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专题训练:有机实验大题

合集下载

专题52 有机实验(选择)(学生版)十年(2013-2022)高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52  有机实验(选择)(学生版)十年(2013-2022)高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52 有机实验(选择)1.【2022年1月浙江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苯酚、乙醇、硫酸铜、氢氧化钠和硫酸铵均能使蛋白质变性B.通过石油的常压分馏可获得石蜡等馏分,常压分馏过程为物理变化C.在分子筛固体酸催化下,苯与乙烯发生取代反应获得苯乙烷D.含氮量高的硝化纤维可作烈性炸药2.(2021·山东真题)某同学进行蔗糖水解实验,并检验产物中的醛基,操作如下:向试管Ⅰ中加入1mL20%蔗糖溶液,加入3滴稀硫酸,水浴加热5分钟。

打开盛有10%NaOH 溶液的试剂瓶,将玻璃瓶塞倒放,取1mL溶液加入试管Ⅰ,盖紧瓶塞;向试管Ⅰ中加入5滴2%CuSO4溶液。

将试管Ⅰ中反应液加入试管Ⅰ,用酒精灯加热试管Ⅰ并观察现象。

实验中存在的错误有几处?A.1B.2C.3D.43.(2020·浙江高考真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等可使蛋白质变性B.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必要时可加热)能鉴别甲酸、乙醇、乙醛Na CO溶液,经分液除去C.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可加入足量的饱和23D.向苯和苯酚的混合液中加入浓溴水,充分反应后过滤,可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4.(2019·上海高考真题)下列物质分离(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A.硝基苯(苯)--蒸馏B.乙烯(SO2)--氢氧化钠溶液C.己烷(己烯)--溴水,分液D.乙酸乙酯(乙醇)--碳酸钠溶液,分液5.(2019·全国高考真题)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A .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B .实验中装置b 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C .装置c 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D .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6.(2019·北京高考真题)探究草酸(H 2C 2O 4)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室温下,0.1mol·L −1 H 2C 2O 4的pH=1.3)A .H 2C 2O 4有酸性,Ca(OH)2+ H 2C 2O 4CaC 2O 4↓+2H 2OB .酸性:H 2C 2O 4> H 2CO 3,NaHCO 3+ H 2C 2O 4NaHC 2O 4+CO 2↑+H 2OC .H 2C 2O 4具有还原性,24MnO -+5224C O -+16H +2Mn 2++10CO 2↑+ 8H 2OD .H 2C 2O 4可发生酯化反应,HOOCCOOH+2C 2H 5OH浓硫酸C 2H 5OOCCOOC 2H 5+2H 2O7.(2018·全国高考真题)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8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A B C D 9.(2018·海南高考真题)实验室常用乙酸与过量的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合成乙酸乙酯。

高考全国卷有机化学大题

高考全国卷有机化学大题

高考全国卷有机化学大题1.题目:化合物G的合成路线已知信息:①芳香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110之间,1 mol A 充分燃烧可生成72 g水。

② C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 D能发生银镜反应、可溶于饱和Na2CO3溶液、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其有4种氢。

④ RCOCH3+R′CHORCOCH=CHR′回答问题:1) A的化学名称是什么?2) 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3) E的分子式是什么?由E生成F的反应类型是什么?4) G的结构简式是什么?5) D的芳香同分异构体H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H在酸催化下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6) F的同分异构体中,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共有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5组峰,且峰面积比为2∶2∶2∶1∶1的是什么?2.题目:制备液晶材料中间体化合物I的合成路线已知信息:① A的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其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②③化合物F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④通常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

回答问题:1)A的化学名称是什么?2)D的结构简式是什么?3)E的分子式是什么?4)F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该反应类型是什么?5)I的结构简式是什么?6)I的同系物J比I相对分子质量小14,J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如下条件:①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②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1.J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为什么?这篇文章缺少前置信息,无法回答问题。

2.合成G的路线中,D的化学名称是什么?由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D的化学名称未给出。

由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D + HNO3/H2SO4 → E + H2O.3.G的结构简式是什么?F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哪种?G的结构简式未给出。

F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二甲苯。

4.立方烷衍生物I的合成路线中,C和E的结构简式是什么?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化合物是什么?C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3)-CH2-CH2-CH(CH3)-CH3,E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3)-CH2-CH2-CH2-CH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化合物是I和II。

有机实验高考真题7题有答案

有机实验高考真题7题有答案

细品真题、悟出高分——有机实验高考真题精选1.(2020国Ⅱ)苯甲酸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实验室可通过甲苯氧化制苯甲酸,其反应原理简示如下:+KMnO4→+ MnO2+HCl→+KCl(1)在装有温度计、冷凝管和搅拌器的三颈烧瓶中加入1.5 mL甲苯、100 mL水和4.8 g(约0.03 mol)高锰酸钾,慢慢开启搅拌器,并加热回流至回流液不再出现油珠。

(2)停止加热,继续搅拌,冷却片刻后,从冷凝管上口慢慢加入适量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并将反应混合物趁热过滤,用少量热水洗涤滤渣。

合并滤液和洗涤液,于冰水浴中冷却,然后用浓盐酸酸化至苯甲酸析出完全。

将析出的苯甲酸过滤,用少量冷水洗涤,放在沸水浴上干燥。

称量,粗产品为1.0 g。

(3)纯度测定:称取0. 122 g粗产品,配成乙醇溶液,于100 mL容量瓶中定容。

每次移取25. 00 mL溶液,用0.01000 mol·L−1的KOH标准溶液滴定,三次滴定平均消耗21. 50 mL的KOH标准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上述实验药品的用量,三颈烧瓶的最适宜规格为______(填标号)。

A.100 mL B.250 mL C.500 mL D.1000 mL(2)在反应装置中应选用_________冷凝管(填“直形”或“球形”),当回流液不再出现油珠即可判断反应已完成,其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加入适量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步骤亦可用草酸在酸性条件下处理,请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表达其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少量热水洗涤滤渣”一步中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5)干燥苯甲酸晶体时,若温度过高,可能出现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本实验制备的苯甲酸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据此估算本实验中苯甲酸的产率最接近于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含答案解析
3.某氨基酸中含C、N、H、O四种元素,已知除氢原子外,其他原子均达到最外层8电子的稳定结构。如图为该氨基酸分子的球棍模型:
(1)氨基酸是_________(填“淀粉”“纤维素”“蛋白质”或“油脂”)完全水解的产物,该氨基酸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2)该氨基酸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a.当结构中含有2个-C-H单键时,结构简式为 ,故a符合;
b.当结构中含有1个–NO2和1个-C-H单键,结构简式为 ,故b符合;
c.一个-C≡C-的不饱和度为2,2个-C≡C-的饱和度为4,不符合,故c错误;
d.当结构中含有1个-COO- (酯基)和1个-C=C-,结构简式为 ,故d符合;
答案选c。
(4)丙烯酰胺中的碳碳双键断开变单键,首尾相连,发生聚合反应生成聚丙烯酰胺,方程式为;
(5)谷氨酸是一种酸性氨基酸,结构简式为: ,聚谷氨酸(γ-PGA)侧链只有-COOH,根据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可知,谷氨酸分子间的氨基和羧基之间发生缩聚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nH2O;
(6)谷氨酸的分子式为C5H9O4N,不饱和度为: ×(碳的个数×2+2-氢的个数-卤素的个数+氮的个数)= ×(5×2+2-9-0+1)=2,
(2)丙烯腈(NC-CH=CH2)相邻同系物丁烯腈,其分子结构中双键和取代基的的位置不同结构不同,则丁烯腈的结构简式有:CH3CH=CH-CN;CH2=CHCH2-CN; ;
(3)2-氯乙醇在石灰乳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环氧乙烷,根据流程图和物料守恒,化学方程式为:2Cl-CH2-CH2-OH + Ca(OH)2→ 2 + CaCl2+ 2H2O;
Ⅱ.某些有机物的转化如下图所示。已知A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D是食醋的有效成分。

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大题培优)及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大题培优)及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大题培优)及答案解析一、有机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1)在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1,2—二溴丙烷发生消去反应:_______________; (4)甲醛和新制的银氨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

【答案】652263C H ONa+CO +H O C H OH+NaHCO 5→323232232ΔCH CH COOH+CH CH OH CH CH COOCH CH +H O 浓硫酸ƒ2332ΔBrCH CH(Br)CH +2NaOH CH CCH +2NaBr+2H O 醇溶液→≡()()3433222HCHO+4Ag NH OH NH CO +4Ag +6NH +2H O ∆→↓【解析】 【分析】(1)在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 2,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 (2)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丙酸乙酯; (3)1,2—二溴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炔;(4)甲醛和新制的银氨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铵、银、氨气和水。

【详解】(1)在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 2,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反应方程式为:652263C H ONa+CO +H O C H OH+NaHCO 5→,故答案为:652263C H ONa+CO +H O C H OH+NaHCO 5→;(2)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丙酸乙酯,反应方程式为:323232232ΔCH CH COOH+CH CH OH CH CH COOCH CH +H O 浓硫酸ƒ,故答案为:323232232ΔCH CH COOH+CH CH OH CH CH COOCH CH +H O 浓硫酸ƒ;(3)1,2—二溴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炔,反应方程式为:2332ΔBrCH CH(Br)CH +2NaOH CH CCH +2NaBr+2H O 醇溶液→≡,故答案为:2332ΔBrCH CH(Br)CH +2NaOH CH CCH +2NaBr+2H O 醇溶液→≡;(4)甲醛和新制的银氨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铵,银、氨气和水,反应方程式为:()()3433222HCHO+4Ag NH OH NH CO +4Ag +6NH +2H O ∆→↓ ,故答案为:()()3433222HCHO+4Ag NH OH NH CO +4Ag +6NH +2H O ∆→↓。

2020高考化学大题专项训练《有机制备类实验题(2)》及答案解析.docx

2020高考化学大题专项训练《有机制备类实验题(2)》及答案解析.docx

2020高考化学大题专项训练《有机制备类实验题(2)》1. 乙酰水杨酸邙可司匹林)是目前常用药物之一。

实验室通过水杨酸进行乙酰化制备阿司匹林的一种方法 如下:0.5 mL 浓硫酸后加热,维持瓶内温度在70 °C 左右,充分反应。

稍冷后进行如下操作. ① 在不断搅拌下将反应后的混合物倒入100 mL 冷水中,析岀固体,过滤。

② 所得结晶粗品加入50 mL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溶解、过滤。

③ 滤液用浓盐酸酸化后冷却、过滤得固体。

④ 固体经纯化得白色的乙酰水杨酸晶体5.4 g 。

回答下列问题:(1)该合成反应中应采用 _________ 加热。

(填标号) A.热水浴B.酒精灯C.煤气灯(2)下列玻璃仪器中,①中需使用的有 _______ (填标号),不需使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 名称)。

水杨酸醋酸酹 乙酰水杨酸 熔点/°c157〜159 -72 〜-74 135〜138 相对密度/ (g-cm 3)1.44 1.10 1.35 相对分子质量138102180D.电炉COOHCOOH+ (CH 3CO)2O浓 H2SO4A乙酰水杨酸+ CHjCOOH(4)②中饱和碳酸氢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便过滤除去难溶杂质。

(5)④采用的纯化方法为___________ 。

(6)本实验的产率是________ %。

【答案】(1)A(2)BD 分液漏斗、容量瓶(3)充分析出乙酰水杨酸固体(结晶)(4)生成可溶的乙酰水杨酸钠(5)重结晶(6) 60【解析】(1)因为反应温度在70°C,低于水的沸点,且需维温度不变,故采用热水浴的方法加热;(2)操作①需将反应物倒入冷水,需要用烧杯量取和存放冷水,过滤的操作中还需要漏斗,则答案为:B、D;分液漏斗主要用于分离互不相容的液体混合物,容量瓶用于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这两个仪器用不到。

2021届高考化学专题强化练习之有机化学:(4)有机实验

2021届高考化学专题强化练习之有机化学:(4)有机实验

专题强化练习(4)有机实验一、选择题1、实验室用溴和苯在FeBr3催化下制取溴苯,得到粗溴苯后,要用如下操作提纯:①蒸馏;②水洗;③用干燥剂干燥;④用10%的NaOH溶液洗涤。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②④②③①B.④②③①C.④①②③D.①②③④2、下列有关银镜反应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前试管先用热的烧碱溶液洗涤,再用蒸馏水洗涤B.向2%的硝酸银溶液中滴入2%的稀氨水,直至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制得银氨溶液C.采用水浴加热,不能直接加热D.可用浓盐酸洗去银镜3、下列有关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5H10O2且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有机物有4种B.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既可以鉴别甲烷和乙烯,也可以除去甲烷中的乙烯C.乙烷与氯气反应制氯乙烷的反应类型和乙烯与氯化氢反应制氯乙烷的反应类型不同D.用碳酸钠溶液可鉴别乙酸、苯和乙醇三种无色液体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可用来鉴别溴苯和苯B.聚苯乙烯不能发生加成反应C.用于杀菌消毒的医用酒精中酒精的质量分数为75%D.植物油、动物脂肪和甘油都属于油脂5、如图为实验室制取乙炔并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图。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用Br2的CCl4溶液验证乙炔的性质,不需要除杂B.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乙炔具有还原性C.逐滴加入饱和食盐水可控制生成乙炔的速率D.将纯净的乙炔点燃,有浓烈的黑烟,说明乙炔不饱和程度高6、下述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7、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选项①②中物质③实验结论A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浓盐酸NaHCO3溶液CI2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B 浓硫酸蔗糖澄清石灰水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C 浓硝酸铁片NaOH溶液铁和浓硝酸反应可生成NOD 稀盐酸Na2CO3Na2SiO3溶液非金属性:CI>C>SiA.AB.BC.CD.D8、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A将浸透了石蜡油的石棉放在大试管底部.大试管中加入碎瓷片.加强热.将产生的气体持续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红棕色逐渐变浅,最终褪色B 将乙烯在空气中点燃火焰呈蓝色并伴有黑烟液体分层,溶C 向盛有苯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性KMnO4溶液,充分振荡液紫红色褪去将蔗糖溶液与稀硫酸混合水浴加热,取反应后的溶液少量.加入出现红色沉淀D几滴新制的Cu(OH)2浊液加热9、下列“试剂”和“试管中的物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试剂试管中的物质A 验证羟基对苯环的活性有影响饱和溴水①苯②苯酚溶液B 验证甲基对苯环的活性有影响酸性KMnO4溶液①苯②甲苯C 验证苯分子中没有碳碳双键Br2的CCI4溶液①苯②己烯D 验证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强石蕊溶液①苯酚溶液②碳酸10、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装置甲:气体从a口进入,收集NH3B.装置乙:实验室测定中和热C.装置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乙酸乙酯D.装置丁:验证HCl气体易溶于水11、实验室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铜网表面乙醇发生氧化反应B.甲、乙烧杯中的水均起冷却作用C.试管a收集到的液体中至少有两种有机物D.实验开始后熄灭酒精灯,铜网仍能红热.说明发生的是放热反应12、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结论A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B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C 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D甲烷与氯气在光源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13、在一定条件下,甲苯可生成二甲苯混合物和苯。

专题10 有机化学基础-2024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化学分类汇编(原卷版)

专题10  有机化学基础-2024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化学分类汇编(原卷版)

专题10 有机化学基础考点一 烃及烃的衍生物的结构与性质1.(2024·浙江6月卷)有机物A 经元素分析仪测得只含碳、氢、氧3种元素,红外光谱显示A 分子中没有醚键,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示意图如下。

下列关于A 的说法正确的是A .能发生水解反应B .能与3NaHCO 溶液反应生成2COC .能与2O 反应生成丙酮D .能与Na 反应生成2H2.(2024·湖北卷)鹰爪甲素(如图)可从治疗疟疾的有效药物鹰爪根中分离得到。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有5个手性碳B .在120℃条件下干燥样品C .同分异构体的结构中不可能含有苯环D .红外光谱中出现了-13000cm 以上的吸收峰 3.(2024·甘肃卷)曲美托嗪是一种抗焦虑药,合成路线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化合物I 和Ⅱ互为同系物B .苯酚和()322CH O SO 在条件①下反应得到苯甲醚C .化合物Ⅱ能与3NaHCO 溶液反应D .曲美托嗪分子中含有酰胺基团4.(2024·河北卷)化合物X 是由细菌与真菌共培养得到的一种天然产物,结构简式如图。

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A .可与2Br 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B .可与3FeCl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C .含有4种含氧官能团D .存在顺反异构5.(2024·江苏卷)化合物Z 是一种药物的重要中间体,部分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B .1mol Y 最多能与21mol H 发生加成反应C .Z 不能与2Br 的4CCl 溶液反应D .Y 、Z 均能使酸性4KMnO 溶液褪色6.(2024·山东卷)我国科学家在青蒿素研究方面为人类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青蒿素研究实验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通过萃取法可获得含青蒿素的提取液B .通过X 射线衍射可测定青蒿素晶体结构C .通过核磁共振谱可推测青蒿素相对分子质量D .通过红外光谱可推测青蒿素分子中的官能团7.(2024·山东卷)植物提取物阿魏萜宁具有抗菌活性,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专题:有机实验题高三()班学号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 1.(2020江西高三)碳酸二乙酯()常温下为无色清澈液体。

主要用作硝酸纤维素、树脂和一些药物的溶剂,或有机合成的中间体。

现用下列装置制备碳酸二乙酯。

回答下列问题:(1)甲装置主要用于制备光气(COCl2),先将仪器B中的四氯化碳加热至55~60℃,再缓缓滴加发烟硫酸。

①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②仪器A的侧导管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2)试剂X是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丁装置除了吸收COCl2外,还能吸收的气体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仪器B中四氯化碳与发烟硫酸(用SO3表示)反应只生成两种物质的量为1:1的产物,且均易与水反应,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无水乙醇与光气反应生成氯甲酸乙酯,再继续与乙醇反应生成碳酸二乙酯。

①写出无水乙醇与光气反应生成氯甲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起始投入92.0g无水乙醇,最终得到碳酸二乙酯94.4g,则碳酸二乙酯的产率是______(三位有效数字)2.(2020江苏高三)实验室以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苯酚)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制甘素的流程如下:AcHNOH扑热息痛非那西汀…甘素步骤Ⅰ:非那西汀的合成①将含有1.0 g扑热息痛的药片捣碎,转移至双颈烧瓶中。

用滴管加入8 mL 1 mol/LNaOH 的95%乙醇溶液。

开启冷凝水,随后将烧瓶浸入油浴锅。

搅拌,达沸点后继续回流15 min。

②将烧瓶移出油浴。

如图所示,用注射器取1.0 mL的碘乙烷,逐滴加入热溶液中。

继续将烧瓶置于油浴回流15 min。

③将烧瓶从油浴中抬起,取下冷凝管趁热用砂芯漏斗抽滤,滤去不溶的淀粉(药片的填充物)。

将热滤液静置,得到沉淀。

用另一个砂芯漏斗过滤得到非那西汀固体。

步骤Ⅱ:甘素的合成①将非那西汀固体转移到圆底烧瓶中,加入5 mL 6 mol/L盐酸。

加热回流15 min。

②加入NaHCO3调至pH为6.0~6.5,再向反应液中加1.37 g尿素和2滴乙酸。

加热回流60 min。

③移出烧瓶,冷却,有沉淀析出,抽滤,用冰水洗涤,得到甘素。

(1)将药片捣碎所用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____(2)实验中用油浴加热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使用砂芯漏斗抽滤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且得到的沉淀较干燥。

(4)冷凝管的冷却水从________(填“a”或“b”)端进。

(5)步骤Ⅱ中向热溶液中加入NaHCO3中和,为避免大量CO2逸出,加入NaHCO3时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用冰水洗涤甘素固体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20湖北高三)苯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香料、造纸、制药和印染等行业。

实验室制备苯甲醇的反应原理和有关数据如图:实验步骤:如图所示,在装有电动搅拌器的250mL三颈烧瓶里加入9.0g碳酸钾(过量),70.0mL水,加热溶解,再加入2.0mL四乙基溴化铵[(CH3CH2)4NBr]溶液和10.0mL氯化苄。

搅拌加热回流反应1~1.5h。

反应结束后冷却,并转入125mL分液漏斗中,分出有机层,水层用萃取剂萃取三次。

合并萃取液和有机层,加入无水硫酸镁固体,静置、过滤。

最后进行蒸馏纯化,收集200~208℃的馏分,得8.4mL苯甲醇。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___,冷却水应从_____________(填“上口”或“下口”)通入。

由于苯甲醇的沸点较高,在蒸馏纯化操作中最适宜选用的仪器之一是___________(填字母)。

(2)本实验中加入无水硫酸镁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从绿色化学角度考虑,萃取剂宜采用_____________(填字母)。

A.乙醇B.乙酸乙酯C.苯D.氯仿(3)某同学认为该装置中的电动搅拌器可以换成沸石,以防暴沸。

该说法___________(填“是”或“否”)正确,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四乙基溴化铵没有直接参与反应,但大大提高了反应速率,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5)本实验苯甲醇的产率为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2020四川模拟)常用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苯酚(扑热息痛)为白色颗粒状晶体,易被空气氧化。

实验室用对氨基苯酚乙酰化制备扑热息痛的一种方法如下:查阅资料获得以下数据: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在三颈烧瓶中加入对氨基苯酚10.9g,再加入30 mL水。

打开仪器a下端的旋塞,缓慢滴加12 mL醋酸酐。

搅拌并水浴加热,控制温度在80℃左右,充分反应后按如下流程进行操作。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仪器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步骤②洗涤晶体获得粗品时,选择的洗涤剂是_______________。

(填标号)A.乙醇B.丙酮C.热水D.冷水(3)减压过滤装置如图所示。

步骤④减压过滤时,在吸滤瓶中要先加入适量NaHSO3,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该减压过滤需趁热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4)步骤⑥中操作X为_______________(5)若最终得到9.8 g对乙酰氨基苯酚,则本实验的产率为______%。

(保留1位小数)5.(经典老题)醇脱水是合成烯烃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环己烯的反应和装置如下: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合成反应:在a中加入20g环己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1 mL浓硫酸。

B 中通入冷却水后,开始缓慢加热a,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90℃。

分离提纯: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5%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

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己烯10g。

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时___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立即补加B.冷却后补加C.不需补加D.重新配料(3)本实验中最容易产生的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须清洗干净并____________;在本实验分离过程中,产物应该从分液漏斗的_________________(填“上口倒出”或“下口放出”)。

(5)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在环己烯粗产物蒸馏过程中,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圆底烧瓶B.温度计C.吸滤瓶D.球形冷凝管E.接收器(7)本实验所得到的环己烯产率是__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41% B.50% C.61% D.70%6.(2020湖北模拟)实验室可利用环己醇的氧化反应制备环己酮,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如下:有关物质的物理性质见下表。

括号中的数据表示该有机物与水形成的具有固定组成的混合物的沸点。

实验中通过装置B 将酸性Na 2Cr 2O 7溶液加到盛有10 mL 环己醇的A 中,在55 ~ 60℃进行反应。

反应完成后,加入适量水,蒸馏,收集95 ~ 100℃的馏分,得到主要含环己酮粗品和水的混合物。

(1)装置D 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酸性Na 2Cr 2O 7溶液氧化环己醇反应的0H ∆<,反应剧烈将导致体系温度迅速上升,副反应增多。

①滴加酸性Na 2Cr 2O 7溶液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蒸馏不能分离环己酮和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环己酮的提纯需要经过以下一系列的操作:a .蒸馏、除去乙醚后,收集151~156℃馏分;b .水层用乙醚(乙醚沸点34.6℃,易燃烧)萃取,萃取液并入有机层;c .过滤;d .往液体中加入NaCl 固体至饱和,静置,分液;e .加入无水MgSO 4固体,除去有机物中少量的水①上述提纯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 中水层用乙醚萃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上述操作c 、d 中使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锥形瓶、玻璃棒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d 中,加入NaC1固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恢复至室温时,分离得到纯产品体积为6 mL ,则环已酮的产率为____________。

(计算结果精确到0.1%)7.(2020江苏模拟)实验室用氧化锌作催化剂、以乙二醇和碳酸氢钠为复合解聚剂常压下快速、彻底解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同时回收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

反应原理如下:实验步骤如下:步骤1:在题图1所示装置的四颈烧瓶内依次加入洗净的矿泉水瓶碎片、氧化锌、碳酸氢钠和乙二醇,缓慢搅拌,油浴加热至180 ℃,反应0.5 h。

步骤2:降下油浴,冷却至160 ℃,将搅拌回流装置改为图2所示的搅拌蒸馏装置,水泵减压,油浴加热蒸馏。

步骤3:蒸馏完毕,向四颈烧瓶内加入沸水,搅拌。

维持温度在60 ℃左右,抽滤。

步骤4:将滤液转移至烧杯中加热煮沸后,趁热边搅拌边加入盐酸酸化至pH为1~2。

用砂芯漏斗抽滤,洗涤滤饼数次直至洗涤滤液pH=6,将滤饼摊开置于微波炉中微波干燥。

请回答下列问题:(1) 步骤1中将矿泉水瓶剪成碎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步骤2中减压蒸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蒸馏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3) 抽滤结束后停止抽滤正确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滤液有色,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该实验中,不采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泪撒种的,必欢呼收割!公众号双双在线课堂助力教师高效备课,助力学子金榜题名!欢迎加入高考化学备考交流QQ群5749341718.(2020陕西模拟)乙酰苯胺()在工业上可用作橡胶硫化促进剂、纤维酯涂料的稳定剂、过氧化氢的稳定剂等,可通过苯胺()和乙酸酐()反应制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