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墓重修揭幕仪式和国际阳明学研讨会先后在绍兴、余姚举行
2024年高考真题——语文(北京卷)含答案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语文(答案在最后)限时150分钟满分150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气候的波动变化对文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重建古代气候变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缺乏合适的温度代用指标,我国古温度重建结果分辨率较低,且多以定性记录为主,定量的古温度重建相对较少。
全球历史温度变化曲线的重建主要借助冰芯、深海沉积物和树轮的记录,而我国是传统的农耕文明社会,陆地上的沉积记录才能更好地反映我国历史气候变化。
随着技术的革新,微生物分子化石的研究蓬勃发展,微生物分子化石中的一类化合物——brGDGTs(支链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酯)——被用于古气候研究。
brGDGTs是细菌细胞膜的组成部分,其分子结构中有4到6个甲基和0到2个环戊烷。
如同人天冷需要加衣、天热需要减衣一样,寒冷的气候条件下细菌倾向于合成更多的甲基,而温暖的环境下合成的甲基数量则减少。
微生物活体死亡后,细胞膜中的brGDGTs等大分子能在地质体中长期保留下来,可以通过brGDGTs结构中的甲基个数推断当时的温度。
六盘山北联池靠近中华文明核心区,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兰州大学等单位的研究人员组成的联合团队选取这里的沉积物样品,借助brGDGTs,通过定量分析,重建了5000年以来我国北方更高分辨率的暖季(4月至10月)温度变化过程。
结合山西某地沉积物的孢粉重建的降水记录,联合团队获得了我国北方地区5000年以来完整的气候演变历程。
从重建的温度与降水结果来看,我国北方地区的气候呈现出不断变冷、变干的大趋势。
大约前3000年变化缓慢,之后的2000年变化加速。
这主要与太阳辐射变化有关,太阳辐射能量在过去5000年间持续下降。
另外,过去2000年以来的快速冷干现象还可能与太阳活动、局部火山活动等因素有关。
而且这一时期内区域植被中木本植物逐渐减少,导致地表反射率上升,也可能加快了气候变冷变干的速度。
王阳明大传

《王阳明大传》周月亮著小引阳明这只鞋一生极重践履的阳明,本身就象只鞋。
这只鞋上插着高贵的权力意志的权杖。
形成心学的倒T字型结构——不是十字架,也不是钻不出地平线的大众的正T字型。
他的“致良知”工夫就是要你站在地平线上。
然后脚不离地的无限的向上升华,把人拉成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
拔着头发离地球的是阿Q,当缩头乌龟的是假洋鬼子,只是鞋而无权杖的是读书没有悟道的士子。
只耍权杖而不愿当鞋的是政治流氓——那个意志不是高贵的权力意志,只是反人道的独裁欲望。
阳明的心学是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既生活在这里,又生活在别处!《明史》阳明本传只附了一个学生,既因为别的成了气候的学生都有传,还因为这个学生最能体现阳明学的“鞋”精神,他叫冀元亨,他因去过宁王府而被当成阳明通宁王的证据给抓起来,在锦衣卫的监狱里受百般折磨,但他对人依然象春风一样,感动得狱吏和狱友一个劲的哭,他把坐大狱当成了上学堂。
所有的司法人员都以为奇,问他夫人:“你丈夫秉持什么学术?”她说:“我丈夫的学问不出阃帏之间”。
闻者皆惊愕不已。
但是,人皆在阃帏(kun三声)之间,谁有这种境界、风范?只生活在这里,反而得不到这里;单生活在别处,自然更得不到这里。
先作只鞋,再插上权杖,也不是阳明学的精神。
那就是把鞋的大地性当成了手段,断断成不了圣雄,只能成为枭雄。
再高贵的鞋,也是踩在脚下;但路也正在脚下。
不能生活在别处的人的所谓脚下之路,只是不得不走的路;有生活在别处之权力意志的人才能“践履”在希望的道路上。
在比做什么事成什么人更哲学的语义上说:穿什么鞋走什么路。
阳明这只鞋,至少有亲在性、超越性、诗性、葆真性、有应必变的践履性.....许多人最大的痛苦就是找不到一只合脚的鞋。
阳明这只鞋可以叫真、善、忍;可以叫真、智、乐,叫六通四辟...致良知,就是要你找到可以上路的合脚的鞋。
致者,找也。
能否找到呢?就看你肯不肯去找——因为,它就在你自身「心即理」。
阳明这样解释孔子说的上智下愚不移——不是不能移,只是不肯移。
商界掀起“阳明热”

商界“阳明热”文/章朵掀起“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不可使杂处。
”春秋时代,齐国思想家、政治家管仲提出了“四民之说”。
蕴含重农抑商思想的“四民之说”,将商人排在了四民之末。
“四民之说”以及对商人的压制,延续了几千年。
朱元璋甚至规定商贾之家,只许穿布,农民之家,但有一人为商贾者,也不许穿细纱。
至明代中晚期,为商人正名的言论开始出现。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王阳明的“新四民说”。
他把传统观念中一直被视做“贱业”的工商摆到与士同等的水平。
在《传习录拾遗》中,王阳明写道:“虽经日做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
”五百年前,王阳明作出超越时代的判断。
他的“新四民说”,拓展了商业文化的空间,也为商人们立起了道德标杆。
这也足以解释,为何一生没有涉足商业的王阳明,五百年后会成为一大批商人的精神领袖。
收“盐老板”为徒明代嘉靖元年,一名泰州商人王艮来到王阳明家中。
王艮见到王阳明后,表现得很不羁,直接坐到了本该王阳明坐的主座上。
一番交谈之后,王艮被王阳明折服了,一改刚才的不恭。
史籍中这样记载二人的初识:“讲及良知,曰:简易直截,予所不及。
下拜,隅坐。
”但是第二天,王艮反悔了,认为昨日是被王阳明的气势和话语欺骗了,今天再辩论一次,假若输了才会真正拜服。
两人又辩论了很封面如果放到今天,王阳明一定是创新的典范,从不认为前人先师圣贤佛道终结了真理,而保持开放的心态,不然就不会有阳明心学。
阳明书院正式开讲32长时间,王艮对王阳明彻底折服。
对于这名生性狂傲的新收弟子,王阳明也给予高度评价:“吾擒宸濠(宁王),一无所动,今却为斯(王艮)人动。
此真学圣人者。
”后来,王艮成为王阳明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开创了泰州学派。
王阳明与王艮的故事,素来为人津津乐道,但人们在对这对师徒推崇备至时,却忽略了王艮拜师或者说挑战王阳明时的身份。
对于王艮的身世,史料中这样交代:“十一岁时家贫辍学,随父兄淋盐,十九岁时随父王守庵经商至山东……”翻译成白话文,王艮11岁辍学,跟着家人做盐生意,19岁时随父亲去山东经商。
修建祖茔倡议书范文 修善祖墓捐款倡议书怎样写

修建祖茔倡议书范文修善祖墓捐款倡议书怎样写修善祖墓捐款倡议书怎样写答:参考范文尊敬的各位长孙氏宗亲:为弘扬中华姓氏文化,秉承先祖精神,更好的保护国家文物让长孙氏后裔勿忘吾组吾宗,长孙氏宗亲联谊会特倡议修葺陕西省XX县永寿坊村长孙无忌公茔。
永寿坊村,人杰地灵,人才辈出。
长孙氏《门传锺鼎,家世山河》后人重修先祖之茔是缅怀过去,以祖为榜,激励子孙,以使辉煌,亦是中华民族复兴之举。
宗祠即宗堂宗庙和坟茔,是先祖灵魂和身体的安息之所。
重建祠堂坟茔为的是妥慰先灵,抒发后代子孙报本追思,因为宗祖虽远其精神递嬗于子孙,修祠以萃之则其精神有所依,而子孙之诚亦得以伸。
宗祖所赖于子孙者,为其与我,守一抔之土。
若无坟茔和碑记,将来世远人离,沧海桑田,何从别识,修葺祖茔,竖表立碑,按时祭扫,覆土维护,言念先人,裕后光前,才是修茔建冢之初衷和目的。
我长孙氏,宗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往今来为国家和社会都有着卓越贡献,宗族秉承传统美德,家族茂盛,人丁兴旺。
先祖长孙无忌终生勤奋好学,博通文史,性通悟,有筹略。
位居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冠,加太子太师同中书省门下三品等职。
太宗得天下后,能克节尽忠,恪尽职守,协助治理天下,成为身为外戚而不以外戚自居的治国名臣,为贞观永徽封建德政做出了重大贡献。
然人有之本、水有之源、木有之根、饮水思源,追先贤念祖德是我们的共同心声,欣逢当今盛世,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政府鼎力支持。
此时此刻,我辈富而思源,思祖敬宗,不仅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此举也成为人们继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课题。
所以修茔建祠成为长孙氏族的共识和呼声。
无忌公茔修葺工程即将开始,特向长孙氏族众位后裔及社会各界人士发出倡议,希望各位宗亲乡贤及各界人士,慷慨解囊,踊跃捐款,从而保护国家文物以慰先祖。
注:凡捐款300元以上者,均于功德碑镌刻芳名留念,以章其德;凡捐款300元以下者均造册留名,以显其德。
丛姓的文登丛氏大宗祠丛氏大宗祠位于现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子村丛氏庄园(老虎山生态园)。
素材 王守仁(王阳明)版本一

王守仁——明代思想家、军事家(版本一)杨杰整理王阳明(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
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名守仁,亦称王守仁。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
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
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
其学术思想传至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
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
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
有《王文成公全书》。
姓名:王阳明性别:男别称:王守仁、王文成字号:伯安所处时代:明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余姚市)出生日期:1472年10月31日去世日期:1529年1月9日国籍:明朝主要作品:《王阳明全集》、《传习录》、《大学问》主要成就:平定宁王之乱、创立“阳明心学”相关影视作品高兴宇《王阳明》吕峥《明朝一哥王阳明》鹤阑珊《王阳明:人生即修行》罗智《王阳明最神奇的心学》雾满拦江《神奇圣人王阳明》影视形象2007年电视剧《夜来风雨》:张晨光饰演王阳明;2011年电视剧《王阳明》:陆剑民饰演王阳明。
历史评价/王阳明[明代哲学家]徐渭:王羲之‘以书掩其人’,王守仁则‘以人掩其书’。
朱彝尊:诗笔清婉,书法尤通神,足为临池之模范。
王世贞:①伯安之为诗,少年有意求工,而为才所使,不能深造而衷于法;晚年尽举而归之道,而尚为少年意象所牵,率不能深融而出于自然。
王守仁(王阳明)

事。”
4.“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
心。”
5.“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
是良 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教)
6.“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
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
外。”
7.“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
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解读王阳明
第七组
王阳明
简介
王守仁(1472-1529),汉族,浙 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字伯安,号阳 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 明。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 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 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 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 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封“先 儒”,奉祀孔庙东庑第58位。其学 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 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 深远的影响。
思想主张
心外无理:王守仁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 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 累,故提倡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认为“理”全在 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 心自秉其精要。
知行合一:对于朱熹的“先知后行”等分裂知与行的理论, 王守仁在他学生编著的《传习录》中是这样理解的,古代 的圣贤在看到很多人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知上,而 忽略了行,认为这样下去会造成浮夸的风气,于是开始强 调要知,更要行,而后世的人就理解为要先知而后行,这 就错误的理解了圣贤的意思。
士农工商:他把传统观念中一直被视作“贱业” 的工商摆到与士同等的水平。
四句教:王阳明晚年对自己哲学思想的全面 概括。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与了庵桂悟会晤考辨

王阳明与了庵桂悟会晤考辨
陈艳;陈利权
【期刊名称】《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年(卷),期】2024(46)3
【摘要】中日学界公认日本阳明学的开创要追溯到正德年间作为朝贡正使入明的日本禅僧了庵桂悟与王阳明的接触,原因在于了庵逗留大明期间,王阳明曾前往宁波与之会晤交流并作《送日东正使了庵和尚归国序》(以下简称“阳明序”)相赠。
但对阳明与了庵会晤的时间、地点及其经过尚缺乏充分探讨。
本文结合“阳明序”、《壬申入明记》所载三十余封文书以及明代相关史料对这一史实进行深入考证,还原了会晤的背景、时间、地点以及大致经过,确认二人于正德八年五月会晤于宁波安远驿嘉宾馆,并一起“辨空”“论教”,探讨儒佛。
本研究藉此确认了宁波在阳明文化国际传播中的地位与优势,为宁波进一步做好阳明文化的国际传播与交流,扩大阳明文化的影响力提供了基础论证。
【总页数】10页(P119-128)
【作者】陈艳;陈利权
【作者单位】宁波财经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48.2
【相关文献】
1.入明使节之了庵桂悟与《壬申入明记》
2.入明使节之了庵桂悟与《壬申入明记》
3.王阳明文明书院讲学史实考辨——以席书致王阳明系列书简为中心
4.王阳明《复罗整庵太宰书》手札考
5.了庵桂悟使明与阳明学之初传日本——基于《送日东正使了庵和尚归国序》真迹实物与文本的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余姚王阳明故居纪念馆范文.doc

【个人简历范文】王阳明是我国很有名的哲学家,王阳明故居位于余姚城区龙泉山北麓、阳明西路以北的武胜门西侧。
即余姚寿山堂。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王阳明故居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王阳明故居导游词范文篇1王阳明故居地处余姚城区传统历史街区武胜门路西侧,阳明东路以北。
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达4600多平方米。
在建筑设计和营造上反映出明代浙东官宦建筑的一些典型特点,用材粗壮、气势恢宏,各幢建筑结构严谨,按中轴线对称分布,主次建筑分布有序,饰件素雅。
整个故居既给人以庭院深深之感,又不失端庄和典雅之气度。
故居建筑自南至北沿中轴线分别为门厅、轿厅、砖雕门楼、大厅及瑞云楼、后罩屋。
其中,砖雕门楼系仿木结构建筑,四柱三间,柱为石质,所饰砖雕斗拱、翘昂、面砖雕刻细致,工艺精湛细腻,体现了当时砖雕技艺的水平。
大厅--“寿山堂”系三开间高平房,高大宽敞,结构古朴大方,用材粗大稳实,构件装饰严谨。
寿山堂内明间廊下挂有姜东舒所书的“真三不朽”匾,这是历来对王阳明一生在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皆居绝顶的确切评价。
王阳明故居王阳明故居的主体建筑——瑞云楼为重檐硬山、五间二弄的二层木结构楼房,有先人端云送子传说,故名端云楼。
楼下明间檐下悬有史树青先生题写的“瑞云楼”匾,明间前檐柱的楹联为“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万人师”,内檐柱的檐联为“曾将大学垂名教,尚有高楼揭瑞云。
”王阳明诞生时他祖母梦见神仙瑞云送子的佳话,遂将此楼称为瑞云楼,王阳明在此楼度过了他的童年时光。
主楼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七楼七底,重檐硬山,结构简朴,气势较大,展现了浙东地区明清楼宅建筑的基本风貌。
主楼设有王阳明史迹陈列,展览以翔实丰富的图片资料和实物,展示了王阳明先生作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功、立德、立言皆居绝顶”人物光辉灿烂的一生。
瑞云楼是王阳明父亲王华考中状元前租自莫氏。
明成化八年,王阳明诞生时,他祖母梦见神仙瑞云送子的佳话,遂将此楼称之为瑞云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沈 善洪
。
志 贺一 郎
尼 田启 佑
,
郑 学礼 等 十 二
、
当天 晚上
、
,
由余 姚市 举行 文 艺 晚会
并放 映 王 阳 明在江 西
。
气 氛热 烈
融洽
大 会代 表参 观 了 王 阳 明 的 诞 生地 余 姚瑞 云楼遗 址 和 讲 学地 中天 阁 交 流 了 海 内外学术 界研 究 阳 明学 的 动 态 和基 本见 解
。
原 副 校长 裘克安 教授
, ,
等 中外学 者 和 各方面 代表 八 十余人 并 互赠 礼 品
。 。
绍兴 县 政 协朱 毓秀 主 席 和 冈 田 武 彦 教授分 别 诵 读 祭文
日本代 表还 在 墓 前 朗 诵 王 阳 明的诗
绍兴 市副 市 长俞 国 行和 王 凤 贤 院长 相 继 致辞
,
中 日 双方
乃 夏一 赴
。 。。 。
沪心今心今 “
.
.
;
王 阳 明墓 重 修 揭 幕 仪 式 和 国 际 阳 明 学 研讨 会
、
先后 在 绍 兴
今 年 四 月 五 日上午
,
余 姚 举 行
由 日本 九 州大学 名誉 教 授 冈 田 武 彦 先生 发起 捐赠 资助 的重修 王 阳 明
。
墓 揭幕 式 在绍 兴 兰 亭 乡花 街鲜 虾 山 南麓 原 王 阳 明 墓 遗 址 上举 行 授 为 团 长 的 日 本九 州 大学 代表 团 员黄 宣 民
四 月六 日上 午和 下 午
上述 中外 学诞 生 地余 姚 市 召开 国 际 阳 明学
,
、 、 、
研讨 会
余 姚市 政府 顾 问 章亦平 致欢 迎 辞
、 、
郑学 礼 教授介 绍 了 美 国 国 际 中 国哲学 会简 况 后
冈 田武 彦
国内外学 者 冯 契 黄 宣 民 陈 俊 民 位 代表 相继 在会 上 作学术 报告 贵 州等 地遗 址 的录 像
,
这 次会 议 究
。
,
推 动 了 国 际 阳 明学 的研
(方
放)
1 14
、 、
参加 仪式 的有 以 冈 田 武彦 教
、
以 志 贺一 郎 教授 为 团 长 的东 京 国士 馆大 学 代表 团
、
美 国国
际 中 国哲 学会 副 会 长 郑 学礼教 授 以 及 华东 师大 哲 学系 教授 冯 契 浙 江 社科 院 院长 王 凤 贤
、 。
中国社 会科 学院历 史 所 研 究
、
宁 波大学 中 国 文化 研 究 中心 主 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