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手类钱系统整理

合集下载

4古钱币收藏必备知识点系统讲解——顺治通宝(三)

4古钱币收藏必备知识点系统讲解——顺治通宝(三)

古钱币收藏必备知识点系统讲解清朝入关后的钱币——顺治通宝顺治通宝(一)前面讲的是天命、天聪通宝,都是清朝入关之前的钱币,这篇我们切入主题,讲解顺治通宝。

公元1644年,注定是个多事之秋,大清摄政王多尔衮率清军马队入山海关,在山海关外一片石,击败李自成的大顺军队,他的侄儿清世祖福临,也就是顺治皇帝,在天下中枢北京定都,开始了对清朝中国长达268年的统治,货币的历史也为之一变。

顺治钱奠定了有清一代钱币基础,为嗣后各代所沿袭。

顺治在位18年,也就是公元1644年至1661年,顺治通宝都是在这个年代中铸造,顺治通宝整体存世量还算可以,在市场和网络各直播平台上都可以找到。

顺治通宝钱分五式,钱币并没有真正的统一,就是钱币界常说的顺治五式,我们先介绍下顺治通宝的概况,再介绍具体的顺治五式。

顺治年间对制钱成分有明确规定,即铜七成,白铅(锌)三成,为合金,称之为"黄铜",按照成分来讲,其实黄铜就是一种合金。

顺治通宝重初定位每文一钱,后改为一钱二分、一钱四分、一钱二分五。

这里讲的一钱,指的是重量,换算成现代的计量单位,一钱大约是3.7克左右,一钱四分大约是5.3克左右,我们从中可以估算出顺治通宝的重量,一般的救灾3.7克至5.3克之前。

当然,随着年代的久远,钱币的铜成分流失,也会出现低于3.7克的,也会有顺治大样钱,指的就是个头特别大的顺治通宝,重量也会超过5.3克。

顺治通宝直径一般在25毫米—28毫米之间,厚度一般在1毫米出头,低于25毫米的一般都是剪边顺治,市场价格相对会便宜。

超过29毫米可以成为大样。

一般顺治,品相还过得去的,现在市场价大概是200元一枚。

清朝钱币影响价格最重要的是两个因素,品相和尺寸,品相我们都能理解,现在是颜值的时代,什么都看脸,好看的钱币价格贵自然也算说的过去。

以前影响钱币价格主要因素是版别,指的是稀少品种的钱币价格贵。

当然,现在稀少版别的价格也贵。

品相好而又是稀少版别的就更贵。

康熙版别收藏入门

康熙版别收藏入门

康熙版别钱收藏入门(藏识篇)-集藏天地康熙版别钱收藏入门(藏识篇)康熙——中国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钱自然成为华夏之长寿币,喜欢和偏爱康熙古钱版别研究的收藏爱好者特别多,为了初涉藏河的朋友了解并喜欢上康版,在下特精心搜集了一些康版研究的成果以嗜读者。

以下是转载网友别向我开炮的文章:清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因为当时社会政治比较稳定,经济发展很快。

商品交换、货币经济也非常发达,所以康熙朝的钱币铸造得非常精美,大都很规整,钱型厚重,文字美观大方,而且铸量极大,存世非常丰富。

康熙元年(1662年)清政府下令停铸上代“顺治通宝”钱,而改铸“康熙通宝”钱。

纵观康熙一朝,在全国共开设铸钱局二十四处。

由于受当时冶铸工本和钱币私铸等问题的影响,每一文康熙钱曾分别重一钱四分、一钱、七分,这样一来便产生了我们今天见到的大、中、小三种不同重量的“康熙通宝”钱。

康熙钱的背文除工部、户部所设的宝泉、宝源两局所铸均为满文外,其它外地各钱局鼓铸的通宝钱,其背文左为满文纪地,右为相应的汉字纪地。

后人为收藏和研究方便,将满汉文纪地的局名编在一起,形成了一首押韵、顺口的康熙钱“背文诗”。

诗云:同福临东江,宣原苏蓟昌。

南河宁广浙,台桂陕云漳。

后来还出现了“巩”字(甘肃巩昌局),又有人说还有“密”、“川”、“贵”、“西”等钱局的康熙钱。

但是至今我们仅见有“巩”、“西”两字,其它尚未见到实物,目前对此还有一定的争议。

康熙通宝还有俗称的罗汉钱,相传是年羹尧熔黄金罗汉所铸,色泽呈金黄色,康熙的熙字较通俗写法少一竖。

其中还有背大清及龙凤纹饰的宫钱。

另有福建宝福局于康熙60大寿时起铸有背穿干支的贺寿钱,每年一品,直至1722年康熙帝晏驾,一共十年,共得十品,存世罕见。

明清时期,晋商和山西票号的崛起,著称中外。

尤其清朝时期票号的发达,以至于山西民间流传至今仍有大量清朝古钱。

据传还有清朝山西曾有许多铸钱工匠在京城钱局工作,由于种种原因带回到山西大批漂亮的钱币。

4古钱币收藏必备知识点系统讲解——康熙通宝(四)

4古钱币收藏必备知识点系统讲解——康熙通宝(四)

古钱币收藏必备知识点系统讲解清朝入关后的钱币——康熙通宝康熙通宝(一)在古泉界,提到那种钱币最受欢迎、知名度和认知度最高,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看法,我认为非康熙通宝莫属。

因为,收藏古钱币的人,几乎没有不玩康熙通宝的。

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69岁),顺治皇帝第三子,清入关后第二位皇帝。

他平定了三藩叛乱,收复了台湾,驱逐了沙俄势力,又平息蒙藏地区动乱,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统一。

在经济和文化建设上,康熙也创下对后世产生积极影响的重大业绩,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

通宝”以楷书书写,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

我个人比较喜欢康熙通宝,因此对康熙通宝关注会稍微多一些。

我查过康熙通宝的存世量,正清康熙皇帝在位61年,期间社会稳定,经济发达,货币发行量很大。

清张廷玉等编著的《清朝文献通考》曰:"康熙元年(1622年)颁行‘康熙通宝’,因产铜有限,停,工部差人办铜,统由各关差购送……是年铸钱二亿九千七百八十九万六千三百八十。

"可见康熙元年铜料缺乏,但是也铸了近3亿枚铜钱。

据史料统计康熙年间每年铸钱量一般有3亿至5亿枚。

也就是说康熙在位61年里,初步估算国家铸造康熙通宝超过200亿枚,可谓铸期之长、存世之丰,这是历史仅有。

但真么有那么多康熙通宝存世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康熙皇帝始铸康熙通宝,重量达到1钱4分,也就是大概5.3克左右,钱币厚重、美观、大方。

但是,铜在古代一直是战略资源,国家整体很稀缺。

那里有利润,那里就有投机倒把,古来如此。

当时,百姓把国家铸造的康熙通宝钱币用来制作纽扣或者其他铜制用品,存在着毁坏钱币的风潮。

导致了市场上流通的康熙通宝锐减。

因为百姓私自毁坏钱币,加强国家铸造1钱4分重的康熙通宝一直处在亏损状态,所以,在康熙22年开始对钱币减重,开始铸造七分康熙,就是重量是以前康熙通宝大钱重量的一半,当然钱币直径也小了很多,导致了现在市场上七分康熙的大量存在。

清朝货币介绍 清朝时期的货币的种类及面值

清朝货币介绍 清朝时期的货币的种类及面值

清朝货币介绍清朝时期的货币的种类及面值清朝货币-清代制钱清代通宝钱币后金在进关前就开始在关外铸造货币,努尔哈赤天命年间,铸造了满文的天命汗钱和汉文的天命通宝。

皇太极时又铸造了满文大钱天聪汉之钱。

顺治年间开始铸造顺治通宝,共分5种样式,一式为顺治元年铸造的,是一种仿古式的货币,正面铸有顺治通宝,背面是光背的。

不久就又铸了2式货币,正面还是顺治通宝,反面是铸钱的汉字局名,如工,户,东,福等。

三式是顺治10年铸造的,是一厘钱,反面铸有一厘和钱局名。

一千文合银一两。

四式货币是在顺治17年铸造的,反面有满文宝字和满文局名,五式也是这一年造的,钱背面有满汉文的钱局名。

康熙年间平定三藩之乱,而吴三桂等人在叛乱时期也大量铸造过货币,吴三桂铸造了利用通宝,有光背,背面有云字,贵字,一厘,二厘,五厘,一分等。

其子吴世潘洪化年间又铸造了洪化通宝。

福建的耿精忠则铸造了裕民通宝,分一分,一钱,浙一钱三种。

康熙朝自铸的货币有两种,与顺治钱的第四式和第五式相同。

雍正年间后,清帝铸钱就只按顺治5式,即钱背面标满汉文局名而铸造,此后又铸造了乾隆通宝,嘉庆通宝,道光通宝。

咸丰年间,正值太平天国起义,清政府因财政紧张而开铸大钱,人为的搞通货膨胀。

分为3类,一是通宝,是小平的铜铁铅钱。

一为重宝,为当四至当五十的大钱。

还有一种是元宝,为当百及当千的大钱,这些货币各地都有铸造。

清代货币比较珍贵的当属慈禧时期铸造的祺祥通宝和重宝,这种钱本准备在咸丰皇帝死后用的新年号钱,由于慈禧发动政变,改年号为同治,这种钱没有铸多少就停铸了,因而较少,祺祥年号只用了69天。

同治年间只铸造了通宝小钱和重宝当十钱。

光绪初年,只铸通宝小钱和重宝当十钱,后慈禧下令从国外进口造币机器,用机器铸造制钱。

宣统年间只铸造了宣统通宝,有两种,一种较大,一种较小。

清代铸币分两大类,一类是中央造币厂铸造的,令一类是地方造币厂铸造的。

太平天国时期,也曾铸造过货币,就是太平天国钱,但是国字从口从王而不从玉,成为太平天国货币的一大特色。

清钱之康熙通宝(八):形形色色的康熙钱币

清钱之康熙通宝(八):形形色色的康熙钱币

清钱之康熙通宝(八):形形色色的康熙钱币康熙通宝的二十地方局以及宝泉、宝源两个中央局我们也找时间聊完了,可能不是太深入,有部分泉友私聊说应该配图。

如果要深入了解,是必须对着钱谱或者过手慢慢学习的,本系列只是为了抛砖引玉之用。

康熙通宝除了这些最基本的行用钱,还有不少特殊品种,虽然有的是纪念性质的、有的是试铸钱,有的是花钱,有的甚至不是康熙本朝所铸造,但一样可以列为多姿多彩的康熙钱币之中。

康熙通宝的花钱最出名的当然是二十局花钱,此类花钱又分几种,有的是二十局在正面,背面是八卦或者其他图案,有的是十句在正面,十局在背面,共同构成的。

这些花钱真正属于康熙朝铸造的很少,大多数乾隆以及之后所铸造,也很有收藏价值。

另外还有一种花钱,正面是“康熙重宝”字样,背面是龙凤或者双龙图案。

很多泉谱认为属于开炉大钱,这个是极有可能的,但我过手过一个,感觉算是民间铸造的花钱,很可能当时也有仿铸作为压胜钱性质。

康熙通宝除了二十二局之外,据说还有“巩”、“西”、“密”、“川”、“贵”等多地局。

但是泉届得到实物公认的只有“巩”、“西”,其中“巩”的为甘肃巩昌局,发现较晚,为大名誉品。

众多泉谱采用的泉届大家王荫嘉之旧藏作为拓片。

“西”的是由泉届泰斗马定祥先生评为吴三桂封为平西王时铸造,非记地钱。

民间时有传说发现“川”而且是满文川,我也曾看过实物,认为是宝泉局所改刻。

宝福局由于背“福”字比较吉利,特被朝廷恩准,于1713年起,铸造十二地支套子钱。

这种钱币正面与普通宝福局面文无异,背面除了满汉文宝福以外,在穿口正上方有一个地支字。

从1713年起,每年三月铸造一种。

康熙于1722年12月驾崩,理论上来说,应该是铸造有10种,但被各泉谱认可的为九种。

这种宝福局十二地支套子钱数量极罕见,赝品是摆摊的常备品种。

乾隆时期,为了表示对先祖的崇敬,曾经命令宝泉局补铸过一批顺治、康熙、雍正宫钱。

由于该钱的背满文风格明显为乾隆钱风,铸造精致、用铜相当讲究,被称为顺治乾隆手、康熙乾隆手、雍正乾隆手。

清钱之康熙通宝(七):康熙通宝满汉文,最普通钱币中找精品

清钱之康熙通宝(七):康熙通宝满汉文,最普通钱币中找精品

清钱之康熙通宝(七):康熙通宝满汉文,最普通钱币中找精品康熙二十个地方局已经基本聊完了,今天我们说说最常见、最普通的满文局。

康熙通宝满文局只有两个,一是户部的宝泉局,另一个是工部的宝源局。

这种钱币我估计是除了乾隆中央局以外,普通老百姓见得最多的,确实一般的也不贵,就几块钱到十几块钱一个。

但是其中也有好版本,是可玩可藏的小精品。

对于宝泉局而言,早些年由于研究不足,满文局的钱币价格相差唔多。

后来经过市场的沉淀、发掘、交流,有一些版本脱颖而出。

要么是它们数量稀少,要么是它们特点鲜明,罗汉钱咱们单独说过,就不再此浪费篇幅了。

首先讲大样,现在交流交易中喜欢随口说直径大于28mm的康熙宝泉是大样,其实以前都认为29mm以上才是大样,而实际中,大样的数量我感觉很少很少,价格却并不是太高,早几年过手一个才100多元,现在普通品应该不超过200元,属于低估品种。

康熙宝泉局是中央钱局,还是最重要的这个,理论上来说钱文应该是最标准的,是其他局的范本。

但令人奇怪和意外的是,部分宝泉局的钱文居然借用地方局的,比如有福手泉、宁手泉,当然还有兄弟单位的源手泉。

这些都比普通的要贵一些,特别是前面连个地方局的。

康熙宝泉中便宜品种中最热门的当属罗汉手和大宽缘,前者因为长得像罗汉钱而沾光,特别是扁熙罗汉手,我感觉比扁熙罗汉还要少;后者因为古拙可爱而备受宠爱,价格近期不断上涨。

另外康熙宝泉局中的人足宝、分水康、圆点熙都是比较受欢迎而辨识度较高的版本。

当然说宝泉局更离不开七分钱,它是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户部宝泉局始铸。

普通康熙钱直径约为27mm,而这种七分钱只有23mm左右,重量比普通康熙要轻一半。

七分钱的版本极多,但在收藏市场上并不是热点。

康熙宝源局借用面文的情况也不少,但都是借用的泉局的面文,称之为泉手源。

源局中最引人注目的版本还是大阔缘版,尤其是以大阔源双点通大样比较热门,也贵一点。

此版本的大样标准为27mm以上直径皆可。

清代铸钱局资料大全(玩清钱必备)

清代铸钱局资料大全(玩清钱必备)

清代铸钱局资料大全(玩清钱必备)1 清代四川有两府设局,一为宝川局,在成都府;一为宁远府局。

康熙七年开设四川成都府局,所铸钱币背为“川”字,九年停,二十四年又开。

雍正元年因四川铜矿未获开采。

开局之议未果,十年矿成而宝川局又开始铸造。

局址在成都府贡院内西边,有炉8座。

乾隆三年,因滇铜产量渐增,增加宝川局炉7座,合计15座,年铸额达到了72800串,十一年又增炉15座。

铸钱运陕西行用,年增铸额为62200余串。

十五年停止铸造运陕西钱而停炉7座,十九年又恢复7炉,二十年因川省议修城工,故又增炉30座,岁增钱124000余串。

此时宝川局除增炉外仅余旧炉10座,合计40炉。

二十九年又曾加铸。

四十年因川省铜不敷使用而使40炉减卯铸造。

五十九年停铸。

嘉庆元年至二年,宝川局40炉开铸,五年八月至六年二月40炉计铸钱36399串999文。

道光年间宝川局开始减卯铸造,特别是十七年以后,半年减卯直到停铸。

咸丰四年下半年,宝川局开铸咸丰钱,有小平、当十、当五十、当百等数种。

光绪二十年宝川局曾铸重1钱2分的制钱,二十四年改铸重8分的小钱,旋因无铜而停铸。

四川宁远府局是乾隆十八年时,因宁远一带行用小钱,故议设炉4座改铸这些小钱,铸完歇局。

2 山东有三铸局,一为临清镇局,一为济南的山东鼓铸局,又称宝济局、宝东局,三在莱州称莱州局。

顺治二年五月临清镇局开铸,用旧遗铜铅,铸出钱币发放兵饷。

至八年十月计获息3992两,旋停。

十年又开,十四年停,十七年复开,所铸钱背标满汉文“临”字。

康熙元年复开,旋停,六年又开。

十四年撤局。

顺治六年山东济南开鼓铸局,十四年停,十七年复开。

钱背标“东”字。

康熙元年复开,又停,六年又开,九年停。

二十三年夏开。

雍正七年开济南府局,背铸满文“宝济”。

乾隆三年停。

咸丰四年十一月宝济局始铸咸丰大钱。

先开2炉,计有当十、五十、百三种,以前两种为多,旋因大钱不畅行而停。

光绪十三年五月,山东在烟台设炉铸钱,每文重1钱,沿宝东局旧名,拟一年内先铸10万串交户部。

清朝货币制度ppt课件

清朝货币制度ppt课件

16
三 从制钱到铜元
(一)制钱的落后性
1 统治者对制钱贬值(轻重,减色)。
由此对人民实行超经济剥削
2 分散铸造的政策,各地各自为政。
私铸的现象无法杜绝,导致制钱纷繁杂乱
3 各省各地划地为界,导致制钱流通
有很大局限性
精选ppt课件2021
17
(二)自制铜元
1990年(光绪二十六年),两广总督李
精选ppt课件2021
12
(三)银两制度的落后性
银两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 发展的产物,具有很多缺陷。其落后性表现 在:形状和重量不合用,名称和种类过于复杂, 成色高低不齐,平法大小不一,铸造分散, 铸造分散,流通极为不便。
精选ppt课件2021
13
二 自铸银元
原因 第一批银元 演变
精选ppt课件2021
8
成色
成色是指含银的多少,从理论上讲,实银的 成色是以纯银成色1000|1000作为标准,但实 际上流通的宝银达不到这个标准,因而就按 纯银的成色加以折算,即按其成色核定含银 多少。
全国统一的、公认的标准有:纯银、足银、 纹银、标准银
精选ppt课件2021
9
称量
4
使市折漕海的库 漕“全 “银属银 用平色平关标平 平库国 平的称两 的是使是使准是 、平主 ”重量按
平各用征用,政 市、要 。量货重
。地的收的关府 平关的 标币量
市 场
平 ,
漕 银
平 ,
平 是
征 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种 。
平 、
平 有
准。计 是实值

精选ppt课件2021
10
(二)虚银两 虚银是实虚的价值符号, 是用于计算的单位在账务处理上具有重要意 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熙手类钱系统整理《图文对照完整版》2012-2-21 09:50手类钱一词最早出于日谱,在宋版中普遍应用。

手类的意思大家都知道也不再需要在这多做解释了。

也可理解为错配钱的一种。

康熙版别之所以有趣,不仅仅在于它的铸造时间之长久。

版别之浩渺,种类之庞杂,其实深入体会之,更能发现其各局之联系和版式间的微妙演变。

康熙手类钱的数量应该在清钱里是最多的。

而且每年还不断有新的成员发现并加入到这个大家族里。

就因为这样,问手类钱到底有多少类可能还能算出。

若问其到底有多少种?那么大家得一起来做下这个课题了。

下面这个表是我初步列了下,肯定有漏处。

望大家一起讨论补充,也算为大家共同爱好的康熙版别研究做一份贡献。

《原创抗战二十年泉友》山西大同府局浙手同苏手同同局目前就见这两个版感觉苏手比浙手要少点,品好的特别难得。

福建福州府局河手福(张伟兄藏品)福局还是个比较有玩头的局特别小福类的版变化相当多样生辰钱就不说了,能得一枚就足矣小福双点通的版大小加一起也有十多枚,想收集齐全也非常有难度。

福局正宗手类钱貌似就这个版,还有种单点昌手福觉得不怎么开门就不录入了。

河手福相当稀少!目前网上应该在5枚以内的东西,呵呵~个人还木有,继续努力!山东临清府局东手临(xiaoyu456兄藏品)东手临顺治背版(白沙出品xiaoyu456旧藏现狮子第八收藏)原手临临局的手类也不多但是都非常难找~市面出现的都是双点类东手临较多,单点的标准东手这两个版也就一个二见,一个首见的东西。

可谓是手类钱里可遇不可求的版。

望今后手气哪天旺点也可以挑上一枚,哈哈~半夜了有点在说梦话了。

江西南昌府局问起那里的通货里出康熙好版最多? 估计大部分声音会说是江西。

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通商优势。

江局的版不算多但是铸造相对精良。

可说起手类钱还真没在这个局里见过,不知道为什么。

至少是个人至今为止没见过。

宣化府局苏手宣孤独的苏手宣这个局就只见苏手这个版而且还是个同模固定版细心的朋友可以看下宣满文末笔大概八点钟方向这个样子是不是都多了“一笔”。

山西太原府局顺治手苏手原泉手原昌手原顺治手在原局里也算的是个名誉品了,其风格和顺治原满汉式面文雷同,故出了这个名字。

其性质应该是早期的过渡版无疑。

后两枚泉手和蟹爪昌手面原是否得在前加个“类“字?就需要大家的意见了。

题外话最后枚昌手貌似都有铸造缺陷,个人还没见过枚这版的完美品。

江苏苏州府局康熙苏局钱感觉一直以来就是个悲剧角色,不知是不是和它的谐音“输”有关?在铸量上应该比福局钱差不多甚至更少,但价格多年一直处于淡定状态。

现在随着通货整体价的上去也跟着迈了一小步,版式也很少人问津。

这个也难怪,谁让它当年铸造的那么规整,这个局不存在手类也就算了,这个不是你的错!但你总在那个狭小的框架里变来变去连个差异大点的版也没有那就是你不对了。

哈哈~ 悲剧就此诞生另苏局的私钱也特别少,很奇怪。

蓟州府局泉手蓟(类方通版)泉手蓟(大点熙版)泉缘zxl 藏品主要重点说下后面那个大点熙版的泉手蓟,前几天由龙之藏千年砍柴泉友的一个看面猜背的帖子引发的。

这个面常见的就是泉局然后是泉手东或泉手陕貌似还没注意过有第四种而奇迹就在这个时候出现,砍柴兄的那枚因背有点磨损的原因故满文感觉有点别扭但这个时候泉缘zxl 和福寿康宁兄找出了同版,终于验证了这个版的存在,正了身!湖北武昌府局浙手昌苏手昌东手昌(闭口通版)东手昌(开口通版)东手昌(连火熙小样版)泉手昌河手昌(小样背折满文版)湖南长沙府局昌手南(单点角头通背行满南)昌手南(单点角头通背楷满南)昌手南(方头通大样固定版)华南虎兄藏品昌手南(小样背小字版)蟾一泉友藏品原手南清平乐兄藏品泉手南(小样版)大顺钱币泉友收藏单点角头昌手中楷满的数量要比行满的少不少。

行满上27.5的规制版也难得。

方头这个版一般情况直径都挺大,有在29mm。

很难得。

曾经听说在永州河里出过四五枚流出。

可惜那时没碰上。

之后个原手应该是个私版和原手浙的性质差不多,清平兄藏品~目前好像也没在网上见第二枚。

属于手类家族新成员。

江南江宁府局浙手宁苏手宁东手宁东手宁(钩康版)东手宁(小满版)河手宁福寿康宁兄藏品宁局手类存量多少的次序差不多就是以上图片的次序,东手宁小字版个人网上好像也没见到第二枚的图,钩康版也比较难得目前也是个位数的版。

河手宁目前也是两见的版,第一枚今年初出于山西郭**那,后福寿康宁奔走千里将其收藏其康熙精神还是很赞的,另一枚年中出于古泉园地吉棋那,后出现了交易纠纷。

其中之事大家应该都有所耳闻,就不再详提了。

玩钱还是得以诚信为本。

广东广州府&肇庆府局南手广(小南手) 广西陈勇兄藏福手广(大福宝下月面文版) 张伟兄藏广东记载共有两处铸钱,广州府和肇庆府。

一钱四分大钱时间铸造较短,故大广的存世量不多。

小广版式庞杂以及直径重量变化也较大。

小广最大样有见过27.5左右的,小的也就22左右。

手类钱目前小广见南手广和大广见福手广版福手广版相当稀少目前2见浙江杭州府局原手浙(折满版)福寿康宁兄藏品原手浙(直满版)苏手浙昌手浙(角头通版)xiaoyu456兄旧藏实物已丢失昌手浙(方头通版)SES兄藏品泉手浙浙江局的手类可誉为康熙所有局中难度系数最高的一个局,别说齐全。

得其中一枚也不易。

原手浙运气好还可以挑到,华南虎兄和西门飘雪兄就曾在通货中挑到过,接下来苏手浙最早那枚应该是前两年蔡泉根那出的,后来被廖日荣收藏。

接下来几年内时有面世,但总量大概也就在六到七枚间吧。

角头通的昌手浙,拓片早就出现在昭和泉谱中,可实物一直没见。

直到后来2007XIAOYU456 在通货中挑到就是如图这枚,万幸终见此版实物,众同好哗然。

可悲剧的事情在后面半年里发生了,在借给朋友看康熙后来归还是这枚钱却遗失了,至今未见。

留给我们的就这张图片。

方头昌版早年幼泉于西安挑到,后SES兄收藏之。

并足宝版泉手浙也是个神品,至今一见。

08年留的图,忘了是谁的藏品。

台湾府局(福建代铸)康熙小台福建代铸,七分形制。

大台皆为后铸品,后人为二十局配套所铸。

面文不一,类泉局面文者为多。

广西桂林府局昌手桂(蟹爪昌手面文)宁手桂福寿康宁藏品东手桂东手桂(挑桂异书)广手桂河手桂ZW45藏品泉手桂(丿熙并足宝版)泉手桂(背龙头桂版)廖日荣藏品泉手桂(背挑满桂版)廖日荣藏品泉手桂(背不挑桂大字版)泉手桂(背不挑桂)泉手桂(长宝背逆背版)福寿康宁藏品泉手桂(7头通面文版)廖日荣藏品乾隆手桂福寿康宁藏品陕西西安府局泉手陕(大点熙版)泉手陕(类方通版)福寿康宁藏品云南铸利用手云双点通版(昆明府铸)利用手云单长点通版(昆明府铸)泉手云满云出头版(大理府局铸)泉手云小满云版(大理府局铸)泉手云(大理府局铸)福建漳州府局泉手漳泉手漳(背大漳)康熙漳局钱的铸行,可说是为清政府统一台湾作出了贡献。

漳州地处我国东南边缘,山川阻隔,交通闭塞,远离政治中心,历史上中州的动荡和外族入侵,对漳州的影响较小。

从汉、唐及至明末漳州一带使用的大多为中原中央政权发行的货币,没有自行铸造货币。

明隆武年间,海澄月港兴起,由于海外贸易繁华,外国银元开始大量流入漳州。

这时,民间已出现仿造“番银”所铸造的货币。

明末清初,郑成功军队与清廷在闽南沿海对峙拉锯近40年,由于年年战乱,清政府急需发行货币用于筹饷。

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福建巡抚奏准铸造“宝漳”局康熙通宝。

该钱面文对读“康熙通宝”,背满、汉“漳”字,钱径28毫米,穿宽6毫米,重4-4.9克。

康熙铸钱背面记地大多以省级为名,“宝福”局康熙通宝在康熙六年(1667年)就已经铸行,为何在有了福建省局铸钱后,又加铸了漳州府局制钱,这与300多年前清政府收复台湾,统一祖国不无关系。

漳州地方学者认为,宝漳局康熙通宝铸于康熙十九年,康熙二十一年停铸,而清政府统一台湾的时间是在康熙二十三年(1683年),二者不可能仅仅是时间上的巧合,作为清政府收复台湾的前沿阵地,在当时的闽南重镇漳州铸行钱币,其军事目的十分明显。

由此可见,宝漳局康熙钱的铸行,为清政府收复台湾,实现祖国统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户部宝泉局铸浙手泉宁手泉东手泉(异书版)东手泉昌手泉(角头通版)昌手泉(蟹爪昌版)XIAOYU456 藏品昌手泉(方头通版)源手泉(正丿熙阔缘版)工部宝源局铸东手源(山海泉丁旧藏)注*直径23毫米厚4.2毫米浙手源(ZW45 张伟兄藏品)泉手源长丿熙类1泉手源长丿熙类2泉手源长丿熙类3泉手源长丿熙类4泉手源长丿熙类5泉手源长丿熙类6泉手源长丿熙类7泉手源长丿熙类8泉手源长丿熙类9泉手源正丿熙类1泉手源正丿熙类2泉手源正丿熙类3 清平乐兄藏品泉手源正丿熙类4泉手源正丿熙类5泉手源正丿熙类6泉手源正丿熙类7泉手源正丿熙类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