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空间规划的新发展以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例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探索——以宁波市镇海区为例

国土资源LAND&RESOURCES27TANSUOYANJIU探索研究当前,中国已进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期,国土空间利用方式从增量主导的外延式向增存并重的内涵式发展转变。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初步构建城乡一体的空间规划体系,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并以空间治理为手段,通过全域全要素管控、整治、修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格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部署要求,2022年,宁波市获自然资源部批准同意作为试点,在全国率先探索以“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作为国土空间治理实施的新路径。
宁波市镇海区作为世界级滨海产业带和长三角科创策源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申报全域整治示范片区,并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以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宁波经验。
一、中国国土综合整治实践探索中国国土综合整治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围绕耕地计划指标总量动态平衡提出土地整治内容;本世纪初,国土资源部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探索农用地整理与村庄土地整治、城镇建设发展相结合的综合整治路径;2019年,自然资源部在全国推行以乡村全域为对象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
在此背景下,2018年,浙江省全面启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推进农用地整治、低效利用建设用地整治和生态环境的整治修复;2022年,迭代升级,进一步实施农田集中连片整治、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优化低效用地整治和生态环境的提升。
根据《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要求,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划定“三区三线”,并作为刚性内容进行管控。
“三区三线”是基于现状国土空间资源变更调查叠加规划城乡建设用地指标覆盖而划定,因此,“三区三线”总体上体现了开发与保护两种管控思路,但造成了国土空间格局蓝图(发展)与“三区三线”管控(保护)之间的矛盾,而协调这一矛盾的路径就是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小城镇城乡空间发展路——以灵璧县尹集镇城乡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为例

学术论坛“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小城镇城乡空间发展路径 ——以灵璧县尹集镇城乡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为例吴问琦,孙大亮,张 茹(合肥工业大学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0)摘要:本文以灵璧县尹集镇为例,探索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尹集镇依托现有的资源现状,如何实现城乡融合,突破城乡二元结构,优化镇村体系布局,发掘本土特色,实现“生态”“生产”“生活”空间融合发展,探索城乡空间发展路径,通过对生态特色的营造、对三产的合理布局、对镇村体系的优化调整及对现状设施的完善,各个方面推进尹集镇镇域城乡空间合理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城乡空间;发展路径1 研究背景 随着美丽乡村的建设,农村的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城乡空间格局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生态”“生产”及“生活”空间有了新的要求,城乡空间发展有了新的方向。
1.1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1.2 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一种方针。
根据十八大报告精神,城镇化未来将成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更是撬动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
2020年5月22日,《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重点支持“两新一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建设。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1.3 当前乡村规划建设的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乡村空间正在逐步瓦解,乡村的经济社会结构、空间布局形态发生改变,城乡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城乡之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同时新时代对农村“生态”、“生活”和“生产”空间有了新的要求。
城市地理学第九章-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二、城镇体系研究的兴起、发展
城镇体系的研究兴起于工业革命后期。 城镇体系原始的或早期的思想是由英国霍 华德在他1898年出版的《明日的花园城市》 一书中所提出的。 1933年,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 (W.Christaller)提出著名的中心地理论, 第一次把区域内的城市系统化。提出了城 镇体系的组织结构模式,被后人公认为城 镇体系研究的基础理论。
等级性或层次性:系统由逐级子系统组成。
如全国性的城镇体系由大区级、省区级体系组 成,再下面还有地区级或地方级的体系。 这就要求制订某一级城镇体系规划时要考虑到 上下级体系之间的衔接。如研究山西城镇体系 发展战略,首先要研究山西在全国地域分式中 的地位,山西城镇体系在全国、在环渤海经济 带、经济区中的地位作用,明确山西的发展, 同时还要理清与晋北、晋中、晋南、晋东南经 济区之间的关系
内容
一、什么是城镇体系? 二、 为什么要编制城镇体系规划? 三、 城镇体系规划做哪些事情? 四、 怎样编制城镇体系规划?
第一节 城镇体系规划的提出
一、城镇体系的概念、特征
(一)概念及内涵 城镇体系(Urban System)也称为城 市体系或城市系统,--指的是在一 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以中心 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职能分工, 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互相依存 的城镇所组成的有 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
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编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 用于指导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 的编制。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由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 部门报国务院审批。
城规划原理课后习题和答案与解析(第四版)1_12章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课后习题解答第一章1.城市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产业构成、人口数量、职能。
(当然,还有一些非基本要素:市政和公共设施、人造和自然景观、建筑数量等)2.工业前城市与工业城市各自的特征是什么?工业前城市:①城市规模小②依赖风力和水力天然能源③以马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工业城市:①城市圈层式向外扩张②出现城市仓储用地③出现商务贸易活动区④火车、轮船成为城市对外运输的主要工具,汽车成为城市运输的主要工具⑤城市类型增加3.中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依你的推测,2030年中国城市化的水平将达到多少?①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我国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②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和环境条件存在巨大差异,以统一的标准衡量中国城镇化发展,并以此制定政策,不能满足需求。
③城镇化是一种现象,不是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实现城市及区域的永续和谐发展是重点。
60%以上,官方预测为70%(8月27日发布的《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新增3.1亿城市居民,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
届时,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将超过10亿。
),进入城市化的稳定阶段。
4.城市化有哪些基本规律?城市化发展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哪些关系?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②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
③农业人口剩余推动城市化发展。
①城市用地增加,农业用地、森林、湿地等非城市用地减少。
②城市化耗费大量煤、石油等非天然能源,造成环境污染。
③城市化同时促进科技发展,产生电池、塑料、建筑垃圾等人造污染物。
第二章1.中国古代的城市格局反映了哪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思想?①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管子》提出功能分区)、(《商君书》提出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交通布局考虑)②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道家】(战国时代,吴国国都阖闾城建设,伍子胥提出“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秦统一中国,规划时,也提出“象天法地”,强调方位)、(三国时期,吴国国都选址金陵,“以石头山、长江险要为界,依托玄武湖防御”)③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中轴对称,道路分等级等【儒家】(周礼考工记,周王城建造,按封建等级)、(曹邺魏城、隋唐长安城、元大都皆是依据周王城而建)2.你认为哪些古代经典城市的规划案例,对未来的城市发展仍然有重要意义?①曹魏邺城,采用功能分区布局。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的路径探索---以陕西地区为案例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的路径探索---以陕西地区为案例摘要:在新时期,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推进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
城镇与乡村是一种既对立又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也是一种命运共同体,城镇化的目的在于培育和发展城市,而乡村振兴则是以发展与建设乡村为目的,二者具有异质性,同时,也存在着自然的耦合与内在的联系,使得它们可以在现代化的实践中实现共同的发展。
本文以陕西地区为案例,对其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协调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对新时期两个战略的协同推进提出了对策。
1.陕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推进共同富裕的探索陕西省近几年来对新型城镇化与农村建设的探索,为推进两者的协调发展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1.1新型城镇化引导乡村产业发展城市对农产品的大量需求促进了我国的工业结构发生了积极的变化,而现代化的农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第一,指导和推动农产品供应体制的变革。
根据城市居民的消费喜好,促进和指导乡村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渭南市华州区与城市集市紧密结合,以蔬菜为主,时令水果和干果为副的产业,成为全国蔬菜基地、中国蔬菜生产十大品牌。
第二,服务业带动的非农得到了快速发展。
农村三产发展是我国农村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陕西省安康市为了解决农牧业发展面临的技术瓶颈和共性问题,提高农业农村信息化、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安康市科技局主动组织指导市场主体与高等院校院校联合申报科技项目,联合研究开发,定位堵点,聚焦难点,在畜牧、核桃、水产等主导产业上突破了一大批技术难题,并在全省率先实施了一系列先进、实用技术,为农业生产提升质量和效益奠定了坚实基础。
石泉县在农旅融合方面取得新突破,成功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
1.2城市辐射带动乡村发展通过对当地的农业、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农村进步。
第一,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带动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
以渭南葡萄园、牒吴农业博物苑、下邽古镇为中心的贤乡紫韵农庄建设循环农业、农业体验、农业观光等,将其提升为4 A旅游景区,带动周围村庄葡萄种植、旅游观光等优势产业得到发展。
中国城乡空间规划的新发展

用城市促进 区域经 济的 这实际上 又是 区域层面 市 的带动 , 际城市发展 和地 区竞争趋 势是一 余劳动力 。
我们 国家解决小 康 发 展 ,用 城镇 促进 区域 发展 的协 致的。 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 上 的发展 问题 。 我 要从 区域 的角度用区域的眼光 展过程 中的问题越来越多表现 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是 调 ,
明证 。
的 认知 共 同 。
尤其是在发展中间所产生种种矛
耿
0 /O 6 6 2 2 0 I
维普资讯
.
豳懿匿互匠圈
盾 资源性矛盾 、 区域 性矛盾 、 社 要解决区域性的问题核心就是解决 农村来考虑 , 必须来实行城 乡区域 会 性矛盾 、生态 性矛盾 冲突不 断 区域中间的核心城市 的发展 问题 , 的统筹发展 。 的加大 , 与自然的矛盾也在 不 人 口、产业 、 人 资源的消耗在区域中 地区协调发展 的区域性最 主要
和建立和谐社会。
:1 产业化和工程化的进 入 , 我们国家 与州之 间的差距是 1 3。英 国的
印度 , 其邦 与邦 之间是 1 56 : .。
:1 2 当前社会体现 了城市 区域化 实际上农业的整个的水平应当讲在 郡 与郡是 1 .。差距最 大的国家
的发展特征 , 越来越多的地区都 国际上是不低 的 ,根据 专家预 测 ,
这 是世 纪之 交中 国城 乡空 间规 系规划工作背景的认知共同 . 对省 化. 环境保护生态化 经济增长
划的重大发展 是伴随市场经济体 域城镇体系规划区域性特征的认知 的精明化 ;城 乡发展的一体化 。 制建立而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有力 共 同 . 政 府 职能 作 用和 规划 地 位 这种基本背景也决定了我们国家 对
2023年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题库综合试卷B卷附答案

2023年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题库综合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50题)1、城市建设用地应包括除( )类外其他九大类用地。
A.公共设施用地(C)B.工业用地(M)C.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D.水域和其他用地(E)【答案】 D2、合理布局是城乡规划制定和实施的( )。
A.重要内容B.主要内容C.基本內容D.根本內容【答案】 A3、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工作,原则上应当每( )年进行一次。
A.2B.1C.3D.4【答案】 A4、关于行政复议管辖表述中,不正确是( )。
A.《行政复议法》中规定行政复议管辖采用了“条块结合”原则B.对行政复议不服,只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C.对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向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复议D.对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复议申请人可以选择向该部门本级人民政府申请【答案】 B5、根据《城乡规划法》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应当()。
A.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B.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C.与区域发展规划相衔接D.与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相衔接【答案】 B6、在城市近期建设规划中,不属于其近期建设规划指导性内容是( )。
A.提出近期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措施B.根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提出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等相应保护措施C.近期建设规划成果D.提出城市河流水系、城市绿化、城市广场等治理和建设意见【答案】 B7、《城市紫线管理办法》规定,历史建筑保护范围应当包括历史建筑本身和必要()。
(2010年真题)A.建设控制区B.风貌协调区C.传统街区D.相关区域【答案】 B8、建设单位申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时,应报送的有关文件须包括( )。
A.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及附件B.建设基地的土地使用权权属证件C.国有土地使用权权属证件D.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及附件【答案】 A9、某单位通过出让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后,应当持建设项目的批准、核准、备案文件和(),向城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城乡规划发展策略探究——以椒江绿色药都小镇规划为例

城乡规划发展策略探究——以椒江绿色药都小镇规划为例摘要:城乡规划发展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手段和保障,它是城乡发展的重要部分。
研究城乡规划发展策略对于不断推进城乡发展,建设具有可持续性的城市建设和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椒江绿色药都小镇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示范区,是浙江省重要的绿色药业产业基地。
本文将以椒江绿色药都小镇为例,首先介绍了小镇规划的概念和特点及椒江绿色药都小镇的背景和发展现状,然后探讨了椒江绿色药都小镇城乡规划策略,最后探讨了椒江绿色药都小镇发展的可持续性探究,希望通过本文能够提出可供借鉴的城乡规划发展策略,为中国的城乡规划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证经验。
关键词:椒江绿色药都小镇;城乡规划;可持续性;发展策略一、椒江绿色药都小镇规划概述(一)小镇规划的概念和特点小镇规划是指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城市扩张与乡村更新带来的一种新型城镇化模式。
它以小城镇为主体,以乡村和农业为补充,以及工业和服务业为发展方向,是集生产、生活、社会服务、文化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城镇。
与传统意义上大城市型规划相比,小镇规划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居环境的舒适度和生活品质的提高,更加注重绿色、可持续发展和自然保护。
同时,小镇规划还注重道德、文化、伦理和社区的建设等方面,强调人与人的互动和社会组织发展的重要性。
椒江绿色药都小镇规划是针对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的一个城市发展规划,该规划将小镇的理念与可持续生态建设相结合,推动椒江区可持续发展,以建设“药都”为核心,构建城乡融合的示范区,打造一座独具特色的绿色生态小镇。
在小镇规划的概念上,椒江绿色药都小镇规划充分照顾了椒江区自然环境与传统文脉资源,为当地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促进了椒江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同时,在实际实施中,椒江绿色药都小镇规划的特点也得到了体现,如强调生态文明、可持续性等概念的贯穿,注重自然和谐、生态优先、文化传承、绿色发展和创新实践等方面。
这些特点都为椒江绿色药都小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ÓÕþ¸®¹¤×÷½Ç¶È¶ÔÊ¡Óò³ÇÕòÌåϵ¹æ»®¹¤×÷½øÐÐÁ˽ÏΪÈÏÕæµÄ˼¿¼Ö¸³ö¹ú¼Ò·¨ÂÉ·¨¹æºÍ²¿ÃŹæÕ¶ÔÊ¡Óò³ÇÕòÌåϵ¹æ»®µÄÔðÈÎÖ÷Ìå¹é½áÁ˹滮±àÖÆÄÚÈݵÄÈý¸ö±ØÐëÌá³öÁËÊ¡¼¶ÈËÃñÕþ¸®Ó¦¸Ã×öµ½µÄÈý¸ö°ÑÎչؼü´ÊÇøÓò¿Õ¼ä¹ÜÖÆNEW TRENDS OF SPATIAL PLAN IN CHINA:WITH URBAN SYSTEM PLAN AT THE PROV-INCE LEVEL AS A CASE LI Bingdi; XU HuifuABSTRAC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authority on urban system planning at the province level. It emphasizes that the responsibility body, approval procedure and the con-tent of plan have been explicitly specified by laws and regulations. It argues that the contents of urban system plan at the province level, the superior government’s work and provincial government’s work should all contain three compulsory elements.KEYWORDS: urban system plan at the province level; spatial plan; spatial development control1990年代我国的城乡规划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个方面体现在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代表近期规划实现控制管理为主的规划设计层面包含城市发展战略以加强对地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宏观引导和实现与人口环境保护相协调为核心的城乡空间规划层面在需要依法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27个省 1999年国务院批复了第一个浙江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之后已经国务院同意批复的有15个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成果已经建设部专家组审查的有3个历时5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基本实现了从较为单一功能的城镇体系规划向综合功能的城镇体系规划的转变弥补了我国空间规划体系的缺陷规划研究10P l a n n i n g S t u d y背景区域统筹协调化经济增长精明化这种基本背景决定了在发展中的资源性矛盾社会性矛盾人与自然的冲突不断加剧编制和实施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实现国家战略目标有效配置社会公共资源其次集中表现在以下五点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体现了区域城镇化发展和城市区域性拓展的特征越来越多的地区是以都市区或城市群的形式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这一点与国际城市发展和地区竞争的趋势是完全一致的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相当多的表现为区域性的问题或区域中心城市要解决区域性的问题核心又是区域中心城市产业既带来了高度集中的矛盾冲突(3)城乡统筹发展的区域性三农解决问题的出路有两方面另一个方面是转移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和富余人口要解决我国农村人口的温饱问题可以依靠农村和农业跳出农业实现农村小康目标的关键环节是落实城乡统筹而实现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就是城乡一体化的统筹协调的发展规划4在我国如按省一级单元计算最高的新疆克拉玛依市和最低的宁夏固原市的差距高达36倍之多据介绍1.31.2邦之间的差距是1区域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中心城市的带动用城镇促进区域发展的协调用区域的眼光解决城市与周边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本级政府的规划只能解决本级行政区内发展的不平衡城乡规划管理的区域性政府要依据规划决策要协调相关联的各种制约因素因此规划是政府的重要职能是规范政府管理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那么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更多的是约束管理下级政府政府要依法制定规划要从直接的干预式管理向着保护各方的合法利益和可持续发展努力专业规划和指导下一层位的总体规划提高了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政府职能三个关联性方面的共同认知一是在快速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各级政府对区域发展的分区管制与区域协调作用绝对不能削弱二是在利益主体多元化资源环境影响和相互制约不断扩大和加深进程中而是必须赋权在国家空间规划体系中发挥城乡规划的主导作用绝对不能含糊政府职能转换提供政府行政施为的新空间经济调节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更重要的是提供为整个社会服务的基础性平台不同收入不同发展诉求的社会各方面的各种服务今天更多地要体现在区域性的协调和服务上合理开发协调发展11现建立一个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按照规范规程要求的规范性工作做好用好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法定规划严肃性和完整性的基本要求一是国家法律法规规定要做的三是依法批准的规划是有法律效力且一定要执行的城市规划是国家的法定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是一个比较完整在依法行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的规划体系2000年之后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布置任务交流学习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是1990年中明确规定的法定规划又是国办发[2000]25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作了进一步的规范即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主体是省人民政府规划的审批主体是国务院具体工作由各省的城乡建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具体实施省域城镇体系规划要经同级人民政府或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国务院在审批过程中要征求国务院各部门的意见通过部际联席会议形成审批意见初稿国务院批准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是实施区域协调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都要执行保证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根据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完善的要求建规[2003]43号文件进一步突出了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必须控制开发的管制区域或管理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内容的强制性规定目的是要充分听取各方面各地市充分反映民意谋求可持续的发展是总结城市总体规划审批经验基础上的工作规范这些规范权威性目前在实施中已经发展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技术体系和工作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初步形成了以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主导城市群在深化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方面苏锡常和徐州三个都市圈规划广东省编制的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在以问题为导向编制的城镇群规划中其对区域规划的深度理解和解决区域发展问题的规划方法非常值得部在以重大建设项目为主导的城镇群规划中其对跨杭州湾大桥建设对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和城镇合理布局均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清华大学的吴良镛先生主持的京津冀北城市空间发展规划探索了多学科研究城市区域问题的路子目前陕西中原城镇群等规划中国城乡空间规划的新发展李兵弟 徐会夫万方数据规划研究12P l a n n i n g S t u d y也值得高度关注基本明确了以省域城镇发展包括城镇发展战略规模等级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分类分级共建共享等在各地省域城镇体系编制工作中努力解决区域发展层面上的重大问题是各方不懈的共同追求陕西内蒙古西藏针对地区特色提出了生态脆弱地区的环境保护与城镇协调发展尤其是农牧地区的城镇发展山西省专门章节提出了工矿地区城镇转型发展等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一方面要求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基本国策和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第一个重点工作层面是必须要由上位政府予以控制的生态管制区建设管制区等规模第二个重点工作层面是必须要由上位政府负责协调的流域之间地区之间和城际之间的发展协调等主体具体如节约用地标准区域性防灾体系规划对必须统一管理的标准要量化可操作这三个重点是密切联系的集中体现了公共资源国家主体的地位也为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内容的取舍奠定了基本原则探索建立了以区域空间开发管制为主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机制空间开发管制的标准和区域空间开发管制的措施等三个方面的主体实施要求引导发展区域形成了包括空间组织区域绿地协调建设重点形成了以城镇布局协调水资源协调在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的实施机制方面首推2004年由广东省建设厅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编制完成的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区域空间管理规划确定的4个空间管治等级中既充实了规划编制的技术方法江苏省苏锡常城镇群规划已经为江阴区域水厂的选址建设提供了直接依据江苏可以说通过对实践的创新探索和认真总结提炼出来的也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改进与完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方向正在从试点省逐步向全国推进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管理监督机制规划事前建设部重点强化建立国务院批复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管理监督机制的试点工作向对规划实施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的转变在四川省开展规划监督员制度的试点建立各级城乡规划管理委员会山西省2004年9月1日成立的由省长任主任的城乡规划委员会组织协调跨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还有大量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思考和探索但是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才拉开序幕也需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强化实施和规范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万方数据13任省级政府要做的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但却要对基层政府和各个部门的城市管理和重大项目建设有更直接的监督权同时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及时地修编技术方法安徽一是按照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调整规划内容二是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三是利用新技术建立可操作的技术平台要更加明确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省级政府的行政责任编制和实施的主体都是省一级人民政府把握住那些必须由省里直接决策并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要把握须由省进行指导的约束的要把握须与邻省共建的共管的和共保的重要的设施要把握须在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确定的协调的重大规划事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空间管制方面要有新的突破在明确事权职责界定管制类型与管制空间范围上做出进一步的努力为城乡规划法的修订和修订后的实施根据我国的特点关键是探讨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行政管理规范与规划技术方法上的链接形成了以不同类型空间为管治单元空间管治方向与空间管治途径向城市的功能性区域空间管治分区的转变尽管这些探索是初步的对进一步密切链接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有积极意义原顺德市城镇体系规划第三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目前比较困难的是如何为解决省级行政区内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提出政策建议政府规划中的某一项政策或标准的出台本质上是一项公共政策的制定或实施公共决策的后果都是有利于某些群体而不利于另外一些群体甚至是重大的调整至今协调解决较好的并不多帕累托改进讲的就是公共政策的调整要使所有的社会群体都因此而受惠但其他群体的利益也没有因此而受到损害政府编制规划中制定的政策或标准一方面从总体上看必须能增加国民财富城乡发展和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尤其是对区域空间管制对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后续性影响缺乏有深度和力度的思考区域管制单元划定的标准如果在这些方面无法有新的思路和新的进展甚至会危及到对区域管制方法科学性的判定及时组织课题开展研究一些地方正在探索建立区域性管制的空间指标体系总之要把作为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推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工作要努力开创新局面要为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为创造更加美好的人居环境提供宏观的规划指导更加关注解决农村农民发展的问题如广州市域城乡发展规划将整个市域当作整体对耕地林地及各类生态保护用地等非城市建设用地在空间上进行了明确的划定形成合理的生产规划研究14P l a n n i n g S t u d y体系杭州城市非建设用地控制规划研究也作了类似的探讨积极稳妥地推进行政区划的调整依据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从县村几个层面对行政区划进行全方位的调整镇数量分别从1998年的823个和1006个减少到540个和783个1.92万人提高到69.5km2和2.5万人推进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工作上开创新的局面对此一定要有共同的认识镇定点功能分析基础上向加强区域功能分析方面转变要在注重城市规划的基础上向加强城乡统筹规划方面转变要加大对短缺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规划指导加大对国家重点发展战略实施地区和新的经济增长带的规划指导(5)要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实施的部门协调方面形成新的协调工作机制造成重大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规划审查制度不落实局面的原因另一方面是省级规划行政管理部门没有建立执行重大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的操作办法和程序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再对其予以规范更需要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引导比之时间的关系更甚在充分肯定城乡空间规划新进展的同时难道还不足以引起人们对发展空间的焦虑(向城乡规划司张勤副司长和区域处的同事们)注释(Notes)一词强调制度性的强制规定管治强调实施和具体化过程中的多方参与 根据资料整理根据2003地级市全市人均GDP排在前三位的城市分别是新疆克拉玛依62493元排在最后三位的城市是安徽阜阳2342元第十一条规定自治区自治区用以指导城市规划的编制第十九条规定应当包括市或者县的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参考文献1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经验交流会.有关省区的交流材料和会议讲话江苏省建设厅.关于城镇体系规划的研究[R].3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Z].2004.4 浙江省建设厅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都市圈规划研究[Z].2003.6 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切实加强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工作[J].城乡建设52000.8 张勤.关于改进和加强城镇体系规划工作的建议[J].规划师22003.10 杨秀珠.论城镇体系规划的三个层面[J].城市规划22002.12 罗赤.变动中的判断与应对[J].城市规划82004.14 周一星2004.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