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

合集下载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1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1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1 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三态”和“温度的测量”。

1. 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介绍三种态的特点和相互转化的条件。

2. 温度的测量:摄氏度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温度计的读数方法,以及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的三态及其特点,知道三种态之间的相互转化条件。

2. 掌握摄氏度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读取温度计的示数。

3. 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温度计的读数方法和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的识别。

2. 教学重点:物质的三态及其相互转化条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温度计、固体、液体、气体等物质样品。

2. 学具:温度计、实验记录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观察教室内的物体,引导学生思考物质存在的三种态。

3. 实验演示:教师进行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演示,包括如何正确放置、读取温度计的示数等。

4. 学生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温度计测量不同物质的温度,记录实验数据。

6. 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物质的三态固态: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液态:没有固定的形状,有一定的体积气态: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2. 温度的测量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正确放置、读取示数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了解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物质的三态及其特点。

简述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2. 答案:物质的三态:固态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液态没有固定的形状,有一定的体积,气态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正确放置温度计,保持温度计的示数在视线水平线上,读取示数时保持温度计稳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检查学生对物质三态和温度测量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教学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反思。

2.1 物质的三态 温度测量

2.1  物质的三态  温度测量

课题:§2.1物质的三态温度测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物质三种状态的不同特征,会使用酒精灯。

(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自学能力。

【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观察,感受水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下的不同特征,利用语言将这些特征描述出来。

(2)、组织学生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并认真分析、讨论、总结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相互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理。

(2)、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与交流,学会使用酒精灯并归纳水的三态及特征。

(2)、以演示温度计为器材,使学生自己得出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及构造。

(3)、通过实验使学生自己总结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难点】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入课题〗:欣赏几个画面:冰川、河流、云、雨、雾、雪等。

〖问题〗:你知道物质有几种状态吗?这些状态如何转化?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学生猜想〗:……〖教师〗:简单总结,引入新课§2.1 物质的三态温度测量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观察水的三态及其特征〖活动〗:平常对烧开水我们较熟悉,今天我们大家首先一起来烧“冰”,观察一下有哪些现象发生?(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认识水的三种物态)〖想一想〗:水有那些状态?不同状态下的水,它们的形状、体积有和特点呢?〖过渡〗:水的三态不同,会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学生〗:……(温度)〖提示〗对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教师应做出示范并强调以下几点:·绝对禁止用一只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应该用外焰去加热。

·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灯帽盖灭,不能吹灭。

·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

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

第二章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目标:1、通过观察感受水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下的不同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些基本特征描述出来。

能列举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不同状态的物质。

学会使用酒精灯。

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尝试对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发表自己的见解,增强环保意识。

重点:1、通过对水三态观察,学习用科学的语言归纳表述三态的特征。

2、通过阅读说明书掌握温度计的使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用具:教师:铁架台、酒精灯、烧杯、温度计、火柴、冰块、自来水、热水、试管、锥形瓶、VCD片。

学生:铁架台、酒精灯、烧杯、温度计、火柴、自来水。

学习过程:思考:水能载舟、水亦能覆舟,水造福于人、水也能给人带来灭顶之灾。

你知道洪水从哪儿来的吗?天上下的雨水从哪儿来的吗?阅读课本P29章导图】:可知云、雨、露、雾、霜、雪、雹都是的“化身”,水在不同的状态下,水有不同的的特征。

要点1:物质的三态思考:“云雨雾露霜雪雹”是水的何种状态?水有哪些状态?你的依据是什么?结论:水有____、_____、_____三种状态,因为自然界中的水固态有_______________,液态有__________,气态有________。

思考:冰、水、水蒸汽,在冰转化成水、水转化成水蒸汽过程中,其形状、体积的变化有什么特征?总结:通常情况下,所有物质一般都有三态:,,。

活动:日常生活中的物质有着不同的状态,请仔细观察家中厨房里的不同物质分别举例:气态物质:_____________ 。

液态物质:______________。

固态物质:_______________。

思考:冰块是什么状态?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看到水的三种状态?我们必须学会一种常用的加热工具_____________。

要点2:酒精灯的的使用(演示)阅读酒精灯的使用:强调个别使用注意事项总结:酒精灯的使用:a、酒精灯的温度最高,应该用加热。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

第二章物态变化(讲义)教学内容:温度的测量;三类物态转换教学重难点:温度计的使用、三类物态转换知识梳理:第一节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物质的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变,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

比如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物态的转变与温度有密切关系,为了深入研究,首先对温度的测量进行学习。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热物体温度高,冷物体温度低。

常用单位:摄氏度,符号为℃。

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分别用0℃和100℃表示,0℃ 和100℃之间分为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 摄氏度。

例题:(1)生活中几个常见的温度:令人感觉舒适的温度为。

人体正常的体温为。

(2)下面对0℃的说法正确的是()A、0℃是指没有温度。

B、0℃是指最低的温度。

C、0℃标准大气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无法确定2、温度计(1)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要正确使用温度计,一定要到“两看清,一注意”。

①测量前要看清量程,看清分度值②使用温度进行测量时,要是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要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一段时间,待示数稳定了,再来读数;读数时要让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上表面相平. ③注意不要让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例题:(1)在制作液体温度计时,为了提高灵敏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玻璃管内颈细一些B.玻璃管内径粗一些C.玻璃泡容积小一些D.以上都不正确(2)小丽测量烧杯中热水温度时,将热水倒入另一杯中少许,然后像图所示的那样测量和读数,她这样做被小宇找出了一些错误,但有一条找的有问题,请你把它找出来()A、不应将水倒入另一烧杯,这会使温度降低• *B、水倒得太少,温度计玻璃泡不能完全浸没;C、读数时,视线应该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1D、应该将温度计取出读数,而不应放在水中读数(3)温度计是一种常见的测量工具,如图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是()A.-4℃ B.-6℃.C.6℃ D. 16℃(4)严冬,湖面上结了厚厚的冰,但冰下面鱼儿仍在游动为了为了测出冰下水的温度,,李刚同学在冰上打了一个洞,拿来一只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种方法测水温,正确的做法是()A.用线将温度计栓牢从洞口放入水里,待较长时间后从水里提出, 数。

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

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

体温计
使用之前甩一甩
图表示温度计的一部分,它们的 示数是 ℃
地球的“温室效应”是如何形成的?
温室气体
二、温度计
1、常见温度计的种类












2、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
a、构造
由装酒精、煤油或水银的玻璃泡和 细管组成。外罩玻管并标上刻度。
b、现象
细管Βιβλιοθήκη 温度升高时,液面上升;温度降低时,液面下降。 玻
c、原理


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现象。 璃

液体
正确使用温度计
◆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玻璃泡要与被测量物体充分接触;不能接触容器底或壁。 ◆测量时不能立即离开被测物体,待示数稳定时再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仍要和被测物体接触,视线与温度计内液柱 上表面相平。
温度 温标
◆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摄氏温标:
由瑞典科学家摄尔西斯(Celsius)首创。它规定: ◆以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摄氏度; ◆以1标准大气压(100千帕)下纯水沸腾时温度为100摄氏度。 ◆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分,每等分为1摄氏度。 ◆摄氏温标的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

第1课时 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

第1课时 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

第二章物态变化第1课时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预学目标1.知道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及其特征.2.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3.学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学会使用酒精灯.教材导读一、物质的三态1.请你认真阅读教材P30“信息快递”,了解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并完成下列填空.(1)酒精灯的______温度最高,应用它的______去加热.(2)绝对禁止用一个酒精灯去______另一个酒精灯.(3)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灯帽______灭,不能______灭.(4)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刻用湿抹布__________.2.观察水的三种状态及其特征(1)在教材P30图2-1所示的活动中,我们会看到烧杯中的冰块因不断吸收热量而逐渐变为______,随后水的温度不断升高,直至沸腾,沸腾后水面上出现大量水雾,杯中的水不断减少,那么水到哪里去了呢?原来,水变成了______,散失到空气中了.(2)通过上述活动,请你想一想:水有哪些状态?不同状态下的水,它们的形状、体积有何特点?请将答案填在下表中.3.通常情况下,人们将水的三种状态称为水的______.其他物质一般也有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状态,称为物质的三态.请你列举自然界或日常生活中三种不同状态的物质各三例:(1)固态:______、_______、_______;(2)液态:_______、_______、_______;(3)气态:_______、_______、_______.4.常温下的水呈______态,温度升高可以使水变成水蒸气而成为______态;温度降低,可以使水结成冰而成为_______态.可见,物质处于什么状态与它的_______有关.二、温度的测量1.练习使用温度计(1)请你仔细观察教材P31图2-6所示的常用温度计,了解它的构造,并将观察结果填写在下面的空格里,常用温度计是一根粗细均匀、两端封闭的_______管.下端有一个_______泡,内盛少量_______,玻璃管的外壁标有_______.(2)请你认真阅读教材P31至P32的“液体温度计的说明书”,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并完成下列填空.①原理: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_____________的性质工作的.②使用方法:Ⅰ.测量前,观察所要使用的温度计,了解它的_______和_______;Ⅱ.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_______,在测液体温度时玻璃泡不能与容器的_______和_______接触;Ⅲ.待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仍须_______;Ⅳ.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_______.(3)请你认真阅读教材P32“信息快递”,知道温度的常用单位――摄氏度(℃)的规定,并自行归纳下列要点:①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所用的温标是_______温标,所测得的温度值的单位是_______;②摄氏温标以通常情况下_______的温度作为0摄氏度,以标准大气压下_______的温度作为100摄氏度,将0摄氏度至100摄氏度之间等分为_______份,每一等份是一个单位.叫做_______.摄氏度用符号_______表示.(4)请你根据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判断,教材p32图2-7所示的几种操作方法中,谁对?谁错?:图(a)中只有第_______幅图所示的操作是正确的,其余三幅图的操作错误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②图(b)中只有第_______幅图所示的操作是正确的,其余两幅图的操作错误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③图(c)中俯视和仰视违背了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_______的原则,是______的操作方法,只有中间的图是正确的.(5)你在家完成教材P32“做一做”活动时,应注意下列几点:①实验前,可先从温度计上读出室温,体验一下人在此温度下的感觉,再以此作为标准,通过手触摸,认真估测冰块、自来水和温水的温度;②在测冰块温度时,应尽量选用颗粒较小的冰屑,以便于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能与冰充分接触;③要严格按要求正确使用温度计,并马上记下测量结果,然后与估测温度进行比较,以提高自己的估测能力.2.体温计请你认真阅读教材P34本节课后练习第3题内容,了解体温计在构造上、使用上与常用温度计的区别,并将相关要点填入下表中.例题精讲例1 有以下6种物质:铁、牛奶、水晶、白酒、水银、饼干.按物态把它们分成两类:一类是______态,包括_____________其特征为_____________;另一类是______态,包括_____________,其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铁、水晶、饼干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是固体;牛奶、白酒、水银有流动性,有体积无形状,是液体.解答:固铁、水晶、饼干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没有流动性液牛奶、白酒、水银具有一定的体积,没有一定的形状,有流动性点评:区分物质的不同状态,应从“是否具有一定的形状”、“是否具有一定的体积”和“是否具有流动性”三方面进行判断.例2 下列温度中最接近23℃的是( )A.人体的正常体温B.北方冬季的平均气温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D.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提示:人体的正常体温一般在37℃左右,北方冬季的平均气温在0℃以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约是0℃,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在22℃左右.解答: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物体温度值的感知情况,这是近年来物理中考中的一类热点题型.知道生活环境中常见物体的温度值是解题的关键.例3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_______和认清它的分度值,小明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分别进行了三次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如图乙所示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_______℃,水的温度是_______℃.提示:甲图A中的温度计离开了被测液体,B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未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A、B均错,C对,因为温度计上的数字不标出“+”、“-”号,所以温度计读数的一般程序是:先看清液柱向什么方向膨胀,以确定图中所标数字的正、负.本题乙图中的液柱向上膨胀,故上边的数值大于下边的数值,左图中是-10,右图中是+80、+90;再看清分度值,乙图中0与10之间有10个小格,故分度值是1℃;最后确定液面对应的数值,左图中的液面比0低两个小格,故冰的温度是-2℃,右图中的液面比90低两个小格,故水的温度是88℃.解答:量程C-2 88点评:能从测量仪器上正确读数,是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之一.温度计的读数在初中物理中是较为复杂的,因为它首先要确定读数的正与负,希望同学们加强对温度计读数的训练,形成过硬的读数技能,以便于触类旁通.将学得的读数技能迁移到以后的学习中去.例4 某体温计示数是38℃,若粗心的护士仅消毒后就直接用它去先后测量体温分别为37℃和39℃的病人,则该体温计的示数先后分别是( )A.37℃和39℃B.38℃和39℃C.37℃和38℃D.37℃和37℃提示:体温计盛水银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做得非常细的缩口,水银受热膨胀后能通过缩口升到上面的玻璃管里;而当水银变冷收缩,却不会通过缩口退回玻璃泡,水银仍保持原来高度,即示数不变.所以这支体温计能正确测出39℃的体温,而测低于38℃的体温时却仍然是38℃.解答:B点评: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决定了使用时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由于缩口的作用,在使用前应该将水银甩回到玻璃泡内,否则读数可能是不正确的哟!热身练习1.我们生活在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中,一般物质都有三种状态,分别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水处于_______态时,形状、体积都固定;处于_______态时,形状不固定,但体积固定;而处于_______态时,形状和体积都不固定.2.图中温度计的量程是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_,示数为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3.在防范甲型H1N1流感疫情中.体温计发挥了重要作用,体温计是根据水银的_______性质制成的,它的量程为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_,图中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_℃,请写出一点有关体温计使用的注意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有关酒精灯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5.0℃的水和0℃的冰,两者相比较( )A.0℃的冰要冷一些B.0℃的水要冷一些C.冷热程度相同D.物态不同,无法比较6.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A.长跑运动员的体温可达46℃B.一般洗澡水的温度约为75℃C.沸水的温度(标准大气压下)约为100℃D.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为30℃7.下图表示几名同学在“练习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实验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1.固态液态气态固液气2.-10~50℃l℃-8℃零下8摄氏度(或负8摄氏度)3.热胀冷缩35~42℃0.1℃38.5 使用前甩一甩(或用酒精棉球消毒,或测量时体温计玻璃泡与人体充分接触一段时间后再读数)4.A 5.C 6.C 7.D。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物质的三态和温度的测量。

物质的三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它们之间可以通过温度和压力的变化相互转化。

温度的测量是物理学中基本技能之一,本节课将介绍摄氏度和温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的三态及其特点;2. 掌握温度的概念和摄氏度的定义;3. 学会使用温度计进行温度的测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质的三态及其特点,温度的概念和摄氏度的定义,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难点:物质三态之间的转化条件,温度计的准确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温度计、固体、液体、气体样品;学具:温度计、实验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物质状态,如冰、水、蒸汽等,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不同状态。

2. 讲解物质的三态:介绍固态、液态和气态的特点,解释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

3. 讲解温度的概念:通过实验和讲解,使学生理解温度的含义,知道温度是衡量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4. 介绍摄氏度:讲解摄氏度的定义和起源,使学生掌握摄氏度的概念。

5.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讲解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示范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进行温度的测量。

6.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温度计测量不同状态物质的温度,记录实验数据。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物质的三态固态: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液态: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气态: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温度的概念温度是衡量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摄氏度:以水的冰点和沸点为标准,规定冰点为0℃,沸点为100℃,中间分为100等份,每份为1℃。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 选择合适的温度计2. 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3. 测量前校零4. 温度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5. 读数时保持温度计的稳定七、作业设计1. 物质的三态特点是什么?2. 温度的定义是什么?摄氏度是如何规定的?3.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有哪些?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使学生掌握了物质的三态及其特点,温度的概念和摄氏度的定义,以及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物态变化知识点填空

物态变化知识点填空

2.1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1、物质三态:物质具有三种状态举例说明水的三态:。

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

2、物态变化:。

3、温度:。

单位:;0℃:;100℃:。

4、温度计①原理:②构造:③使用:使用温度计以前,要注意观察量程和认清分度值④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做到以下几点:a.测量前,;b.测量时,;c.读数时,。

6、体温计,实验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注:①用未甩过的体温计测量体温时的特点:;②如何提高温度计的精度:。

2.2汽化和液化1、汽化:;汽化需要;汽化的两种方式:。

2、蒸发①定义:;②特点:。

③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④应用实例:。

3、沸腾①定义:汽化现象。

②液体沸腾过程的特点:a温度:;b气泡:。

③沸点:。

④液体沸腾的两个条件:。

⑤如何缩短加热时间:。

⑥绘制沸腾图像;⑦利用液体的沸点不同分离出液体。

4、液化:;液化需要;液化的两种方法:。

①解释水蒸气遇冷液化放热的实例②被100℃的水与100℃的水蒸气烫伤,哪个更厉害?2.3熔化和凝固1、熔化:,熔化需要;凝固:,凝固需要。

2、探究冰、蜡的熔化特点①实验中用的是何种加热法?;这样实验的优点是:。

②实验中用碎冰还是整冰块?为什么?。

③实验中观察什么?;记录什么?。

④冰在熔化过程中的温度特点:;冰在熔化过程中的状态:;熔化时间:;冰的初始温度:。

3、晶体:举例:;非晶体:举例:。

①熔点:。

②晶体熔化过程中的特点:。

③晶体的熔化条件:。

4、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

注:高温、低温情况下温度计的选择。

2.4升华和凝华1、物质从直接变成叫升华,从直接变成叫凝华。

升华需要;凝华需要。

2、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

3、解释人工降雨、舞台上白雾的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
一、选择题
1.以下温度最接近25℃的是()
A.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
B.北京冬季最冷的室外温度
C.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2.-20℃的正确读法是()
A.负20摄氏度
B.零下摄氏20度
C.负摄氏20度
D.零下20度
3.用同一只温度计测0℃的水和0℃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的水温度高
B.0℃的冰水混合物温度高
C.二者温度相同
D.无法比较
4。

水银温度计中封闭着一定量的水银,在用这种温度计测量温度的过程中,水银发生热胀冷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计中水银的状态不变
B.温度计中水银的体积不变
C.温度计中水银的高度不变
D.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不变
5.某同学测得沸水的温度只有92℃,失误较多,但下列操作中不可能产生这一失误的原因是()
A.温度计的玻璃泡跟沸水没有长时间接触就读数
B.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完全浸没在沸水中
C.将温度计从沸水中取出读数
D.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沸水中,并经过一段时间后,在沸水中读数
6.下面关于常用温度计的使用中,错误的是()
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的最高刻度的温度
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D.读数时,可以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再读数
7.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计示数分别是()
A.上升高度一样,示数一样
B.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亦大
C.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D.内径粗的升得高,示数也大
8.两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9℃,经过消毒后直接用来测量体温是36℃和40℃的两个病人,则这两支温度计的读数分别是()
A.36℃和40℃
B.40℃和40℃
C.39℃和40℃
D.39℃和39℃
二、填空题
9.温度是表示______的物理量,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温度计上的字母℃表示采用的是______温度。

10.某实验小组自制了一个简易温度计(如图1)。

它的原理是利用液体的性质。

为了给它标上刻度,在标准大气压下将温度计放入中,将液面处标记为0℃;再将温度计放入中,将液面处标记为100℃。

图1
11.人体正常体温为 ℃,一般体温表的测量范围是 ℃到 ℃。

用两支准确完好的体温表同时测同一病人的体温,一支读数为38℃,另一支读数为39。

2℃,该病人的体温应是 ℃,造成两支读数不同的原因是 。

三、综合题
12.小明要自制一支温度计,需要刻上刻度。

在一个大气压下,他把温度计先后放入冰水混合物和沸水中,分别标出温度计中液柱达到的位置A 和B 。

将该温度计放在刻度尺旁,如图2所示,此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应该是: 。

13。

如图3所示,放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的两支温度计a 、b ,加热
时,b 温度计的示数始终比a 温度计的示数高,其原因是_________。

14.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自制了一个简易温度计,如图4所示,A 为一
塑料瓶,B 为吸管,通过软木塞与A 相连,管下端插入水槽中,使管
内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 ,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测出对应水柱高度h ,记
录数据如下表:
(1)此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 。

(2)用此温度计能测29℃及其以上的温度吗?
(3)利用此温度计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

图4
二、汽化和液化
一、选择题
1.如图1所示,是山上雨后形成的美丽雾气。

关于雾的形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雾是从山中冒出来的烟
B.雾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水珠
C.雾是从山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
D.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2.已知液态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183℃、-196℃和-78.5℃。

如果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用降温的办法,用空气来提取这些气味,那么温度下降时首先液化被分离出来的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整个空气同时液化无法分离
3.如图2所示的情景,是研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在这个探究方案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图(a)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关系的
②图(b)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关系的
③图(c)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附近气流快慢关系的
④整个过程中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进行探究的
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均正确
4.下列关于汽化的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B.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C.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
D.烧开水后,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
5.下列现象中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正确的是()
A.春天早晨空中出现的雾──汽化、吸热
B.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蒸发、放热
C.秋天早晨草上出现的露珠──液化、放热
D.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沸腾、吸热
6.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3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

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C.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7.下列几种情况下,戴眼镜的人的镜片上不会因沾上“水气”而变模糊的是()
A.冬天,戴眼镜的人从温暖的室内走到室外
B.揭开饭锅的锅盖时眼镜太靠近“热气”
C.夏天,从开有空调的房间走出去
D.戴着眼镜进入热气腾腾的浴室内
二、填空题
8.雪糕是大家都喜爱吃的冷饮,夏天当我们吃雪糕时撕下包装纸会发现冒“白气”,实际上“白气”是雪糕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

根据你的观察,雪糕冒出的“白气”符合实际的是如图4中的。

9.为了缓解五一期间炎热,上海世博园内启动了喷雾降温措施。

经过喷雾降温,园区比上海市区凉爽3~5℃。

请问:这些“白雾”是(选填“液态”或“气态”);喷雾降温是利用“白雾”原理来降温的。

10.如图5所示,烧杯甲和试管乙内都装有水,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使杯中水沸腾,若不断加热,乙试管中水能否沸腾?
图5
11.端午节,小盼和小汉帮妈妈煮粽子。

煮粽子的水烧开后,小盼认为要继续将火烧得很旺,使锅内水剧烈沸腾,这样会很快将粽子煮熟。

小汉则认为,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让锅内水微微沸腾,同样能很快将粽子煮熟。

你认为谁的想法更合理?你的理由是什么?
三、实验题
12.学习有关蒸发的知识时,老师让大家做一个实验:拿一支温度计,测出教室内空气的温度为25℃,再测出瓶内酒精的温度为25℃。

把温度计从酒精中拿出来,观察到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沾有酒精,同时看到温度计示数迅速下降。

把瓶内液体换成水进行实验,则温度计示数下降并不明显。

根据实验,回答问题:(1)温度计从酒精中拿出来后,其示数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A.一直下降
B.先下降再升高
C.先下降再升高最后不变
D.下降后保持不变(2)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沾有酒精,为什么会使温度计示数迅速下降?
(3)怎样能使沾有水的温度计示数下降较快,说出你的方法,并说出这样做的原因。

13.小汉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遇到了以下问题,请帮助他思考。

图8
(1)图8甲是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该先固定A、B两铁圈中的铁圈。

该装置中的错误之处是:(2)对水加热了很长时间后水才沸腾,如果要适当缩短实验时间,请写出一种可以采用的办法:。

(3)图8乙中A、B是水中不同深度的两处,请你根据水沸腾时的情况大致画出A、B处气泡的大小。

(4)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温,得到下表的数据,根据数据分析可得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请在方格纸上画出“温度—
14.小盼同学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
(1)根据表中的数据可推知,小盼做上述实验时的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_______℃左右。

(2)根据图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知沸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能热水器现在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在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说明书中要求:每天晚上洗浴之后,请您及时向热水器中补充冷水。

实践证明,晚上及时补充冷水比第二天早晨补充冷水,得到的热水温度要高些。

请你运用上面的规律,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