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第一学期《工程水文学》试题(B卷)及答案
工程水文学(单选)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工程水文学(单选)复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0题,每题1分,共90分)1、对特大洪水进行处理的内容是[ ]。
A、代表性分析B、经验频率和统计参数的计算C、插补展延洪水资料D、选择设计标准正确答案:B2、皮尔逊 III 型频率曲线的三个统计参数 x 、Cv、Cs 值中,为无偏估计值的参数是[ ]。
A、xB、CvC、CsD、Cv 和Cs正确答案:A3、天然河道中的洪水受到水生植物影响时,在水生植物生长期,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A、呈逆时绳套状B、上抬C、下降D、呈顺时绳套状正确答案:C4、用经验法(Pa,P=KIm)确定设计暴雨的前期影响雨量 Pa,P 时,在湿润地区设计标准愈高,一般[ ]。
A、K 愈大B、K 愈小C、K 不变D、K 值可大可小正确答案:A5、在年径流系列的代表性审查中,一般将 [ ] 的同名统计参数相比较,当两者大致接近时,则认为设计变量系列具有代表性。
A、参证变量长系列与设计变量非同期的参证变量系列B、同期的参证变量系列与设计变量系列C、参证变量长系列与设计变量同期的参证变量系列D、参证变量长系列与设计变量系列正确答案:C6、在湿润地区,当流域蓄满后,若雨强i 大于稳渗率fc ,则此时下渗率f 为[ ]。
A、f = iB、f < fcC、f = fcD、f > i正确答案:C7、甲流域为羽状水系,乙流域为扇状水系,其它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均相同,对相同的短历时暴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甲流域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 ]。
A、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晚B、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早C、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早D、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晚正确答案:A8、水文预报,是预计某一水文变量在[ ]的大小和时程变化。
A、任一时期内B、以前很长的时期内C、某一时刻D、预见期内正确答案:D9、用马斯京根法作洪水预报,当计算时段t = 2kx ( k , x 为该法的两个参数)时预见期为[ ]。
工程水文学题库及题解 答案部分

52
消耗内能,气温随上升高度递减的曲线,坡度较前者陡。所以,二者不一致。 18.答: 气旋为有闭合等压线包围的低压区,空气在向低压中心辐合时,因受地球偏转力的作用,
在北半球该力总是指向运动方向的右方,从而使气流呈反时针旋转。向低压区辐合的暖湿空气,上升过 程中,动力冷却作用,导致云雨天气。
50
5.[d] 11.[d] 17.[c] 23.[a] 29.[a] 35.[d] 41.[d] 47.[a] 53.[b] 59.[b] 65.[b] 71.[d]
6.[d 42.[c] 48.[c] 54.[c] 60.[d] 66.[a]
32.答土壤下渗各阶段的特点大体是: 第一阶段称渗润阶段:降雨初期,主要受分子力作用,干燥土壤吸附力极大,从而造成初期下渗率 很大,当土壤含水量达到最大分子持水量,土粒分子吸力消失,这一阶段结束; 第二阶段称渗漏阶段:下渗水分在毛管力和重力作用下,沿土壤空隙向下运动,并逐步填充土壤空 隙,直至土层的全部空隙为水充满而饱和,此时毛管力消失,下渗率很快减少,进入下一阶段; 第三阶段称渗透阶段:土壤饱和后,水分在重力作用下按达西渗流定律稳定向下流动,下渗率基本 为常量 fc,称稳定下渗阶段。 33.答:水面蒸发强度完全受控于当时当地的气象条件,如温度、风、湿度等;土壤蒸发强度除了受 气象因素影响外,还受土壤含水量的重要影响,如土壤含水量大于田间持水量时,土壤蒸发基本受控于 气象条件,蒸发按蒸发能力进行;土壤含水量减小到田间持水量以后,土壤蒸发基本上与土壤含水量、 土壤蒸发能力成正比。 34.答:这是由于一方面大流域的河网汇流时间较长,另一方面在涨洪汇集过程中河网和河岸蓄积了 很多的水量,退水时需从河网、河岸消退流出(称调蓄作用),这样也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35.答:某闭合流域的年水量平衡方程式为:
工程水文学(单选)模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工程水文学(单选)模考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地形雨多发生在()。
A、平原湖区B、山地的背风坡C、沙丘盆地D、山地的迎风坡正确答案:D2、目前全国水位统一采用的基准面是( )A、黄海基面B、吴淞基面C、珠江基面D、大沽基面正确答案:A3、水文现象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具有[ ]。
A、既具有必然性,也具有偶然性B、偶然性C、必然性D、不可能性正确答案:A4、长江三峡工程的校核洪水位和设计洪水位分别为[ ]。
A、180.4m、175.0mB、155.0m、145.0mC、185.0m、 180.0mD、175.0m、180.0m正确答案:A5、水文预报方案的评定和检验,是[ ]。
A、采用制定预报方案时的全部实测资料进行B、采用作业预报过程中的实测资料进行C、用以上两种资料进行D、用制定预报方案中使用的资料来进行评定,而用没有参加方案编制的预留资料进行检验。
正确答案:D6、一次暴雨的降雨强度过程线下的面积表示该次暴雨的[ ]。
A、平均降雨强度B、降雨总量C、净雨总量D、径流总量正确答案:B7、土层的包气带是指[ ]。
A、地下潜水面以下的土层B、地面以下的整个土层C、土壤的表层D、地面到地下潜水面之间的土层正确答案:D8、河段涨洪时,同时刻上游站洪峰流量Q上与下游站洪峰流量Q下(假设无区间入流)的关系是[ ]。
A、Q上> Q下B、Q上< Q下C、不能肯定D、Q上= Q下正确答案:A9、流域围湖造田和填湖造田,将使流域蒸发[ ]。
A、不变B、增加C、减少D、难以肯定正确答案:C10、对放大后的设计暴雨过程[ ]。
A、用光滑曲线修匀B、不需要进行修匀C、需要进行修匀D、是否修匀视典型暴雨变化趋势而定正确答案:B11、某流域面积为 500km2,多年平均流量为 7.5m3/s,换算成多年平均径流深为[ ]。
A、500mmB、805mmC、887.7mmD、473mm正确答案:D12、某流域面积为 1000km2,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1050mm,多年平均流量为 15m3/s,该流域多年平均的径流系数为[ ]。
【VIP专享】河海大学 工程水文学 习题

第一章绪论1-1 水资源的定义是什么。
1-2 工程水文学包含哪些研究内容。
1-3 工程水文学研究方法有哪些特点。
第二章水循环及径流形成2-1 水循环包括哪些要素,与水资源有什么关系。
2-2 如何量算流域面积、河流长度、河流纵比降。
2-3 某流域面积为793km2,多年平均流量Q=26.4m3/s,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980mm。
试求多年平均径流总量W(104m3),多年平均径流深R(mm),多年平均径流模数M(m3/s/km2)及多年平均径流系数α。
2-4 如在上题的流域上兴建一座水库,从而增加水面面积△F=24km2,当地多年平均的水面蒸发量(蒸发皿读数)E皿=1220mm。
蒸发皿折算系数采用0.83。
问建库后该流域的流量增加还是减少。
建库后多年平均流量为多少。
2-5 北方的河流上修建水库和南方的河流上建库对径流的影响哪一个大。
为什么。
2-6 写出任一时段的流域水量平衡方程式,说明各符号的意义不同时段(多年、年、一次雨)的流域水量平衡方程式中影响径流的主要因素为什么不同。
2-7 试述流速仪测流的操作步骤及适用条件2-8 试述实测流速推算断面流量的方法、步骤。
2-10 为什么要建立水位流量关系,如何延长水位流量关系。
第三章降雨径流分析3-1 写出计算流域(面)平均雨量的方法、公式及适用条件。
3-3 为什么一次降雨总量大于对应的径流深,而一次径流过程历时一般大于降雨历时。
3-4 什么叫蓄满产流。
判别蓄满产流与超渗产流主要依据是什么。
3-5 在我国南方湿润地区产流计算中采用什么扣损方案,其中参数(P、R、Pa、E m、I m、K)如何确定及计算。
3-7 单位线有哪些假定,其实质是什么;据实际的雨洪资料分析,不同洪水分析出不同的单位线,说明什么问题。
3-10 若已知流域具有充分暴雨资料和洪水资料,试述如何率定本流域的瞬时单位线参数n、k,当参数n、k率定后,又如何推求时段单位线。
3-11 等流时线法有什么假定,在实际应用时,存在什么问题;等流时线法适用于何种条件的流域。
工程水文学试题___B卷

...... Array《工程水文学》试卷(A)班级姓名得分一、名词解释(20分)1、水文循环:指的是水从陆地表面或海洋表面蒸发,水蒸气上升到空中汇集成雨重新降落到地面或海洋表面,一部分水参与径流汇入河流海洋,另一部分水再次蒸发,循环以上过程。
这个循环过程叫做水文循环。
2、流域:河流接受补给的区域成为一条河流的流域,流域的面积就是集水线所包含的汇水面积。
3、水位:江河湖海及水库等水体在某一点的水面到标准基面的高程为这一点的水位。
4、重现期:某一水文现象重复出现一次的时间,也成多长时间一遇。
5、设计洪水:指的是某一设计频率的洪峰,洪量及洪水过程线。
二、填空:(32分)1、某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1200mm,多年平均蒸发流量为800 mm,问该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400 mm,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为0.33 。
2、某水尺零点高程为21.236,水尺读数为0.32 m,则水位21,556m 。
3、垂线测点流速V0.2=2.1 m/s,则垂直线平均流速V= m/s4、随机事件A,在n次试验中,实际出现了m 次,其比值m/n叫做事件A在n次试验中出现的频率,当试验次数n充分大时,则m/n可作概率近似值。
5、P=10%,相应设计年径流量Q P=800m3/s,它表示年径流量Q大于800m3/s的丰水年,平均10 年一遇。
6、推求水文设计值时,水文资料都要进行可靠性、一致性和还原性、代表性三性审查。
7、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主要有折减系数法和定点定面法推求设计面暴雨量。
8、某工程量设计洪水的设计标准为百年一遇,它意味当地每年都存在着超过设计流量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为1/100 ,这项工程每年的失事概率为1/100 。
三、某河流无实测水文资料,根据水文比拟法,已求得设计断面年径流统计参数Q=51.0 m3/s,C V=0.20、C S=2CV,求设计枯水年P=90%的设计年径流。
根据下列代表年推求设计年径流量的年分配。
河海大学-工程水文学-习题

河海大学-工程水文学-习题————————————————————————————————作者:————————————————————————————————日期:第一章绪论1-1 水资源的定义是什么。
1-2 工程水文学包含哪些研究内容。
1-3 工程水文学研究方法有哪些特点。
第二章水循环及径流形成2-1 水循环包括哪些要素,与水资源有什么关系。
2-2 如何量算流域面积、河流长度、河流纵比降。
2-3 某流域面积为793km2,多年平均流量Q=26.4m3/s,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980mm。
试求多年平均径流总量W(104m3),多年平均径流深R(mm),多年平均径流模数M(m3/s/km2)及多年平均径流系数α。
2-4 如在上题的流域上兴建一座水库,从而增加水面面积△F=24km2,当地多年平均的水面蒸发量(蒸发皿读数)E皿=1220mm。
蒸发皿折算系数采用0.83。
问建库后该流域的流量增加还是减少。
建库后多年平均流量为多少。
2-5 北方的河流上修建水库和南方的河流上建库对径流的影响哪一个大。
为什么。
2-6 写出任一时段的流域水量平衡方程式,说明各符号的意义不同时段(多年、年、一次雨)的流域水量平衡方程式中影响径流的主要因素为什么不同。
2-7 试述流速仪测流的操作步骤及适用条件2-8 试述实测流速推算断面流量的方法、步骤。
2-10 为什么要建立水位流量关系,如何延长水位流量关系。
第三章降雨径流分析3-1 写出计算流域(面)平均雨量的方法、公式及适用条件。
3-3 为什么一次降雨总量大于对应的径流深,而一次径流过程历时一般大于降雨历时。
3-4 什么叫蓄满产流。
判别蓄满产流与超渗产流主要依据是什么。
3-5 在我国南方湿润地区产流计算中采用什么扣损方案,其中参数(P、R、Pa、E m 、Im、K)如何确定及计算。
3-7 单位线有哪些假定,其实质是什么;据实际的雨洪资料分析,不同洪水分析出不同的单位线,说明什么问题。
2004-2005学年河海大学第一学期《工程水文学》试题(B卷)及答案

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工程水文学》试题(B卷)及答案(水务工程专业03级)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在横线上填上所选结果的序号(单选,每题2分)1、如果平原地区的雨量站稀疏且分布不均匀,采用(2)计算面平均雨量比较合适。
(1)算术平均法;(2)加权平均法;(3)等雨深线图法2、河道的糙率增大则河道过水能力(2);河道的比降增大则河道的过水能力。
(1)增大;(2)减小;(3)不变3、霍顿下渗公式中的参数f0,f c,K与(3)有关。
(1)降雨强度;(2)土壤含水量;(3)土壤性质4、闭合流域多年平均雨量1000mm,多年平均径流深350mm,流域最大蓄水能力100mm,则多年平均蒸发量为(2)mm。
(1)550;(2)650;(3)7505、在流域径流形成和消退过程中,(1)退水速度最快。
(1)地表径流;(2)表层流;(3)地下径流6、流域内修建大型水库后,通常情况下多年平均径流深(2)。
(1)增加;(2)减少;(3)不变7、设事件A、B相互独立,且P(A)=0.4;P(B)=0.05,则P(AB)=(2);P(A+B)=(4)。
(1)0.2;(2)0.02;(3)0.45;(4)0.43;8、某堤防设计标准P=0.05。
今后十年内发生河道水位超过堤顶高程的概率(3)。
(1)0.0510 ;(2)1 - 0.0510 (3)1-( 1-0.05 )109、已知均值EX = 100.0mm,离差系数Cv = 0.40,离均系数φp=6.5,则设计值x p=(1)mm。
(1)360.0;(2)260.0;(3)260.510、城市化地区一般不采用直接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方法,主要原因是流量资料不满足(1)。
(1)一致性;(2)代表性;(3)可靠性11、如果设计枯水流量为2.5 m3/s,则供水保证率为(1)。
(1)P( Q>2.5 m3/s );(2)1-P( Q>2.5 m3/s );(3)1 / P( Q>2.5 m3/s )12、在一般情况下,月降雨径流相关图的精度(3)年降雨径流相关图。
工程水文学题库含参考答案

工程水文学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暴雨公式 Pt , p s pT1n 中的 s 为 t=1 小时的降雨量。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对同一流域,因受降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场洪水的消退都不一致。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3.在一般情况下,年最大洪量的均值随时段长(T)的增加而增加,其时段平均流量则随时段长(T)减小而减小。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4.产流历时tc 内的地表平均入渗能力与稳渗率fc 相同。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5.设计年径流成果合理性分析中,可将设计年径流量直接与多年平均径流深等值线图比较,借以说明此设计年径流量的合理性。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6.根据单位线的基本假定,考虑了净雨强度对其形状的影响。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7.按等流时线原理,当净雨历时tc 大于流域汇流时间m 时,流域上全部面积的部分净雨参与形成最大洪峰流量。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8.计算时段的长短,对水量平衡计算原理有影响。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9.湿润地区,降水量较多,年径流系数大,从而使年径流量与年降水量关系密切。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0.年径流系列资料代表性审查中,一般将设计变量与参证变量同期系列的统计参数相比较,只要是两者大致接近时,则认为设计变量系列具有代表性。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1.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流域日蒸发量基本上与土壤含水量成正比。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2.影响河流输沙量的气候因素中,降水、气温和风是最大的影响因素。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3.系列长度相同时,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精度高于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精度。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4.我国汛期降雨量的年际变化(以Cv 表示)比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的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工程水文学》试题(B卷)及答案
(水务工程专业03级)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在横线上填上所选结果的序号(单选,每题2分)
1、如果平原地区的雨量站稀疏且分布不均匀,采用(2)计算面平均雨量比较合适。
(1)算术平均法;(2)加权平均法;(3)等雨深线图法
2、河道的糙率增大则河道过水能力(2);河道的比降增大则河道的过水能力。
(1)增大;(2)减小;(3)不变
3、霍顿下渗公式中的参数f0,f c,K与(3)有关。
(1)降雨强度;(2)土壤含水量;(3)土壤性质
4、闭合流域多年平均雨量1000mm,多年平均径流深350mm,流域最大蓄水能力100mm,则多年平均蒸发量为(2)mm。
(1)550;(2)650;(3)750
5、在流域径流形成和消退过程中,(1)退水速度最快。
(1)地表径流;(2)表层流;(3)地下径流
6、流域内修建大型水库后,通常情况下多年平均径流深(2)。
(1)增加;(2)减少;(3)不变
7、设事件A、B相互独立,且P(A)=0.4;P(B)=0.05,则P(AB)=(2);P(A+B)=(4)。
(1)0.2;(2)0.02;(3)0.45;(4)0.43;
8、某堤防设计标准P=0.05。
今后十年内发生河道水位超过堤顶高程的概率(3)。
(1)0.0510 ;(2)1 - 0.0510 (3)1-( 1-0.05 )10
9、已知均值EX = 100.0mm,离差系数Cv = 0.40,离均系数φp=6.5,则设计值x p=(1)mm。
(1)360.0;(2)260.0;(3)260.5
10、城市化地区一般不采用直接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方法,主要原因是流量资料不满足(1)。
(1)一致性;(2)代表性;(3)可靠性
11、如果设计枯水流量为2.5 m3/s,则供水保证率为(1)。
(1)P( Q>2.5 m3/s );(2)1-P( Q>2.5 m3/s );(3)1 / P( Q>2.5 m3/s )
12、在一般情况下,月降雨径流相关图的精度(3)年降雨径流相关图。
(1)高于;(2)等于;(3)低于
13、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是假定设计暴雨的频率(3)设计洪水的频率。
(1)大于;(2)小于;(3)等于
14、已知某流域按三小时时段的一次净雨过程为11.5,3.0,25.0,13.5,4.5(mm),产生的地下径流总量为30.0mm,则分析出该次雨洪事件的稳定入渗率f c=(2)mm/h。
(1)2.0 ;(2)2.5 ;(3)6.0
15、一般情况下,采用等流时线方法推求出的流域流量过程线洪峰
(1)实测洪峰。
(1)大于;(2)小于;(3)基本等于
16、加入历史洪水资料后,流量频率分布曲线的Cv和Cs值(3)。
(1)增大;(2)减小;(3)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17、在选择典型洪水时,经常选择洪峰偏后的洪水过程线,主要是考虑(1)。
(1)工程的安全;(2)接近设计条件;(3)过程的代表性
18、流域某一点的年最大日雨量(3)流域平均日雨量。
(1)大于;(2)小于;(3)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19、在同一流域,3小时单位线峰高(2)1小时单位线峰高。
(1)大于;(2)小于;(3)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20、在形式为i p=S p / t n的暴雨公式中,参数S p随(1)不同而变。
(1)频率p;(2)历时t;(3)指数n
二、计算题
1、已知流域地表径流三小时单位线为7 , 21 , 13 , 9 , 6 , 4 , 2 ( m3/s ) ,稳定入渗率fc = 2.0mm/h。
另知一次降雨产生的净雨过程见右表。
如果地下径流过程线概化为等腰三角形,且地下水过程线的峰正好位于地表径流停止点,推求本次降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线。
(13分)
解题:
23 4.90 4.90 5 2 3.67 3.67
5 2.45 2.45
8 1.22 1.22
1100
F=3.6∑q t / 10 Q gm=h g F / ( 3.6T s )
=3.6×62×3 / 10 =16×66.96 / ( 3.6×27 )
=66.96(km2)=11.02 ( m3/s )
评分:
(1)由fc推求时段地表净雨h s和地下净雨h g (4分)(2)由地表单位线推求地表径流过程Q St (4分)
(3)计算流域面积F,地下水峰高Q gm和地下水出流过程Q gt(4分)(4)计算总流量过程线Q t (1分)
注意:考生计算中保留小数不同会出现舍入误差,导致结果与标准答案略有偏离,评分时注意掌握分寸。
2、已知A流域面积58km2,多年平均雨量1120mm;B流域面积65km2,多年平均雨量1300mm。
两流域特性相似。
采用水文比拟法将B流域设计年、月径流量(见下表)移置到A流域。
(9分)
B流域设计年、月径流量(m3/s·月)
月份456789*********年径流122232271814109754814
解题和评分:
(1)(5分)
(2)移置B流域径流量(4分)
月份456789*********年
Q B122232271814109754814
Q A9.216.
924.
6
20.
8
13.
8
10.
8
7.7 6.9 5.4 3.8 3.1 6.210.
8
3、某流域6、12、24小时设计暴雨深分别为60.
4、80.6、110.5(mm),所选择的典型暴雨过程见下表。
采用同频率缩放法计算出该流域设计暴雨过程。
(9分)
时间2:00 -
5:005:00 -
8:00
8:00 -
11:00
11:00
-
14:00
14:00
-
17:00
17:00
-
20:00
20:00
-
23:00
23:00
-
2:00
雨量(mm)7.17.519.034.0 1.68.410.4 5.3
解题和评分:
(1)P D6=53.0mm;P D12=67.6mm;P D24=93.3mm (3分)(2)k1=1.140;k2=1.384;k3=1.163 (3分)
(3)同频率放大典型暴雨计算(3分)
* 修正值
4、已知某流域年降雨量与年径流深的相关系数r=0.95,根据它们的同期系列采用矩法计算得年降雨量均值m x=1078.8mm,偏差系数Cv x=0.5;年径流深均值m y=528.1mm,偏差系数Cv y=0.6。
请根据下表所列雨量资料插补该流域1986-1991年径流深。
(6分)
解题和评分:
P y=r ( x - m x ) + m y(2分)
S y = Cv y m y;S x = Cv x m x(1分)
P y=0.558x - 73.93 (1分)
年径流深插补展延表(2分)
三、问答题
1、试述由充分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流量过程线的步骤。
(10分)
解题和评分:
(1)设计暴雨计算(3分)
暴雨资料的收集、审查、推求面平均雨量、统计选样
雨量频率计算注意对暴雨特大值处理,推求时段设计雨量,
加入安全修正值,进行合理性检验
(2)设计暴雨过程拟定(2分)
典型暴雨的选择
缩放典型暴雨得设计暴雨过程
(3)推求设计净雨并划分地表地下径流(3分)
拟定流域产流方案和分析稳定入渗率
利用产流方案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净雨
根据稳定入渗率划分地表和地下径流
(4)推求设计流量过程线(2分)
拟定汇流方案
利用汇流方案推求设计流量过程线
2、小流域设计洪峰计算采用的推理方法有哪几条基本假定?简述推理公式中参数F、L、J、S p、n、m、μ、t c、τ、Q mp的含义和查算途径。
(13分)解题和评分:
(1)基本假定(3分)
流域汇流符合线性规律(即倍比和叠加假定)
汇流面积随汇流时间增长均匀增加(即流时-面积曲线为直线)
净雨强度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布均匀
(2)参数说明及查算(10分)
F-流域集水面积,在地形图上量出分水线包围的面积即流域面积
L-主河道长度,在地形图上量之
J-主河道河底比降,通过对河底高程和河长的实际量测并计算得出
S p-暴雨参数(雨力),查水文手册或由24小时设计雨量由暴雨公式推求
n-暴雨参数(递减指数),查水文手册
m-流量系数,查水文手册图表或经验公式推求,如有实测流量资料可由水力学公式推求
μ-损失系数,查水文手册或采用设计公式推求
t c-净雨历时,采用公式推求,即t c=[ ( 1 - n )S p / u]1/n
τ、Q mp-分别为流域汇流时间和设计洪峰流量,根据推理公式和水力学公式联立求解,一般采用试算法或图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