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化学 有机实验题

合集下载

2024届江苏高考化学有机大题精编含答案解析

2024届江苏高考化学有机大题精编含答案解析

2024年江苏高考有机大题精编含解析江苏盐城回答下列问题:(1)设计F→G,H→I步骤的目的是。

(2)写出E的结构简式:。

(3)G→H中K2CO3可以用吡啶()替代,吡啶的作用是。

(4)写出一种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合物I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既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产物之一能与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②该结构中含有四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个数比为9:3:2:2(5)设计以苯乙醛为原料制备吸湿性高分子材料()的合成路线剂任选)。

是一种重要的药物中间体,其人工合成路(1)A→B过程中生成另一种产物为HCl,X结构简式为。

(2)A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

(3)C→D反应类型为。

(4)F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能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②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水解,所得产物中均含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5)设计以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和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

3.(2023·江苏南京·南京市中华中学校联考一模)化合物F是有机合成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流程图如图:已知:和丙二酸[CH2(COOH)2]为原料制备化合物,写出相应的合成路线流程图。

和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

4.(2023·江苏淮安·淮阴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化合物;原子的杂化方式为的反应类型:时有副产品M(与F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

①分子中有一个不是苯环的六元环,分子中红外光谱显示有氰基②酸性条件水解后一种产物分子中有:5。

写出、、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

是一种抗焦虑药物的中间写出以为原料制备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

试描述“加成反应”的历程:。

(5)写出以苯乙烯、苯甲酸、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示例见本题题干)。

高考化学《有机合成推断》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化学《有机合成推断》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化学《有机合成推断》真题练习含答案1.[2024·浙江1月]某研究小组按下列路线合成镇静药物氯硝西泮(部分反应条件已简化)。

已知:CROBrR—Br +HNRCON RN 请回答:(1)化合物E 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 。

(2)化合物C 的结构简式是 。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化合物A →D 的转化过程中,采用了保护氨基的措施B .化合物A 的碱性弱于DC .化合物B 与NaOH 水溶液共热,可生成AD .化合物G →氯硝西泮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4)写出F →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聚乳酸()是一种可降解高聚物,可通过化合物开环聚合得到。

设计以乙炔为原料合成X的路线(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任选)。

(6)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合物B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是苯的二取代物;②1H­NMR谱和IR谱检测表明:分子中共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无碳氧单键。

答案:(1)硝基、羰基(2)(3)BD(4)(5)(6)解析:A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则B的结构简式为;B发生硝化反应生成C,结合D的结构简式可知C为;E发生取代反应生成F,根据F和G的分子式以及氯硝西泮的结构简式,结合题给已知条件可知,F的结构简式为,G的结构简式为。

(3)A→B的过程中,氨基被转化为酰胺基,硝化反应后再水解出氨基,属于氨基的保护,A项正确;硝基为吸电子基团,使化合物中负电荷向硝基偏移,导致氨基中的N原子结合质子的能力减弱,所以碱性:A>D,B项错误;B的结构简式为,在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的条件下,酰胺基发生水解反应,可转化为化合物A,C项正确;G的结构简式为,G中氨基与酮羰基发生脱水缩合反应,生成了氯硝西泮,不属于取代反应,D项错误。

有机合成-高中化学有机合成测试题

有机合成-高中化学有机合成测试题

高中化学有机合成测试题1.某药物成分H具有抗炎、抗病毒、抗氧化等生物活性,其合成路线如下:已知:回答下列问题:(1)A的分子式为。

CH OCH 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在NaOH溶液中,苯酚与32(3)D E−−→中对应碳原子杂化方式由变为,PCC的作用为。

(4)F G−−→中步骤ⅱ实现了由到的转化(填官能团名称)。

(5)I的结构简式为。

(6)化合物I的同分异构体满足以下条件的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i.含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ii.红外光谱无醚键吸收峰其中,苯环侧链上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且个数比为6∶2∶1的结构简式为(任写一种)。

2.化合物G可用于药用多肽的结构修饰,其人工合成路线如下:(1)A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2)B→C的反应类型为。

(3)D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分子中含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②碱性条件水解,酸化后得2种产物,其中一种含苯环且有2种含氧官能团,2种产物均能被银氨溶液氧化。

C H NO,其结构简式为。

(4)F的分子式为12172(5)已知:(R和R'表示烃基或氢,R''表示烃基);CH MgBr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和写出以和3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 。

3.黄酮哌酯是一种解痉药,可通过如下路线合成:回答问题:(1)A→B的反应类型为。

(2)已知B为一元强酸,室温下B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的化学名称为,D的结构简式为。

(4)E和F可用 (写出试剂)鉴别。

(5)X是F的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

X可能的结构简式为 (任写一种)。

①含有酯基②含有苯环③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组峰(6)已知酸酐能与羟基化合物反应生成酯。

写出下列F→G反应方程式中M和N的结构简式、。

(7)设计以为原料合成的路线 (其他试剂任选)。

已知:碱−−→+CO2Δ4.碘番酸是一种口服造影剂,用于胆部X—射线检查。

高考化学2024有机化学历年真题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2024有机化学历年真题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2024有机化学历年真题答案解析Introduction:高考化学是中学生进入大学的重要关卡,其中有机化学是高考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对高考化学2024年的有机化学历年真题进行解析,帮助广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知识。

题目1:【2024年高考化学真题】下列有机物中,不会与卤素发生取代反应的是:A. 乙烯B. 甲醇C. 甲醛D. 甲烷解析:本题考察有机物与卤素的取代反应。

根据有机反应的规律,只有具有活泼的亲核原子才会与卤素发生取代反应。

乙烯(A)是不含活泼亲核原子的烯烃,不会与卤素发生取代反应。

甲醇(B)、甲醛(C)都含有活泼的氧原子,可以与卤素发生取代反应。

甲烷(D)是饱和烃,不含活泼的亲核原子,也不会发生取代反应。

因此,答案选A. 乙烯。

题目2:【2024年高考化学真题】下列有机物中,可以发生酯化反应的是:A. 甲醛和乙醇B. 甲烷和甲醇C. 甲醇和乙醇D. 乙烯和乙醇解析:本题考察有机物的酯化反应。

酯化反应主要是醇与酸酐或酸的反应,生成酯。

根据题目给出的有机物,只有甲醛(A)和乙醇可以发生酯化反应,其余三个选项都不符合酯化反应的条件。

因此,答案选A. 甲醛和乙醇。

题目3:【2024年高考化学真题】乙烯与溴水反应生成的产物是:A. 1,2-二溴乙烷B. 1,1-二溴乙烷C. 二溴乙烷D. 单溴乙烷解析:本题考察乙烯与溴水的加成反应。

乙烯是一个烯烃,具有反应活性。

而溴水(HBr)是一种溴化氢的水溶液,其中的溴离子(Br^-)具有亲电性。

乙烯与溴水反应会发生加成反应。

加成反应中,溴氢正离子(H^+)首先与烯烃发生加成,生成间接阳离子(正离子)。

然后,负离子(Br^-)与间接阳离子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稳定的产物。

根据反应机理,乙烯与溴水反应可以产生1,2-二溴乙烷(A)。

因此,答案选A. 1,2-二溴乙烷。

结论:通过对高考化学2024年有机化学历年真题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出有机化学是高考化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2025年浙江高考化学有机合成实验题及答案

2025年浙江高考化学有机合成实验题及答案

2025年浙江高考化学有机合成实验题及答案2025年浙江高考化学科目中,有机化学是一门关键的考题。

有机合成实验题是其中的重要一部分,要求考生掌握有机化学反应的原理和操作技巧。

在本文中,将为大家提供2025年浙江高考化学有机合成实验题及答案。

一、实验题下面是2025年浙江高考化学有机合成实验题:题目:合成苯甲醛实验材料及仪器:甲苯、氧化铜、浓硫酸、冰醋酸、氯化钠、氯化钙、分液漏斗、回流装置、冰浴装置等。

实验步骤:1. 在一烧瓶中取适量的甲苯。

2. 将甲苯倒入回流装置中,并加入适量的氧化铜催化剂。

3. 设置回流装置,控制温度在150℃下进行回流反应。

4. 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倒入分液漏斗中。

5. 加入适量的浓硫酸,加热搅拌,使有机层与水层分离。

6. 将有机层取出,加入冰醋酸,进行水洗。

7. 再次加热搅拌,使有机层与水层分离。

8. 将有机层取出,加入氯化钠,进行干燥。

9. 蒸馏收集苯甲醛产物。

二、实验答案根据上述实验步骤,我们可以得到合成苯甲醛的答案。

合成苯甲醛的化学方程式如下:C6H5CH3 + O2 → C6H5CHO + H2O其中,甲苯与氧气经过催化反应,生成苯甲醛和水。

该反应需要氧化铜作为催化剂,反应条件为回流温度150℃。

在实验中,甲苯是有机底物,通过催化剂氧化铜的作用,在一定温度下发生氧化反应。

反应结束后,通过分液漏斗的操作,得到有机层与水层的分离,然后进行水洗和干燥处理。

最后,通过蒸馏收集苯甲醛产物。

总结:本文为大家提供了2025年浙江高考化学有机合成实验题及答案。

通过学习和理解这道题目,考生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有机合成实验的原理和操作要点。

在备考过程中,应注重实验步骤的掌握和化学方程式的理解,以提高解题的能力。

祝愿所有考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有机实验高考真题7题有答案

有机实验高考真题7题有答案

——有机实验高考真题精选1.(2020 国Ⅱ)苯甲酸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实验室可通过甲苯氧化制苯甲酸,其反应原理简示如下:实验步骤:(1) 在装有温度计、冷凝管和搅拌器的三颈烧瓶中加入 1.5 mL 甲苯、100 mL 水和 4.8 g(约 0.03 mol)高锰酸钾,慢慢开启搅拌器,并加热回流至回流液不再出现油珠。

(2) 停止加热,继续搅拌,冷却片刻后,从冷凝管上口慢慢加入适量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并将反应混合物趁热过滤,用少量热水洗涤滤渣。

合并滤液和洗涤液,于冰水浴中冷却,然后用浓盐酸酸化至苯甲酸析出完全。

将析出的苯甲酸过滤,用少量冷水洗涤,放在沸水浴上干燥。

称量,粗产品为 1.0 g 。

(3) 纯度测定:称取 0. 122 g 粗产品,配成乙醇溶液,于 100 mL 容量瓶中定容。

每次移取 25. 00 mL 溶液,用 0.01000 mol·L −1 的 KOH 标准溶液滴定,三次滴定平均消耗 21. 50 mL 的 KOH 标准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1) 根据上述实验药品的用量,三颈烧瓶的最适宜规格为(填标号)。

A .100 mL B .250 mL C .500 mLD .1000 mL(2) 在反应装置中应选用 冷凝管(填“直形”或“球形”),当回流液不再出现油珠即可判断反应已完成,其判断理由是(3) 加入适量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的目的是;该步骤亦可用草酸在酸性条件下处理,请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表达其原理(4) “用少量热水洗涤滤渣”一步中滤渣的主要成分是(5) 干燥苯甲酸晶体时,若温度过高,可能出现的结果是(6) 本实验制备的苯甲酸的纯度为 ;据此估算本实验中苯甲酸的产率最接近于(填标号)。

A .70%B .60%C .50%D .40%(7)若要得到纯度更高的苯甲酸,可通过在水中的方法提纯。

细品真题、悟出高分 +KMnO 4→ + MnO 2+HCl→ +KCl名称 相对分 子质量 熔点/Ⅱ 沸点/Ⅱ 密度/(g·mL −1) 溶解性甲苯 92 −95110.6 0.867 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苯甲酸122122.4(100Ⅱ左右开始升华)248——微溶于冷水,易溶 于乙醇、热水2.(2020江苏)羟基乙酸钠易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不溶于醇、醚等有机溶剂。

高三化学有机化学实验物质的分离提纯练习含答案

高三化学有机化学实验物质的分离提纯练习含答案

有机实验一.选择题1.下列残留物的洗涤方法错误的是( )A .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甲醛:在盛有2mL 10%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滴加10%的氢氧化钠溶液0.5mL ,混合均匀,滴入待检液后煮沸B .实验室制取硝基苯:先加入苯,再加浓硫酸,最后滴入浓硝酸C .制取溴苯:将铁屑、溴水和苯混合后共热D .提取溶解在水中的碘:加入CCl 4振荡、静置、分层后取出有机层再蒸馏 3.有关分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除苯环以外的其余碳原子有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B .除苯环以外的其余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C .12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D .12个碳原子有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4.下列有关操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唐诗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得金”的诗句,此处用到的操作是过滤B .《本草纲目》记载了烧酒的制作工艺:“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此处用到的操作是蒸馏C .《肘后备急方》一书中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其汁”,此处用到的操作是溶解D .《本草经集注》记载了鉴别硝石(KNO 3)和朴消(Na 2SO 4)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此处运用了物质升华的性质 5下列有关有机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溴乙烷与氢氧化钠醇溶液共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则可证明有乙烯产生B .乙醇与钠的反应可以用启普发生器的简易装置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实验室制乙炔 则不能使用该装置C .检验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是否水解及水解的程度且只取一次水解液,可以先碱化水解 液,再加入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最后加入碘溶液D .检验 3﹣氯丙炔中的氯原子,可以将其与氢氧化钠醇溶液共热后,加入足量稀硝酸酸化 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6.一些不法商贩利用有毒的荧光黄和塑化剂添加到面粉中制造“有毒馒头”,这些不法商贩受到了严厉打击。

荧光黄和塑化剂的合成路线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X 分子中所有原子可以处于同一平面上B .Y 可命名为邻苯二甲酸二乙酯C .1 mol 荧光黄最多可与含3 mol NaOH 的溶液完全反应D .荧光黄中只含有两种官能团7.下列除杂方法(括号中为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可行的是( )A. 苯中的苯酚(溴水,过滤)B. 乙酸乙酯中的乙酸(烧碱,分液)C. 溴乙烷中的乙醇(水,分液)D.乙烷中的乙烯(酸性高锰酸钾,分液)8.一种从含Br -废水中提取Br 2的过程,包括过滤、氧化、正十二烷萃取及蒸馏等步骤。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专题练习有答案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专题练习有答案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题1.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反应原理为CH 3CH 2OH ――→浓硫酸170℃CH 2===CH 2↑+H 2O, 反应时,常因温度过高而使乙醇和浓H 2SO 4反应生成少量的SO 2,有人设计下列实验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乙烯和二氧化硫。

试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②③④装置盛放的试剂分别是(填标号):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A .品红溶液B .NaOH 溶液C .浓硫酸D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2)能说明SO 2存在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装置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使用装置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确证乙烯存在的现象是____ 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硝基苯,应选用浓硫酸、浓硝酸在55℃~60℃条件下生成。

(1)实验时选用的加热方式是( )A .酒精灯直接加热B .热水浴加热C .酒精喷灯加热(2)选择该种加热方式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质熔点/℃ 沸点/℃ 密度/(g/cm 3) 乙醇-144 78 0.789 乙酸16.6 117.9 1.05 乙酸乙酯 -83.6 77.5 0.90 浓硫酸 —— 338 1.84某学生做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式 。

(2)按装置图安装好仪器后,在大试管中配制好体积比为3︰2的乙醇和乙酸,加热至沸腾,很久也没有果香味液体生成,原因是 。

(3)根据上表数据分析,为什么乙醇需要过量一些,其原因是 。

按正确操作重新实验,该学生很快在小试管中收集到了乙酸乙酯、乙酸、乙醇的混合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实验室常用MnO 2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l 2(发生装置如右图所示)。

(1)制备实验开始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接下来的操作依次是 (填序号)A.往烧瓶中加人MnO 2粉末B.加热C.往烧瓶中加人浓盐酸(2)制备反应会因盐酸浓度下降而停止。

为测定反应残余液中盐酸的浓度,探究小组同学提出下列实验方案:甲方案:与足量AgNO 3溶液反应,称量生成的AgCl 质量。

乙方案:采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

丙方案:与已知量CaCO 3(过量)反应,称量剩余的CaCO 3质量。

丁方案:与足量Zn 反应,测量生成的H 2体积。

继而进行下列判断和实验:① 判定甲方案不可行,理由是 。

② 进行乙方案实验:准确量取残余清液稀释一定倍数后作为试样。

a.量取试样20.00 mL ,用0 . 1000 mol·L -1 NaOH 标准溶液滴定,消耗22.00mL ,该次滴定测得试样中盐酸浓度为 mol·L -1b.平行滴定后获得实验结果。

③ 判断丙方案的实验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准确”)。

[已知:Ksp (CaCO 3 ) = 2.8×10-9、Ksp (MnCO 3 ) = 2.3×10-11④ 进行丁方案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夹持器具已略去)。

(i) 使Y 形管中的残余清液与锌粒反应的正确操作是将 转移到 中。

(ii)反应完毕,每间隔1 分钟读取气体体积,气体体积逐次减小,直至不变。

气体体积逐次减小的原因是_(排除仪器和实验操作的影响因素)。

【答案】(1)ACB (按序写出三项) (2)①残余清液中,n(Cl -)>n(H +)(或其他合理答案)② 0.1100 ③ 偏小 ④ (ⅰ)Zn 粒 残余清液(按序写出两项) (ⅱ) 装置内气体尚未冷至室温2.实验室制备苯乙酮的化学方程式为: «Skip Record If...»制备过程中还有«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等副反应。

主要实验装置和步骤如下:(I )合成:在三颈瓶中加入20 g 无水AlCl 3和30 mL 无水苯。

为避免反应液升温过快,边搅拌边慢慢滴加6 mL 乙酸酐和10 mL 无水苯的混合液,控制滴加速率,使反应液缓缓回流。

滴加完毕后加热回流1小时。

(Ⅱ)分离与提纯:①边搅拌边慢慢滴加一定量浓盐酸与冰水混合液,分离得到有机层②水层用苯萃取,分液③将①②所得有机层合并,洗涤、干燥、蒸去苯,得到苯乙酮粗产品④蒸馏粗产品得到苯乙酮。

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 的名称:____________;装置b 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合成过程中要求无水操作,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乙酸酐和苯的混合液一次性倒入三颈瓶,可能导致_________________。

A .反应太剧烈B .液体太多搅不动C .反应变缓慢D .副产物增多(4)分离和提纯操作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该操作中是否可改用乙醇萃取?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液漏斗使用前须___________________并洗净备用。

萃取时,先后加入待萃取液和萃取剂,经振摇并________________后,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的铁卷上静置片刻,分层。

分离上下层液体时,应先________________,然后打开活塞放出下层液体,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6)粗产品蒸馏提纯时,下来装置中温度计位置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可能会导致收集到的产品中混有低沸点杂质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

3.溴苯是一种化工原料,实验室合成溴苯的装置示意图及有关数据如下:按下列合成步骤回答问题: (1)在a 中加入15mL 无水苯和少量铁屑,在b 中小心加入4.0mL 液态溴,向a 中滴入几滴溴,有白色烟雾产生,是因为生成了 气体。

继续滴加至液溴滴完,装置d 的作用是 ;(2)液溴滴完后,经过下列步骤分析提纯:①向a 中加入10mL 水,然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铁屑;②滤液依次用10mL 水、8mL10%的NaOH 溶液、10mL 水洗涤。

NaOH 溶液洗涤的作用是 ③向分出的粗溴苯中加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钙,静置、过滤,加入氯化钙的是 ; (3)经以上分离操作后,粗溴苯中还含有的主要杂质为 ,要进一步提纯,下列操作中必须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重结晶B.过滤C.蒸馏D.萃取(4)在该实验中,a 的容积最适合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苯 溴 溴苯密度/g·cm -3 0.88 3.10 1.50沸点/℃ 80 59 156水中溶解度 微溶 微溶 微溶A.25mLB. 50mLC.250mLD.500mL4.次硫酸氢钠甲醛(NaHSO2·HCHO·2H2O)在印染、医药以及原子能工业中应用广泛。

以Na2SO3、SO2、HCHO 和锌粉为原料制备次硫酸氢钠甲醛的实验步骤如下:步骤1:在烧瓶中(装置如图10 所示) 加入一定量Na2SO3和水,搅拌溶解,缓慢通入SO2,至溶液pH 约为4,制得NaHSO3溶液。

步骤2:将装置A 中导气管换成橡皮塞。

向烧瓶中加入稍过量的锌粉和一定量甲醛溶液,在80 ~ 90益下,反应约3h,冷却至室温,抽滤。

步骤3:将滤液真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1)装置B 的烧杯中应加入的溶液是。

(2)①步骤2 中,反应生成的Zn(OH)2会覆盖在锌粉表面阻止反应进行,防止该现象发生的措施是。

②冷凝管中回流的主要物质除H2O 外还有(填化学式)。

(3)①抽滤装置所包含的仪器除减压系统外还有、 (填仪器名称)。

②滤渣的主要成分有、 (填化学式)。

(4)次硫酸氢钠甲醛具有强还原性,且在120益以上发生分解。

步骤3 中不在敞口容器中蒸发浓缩的原因是。

(1)NaOH 溶液 (2)①快速搅拌②HCHO(3)①吸滤瓶布氏漏斗②Zn(OH)2 Zn5.实验室制备1,2-二溴乙烷的反应原理如下: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l40℃脱水生成乙醚。

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下图所示:有关数据列表如下:乙醇1,2-二溴乙烷乙醚状态色液体无色液体无色液体图10密度/g·cm-30.79 2.2 0.71沸点/℃78.5 132 34.6熔点/℃一l30 9 -1l6回答下列问题:(1)在此制各实验中,要尽可能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170℃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引发反应b.加快反应速度c.防止乙醇挥发d.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2)在装置C中应加入,其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水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3)判断该制各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方法是;(4)将1,2-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层(填“上”、“下”);(5)若产物中有少量未反应的Br2,最好用洗涤除去;(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碘化钠溶液 d.乙醇(6)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的方法除去;(7)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其主要目的是;但又不能过度冷却(如用冰水),其原因是。

6.草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

实验室用硝酸氧化淀粉水解液制备草酸的装置如图14所示(加热、搅拌和仪器固定装置均已略去)实验过程如下:①将一定量的淀粉水解液加入三颈瓶中②控制反应液温度在55~60℃条件下,边搅拌边缓慢滴加一定量含有适量催化剂的混酸(65%HNO3与98%H2SO4的质量比为2:1.5)溶液③反应3h左右,冷却,抽滤后再重结晶得草酸晶体。

硝酸氧化淀粉水解液过程中可发生下列反应:C6H12O6+12HNO3→3H2C2O4+9NO2↑+3NO↑+9H2OC6H12O6+8HNO3→6CO2+8NO↑+10H2O3H2C2O4+2HNO3→6CO2+2NO↑+4H2O(1)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所需用的试剂为。

(2)实验中若混酸滴加过快,将导致草酸产率下降,其原因是。

(3)装置C用于尾气吸收,当尾气中n(NO2):n(NO)=1:1时,过量的NaOH溶液能将NO x全部吸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与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相比较,若用淀粉水解液吸收尾气,其优、缺点是。

(5)草酸重结晶的减压过滤操作中,除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须使用属于硅酸盐材料的仪器有。

7.二苯基乙二酮常用作医药中间体及紫外线固化剂,可由二苯基羟乙酮氧化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装置图(部分装置省略)如下:«Skip Record If...»+2FeCl3«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2FeCl2+2HCl在反应装置中,加入原料及溶剂,搅拌下加热回流。

反应结束后加热煮沸,冷却后即有二苯基乙二酮粗产品析出,用70%乙醇水溶液重结晶提纯。

重结晶过程:加热溶解→活性炭脱色→趁热过滤→冷却结晶→抽滤→洗涤→干燥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装置图中玻璃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2)趁热过滤后,滤液冷却结晶。

一般情况下,下列哪些因素有利于得到较大的晶体:____。

A.缓慢冷却溶液 B.溶液浓度较高C.溶质溶解度较小D.缓慢蒸发溶剂如果溶液中发生过饱和现象,可采用__________等方法促进晶体析出。

(3)抽滤所用的滤纸应略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布氏漏斗内径,将全部小孔盖住。

烧杯中的二苯基乙二酮晶体转入布氏漏斗时,杯壁上往往还粘有少量晶体,需选用液体将杯壁上的晶体冲洗下来后转入布氏漏斗,下列液体最合适的是________。

A.无水乙醇B.饱和NaCl溶液C.70%乙醇水溶液D.滤液(4)上述重结晶过程中的哪一步操作除去了不溶性杂质:___________。

(5)某同学采用薄层色谱(原理和操作与纸层析类同)跟踪反应进程,分别在反应开始、回流15min、30min、45min 和60min时,用毛细管取样、点样、薄层色谱展开后的斑点如图所示。

该实验条件下比较合适的回流时间是________。

A.15min B.30min C.45min D.60min(2)AD 用玻璃棒摩擦容器内壁加入晶种(3)小于 D(4)趁热过滤 C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合成1-丁醇,查阅资料得知一条合成路线:CO的制备原理:HCOOH 浓硫酸△CO↑+H2O,并设计出原料气的制备装置(如下图)请填写下列空白:(1)实验室现有锌粒、稀硝酸、稀盐酸、浓硫酸、2-丙醇,从中选择合适的试剂制备氢气、丙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