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新乡市总体(含40平方公里重点地段)城市设计-第一部分【中规院】

二.现状分析 三.风貌定位 四.设计方案 五.核心水系 六.重要节点 七.设计导则 附件
1
新乡市总体(含40平方公里重点地段)城市设计·40平方公里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及设计导则
1 项目委托背景及工作
新乡市位于河南北部,是豫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现辖两市(辉县市、卫辉市)、六县(新乡县、获嘉县、原阳县、延津县、封丘县、 长垣县)、四区(卫滨区、红旗区、牧野区、凤泉区)以及两个国家级开发区(新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新乡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个 全省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平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至2017年,新乡市域总面积为8249平方公里,总人口为610.82万;中心城区建成区 面积为110平方公里,人口为106万。新乡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产业集聚集群创新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国家循环经济示范 城市建设地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全国公交都市建设示范 工程创建城市。 新乡是豫北地区唯一的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京广高铁、京广铁路、新菏铁路、新月铁路等四条铁路通过新乡,107国道、京港 澳、大广、济东及正在建设的新晋、鹤辉等五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离新郑国际机场及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车程50分钟,乘 京广高铁2个半小时可达北京、7小时可达广州、深圳。郑州至济南快速铁路将由新乡东站引出。 新乡市旅游资源丰富。南太行在新乡绵延上千平方公里,集雄、险、峻、奇、秀于一身,荟萃了南太行山水精华。黄河流经新乡170 公里,有黄河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龙湖、曹岗险工、万亩刺槐林等众多生态资源,形成了秀美的沿黄旅游景观。新乡有国 家级文保单位20处,省级文保单位43处。 随着中原经济群、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获批,城市发展的外部条件不断优化,发展理念不断更新,新乡处在了提质升级发展 的关键时期。为响应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促进实现全省 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工作推进会上提出的城市建设要求,做好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四篇文章, 特开展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的编制工作。通过城市设计的编制,完善城市功能、塑造城市景观风貌、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把新乡建 设成为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独具魅力的优质现代城市。受新乡市城乡规划局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新乡市总体(含 40平方公里重点地段)城市设计》的编制任务。
北京中轴线

北京中轴线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时间:2002.7-2002.11主管总工:王景慧项目负责人:邓东朱子瑜主要参加人:董珂张播范嗣斌陈振羽王宏杰一、项目背景中轴线核心区南起规划南五环路,北至北五环路,长度约25公里,宽度约1000米。
目前,传统的中轴线及其两侧的许多历史地段已被划定为文物保护单位或保护区,并随城市的扩展向南北方向延伸,北端正在规划奥林匹克公园,南部也在逐步发展之中。
目前,无论是宏观上中轴线与城市整体的关系、核心范围内的功能与空间布局,还是微观上具体项目实例及重要节点的设计,还存在很多不明确、不完善之处。
北京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对城市面貌的改变使进一步明确中轴线在北京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妥善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确定空间形态等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规划构思北京旧城曾被誉为是“古代中国都城计划的无比杰作”,以中轴线为核心的北京旧城的总体布局和城市艺术也赢得了各种赞誉。
项目组在分析研究国内外城市轴线的基础上,结合对北京城市发展的战略展望,得到这样的认识:中轴线是体现“中国气质”的精神象征,是包含世界文化遗产和体现北京职能的轴线,它整体代表了民族精神、大国气度,古都神韵,是集中展现着中华文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精粹的一条轴线。
以此确定以“中国气质之体现,传统精髓之传承”为主题,并由此来确定空间布局方案、提出详细的设计要点以及建设实施项目建议。
三、空间布局从城市宏观尺度上来看,北京中轴线与北京未来空间结构发展模式和整体城市功能布局等功能因素密切相关。
从北京经济和社会现状发展条件来看,中轴线宜上收下展,轴线向南部的延伸,随着与两条轴向发展带联系趋弱,最终融入两带间的绿楔之中。
在这种模式下,中轴线将成为成未来北京城市的“双十字”功能与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南北中轴线与东西长安街构成的“大十字”轴,是未来北京城市功能结构中至为重要的政治文化核心轴线,它控制和组织了未来北京东西南北的各大城市主要功能片区;南北7.8公里传统中轴线与东西朝阜大街构成的“小十字”轴,是体现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中心轴线,它对北京名城的整体保护、古都神韵的展现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遥感应用中心)_企业报告(业主版)

25 中规院:大邑县安仁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作为成都市14个优先发展镇中唯一一个以历史文化保护和文化旅游为主导产业的重点镇,使得安仁有了新的发展机遇,使
安仁
其成为成都西部生态保护地区中率先转型的示范,成为探索历史文化名镇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落实城乡统筹战略的示范
区。
安仁的发展可以带动其周边的新场、唐场等历史古镇的振兴,带动成温邛发展轴的发展(“一区多心,一带三轴”的成都
(2)历史足迹:安仁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 大运河、丝绸之路已启动了世界文化遗产——“文化线路”的申报工作,茶马古道同样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 化线路,具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潜力。安仁是茶马古道上的历史古镇,对于研究茶马古道的历史文化具有 重要意义。
安仁镇在成都市的位置
都江堰 (水) 安仁(陆) 雅安
2. 现状历史古迹分析 (1)目前镇区及周边有各级文保单位18处,其中全国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4处,市级4处,县级9处,均为近代建筑文化遗产。两处市级文 保单位万年台、星庭戏院被毁。星庭戏院后来又被重新修建。 (2)清末民国发展起来的城镇格局和十字形街巷肌理保存完整,水网系统基本保留。 (3)镇区周边的林盘内仍保留着大量的川西传统民居建筑。
市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
(5)作为构建大成都旅游格局和强化西部旅游轴线的关键性节点 成都不缺本地化历史古镇的资源:洛带、黄龙溪、平乐,缺的是都江堰、九寨沟这样世界级的旅游产品,安仁的资源优势 有被打造成为成都高端文化产业基地的潜力。 成都西北向的“成都—都江堰—九寨沟”轴线已经是世界级品牌的旅游线路。打造安仁则是打造成都西向的具有国际影响 力的文化休闲轴线的起点和关键。
(2)是落实国家灾后重建规划,重振西部产业和城镇化发展新机遇期的重要抓手,以点带面打造亮点,凝聚民气 5.12大地震给成都地区带来损失也带来机遇,应当积极抓住机遇,落实国家、地区的产业振兴战略,实现安仁文化旅游产 业的复兴和升级。 《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提出:重振旅游经济。把旅游业作为恢复重建的先导产业,尽快全面恢复旅游业 的发展;实施重振旅游工程,重点旅游区——龙门山休闲旅游区;文化产业上恢复重建九寨沟演艺群、广元文化产业园、 建川博物馆聚落、三星堆文化产业园、绵竹年画产业园等文化产业基地,打造羌绣、强巴版画等优势品牌。
深圳市第十四届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项目名单 - 深圳

9
10
11
深圳市城市规划发展研究中心
12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编制与管理研究
深圳市城市规划发展研究中心、重庆市 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顾新、王晓东、孙蕾、于文悫、黎格伶、易文媛 、魏杰、邱俊、李乔、刘龙胜、于林金、刘江涛 、徐旭辉、李孝娟、林文雯 郭永刚、李鑫、方圆、陈燕善、陈晓燕、姚俊、 陈水友、袁永亮、雷茂民、李晓文 王卫城、佟庆、吴浩军、施源、顾新、李怡婉、 林强、戴小平、许亚萍、王丹青、刘永红、古海 波、韩娇 张春杰、宋波、肖靖宇、黄皓、熊先华、董金莲 、聂小刚、汪小春、宋来、戴根平、林婷、赵京 飞、王永峰、龚银露、刘鹏举 王鲁民、吕诗佳、陈萍、乔迅翔、孟洁、郭宇亮 、夏春梅 古海波、顾新、王玮、孙永海、邓琪、丁强、李 昆、林彦、金延伟、黎格伶、薛金鑫、孙蕾、于 文悫 王富海、张震宇、修福辉、刘泉、朱旭辉、秦元 、李凤会、徐源、覃美洁、王萍、王建新 宋波、黄皓、由加、谢先桂、兰杰、张晖、杨明 军、宋来、桂静婕、李钏、王成、龙国谱、罗建 昌、胥志彪 邱峰、孙畅、钟震、李丹麟、卢晓锋、林燕霞、 李淑銮、周素华、谌维、王帜、史小菲、张勋、 刘显夫、金宇、叶媛 何昉、叶永辉、杨春梅、张莎、李妍汀、吴应刚 、胡婧、陈新香、林玉明、范少武、章锡龙、刘 苏、池慧敏、李远、何伟 唐曦文、梅欣、钟哲、俞卿、曹东川、冯筱莉、 王雷、陈家宝、朱雪峰、倪有为、桑伟、苗璐、 钟飞翔、陈锦全、陈智华
21
珠三角绿道2号线深圳特区段详细规划
22
宁波北仑柴桥街道紫石片区新农村建设规划
23
日照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整合
深圳市蕾奥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叶树南、梁有赜、秦雨、吴继芳、陶涛、王卓娃 、陈楠、陈敏莉、张文秀、宋若蔚、和烨、陈亮 、李明聪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2010年12月24日,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2011)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 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
主编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参编单位: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城市规划设计中心)、北京市城市 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员:王凯、赵民、林坚、张菁、靳东晓、徐泽、楚建群、李新阳、徐颖、谢颖、顾浩、邵波、张 立鹏、韩华、鹿勤、张险峰、张文奇、刘贵利、张播、高捷、程遥、汪军、乐芸、张书海、苗春蕾、田刚、陈宏、 詹敏、洪明、赵书鑫。
பைடு நூலகம்
感谢观看
制定过程
1
制定背景
2
编制进程
3
制定依据
4
修订情况
5
起草工作
社会发展需要:《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颁布于1990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规划编制环境以及管理环境已经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 准》(GBJ137-90)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的不适应。因此,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对《城市用地分类 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进行修改 。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2011
引用文件
参考资料:
意义价值
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2011)的实施对于指导中国城市规划编制、管理控制 以及促进城市健康有序的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为:第一,加强 了与城乡规划法、土地利用规划及绿地、居住等规划设计标准的衔接,使得城市规划编制、管理工作更加灵活、 科学、合理;第二,其覆盖城乡全域的城乡用地分类体系适应了城乡统筹规划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目标的要求, 使得区域战略规划、市域总体规划等宏观层面的规划工作更加科学、规范;第三,对公益性用地与商业性用地以 及对环境污染程度的甄别,体现了城乡规划公共政策属性,为保障生态环境资源和公共利益提供了现实的规划控 制途径,使得规划更好地指导城市发展建设过程,有助于实现规划工作由终极蓝图式规划逐步向过程管理控制的 转变 。
全国规划设计勘察单位大全

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重庆大方建筑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 重庆钢铁设计研究院
中国医药集团重庆医药设计院 后勤工程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中煤国际工程集团重庆设计院中冶集团重庆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 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天津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天津港湾工程设计院中海物探工程勘察公司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
天津市园林规划设计院天津市邮电设计院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天津市水利勘测设计院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电信规划设计院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玻璃钢研究设计院北京电铁通信信号勘测设计院北京交科公路勘察设计院北京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院
东海海洋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水务工程设计研究院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公司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五钢工业设计院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院
上海电子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工程化学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交通运输工程设计所
重庆燃气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三峡水电建筑勘察设计院重庆市川东燃气工程设计研究院重庆市万州规划设计研究院
重庆市移动通信规划设计院公司重庆市高新岩土勘察设计院重庆市给水工程设计院重庆市公用事业设计研究院
重庆市广厦规划建筑设计院重庆市机械工程设计院重庆市建工设计院重庆市建筑材料设计研究院
上海市民防地基勘察院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设计研究院 上海金山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嘉定规划设计院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的通知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5.08.02•【字号】湘政发[2005]16号•【施行日期】2005.08.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的通知(湘政发[2005]16号)长沙、株洲、湘潭市人民政府,省直有关单位:省发改委组织编制的《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并根据此编制相关下位规划,抓紧实施本规划提出的项目,加快长株潭经济一体化进程。
湖南省人民政府二00五年八月二日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2005年5月)项目名称: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委托方(甲方):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担方(乙方):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事业法人代码:40001083—0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等级:甲级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编号:[建]城规编第(021001)院长:李晓江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总规划师:杨保军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院规划设计成果专用章:(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规划设计成果专用章)规划设计编制完成时间:2005年03月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与区域规划设计所主管院长:李晓江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主管总工:蒋大卫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主管所长:朱波高级城市规划师主管主任工:赵朋高级城市规划师项目负责人:严奉天高级城市规划师许顺才高级城市规划师刘贵利高级城市规划师博士杨明松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项目组成员:谈绪祥高级城市政规划师原科技业务处处长张圣海高级城市规划师孙志涛高级城市规划师张文奇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晏群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李宁城市规划师靳志强城市规划师石永洪城市规划师王新峰城市规划师张有坤助理规划师郝天文高级工程师康光明助理规划师刘昭黎助理规划师倪有为助理规划师于伟助理规划师秦波城市规划师湖南省委、省人民政府领导:杨正午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周伯华湖南省人民政府省长于幼军湖南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徐宪平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罗桂求湖南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顾问湖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省人民政府长株潭办公室和省属各部门:陈淑红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毛腾飞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总经济师萧大雍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顾问首先庆湖南省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协调办公室处长卢庆沙湖南省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协调办公室高级规划师徐永健湖南省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协调办公室博士XXX 湖南省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协调办公室副处长国家开发银行湖南分行:梅家祥行长长株潭三市人民政府、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长株潭办公室、三市规划局:赵小明长沙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黄兰香株洲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朱明华湘潭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朱志刚长沙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杨辉长沙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杨泽民株洲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谈文翔株洲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倪泽民湘潭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黄亦工湘潭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冯意刚长沙市规划局王振湘株洲市规划局龙正辉湘潭市规划局曾参加过规划的有关领导:储波湖南省人民政府原省长张支川湖南省人民政府原省长贺仁雨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罗先迎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助理巡视员协编单位及主要参加人: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叶舜赞教授方创琳教授博导梁涛研究员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研究所杨文捷主任李景盛研究员张康敏副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郝晋华教授博导郭文华博士中国旅游学院范业正副教授王琢硕士北京大学蔡运龙教授博导李军博士目录绪论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城市群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第三章城市群空间组织第四章城市群区域和核心地区土地利用第五章产业发展和布局规划第六章交通运输设施体系和通道建设第七章能源、供水、污水处理、防洪排涝第八章环境资源保护和利用第九章生态建设和空间管治第十章近期建设和主要规划项目附表一附表二绪论2000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先后承接了湖南省湘潭市、浏阳市、株洲市、衡阳市、永州市、醴陵市、湘乡市和湘西里耶镇等城市的总体规划编制任务,特别是2001年上半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规院”)接受湖南省人民政府长株潭经济一体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长株潭办”)的委托,承担了湘江生态经济带总体规划国际咨询的技术咨询工作,该工作从三市一体化的研究高度出发,提出了整体的框架研究报告,保证了湘江生态经济带总体规划国际咨询工作沿正确的技术路线圆满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主管院长: 李晓江 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主管总工: 杨保军 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主管所长: 朱子瑜 教授级高级规划师(研究2室) 编制人员名单:
项目负责人: 朱 波 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蔡 震 高级规划师
项目参加人:
区域所 朱 波 教授级高级规划师
信息中心 张高攀 城市规划师
区域所 殷会良 城市规划师
城乡所 高 捷 城市规划师
水规所 姜立晖 高级工程师
上海分院 蔡 震 高级规划师
郑德高 教授级高级规划师
张晋庆 城市规划师
陈 烨 城市规划师
李维炳 助理规划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