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比还是重量比

合集下载

关于二八灰土三七灰土

关于二八灰土三七灰土

关于⼆⼋灰⼟三七灰⼟
3:7灰⼟是体积⽐;道路专业讲得灰⼟是重量⽐,⽐如路基⽤12%灰⼟。

两者之间的换算如下:(以9%灰⼟为例)
⽩灰粉的密度是600kg/m3,素⼟的密度是1800kg/m3。

9%灰⼟则有:⽩灰质量/素⼟质量=0.09,设灰⼟中的⽩灰体积为x,则
X*600/[(1-X)*1800]=0.09
0.27-0.27X=X
X=0.213
同理,求得:12%灰⼟,灰⼟中⽩灰的体积为0.265;
18%灰⼟,灰⼟中⽩灰的体积为0.351。

这样,9%灰⼟,体积⽐为0.213:0.787;
12%灰⼟,体积⽐为0.265:0.735;
18%灰⼟,体积⽐为0.351:0.649。

三七灰⼟灰剂量为:14.3%;⼆⼋灰⼟灰剂量为8.3%。

如果按照配合⽐计算的原理,所有材料均应采⽤重量⽐来配制,灰⼟也应按重量⽐来进⾏配制的,我们通常所说的“三七灰⼟”和“⼆⼋灰⼟”是在⼯民建中常⽤的称谓,其按体积⽐计算是长期以来约定俗成的,为⼤多数⼈所熟知,⽽在其它⾏业是没有这个概念的,即使要采⽤同样性质的灰⼟,其所设计的配⽐也是按重量⽐进⾏计算和配制的。

灰土质量比与体积比的换算[整理版]

灰土质量比与体积比的换算[整理版]

3:7灰土指的是体积比,10m3:7灰土中白灰的含量是2.55t。

它的含量跟12%(指的是质量比例)灰土比较接近,10m312%灰土中白灰含量是2.04t。

结构专业讲3:7灰土是体积比;道路专业讲得灰土是重量比,比如路基用12%灰土。

水窖、窑护壁常用的灰土比是:一百公斤白灰,兑二百五十公斤或三百公斤重粘土,加入八十公斤水拌和。

2:8灰土用的是消解过的白灰,而你套用的1方=1.2吨是生石灰.一般情况下1方生石灰可以消解成1.5---1.8方熟石灰“三七灰土”、“二八灰土”,说的是灰土拌合后,白灰和素土的大致的体积比。

如何计算呢?一般,白灰粉的密度是600kg/m3,素土的密度是1800kg/m3。

9%灰土则有:白灰质量/素土质量=0.09,设灰土中的白灰体积为x,则X*600/[(1-X)*1800]=0.090.27-0.27X=XX=0.213同理,求得:12%灰土,灰土中白灰的体积为0.265;18%灰土,灰土中白灰的体积为0.351。

这样,9%灰土,体积比为0.213:0.787,约等于2:8,大抵也就是常说的“二八灰土”了;12%灰土,体积比为0.265:0.735;18%灰土,体积比为0.351:0.649。

三七灰土灰剂量为:14.3%;二八灰土灰剂量为8.3%三七灰土最大干密度1.61g/m³,最佳含水量16.4%,生石灰堆积密度是1200kg/m³,素土堆积密度1600kg/m³(含水量10%),问一方多少石灰?我这样认为:3*1.2=3.6 7*1.6=11.2 3.6/3.6+11.2=24.3% 11.2/3.6+11. 2=75.7%一方灰土质量是 1.61*1000=1610 所以灰的质量是24.3%*1610=391.6kg,土的质量是75.7%*1610=1218.4kg。

我这样算:白灰质量:0.3*1200=3.6t 素土质量: 0.7*1600=11.2t,则干土11.2/(1+10%)=10.18 3.6/(3.6+10.18)=26.1%。

1:3水泥砂浆究竟是体积比还是重量比1

1:3水泥砂浆究竟是体积比还是重量比1

:水泥砂浆,究竟是体积比还是重量比首先明确对象:是砌筑砂浆还是抹灰砂浆?对于砌筑砂浆(一般分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等),一般用强度等级表示,普通砌筑砂浆地强度等级代号以表示,砌筑混凝土砌块地专用砂浆用表示.其强度是根据所用材料地不同(如水泥地种类和标号、砂地颗粒级配等)由实验室给出设计配比单,此配比一般是根据《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并结合施工水平通过试配和试验确定地具有保证率地强度(立方体抗压强度,单位).其配比是按每立米体积地砂浆中各组分地质量()比表示地,其中砂是按含水率小于地干砂计算地.砂浆地体积是按砂浆拌和物地密度(水泥砂浆^,混合砂浆^)换算地.b5E2R。

实际施工配比还应根据砂地实际含水率进行质量换算.施工中一般均直接采用质量比表示,目地是便于计量和控制质量!当然也可以全部换算成体积比,但所用地密度(为堆积密度)必须是现场实测值,以确保其正确性.p1Ean。

这一点和混凝土配比相似,所不同地是对砌筑砂浆对水地用量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施工要求地稠度和和易性在较大地范围内调整(一般在^左右,当然没有绝对限制),而混凝土则必须严格控制水地用量(由水灰比控制).DXDiT。

再说一下抹灰砂浆,抹灰砂浆一般分为普通抹灰砂浆(水泥砂浆、混合砂浆等)、特种抹灰砂浆(防水砂浆、装饰砂浆,聚合物砂浆等)等.抹灰砂浆一般不直接要求强度等级,设计文件中一般多采用“:”或“::”地表示方法,采用地是份数比,即体积比,当然一般是指水泥或其他胶结料用量,是砂用量,即一般用“水泥:其他胶结料或添加料:砂”地形式表示.RTCrp。

其配比形式还可以采用地形式,均为份数比,即体积比.当然抹灰砂浆实际上也是有强度值地,如抗压强度、黏结强度等,只不过一般很少采用.5PCzV。

应该注意到,其实用体积比是过去地习惯用法,其前提条件采用什么种类地胶结料(或水泥)没有说清楚,也没给出水泥地强度等级要求,所以不够科学、规范.我国现行规范也采用此提法,但对于有抗压要求地更倾向于采用强度等级表示.jLBHr。

灰土的体积比和重量比换算

灰土的体积比和重量比换算

关于纬七路雨污水管道回填加灰处理的情况说明接到承包人提出的关于经二路以东雨污水管道开挖发现土壤湿软报告后,我随即会同设计院陈伟华、三和监理杨世存及专监、安装公司王凡等人,到现场踏勘采样检测含水率。

并留存照片。

而管道埋深基本位于距路表3-4米以下,且沟槽开挖至回填有一个包含管道灰土层、管道安装、砌井、闭水试验等过程的周期延迟,外置堆放的素土也会蒸发部分,且回填是人工少量分批回填,蒸发量也会降低实际含水率。

加灰处理后的灰土结构具有一定的板体性,且呈倒梯形(沟槽开挖放坡)。

且行车荷载传至土基上的应力随深度逐步扩散递减。

所以参考经五洲设计院技术复核后批复的路基湿软处理上采用的10%灰剂量,而且本人依据西安市市政工程施工类似项目处理经验,考虑到经济有效原则,经和陈伟华一起商量,提出了酌情减少灰剂量为8%的意见。

并将这一意见传达给监理方杨世存、施工方王凡。

各方均认为加灰处理是当时气候条件下(冬季施工,反复冻融)必要的手段,对该剂量无人反对。

随后将这一决定汇报主管部门领导取得同意后,下达执行。

实践证明,分层回填后,电夯夯实轨迹密实,压实度检测符合设计要求。

随后的路基弯沉检测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并获得监理认可。

1:6灰土一说,属于施工方组价人员按照工民建行业惯例理解的大致灰剂量描述的。

并在组价文件中表述。

结构专业讲3:7灰土是体积比,指的是用消解过的白灰和素土之间的大致体积比;道路专业讲灰土是重量比,比如道路灰土层用10%灰土。

目前的道路图纸中,井周回填写的是3:7灰土回填(体积比)。

路面结构层的灰土层描述为10%灰土(重量比)。

1方生石灰=1.2吨.一般情况下1方生石灰可以消解成1.5---1.8方熟石灰。

意即1方熟石灰的密度在0.8t~0.67t左右。

一般情况下,按散放白灰粉的密度是670kg/m3,天然素土的密度是1800kg/m3。

8%灰土则有:白灰质量/素土质量=0.08,设灰土中的白灰体积为x,则X*670/[(1-X)*1800]=0.08X=0.177。

灰土的体积比和重量比换算

灰土的体积比和重量比换算

关于纬七路雨污水管道填加灰处理的情况说明接到承包人提出的关于经二路以东雨污水管道开挖发现土壤湿软报告后,我随即会同设计院陈伟华、三和监理杨世存及专监、安装公司王凡等人,到现场踏勘采样检测含水率。

并留存照片。

而管道埋深基本位于距路表3-4米以下,且沟槽开挖至回填有一个包含管道灰土层、管道安装、砌井、闭水试验等过程的周期延迟,外置堆放的素土也会蒸发部分,且回填是人工少量分批回填,蒸发量也会降低实际含水率。

加灰处理后的灰土结构具有一定的板体性,且呈倒梯形(沟槽开挖放坡)。

且行车荷载传至土基上的应力随深度逐步扩散递减。

所以参考经五洲设计院技术复核后批复的路基湿软处理上采用的10%灰剂量, 而且本人依据西安市市政工程施工类似项目处理经验,考虑到经济有效原则,经和陈伟华一起商量,提出了酌情减少灰剂量为8%的意见。

并将这一意见传达给监理方杨世存、施工方王凡。

各方均认为加灰处理是当时气候条件下(冬季施工,反复冻融)必要的手段,对该剂量无人反对。

随后将这一决定汇报主管部门领导取得同意后,下达执行。

实践证明,分层回填后,电夯夯实轨迹密实,压实度检测符合设计要求。

随后的路基弯沉检测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并获得监理认可。

1:6灰土一说,属于施工方组价人员按照工民建行业惯例理解的大致灰剂量描述的。

并在组价文件中表述。

结构专业讲3:7灰土是体积比,指的是用消解过的白灰和素土之间的大致体积比;道路专业讲灰土是重量比,比如道路灰土层用10%灰土。

目前的道路图纸中,井周回填写的是3:7灰土回填(体积比)。

路面结构层的灰土层描述为10%灰土(重量比)。

1方生石灰=1.2吨•一般情况下1方生石灰可以消解成1.5---1.8方熟石灰。

意即1方熟石灰的密度在0.8t~0.67t左右。

般情况下,按散放白灰粉的密度是670kg/m3,天然素土的密度是1800kg/m3。

8%灰土则有:白灰质量/素土质量=0.08,设灰土中的白灰体积为X,则X*670/[(1-X)*1800]=0.08X=0.177。

灰土的体积比和重量比换算

灰土的体积比和重量比换算

关于纬七路雨污水管道回填加灰处理的情况说明接到承包人提出的关于经二路以东雨污水管道开挖发现土壤湿软报告后,我随即会同设计院陈伟华、三和监理杨世存及专监、安装公司王凡等人,到现场踏勘采样检测含水率。

并留存照片。

而管道埋深基本位于距路表3-4米以下,且沟槽开挖至回填有一个包含管道灰土层、管道安装、砌井、闭水试验等过程的周期延迟,外置堆放的素土也会蒸发部分,且回填是人工少量分批回填,蒸发量也会降低实际含水率。

加灰处理后的灰土结构具有一定的板体性,且呈倒梯形(沟槽开挖放坡)。

且行车荷载传至土基上的应力随深度逐步扩散递减。

所以参考经五洲设计院技术复核后批复的路基湿软处理上采用的10%灰剂量,而且本人依据西安市市政工程施工类似项目处理经验,考虑到经济有效原则,经和陈伟华一起商量,提出了酌情减少灰剂量为8%的意见。

并将这一意见传达给监理方杨世存、施工方王凡。

各方均认为加灰处理是当时气候条件下(冬季施工,反复冻融)必要的手段,对该剂量无人反对。

随后将这一决定汇报主管部门领导取得同意后,下达执行。

实践证明,分层回填后,电夯夯实轨迹密实,压实度检测符合设计要求。

随后的路基弯沉检测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并获得监理认可。

1:6灰土一说,属于施工方组价人员按照工民建行业惯例理解的大致灰剂量描述的。

并在组价文件中表述。

结构专业讲3:7灰土是体积比,指的是用消解过的白灰和素土之间的大致体积比;道路专业讲灰土是重量比,比如道路灰土层用10液土。

目前的道路图纸中,井周回填写的是3:7灰土回填(体积比)。

路面结构层的灰土层描述为10%灰土(重量比)。

1方生石灰=1.2吨.一般情况下1方生石灰可以消解成1.5---1.8 方熟石灰。

意即1方熟石灰的密度在0.8t〜0.67t左右。

一般情况下,按散放白灰粉的密度是670kg/m3,天然素土的密度是1800kg/m3。

8%灰土则有:白灰质量/素土质量=0.08,设灰土中的白灰体积为x,则X*670/[(1-X)*1800]=0.08X=0.177。

混凝土中粗集料用量标准

混凝土中粗集料用量标准

混凝土中粗集料用量标准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粗集料和水混合而成的建筑材料。

其中,粗集料是指直径大于5毫米的石料、碎石等颗粒状物质。

粗集料的用量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和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确定粗集料用量的标准非常重要。

一、粗集料用量的计算方法粗集料用量的计算方法通常有两种:按体积比例法和按重量比例法。

1. 按体积比例法按体积比例法是指根据混凝土的总体积来确定粗集料的用量。

具体的计算方法如下:粗集料用量 = 混凝土总体积 x 粗集料体积比例其中,混凝土总体积指混凝土中所有原料的总体积,包括水泥、砂、粗集料和水的体积。

粗集料体积比例指粗集料的体积占混凝土总体积的比例,通常为0.6-0.7。

例如,假设混凝土总体积为1立方米,粗集料体积比例为0.6,则粗集料用量为1 x 0.6 = 0.6立方米。

2. 按重量比例法按重量比例法是指根据混凝土中各原料的重量比例来确定粗集料的用量。

具体的计算方法如下:粗集料用量 = 混凝土总重量 x 粗集料重量比例其中,混凝土总重量指混凝土中所有原料的总重量,包括水泥、砂、粗集料和水的重量。

粗集料重量比例指粗集料的重量占混凝土总重量的比例,通常为0.6-0.7。

例如,假设混凝土总重量为2吨,粗集料重量比例为0.6,则粗集料用量为2 x 0.6 = 1.2吨。

二、影响粗集料用量的因素粗集料用量的确定不仅取决于混凝土的用途和强度等要求,还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 粗集料的种类和质量不同种类和质量的粗集料具有不同的强度和稳定性,其用量也有所不同。

例如,强度较高的钢渣石可以减少砂和水泥的用量,从而减少混凝土的成本。

2. 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要求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要求不同,粗集料的用量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高强度混凝土需要较多的粗集料来提高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

3. 施工环境和条件施工环境和条件不同,粗集料的用量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寒冷地区或高海拔地区施工时,需要增加粗集料的用量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13水泥砂浆是质量比还是体积比

13水泥砂浆是质量比还是体积比

1:3水泥砂浆是质量比还是体积比?一般情况下,砂浆在主体结构上都是采用质量比。

而在装饰上,用的都是体积比。

1:3水泥砂浆是体积比~用比例形式描述的砂浆都是体积比,比如:1:2.5水泥砂浆、1:1:6水泥白灰砂浆等~以强度等级来描述的都是质量比,比如:M5水泥砂浆、M10混合砂浆等~是需要实验室出配合比的~1:3水泥砂浆是指体积比。

用于装饰工程。

砌筑砂浆采用质量配合比,应由试验室进行,需达到一定的强度等级。

这个我知道,前些天我们刚上到这个内容,是体积比.如果是抹灰砂浆的话,1:3或1:2.5是“体积比”。

砂浆分为砌筑砂浆和抹灰砂浆。

砌筑砂浆以M或Mb标识,有强度要求,分别为M2.5、M5、M7.5、M10、M15、M20等,其配合比用《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来设计,施工中一般均直接采用质量比表示,计量起来比较方便。

抹灰砂浆多以1:3或1:2:3等(即“1:m”或“1:n:m”)来表示,为体积比,一般没有强度等级要求。

三七灰土是体积比还是质量比?三七灰土只是说的石灰和土的体积比为3∶7。

二八灰土则说的是石灰和土的体积是2:8。

体积比。

三七灰土中石灰质量约占14%左右,二八灰土中石灰质量约占10%左右。

体积比,熟石灰是体积比3:7灰土的体积比用的是粉状白灰,你换算的是块状白灰的密度,生石灰密度1100kg/m3,熟石灰密度是800kg/m3,所以不准确呀。

注意,灰土用的白灰只能是粉状白灰--生石灰粉。

袋装生石灰就是粉状,到现场可以直接拌合使用,不能再熟化了。

不能这样换算,定额中的黄土量是供需要购土是的参考数据,数量是带括号的,施工不能按定额中的量配比,况且土的密度不是统一的,土质不同,重量就不同。

你在仔细想想,给出的比例是体积比,就只能按体积配比拌合,定额中给出的白灰量是综合测定出的计价参数,不是施工配合比的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水泥砂浆,究竟是体积比还是重量比
首先明确对象:是砌筑砂浆还是抹灰砂浆?
对于砌筑砂浆(一般分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等),一般用强度等级表示,普通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代号以M表示,砌筑混凝土砌块的专用砂浆用Mb表示。

其强度是根据所用材料的不同(如水泥的种类和标号、砂的颗粒级配等)由实验室给出设计配比单,此配比一般是根据《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并结合施工水平通过试配和试验确定的具有85%保证率的强度(立方体抗压强度,单位MPa)。

其配比是按每立米体积的砂浆中各组分的质量(Kg)比表示的,其中砂是按含水率小于0.5%的干砂计算的。

砂浆的体积是按砂浆拌和物的密度(水泥砂浆1900kg/m^3,混合砂浆1800kg/m^3)换算的。

实际施工配比还应根据砂的实际含水率进行质量换算。

施工中一般均直接采用质量比表示,目的是便于计量和控制质量!当然也可以全部换算成体积比,但所用的密度(为堆积密度)必须是现场实测值,以确保其正确性。

这一点和混凝土配比相似,所不同的是对砌筑砂浆对水的用量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施工要求的稠度和和易性在较大的范围内调整(一般在270~330Kg/m^3左右,当然没有绝对限制),而混凝土则必须严格控制水的用量(由水灰比控制)。

再说一下抹灰砂浆,抹灰砂浆一般分为普通抹灰砂浆(水泥砂浆、混合砂浆等)、特种抹灰砂浆(防水砂浆、装饰砂浆,聚合物砂浆等)等。

抹灰砂浆一般不直接要求强度等级,设计文件中一般多采用“1:m”或“1:n:m”的表示方法,采用的是份数比,即体积比,当然1一般是指水泥或其他胶结料用量,m是砂用量,即一般用“水泥:其他胶结料或添加料:砂”的形式表示。

其配比形式还可以采用x:y:z的形式,均为份数比,即体积比。

当然抹灰砂浆实际上也是有强度值的,如抗压强度、黏结强度等,只不过一般很少采用。

应该注意到,其实用体积比是过去的习惯用法,其前提条件采用什么种类的胶结料(或水泥)没有说清楚,也没给出水泥的强度等级要求,所以不够科学、规范。

我国现行规范也采用此提法,但对于有抗压要求的更倾向于采用强度等级表示。

网友提到的《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5.3.2条,就同时采用了两种提法“水泥砂浆面层的体积比(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且体积比应为1:2,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15。

”从中可以看到两者有时是可以表示同一种砂浆的。

(但注意1:2的水泥砂浆并一定等于M15的强度等级,因为前者没有指明水泥的强度标号) 从严格意义上说,体积比并不科学,也不便于质量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以后应逐步过渡采用容易量化和管理的质量比,同时考虑所用材料的强度指标和特性等方面。

如《地下防水工程技术规范》GB50108-2001中对于普通防水砂浆的配合比就采用了质量比,(前提是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32.5级)详见规范第4.2.7条和4.2.12条
普通水泥砂浆防水层的配合比见表4.2.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