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2019版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二)传记阅读
近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小说阅读二小说情节类3大题型课时练(

2019版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小说阅读二小说情节类3大题型课时跟踪练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小说阅读二小说情节类3大题型课时跟踪练)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小说阅读二小说情节类3大题型课时跟踪练的全部内容。
学案二小说情节类3大题型一、专项对点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配角聂鑫森父亲邵伟夫,先是话剧演员,后来又成了电影、电视演员.他的名字很气派,“伟夫”者,伟丈夫之谓也。
可惜他一辈子没演过主角,全是很不起眼的配角,虽是剧中有名有姓的人物,也就是说几句不痛不痒的台词,演绎几个小情节而已。
他的形象呢,身材矮小,脸窄长如刀,眉粗眼小口阔,演的多是反派人物:黑社会小头目、国民党下级军官、现实生活中的可怜虫……他的名字是当教师的爷爷起的,爷爷曾对他寄望很高。
没想到他读中学时,有一次演一个小话剧的配角,神采飞扬,被动员去读一所中专艺校的话剧班,从此他就很满足地走上了演艺之路。
因为母亲是苗族人,可以生两胎,我下面还有一个妹妹。
我叫邵小轩,妹妹叫邵小轮.通俗地说,我是小车子,妹妹是小轮子。
我们的名字当然是父亲起的,母亲似乎很欣赏,觉得低调一些反而会有大出息。
母亲在街道居委会当个小干部,人很漂亮.我和妹妹似乎承袭了她的基因,长得都不丑.母亲对于嫁给了父亲,一直深怀悔意,原想会有一个大红大紫的丈夫,不料几十年来波澜不惊。
我母亲都不让我们去剧院看父亲的戏;电视上一出现有父亲身影的剧目,她便立即换台.她还嘱咐我们,不要在人前提起父亲是演员。
2019版高考总复习语文文档:第三部分 专题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题提能(十) Word版含解析

专题提能(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沧桑黄河岸韩振远这一段黄河堤岸是黄河自己的选择,也是黄河自己开凿出来的。
想来应该是在洪荒时代吧,或者更早。
从高原雪山流下的河水肆虐横冲,浪涛连天,在山峦沟壑间择路而行,一路冲刷。
于是,就有了河岸。
没有河岸的河流不是河流,有了河岸的黄河水,就有了约束。
在河岸间流淌的黄河水,不论是激荡狂放,桀骜不驯,还是平静无奈,死气沉沉,都在沿着河岸规定的线路奔流。
尽管会穿越千山万壑,拐过九曲十八弯,冲撞跳跃,始终都还在河岸之间。
河的归宿永远是大海,河岸永远是河的屏障。
尽管有时河会冲冠一怒,但它到底还要选择新的河岸。
对于黄河来说,晋陕峡谷好像铜墙铁壁。
滚滚流淌的黄河水,一进入这道横亘在晋陕之间的天堑,就变得暴躁起来。
仿佛一队浩荡奔来的铁骑般,在一道道关隘前,越战越勇,却越陷越深。
在岩石与激流的对抗中,碰撞出惊心动魄的气势,又绘制出一幅幅令人心荡神驰的美景。
群山之间,便有了老牛湾、碛口、孟门、壶口、禹门口。
在人类的啧啧赞叹声中,黄河水却不得不收束起高傲的身躯,一番苦斗,涌入深邃狭窄的河道。
在一个凄风萧瑟的日子里,我和《山西文学》主编鲁顺民来到了河曲县一个叫“弥佛洞”的地方。
钻过一道石洞,深深的河谷便骤然出现在面前。
这里是真正的河岸,我们站立的地方是在河岸半壁开凿出的一条栈道,窄窄的,宽不过二尺。
朝上望,怪石狰狞,好像悬在头顶;朝下望,河水幽幽,如临深渊。
河水在脚底下流淌,两面石质的河岸高耸,对面的高原仿佛伸手可触。
再朝身后望,我和顺民都被河水感动了。
眼前坚硬的岩石上,印着一道道细密的纹理,那该是黄河水经年累月冲刷的痕迹。
看上去,那些纹理轻盈流畅,好像是随手画上去的。
细看,整个崖壁像一本叠起的书,那一道道水痕就是厚重的书页,不用打开就能看到黄河悠久的历史;又像一道道年轮,清楚地记载着黄河水流过的轨迹。
没想到河水会如此坚忍,不停地冲刷,不断地切割。
河谷在一点点加深,河岸在一点点增高。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含解析)新人教版练习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含解析)新人教版练习李仕才新闻阅读(二)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10月29日在胜利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全会及其通过的《建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描绘出新蓝图。
“‘十三五’规划将是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后的首个五年规划,公报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列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并用很重的篇幅强调坚持绿色发展,释放出党中央努力建设美丽的决心和信心。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白重恩说。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二:2017年8月4日,中央电视台开始在新闻联播节目推出《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启示录》系列报道。
报道称,塞罕坝主动修复生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活标本。
三代人用了55年的时间,将昔日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荒原,变成百万亩人工林海。
塞罕坝林场的有林地面积,由建场前的24万亩增加到目前的112万亩,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人工林。
森林覆盖率由12%提高到80%。
今天的塞罕坝,绿水青山带来真金白银,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郁郁葱葱的林海,成为林场生产发展、职工生活改善、周边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三:中新网2017年8月8日电(记者张尼)日前,第四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前面启动,督察组将分别进驻吉林、浙江、山东等8省份,这也标志着中央环保督察将实现对31省份的全覆盖。
此前批次的督察中,已有上万人被问责。
新一轮督察风暴又将揪出哪些环保“顽疾”引发外界关注。
从另一组数字上也能看出中央环保督察取得的成效。
环保部副部长黄润秋近日透露,此前的中央环保督察中,初步罚款约8.8亿元,立案侦查1 183件,拘留1 103人,约谈13 593人,11 390人,切实推动解决了一大批环境问题,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
【配套K12】2019版高考总复习语文文档:第三部分 专题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 学案五课时跟踪练

学案五小说语言2大题型和综合性选择题课时跟踪练(2016·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天气清朗,蓝天白云的,一眼望去很惬意。
你眼中的世界实际是你心理的投射,吴秋明如果在旁边肯定会这样说的。
马骁驭不禁微微一笑。
到达小区,门口的保安照例拦住了马骁驭的车,他报了门牌号码和户主姓名,栏杆抬了起来。
①他忽然感觉自己心里的那根栏杆,也是这样抬起来的,只是从栏杆下通过的,应该是吴秋明。
马骁驭从后视镜里看了眼自己,感觉自己依然算得上英俊,就算减去百分之三十的夸大,也还不错。
吴秋明快速走来,难得地穿了件蓝色小碎花的薄棉衣,看上去是旧的。
马骁驭心里打了一个闪,想起了母亲。
也许是注意到了马骁驭的眼光,吴秋明上车后主动解释说,这件衣服会让孩子们感到亲切。
马骁驭说,你真有心。
吴秋明说,你知道那个著名的“绒布妈妈”实验吧?马骁驭说,不知道。
吴秋明说,是20世纪一个叫哈利·哈洛的心理学家做的实验,他把刚刚出生的小猴子和妈妈分开,关在笼子里用奶瓶喂养。
他发现这样喂养的小猴子虽然更强壮一些,但却总是吮手指头,发呆,神情漠然。
他分析是缺少母爱的缘故,于是给小猴子做了两个假妈妈,一个是有奶的“铁皮妈妈”,一个是没有奶的“绒布妈妈”。
结果哈洛惊奇地发现,小猴子只会在饿了时才去“铁皮妈妈”那里吃奶,绝大多数时间,它们都依偎在“绒布妈妈”的怀里。
这个实验说明,母亲并不仅仅意味着有食物,还要有温暖的怀抱。
温暖的怀抱对小猴子来说非常重要。
马骁驭说,不愧是心理学博士,太有意思了。
吴秋明笑道,所以我每次去儿童村,都要一个个挨着去拥抱那些孩子。
尤其是两三岁的孩子,我会多抱他们一会儿。
我给不了他们一个完整的家,但至少给他们一个温暖的怀抱。
我知道那对他们来说有多重要,也许他们自己都意识不到。
何况我不仅仅是“绒布妈妈”,我还有温暖,有心跳,有笑容。
我真心爱他们。
马骁驭忽然有了一种拥抱吴秋明的冲动。
他暗想,也许吴秋明没有意识到,这拥抱其实是彼此需要的。
2019届高考语文复习资料练习:专题二实用类文本阅读3实战演练含解析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谢有顺:心若嘈杂,在哪儿都不能安静广州很大,而谢有顺很闲。
他2001年出道时因“当代中国最年轻的文学批评家”的身份声名鹊起;他强调写作中的精神追问,认为文学写作最重要的是精神维度;多年来,他集学者与传媒人于一身,2010年被世界经济组织达沃斯论坛评选为“全球青年领袖”。
“仅此而已”“足够了”“没有过高的期许”……这些都是谢有顺的口头禅。
对生活要求不高的谢有顺谈起自己理想的生活与理想的居所:“有一个大书房、一个小茶室、一个不会灰尘满天的阳台。
书房可以放三墙壁的书,一张写字的大书案,天气不热时,可以在阳台看书读报。
仅此而已。
”个人的空间要求不多,他认为,一个人不必寻找专门的空间“放空”自己。
“心若嘈杂,在哪儿都不能安静。
不必对生活有过高的期许,什么样的环境,做什么样的期许和自我定位。
”谢有顺的理想生活要求不高,实现却不易,寻常人没有那么放松的心境。
对生活本质的认识,如同对喝茶的理解一样,他认为茶叶毕竟是一种树叶,是每年都会产出的自然之物,过分渲染茶叶的奢侈价值,反而忘记了喝茶的本质。
谢有顺是70后,有一段物质生活贫瘠的童年。
尽管物质匮乏,但家乡小山村山清水秀,在他心里张扬着一种自然质朴的生命力。
童年的他,喜欢打开大门,走入广袤的大自然。
如今,对于过分丰富的物质环境,谢有顺有某种天然的抗拒。
过去的一年,谢有顺的微信朋友圈忠实地记录着他的生活:喝茶、写字、会友、讲课、开讲座、在广州郊区建工作室、在老家建房……他外表现代,内心还是个古人。
对于生活的理解,谢有顺更多的是立足精神层面思考。
他认为,工作和生活是一个有机体,很难说有怎样的比例分配。
严格意义上说,工作也是一种生活,就像活着本身也就是运动一样。
工作是一种特殊的生活,要从中找到乐趣,一个人才可以持续下去。
这实际上是一个人的内在精神的外在体现,是一个人的“人品观”。
有人说中国没有贵族,其实和西方的贵族精神相对的,应该是中国人身上所体现出的一种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态度我们称之为“君子人格”。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含解析)

现代文--实用类文本阅读(2)李仕才新闻阅读(二)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10月29日在北京胜利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全会及其通过的《建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中国“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描绘出新蓝图。
“‘十三五’规划将是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后的首个五年规划,公报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列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并用很重的篇幅强调坚持绿色发展,释放出党中央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决心和信心。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白重恩说。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二:2017年8月4日,中央电视台开始在新闻联播节目推出《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启示录》系列报道。
报道称,塞罕坝主动修复生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活标本。
三代人用了55年的时间,将昔日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荒原,变成百万亩人工林海。
塞罕坝林场的有林地面积,由建场前的24万亩增加到目前的112万亩,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人工林。
森林覆盖率由12%提高到80%。
今天的塞罕坝,绿水青山带来真金白银,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郁郁葱葱的林海,成为林场生产发展、职工生活改善、周边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三:中新网北京2017年8月8日电(记者张尼)日前,第四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前面启动,督察组将分别进驻吉林、浙江、山东等8省份,这也标志着中央环保督察将实现对31省份的全覆盖。
此前批次的督察中,已有上万人被问责。
新一轮督察风暴又将揪出哪些环保“顽疾”引发外界关注。
从另一组数字上也能看出中央环保督察取得的成效。
环保部副部长黄润秋近日透露,此前的中央环保督察中,初步罚款约8.8亿元,立案侦查1 183件,拘留1 103人,约谈13 593人,11 390人,切实推动解决了一大批环境问题,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附答案与解析)

语文试卷 第1页(共20页)语文试卷 第2页(共12页)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Ⅲ卷语 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資源宝库。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
对这类非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
而不应局限于艺术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
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
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
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路春》、蒙古族舞蹈《吉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
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画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
因此,对民族民间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质精神。
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的时空中呈现的,考其演出行为形式形成艺术价值。
这类非物质文化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于民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实施中,有些地区視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馆及专题博物馆建设颇具规模,民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这种博物馆式的展示与收藏,虽然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但变活态传承为固态展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传统表演艺术的生存发展问题。
2019年语文全国3卷(答案+解析)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宝库.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
对这类非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
两不仅局限于艺水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
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
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
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路春》、蒙古族舞蹈《吉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
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画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
因此,对民族民间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质精神。
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的时空中呈现的,考其演出行为形式形成艺术价值。
这类非物质文化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于民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实施中,有些地区視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馆及专题博物馆建设颇具规模,民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这种博物馆式的展示与收藏,虽然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但变活态传承为固态展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件统表演艺术的生存发展问题.有人认为通过录音、录像等数字化手段便可记录、存储、呈现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达到抢救性保护的效果,但是,这只是对文化遺产的部分信息进行了保存,人在进行艺术表演时涉及的很多现象难以精确量化,其中不少信息是无法获取和记录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12学习教育资源
K12学习教育资源
学案三 分析表达题的2大题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鲍勃·迪伦:迷人之谜
柏 琳
鲍勃·迪伦是谁?
1985年,电影导演斯科特·科恩采访鲍勃·迪伦时这样描述他:桂冠诗人,身穿摩托
夹克的先知,神秘的游民,衣衫褴褛的拿破仑,一个犹太人,一个基督徒,无数的矛盾集合
体。完全不为人所知,像一块滚石。他曾经被分析、定级、分类,钉在十字架上,定义、剖
析、调查、检验、拒绝;但是从来没有被弄明白过。
1941年5月24日,迪伦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少年时
他便显示出音乐天赋,10岁自学了吉他、钢琴、口琴等乐器。高中时,他就加入了一个小
型摇滚乐队。
1959年,他进入明尼苏达大学。同年,他读到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也读到另
一本“垮掉的一代”的著作《裸体午餐》。他说:“我完全爱上垮掉的一代、波希米亚、咆
哮那群人、凯鲁亚克、金斯堡、柯索、费林格提……他们对我的影响就如同猫王对我的影响
一样。”也许是受到某种感召,这个少年在刚满20岁时从大学辍学,孤身一人来到纽约,
即将开始一段美国民谣的传奇。去纽约之前,他给自己起了“迪伦”的艺名。
1962年,他发行处女专辑《鲍勃·迪伦》。1963年,他第二张专辑中的《答案在风中飘》
成为20世纪中下叶美国民权运动和反战运动的“圣歌”。1964年,《时代变了》发行,被
认为是迪伦的“抗议专辑”。他的朋友艾伦·金斯堡在听到那首《暴雨将至》时号啕大哭,
“薪火传承到了新的一代,从早期的波西米亚和垮掉的一代,到寻找光明和自我激励的这批
年轻人。这些诗词简直就像《圣经》箴言一样,撼动人心。”《答案在风中飘》和《暴雨将
至》等作品,使他迅速成为民权运动的音乐代言人。这些表达对核武器军备赛的担忧,以及
有关贫困、种族歧视、监狱、沙文主义、战争、反思原教旨主义等内容的歌曲,迪伦只花了
20个月就全部写完了。此后,他对于加之于身的各种标签都感到厌倦,刻意要与20世纪60
年代轰轰烈烈的反叛文化运动保持距离,他说:“我不想再为任何人写歌,不想成为什么代
言人,我只想从我的内在出发来创作音乐。”1964年另一张专辑《鲍勃·迪伦的另一面》
中,已经不见抗议歌曲的影子。“我不是任何一代人的宴会司仪”,当人们期待迪伦能成为
民权运动的旗帜时,他这样回答。他走了另一个极端——1965年的新港音乐节上,鲍勃·迪
伦给民谣音乐插上了电。1965年美国迎来了抗议运动的高潮,迪伦却带上一把电吉他,给
一个彷徨的时代诊断了病症:“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你孑然一身,
你无家可归,你默默无闻,像一颗滚石。”这首收录在专辑《重返61号公路》里的摇滚乐,
K12学习教育资源
K12学习教育资源
叫作《像一块滚石》,几十年后被《滚石》杂志评为500年来最佳歌曲的第一名。当时,迪
伦不仅在政治上被视为脱逃的懦夫,也被视为民谣的叛徒。但对迪伦来说,这首歌不仅意味
着他找到了文学和音乐间的通道,更意味着一场挣脱——从一个“抗议歌手”的躯壳逃往自
己灵魂深处。此时,他的兴趣转移到了诗歌和小说上,因为这不受歌词长度限制。他待在纽
约的公寓里,埋首大堆书籍,陷入了疯狂的诗歌阅读中,读兰波也读布莱希特,喜欢艾略特,
还曾为爱伦·坡的《钟》谱上吉他曲。“我就这样训练自己的思维,丢掉不好的习惯,并学
着让自己沉静下来。我读了整本的拜伦的《唐璜》,从开始到结束都集中精神,同时还有柯
勒律治的《忽必烈汗》。”
20世纪70年代末,当嬉皮士文化与政治风潮过去后,人们更关注他的诗歌天赋。1996
年鲍勃·迪伦正式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垮掉的一代”中最杰出的作家艾伦·金斯堡在推
荐信中写道:“他的作品帮我们恢复了音乐与诗歌之间至关重要的联系。”
迪伦的文学传统是深厚的。2000年,曾被誉为“每个诗人梦寐以求的评论家”的克里
斯朵夫·瑞克斯曾在迪伦演出后台问他最近读什么书,迪伦脱口而出:莎士比亚。瑞克斯后
来撰写了《迪伦对原罪的先见之明》,将迪伦称为“当代美国最好的用词专家”。
80年代至今,迪伦逐渐减少了发行唱片的数量,他全身心爱上了巡回演出,重新回到
了行吟歌手的传统。怀旧者鲍勃·迪伦,用巡演的方式,做回了一个吟游诗人。事实上,这
才是伟大文学的源头所在——无论是西方的《荷马史诗》还是东方的《诗经》,文学最初是
用来歌唱的。
歌唱者本就是诗人,而诗人鲍勃·迪伦的灵魂,也是文学的灵魂。
(选自2016年10月15日
《新京报·书评周刊》,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在诺奖历史上,曾数次把奖项授予“非文学”人士,最出名的当属英国哲学家伯特
兰·罗素(1950年)和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1953年),而2015年的诺奖得主阿列克谢耶
维奇,严格意义上也是一个记者,并非作家。但是,把文学奖颁给一个歌手,却是头一次。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给予鲍勃·迪伦的颁奖辞是:“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
了新的诗歌形式。”
②鲍勃·迪伦的传记作者戴维·道尔顿称他为“最多变的灵魂”,但迪伦认为:“我确
实从来都只是我自己:一个民谣音乐家,用噙着泪水的眼睛注视灰色的烟雾,写一些在朦胧
光亮中漂浮的歌谣。”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战”之后,“垮掉的一代”风靡美国,这对年轻的迪伦有很深刻的影响。这种挑
战体面的传统价值标准的思想或许催促着迪伦摆脱传统的教育模式,寻找属于自己的传奇。
B.作为“垮掉的一代”作家群中的代表,艾伦·金斯堡在思想上与迪伦产生了高度共
K12学习教育资源
K12学习教育资源
鸣,非常肯定迪伦音乐的价值与意义。
C.摇滚乐《像一块滚石》是迪伦的代表作,它体现了歌手对自身灵魂的探索,使迪伦
迅速成为民权运动的音乐代言人。
D.音乐与文学对于迪伦来说,具有相通性,都意义非凡,两者的价值与魅力在他身上
得到了圆融体现。
解析:“使迪伦迅速成为民权运动的音乐代言人”的是《答案在风中飘》和《暴雨将至》
等作品。
答案:C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鲍勃·迪伦喜好阅读,拥有深厚的文学传统。阅读训练了他的思维,也使他能沉静
下来关注自身的灵魂深处。
B.鲍勃·迪伦用巡演的方式传达自己的思想,好似呼应文学传播的源头,回到了行吟
歌手的传统,做回了一个吟游诗人。
C.《像一块滚石》,几十年后被《滚石》杂志评为500年来最佳歌曲的第一名。从此鲍
勃·迪伦不再热衷反叛文化运动,被视为民谣的叛徒。
D.诗歌和小说不受歌词长度限制,因此引起了鲍勃·迪伦浓厚的兴趣,他也因此找到
了文学和音乐间的通道,恢复了音乐与诗歌之间至关重要的联系。
E.20世纪60年代人们期待迪伦能成为民权运动的旗帜,而他不再创作抗议歌曲,因
此人们更关注他的诗歌天赋。
解析:C项,原文“《答案在风中飘》和《暴雨将至》等作品……迪伦只花了20个月
就全部写完了。此后,他对于加之于身的各种标签都感到厌倦,刻意要与20世纪60年代轰
轰烈烈的反叛文化运动保持距离”。时间不对,是在创作了《答案在风中飘》和《暴雨将至》
等作品之后才不再热衷反叛文化。D项,“诗歌和小说不受歌词长度限制,因此引起了鲍勃·迪
伦浓厚的兴趣”属于强加因果。E项,“人们更关注他的诗歌天赋”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
“当嬉皮士文化与政治风潮过去后”的事,和民众对他不再热衷民权运动没有必然联系。
答案:AB
3.[分析原因题]作者为什么称鲍勃·迪伦是“迷人之谜”?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①“谜”在于鲍勃·迪伦拥有多重身份,虽被不断研究、剖析、定义,但从来没
有被人弄明白过;“谜”还在于他拥有“最多变的灵魂”,他永远在追求艺术的真谛,对加之
于身的各种标签都感到厌倦,而不断地改变自己。②“迷人”首先在于他的创作成就斐然,
引领了当时的音乐漫游,许多人听了他的作品便为之倾倒迷醉;更在于他忠于自我,呈现独
特的人格魅力:他无论是辍学出走,还是从“抗议歌手”成为“民谣的叛徒”,又是可回归
行吟歌手的传统都体现了他对自己的内心与灵魂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