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file%2Ffiles200463%2F环境质量评价模拟试卷(04
环境评价模拟题1及答案

《环境评价》模拟试题1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是指A.政策和建设项目B.法规和建设项目C.计划和建设项目D.规划和建设项目2.当大气处于上稳下不稳的温度层结条件时,连续点源的烟流形态特征为A.扇形B.圆锥形C.熏烟形D.屋脊形3.在常用大气预测模式中,“静风”是指距地面10m高平均风速(U10)A.U10<0.5m/s B.U10≤1.0m/sC.U10≤1.5m/s D.U10<2.5m/s4.某平原城市气象站气象观测员在一天晴朗早晨8时测得距地面10m处平均风速为3 m/s。
当时大气稳定度为中性,则在气象铁塔上90m处风速为(其风速廓线幂指数p=0.25)A.3.7m/s B.4.2m/s C.4.7m/s D.5.2m/s5.对于河流二级评价的环境影响预测时期,一般应预测A.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B.平水期和枯水期C.丰水期和平水期D.枯水期6.水温t =22℃时,某河段DO浓度值为6.5mg/L,已知该河段属于Ⅲ类水体,则DO的标准指数为(Ⅲ类水体溶解氧标准为DO S≥5.0mg/L)A.0.60 B.0.63 C.0.77 D.1.37.某水样pH值为13,如果采用单项指数评价法,其指数为A.1.86 B.2.25 C.3.00 D.3.508.公路、铁路等线路型工程,其环境噪声现状水平调查一般测量A.A计权声功率级B.等效连续A声级C.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D.声功率级9.通用土壤侵蚀方程表达式为:A=R·K·L·S·C·P。
其中,L·S代表A.降雨侵蚀力指标B.土壤侵蚀度C.地形因子D.土地保持措施因素10.某工程影响一个生态因子,影响的范围为50km2,物种的多样性锐减55%,此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级别为A.1级B.2级C.3级D.4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别包括环境影响登记表、和。
环境质量评价试题及答案

环境质量评价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质量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确定污染物的种类B. 评估环境的污染程度C. 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D. 预测环境变化趋势答案:B2. 环境质量评价中常用的评价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综合指数法B. 污染负荷法C. 专家打分法D. 统计分析法答案:D3. 以下哪个不是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A. 空气质量指数B. 土壤污染指数C. 噪音等级D. 人口密度答案:D4. 环境质量评价的步骤通常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确定评价目标B. 收集数据C. 制定评价方案D. 环境监测答案:D5. 环境质量评价中,污染物浓度的测定通常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化学分析B. 物理分析C. 生物分析D. 社会调查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环境质量评价中常用的污染指标包括以下哪些?A. 悬浮颗粒物B. 重金属含量C. 温度D. 湿度答案:AB2. 环境质量评价报告中通常包含以下哪些内容?A. 评价方法B. 评价结果C. 评价目的D. 评价过程答案:ABCD3. 环境质量评价中,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A. 数据收集的准确性B. 评价方法的科学性C. 评价人员的专业性D. 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环境质量评价可以用于评估环境的污染程度。
(对)2. 环境质量评价的结果不能用于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
(错)3. 环境质量评价只关注污染物的浓度,不关注污染物的种类。
(错)4. 环境质量评价报告必须包含评价过程的详细描述。
(对)5. 环境质量评价中,社会调查是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
(错)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环境质量评价的一般步骤。
答案:环境质量评价的一般步骤包括确定评价目标、收集数据、制定评价方案、进行评价分析和编制评价报告。
2. 环境质量评价中,为什么需要进行数据收集?答案:进行数据收集是为了获取准确的环境信息,以便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分析。
《环境质量评价》复习题答案

《环境质量评价》复习题一、填空题1、在我国环境标准体系中,其构成是七类两级。
七类标准是指: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保护基础标准、环境保护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环境仪器设备标准和污染报警标准;两级是指国家级和地方级。
2、在污染源的调查中,最为基本的方法是社会调查法,在具体的调查过程中,又可分为详查和普查两种方法。
3、在污染源的调查中,污染物排放量的确定是调查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目前,确定污染物排放量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即物料衡算法、实测法和排毒系数法。
4、在环境质量评价中,既考虑分指数的平均值,又考虑分指数的最大值的评价的方法有两种,它们分别是上海大气质量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
5、环境质量评价按照评价时间分为:过去评价、现状评价和影响评价;按照法律层面上分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6、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为:污水量、水质复杂程度、水域规模、水质要求7、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选择推荐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对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分级。
用污染物的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及该污染物的地面质量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作为判据。
8、AERMOD模式适用于评价范围小于等于50km的一级、二级评价项目。
ADMS-EIA模式适用于评价范围小于等于50km的一级、二级评价项目。
CALPUFF模式适用于评价范围大于等于50km的一级评价项目,以及复杂风场下的一级、二级评价项目。
9、植被群落的重要值等于:相对密度(RD%)、相对频度(RF%)和相对盖度(RC%)之和。
10、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中,噪声污染防治对策应该考虑从声源上降低噪声和从噪声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两个环节。
二、名词解释1、环境质量评价:对环境质量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标准给予定性与定量的说明。
2、社会调查法:通常指深入到工厂、企业、学校和党政机关进行访问等各种类型座谈会的调查方法。
3、最佳实用技术:体现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的治理技术。
环境评价师考试模拟真题及答案

XX年环境评价师考试模拟真题及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所称的环境是指影响( )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A.人类和其他动物生存B.人类生存和开展C.生物体生存和开展D.人类生存【正确答案】B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建立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立工程( )做出评价,规定防治措施,经工程主管部门预审并依照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A.对环境的影响B.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C.产生的污染D.污染程度【正确答案】B3、某环评机构为某化工厂做环境影响评价时,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对某一问题的要求不同,应该( )。
A.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执行B.按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执行C.可以选择一个要求低的执行D.上报国家环保总局【正确答案】B4、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水环境保护的需要,可以规定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采取制止或者限制使用含磷洗涤剂、化肥、农药以及( )等措施。
A.植物生长素B.DDTC.限制种植养殖D.限制放牧【正确答案】C5、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 )和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A.生物能B.生物质能C.热能D.木材【正确答案】B6、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 )验收合格后,该建立工程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A.地方人民政府B.国务院管理部门C.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D.行业主管部门【正确答案】C7、保定市的一家水泥厂即将转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其防治污染的设施的处理,应当( )。
A.自行撤除B.不得撤除或者闲置C.不得擅自撤除或者闲置,应经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同意D.不得擅自撤除或者闲置,应经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正确答案】D8、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然性事件,( ),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承受调查处理。
环境影响评价师模拟试题

环境影响评价师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影响评价(EIA)的主要目的是:A. 确定项目是否可行B. 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C. 制定环境保护措施D. 获得政府批准2. 以下哪项不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则?A. 预防原则B. 公开原则C. 经济优先原则D. 科学性原则3.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通常不包括以下哪部分内容?A. 环境现状调查B. 环境影响预测C.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D. 环境保护措施4. 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通常不包括以下哪项活动?A. 公示B. 听证会C. 专家咨询会D. 项目审批5. 环境影响评价中,对环境敏感区的保护通常采取以下哪种措施?A. 避免B. 减少C. 转移D. 忽视6. 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施阶段通常不包括:A. 预评价阶段B. 初步设计阶段C. 施工阶段D. 运营阶段7.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监测通常不包括:A. 空气B. 水体C. 土壤D. 经济指标8. 以下哪项不是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依据?A.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9.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风险评估通常不包括:A. 风险识别B. 风险分析C. 风险评价D. 风险消除10. 环境影响评价中,以下哪项不是环境影响的分类?A. 直接环境影响B. 间接环境影响D. 经济影响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环境影响评价中,需要考虑的环境因素包括:A. 空气质量B. 噪音水平C. 人口密度D. 生物多样性12. 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的目的是:A.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B. 收集公众意见C. 保证评价的公正性D. 促进项目实施13. 环境影响评价中,可能涉及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A. 污染治理设施B. 生态修复C. 环境监测D. 环境风险管理14. 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程序通常包括:A.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B.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公示C.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D.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准15. 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影响的分类还包括:A. 短期环境影响B. 长期环境影响D. 全局环境影响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环境影响评价是项目实施前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模拟题库及答案下载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模拟题库及答案下载单选题(共45题)1、进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识别时,采用等标排放量公式,空气质量标准Coi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都没有的,但是毒性大,可选择()。
A.日平均容许浓度限值B.日平均容许浓度限值的2倍C.日平均容许浓度限值的3倍D.日平均容许浓度限值的4倍【答案】 A2、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该向()申请该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
A.当地政府B.环境保护主管部门C.当地公安机关D.当地政府建设部门【答案】 B3、(2016年真题)某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平均需预测的关心点与项目厂界距离为55km,适用于该关心点浓度预测的模式是()。
A.CALPUFF模式B.ADMS模式C.AERMOD模式D.估算模式【答案】 A4、符合GB 18599—2001标准要求的Ⅱ类一般工业固废填埋场底部第一岩(土)层应是()。
A.包气带岩(土)层B.饱水带岩(土)层C.承压含水层D.人工合成材料防渗层【答案】 A5、当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50000mA.0.5~1.5kmB.1.0~2.0kmC.1.5~3.5kmD.4.0~7.0km【答案】 A6、(2019年)某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正常运行时合理的混合液污泥浓度是()A.500mg/LB.2000mg/LC.5000mg/LD.8000mg/L【答案】 B7、下列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中,不属于水力控制技术的是()。
A.可渗透反应墙技术B.抽水系统控制技术C.注水系统控制技术D.水动力屏障系统控制技术【答案】 A8、可以解决许多复杂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开发利用条件下的地下水资源评价问题,并可以预测各种条件下地下水状态的方法是()。
A.地下水量均衡法B.地下水流解析法C.地下水溶质运移解析法D.地下水数值模型【答案】 D9、某流域枯水期为12月到次年2月,4月份河流水质有机物浓度全年最高,8月份DO全年最低,6月份盐度最低。
环境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考试题库【3套练习题】模拟训练含答案(第4次)

环境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考试题库【3套练习题】模拟训练含答案答题时间:12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姓名: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第一套一.单选题(共20题)1.一般废水分()进行预测。
A.正常排放和不正常排放B.正常排放、不正常排放和事故排放C.正常排放和事故排放D.建设期、运行期和服务期满三阶段2.某平直公路段长5km,路宽7m,距中心线15m处噪声为64dB,不考虑背景噪声情况下,距公路中心线30m处噪声为()dB。
A.55B.57C.59D.613.()会引起地下水的矿化度比较高。
A.泉排泄B.蒸发排泄C.泄流排泄D.人工排泄4.下列属于环境价值评估方法、一般用来评估户外游憩地的环境价值的是()。
A.旅行费用法B.隐含价格法C.调查评价法D.成果参照法5.【真题】对公路扩建项目,在监测现有道路对声环境敏感目标的噪声影响时,车辆运行密度应()。
A.不低于现有道路平均车流量B.不低于扩建项目设计平均车流量C.达到现有道路高峰车流量D.达到扩建项目设计平均车流量6.【真题】机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为防治飞机噪声污染,应优先分析的是()。
A.机场飞行架次调整的可行性B.机场周边环境保护目标隔声的数量C.机场周边环境保护目标搬迁的数量D.机场位置,跑道方位选择,飞行程序和城市总体规划的相容性7.大气的自净能力包括()。
A.平流输送、湍流扩散和沉积B.平流输送、湍流扩散和化学转化C.平流输送、湍流扩散和清除机制D.平流输送、湍流扩散8.【真题】某铁路专用线穿过2类声环境功能区,在居民区测得的夜间等效声级为57dB(A),居民区声环境评价结果正确的是()。
A.达标B.超标2dB(A)C.超标7dB(A)D.超标12dB(A)9.某工厂的鼓风机距居民楼40m,距鼓风机4m处测得噪声值为83dB,则该鼓风机在居民楼处产生的声压级是()。
A.70dBB.68dBC.65dBD.63dB10.【真题】从土壤剖面采取土壤样品正确的方法是()。
环境评价师考试仿真题及答案

环境评价师考试仿真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根据《规划环境评价技术导则》,规划环评在拟定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时,正确的优先顺序是( )。
A.预防措施、修复补救措施、减量化措施、最小化措施、重建措施B.预防措施、减量化措施、重建措施、修复补救措施、最小化措施C.预防措施、最小化措施、减量化措施、修复补救措施、重建措施D.预防措施、减量化措施、最小化措施、修复补救措施、重建措施【正确答案】C2、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拟定环境保护对策与减缓措施应遵循的原则是( )。
A.预防措施优先B.经济代价最小化C.重建措施优先D.经济效益最大化【正确答案】A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适用于国务院有关部门、( )及其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的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A.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C.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D.设区的市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部门【正确答案】C4、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尽可能在规划编制的( )介入,并将对环境的考虑充分融入规划中。
A.评审阶段B.末期C.中期D.初期【正确答案】D5、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深度应当与规划的层次、详尽程度相一致。
其符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原则中的( )。
A.整体性原则B.早期介入原则C.一致性原则D.可操作性原则【正确答案】C6、一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当把与该规划相关的政策、规划、计划以及相应的项目联系起来,做( )考虑。
A.整体性B.全局性C.宏观性D.综合性【正确答案】A7、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 )公众参与,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利益和主张。
A.必须有B.鼓励和支持C.最好有D.不需【正确答案】B8、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必须科学、客观、公正,综合考虑规划实施后对各种环境要素及其所构成的( )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A.生物群落B.生态系统C.生态环境D.生态景观【正确答案】B9、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当尽可能选择简单、实用、经过实践检验可行的评价方法,评价结论应具有(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质量评价》模拟试卷
一、简要说明下列概念、名词或术语
1.环境评价
2.环境标准
3.污染因子
4.噪声
5.标准化数值处理体系的优点
6.环境影响预测
二、简答题
1.制定环境标准的原则是什么?
2.噪声有哪三大来源?
3.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实施,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4. 环境指数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作用是什么?
5. 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是什么?
6. 点源调查统计内容有哪些?
三、问答题
1.中国政府为部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国情,采取了哪些措施和行动?
2.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质量评价有哪些相同和区别?
3.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优缺点?
模拟试卷答案
(供参考)
一、简要说明下列概念、名词或术语
1.环境评价:是环境科学体系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主要研究环境各组成要素及整体的组成、性质及变化规律,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及生存的影响。
2. 环境标准:是为保护人群健康、社会财物和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对环境中的污染物(或有害因素)水平及其排放源应规定的限量阈值或技术规范。
3. 污染因子:是指任何物质(能量)以不适当的浓度数量、速度、形态和途径进入、作用于环境系统并对环境生态系统产生污染或破坏的物质(能量)则称为环境污染因子,简称为污染因子。
4. 噪声:各种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声音的无规则杂乱组合称为噪声。
5.标准化数值处理体系的优点:是将指数系统与环境标准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应用简单、明了、易于换算。
6. 环境影响预测:是建立在了解环境系统运动和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应用过去和现在所掌握的有关知识,对拟议行动产生的未来影响的范围、程度、性质和状态及其后果进行估计和推测。
二、简答题
1.制定环境标准的原则为:
(1)要保证人体健康和维护生态系统不被破坏
(2)要合理协调与平衡实现标准的代价和效益之间的关系
(3)要遵循区域差异性原则
2. 噪声有三大来源:
①工业噪声:如鼓风机、织布机、电锯、破碎机和车床等各种工业机械所产生的撞击声和摩擦声。
②交通噪声:如各种机动车辆、火车和飞机等所发出的噪声。
③其他噪声:包括人群的吵闹声(包括通过喇叭的广播声)和各种自然现象所产生的噪声(如雷声)等。
3.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实施,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可以发挥如下作用:
①可以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为经济的合理布局提供前提条件,制止用危害环境的代价谋取短期经济利益的近视做法。
②通过区域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为确定一个地区的发展方向和规模提供依据。
③可以加强对环境的科学管理,增加人们对环境的认识,提高民众关心、保护周围环境的公民意识。
4.环境指数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作用如下:
①可以以数据的形式概括环境现状的过去和现在。
②便于识别和预测现状环境受到污染的程度。
③可用来判断开发行动影响的重要性和区域环境对此开发行动的可接受性。
5.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即项目对环境的污染识别;环境受到污染后的变化预测和评价;针对项目的不良影响和危害问题提出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并落实到建设项目的选址、设计、建设及生产运行管理中,以达到减缓或避免污染的目的。
6.点源调查统计内容包括:
①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及其分布平面图。
②排气筒高度、出口内径、出口烟气温度及流速。
③各主要污染物正常排放量及危险性污染物事故排放量。
④排放工况,如连续排放或间断排放,间断排放应注明具体排放时间、时数和可能出现的频率。
三、问答题
1.在发展经济时将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以粗放经营为特征的发展模式,转变为技术先进的、资源和能源节约的、集约型的增长方式;在基本建设、技术改造、综合利用、财政税收、金融信贷及引进外资等方面,制定和完善能促进环境保护、防止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经济政策和措施,切实增加环境保护投入,提高其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在制定区域和资源开发、城市发展和行业发展规划、调整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时,应当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进行环境影响的论证;打破地区和行业保护的本位思想和狭隘观念,以多层次、全方位地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强化环境管理,加大执法力度,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社会经济和保护环境;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宣传和普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环境科学和法律知识,切实增强全民族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维护人民群众合法的环境权益。
2. (1)共同点
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都是围绕一个区域环境质量管理的问题,由政府和民间组织的行动。
通过环境质量评价确立一个区域环境质量管理目标,然后根据这个目标对该区域的开发行动加以约束,对该区的拟建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提出防治措施,确保该区域在规划的时期内能达到环境质量目标,并且长期维持良性循环。
(2)不同点
环境质量评价的对象是一个(指定)范围的区域环境,目的是识别提出该区域内现有主要环境问题及其整治对策,为环境管理和治理工程提供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是拟议中的开发建设活动,目的是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要求
在开发建设活动实施之前就预计到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与破坏,据此采取防治对策,做到防患于未然。
3.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优缺点:
公众参与的优点是,给公众个人或公众团体一个发表意见的机会,他们可能提供有用的信息,尤其是当某些影响难以识别或不容易定量表达的时候;有时,可以让公众发泄被抑制的情绪,起到安全阀的作用;同时,公众的参与可以使项目的决策者受到监督,使他们负起责任,有助于政府工作质量的提高。
存在的缺点是,由于公众对项目不甚了解,他们的意见可能会引起误导,产生一些新的、一时难以定论的观点,使评价过程推迟,以致增加项目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