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会计教学资料第7章 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s)
成本管理会计教学资料:第7章 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s)

区别的核心:主要体现在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上, 即在完全成本计算制度下,固定性制造费用计入产 品成本;变动成本计算制度下,固定性制造费用不 计入产品成本,而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2.存货成本的构成内容
(存货估价不同)
采用变动成本法,不论是产成品、在产品还 是已销商品,其成本均只包括制造成本中的 变动部分。
(四)合同认定法
在合同、契约以及管理制度的计费中
明确分别规定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四、成本性态分析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范围”的局限性 (二)“成本与产量之间完全线性联
系”的假设,不可能完全切合实际
第二节
变动成本法
一、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二、对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评价
变动成本法产生以后,人们将传统的成本计 算模式称为“制造成本法” ,也称为完全成 本法 。 由于完全成本法将固定性制造费用计入产 品成本和存货成本,所以,这种成本计算模 式又称为“吸收成本法” (Absorbing Costing )。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1.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2.存货成本的估价不同
三、混合成本的分解
(一)历史成本分析法
1 高低点法 2 散点图法 3 最小二乘法
(二)工程研究法 (三)账户分类法 (四)合同认定法
(二) 工程研究法 (Engineering Approach)
又称工程分析法、技术测定法
(Technique Determine Approach) 工程研究法是运用工业工程的研究方 法来研究影响各有关成本项目数额大 小的每个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直接估 算出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一种 成本分解方法。
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

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引言成本是一个企业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部分。
了解和管理成本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在成本管理中,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是两种有效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的概念、原理和应用,并讨论它们在实践中的优缺点。
成本性态分析成本性态分析是一种根据成本的行为特征对成本进行分类和分析的方法。
它根据成本在不同产量水平下的变动性,将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类。
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是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
无论企业的产量高低,固定成本保持不变。
典型的固定成本包括租金、工厂设备的折旧费用、管理人员的工资等。
固定成本与企业的产量无关,因此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影响较小。
变动成本变动成本是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
它与企业的产量大小成正比。
典型的变动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等。
随着产量的增加,变动成本也会相应增加。
变动成本的变动性使得企业能够在经营过程中更好地控制成本。
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是一种以变动成本为基础进行成本控制和经营决策的方法。
它将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并通过计算和分析变动成本与产量的关系,为企业提供成本控制和决策的依据。
变动成本的计算为了进行变动成本的计算,首先需要确定变动成本的费用项,并将其与相应的产量进行关联。
例如,如果原材料成本是企业的变动成本,那么可以将原材料成本与产量进行相关联。
然后,根据相关联的数据,可以使用成本-产量关系表、成本方程或者其他数学模型来计算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的分析变动成本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成本的变动规律,并根据变动成本的大小和趋势来制定成本控制策略。
通过分析变动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企业可以确定成本的弹性和敏感性。
例如,如果变动成本与产量变动的弹性较大,企业可以通过调整产量来控制成本。
如果变动成本与产量变动的敏感性较小,企业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控制成本,如谈判供应商以降低原材料价格。
应用实例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管理会计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
成本分类
变动成本法将总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而完全成本法则将总成本全部计入产 品成本,包括固定成本。
决策依据
变动成本法提供的变动成本信息有助于企业进行短期经营决策,而完全成本法则更适用 于长期决策。
利润计算
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成本的分摊不计入产品成本,因此计算出的利润可能较低;而在 完全成本法下,固定成本的分摊计入产品成本,计算出的利润可能较高。
VS
重要性
在现代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需要 更加精细地管理和控制成本。通过运用成 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企业可以更好 地了解自身的成本结构和行为,从而制定 出更有效的成本控制策略和经营决策。这 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实现可持续发展。
02
管理会计与成本性态分析概述
管理会计的定义和目标
管理会计成本性态分析与 变动成本法
• 引言 • 管理会计与成本性态分析概述 • 变动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 变动成本法的计算和分析 • 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分析 • 案例研究与实践应用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主题简介
成本性态分析
成本性态分析是管理会计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主要研究成 本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通过分析成本性态,企业可以 更好地理解成本行为,为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
07
结论与展望
对管理会计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的总结
成本性态分析是管理会计中重要的概念,它有助于企 业更好地理解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制定更
有效的成本控制策略。
输标02入题
变动成本法是一种计算成本的方法,它只将与业务量 直接相关的成本计入产品成本,而将固定成本作为期 间费用处理。
管理会计--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 ppt课件

2.1.3 成本按其与产品的关系分类
成本按其与产品的关系,可以分为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联 合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与某一特定成本对象的生产有直接关系,因而可以直接计入 成本对象的成本。例如,产品的主要材料、直接人工成本等。 间接成本(又称为共同成本):是指一些共同性的成本,通常很难直接计入成 本对象的支出,不便于或者不能分别确定其中多少是特定的成本对象所发生 的,要用假设和估计来分配到某成本对象的成本,或者说必须先按其发生的 地点或用途加以归集,然后按适当的标准在有关成本对象间进行分配。例如, 制造费用。 联合成本:在一个单一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几种不同产品而发生的成本。例 如,一根圆木,可以生产出三种不同的产品——两种等级的木材和一种木屑 板。圆木的价值就是木材和木屑板的联合成本。
区分预计成本和历史成本有助于合理组织事前成本 的决策、事中成本的控制和事后成本的计算、分析 和考核。
2.1.7 成本按可追踪性分类
按照生产成本能否直接计入或归属于各种产品即成 本的可追踪性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类。 能直接计入或归属于各种产品成本的费用称为直接 成本;反之,不能直接计入,而必须先归集,而后 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费用称为间接 成本。
人们对此感到困惑不解,不知问题出在哪里,你怎样想?应该采用什么 方法来划分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下面,我们来详细讨论。
2.1 成 本 分 类
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象化的,以货币 表现的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应当或可能发生的各种经 济资源的价值牺牲或代价。 在实际工作中,为适应经营管理上的不同需要,使 用不同的成本概念。 为了适应管理上的不同需要,应按不同标准对成本 进行分类。
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

PPT文档演模板
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
四、混合成本
混合成本的定义 混合成本的进一步分类 混合成本分解的数学依据
PPT文档演模板
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
混合成本的定义
混合成本是指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 间、既随业务量变动又不成正比例的那部分成 本。
PPT文档演模板
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
混合成本存在的必然性
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
递减型混合成本
特点是:成本的增长幅度小于业务量的增长幅 度,成本的斜率随业务量递减,反映在平面直 角坐标图上是一条凸型曲线。
•y 成 本
PPT文档演模板
•x业务量
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
递增型混合成本
特点是:成本的增长幅度随业务量的增长而呈 更大幅度变化,成本的斜率呈递增趋势,在平 面直角坐标图上表现为一条凹形曲线。
高低点法又叫两点法,是指通过观察 一定相关范围内的各期业务量与相关成本 所构成的所有坐标点,从中选出高低两点 坐标,并据此来推算固定成本a和单位变动 成本b的一种成本性态分析方法。
PPT文档演模板
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
高低点法
高低点法的具体步骤
(1)确定高低点坐标 (2)计算b值 (3)计算a值 (4)建立成本性态模型
相关范围的定义
在管理会计中,把不会改变固定成本和变动 成本性态的有关期间、业务量的特定变动范 围称为广义的相关范围,把业务量因素的特 定变动范围称为狭义的相关范围。
PPT文档演模板
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
•相关范围的意义
•相关范围的存在使成本的性态具有:
•相对性——同一成本项目在不同条件下具有不同的性
相关成本是指成本的发生与特定决策方案 有关的成本。
管理会计识记——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doc

管理会计识记2——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1(一)成本性态分析识记:成本性态:指成本总额与业务活动之间的依存关系。
业务量:指企业在一定的生产经营期内投入或完成的经营工作量的统称。
固定成本:指在一定条件下,当业务量发生变动时总额保持不变的成本。
约束性固定成本:指不受企业管理层短期决策行为影响,在短期内不能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
酌量性固定成本:指受企业管理层短期决策行为影响,能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指在一定条件下,总额随业务量的变动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设计变动成本:由产品的工艺设计所确定的,只要工艺技术及产品设计不改变,成本就不会变动,所以不受企业管理层决策的影响。
酌量性变动成本:在不影响质量和单耗不变的前提下,企业可以在不同地区或不同供货单位采购到不同价格的某种原材料,其成本消耗属于酌量性变动成本。
混合成本:在实际工作中,有许多成本往往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他们既非完全固定不变,但也不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动,因而称为混合成本。
(三)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识记:完全成本法:在计算产品成本时,不仅把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计入产品成本,而且把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全部制造费用(包括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都吸收到产品成本中去,同时将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费用处理,因而又称为“吸收成本法)变动成本法:指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只包括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不包括固定制造费用,而将固定制造费用全部作为期间费用列入当期损益表,从当期的收入中扣除。
(四)两种成本计算法下的损益表识记:1.职能式损益表:销售收入减去销售成本后的余额为销售毛利,销售毛利再减去营业费用,得出企业的营业利润。
2.贡献式损益表: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为边际贡献,边际贡献再减去全部固定成本则是企业的营业利润。
成本形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案例分析

组员:
胡慧
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 成本法 案例6
卢媛媛 韦 杰 文 蒋志杰
彭岳宜
刘诗韵
制作:胡慧 卢媛媛
Ⅰ降低变动成本, 提高边际贡献 Ⅱ考虑将过剩劳动力 转移,开发新型产品 种类,例如新式、节 能家电;出租部分设 备或者厂房。
小组 建议
谢谢 观赏
THE END
(1)
去年亏损的500万元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1600-1450)×50000-125000000=﹣500(万元)
(2) 如果采纳财务处长的意见,今年能盈利 多少?元
金额 项目 销售收入(5*1600) 减:已售产品生产成本 期初存货成本 本期生产成本(10*1050+1650/10) 可供销售商品成本 减:期末存货成本 (5*1050+5*1650/10) 销售成本 销售毛利 12150 12150 6075 6075 1925 8000
减:销售及管理费用
税前利润
1400
525
采纳财务处长的建议,今年能够盈利525万元。
案例分析:
将部分固定性制 造费用计入存货 递延至以后各期 财务部长 提高生产量 降低产品分摊的 固定性制造费用
降低本期销售成 本,提高利润
降低单位产品成本
在本案例中,不提高价格、不扩大销售,仅仅是产量 增加就使利润增加了(525+500=)1025万元。可是按照经济 学原理,产品只有在市场交易后,其价值才能得以实现, 企业也就才能获得利润,本例中,销售规模不变,仅仅是 产量提高到10万件,利润差额就有1025万元,也就是说, 生产过程产生利润。
成本管理会计名词解释及简答

成本管理会计一、名词解释成本会计第二章1、费用要素:为了具体反映各项耗费的构成与水平,将费用进一步划分为九个项目,把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的项目称为费用要素。
2、产品成本项目:对于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按用途可分为若干项目,在会计上称为产品成本项目。
3、成本计算对象:是指为计算产品成本而确定的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的范围。
第五章1、成本计算对象:是为计算产品成本而确定的归集与分配生产费用的承担客体。
2、平行结转分步法:在各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时,可以不计算各步骤完工半成品成本,而与完工产成品直接联系起来,计算出各步骤应诗篇产成品成本的份额,这样,各步骤平等独立地、互不影响地进行成本计算,将相同产品的各品成本明细账中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平等结转、汇总,即可计算出产成品成本,这种结转成本的方法,称为平等结转法。
2、制造成本法: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基本方法,只计算产品制造活动中发生的耗费,不包括期间费用,因而计算的产品成本,都是生产成本,也称制造成本。
3、成本还原:是将产成品成本中以综合项目反映的自制半成品成本,逐步分解为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成本。
管理会计第二章1、成本性态:是指成本总额对业务量(产量或销售量)的依存关系,即从数量上具体掌握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规律性的联系。
2、相关范围:是指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性态体质不变的有关期间与业务量的特定范围。
超过这个范围,将不能保持固定成本总额不变与单位变动成本不变的性态,所有成本都将呈现混合成本的性态。
3、固定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相关范围内(业务量与时间)不随业务量变动而增减的成本。
4、酌量性固定成本:是指通过管理层决策可以改变其发生额的固定成本。
这部分成本支出具有一定的弹性。
5、约束性固定成本:是指决策者的决策无法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固定成本。
它是为保持一定的生产经营能力而发生的,其数额与企业规模有关,而与生产能力利用程序无关。
第四章1、本量利分析:是成本、业务量与利润三者依存关系的简称,是在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的基础上,运用数量化的模型揭示企业的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相关的业务量、销售单价及利润之间在数量上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年
60000 24000 36000 24000 6000 30000 6000
第3年
60000 24000 36000 24000 6000 30000 6000
合计
180000 72000 108000 72000 18000 90000 18000
(1) 销售收入(销售量×10) (2) 销售成本(销售量×4) (3) 贡献毛益(1)-(2) (4) 固定性制造费用 (5) 固定性销售及管理成本 (6) 固定成本(4)+(5) (7) 税前净利
二、成本按其性态分类
成本按成本性态不同可分为:
(1)固定成本(Fixed Cost) (2)变动成本(Variable Cost) (3)混合成本(Mixed Cost)
固定成本(Fixed Cost)
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
范围内,不受业务量的变动的影响而保 持不变的成本。
如:租赁费、保险费、广告费、劳动保
采用完全成本法,不论是产成品、在产品还 是已销商品,其成本均包括制造成本中的变 动成本和固定性的制造费用。
3.完全成本法下利润的计算(职能式)
销售收入(销售数量×单价)
-销售生产成本 (期初存货成本+本期生产成本
-期末存货成本)*
=销售毛利 -期间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息税前利润 *或:销售生产成本
例题:某企业最近3年只生产一种甲产品,资料如下 (单位:件): 项目 期初存货量 本期生产量 第 1年 500 8000 第 2年 500 8000 第 3年 1500 8000 合计 500 24000
本期销售量
期末存货量
8000
500
7000
1500
9000
500
24000
500
甲产品每件售价12元,单位变动生产成本5元,固定 性制造费用24000元,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总额 25000元。
护费、办公费、管理人员工资、按直线
法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费。
固定成本的种类
固定成本按是否受管理当局的影响分为:
(1)酌量性固定成本 (Discretionary Fixed Cost) 酌量性固定成本是指企业管理当局的 决策可以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固定成本,也 称选择性固定成本或者任意性固定成本。 如:广告费:职工教育经费;技术开 发费;
第三步:编制完全成本法下的收益表
序号 项 目 第 1年 60000 0 48000 48000 第 2年 60000 0 56000 56000 第 3年 60000 14000 40000 54000 合计 180000 0 144000 144000 (1) 销售收入(销售量×10) (2) 销售成本 (3) 期初存货成本 (4) 本期生产成本 (5) 可供销售产品成本(3)+(4)
变动成本
(Variable Cost)
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期间和
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随
着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
变动的成本。
变动成本的种类
(1) 酌量性变动成本 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企业管理当 局的决策可以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变动 成本。 如:按产量计酬的工人薪金; 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计算的销 售佣金;
(2)约束性固定成本 (Committed Fixed Cost) 约束性固定成本是指企业管理当局的 决策无法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固定成本, 也称承诺性固定成本。由于约束性固定 成本与企业的经营能力有关,因而也称 为“经营能力成本”、“能量成本”。 如: 按直线折旧法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 房屋和设备的租金; 不动产税金;财产保险费
(四)合同认定法
在合同、契约以及管理制度的计费中
明确分别规定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四、成本性态分析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范围”的局限性 (二)“成本与产量之间完全线性联
系”的假设,不可能完全切合实际
第二节
变动成本法
一、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二、对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评价
12000
56000 28000 25000 3000
4000
72000 36000 25000 11000
4000
192000 96000 75000 21000
税前利润差异分析
年份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差额 7000-7000=0 3000-0=3000 11000-14000= -3000
(7) 税前净利(3)-(6)
49000
7000
49000
0
49000
14000
147000
21000
第三步:编制完全成本法下的收益表
序号
(2) 销售成本
项 目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96000 84000 108000
合计
288000
(1) 销售收入(销售量×12)
(3) 期初存货成本
(4) 本期生产成本 (5) 可供销售产品成本(3)+(4)
=销售数量×完全成本法的单位产品生产成本
变动成本法下利润的计算(贡献式)
销售收入(销售数量×单价)
-变动成本(变动性生产成本+变动性销售管理费用)
=贡献毛益
-固定成本 (固定性制造费用+固定性销售管理费用)
=息税前利润
*变动成本=销售数量×(生产+销售管理)单位产品成本
注意:贡献毛益具体分为制造贡献毛益(生 产贡献毛益)和产品贡献毛益(总营业贡献 毛益) 制造贡献毛益=销售收入-产品生产变动成本 产品贡献毛益 =制造贡献毛益-销售管理变动成本
合计
288000 120000
(1) 销售收入(销售量×12) (2) 销售成本(销售量×5)
(3) 贡献毛益(1)-(2)
(4) 固定性制造费用 (5) 固定性销售及管理成本
49000
24000 25000
63000
24000 25000
168000
72000 75000
(6) 固定成本(4)+(5)
第七章 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
第一节 成本性态分析
第二节 变动成本法
第一节 成本性态分析
一、成本性态的意义
(一)成本性态的涵义 成本性态(Cost Behavior)也称为成本 习性,是指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之 间在数量方面的依存关系。
(二)成本性态的意义 成本性态分析 1.是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前提条件 2.为进行本量利提供了方便 3.是正确制定经营决策的基础
第一步:计算单位产品成本
成本资料
单位变动生产成本 单位变动销售及管理成本 单位固定性制造费用 单位产品成本合计 4
变动 成本法
4
完全成本法 第1年
4
第2年
4
第3年
4
0
0
4 8
0
3 7
0
6 10
第二步:编制变动成本法下的收益表
序号 项 目 第1年
60000 24000 36000 24000 6000 30000 6000
三、混合成本的分解
(一)历史成本分析法
1 高低点法 2 散点图法 3 最小二乘法
(二)工程研究法 (三)账户分类法 (四)合同认定法
(二) 工程研究法 (Engineering Approach)
又称工程分析法、技术测定法
(Technique Determine Approach) 工程研究法是运用工业工程的研究方 法来研究影响各有关成本项目数额大 小的每个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直接估 算出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一种 成本分解方法。
(2) 约束性变动成本(技术性变动成本) 约束性变动成本是指其单位成本受 客观因素决定,企业管理当局的决策 无法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变动成本。 如:直接材料成本
(三)混合成本(Mixed Cost)
混合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受业务量影响,但 其变动幅度又不成正比例的那部分成本。 混合了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两种不同性质 的成本。 混合成本的类型 (1)半变动成本 (2)半固定成本 (3)延伸变动成本
(三) 账户分类法(账户分析法) (Account Analysis Approach)
账户分务量之间的依存关 系,从而确定其成本性态的一种成本分解 方法。 账户分类法的基本做法是: 根据各个成本、费用账户的具体内容, 判断其特征是更接近于固定成本,还是更 接近于变动成本,进而直接将其确定为固 定成本或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法产生以后,人们将传统的成本计 算模式称为“制造成本法” ,也称为完全成 本法 。 由于完全成本法将固定性制造费用计入产 品成本和存货成本,所以,这种成本计算模 式又称为“吸收成本法” (Absorbing Costing )。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1.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2.存货成本的估价不同
通常,“贡献毛益”前未加任何定语,则指 的是“产品贡献毛益”。
通用规律:
在完全成本法下
1.当存货中固定制造费用总额(期末=期初); 息税前利润(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 2.当存货中固定制造费用总额(期末>期初); 息税前利润(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 3.当存货中固定制造费用总额(期末<期初); 息税前利润(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
一、 变动成本法与 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变动成本法的涵义(Variable Costing )
所谓变动成本法是指在产品成本的计算上, 只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而固定性制 造费用则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从相应期间的收入中全部扣除。
完全成本法
(Full Costing )
原因: 第一年:存货量无变化,差额为零; 第二年:增加了1000件存货,完全成本法下的存货比 变动成本法的存货多吸收了3000元(1000×3)的 固定制造费用。 第三年:减少了1000件存货,完全成本法下的存货 1000件所含的3000元(1000×3)的固定制造费用, 进入了利润表的成本中,所以比变动成本法减少了 3000元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