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比:被染物重量与染液体积之比

合集下载

《染色技术》课堂练习一(第一章至第三章)

《染色技术》课堂练习一(第一章至第三章)

一、填空题1、纤维素纤维染色常用的染料是活性染料、还原染料等,涤纶纤维染色常用染料是分散染料,锦纶纤维中染色常用的染料是酸性染料,蛋白质纤维染色常用的染料是酸性染料、酸性媒染染料等,腈纶纤维染色首选染料是阳离子染料。

2、织物的染色方法分为两大类即浸染法和轧染法,且在浸染法工艺配方中染料的浓度用owf%表示。

3、染料的三段命名法包括冠称、色称和尾注三部分。

4、颜色的三项基本要素是色相、纯度和亮度。

5、染色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吸附、扩散和固着。

6、染色是染料从染液中自动地转移到纤维上,并在纤维上形成均匀、坚牢、鲜艳色泽的加工过程。

7、浴比是布重与染液的比重。

8、上染百分率:指染色达到平衡时,纤维上的染料量占投入染浴中染料总量的百分数。

9、染色达到平衡时,纤维上的染料量占投入染浴中染料总量的百分数称之为上染百分率。

10、在染色过程中加入电解质能加速染料的上染的现象称之为促染。

11、染色牢度除日晒牢度分8级外,其它均分成5级,数字越大牢度越好,一级最差。

12、染料常采用三段命名法,如100%活性艳蓝B-RV,100%表示力份(尾注),活性表示冠称,B-RV表示尾注。

13、半染时间:染色过程中,染料的上染量达到平衡上染量一般时所需要的时间。

拼色并不是随意可以拼在一起的,需要半染时间相等或相似的几个染料相拼14、染色牢度是指染品上的染料在染后加工过程中或在服用过程中,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影响时,能否保持原色色泽状态的能力。

染品在出厂前常需测定的牢度一般有耐洗牢度、耐摩擦牢度、耐日晒牢度等。

15、轧染中为防止染料泳移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有降低轧余率、采用红外线预烘热风烘干(烘筒烘干,温度由低到高)、加防泳移剂等16、上染速率太快,上染百分率太高,则常常会造成上染不匀,不透现象。

17、染料在溶液中存在的基本形式有染料的电离、染料的溶解、染料的聚集、染料的分散四种。

18、在染后皂煮时,若皂煮过久,染料分子凝聚过大,则一般会引起摩擦牢度差19、轧染时易产生头深现象的本质原因是染料的亲和力太大(造成后面的染料变稀)。

染色配方计算.

染色配方计算.
如:织物重1g,染料用量10mg, 织物重1kg,染料用量10g 。
浴比:指染色时,织物的质量与所加染液的体积之比。
工厂中: 织物的质量( kg)与染液的体积(L)之比; 实验室中:织物的质量(g)与染液的体积(mL)之比。
《染整应用化学》多媒体课件 问题:上题染色处方中,若要浸染1Kg织物,则需要
染色配方计算
例如:某棉布浸染工艺处方:
活性艳红x-3B(owf)
NaCl(促染剂)
1%
30g· L-1
Na2CO3(固色剂)
浴比:1:20
15g· L-1
owf=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指染料的用量为织物重的1%,
如:织物重1g,染料用量10mg, 织物重1kg,染料用量10g 。
owf=1% —— 指染料的用量为织物重的1%,
的染料和助剂各为多少? 活性艳红x-3B染料: 10g
染液的总体积为 : NaCl : Na2CO3 : 20L 600g 300g
首页
前页
后页
结束
《染整应用化学》多媒体课件
注:活性染料
owf<1% 1%<owf<3%
浅色 中色
owf>3%
深色
首页
前页
后页
结束

染整工艺题库(2)

染整工艺题库(2)

染整工艺题库(2)染整工艺题库一、名词解释1、活性染料:活性染料是一种水溶性染料,在其分子结构中至少含有一个反应性基团,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纤维素纤维中的羟基、蛋白质纤维及聚酸胺纤维中的氨基等发生反应,使染料成为纤维分子的一部分。

活性染料又叫反应性染料或键合染料。

2、直接染料:是指可以不依赖其它介质帮助而直接上染棉、麻、丝、毛和粘胶等纤维的一类染料。

3、直接性:染料脱离染液而向纤维转移的性能称直接性。

4、上染:就是染料离开染液而向纤维转移,并使纤维染透的过程。

5、上染率:上染到纤维上的染料量与原来染液中所加染料量的比率。

6、上染百分率:上染到纤维上的染料数量占投入的染料总量的百分率。

7、上染过程:染料舍染液向纤维转移的过程。

8、染色速率:指染色趋于平衡的速率。

12、浸染:是将被染物浸渍在染液中,通过循环使染液与被染物相对运动,经过一定时间使染料上染纤维并固着于纤维上的染色方法。

又称竭染。

13、浴比:织物重量(千克)和加工液体积(升)之比。

14、轧染:是将织物在染液中经短暂的浸渍后用轧辊轧压,将染液挤入被染织物的组织空隙中,同时轧去织物上多余的染液,使染液均匀地分物上,然后经过汽蒸或焙烘等后处理来完成染料对纤维的上染过程。

15、轧液率:织物经过浸轧加工后所带加工液的重量占原来干布重量的百分比。

16、染色牢度:染色牢度是指染色产品在使用或染色以后的加工过程中,在各种外界因素的作用下,能保持原来的色泽的能力(或不褪色的能力)。

17、染色:染色是借染料与纤维发生物理化学的结合或借用化学方法在纤维上生成颜色,而使纤维制品成为有色物体的加工过程。

18、半染时间(t 1/2):就是染料上染达到平衡上染百分率一半时所需要的时间。

19、移染性:如果我们将一块白布和一块有色布放在同一个空白染浴中处理,色泽较浓的布样由于解吸,通过染液流动和自身的扩散会使白布也染上颜色,这就是所谓的移染。

20、泳移:是指浸轧染液后的织物在烘干时,织物内的染料会随水分蒸发而移向织物表面的现象。

纺织品练漂技术-有答案

纺织品练漂技术-有答案

一、名词解释1. 丝光棉纤维用浓烧碱溶液浸透后,可以观察到棉纤维不可逆的剧烈溶胀。

如果在对纤维施加张力时浸浓碱,不使纤维收缩,此时纤维表面皱纹消失,成为十分光滑的圆柱体,对光线有规则地反射而呈现出光泽。

若在张力持续存在时水洗去除纤维上碱液,就可以基本上把棉纤维溶胀时的形态保留下来,成为不可逆的溶胀,此时获得的光泽较耐久。

由于烧碱能进入棉纤维内部,使部分晶区转变为无定形区,去碱、水洗后这种状况也基本保留下来,棉纤维的吸附性能也因此大为增加。

2. 浴比浴比(Liquor ratio or water-to-goods ratio )= 溶液重量/织物重量,以体积量度代替重量量度,稀溶液比重d≈1.,故1kg≈1L,故转化为溶液体积(L)/织物重量(kg),即每公斤织物需加工液升数。

3. 永久硬度硬水中硫酸钙在水煮沸时并不析出,称为永久硬质。

4. 带液率带液率(吸液率、轧余率):织物经浸轧后所带溶液重量占织物干重(空气干燥)的百分率5.表面活性剂印染加工几乎都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由于水具有较大的表面张力,使水溶液不能迅速良好地对纤维润湿、渗透,不利于印染加工的进行。

为此,常在水中加入一种能降低水表面张力的物质,这种物质叫做表面活性剂.6. 煮练煮练是棉及棉型织物前处理工艺中主要工序,因为棉纤维伴生物、棉籽壳及退浆后残余浆料都必须通过煮练除去。

使织物获得良好的润湿性及外观,以利后加工顺利进行。

7. 碱缩织物在无张力条件下浸渍浓烧碱液,然后织物以松弛状态堆置,任其自由收缩,可使织物变得紧密、富有弹性,称做碱缩,多用于棉针织物汗布的加工。

二、填空题1、棉织物前处理须经烧毛、煮练、漂白、丝光等工序,工艺流程较长,使用的设备也多。

经过这些加工过程,可以除去棉纤维中的天然杂质及纺织过程中带来的浆料污物,获得纯净的棉织物,为后续印、染工序提供合格的半制品。

2、棉及棉型织物都用氧化型漂白剂进行漂白,常用氧化型漂白剂有次氯酸盐、过氧化氢、亚氯酸钠。

大学本科-纺织品染色工艺学复习资料整理

大学本科-纺织品染色工艺学复习资料整理

纺织品染色工艺学题型名词解释10-20分、填空15-20分、判断10分、简答5道30-40分、简述(叙述助剂的作用,某步骤的目的)10-20分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染色:用染料按一定的方法使纤维、纺织品获得颜色的加工过程拼色: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染料进行拼混染色来获得一定的色泽的过程染色牢度:是指染色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或以后的加工处理过程中,纺织物经受各种因素的作用而在不同程度上能保持原来色泽的性能(或不褪色的能力)耐日晒牢度:染色物在日光照射下保持原来色泽的能力,分为8级,1级最低,8级最高(测试方法:将试样和8块蓝色标样在同一规定条件下进行曝晒,看试样褪色情况和哪一块蓝色标样相当而评定其耐日晒色牢度)耐洗色牢度:是指染色物在肥皂等溶液中洗涤时的色牢度,包括原样褪色和白布沾色等级按“染色牢度褪色样卡”(灰色样卡)和“染色牢度沾色样卡”的规定评定,样卡分5级9档,每档相差半级,以1级最差,5级最好耐摩擦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和耐湿摩擦色牢度,后者一般比前者差,分5级,1级最差,5级最好生态纺织品:是指那些采用对周围环境无害或少害的原料,并合理利用这些原料生产对人体健康无害的纺织产品,查阅相关标准浸染:将纺织品浸渍于染液中,经一定时间使染料纤维并固着在纤维上的染色方法特点:间歇式生产,效率低,设备简单,操作容易浴比:浸染时染液质量与被染物质量之比,习惯上将染液体积(L)与被染物质量(kg)之比称为浴比轧染:将织物在染液中经过短暂的浸渍后,随机用轧辊轧压,将染液挤入纺织品的组织空隙中,并除去多余染液,使染料均匀分布在织物上,染料的固着是在以后的汽蒸或焙烘等处理过程中完成的特点:一般是连续染色加工,生产效率高,适合大批量织物染色,但被染物所受张力较大,通常用于机织物染色带液率(轧液率):织物上带的染液质量占干布质量的百分率泳移:指织物在浸轧染液以后的烘干过程中染料随水分的移动而向受热面迁移的现象由两个原色拼得的颜色叫二次色,二次色再拼色就得三次色染色方法染色设备的分类:1)按染色方法可分为浸染机、卷燃机、轧染机;2)被染物形态可分为散纤维染色机、纱线染色机、织物染色机3)按染色温度及压力可分为常温常压染色机、高温高压染色机4)按设备运转方式可分为间歇式染色机及连续式染色机染色浓度(omf):染料用量对纤维质量的百分数习题:被染物50kg,浴比20:1,染色浓度2%(omf)答:染液体积1000L,染料质量1kg浸轧后的织物烘干的三种方法:无接触式烘干(效率低)【红外线烘干(辐射)、热风风干(对流)】、接触式烘干(效率高)【烘筒烘干(传导传热)】轧染中使染料固着的方法一般有汽蒸、焙烘(或热熔)两种汽蒸:利用水蒸气使织物温度升高,纤维吸水膨胀,染料与化学药剂溶解,同时染料被纤维所吸附而扩散进入纤维内部并固着焙烘是以干热气流作为传热介质使织物升温,染料溶解并扩散进入纤维而固着(与烘干的区别:烘干温度低,焙烘温度高将近200℃)染料的三原色是:黄、青、品红第二章染色基本理论一、名词解释上染:染料舍染液(或其他介质)而向纤维转移并将纤维染透的过程动力边界层:染液流速从染液本体到纤维表面流速降低的区域,厚度与纤维表面的染液流速有关上染百分率(上染率):表示吸附在纤维上的染料量占投入染料总量的百分率上染速率曲线:在恒温条件下进行染色,以纤维上染料浓度或上染率为纵坐标,染色时间为横坐标作图平衡吸附量:染色平衡时纤维上的染料浓度,此时的上染百分率称为平衡上染百分率拼色时,选用半染时间相近或上染速率曲线相近的染料容易获得染得前后一致的色泽吸附等温线:在恒定温度下,将染色达到平衡时纤维上的染料浓度对染料中的染料浓度作图动电层电位(ζ点位):吸附层和扩散层发生相对运动而产生的电位差,用于表示纤维表面的带电情况(不是纤维表面真正的电位,ζ电位的绝对值总是低于热力学电位φ0的绝对值)扩散边界层:染料靠自身的扩散靠近纤维表面的液层(动力边界层内靠近纤维表面的染液几乎是静止的),是动力边界层的一部分,厚度约为动力边界层的1/10,因此与动力边界层的厚度有关,也即和染液流速有关,会阻碍或降低纤维对染料的吸附速率或解吸速率,这种影响会随着扩散边界层的厚度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在染色过程中,若染液流速有差异,会使得纤维表面的扩散边界层厚度不均匀,从而导致吸附速率或上染速率的不均匀,导致染色不匀故而通过提高染液和被染物之间的相对运动速率来降低扩散边界层的厚度,以获得匀染效果。

纺织品染整优秀题目

纺织品染整优秀题目

染色牢度:指染品在使用或在染色以后的加工过程中,染料或颜料在各种外界因素影响下,能保持染色产品原来染色状态的程度。

直接性: 纤维选择地从染液中吸附染料的性能。

亲和力:表示染料从溶液中的标准状态自动向纤维上的标准状态转变的趋势和量度。

平衡上染百分率:指染色达到平衡时,纤维上的染料量占投入染浴中染料总量的百分数。

活性染料固色率:指与纤维结合的染料量占原染液中所加的染料量的百分比。

轧余率:浸轧后,织物上带的染液质量占干布质量的百分率。

上染百分率:指染色结束时,上染到纤维上的染料量占投入染液中染料总量的百分数。

半染时间:达到平衡上染百分率一半所用的时间(t1/2)。

o.w.f:染料重量相对于织物重量的百分比。

浸染:将织物浸在染液中,经一定的时间使染料上染纤维并固着在纤维中的染色方法。

轧染:是将平幅织物在染液中经过短暂的浸渍后,立即用轧辊轧压,将染液挤压进织物的组织和空隙中,同时轧去多余的染液,再经烘干(焙烘),使染料与纤维结合固着的加工过程。

浴比:浸染时,被染物重量和染液体积之比。

泳移:织物在浸轧染液后烘干过程中,染料随水份的移动而移动的现象。

阳离子染料的配伍性:表示拼色染色时,各染料上染速率的一致程度。

染色饱和浓度SD:指用标准染料在100℃、PH4.5、浴比100:1的染浴中,回流染色4小时,上染百分率到95%时,100g纤维上染料重量为该纤维的染色饱和值即Sf。

饱和系数: 腈纶纤维的染色饱和值 Sf 与阳离子染料的染色饱和值 SD之比即为饱和系数f 。

暂时硬度: 水中对应于碳酸氢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的硬度称为暂时硬度。

ppm :每一百万份水中钙镁盐含量换算成碳酸钙的份数(mg/l)。

永久硬度:以硫酸盐、硝酸盐或氯化物形式存在于水中的钙、镁离子称永久硬度。

软水:指的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硬水:硬水是溶有较多含钙、镁物质的水。

印花:使用染料或涂料通过特定的加工方式在织物上形成图案的过程,称为印花。

纺织品检验学

纺织品检验学

一、名词解释浴比:浸染时染液质量与被染物质量之比。

由于染色介质一般为水,则习惯上将染液体积(L)与被染物质量(kg)之比称为浴比。

轧液率:织物上带的染液质量占干布质量的百分率。

泳移:指织物在浸轧染液以后的烘干过程中染料随水分的移动而向受热面迁移的现象。

上染:指染料舍染液(或其他介质)而向纤维转移并将纤维染透的过程。

染色牢度:指染色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或染色以后的加工过程中,在各种外界因素的作用下,能保持其原色泽不变的能力。

固色率:指染料与纤维发生共价键结合的染料量占染料总量的百分率。

固色效率:染料与纤维的固着速率与染料的水解速率之比。

扩散边界层:动力边界层内靠近纤维表面的染液几乎是静止的,此时,染料主要靠自身的扩散靠近纤维表面,该液层称为扩散边界层。

动力边界层:染液流速从染液本体到纤维表面流速降低的区域。

上染速率曲线:在恒温条件下进行染色,以纤维上染料浓度([ D ]f)或上染率(%)为纵坐标,染色时间(t)为横坐标作图所得的曲线。

平衡上染百分率:染色平衡时,吸附在纤维上的染料量占投入染料总量的百分率。

半染时间:达到平衡吸附量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用t1/2来表示,表示染色达到平衡的快慢。

吸附等温线:在恒定温度下,上染达到染色平衡时,纤维上的染料浓度和染液中的染料浓度的关系曲线。

动电层电位:吸附层与扩散层发生相对运动而产生的电位差。

亲和力:是染料从它在溶液中的标准状态转移到它在纤维上的标准状态的趋势和量度。

是染料对上染上染的一个特性指标。

直接性:染料对纤维直接上染的性能。

一般可用染色平衡时染料的上染百分率大小表示直接性的高低。

提升力:随着染料浓度的增加,织物颜色的加深程度。

纤维的染色饱和值:所有染座都被染料占据时,吸附就达到了饱和,此时的饱和值称为纤维的染色饱和值染色热:无限小量染料从含有染料呈标准状态的染液中(活度等于1)转移到染有染料也呈标准状态的纤维上(活度等于1),每摩尔染料转移所吸收的热量。

染色熵:无限小量染料从标准状态的染液中(活度等于1)转移到标准状态的纤维上(活度等于1),每摩尔染料转移所引起的物系熵变,单位kJ/(0Cmol)。

提高羊毛染色小样与大样色光重现性的对策

提高羊毛染色小样与大样色光重现性的对策

实际生产中染色小样与大样之间总存在着一定的色差,即色光重现性问题。

色光重现性问题一直以来是国内外染色行业普遍存在的难题。

染色过程中因涉及化学染料的配比、化学助剂的使用等不可控因素较多,存在误差的放大效应,造成染色小样与大样间的色光差异。

具体影响因素有原材料、染料的质量及种类、助剂的种类及质量、染色配方、染色温度、pH 、浴比以及染色时间等。

要在染色过程中控制好各项因素,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本研究课题以兰纳素染料和兰纳洒脱染料染羊毛为例,对兰纳素染料和兰纳洒脱染料染色羊毛从打小样到生产放大样的流程进行跟踪观察,分析影响染色小样与大样色光重现性的因素及机理,得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此研究课题为以后解决色光重现性问题作出参考,为企业解决该问题贡献微薄的力量。

1实验1.1材料及设备提高羊毛染色小样与大样色光重现性的对策摘要:采用兰纳素、兰纳洒脱系列毛用活性染料对羊毛小样、大样进行染色,分析样品的色光重现性。

分析羊毛的染色原理,优化工艺步骤,染出符合设计要求的羊毛小样和大样。

用电脑测色仪进行测色,然后分析小样和大样的数据,找出影响染色小样与大样色光重现性的因素,提出提高色光重现性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羊毛;兰纳素染料;兰纳洒脱染料;色光重现性中图分类号:TS193.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9350(2023)06-0027-04Abstract:Enlarged and small samples of wool are dyed with Lanasol and Lanaset series wool reactive dyes,andthe chromatic reproducibility of test samples is analyzed.The dyeing principle of wool is analyzed,the process steps are op⁃timized,and the small and enlarged samples of wool that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are dyed.The color measurement is carried out with a computer color meter,then the data of the small and enlarged samples is analyzed to find out the factors that affected the chromatic reproducibility of small and enlarged samples of wool.Finally,the specific measures to enhancethe chromatic reproducibility are proposed.Key words:wool;Lanasol dye;Lanaset dye;chromatic reproducibilityCountermeasure for improving the chromatic reproducibility ofsmall and enlarged samples in wool dyeing收稿日期:2023-03-13基金项目:烟台南山学院青年科技基金(2021QKJ13)作者简介:王娟(1965—),女,工程师,本科学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纺织品染整工艺,E-mail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