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秋季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上)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实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实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秋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次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卷面总分为150分。

考试形式为闭卷。

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

3.答题前,务必将学校、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相应位置。

一、积累与运用(26分)1.古诗文名句填空。

(10分)(1)老骥伏枥,▲。

(曹操《龟虽寿》)(2)两个黄鹂鸣翠柳,▲。

(杜甫《绝句》)(3)▲,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4)所谓伊人,▲。

(《诗经·秦风》)(5)微君之故,▲?(《诗经·邶风》)(6)▲,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7)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表现桃花源中小路纵横交通、村民住所靠近、关系和谐的句子是“▲,▲”。

(8)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运用典故,委婉含蓄地抒发自己出仕无门而羡慕他人,渴望得到引荐的情感的句子是“▲,▲”。

2.根据语境完成题目。

(8分)①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

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

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甲】(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安塞腰鼓》②不是夜饭吃完,灯笼还在院子里亮么?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mù(▲),是一辈子思mù(▲)着的。

——《灯笼》③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乙】(这里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大自然的语言》④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

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时间的脚印》(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3分)颤栗(▲)静mù(▲)思mù(▲)(2)给根据文中【甲】【乙】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2分)【甲】(▲)【乙】(▲)(3)将语段④的画线句改成下列句子,好不好?请简述理由。

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年秋期期中八年级阶段性调研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水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上。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班级召开“人无信不立”主题班会,以下是班长小豫准备的部分材料,请你帮他完善。

1.下面是开场白,其中有些字词小豫拿不准,请帮他判断。

(共4分)国无德不兴,人无信不立。

千百年来,诚信做人的思想始终存在中华儿女的心中。

曾子烹彘,不欺孩童,言出必行的教诲是诚信最初的模样;商鞅立木,取信于民,上行下效的公正是诚信力量的①(像象)征;子胥辅吴,不改初衷,②(殚惮)精竭虑的谋划是诚信治国的范本。

同学们,重诺守信,人必近之;狡诈欺蒙,人必远之。

我们要以诚待人、讲诚实、守信用,争做文明好少年。

(1)语段中三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帮他作出选择。

(2分)()A.xīnghuìmúB.xìnghuǐmúC.xīnghuìmóD.xìnghuǐmó(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2分)2.诚信默写,感受诗意人生。

(8分)锦绣山河言为心声西子湖畔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诗句“几处早莺争暖树,①”抒发了对早春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

荆楚大地李白面对情谊深厚的故乡水,在《渡荆门送别》中抒发了“②,③”的思乡之情。

长江三峡郦道元在《三峡》中,引用渔者歌谣“④,⑤”间接表达了景物带给作者的伤感情绪,突出秋天的凄凉冷落。

边塞关隘王维在《使至塞上》中,将漂泊不定,远行边塞的愁绪融化在“⑥,长河落日圆”的塞外风光中。

山川风物在《答谢中书书》中我们感受陶弘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⑦,⑧中传达出的作者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

3.请你给以下消息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上学期期中考试初二语文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上学期期中考试初二语文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沈阳市东北育才双语学校2012—2013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初二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荧光(yíng)萤火虫(yíng)晶莹(yíng )脍炙人口(zhì)B 夹杂(jiā)横暴(héng) 逶迤(yí)藻荇交横(héng)C 丝弦(xuán)连缀(zhuì) 吐蕃(fán)蒙络摇缀(zhuì)D 曲折(qū)剔透(tì)缥缈(miăo)转弯抹角(mò)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某市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经济建设要注重环境保护;该市的环境保护仍然严重滞后。

②医院作为特殊的公共,应该讲究语言得体,“欢迎你再来”这一类的语言是不宜随便使用的。

③人们在异国他乡为了生存而不得不放弃自己原有的文明,首先放弃也最难放弃的就是母语。

④谈到决赛对手时,教练说:“这将是一场漂亮的比赛,在决赛中和他们会师是一次独一无二的机会。

”A.坦陈场所必须必然B.坦承场所必须必定C.坦承场合必需必然D.坦陈场合必需必定3.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柳宗元是中国游记文学的奠基人,他的《永州八记》更是后世游记文学的典范。

B.多次的贬官流放,使苏轼增长了阅历,开阔了眼界,从而丰富了文学作品的题材内容;儒、道、佛三家思想的融通,也有利于苏轼形成自然豪放的文学风格。

C.科举制度始创于唐代。

这个制度的目的,一是为了选拔官吏,二是为了牢笼天下的人才。

科举发展到明清时,是以四书五经的文句为题,规定文章的格式为八股文,而思想必须严格遵循朱熹的《四书集注》等书。

D.《水浒传》中鲁智深、林冲、杨志三人同是武艺高强的军官,但上梁山动机过程不同;鲁智深、李逵、武松、阮小七等人都有粗鲁的一面,但在粗鲁中又各有不同的表现。

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学情监测八年级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答案请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在相应的位置。

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考生只上交答题纸,试题卷收好以备讲评使用。

一、基础积累(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要塞(sài)国殇(shāng) 悄然(qiāo) 杳无消息(yǎo)B.仲裁(zhòng )飞漱(sù) 颔首(hàn) 眼翳(yì)C.黝黑(yǒu) 娴熟(xián) 滞留(zhì) 轩邈(miǎo)D.遁形(dùn) 粲然(càn) 绯红(fěi) 炽热(chì)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 禁锢泻气振聋发聩正襟危坐B. 屏息燥热抑扬顿挫殚精竭虑C. 诘责萤光富不仁惨绝人寰D. 篡改教诲深恶痛疾诚慌诚恐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 分)A. 敌人来势凶猛,简直是锐不可当,但是我军仍坚持抵抗,最终击溃了敌人疯狂进攻。

B. 我国的武士在比武大会上,所向披靡,无人能敌,鹤立鸡群。

C. 国庆大阅兵期间,我们的飞行员在空中俯瞰祖国的沧海桑田,不由得感慨万千。

D. 在2019女排世界杯比赛中,中国队取得了十一连胜的骄人成绩,面对各种赞誉,郎平教练却表现得悄然不惊。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A.第12版《新华字典》收录了“拼购”“刷屏”等网络词语,这意味着一些网络词语被更广泛地使用和接受。

B. 《全唐诗》作为一本唐诗合集,编校于清代康熙年间,收录了约两千两百名诗人的四万八千九百多首诗作。

C.通过举办党史知识竞赛活动,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了百年大党建设的辉煌历程。

天津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天津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天津一中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第I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6分)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佃农(diàn) 绯红(fěi) 匿名(nì) 深恶痛疾(wù)B.慰勉(miǎn) 诘责(jié) 呜呼(wū) 颔首低眉(hán)C.畸形(jī) 不辍(zhuì) 盎然(àng) 杳无消息(yǎo)D.酒肆(sì) 炽热(chì) 摹画(mó) 雷霆万钧(jūn)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野草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平凡和普通的植物,但却具有最顽强的生命力。

野草是有灵性的,有春的绚丽,有夏的_______,有秋的 _______,更有冬的 _______。

A.泼辣蕴蓄丰硕B.丰硕蕴蓄泼辣C.蕴蓄丰硕泼辣D.泼辣丰硕蕴蓄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汉字书写大赛,让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好。

B.风靡一时的电影《解忧杂货店》改编自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

C.一个人能否有所作为,完全取决于他有理想抱负,受到良好教育和自身的刻苦努力。

D.矗立在鲁迅纪念馆前的雕像,是由热爱鲁迅的人士集资铸成并提出倡议的。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春天要开的花,任是谁都按捺不住的□各种花讯接踵而至,桃花、杏花□梨花竞相开放,向人们报告春的讯息。

置身梨园,暗香袭人。

这千姿百态的梨花,有的肆意绽放,灿烂而热情;有的半开半合,似含羞少女□有的刚刚破蕾,好奇地打量着陌生的世界。

从一树树梨花中,我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仿佛看到秋天的丰收景象。

A.?,;B.?;、C.。

、;D.。

;,5.下列对《野望》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望”字点题,“徙倚”即徘徊,写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矛盾。

“欲何依”表现出诗人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却始终不得志的迷茫和失意情绪。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阅读(共55分)一、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1-3题。

(10分)数字技术“点燃”杭州亚运会烟花①第19届亚洲运动会(以下简称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取消了真实烟花表演,取而代之的是数字烟花。

那么,什么是数字烟花?它是如何被造出来的?②相比传统实体烟花,数字烟花具有环境友好、成本低、灵活多样、安全等优点。

此次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数字烟花被广泛应用于烟花表演中。

而造出数字烟花的,是多种计算机数字技术(以下简称数字技术)。

“通俗来说,数字烟花就是利用数字技术‘燃放’的电子烟花。

”具体来说,技术人员会用到数学模型、模拟算法、图形渲染、粒子系统、随机性生成、物理模拟和交互控制等诸多数字技术。

③在数字烟花的制作过程中,首先需要使用计算机图形学技术来创建烟花的3D模型。

这些模型不仅包括烟花的形状,还包括它的颜色、纹理和爆炸效果等:此后通过物理模拟技术,模拟烟花的爆炸过程,包括烟花粒子的运动、碰撞和能量消散等。

在制作过程中,工作人员还需要使用实时渲染技术,将3D模型和物理模拟结果以图像的形式实时呈现出来。

最后,通过增强现实(AR)技术,工作人员可以将数字烟花的图像与现场的视频图像进行合成,这些技术不仅可以模拟烟花的爆炸效果,而且可以随时调整烟花的形状、颜色、爆炸高度等参数,使数字烟花看起来更加逼真。

④“点燃”数字烟花只是强大数字技术的牛刀小试。

杭州亚运会为大家展示了从人工智能到数字技术,从元宇宙到“5G——A”,从无人驾驶到智能路标等技术充分应用的宏大场景。

杭州“智能亚运”呈现的数实融合科技生活,构建一个庞大的信息系统。

⑤在生活中,以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混合现实(MR)为典型代表的数字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很多场景。

在卫生领域,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正在被用于手术模拟和患者康复治疗。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医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手术训练,以提高其业务技能。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自测八年级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4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姓名、考试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本试卷及答题卡指定位置。

3.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新闻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八年级同学在系统学习新闻单元后发现采访活动收获很大,文学社决定组织大家分组实践。

一积累与运用(24分)1.古诗文默写。

(10分)小语为了传播诗词文化,帮助大家分清律诗和古体诗,特意采访了老师。

老师说: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全诗偶句通押一个平声韵,如“(1)渡远荆门外,____________。

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

一般说来,颔、颈两联的上下句平仄音相对,如“(2)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

牧人驱犊返。

____________”。

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即四联,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的,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颈联“(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古体诗就没有这些限制,如《庭中有奇树》中“(4)攀条折其荣,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就不对仗。

《赠从弟》偶句尾字有三个都是仄声,如诗的最后两句“(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语境作答。

(9分)小记者团队来到淮海战役纪念馆,只见苍绿的松柏,高大的石碑,以及石碑后广袤的天空,这里的事物都zhāng xiǎn着一种“尊严”。

雄伟的烈士纪念塔耸入云天。

大家屏息敛声,A(观赏瞻仰)着一幅幅浮雕,战士们个个B(摧枯拉朽锐不可当),特别是“勇架十人桥”这个浮雕最令人难忘,把战士们视死如归的精神刻画得入木三分。

旁边还有一条长廊,上面juān kè着无数烈士的名字,他们为了建立新中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和青春。

这些名字就像是长河中不可熄灭的红星,照耀着人们前进的道路。

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试卷※说明:1. 考试时间 120 分钟,试卷满分 120 分。

2. 所有试题必须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或草纸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 20 分)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含标点符号)抄写在方格中,要求书写正确、端正、整洁。

(2 分)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A.业己.(yǐ)推崇.(chóng)残损(shǔn)屏息敛.声(li ǎn)B.酒肆.(sì)炽.热(zhì)愚.钝(yú)抑扬顿挫.(cuò)C.篡.改(cuàn)酷似.(sì)娴.熟(xián)振聋发聩.(ku ì)D.隽.永(juàn)解剖(pōu)劳碌.(lù)诚皇.诚恐(huáng)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依然如朝阳般喷薄,似苍松般挺拔。

自古及今,中华优秀儿女都在用A.叩问虽然生死与共解释 B.叩问纵然生死攸关诠释C.发问虽然生死攸关解释 D.发问纵然生死与共诠释4.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 分)“渔.樵.耕.读.,四大贤人”为什么要把渔翁放在首位?中国的四大贤人排.座.次.,是中国的读书人给自己排的位.置.。

渔翁是独善其身的特点,他永远是那么悠.闲.,这是读书人将他摆在第一位的原因。

读书人羡.慕.渔翁的那份平.淡.和.自.得.,也正因为如此,渔翁经常担.任.着历史仲.裁.者.的角色。

A.“位置”和“悠闲”都是名词,“羡慕”和“担任”都是动词。

B.“排座次”和“仲裁者”都是动宾短语。

“渔樵耕读”和“平淡和自得”都是并列短语。

C.“为什么要把渔翁放在首位?”从语气上来看是疑问句,疑问方式是反问。

D.“渔翁是独善其身的特点”一句是病句,搭配不当,应该去掉“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秋季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上)语文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011.11 评卷① 评卷② 评卷③ 总分

一、积累运用。(22分) 1、下列划横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逶迤(wēi) 愠怒(wēn) 蹊跷(qiāo) 交卸(yù) B.蹒跚(sān) 颓唐(tuī) 黯淡(àn) 褴褛(lù) C.呜咽(yè) 狼藉(jì) 差使(chā) 广袤(mǎo) D.蜷曲(quán) 挟持(xié) 女红(gōng) 泥泞(nìng)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攀谈 澎湃 情郁于中 触目伤怀 B. 踏访 宛转 大显身手 故弄玄虚 C. 惊惶 端祥 无精打彩 辗转反策 D. 泛舟 琐屑 失魂落魄 风烛残年 -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红光大桥的开通,有助于解决柳江大桥的交通拥堵问题。 B.世界月球大会上,有关人士介绍了我国深空探测的远景规划。 C.柳州园博园目前是广西植物种类最多的综合性公园。 D.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园安保,防止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4、下列句子中分别填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

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象春蚕在 桑叶,象野马在平原上 ,象山泉在 ,象波涛在 。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老山界》) A. 咀嚼 奔驰 呜咽 澎湃 B. 咀嚼 奔驰 澎湃 呜咽 C. 奔驰 澎湃 咀嚼 呜咽 D. 奔驰 呜咽 澎湃 咀嚼 5、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叙事散文《背影》,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父亲的背影,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深情。 B.唐朝文学家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伤逝》是记载魏晋时期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其中许多故事已成为成语,如望梅止渴、口若悬河等。 C.《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写的一篇著名的小说,文章以“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谱写了一曲悲壮昂扬的爱国主义颂歌。 D.《七律 长征》是一篇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6、根据要求抄写或默写:(共12分) (1)把“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工整地抄写在下面的格子。(2分) , 下列每格1分,共10分 (2)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3)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6) ,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7)烟 ,夜 。 商 ,隔 。(杜牧《泊秦淮》)

(8)杜甫《春望》中极言家书难得,表达战乱中人思念亲人的诗句是: , 。 二、语文实践。(每题2分,共6分) 我校第十届校运动会刚刚落下帷幕,运动会上的精彩瞬间你应该记忆犹新吧,那我们以语文的视角来重温它。 (1)我为班级策划。 当我班走过主席台,我们应该喊出响亮的口号来展现班级精神面貌,我设计的口号是:(要求:如用班名请用“107班”,简明、振奋人心) 设计的口号是: (2)我为运动员祝福。 当我班小明同学在100米短跑决赛中获得冠军时,你激动地走上去对他说:“ ” (3)我为学校清洁尽责。 在运动会上也有不和谐的画面,有的同学随地扔垃圾,讲粗口话,不文明的加油声等,这时你正好看到小明乱扔了一个矿泉水瓶,你是如何委婉地...对他进行劝说呢?

三、 阅读理解。(42分) (一)《晏子使楚》(共16分)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正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给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意思。(4分) 晏子将使.楚 ( ) 今方来,吾欲辱之.,( )

王曰,何坐.?( ) 齐人固.善盗乎?( ) 2、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楚王赐晏子酒 B. 圣人非所与熙也 C.便索舆来奔丧 D. 因恸绝良久 3、下面句子划分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其实/味/不同 B.其/实味不/同 C.其/实味/不同 D.其实/味不/同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9)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10)圣人非所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5、课文的人物性格刻画鲜明,寥寥数语,就把人写活了,请用一个词概括晏子的性格特点。 晏子: 。(2分) 6、面对楚王的侮辱,晏子从容以对,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设喻,

使楚王十分尴尬, 其实“橘”指的是: 国人,“枳”指的是: 国人。(2分) (二) 《我的母亲》选段,完成7-12题。(共14分) 我到十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到年底,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我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来的时候,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展放在桌上,他拿起这竹板很重地打下来。我吃了这一下苦头,痛是血肉的身体所无法避免的感觉,当然失声地哭了,但是还要忍住哭,回过身去再背。不幸又有一处中断,背不下去;经他再提一字,再打一下。呜呜咽咽地背着那位前世冤家的“见梁惠王”的“孟子”!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对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如今想起母亲见我被打,陪着我一同哭,那样的母爱,仍然使我感念着我的慈爱的母亲。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被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向灯光中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 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8、“清算”的意思是“彻底地计算”从 选文中“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这句话中你理解到什么?(2分)

9、选文中的母亲见着“我”挨打,为什么一边饮泣吞声,一边还要说“打得好”呢?(2分)

10、选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用怎样的修辞手法?这手法的作用是?(3分) 修辞手法是: 作用是: 11、选文中“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这句话用了那种描写方法....?其作用是?(3分)

描写方法: ,作用:

12、选文题目是《我的母亲》,但这段却用大量篇幅写父亲的严厉,是否离题了?为什么?(2分)

(三)《囚 蚁》(共12分) ①童年时曾经认为世界上所有的动物都可以由人来饲养,而且所有的动物都可以从小养到大,就像人一样,摇篮里不满一尺长的小小婴儿总能长成顶天立地的大巨人,连蚂蚁也不例外。在歌里唱过“小蚂蚁,爱劳动,一天到晚忙做工”,所以我对地上的蚂蚁特别有好感,常常趴在墙角或者路边仔细观察它们的活动,看它们排着队运食物,和比它们大无数倍的爬虫和飞虫们作战……大约是五岁的时候,有一天我和妹妹忽发奇想:为什么不能把蚂蚁们放到玻璃瓶里养起来呢?像养小鸡小鸭那样养它们,给它们吃,给它们喝,它们一定会长大,长得比蟋蟀和蝈蝈们还要大。 ②这件事情并不复杂。找一个有盖的玻璃药瓶,然后将蚂蚁捉到瓶子里,我们一共捉了十五只蚂蚁,再旋紧瓶盖。这样,这十五只蚂蚁便有了一个透明整洁的新家。我和妹妹兴致勃勃地观察蚂蚁们在瓶子里的动静,只见它们不停地摇动着头顶的两根触须,急急忙忙地在瓶子里上下来回地走动,似乎在寻找什么。我想它们大概是饿了,便旋开瓶盖投进一些饭粒,可它们却毫无兴趣,依然惊惶不安地在瓶里奔跑。它们肯定在用它们的语言大声喊叫,可惜我听不见……第二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玻璃瓶里的蚂蚁。只见那十五只蚂蚁横七竖八躺在瓶底下,安安静静地一动也不动,它们全都死了。我和妹妹很是伤心了一阵,想了半天,得出结论:是因为药瓶里不透气,蚂蚁们是闷死的。 ③原因既已找到,新的办法便随之而来。我找来一只火柴盒子,准备为蚂蚁们做一个新居。怕它们再闷死,我命令妹妹用大头针在火柴壳上扎出一些小洞眼透气。当时已是深秋,天气有些冷,于是妹妹又有新的担忧:“火柴盒里很冷!蚂蚁要冻死的!”对,想办法吧。在妹妹的眼里,我这个比她大一岁的哥哥是无所不能的。我果然想出办法来:从保暖用的草饭窝里抽出几根稻草,用剪刀将稻草剪碎后装到火柴盒里,这样,我们的蚂蚁客人就有了一个又透气又暖和的新窝了。我和妹妹又抓来一些蚂蚁并放进火柴盒里,还放进一些饼干屑,我们相信蚂蚁们会喜欢这个新家。遗憾的是不能像玻璃瓶一样在外面可以观察它们了,但可以用耳朵来听,把火柴盒贴在耳朵上,可以听见它们的脚步声。这些窸窣的声音极其轻微,必须在夜深人静时听,而且要平心静气地听。在这若有若无的微响中,我曾经有过不少奇妙的遐想,我仿佛已看见那些快乐的小蚂蚁正在长大,它们长出了美丽的翅膀,像一群威风凛凛的大蟋蟀…… ④然而我们的试验还是没有成功。不到两天,火柴盒里的蚂蚁们全都逃得无影无踪。我也终于明白,蚂蚁们是不愿意被关起来的,它们宁可在墙角、路边和野地里辛辛苦苦地忙碌搏斗,也不愿意在人们为它们设臵的安乐窝里享福。对它们来说,没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为可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