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练习题

合集下载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题【氧化剂和还原剂】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题【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和还原剂(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1小题,每题6分,共66分)1.关于氧化还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Mg在化学反应中失去2个电子,而Al在化学反应中失去3个电子,因此还原性Al>Mg;②氧化剂具有氧化性;③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④2Fe+3Cl22FeCl3;Fe+S FeS,由此可以判断氧化性:Cl2>S⑤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时,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A.②③④B.②④C.①②⑤D.①②【解析】选B。

①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取决于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与失去电子的多少无关,故错误;②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故正确;③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同素异形体间的转化没有化合价的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错误;④与Fe反应时,氯可夺取铁的3个电子,而硫只能夺取铁的2个电子,由此可以判断氧化性:Cl2>S,故正确;⑤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可能是同种元素,如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中得失电子都是氯元素,故错误。

2.图中两圆圈相交的阴影部分表示圆圈内物质相互发生的反应,其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的是( )A.甲B.乙C.丙D.丁【解析】选C。

SO3与H2O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Na与H2O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H2O作氧化剂;NO2与H2O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H2O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F2与H2O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H2O作还原剂。

3.工业上生产下列物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用铝矾土(主要成分Al2O3)生产金属铝B.用硫铁矿(主要成分FeS2)生产硫酸C.用海水、贝壳生产氯化镁晶体D.用氯化钠生产烧碱【解析】选C。

Al2O3生产金属铝,铝元素化合价降低;FeS2生产硫酸,硫元素化合价升高;海水、贝壳生产氯化镁晶体时,CaCO3CaO Ca(OH)2Mg(OH)2 MgCl2,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氯化钠生产烧碱时生成氢气和氯气,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项练习专练11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和计算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项练习专练11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和计算

专练11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和计算1.O3具有强氧化性,将O3通入KI溶液中发生反应:O3+I-+H+→I2+O2+H2O(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配平后的离子方程式为2O3+2I-+4H+===I2+2O2+2H2OB.每生成1 mol I2转移电子2 molC.O2是还原产物之一D.该反应能说明氧化性O2>I22.将SO2通入足量Fe2(SO4)3溶液中,完全反应后再加入K2Cr2O7溶液,发生的两个化学反应为SO2+2Fe3++2H2O===SO2-4+2Fe2++4W①,Cr2O2-7+a Fe2++b H+―→Cr3++Fe3++H2O②。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还原性:Cr3+>SO2B.方程式②中,a=6,b=7C.Cr2O2-7能将Na2SO3氧化成Na2SO4D.方程式①中W为OH-3.[2020·河北枣强中学调研]向某FeBr2溶液中通入1.12 L(标准状况)的Cl2,测得溶液中c(Br-)=3c(Cl-)=0.3 mol·L-1。

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不计。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溶液的浓度为0.1 mol·L-1B.反应后溶液中c(Fe3+)=0.1 mol·L-1C.反应后溶液中c(Fe3+)=c(Fe2+)D.原溶液中c(Br-)=0.4 mol·L-14.[2020·安徽部分学校联考]已知离子方程式:As2S3+H2O+NO-3―→AsO3-4+SO2-4+NO↑+______(未配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配平后水的化学计量数为4B.反应后溶液呈酸性C.配平后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8D.氧化产物为AsO3-4和SO2-45.LiAlH4、LiH既是金属储氢材料又是有机合成中的常用试剂,遇水均能剧烈反应放出H2,LiAlH4在125 ℃分解为LiH、H2和Al。

高三一轮复习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高三一轮复习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1.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24g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 AB.100mL1mol·L−1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0.1N AC.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D.密闭容器中,2molSO2和1mol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2.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H2A的K a1=1.1×10−3 ,K 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C.b点的混合溶液pH=7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3.用0.100 mol·L-1 AgNO3滴定50.0 mL 0.0500 mol·L-1Cl-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A.根据曲线数据计算可知K sp(AgCl)的数量级为10-10B.曲线上各点的溶液满足关系式c(Ag+)·c(Cl-)=K sp(AgCl)C.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400 mol·L-1 Cl-,反应终点c移到aD.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500 mol·L-1 Br-,反应终点c向b方向移动4.常温下将NaOH溶液滴加到己二酸(H2X)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K a2(H 2X )的数量级为10–6B .曲线N 表示pH 与()()2lgc HX c H X -的变化关系C .NaHX 溶液中c(H +)>c(OH -)D .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c(Na +)>c(HX -)>c(X 2-)>c(OH -)=c(H +) 5.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 A .向CuSO 4溶液中加入足量Zn 粉,溶液蓝色消失Zn+CuSO 4Cu+ZnSO 4B .澄清的石灰水久置后出现白色固体Ca(OH)2+CO 2CaCO 3↓+H 2OC .Na 2O 2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为白色2Na 2O 22Na 2O+O 2↑D .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足量FeCl 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3Mg(OH)2+2FeCl 32Fe(OH)3+3MgCl 26.绚丽多彩的无机颜料的应用曾创造了古代绘画和彩陶的辉煌。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烷烃必刷卷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烷烃必刷卷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烷烃必刷卷一、选择题(共17题)1.液化石油气中含正丁烷。

有关正丁烷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中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B.比异丁烷沸点低C.一氯代物比异丁烷的一氯代物少D.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2.下列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A.NH4Cl的电子式:B.中子数为7的氮原子:N715C.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D.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3.已知1mol某炔烃与卤素单质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2发生加成反应后,生成的有机物至少需6mol卤素单质才能把其分子中的氢原子全部取代,则该炔烃可能是A.丙炔B.1−丁炔C.3−己炔D.2−庚炔4.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乙醇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和水C.乙烯与溴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D.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和氯化氢5.环己烷可以通过以下四步反应合成1,2−环己二醇,其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①B.②C.③D.④6.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广范pH试纸测出某溶液的pH为9.0B.甲烷与氯气的在光照下充分反应后有两种气态产物,三种液态产物(常温常压下)C.往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过量碘化钾溶液,充分反应后,取上层清液,检验其中是否存在氯离子,进而证明反应存在一定的限度D.将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混合后研磨,能感觉到反应明显放热7.下列物质分子中所有碳原子肯定在同一平面上的是A.B.CH3CH=CHCH3C.CH2=CHCH2CH3D.(CH3)3CCH=CH28.下列关于组成表示为C x H y的烷、烯、炔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x≤4时,常温常压下均为气体B.y一定是偶数)molC.分别完全燃烧1mol,耗O2为(x+y4D.在密闭容器中完全燃烧,120∘C时测得的压强一定比燃烧前大9.下列有关饱和链烃的叙述正确的是A.相邻两个烷烃在分子组成上相差1个甲基B.特征反应是取代反应C.可以与溴水中的溴反应而使溴水褪色D.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10.一定量的甲烷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然烧,得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的总质量为14.4g,若其中水的质量为7.2g,则一氧化碳的质量是A.2.8g B.4.4gC.5.6g D.在2.8g∼5.6g之间11.一定量的甲烷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得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的总质量为14.4g,若其中水的质量为7.2g,则一氧化碳的质量是A.2.8g B.4.4gC.5.6g D.在2.8g∼5.6g之间12.若要使0.5mol甲烷完全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并生成相同物质的量的四种取代物,则需要氯气的物质的量为A.2.5mol B.2mol C.1.25mol D.0.5mol13.2005年1月14日,成功登陆“土卫六”的“惠更斯”号探测器发回了350张照片和大量数据。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备考钠、钠的氧化物专项练习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备考钠、钠的氧化物专项练习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备考钠、钠的氧化物专项练习一、单选题(共16题)1.下列关于Na2O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为白色固体B.能与CO2反应C.焰色反应为黄色D.与水反应后的溶液显碱性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②Na2O与CO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a2CO3,Na2O2与CO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O2③Na2O是淡黄色物质,Na2O2是白色物质④Na2O2可作供氧剂,而Na2O不可A.都正确B.①③④C.②③⑤D.④3.“轻轨电车”是重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当电车启动时,电车电刷跟导线的接触点由于摩擦会产生高温,因此接触点上的材料应该具有耐高温、能导电且化学性质稳定的特点。

该接触点上材料的选用较为合适的是A.金刚石B.铝C.石墨D.钠4.下列关于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白色固体B.与水反应都能生成氢氧化钠C.都可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D.都属于碱性氧化物5.下列实验中,不能观察到明显变化的是A.把溴水滴加到KI淀粉溶液中B.把Cl2通入FeCl2溶液中C.把绿豆大的钾投入水中D.把一段打磨过的镁带放入少量冷水中6.将一小块钠投入到盛有氯化镁溶液的试管里,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B.有气体生成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D.溶液变浑浊7.下列关于钠的叙述正确的是A.钠燃烧时发出紫色火焰B.钠燃烧时生成氧化钠C.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只有1个电子D.钠具有氧化性8.Na、Fe、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者与氧气反应均生成碱性氧化物B .三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均只生成氧化物C .制备NaCl 晶体可将溶液直接蒸干D .目前工业上冶炼Cu 、Fe 、Na 时均采用电解法9.汽车安全气囊的气体发生剂主要含有叠氮化钠、三氧化二铁、高氯酸钾、碳酸氢钠等物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叠氮化钠是气体发生剂,受热分解产生氮气和金属钠B .三氧化二铁是主氧化剂,可处理金属钠C .高氯酸钾是助氧化剂,在反应过程中与金属钠作用生成氯化钾和氧化钠D .碳酸氢钠的作用是分解放出大量热量、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10.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5.6g 铁与稀硝酸反应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N A B .标准状况下,4.48LHF 含有的电子数目为2N AC .含有40.1molNH +的()442NH Al SO 溶液中3Al +数目肯定是0.1N AD .含有0.4mol 阳离子的2Na O 、22Na O 混合物中,离子总数目为0.6N A 11.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将NaOH 浓溶液滴加到饱和的FeCl 3溶液中,制备Fe(OH)3胶体B .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FeCl 2溶液是否完全变质C .工业上制造镁粉时,镁蒸气在N 2中冷却D .往饱和食盐水中加入金属钠可产生白色沉淀12.化学与人体健康及环境保护息息相关。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训练题—物质结构与性质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训练题—物质结构与性质

高考化学一轮训练题—物质结构与性质1.(2022·湖南·邵东创新实验学校高三期中)碳有多种同素异形体。

部分晶体或分子的结构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石墨晶体中不存在的化学键是____ (填字母编号)。

A.共价键B.离子键C.范德华力D.氢键E.金属键(2)下列有关比较或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沸点:石墨=金刚石>C60B.三者都不溶于水及有机溶剂(如苯)C.熔点:石墨>金刚石>C60D.C60晶体中,与分子A等距离且最近的分子有6个(3)①石墨、金刚石、C60中C原子以sp2杂化的是____;①24g金刚石中含有___________个C-C键①C60晶胞中晶粒A的坐标为(1,0,0),则晶粒B的坐标为____(4)金刚石的晶胞如图所示,设晶胞边长为a pm,则金刚石的密度为___________g/cm3。

2.(2022·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高三期中)“物质的性质、性能,不仅与组成有关,还与晶体结构有关。

完成如下有关的问题。

(1)铁有δ、γ、α三种同素异形体,如图所示,三种晶体在不同温度下能发生转化。

三种晶体中,与每个铁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铁原子:δ-Fe 有8个、γ-Fe 有_______个、α-Fe 有_______个;将铁缓慢加热到1500①再降温到常温,缓慢冷却得固体A 和急速冷却得固体B ,两者密度不同,较大的是固体_______(填“A”或“B”)。

(2)金刚石和60C 都由碳元素组成,_______晶体中构成微粒的配位数较大,原因是_______。

(3)PTC 元件(热敏电阻)的主要成分3BaTiO 热稳定性好、介电常数高,在小型的变压器、话筒中都有应用。

晶体中,Ba 在由12个O 围成的十四面体(六个正方形、八个正三角形)的中心,Ti 在由6个O 围成的正八面体的中心,则O 在由_______围成的立体结构的中心。

2023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练习: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2023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练习: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练习一、选择题1.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未配平)为NH4NO3―→HNO3+N2↑+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配平后H2O的化学计量数为6B.NH4NO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该反应既是分解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D.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32.把图2中的物质补充到图1中,可得到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未配平)。

对该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IO-4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B.氧化性:MnO-4>IO-4C.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微粒个数之比为5∶2D.若有2个Mn2+参加反应,则转移10个电子3.钢铁“发蓝”是将钢铁制品浸到某些氧化性的溶液中,在钢铁的表面形成一层四氧化三铁的技术过程。

其中一种办法是将钢铁制品浸到亚硝酸钠和浓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加热到130 ℃反应。

其过程可以用如下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3Fe+NaNO2+5NaOH===3Na2FeO2+H2O+NH3↑②Na2FeO2+NaNO2+H2O―→Na2Fe2O4+NH3↑+NaOH(未配平)③Na2FeO2+Na2Fe2O4+2H2O===Fe3O4+4NaOHA.碱性条件下,NaNO2的氧化性比Na2FeO2、Na2Fe2O4都强B.反应①、②是氧化还原反应,③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反应②配平后,H2O的化学计量数是6D.整个反应过程中,每有16.8 g Fe参加反应转移0.8 mol电子4.工业上常用绿矾(FeSO4·7H2O)处理工业废水中含有的重铬酸根离子(Cr2O2-7),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SO4+K2Cr2O7+H2SO4―→Fe2(SO4)3+Cr2(SO4)3+H2O+K2SO4(未配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每有1 mol K2Cr2O7参加反应,转移3 mol电子B.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C.参与反应的Fe2+与Cr2O2-7物质的量之比为6∶1D.FeSO4是氧化剂5.已知反应:①SO2+2Fe3++2H2O―→SO2-4+2Fe2++W;②Cr2O2-7+a Fe2++b H+―→Cr3++Fe3++H2O (未配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方程式①中W为4OH-B.还原性强弱:SO2>Fe2+C.a=6,b=7D.反应Cr2O2-7+3SO2+2H+===2Cr3++3SO2-4+H2O不能发生6.已知离子方程式:As2S3+H2O+NO-3―→AsO3-4+SO2-4+NO↑+________(未配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配平后水的化学计量数为4B.反应后的溶液呈酸性C.配平后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分子数之比为3∶28D.氧化产物为AsO3-4和SO2-47.氮的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如图为科研人员探究消除氮氧化物的反应机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整个过程中Ni2+作催化剂B.过程Ⅰ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Ni2++2NO===2Ni3++2O-+N2 C.过程中涉及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D.过程Ⅱ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8.合成NH3是重要的研究课题,一种新型合成氨的过程如图。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训练—铝及其化合物(一)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训练—铝及其化合物(一)

2022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训练—铝及其化合物(一)【原卷部分】一、单选题(共26题)1.铝热反应常用于冶炼高熔点金属,某小组探究Al 粉与34Fe O 发生反应所得黑色固体的成分,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产生的气体是2H B.反应②为2322Al O 2OH 2AlO H O --++C.反应③的白色沉淀是3Al(OH)D.黑色固体中不含Al 和34Fe O2.以下为探究铝片(未打磨)与23Na CO 溶液的反应。

①加热前,铝片表面产生细小气泡;A.23Na CO 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23223CO 2H O H CO 2OH --++B.推测出现白色浑浊的原因为23232AlO HCO H OAl(OH)CO --++↓+↑C.对比Ⅰ、Ⅱ,说明23Na CO 溶液能破坏铝表面的氧化膜D.加热和2H 逸出对23CO -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是相反的3.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Na 2H3O AlCl aq Al s aq NaAlO −−−→−−−→电解B. ()()()()22MgCl aq Mg OH s MgO s −−−→−−−→石灰乳煅烧C. ()()2Cl Al322O s Fe e Cl F s Fe −−−→−−−→高温点燃D. ()()2223MgCl Mg a OH CO q Mg −−−→−−−→盐酸电解4.有关铝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氧化铝熔点较高,是一种优良的耐火材料 B.可用铝壶烧开水,不可用其长期存放食醋、碱水 C.铁易生锈,而铝在空气中较稳定,所以铁比铝活泼 D.氢氧化铝能中和胃酸,可用于制胃药5.某学生探究0.25moI/L Al 2(SO 4)3溶液与0.5mol/L Na 2CO 3溶液的反应,实验如下: 实验1实验2A.实验I 中,白色沉淀a 是Al(OH)3B.实验2中,白色沉淀b 含有2-3COC.实验1,2中,白色沉淀成分不同的原因与混合后溶液的pH 无关D.检验白色沉淀a 、b 是否洗涤干净,均可用盐酸酸化的BaCl 2溶液 6.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Cl 、AlCl 3、NH 4Cl 、MgCl 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 -1的NaOH 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 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练习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7.下列物质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 .稳定性: H 2O > NH 3 B .碱性: NaOH > Al(OH)3 C .氧化性:F 2 >Cl 2 D .酸性:CH 3COOH > H 2CO 38.下列用来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 A .铁丝在氯气中燃烧 Fe +Cl 2 = FeCl 2B .常温下,0.1mol/L 醋酸溶液pH ≈3 CH 3COOHCH 3CO O -+ H+C .铝片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气体产生 2Al + 2OH -+ 2H 2O =2AlO 2-+3H 2↑ D .蔗糖与浓硫酸混合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 2H 2SO 4(浓)=CO 2↑ + 2SO 2↑ + 2H 2O 9.下列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装置甲配制100 mL 0.1 mol/L 的硫酸B .用装置乙提取碘水中碘C .用装置丙制取少量乙烯气体D .用装置丁验证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点燃△10.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植物黄花蒿叶中含有抗疟疾的物质—青蒿素而荣获2015年诺贝尔奖。

科学家对青蒿素的结构进行进一步改良,合成药效更佳的双氢青蒿素、蒿甲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利用黄花蒿叶研究青蒿素结构的基本步骤为:元素分析确定实验式→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分子式→波谱分析确定结构式 B . ①、②的反应类型分别为还原反应、酯化反应 C . 双氢青蒿素在水中的溶解性大于青蒿素D . 双氢青蒿素与蒿甲醚组成上相差-CH 2-,二者互为同系物11.右图是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工业含酚废水的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装置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 .溶液中H +由a 极移向b 极 C .电极b 附近的pH 降低 D .电极a 附近发生的反应是C 6H 6O -28e -+ 11H 2O −−→−微生物6CO 2 + 28H +青蒿素双氢青蒿素 蒿甲醚12. 某同学探究溶液的酸碱性对FeCl 3水解平衡的影响,实验方案如下:配制50 mL 0.001 mol/L FeCl 3溶液、50mL 对照组溶液x ,向两种溶液中分别滴加1滴1 mol/L HCl 溶液、1滴1 mol/L NaOH 溶液,测得溶液pH 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依据M 点对应的pH ,说明Fe 3+发生了水解反应 B . 对照组溶液x 的组成可能是0.003 mol/L KCl C . 依据曲线c 和d 说明Fe 3+水解平衡发生了移动D. 通过仪器检测体系浑浊度的变化,可表征水解平衡移动的方向ab c dM对照组溶液x中加1滴碱对照组溶液x 中加1滴酸C H O E25.(16分)卡托普利(Captopril)是临床上用于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物,其合成路线如下:R1R2HCNOR1C CNOH2R1C COOHOH2H2O/H+(1)D具有酸性,其含氧官能团名称是。

(2)A的结构简式是。

(3)反应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反应Ⅱ所用试剂是。

(4)化合物F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自身成肽反应,生成可降解的生物高分子,写出其中一种高分子物质的结构简式。

(5)G→M的反应类型为。

(6)E与H在一定条件下生成P的化学方程式是。

(7)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H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任写一种)。

①顺式结构②具有两性③含有甲基(R1、R2为烃基)26.(14分)碳循环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O 2过度排放将导致酸雨B .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利于维持大气中O 2和CO 2平衡C .煤和石油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D .碳循环过程中,碳元素均被氧化(2)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葡萄糖转化为CO 2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测定煤或石油的含碳量:将a g 的样品进行充分燃烧,测定所得气体(CO 2、SO 2、NO 2、N 2)中CO 2的含量,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所用试剂均过量):。

① 装置A 的作用是 。

② 实验结束后,还需要向装置中通入N 2,其目的是 。

③ 用x mol/L HCl 溶液滴定装置B 中过量的Ba(OH)2,消耗y mLHCl 溶液,样品(a g )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列出计算式)。

(4)将CO 2转化为甲醇,既可减少CO 2的排放,又可节约能源,转化过程涉及如下反应:反应Ⅰ:CO 2(g)+3H 2(g) CH 3OH(g)+H 2O(g) ΔH 1 = -49.1kJ/mol 反应Ⅱ:CO 2 (g)+H 2(g) CO(g)+H 2O(g) ΔH 2反应Ⅲ:CO(g)+2H 2(g) CH 3OH(g) ΔH 3 = -90.0kJ/mol① ΔH 2 = 。

② 在下图中画出,不同温度下(T 1>T 2),反应Ⅱ中CO 2的平衡转化率随压强变化的关A过硫酸钠溶液(Na 2S 2O 8)BBa(OH)2溶液 (含b mol 溶质)混合 气体系图(请在..图.上标注温度.....T 1、T 2)。

27.(12分) 氮肥的使用在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也导致了土壤、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

(1)长期过量使用NH 4Cl 等铵态化肥,易导致土壤酸化,请用化学用语解释原因 。

(2)过量的NH 4+将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检测水样中NH 4+所需的试剂是 、 。

(3)工业上处理氨氮废水的方法如下:步骤Ⅰ:采用生物硝化法将NH 4+转化NO 3-① 生物硝化法处理废水,会导致水体pH 逐渐下降,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 。

② 微生物保持活性的pH 范围为7~9,最适宜用来调节水体pH 的物质是 。

A. NaOH B.CaCO 3 C. NH 3·H 2O D. CO 2步骤Ⅱ:采用电解法将NO 3-转化为N 2③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极是 (填 “A”或“B”)。

④ B 极的电极反应是 。

⑤ 除去1L 废水中的62 mg NO 3-后, 废水的pH= 。

O 2含NH 4+废水NO 3-质子交换膜压强的平衡转化率CO 228. (16分)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铁盐与亚铁盐相互转化的实验: 实验Ⅰ:将Fe 3+转化为Fe 2+(1) Fe 3+与Cu 粉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 探究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请填写实验方案:查阅资料:ⅰ.SCN -的化学性质与I -相似 ⅱ.2Cu 2+ + 4 I -= 2CuI↓+ I 2Cu 2+与SCN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实验Ⅱ:将Fe 2+转化为Fe 3+探究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 查阅资料:Fe 2+ + NOFe(NO)2+(棕色)(3)用离子方程式解释NO 产生的原因 。

(4)从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的角度对体系中存在的反应进行分析:反应Ⅰ:Fe 2+与HNO 3反应; 反应Ⅱ:Fe 2+与NO 反应① 依据实验现象,甲认为反应Ⅰ的速率比反应Ⅱ (填“快”或“慢”)。

② 乙认为反应Ⅰ是一个不可逆反应,并通过实验证明其猜测正确,乙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

Fe 2(SO 4)3溶液过量Cu 粉3滴0.1mol/L KSCN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HO —2CH 2CHNH —HO nHO ——CH —NH —HOCH 22COOHn或H 3C CH3OH 3C C COOHOH 3H 2C C COOH 3+H 2OCl O 3CH 2CH HNCOOH+NCOOHOCH 2CH 3+HCl③ 请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溶液由棕色变为黄色的原因 。

(5)丙认为若生成的NO 与Fe 2+不接触,溶液就不会出现棕色,请设计实验方案,并画出实验装置图,实现Fe 2+−−−→−3HNO 稀Fe3+的转化,同时避免出现此异常现象。

参考答案25.(16分)每空2分(1) 羧基 (2) (3)(3分),HBr (1分)(4)(5)取代反应 (6)(7)合理答案给分CCHHCH H 3CCOOH2CCHHCH H 2N COOH3CCHHCH HOOCCH 32CCH 3CCH 3COOHH 2N 或或或26.(14分)每空2分(1)B C (2)C 6H 12O 6+6O 2−→−酶6CO 2+6H 2O (3)① 除去SO 2、NO 2,防止对Ba(OH)2吸收CO 2造成干扰 ② 将装置A 中的气体赶入装置B ,确保CO 2被完全吸收③ axy b 12)10(321⨯⨯--(4)① +40.9 kJ/mol ② 27.(12分)每空2分 (1)NH 4++ H 2ONH 3·H 2O + H+(2)浓NaOH 溶液(1分)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1分) (合理答案给分) (3)①NH 4+ +2O 2 =NO 3-+2H ++ H 2O ② B (1分) ③ A (1分)④ 2 NO 3-+10e -+ 6H 2O =N 2 +12 OH-⑤ 1128.(16分)每空2分 (1)Cu+2Fe 3+=Cu 2++2Fe 2+(2)0.1 (1分)取4mL 0.2mol/L FeSO 4溶液,向其中滴加3滴0.1mol/L KSCN 溶液2Cu 2++4SC N -= 2CuSCN ↓+(SCN)2(3)3Fe 2++4H ++ NO 3-=3Fe 3++NO↑+2H 2O(4)① 慢 (1分)② 取反应后的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几滴K 3Fe(CN)6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反应Ⅰ是不可逆反应③ Fe 2+被HNO 3氧化,导致Fe 2+浓度降低,使平衡Fe 2+ + NOFe(NO)2+ 逆向移动, 最终Fe(NO)2+完全转化为Fe 3+,溶液由棕色变为黄色。

(5)合理答案给分KCl )琼脂FeSO 4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