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管电泳——间接紫外检测法分析4种脂肪族生物活性胺

合集下载

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法测定

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法测定

用于清洗毛细管,防止 样品残留。
标记物
用于增强样品在紫外检 测器中的信号,提高检
测灵敏度。
实验设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1
02
03
04
毛细管电泳仪
用于分离样品中的各组分,具 有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
紫外检测器
用于检测样品中特定组分的紫 外吸收光谱,从而确定组分的
性质和浓度。
洗脱泵
用于提供洗脱液,清洗毛细管 内的残留物。
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法的优缺点
高分离效率
毛细管电泳具有高柱效和低扩散 系数,能够实现高效分离。
微量样品需求
只需少量样品即可完成分析,适 用于珍贵样品的分析。
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法的优缺点
快速分析
分析时间短,适合高通量分析。
多种检测模式
可结合多种检测器,如紫外、荧光、质谱等,实现多组分同时检测。
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法的优缺点
图表展示
通过柱状图、折线图等形式展示实验结果,便于直观地比较不同样品之间的差异 。
结果分析
吸光度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各样品在检测波长下的吸光度,探讨吸 光度与样品浓度之间的关系。
分离效果评估
对毛细管电泳分离后的各组分进行紫外检测,分析分离效果 ,包括峰形、分离度等。
结果比较与讨论
1 2 3
不同样品比较
05
结论
研究成果总结
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法是一种 高效、灵敏的分离分析方法, 适用于多种化合物的分离和检
测。
在本实验中,成功分离和检测 了多种目标化合物,包括有机 酸、氨基酸、肽类和蛋白质等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和 灵敏度,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 需求。

毛细管电泳-间接紫外检测法测定蜂蜜中的氨基酸

毛细管电泳-间接紫外检测法测定蜂蜜中的氨基酸
限性 , 而 间接 检 测 可 克 服 这 些 缺 点 。 本文 应 用 高 效 毛细 管 电泳 ( HP C E) 一 间 接 紫 外
4 mo l / L氨 水 洗 脱 , 洗脱液于 6 0℃ 下 浓 缩 至 干 , 用 超 纯水 溶 解 定 容 至 2 5 mL 。进 样 前 用 0 . 4 5 u m 微 孔 滤膜过 滤 。
无 氯 离 子 即可 。 1 . 3 . 2 蜂 蜜 样 品预 处 理
分 脉 冲安 培 检 测 法 、 高 效 液 相 色 谱 与 质 谱 联 用
法 ” 、 高效 液相 色 谱一 蒸 发 光 散 射检 测 法 … 等 技 术 相 继 应 用 于 氨 基 酸 分 析 。 这 些 方 法 发 展 成 熟 并 广 泛 用 于 生化 、 医学 、 生 物工 程 、 农 业 和 食 品 等 领 域 。 但 是 大 多 会 存 在 着 试 剂 肖耗 多 、 操 作成 本高 、 分 析 方 法 复杂 、 分 析 时 间 长 等 问 题 。 由 于 大 部 分 氨 基 酸 没 有 紫外 吸收 , 因此不能采用简单 、 方 便 的 直 接 紫 外 检 测, 需 进 行 衍 生 化 处 理 。 目前 使 用 的 柱 前 衍 生 试 剂 主要 有 邻 苯 二 甲 醛 ( OP A) ” 、 异 硫 氰 酸 苯 酯 ( P I T C) 、 氯 甲酸 芴 甲酯 ( F MO C — C I ) 、 丹 酰 氯

6 6 2・


1 . 2 标 准 溶 液 种 和花 粉 不 同 而异 , 尽 管 依 据 氨基 酸含 量不 能完 全 鉴别 蜜 源 , 但 是 不 同 种 类 蜂 蜜 的 氨 基 酸 含 量 的差 异 在 蜜 源 鉴 别 方 面 也 能 起 到 一 定 的 作 用 ’ 。 自动 化 分 析 氨 基 酸 是 采 用 阳 离 子 交 换 色 谱 分 离 与 柱后茚 三 酮衍生 结 合 的方 法 实 现 的 , 最 初 用 于 分 析 蛋 白质 中的氨 基 酸 。随后 , 人 们 不 断 地发 展 新 的 氨基酸 分析方 法 , 如: 氨 基 酸 自动 分 析 仪 、 柱 前 衍 生 反 相 高 效 液 相 色 谱 法 、 高效 阴离 子交 换色 谱一 积

食品中生物胺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食品中生物胺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生命健康和经济发展,近年在我国及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

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

生物性危害主要涉及致病的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1-2]和食品内源成分的生化变化所引起的安全问题,后者也逐渐受到关注,如发酵肉制品和水产品中的生物胺成分具有潜在的毒性作用,生物胺的产生、作用和测定方法等问题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3-4]。

1生物胺的概念、危害和来源生物胺(Biogenic Amines ,BA )是指一类含氮的脂肪族、芳香族或杂环类有机化合物,其中脂肪族生物胺包括腐胺、尸胺、精胺、亚精胺等;芳香族包括酪胺、苯乙胺等;杂环类包括组胺、色胺等(图1)。

生物胺根据其组成可以分为单胺和二胺,前者如组胺、色胺,后者如腐胺和尸胺。

在人和动物机体细胞中,适当含量的生物胺(组食品中生物胺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蔡成岗,张慧*,王智敏,金建昌,金建忠(浙江树人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5)摘要:生物胺在食品中广泛存在,特别是富含氨基酸的肉类、水产品和发酵制品,当含量较高时将对机体产生一定的有害影响。

对食品中生物胺的来源、种类、作用和危害作了简要介绍,并对生物胺检测技术最新进展进行总结。

关键词:生物胺;检测方法;色谱;研究进展RESEARCH ON FOOD BIOGENIC AMINESES AND ADVANCES OF ANALYTICAL METHODSCAI Cheng-gang ,ZHANG Hui *,WANG Zhi-min ,JIN Jian-chang ,JIN Jian-zhong(College of Bi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Zhejiang Shuren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5,Zhejiang ,China )Abstract :Biogenic amines are widely present in varied foods ,especially meat ,fishes and fermented products with abundant content of amino acids.High concentration of biogenic amines will lead adverse effects on human body.Introduce the sources ,species ,functions of biogenic amines and discuss the advanced analytical methods for biogenic amines determination.Key words :biogenic amines ;analytical methods ;chromatography ;research advances基金项目:浙江省分析测试基金(2007F70003)作者简介:蔡成岗(1979—),男(汉),讲师,博士,主要从事食品安全相关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毛细管电泳在氨基酸分析中的应用

毛细管电泳在氨基酸分析中的应用

毛细管电泳在氨基酸分析中的应用大连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学112 刘纪程1.概述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又称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或毛细管电分离法(CESM),是经典电泳技术和现代微柱分离相结合的产物。

毛细管电泳(CE)的应用包括很多内容。

已在生命科学、生物工程、医药、环境保护、食品检验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

被分析的物质有离子、小分子、生物大分子乃至高分子和粒子的分析;分析对象从无机物、有机物、生物体系乃至活体单个细胞的分析;含量测定范围可从常量到微量乃至几个分子的测定电泳技术是蛋白质分离的重要手段,而毛细管电泳技术一经发明,就在多肽、蛋白质等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分析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

1.2 CE 的分离模式CE 基于分离介质和分离原理的不同,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分离模式[1, 2]:此外,还有毛细管矩阵电泳(CAE)、芯片式毛细管电泳(CCE)及非水毛细管电泳(CNACE)等,对于蛋白质和多肽的检测而言,应用最多的还是CZE和CIEF 这两种。

近年来,一些新型的电泳溶剂也得到了应用,如非水相的或者水相+ 有机相的电解液、等电点缓冲溶液,离子性液体也被用于电泳分离,这大大拓展了其应用范围[3]1.3 CE 的检测技术由于CE 进样量小的特性,对检测器的灵敏度要求很高,通常采用柱上检测。

在蛋白质和多肽的检测中,因为芳香类氨基酸有紫外吸收,故常用紫外检测器;在样品含量较低时,可采用荧光或者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由于蛋白质溶液具有导电性,因此对毛细管进行改进以后,采用电导或安培电流也能检测出峰;另外,伴随蛋白质酶谱技术的发展,将CE 与质谱串联定性检测蛋白质水解后的多肽链的技术也得到了较快发展[4]。

2.氨基酸分析由于只有少数几种氨基酸在紫外范围内有吸收,所以对氨基酸分析的主要问题在于检测方式。

虽然也有报道用间接紫外、间接荧光、间接电化学、检测器测定未衍生化的氨基酸,但最灵敏的方法是采用荧光试剂将氨基酸衍生后再进行分离测定。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间接紫外检测法测定糖蜜酒精废液中的有机酸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间接紫外检测法测定糖蜜酒精废液中的有机酸

( ! ! "#$%#&&’%#$ (&#)&’ *+’ ,-$.’ (.#& .#/ (.#& ,-$.’ ,0-.#$1% 2#%3&’4%)5 ,6.##%#$ "#$$$% ,(7%#. ; & ! 0-.#$1% 8&5 9.:+’.)+’5 +; ,-:)’+<%=.> ?%+’&4+-’=& (+#4&’3.)%+# .#/ 2)%>%@.)%+# , 0-.#$1% 2#%3&’4%)5 ,6.##%#$ "#$$$% ,(7%#. )
/41$%).$ :D16.))"% .).6E%(F1#.E16 6"91))"%& 6G%(0"E(4%"9G&( D/HH )I1EG 1#51%.6E $)E%"J1().E( ?’ ) 5.E.6E1(# 0.EG(5 K(% EG. L.9"%"E1(# "#5 5.E.%01#"E1(# (K L.J.%") (%4"#16 "615L 1# 6"#. J1#"LL., 1#6)$51#4 0")(#16,K(%016 ,E"%E"%16 ,0")16,L$661#16 ,4)$E"%16 ,"6.E16,)"6E16 "#5 4)$E"016 "615L , I.%. 5.J.)(9.5* /).6E%(9G(%.E16 6(#51E1(#L I.%. "L K())(IL : $#6("E.5 K$L.5 L1)16" 6"91))"%&(’# 60 7 #% 60 ( .KK.6E1J. 7 E(E") ).#4EG ) ,’" !0 1. 5. ) ,*. ’ 00() 7 8 9(E"LL1$0 "615 9GEG")"E.,$. ’ 00() 7 8 6.E&)E%10.EG&),"00(#1$0 M%(015.( H-=N)"E 9: 0 #. ’" "L M$KK.% L()$E1(#,"99)1.5 J()E"4. 1 !’ F’, E.09.%"E$%. !’ O ,5.E.6E1(# I"J.).#4EG &"" #0,%.K.%.#6. I"J.).#4EG !$" #0* A((5 )1#."%1E1.L I.%. (ME"1#.5 K(% #1#. (%4"#16 "615L , "#5 EG. 5.E.6E1(# )101EL I.%. ". ’ 04 7 8, ". & 04 7 8, $. ’ 04 7 8, $. ’ 04 7 8,". & 04 7 8,". & 04 7 8,". % 04 7 8,". % 04 7 8,". % 04 7 8 K(% 0")(#16 ,K(%016 ,E"%E"%16 , 0")16,L$661#16 ,4)$E"%16,"6.E16 , )"6E16 "#5 4)$E"016 "615, %.L9.6E1J.)&* -G. %.)"E1J. LE"#5"%5 5.J1", E1(#L( PQRL )K(% 014%"E1(# E10.L "#5 9."F "%."L (K #1#. (%4"#16 "615L I1EG1# " 5"& I.%. ". % ; 1 ". # ; "#5 !. &; 1 %. ); ,%.L9.6E1J.)&* -G. 6(%%.L9(#51#4 5"E" K(% K1J. 5"&L I.%. ". ’ ; 1 ". *; "#5 &. &; 1 ’. ! ;* -G. %.6(J.%1.L (K "615 LE"#5"%5L I.%. "M(J. +&;* -G. 0.EG(5 6"# M. "99)1.5 E( 5.E.%01#. EG. (%4"#16 "615L 1# 6"#. J1#"LL. I1EG L"E1LK"6E(%& %.L$)EL* @#5 <*%01 :016.))"% .).6E%(F1#.E16 6"91))"%& 6G%(0"E(4%"9G&( D/HH ) ;1#51%.6E ?’ 5.E.6E1(# ; (%4"#16 "615 ;6"#. J1#"LL. - - 采用气相色谱 法 进 行 有 机 酸 分 析 时, 常因有机 酸的沸点较高、 不易 气 化 而 需 要 先 对 其 衍 生 再 进 行 测定, 方法繁琐且 影 响 测 定 结 果 的 准 确 性

浅谈食品中生物胺的检测方法

浅谈食品中生物胺的检测方法

2007年第4期12月出版浅谈食品中生物胺的检测方法Discussiononbiogenicaminedeterminationmethodinfood张微1李秀缺1陆容2于爱华31(河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石家庄050051)2(保定味群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保定071000)3(中国方圆标志委员会河北审核中心,石家庄050051)*张微,女,1976年出生,河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在读硕士,工程师。

收稿日期:2007-08-24摘要生物胺是一种低分子量的有机物,主要是通过氨基酸的脱羧作用生成。

他广泛存在于发酵香肠、泡菜、干酪、酸奶等发酵食品中,人体摄入过量的生物胺会引起过敏反应,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

另外,食品中生物胺含量与食品质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通过对近年来食品生物胺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和薄层色谱等方法的特点及其在食品生物胺测定中的应用。

关键词生物胺高效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薄层色谱AbstractThebiogenicamineisonekindoflowmolecularweightorganicmatter,mainlyisescapesthefunctionproductionthroughtheaminoacidItwidelyexiststofermentationfoodandsooninfermentationsausage,pickledvegetable,cheese,yogurtThehumanbodytakesintheexcessivebiogenicaminetobeabletocauseallergicreaction,isseriousalsocanendangerlife.Moreover,infoodthebiogenicaminecontentandfoodqualityhavethecertainrelevance.Thisarticlehascarriedonthesummarytotherecentyearsfoodbiogenicamineexaminationmethod.Introducedwithemphasisthehighlyeffectiveliquidchromatography,thecapillaryvesselelectricityswimswithmethodtheandsoonthinlayerchromatographchar-acteristicanditsinfoodbiogenicaminedeterminationap-plication.KeywordsBiogenicamineHighlyeffectiveliquidch-romatographyThecapillaryvesselelectricityswimsThinlayerchromatograph生物胺根据其结构可分为三类:脂肪族,包括腐胺、尸胺、精胺、亚精胺等,他们是生物活性细胞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调节核酸与蛋白质的合成及生物膜稳定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芳香族,包括酪胺、苯乙胺等;杂环胺,包括组胺、色胺等。

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紫外间接检测环胞素制剂中的有机溶剂

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紫外间接检测环胞素制剂中的有机溶剂

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紫外间接检测环胞素制剂中的有机溶剂刘浩;陈代杰【摘要】用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紫外间接检测环胞素软胶囊及环胞素注射液中的有机溶剂含量.采用非涂层弹性石英毛细管;操作缓冲液为含0.26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的0.02mol/L苯巴比妥钠溶液(pH9.0);检测波长为235nm(间接检测);电泳过程中在进样端始终外加适当的压力使基线保持稳定.以甲醇为内标物,乙醇和1,2-丙二醇均在2.6~18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连续进样分析所得峰面积和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均不大于1.3%.环胞素软胶囊中乙醇和1,2-丙二醇含量测定方法的回收率分别为99,2%和100.7%;环胞素注射液中乙醇含量测定方法的回收率为99.5%.【期刊名称】《中国抗生素杂志》【年(卷),期】2010(035)002【总页数】4页(P111-114)【关键词】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紫外间接检测;有机溶剂;环胞素软胶囊;环胞素注射液【作者】刘浩;陈代杰【作者单位】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上海,200040;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上海,201203;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上海,2012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8.1~+1环胞素为常用免疫抑制剂,临床上用于防止器官移植后的移植物排斥作用。

环胞素的脂溶性较强,在水中几乎不溶。

环胞素软胶囊的处方中主要采用乙醇和1,2-丙二醇作助溶剂,而环胞素注射液的处方中则主要采用乙醇和聚氧乙烯蓖麻油作助溶剂。

环胞素软胶囊及环胞素注射液的进口复核标准(JX20000339和JX20040257)规定应对软胶囊中的乙醇和1,2-丙二醇以及注射液中的乙醇加以控制,含量限度均为标示量的80.0%~120.0%,检测方法为以高分子多孔小球为载体的填充柱气相色谱(GC)法。

然而,由于环胞素和高沸点的聚氧乙烯蓖麻油等辅料在色谱柱载体上的不可逆吸附,分析过程中色谱柱会逐渐被污染变色甚至阻塞,具体表现为柱效降低,分离度减小,色谱峰变形。

毛细管等速电泳法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毛细管等速电泳法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毛细管等速电泳法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毛细管等速电泳(CZE)是一种具有发展历史悠久的电泳技术,是一种灵活的电泳分离技术,广泛用于分离不同的小分子、大分子和复杂的分子组成的混合物,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介绍CZE的基本概念,以及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一、 CZE的基本概念CZE是指将电场建立在毛细管(capillary)内部,使电荷分子通过毛细管运动,从而实现分离的电泳技术。

CZE的分离原理是:根据毛细管内电场的强弱,对不同分子间电荷强度的差异,运用交叉电场力,使电荷分子在毛细管中以一定的速度流动,形成分离条件,从而实现该分子的快速、灵敏和高精度的分离。

CZE的特点是通过使用毛细管作为分离容器,具有高吸收度、灵敏度和分离效率、良好的精确度、快速的分离时间。

它的研究发展历史,也是有早期的毛细管电泳,以及目前的非质谱电泳技术,如电离迁移时间(ICT)、动态实时荧光电泳(DTFE)、胶体色谱电泳(CE-MS)等。

二、CZE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CZE在现代药物分析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主要包括体外药物分析(定量分析、结构表征、抗药性研究)以及体内药物分析(血清药代动力学、肝脏结合性药物比率等)等,并且表现出高的效率、灵敏度和准确性。

(1)体外研究CZE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体外研究,主要应用于药物的定量分析、结构表征以及抗药性研究。

CZE具有良好的灵敏度、高解析度、小体积、低试剂耗量等特点,可以快速准确地完成药物的定量分析,从而为药物检测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CZE技术还可以应用于药物结构表征方面,如果结合其他实验技术,如紫外/可见光谱、质谱分析,可以进行结构表征。

此外,CZE还可以应用于抗药性药物的研究,能够准确检测抗药物中的病原微生物和抗生素,可以大大减少抗药性病毒的数量。

(2)体内研究CZE在药物分析中的体内研究,主要应用于药物的血清药代动力学和肝脏结合性药物的比率研究。

CZE技术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可以在短时间内准确检测药物在血清和肝脏中的分布和对药物血清药代动力学特性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深入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相关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