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综合训练)

合集下载

高三一轮复习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高三一轮复习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1.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24g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 AB.100mL1mol·L−1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0.1N AC.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D.密闭容器中,2molSO2和1mol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2.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H2A的K a1=1.1×10−3 ,K 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C.b点的混合溶液pH=7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3.用0.100 mol·L-1 AgNO3滴定50.0 mL 0.0500 mol·L-1Cl-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A.根据曲线数据计算可知K sp(AgCl)的数量级为10-10B.曲线上各点的溶液满足关系式c(Ag+)·c(Cl-)=K sp(AgCl)C.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400 mol·L-1 Cl-,反应终点c移到aD.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500 mol·L-1 Br-,反应终点c向b方向移动4.常温下将NaOH溶液滴加到己二酸(H2X)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K a2(H 2X )的数量级为10–6B .曲线N 表示pH 与()()2lgc HX c H X -的变化关系C .NaHX 溶液中c(H +)>c(OH -)D .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c(Na +)>c(HX -)>c(X 2-)>c(OH -)=c(H +) 5.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 A .向CuSO 4溶液中加入足量Zn 粉,溶液蓝色消失Zn+CuSO 4Cu+ZnSO 4B .澄清的石灰水久置后出现白色固体Ca(OH)2+CO 2CaCO 3↓+H 2OC .Na 2O 2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为白色2Na 2O 22Na 2O+O 2↑D .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足量FeCl 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3Mg(OH)2+2FeCl 32Fe(OH)3+3MgCl 26.绚丽多彩的无机颜料的应用曾创造了古代绘画和彩陶的辉煌。

2023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训练专题——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2023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训练专题——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2023届高考化学一轮训练专题——元素或物质推断题1.(2022·河南郑州·一模)Q、W、X、Y、Z 是位于不同主族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①W 的氢化物与W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生成化合物甲。

①X、Y、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之间两两反应均可生成盐和水。

①常温下,Q 的最高价气态氧化物与化合物X2O2发生反应生成盐乙。

请回答下列各题:(1)甲的水溶液呈酸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ZO3n-+M2++H+→Z-+M4+ + H2O(M 为金属元素,方程式未配平)由上述信息可推测Z 在周期表中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Y 形成的难溶半导体材料CuYO2可溶于稀硝酸,同时生成NO。

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秳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2·上海杨浦·一模)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X、Y是第三周期的非金属元素,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完成下列填空:(1)硅原子最外电子层有________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占据______个轨道。

(2)由题意可推知Y是Cl,推得此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X和Si之间共用电子对偏离________。

(3)SiCl4和CCl4分子空间结构相同,则SiCl4中键角是_________。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必考大题专练(二)化学基本原理综合应用题(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必考大题专练(二)化学基本原理综合应用题(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

化学基本原理综合应用题1.水是“生命之基质”,是“永远值得探究的物质”。

(1)关于反应H 2(g)+12O 2(g)===H 2O(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 .焓变ΔH <0,熵变ΔS <0B .可以把反应设计成成原电池,实现能量的转化C .一定条件下,若观察不到水的生成,说明该条件下反应不能自发进行D .选用合适的催化剂,有可能使反应在常温常压下以较快的速率进行(2)①根据H 2O 的成键特点,画出与图1中H 2O 分子直接相连的所有氢键(O -H…O)。

②将一定量水放入抽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测定不同温度(T )下气态、液态水平衡共存[H 2O(l)H 2O(g)]时的压强(p )。

在图2中画出从20 ℃开始经过100 ℃的p 随T 变化关系示意图(20 ℃时的平衡压强用p 1表示)。

(3)水在高温高压状态下呈现许多特殊的性质。

当温度、压强分别超过临界温度(374.2 ℃)、临界压强(22.1 MPa)时的水称为超临界水。

①与常温常压的水相比,高温高压液态水的离子积会显著增大。

解释其原因________。

②如果水的离子积K W 从 1.0×10-14增大到 1.0×10-10,则相应的电离度是原来的________倍。

③超临界水能够与氧气等氧化剂以任意比例互溶,由此发展了超临界水氧化技术。

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乙醇的超临界水氧化结果如图3、图4所示,其中x 为以碳元素计的物质的量分数,t 为反应时间。

下列说法合理的是________。

A.乙醇的超临界水氧化过程中,一氧化碳是中间产物,二氧化碳是最终产物B.在550 ℃条件下,反应时间大于15 s时,乙醇氧化为二氧化碳已趋于完全C.乙醇的超临界水氧化过程中,乙醇的消耗速率或二氧化碳的生成速率都可以用来表示反应的速率,而且两者数值相等D.随温度升高,x CO峰值出现的时间提前,且峰值更高,说明乙醇的氧化速率比一氧化碳氧化速率的增长幅度更大(4)以铂阳极和石墨阴极设计电解池,通过电解NH4HSO4溶液产生(NH4)2S2O8,再与水反应得到H2O2,其中生成的NH4HSO4可以循环使用。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word版含答案)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word版含答案)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1.(2022·山东·泰安一中高三期末)如图装置所示,C、D、E、F都是惰性电极,甲、乙中溶液的体积和浓度都相同(假设通电前后溶液体积不变),A、B为外接直流电源的两极。

将直流电源接通后,F极附近呈红色。

请回答:(1)B极是电源的_______极。

(2)若甲、乙装置中的C、D、E、F电极均只有一种单质生成时,对应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3)现用丙装置给铜件镀银,则H应该是_______(填“镀层金属”或“镀件”),电镀液是_______溶液;当乙中溶液的c(OH-)=0.1 mol·L-1时(此时乙溶液体积为500mL),丙中镀件上析出银的质量为_______,甲中溶液的pH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若将E电极换为铁,其它装置都不变,则乙中发生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5)通电一段时间后,需向甲中加入49 g Cu(OH)2固体才能使电解质溶液复原,则这段时间内,整个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

2.(2022·四川达州·高三期末)煤燃烧产生的SO2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之一,工业上可采用多种方法减少SO2的排放。

回答下列问题:(1)H2还原法:已知:2H2S(g)+SO2(g)=3S(s)+2H2O(1) △H=akJ·mol-1H2S(g)=H2(g)+S(s) △H=bkJ·mol-1H2O(l)=H2O(g) △H=ckJ·mol-1SO2(g)和H2(g)反应生成S(s)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2)碘循环法:其循环过程如图所示A为_______(填化学式),在整个循环系统中做催化剂的物质是_______。

(3)钠碱循环法:1mol/L的Na2SO3溶液作为吸收液来吸收尾气SO2。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练 结构与性质综合用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练 结构与性质综合用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冠夺市安全阳光实验学校专练57 结构与性质综合应用1.[2019·全国卷Ⅰ][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在普通铝中加入少量Cu和Mg后,形成一种称为拉维斯相的MgCu2微小晶粒,其分散在Al中可使得铝材的硬度增加、延展性减小,形成所谓“坚铝”,是制造飞机的主要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状态的镁中,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填标号)。

(2)乙二胺(H2NCH2CH2NH2)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氮、碳的杂化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乙二胺能与Mg2+、Cu2+等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环状离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与乙二胺形成的化合物稳定性相对较高的是__________(填“Mg2+”或“Cu2+”)。

(3)一些氧化物的熔点如下表所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4)图(a)是MgCu2的拉维斯结构,Mg以石方式堆积,八面体空隙和半数的四面体空隙中,填入以四面体方式排列的Cu。

图(b)是沿立方格子对角面取得的截图。

可见,Cu原子之间最短距离x=__________pm,Mg原子之间最短距离y =__________pm。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则MgCu2的密度是__________g·cm-3(列出计算表达式)。

2.[2020·四川南充适应性考试]我国秦俑彩绘和汉代器物上用的颜料被称为“中国蓝”“中国紫”,直到近年来人们才研究出来其成分为BaCuSi4O10、BaCuSi2O6。

(1)“中国蓝”“中国紫”中均具有Cu n+,n=________,基态时该阳离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

(2)“中国蓝”的发色中心是以Cu n+为中心离子的配位化合物,其中提供孤对电子的是________元素。

2023届高三化学一轮专题复习--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训练

2023届高三化学一轮专题复习--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训练

2023届高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训练1.硅和卤素单质反应可以得到SiX 4。

SX 4的熔沸点①0℃时,SiF 4、SiCl 4、SiBr 4、SiI 4呈液态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沸点依次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气态SiX 4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②SiCl 4与N ﹣甲基咪唑()反应可以得到M 2+,其结构如图所示:N -甲基咪唑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_,H 、C 、N 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1个M 2+中含有___________个σ键;2.钛及其化合物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相关的研究备受关注。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钛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

(2)钛元素的检验方法如图:TiO 2+可与H 2O 2形成稳定的[TiO(H 2O 2)]2+,其原因是___。

(3)二氧化钛是良好的光催化剂,可催化转化多种有毒物质,如:可将水中的NO 2-转化为NO 3-;将甲基橙、亚甲基蓝、HCHO 转化为CO 2等。

的空间构型为___。

①NO3②甲基橙、亚甲基蓝中S原子的杂化类型分别为___、___。

③常温下,1L水中大约可溶解CO2、HCHO的体积分别为1L、480L,其主要原因是___。

(4)具有双钙钛矿型结构的晶体通过掺杂改性可用作固体电解质材料。

双钙钛矿型晶体的一种典型结构单元如图所示:①晶体中与La距离最近的Ba的数目为____。

②该晶体的一个完整晶胞中含有___个Co原子。

③真实的晶体中存在5%的O原子缺陷,从而能让O2-在其中传导,已知La为+3价,则+3价钴与+4价钴的原子个数比为___;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则该晶体的密度为___g·cm-3(列出计算式)。

3.Be、Mg、Ca均为ⅡA族元素,这些元素及其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2025届高三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训练——化学综合计算

2025届高三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训练——化学综合计算

2025届高三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训练——化学综合计算一、单选题1.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8 g H 218O 含有的中子数为10N AB .0.1 mol·L -1HCl 溶液中含有的H +数为0.1N AC .71 g Cl 2与56g Fe 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D .3.9 g Na 2O 2中含有的共价键的数目为0.1N A2.用A N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常压下,22g 38C H 中所含非极性键数目为2A NB .标准状况下,A N 个溴分子的体积为1LC .标准状况下,22.4L 3CH Cl 中含有的Cl -数为A ND .28g 24C H 与2N 的混合气体含A N 个分子3.NH 4NO 3受撞击时会发生爆炸:432224NH NO 3N 2NO 8H O =↑+↑+。

设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431L1mol L NH NO -⋅溶液中含4NH +数目为A NB .1molN 2中含π键数目为A NC .标准状况下,22.4LH 2O 中含电子数为A 10ND .每生成0.2molNO 2,该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A 1.2N4.我国学者首次发现非水相氮还原过程中的多米诺效应。

如图所示,一旦完成反应①,反应②③将自发完成,设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完成反应①时,转移的电子数为A NB .完成反应②时,每消耗2.24L 2N ,此时生成3Li N 的个数为0.2A NC .完成反应③时,每消耗0.3mol H +,此时生成N—H 键的总数为0.3A ND .等物质的量的Li +和H +的电荷数均为A N5.用A N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211.2LH O 含有的分子数为A 0.5NB .常温常压下,A N 个2CO 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C .5.6g 铁与足量氯气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A 0.2ND .常温常压下,1.4g 氮气含有的氮原子数为A 0.1N6.设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题:化学反应与原理综合题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题:化学反应与原理综合题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题:化学反应与原理综合题1.(2022·江苏·模拟预测)有效去除大气中的x NO 和水体中的氮是维持自然界氮循环的重要保证。

(1)已知:①()()()222CO g O g 2CO g += 11ΔH =566.0kJ mol --⋅ ①()()()222N g 2O g 2NO g += 12ΔH =64kJ mol -+⋅反应()()()()2222NO g 4CO g N g 4CO g +=+ ΔH=_______。

(2)磷酸铵镁(44MgNH PO )沉淀法可去除水体中的氨氮4NH +和3NH )。

实验室中模拟氨氮处理:将1L 模拟氨氮废水(主要含4NH +)置于搅拌器上,设定反应温度为25①,先后加入2MgCl 和24Na HPO 溶液。

将上述溶液分成两等分,用NaOH 调节溶液pH 分别为9和10,投加絮凝剂并搅拌。

反应30min 后,取清液测定氨氮质量浓度。

实验测得pH 为10时氨氮去除率较pH 为9时的氨氮去除率低,可能原因是_______。

(3)选择合适的电极材料,可通过电解法将模拟氨氮废水全部转化为2N 。

电解时,阳极发生多个电极反应。

保持恒定电流电解相同时间,测得溶液初始pH 对氨氮去除率及溶液中()c OH ⋅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写出电解时阳极生成OH ⋅的电极方程式:_______。

①初始pH 从12增大到13时,溶液中()c OH ⋅减小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

(4)已知Ni 的金属活动性与Fe 相当,Pd 不与稀酸反应。

酸性条件下Al 、Al/Ni 、Al/Cu/Pd 等金属还原硝酸盐的反应机理分别如图甲、乙、丙所示(图中ads 表示活性吸附态)。

①甲中,每还原1 mol 3NO -理论上消耗Al 的质量为_______g 。

①描述乙中3NO -被还原的过程:_______。

①要提高3NO -转化为2N 的选择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2021学年北京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综合训练)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8年海淀)下列典籍记载的文字中,涉及置换反应的是A.以曾青(主要成分为硫酸铜)涂铁,铁赤色如铜(出自《抱朴子》)B.凡石灰(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经火焚炼为用(出自《天工开物》)C.以毛袋漉去曲滓(酒糟),又以绢滤曲汁于瓮中(出自《齐民要术》)D.铅山县有苦泉(含硫酸铜),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出自《梦溪笔谈》)答案:A2.(2018海淀)下列物质用途与物质性质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物质用途物质性质A 家用水壶中的水垢可用白醋浸泡除去白醋中的乙酸具有酸性B 家用消毒柜用紫外线照射的方式对餐具进行消毒灭菌蛋白质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变性C 食品工业中以植物油和氢气为原料制造氢化植物油植物油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D 工业上用玉米淀粉为原料制备葡萄糖淀粉在一定条件下能水解转化成葡萄糖3.(2018年北京高考)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 B C D实验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Na2S溶液滴入AgCl浊液中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现象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为红棕色4.(2018·开封质检)下列关于有机物结构、性质的分析正确的是()A.正丁烷和异丁烷的一氯取代物都只有两种,它们的沸点也相同B.乙烯分子与苯分子都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说明二者均含碳碳双键C.甲烷、苯、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取代反应D.乙醛加入Cu(OH)2粉末并加热可看到红色沉淀生成答案:C5.(2017年北京高考)聚维酮碘的水溶液是一种常见的碘伏类缓释消毒剂,聚维酮通过氢键与HI3形成聚维酮碘,其结构表示如下:(图中虚线表示氢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聚维酮的单体是B.聚维酮分子由(m+n)个单体聚合而成C.聚维酮碘是一种水溶性物质D.聚维酮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答案:B6.(2018年北京西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别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后者红色更深B.分别向2 mL5%H2O2溶液中滴加1 mL 0.1 mol·L−1 FeCl3和CuSO4溶液,产生气泡快慢不相同C.蛋白质溶液遇饱和Na2SO4溶液或醋酸铅溶液均产生沉淀,沉淀均可溶于水D.加热NH4Cl和Ca(OH)2固体的混合物,可将二者分离答案:B7(2018北京西城)在金属Pt、Cu和铱(Ir)的催化作用下,密闭容器中的H2可高效转化酸性溶液中的硝态氮(NO3−)以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

其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Ir的表面发生反应:H2 + N2O == N2 + H2OB.导电基体上的负极反应:H2-2e− == 2H+C.若导电基体上只有单原子铜,也能消除含氮污染物D.若导电基体上的Pt颗粒增多,不利于降低溶液中的含氮量答案:C8(2018年北京东城)一定温度下,探究铜与稀HNO3,反应过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程I这生成无色气体的理综方程式是3Cu+2NO3—+8H+ ====3Cu2++2NO↑+4H2OB.步骤III反应速率比I快的原因是NO2溶于水,使c(HNO3)增大C.由实验可知,NO2对该反应具有催化作用D.当活塞不再移动时,再抽入空气,铜可以继续溶解答案:BIr9(2018年北京西城)某同学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①和②,在相同时间内,记录现象如下(溶液的温度变化均不明显)。

实验装置实验序号电极材料实验现象①铂两极均产生大量无色气泡,两极区的溶液均未见白色浑浊②石墨两极均产生大量无色气泡,阴极区未见白色浑浊,阳极区产生白色浑浊,分离出该白色固体,加酸溶解,产生气泡根据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2H2O-4e− == O2↑+ 4H+B.②中,白色浑浊的主要成分是Ca(OH)2C.②中,产生白色浑浊的主要原因是电解过程消耗水D.②中,产生白色浑浊与阳极材料被氧化生成CO32−有关答案:D10.(2017年北京高考)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的结论不正确...的是①②③AB.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产生了反应C.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D.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答案:D11.(2017·长沙模拟)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试样(主要含有LiCoO2及少量Al、Fe等)可通过下列实验方法回收钴、锂。

Li2SO4、LiOH和Li2CO3在303 K下的溶解度分别为34.2 g、12.9 g和1.3 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沉淀甲是LiOHB .在上述溶解过程,Na 2S 2O 3、LiCo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LiCoO 2+Na 2S 2O 3+11H 2SO 4===4Li 2SO 4+8CoSO 4+Na 2SO 4+11H 2OC .已知:常温下K sp [Co(OH)2]=1.58×10-15。

沉淀钴过程中,当溶液pH =10时,溶液中c (Co 2+)=1.58×10-11mol·L -1D .分离沉淀所需要的玻璃仪器主要是分液漏斗 答案B12(2018年北京高考)测定0.1 mol·L -1 Na 2SO 3溶液先升温再降温过程中的pH ,数据如下。

时刻 ① ② ③ ④ 温度/℃ 25 30 40 25 pH9.669.529.379.25实验过程中,取①④时刻的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 2溶液做对比实验,④产生白色沉淀多。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Na 2SO 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23SO -+H 2O3HSO -+OH −B .④的pH 与①不同,是由于23SO -浓度减小造成的C .①→③的过程中,温度和浓度对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一致D .①与④的K w 值相等 答案C13.(2018年北京高考)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实验如下(烧杯内均为经过酸化的3%NaCl 溶液)。

①②③在Fe表面生成蓝色沉淀试管内无明显变化试管内生成蓝色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比②③,可以判定Zn保护了FeB.对比①②,K3[Fe(CN)6]可能将Fe氧化C.验证Zn保护Fe时不能用①的方法D.将Zn换成Cu,用①的方法可判断Fe比Cu活泼答案:D14 (2018年北京海淀)已知:Ag++SCN-= AgSCN↓(白色),某同学探究AgSCN的溶解平衡及转化,进行以下实验。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①中现象能说明Ag+与SCN-生成AgSCN沉淀的反应有限度B.②中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发生了反应Fe(SCN)3 + 3Ag+ 3AgSCN↓+Fe3+C.③中产生黄色沉淀的现象能证明AgI的溶解度比AgSCN的溶解度小D.④中黄色沉淀溶解的原因可能是AgI与KI溶液中的I-进一步发生了反应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8分)15.(11分)Ⅰ.直接乙醇燃料电池(DEFC)具有很多优点,引起了人们的研究兴趣。

现有以下三种乙醇燃料电池。

(1)三种乙醇燃料电池中正极反应物均为________。

(2)酸性乙醇燃料电池中,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熔融盐乙醇燃料电池中若选择熔融碳酸钾为介质,电池工作时,CO2-3向电极________(填“a”或“b”)移动,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

Ⅱ.已知H 2A在水中存在以下平衡:H2A H++HA-,HA-H++A2-。

回答以下问题:(1)已知常温下,H 2A的钙盐(CaA) 饱和溶液中存在平衡:CaA(s)Ca2+(aq)+A2-(aq)ΔH>0。

①温度升高时,K sp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②滴加少量浓盐酸,c(Ca2+)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和离子方程式说明)。

(2)若向CaA悬浊液中加入CuSO4溶液,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物质,写出该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Ⅰ.(1)氧气(2)O2+4H++4e-===2H2O(3)a O2+2CO2+4e-===2CO2-3Ⅱ.(1)①增大②增大加盐酸发生反应:A2-+H+HA-,A2-浓度减小,CaA的溶解平衡向右移动,n(Ca2+)显著增大,而溶液体积变化不大,所以c(Ca2+)增大(2)CaA(s)+Cu2+(aq)Ca2+(aq)+CuA(s)16.(10分)(2017·太原联考)二甲醚(CH3OCH3)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也可替代氟利昂作制冷剂,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

工业上以CO和H2为原料生产二甲醚(CH3OCH3)的新工艺主要发生以下三个反应:①CO(g)+2H 2(g)CH3OH(g) ΔH1=-Q1 kJ·mol-1②2CH 3OH(g)CH3OCH3(g)+H2O(g) ΔH2=-Q2 kJ·mol-1③CO(g)+H 2O(g)CO2(g)+H2(g) ΔH3=-Q3 kJ·mol-1回答下列问题:(1)新工艺的总反应3H 2+3CO CH3OCH3+CO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一般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采用下列反应合成甲醇:CO(g)+2H2(g)CH3OH(g)ΔH下表所列数据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温度250 ℃300 ℃350 ℃K 2.041 0.270 0.012①由表中数据判断ΔH________(填“>”“=”或“<”)0。

能够说明某温度下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体系的压强不变B.密度不变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D.c(CO)=c(CH3OH)②某温度下,将2 mol CO和6 mol H2充入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10 min后,达到平衡时测得c(CO)=0.2 mol·L-1,计算此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