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质点运动学实验报告3
大学物理-质点运动学

空间曲线上的任意点无穷小邻域内的一段 弧长,可以看作是位于密切面内的平面曲线。
曲线在密切面内的弯曲程度,称为曲线的 曲率,用表示。
描述点运动的弧坐标法
密切面与自然轴系
自然轴系
B(副法线) N(主法线)
自然轴系P-TNB P-空间曲线上的动点;
描述点运动的直角坐标法
例题3
几点讨论
2、关于P点运动的性质:何时 作加速度运动?何时作减速度 运动?
这一问题请同学们自己研究。
第1章 质点运动学
描述点运动的弧坐标法
描述点运动的弧坐标法
弧坐标要素与运动方程 密切面与自然轴系 速度 加速度
描述点运动的弧坐标法
弧坐标要素与运动方程
x
rA
O
r
B
rB
y
速度的方向为轨道上质点所在处的切线方向。 速度的矢量式:
v v x i v y j vz k
dx dy dz vx , vy , vz dt dt dt
速度的三个坐标分量:
速度的大小:
2 2 2 v v vx v y vz
( 2) 令
b x2 x1 为影长
db l dx2 v dt h dt
代入
l b x2 h
以
dx 2 hv 0 dt h l
得
lv 0 v hl
描述点运动的直角坐标法
椭圆规机构
例 题3
=常数, ω=
OA AB AC l , BP d
求:P点的运动方程、速度、加速度。
•
速率
1
在t时间内,质点所经过路程 s 对时间的变化率
大学物理——第1章-质点运动学

21
★ 角速度 ω 大小: ω = lim 单位:rad/s ★ 角加速度 β
v
θ dθ = t →0 t dt
v
ω dω d2θ 大小: β = lim = = 2 t →0 t dt dt
单位:rad/s2
22
★ 线量与角量的关系
dS = R dθ
16
取CF的长度等于CD
v v v v vτ vn v v v = lim + lim 加速度: a = lim = aτ + an t →0 t →0 t →0 t t t
v v 当 t →0 时,B点无限接近A点,vA与 vB v v 的夹角 θ 趋近于零,vτ 的极限方向与 vA v 相同,是A点处圆周的切线方向;vn的极 v 限方向垂直于 vA ,沿圆轨道的半径,指向
y
v v v r = r′ + R
v v v dr dr ′ dR 求导: = + dt dt dt
o
y′ M v u v v r′ r v o′ R
x′
z′
x
z v称为质点M的绝对速度, v称为质点M的相对速度, υ υ′
v 称为牵连速度. u
27
v v υ =υ′ +u
v
in 例1-6 一人向东前进,其速率为 υ1 = 50m/ m ,觉得风从 正南方吹来;假若他把速率增大为υ2 = 75m/ m , in
t
9
初始条件:t = 0 , x = 5m 【不定积分方法】
速度表达式是: v = 4+ 2t
x = ∫ vdt = ∫ (4 + 2t)dt = 4t + t 2 + C
大 学 物 理 质点运动学

dr
dx
i
dy
j 3i 8tj (m/s)
dt dt dt
(3)由加速度的定义得
a
d
8 j (m/s2 )
dt
x
22
例2: 一质点沿半径为1 m的圆周运动,它通过的弧长 s按s=t+2t2的规律变化。问它在2 s末的速率、法向 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各是多少?
解 (1)由速率定义,有 ds 1 4t dt
小球的切向加速度量值 a,法向加速度量值an和轨道
的曲率半径 。
解:由图可知
a
g sin
gy
a g
gt
2 0
g 2t 2
g2t
02 g2t 2
an θ
x= 0
θ
a
y=gt
an
g cos
gx
g
an
g0 02 g2t 2
2
2 x
2 y
(02
g 2t 2 )3 / 2
an
an
g0
21
§1.4 运动学中的两类问题
r
C
B
r
r2
O
位置矢量的增量 ◆位矢增量的模 ◆位矢模的增量
r r2 r1 | r|| r2 r1 | r | r2 | | r1 |
位移在直角坐标系中的表示式
r
xi
yj
zk
9
路程 s t 时间内质点在空间内实际运行的路径距离。
注意
• s与 r的区别
s为标量, r为矢量
s r
d
s
dr
将t =2代入上式,得2 s末的速率为
=1+4×2=9 (m·s-1)
(2)法向加速度的大小 (3)切向加速度的大小
质点运动学

运动方程 位移矢量 求 导 速度
r r (t ) xi yj
r r (t t ) r (t )
dr dx dy v i dt dt dt dv dvx dv y a i dt dt dt d 2x d 2 y 2 i 2 j dt dt j
2
2
at g sin 30 4.9m / s
学习辅导P8[填空题6]类似
[计算题]
1:
1 2 一质点自原点开始沿抛物线 y x 运动, 2
它在ox轴上的分速度为一恒量,其值为
(1) 运动方程 r
(3)
v x 2m s.
1
求
(2) t时刻的速度 v , a
t 0.5s 时,切向加速度的大小 at
A Bt
2
at dv dt B
2 2 2 2
t t
an v R ( A Bt ) R ( A 2 ABt B t ) R
v ds dt
1 2 At Bt 2R 2
1 2 s vdt ( A Bt )dt At Bt 0 0 2 2
v 2 (b ct ) 2 an R R
dv at c dt
7:飞轮作加速转动时,轮缘上一点的运动
方程为s=0.1t3(SI)。飞轮半径为2m。
当此点的速率v=30m/s时,
其切向加速度为
6m/s2 450m/s2
2
,
法向加速度为
。
ds 2 v 0.3t dt dv at 0.6t dt
v v2 v1 (4) (3) 4 3 0
大学物理质点运动学

解: ① v=dx/dt = 5+12t–3t2 令
② a=dv/dt =12–6t = 0 t=2s v=17 m/s
v0=5 m/s
[思考] 加速度为零时,速度值是否极大? >加速度
整理课件
【例】 一质点的运动方程为
求:1)质点的轨道方程;
x y
2sin 5t 2cos 5t
2)任意时刻的位矢、速度、速率和加速度。
整理课件
三、加速度
(t)
z P1
r (t)
P2 (tt)
r(tt)
(t )
(t t)
O
y
x 1、平均加速度: 质点在Δt 时间内的速度增量与 时间的比值
a v v(t + t) v(t)
t
t
方向:
v 的方向
整理课件
2、(瞬时) 加速度
a lim v t0 t
d
dt
d 2r dt2
r
O
rB
r r r r r B A BA
如图,一般情况下
rr
r r
整理课件
讨论2: 比较位移和路程
路程:t 时间内质点运动路径的长度
A
s B
r
sAB
rAB
位移:是矢量,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净效果,与质点 运动轨迹无关,只与始末点有关。
路程:是标量,是质点通过的实际路径的长,与质点
运动轨迹有关。
x
kdx
ln
v
kx
v v0
0
v0
v v0ekx
[思考] 关机后行驶x距离所需要的时间?
整理课件
1.3 直线运动
只需取一维坐标系,如图。 o
大学物理之质点运动学

矢量性:注意矢量和标量的区别。 相对性:对不同参照系有不同的描述。
3.运动学方程是运动学的核心,包含了运动的全部信息。
运动学的两类问题 运动方程是运动学问题的核心 1、已知运动方程,求质点任意时刻的位置、速度 以及加速度
r r t
dr v dt
2 dv d r a 2 dt dt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1-1 质点、参考系 、坐标系
一、质点
1. 引入 质点的概念是考虑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引入的一个理想 化的力学模型,使研究的问题得到简化。 2. 概念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力学模型,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忽略不 计时,可以把物体当做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 3.说明 一个物体能否当做质点,并不取决于它的实际大小,而是 取决于研究问题的性质。
大小:
方向:
2)相对性: 例如:坐在运动汽车中的人,选车厢为参考系,人位 移为零,但如选择地面为参考系位移不为零。 3)单位:米(m) 2.位移与路程的区别 位移是矢量:是指位置矢量的变化; 路程是标量:是指运动轨迹的长度。
思考:位移的大小什么时候与路程相等?
3. 区分:
三、速度(描述质点位置随时间变化的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
速度大小的变化率,其方向指向曲线的切线方向
切向加速度:
dv d s a e 2 e h dt dt
2
讨论
de dt
O
Δ
e t t
e e (t t ) - e (t )
当: t 0 , 0 有
e e
s
求:1、任意时刻 t 速度
2、切向加速度的大小
1-2-6 圆周运动及其角量描述
平面极坐标系
1质点运动学

1质点运动学第1章质点运动学⼀、基本要求1.理解描述质点运动的位⽮、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意义;2.熟练掌握质点运动学的两类问题:即⽤求导法由已知的运动学⽅程求速度和加速度,并会由已知的质点运动学⽅程求解位⽮、位移、平均速度、平均加速度、轨迹⽅程;⽤积分法由已知的质点的速度或加速度求质点的运动学⽅程;3.理解⾃然坐标系,理解圆周运动中⾓量和线量的关系,会计算质点做曲线运动的⾓速度、⾓加速度、切向加速度、法向加速度和总加速度; 4.了解质点的相对运动问题。
⼆、基本内容(⼀)本章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质点运动⽅程的物理意义及利⽤数学运算求解位⽮、位移、速度、加速度、轨迹⽅程等。
难点:将⽮量运算⽅法及微积分法应⽤于运动学解题。
(提⽰:⽮量可以有⿊体或箭头两种表⽰形式,教材中⼀般⽤⿊体形式表⽰,学⽣平时作业及考试请⽤箭头形式表⽰)(⼆)知识⽹络结构图:相对运动总加速度法向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加速度⾓速度曲线运动轨迹⽅程参数⽅程位⽮⽅程质点运动⽅程运动⽅程形式平均加速度加速度平均速度速度位移位⽮基本物理量,,,,:)(,,(三)容易混淆的概念: 1.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简称速度),对应于某时刻的速度,是质点位置⽮量随时间的变化率,⽤求导法;平均速度是质点的位移除以时间,对应的是某个时间段内的速度平均值,不⽤求导法。
2. 瞬时加速度和平均加速度瞬时加速度(简称加速度),对应于某时刻的加速度,是质点速度⽮量随时间的变化率,⽤求导法;平均加速度是质点的速度增量除以时间,对应的是某个时间段内加速度的平均值,不⽤求导法。
3.质点运动⽅程、参数⽅程和轨迹⽅程质点运动⽅程(即位⽮⽅程),是质点位置⽮量对时间的函数;参数⽅程是质点运动⽅程的分量式;⽽轨迹⽅程则是从参数⽅程中消去t 得到的,反映质点运动的轨迹特点。
4.绝对速度、相对速度和牵连速度绝对速度是质点相对于静⽌参照系的速度;相对速度是质点相对于运动参照系的速度;牵连速度是运动参照系相对于静⽌参照系的速度。
质点运动学30p.ppt

x
y
R cost R sin t
(2)、轨迹方程——质点运动所经过的空间径迹。
从运动方程中消去时间t 可得轨迹方程。
如:匀速率圆周运动的轨迹方程为 x2 y2 R2
2、位移
zA
位移:反映 位置矢量变化的
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
r rB rA
rA
r
B
O
rB
x
y
(xB xA)i ( yB yA) j (zB zA)k
a
=
v2 Δ
tv1=
9
i
+
2
j
5. t =1s 时刻的瞬时加速度
a
=
dv dt
=6t
i+2j
= 6i + 2 j
§1. 2 直线运动及其几何图线描述法
一、直线运动规律
运动方程: x = x( t )
x
位移(大小): Δ x
速度(大小): v
=
dx dt
x2
加速度(大小): a =
dv dt
d 2x =
3、坐标系
为了定量地确定质点在空间的位置而固定在参照系上 的一个计算系统。 (直角坐标、自然坐标、球坐标、极坐标、柱面坐标等)
对物体运动的描写决定于参照系而不是坐标系
二、描述质点运动的基本物理量
1、位置矢量(位矢、矢径)
z
描述P点的位置,从O到P的有向线
段0P(或r)称为点P的位置矢量。
γ
k
r xi yj zk a O
Δr
Δy
φ Δx
O
5
x 10 15 (cm)
Δ x =12(cm) Δ y =12.6 (c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大学软件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 大学物理实验 学期: 2013-2014学年 第一学期 任课教师: 许红星 序号__专业: 网络工程 学号: 姓名: 成绩:
实验3 质点动力学
一、实验目的
通过计算机模拟水平飞行的弹头击中位于一定高度的木块,根据木块飞行距离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二、实验内容
1.根据上图、动量量守恒定律、运动学方程及相关参数,证明各参数之间满足公式:d m
M m h g v +=2
2.验证运动轨迹方程为:⎪⎪⎪⎩
⎪⎪⎪⎨⎧=-=+=g h t gt h y vt M m m x 2212
3.根据实验程序,设置不同的弹头质量(m)、弹头速度(v)、木块质量(M)、台面高度(h)等参数,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将上述各参数记录入下表中:
(2)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弹头击中木块前、后整个系统的动量并记录入下表:
4.对实验结果进行简要讨论。
(1)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实验结果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
(2)对实验中“落点距离”数据的读取要尽可能精确,因为准确程度将影响到系统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