A.吸盘能吸在墙壁上是利用大气压的作用B.用高压锅能增大锅内气压,降低沸点C.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D.托里拆利最早测出了大气压的值2. 如下图所示,下列现象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3. 下列实验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4. 下列关于压强的四幅图中,体现了大气压强存在的是()5. 如图所示,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量大气压强时,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玻璃管的顶部穿一小孔,那么管内的水银液面将( )A.保持不变B.逐渐上升,最终从小孔中流出C. 逐渐下降,最终与管外液面相平D.稍微下降一些6. 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7. 将酒精棉点燃放到瓶中,稍等片刻,用剥了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如图所示,鸡蛋就慢慢进入瓶内,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瓶吞鸡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瓶子有吸力B. 鸡蛋受重力作用进入瓶内C. 瓶内气压较小D. 大气压把鸡蛋压进瓶内8. 下列关于托里拆利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管的粗细必须符合一定的要求,否则测不出大气压值B.实验时,玻璃管必须保持竖直,如果倾斜则测不出大气压值C.玻璃管中的水银柱高度必须是760 mm,否则说明实验操作有问题D.开始时,玻璃管内必须灌满水银,否则测不出大气压值9. 宋代文豪范成大到峨眉山旅游时,发现在山顶“煮米不成饭”,这是由于山顶( )A.气压大沸点高B.气压大沸点低C.气压小沸点高D.气压小沸点低10. 人呼吸时,在肺的形状从图9-3-9甲变成图9-3-9乙的过程中,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关系是( )A.大于大气压B.等于大气压C.小于大气压D.先大于大气压,后小于大气压11. 如图所示,用吸管吸饮料,让饮料进入口中的力是( )A.大气压力B.饮料的重力C.手握玻璃杯的力D.玻璃杯对饮料的支持力12. 图所示为小明家的一段自来管路的示意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9.2 液体的压强课时练习试卷含答案解析(3)

9.2液体的压强课时练习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将盛有适量水的试管由倾斜位置A 缓慢移至竖直位置B .在此过程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A .变大B .变小C .先变小后变大D .先变大后变小2.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液体的密度:r r =甲乙②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p >甲乙③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 F =乙甲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 p ¢¢=甲乙A .只有①和②B .只有①和④C .只有②和③D .只有②和④3.如图所示,两个足够高的圆柱形容器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底面积S A >S B ,两个容器内分别盛有液体A 、B (m A <m B )。
若抽出相同深度的A 、B 液体,液体对两个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分别为B p D 和B p D ,液体压力变化量分别为A F D 和B F D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B >p p D D ,A B >F F D D B .A B >p p D D ,A B F F D D <C .A B p pD D <,A B>F F D D D .A B p p D D <,A B F F D D <4.下列关于水沸腾时的说法正确的是()A .继续加热,水温不断升高B .继续加热,沸点不断升高C .气泡上升过程中体积变大D .气泡上升过程中压强不变5.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下列做法能使U 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变小的是()A .将金属盒向上移动B .将金属盒水平向左移动C .将金属盒在原位置转动180°D .保持金属盒的位置不动,向杯中加入适量水6.图甲中圆柱形容器装有适量的水,当水温从0°C 升到15°C 时,水的密度ρ和水温t 关系如图乙所示,此过程水的质量不变,不考虑圆柱形容器的热胀冷缩,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图甲中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p 和水温t 关系的是()A .B .C.D.7.1648年帕斯卡做了著名的“裂桶实验”,如图所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压强》第三节大气压强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压强》第三节大气压强同步练习含答案一、基础提升1.高压锅密封性能良好,用它煮食物时,水蒸气不易外泄,从而___了锅内的压强(填“增大”或“减小”),使锅内水的沸点___(填“升高”或“降低”)2.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其目的是为了增大___注射器能将药液吸入针管是利用了___的作用3.如图是人呼吸过程模拟装置当向下拉动橡皮膜时,瓶内气体的压强将___气球在___的作用下体积变大4.如果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不用水银而用酒精,玻璃管至少应该长___m.(p酒精=0.8×103kg/m3,大气压为1.0×105Pa,g取10N/kg)5.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1014m2.地球表面的大气压约1.0×105Pa,则大气对地球表面的压力约为___N6.如图所示,在开口的矿泉水瓶上扎一个小孔,水便从小孔喷出.随着瓶内水面的降低,水喷出的距离越来越短是因为小孔上水的压强逐渐变___堵住瓶口,水很快就停止流出,此时瓶内水面上方的气压比瓶外大气压___7.小华想用空易拉罐来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手捏易拉罐,易拉罐变瘪将密封易拉罐置于深水中,易拉罐变瘪C.让易拉罐从髙处下落撞击地面,易拉罐变瘪D.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空气,易拉罐变瘪8.某同学用嘴对一小空瓶吸一口气,空瓶就能“挂”在嘴唇上,原因是()A.唾液把瓶粘住了B.瓶内气压减小了C.瓶外气压增大了D.瓶子质量减小了9.下表为不同气压下水的沸点压力锅工作时锅内气体压强最大可达1.80×105pa锅内水的最高温度()A.可达100℃B.可达117℃C.可达121℃D.取决于加热时间10.自来水笔吸墨水时,把笔上的弹簧片按下后松开,墨水吸进橡皮管内,原因是()A.弹簧片弹力作用的结果B.橡皮管有吸引力C.手对橡皮管有压力D.管外墨水面上大气压大于管内气压11.将一装有水的烧瓶加热至水沸腾后,把烧瓶移离火焰,水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后倒置,再向瓶底浇冷水(如图所示),烧瓶中会立刻产生大量气泡,原因是()A.瓶中的水发生了分解反应,产生了气体B.瓶中气压不变,水的沸点降低,水沸腾了C.瓶中气压增大,水的沸点降低,水沸腾了D.瓶中气压減小,水的沸点降低,水沸腾了12.如图为托里拆利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将玻璃管稍微倾斜,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不变B.将玻璃管稍微向上提起但没有离开液面,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大C.向槽中继续注入少量水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小D.换用更粗一些的等长玻璃管,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改变二、能力提升13.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___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随气压减小时___气压增大时___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泵是利用__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的14.取两个试管,大试管刚好能套在小试管上,在大试管里装上大半管水,把小试管口朝上放入大试管中,然后把它们倒过来如图所示,这时大试管中的水慢慢流出,同时小试管会自动上升,试解释这种现象15.小明同学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2)如图甲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顶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___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2N(注射器的刻度V为4.5mL)(3)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为___cm(如图乙所示),计算得到活塞的横截面积为___(4)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___pa(5)小明了解到班内同学的实验误差很大,有的偏大,有的偏小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有(请写出两条)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增大升高2.压强大气压3.减小大气压4.12.55.5.1×10196.小小7.——12.D B B B D D A13.减小减低升高大气压14.略15.排除注射器的空气匀速运动 6.0 0.75 1.09×105注射器中未有空气排净,活塞与桶壁有摩擦。
初三物理压强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压强练习题及答案1. 在地球表面上,海平面上的大气压强约为101.3 kPa,那么位于海平面下10 m处的压强是多少?答案:由于每上升10 m,大气压强减小约1 kPa,所以位于海平面下10 m处的压强约为100.3 kPa。
2. 一块木板的面积为2 m²,质量为800 g,它的压强是多少?答案:首先将质量转换为千克,800 g = 0.8 kg。
然后计算压强,压强 = 力/面积,由于木板只受到重力,所以力 = 质量 ×重力加速度 = 0.8 kg × 9.8 m/s² = 7.84 N。
所以木板的压强为 7.84 N / 2 m² = 3.92 Pa。
3. 一辆汽车的轮胎气压为220 kPa,轮胎接触地面的面积为0.02 m²,那么轮胎对地面的压力是多少?答案:压力 = 压强 ×面积,所以轮胎对地面的压力为 220 kPa ×0.02 m² = 4.4 kN。
4. 实验表明,小孩踩单脚上楼时,脚下的压强比双脚踩上楼时的压强大。
请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答案:小孩踩单脚上楼时,由于只有一只脚着地,体重的支撑面积减小,而体重不变,所以压强增大。
而双脚踩上楼时,两只脚着地分担体重,支撑面积增大,所以压强减小。
5. 垂直负压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
请举出一个例子,并解释造成该现象的原因。
答案:一个例子是使用吸管吸饮料时,吸管内的压强较小,而外部大气压强较大,形成了垂直负压。
这是因为吸管内的空气被吸出,使内部形成低压区域,而外部大气压强较大,使饮料被推入吸管内。
6. 气体中存在着压强差,会导致气体的流动。
请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答案:气体分子具有热运动,当存在压强差时,高压区域的气体分子会向低压区域移动。
这是因为高压区域的气体分子具有较大的动能,碰撞力较大,而低压区域的气体分子具有较小的动能,碰撞力较小,所以高压区域的气体分子会向低压区域移动,从而导致气体的流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强习题
1.下列有关液体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同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越大,说明容器内液体重力越大.
B.相等质量的液体对不同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可以是不相等的.
C.密度较大的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肯定比较大.
D.以上说法都正确.
2.两支相同的试管内,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
a管竖直放置,b管倾斜放置,此时两管内液面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如图所
示.则管底受到液体的压强是[ ]
A.一样大.B.a管底大.
C.b管底大.D.无法判断.
3、三只相同杯子里盛有水银,且乙、丙杯水银面上分别浮着铁球、木球,甲
杯水银面上没有浮物体,三个杯内的水银面高度相同,如图8所示,则:()
A. 甲杯底部受到的压强最大
B. 乙杯底部受到的压强最大
C. 丙杯底部受到的压强最大
D. 甲、乙、丙三个杯底部受到的压强一样大
4.如图5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甲、乙、丙三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若在三个容
器中装入质量相等的水,三个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二、填空题
1)一个质量为60kg的人,他每只脚接触地面的面积是170cm2,这个人正常站立时
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是N,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Pa,当他行走时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约是Pa。
2)如图5所示,重量为10N,底面积为4×10-2m2的水桶,内盛深度为20cm的水,放在面
积为1m2的水平桌面的中央,水对桶底的压强 Pa,桶对桌面的压强是 Pa。
(g=10N/kg)
3)如图所示,物体A重30N,B重15N,物体A的底面积为10cm2,物体B的底面积为5cm2。
则A对B的压强是Pa,B对桌面的压强是Pa。
4)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从甲图位置匀速运动到乙图
位置。
此过程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________水平推力F(选填“大
于”、“等于”或“小于”),物体A对桌面的压力________(选填“变大”、“变
小”或“不变”),物体A对桌面的压强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
5)一个密度为0.5×103 kg/m3、边长为0.2m的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该物体的质量是kg,它对地面的压力大小是N,对地面的压强是Pa。
(取g=10N/kg)
三、计算题
1.有一个底面积是200cm2,高10cm的柱型容器,顶部有一个
面积是40cm2的小孔,孔上装有一根竖直管子,如图所示.从
顶端小孔灌水至顶部以上h1=20cm处.求:(1)容器底受到水的
压强是多大?(2)容器顶部受到水的压力是多大?
2.某水坝高30米,水面到坝底的距离是23米。
求距离坝底7米处A点水的压强是多少?
3.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水,有关尺寸如图所示,求A点处水的压
强是多大?
4.三个不同形状的容器A、B、C的底面积都等于S,装有相同深度h的同种液体,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试比较:(1)各容器底面所受的压强的大小;(2)液体对各容器底面的压力的大小;(3)如果各容器本身所受重力不计,三个容器底面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的大小。
5.如图所示,容器中盛满水,求图中A、B、C、D各点所受的水的压强。
6.如图所示,在充满油的固定装置的两端有两个截面积大小不相等的活塞,甲、乙两人用大小相等的力分别从两端去推原来静止的光滑活塞。
问两活塞的运动状态如何?
7(08四川攀枝花)(4分)小勇同学骑着一辆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运动600m,所用时间为2min。
求:(1)自行车行驶的速度。
(2)若小勇和自行车总重680N,车胎与地面总的接触面积为0.004m2,则小勇骑车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大?
2)(08广安)在一个重2N,底面积为0.01m2的容器里装8N的水,容器中水的深
度为0.05m。
,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12所示(g=1ON/kg)。
求: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参考答案:1.B;2.B 3.解:
(1)p
下=ρ
水
gh=ρ
水
g(h1+h2)
=1.0×103kg/m3×9.8N/kg×(0.2m+0.1m)
=2940Pa.
(2)p上=ρ水gh1=1.0×103kg/m3×9.8N/kg×0.2m
=1960Pa.
F上=p上S上=p上(S底-S孔)
=1960Pa×(2×10-2m2-4×10-3m2)
=31.36N.
答(1)容器底受到的压强是2940Pa;(2)容器顶受到的压力是31.36N.
4.
解:
p
=ρgh=1.0×103千克/米3×9.8牛/千克×(23米-7米)=1.57×105(帕)
答:A点水的压强是1.57×105帕。
5.解:
p A=ρgh=1×103千克/米3×9.8牛顿/千克×0.2米=1960帕斯卡。
答:A点处水的压强是1960帕斯卡。
6.解:
(1)因为三个容器中装的是同种液体,所以ρA=ρB=ρC=ρ,且容器中液体的深度也相等,h A=h B=h C=h,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 ρgh,所以三个容器底面受到的压强相等,即p A=p B=p C。
(2)根据压强公式,有F=p·S。
因为三个容器的底面积相等S A=S B=S C=S,所受压强也相等,所以三个容器的底面所受的压力都相等,即F A=F B=F C=p·S=ρghS。
(3)若容器本身所受重力不计,则容器底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就是容器内液体所受重力。
由G=mg,m=ρV知:G A=ρgV A;G B=ρgV B;G C=ρgV C。
根据压强公式:
,则
由图可知,三个容器中液体体积V B>V A>V C,且三个容器底面积相等,所以容器底面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 B>p A>p C。
7.解:
ρ是水的密度,为1.0×103千克/米3,g是9.8牛顿/千克。
则p A=ρgh A=1.0×103千克/米3×9.8牛顿/千克×0米=0。
p B=ρgh B=1.0×103千克/米3×9.8牛顿/千克×12×10-2米
=1176帕,
p C=ρgh C=1.0×103千克/米3×9.8牛顿/千克×(20-4)×10-2米=1568帕,
p D=ρgh D=1.0×103千克/米3×9.8牛顿/千克×20×10-2米=1960帕。
8.解:
这是一个充满油的固定密闭装置,根据帕斯卡定律: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
乙通过活塞加在液体上的压强为
压强p小被液体传递给大活塞,液体对大活塞向左的压力为
又因为所以F乙<F大,而F甲=F乙。
液体对大活塞向左的压力F大,大于甲对大活塞向右的推力F甲,故大活塞将向左运动。
同理,液体对小活塞向右的压力小于乙对小活塞向左的推力,故小活塞也向左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