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期末复习题全套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复习练习(Word版 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复习练习(Word版 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复习练习(Word 版 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已知AOB ∠是直角,OM 平分AOC ∠,ON 平分BOC ∠,则MON ∠的度数是( )A .30°B .45°C .50°D .60°2.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则“数”字的对面的字是( )A .核B .心C .素D .养3.下列四个数:22,3.3030030003,,0.5,3.147π--,其中是无理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4.小淇在某月的日历中圈出相邻的三个数,算出它们的和是19,那么这三个数的位置可能是( )A .B .C .D.5.若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mx=6的解为x=-2,则m的值为()A.-3 B.3 C.13D.166.下列关于0的说法正确的是()A.0是正数B.0是负数C.0是有理数D.0是无理数7.完全相同的6个小矩形如图所示放置,形成了一个长、宽分别为n、m的大矩形,则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是()A.6(m﹣n)B.3(m+n)C.4n D.4m8.一个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底面是()A.B.C.D.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线段AB可表示为线段BA; ② 射线AB可表示为射线BA;③ 直线AB可表示为直线BA; ④ 射线AB和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③D.①②③10.下列平面图形不能够围成正方体的是()A.B.C.D.11.27的倒数是()A .72B .72-C .27D .27-12.如图,若AB ,CD 相交于点O ,过点O 作OE CD ⊥,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 .1∠与2∠互为余角B .3∠与2∠互为余角C .3∠与AOD ∠互为补角D .EOD ∠与BOC ∠是对顶角13.我区深入实施环境污染整治,关停和整改了一些化工企业,使得每年排放的污水减少了167000吨.将167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316710⨯B .416.710⨯C .51.6710⨯D .60.16710⨯14.若x ,y 满足等式x 2﹣2x =2y ﹣y 2,且xy =12,则式子x 2+2xy +y 2﹣2(x +y )+2019的值为( ) A .2018B .2019C .2020D .202115.2-的相反数是( ) A .2-B .2C .12D .12-二、填空题16.计算: x(x-2y) =______________ 17.-6的相反数是 . 18.比较大小:23-______34-. 19.把一张长方形纸条ABCD 沿EF 折叠,若∠AEG =62°,则∠DEF =_____°.20.正方体切去一块,可得到如图几何体,这个几何体有______条棱.21.植树节,只要定出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这一行树所在的直线,这是因为两点确定_______条直线.22.若关于x 的方程3k-5x+9=0的解是非负数,则k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23.某市2019年参加中考的考生人数约为98500人,将985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24.如图,三个一样大小的小长方形沿“竖-横-竖”排列在一个长为10,宽为8的大长方形中,则图中一个小长方形的宽为______.25.下列各数:3.141592、1.010010001、..4.21、π、813中,无理数有_______个三、解答题26.计算(1)2212 6.533-+--;(2)4210.5132(3)⎡⎤---÷⨯--⎣⎦.27.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已知∠AOC =75°,∠BOE :∠DOE =2:3.(1)求∠BOE 的度数;(2)若OF 平分∠AOE ,∠AOC 与∠AOF 相等吗?为什么?28.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都叫做格点.(请利用网格作图,画出的线请用铅笔描粗描黑)(1)过点C 画AB 的垂线,并标出垂线所过格点E ; (2)过点C 画AB 的平行线CF ,并标出平行线所过格点F ; (3)直线CE 与直线CF 的位置关系是 ; (4)连接AC ,BC ,则三角形ABC 的面积为 .29.某小组计划做一批“中国结”如果每人做 5 个,那么比计划多了 9 个;如果每人做 4 个,那么比 计划少了 15 个.该小组共有多少人?计划做多少个“中国结”? 小明和小红在认真思考后,根据题意分别列出了以下两个不同的方程:①59415x x -=+;②91554y y +-= (1)①中的x 表示 ; ②中的y 表示 .(2)请选择其中一种方法,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30.如图,在方格纸中, A 、 B 、 C 为 3 个格点,点 C 在直线 AB 外.(1)仅用直尺,过点 C 画AB 的垂线 m 和平行线n ; (2)请直接写出(1)中直线m 、n 的位置关系. 31.计算: (1)(-23)-(+13)-|-34|-(-14) (2)-12-(1-0.5)×13×[3-(-3)2] 32.已知关于m 的方程()12651m -=-的解也是关于x 的方程()233x n --=的解. (1)求,m n 的值;(2)已知线段AB m =,在直线AB 上取一点P ,恰好使APm PB=,点Q 为PB 的中点,求线段AQ 的长.33.计算:(1)431(2)4-+-÷ (2)115)321248-⨯-+( 四、压轴题34.在3×3的方格中,每行、每列及对角线上的3个代数式的和都相等,我们把这样的方格图叫做“等和格”。

初一上期末复习试卷

初一上期末复习试卷

1、渝怀铁路重庆段列车从重庆出发到秀山县,运行途中停靠的车站依次是重庆→长寿→涪陵→武隆→彭水→黔江→酉阳→秀山,则重庆到秀山段需要安排不同的火车票有()种.A、14B、28C、56D、642、甲乙两件服装的成本共500元,商店老板为了获取利润,决定将甲服装按50%的利润定价,乙件服装按40%的利润定价.在实际出售时,应顾客的要求,两件服装均按9折出售,这样商店共获利157元.求甲乙两件服装的成本各是多少元?3、火车票上的车次号有两个意义,一是数字越小表示车速越快,1~98次为特快列车,101~198次为直快列车,301~398次为普快列车,401~498次为普客列车;二是单数与双数表示不同的行驶方向,其中单数表示从北京开出,双数表示开往北京,根据以上规定,龙岩开往北京的普快列车“海西号”的车次号可能是()A、96B、118C、335D、3364、一根绳子弯曲成如图①所示的形状.当用剪刀像图②那样沿虚线a把绳子剪断时,绳子被剪为5段;当用剪刀像图③那样沿虚线b(b∥a)把绳子再剪一次时,绳子就被剪为9段.若用剪刀在虚线a、b之间把绳子再剪(n-2)次(剪刀的方向与a平行),这样一共剪n次时绳子的段数是()A、4n+1B、4n+2C、4n+3D、4n+55、如图,有一个高为5的圆柱体,现在它的底面圆周在数轴上滚动,在滚动前圆柱体底面圆周上有一点A和数轴上表示-1的点重合,当圆柱体滚动一周时A点恰好落在了表示2的点的位置.则这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_________________6、两个数的和为负数,这两个数一定是负数,这种说法对吗?如果不对,请举例说明?7、观察右面的图形(每个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和相应的等式,探究其中的规律:①1× 1/2=1- 1/2?②2× 2/3=2- 2/3?③3× 3/4=3- 3/4?④4× 4/5=4- 4/5?…(1)写出第五个等式,并在右边给出的五个正方形上画出与之对应的图示;(2)猜想并写出与第n个图形相对应的等式.8、一根长60厘米的弹簧,一端固定.如果另一端挂上物体,那么在正常情况下物体的质量每增加1千克可使弹簧增长 1.5厘米.(1)正常情况下,当挂着x千克的物体时,弹簧的L长度是多少?(2)利用(1)的结果完成下表:物体的质量x(千克) 1 2 3 4弹簧的长度L(厘米)(3)当弹簧挂上物体后弹簧的长度为78厘米时,弹簧上挂的物体重多少千克?9、“十一黄金周”前,某旅行社要印刷旅游宣传材料,甲印刷厂提出:每份材料收0.2元印刷费,另收500元制版费;乙印刷厂提出:每份材料收0.4元印刷费,不收制版费。

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复习练习(Word版 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复习练习(Word版 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复习练习(Word 版 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已知AOB ∠是直角,OM 平分AOC ∠,ON 平分BOC ∠,则MON ∠的度数是( )A .30°B .45°C .50°D .60°2.据江苏省统计局统计:2018年三季度南通市GDP 总量为6172.89亿元,位于江苏省第4名,将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36.1728910⨯亿元 B .261.728910⨯亿元 C .56.1728910⨯亿元D .46.1728910⨯亿元3.如图,OA 方向是北偏西40°方向,OB 平分∠AOC ,则∠BOC 的度数为( )A .50°B .55°C .60°D .65°4.下列几何体中,是棱锥的为()A .B .C .D .5.下列几何体三视图相同的是( ) A .圆柱B .圆锥C .三棱柱D .球体6.如图正方体纸盒,展开后可以得到( )A .B .C .D .7.如图,已知射线OA ⊥射线OB , 射线OA 表示北偏西25°的方向,则射线OB 表示的方向为( )A .北偏东65°B .北偏东55°C .北偏东75°D .东偏北75°8.-8的绝对值是( ) A .8B .18C .-18D .-89.甲队有工人272人,乙队有工人196人,如果要求乙队的人数是甲队人数的,应从乙队调多少人去甲队.如果设应从乙队调x 人到甲队,列出的方程正确的是( ) A .272+x =(196-x ) B .(272-x )= (196-x ) C .(272+x )= (196-x ) D .×272+x = (196-x )10.在一列数:123n a a a a ⋯,,,中,12=7=1a a ,, 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一个数都等于它前两个数之积的个位数字,则这个数中的第2018个数是() A .1B .3C .7D .911.一个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底面是( )A .B .C .D .1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2334a a a += B .﹣2(a ﹣b)=﹣2a+b C .5a ﹣4a=1D .2222a b a b a b -=-13.一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20km /h ,水流速度为4km /h ,从甲码头顺流航行到乙码头,再返回甲码头共用5h.若设甲、乙两码头的距离为xkm ,则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204x 204x 15++-= B .20x 4x 5+= C .x x 5204+= D .x x5204204+=+- 14.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则“数”字的对面的字是( )A .核B .心C .素D .养15.如图,左面的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到的立体图形是( )A .B .C .D .二、填空题16.若关于x 的方程5x ﹣1=2x +a 的解与方程4x +3=7的解互为相反数,则a =________. 17.如图是一个数值运算程序,若输出的数为1,则输入的数为__________.18.若a -2b =1,则3-2a +4b 的值是__.19.若x =-1是关于x 的方程2x +a =1的解,则a 的值为_____. 20.已知关于x 的方程2ax=(a+1)x+3的解是正整数,则正整数a=_____.21.如图,O 为模拟钟面圆心,M 、O 、N 在一条直线上,指针OA 、OB 分别从OM 、ON 同时出发,绕点O 按顺时针方向转动,OA 运动速度为每秒12°,OB 运动速度为每秒4°,当一根指针与起始位置重合时,转动停止,设转动的时间为t 秒,当t =______秒时,∠AOB=60°.22.比较大小:0.4--_________(0.4)--(填“>”“<”或“=”). 23.单项式312xy -的次数是___. 24.一件衬衫先按成本提高50%标价,再以8折出售,获利20元,则这件衬衫的成本是__元.25.如图,已知3654AOB '∠=︒,射线OC 在AOB ∠的内部且12AOC BOC ∠=∠,则AOC ∠=___.三、解答题26.已知平面上点,,,A B C D .按下列要求画出图形: (1)画直线AC ,射线BD ,交于点O ;(2)比较两角的大小:AOD ∠___________BOC ∠,理由是___________; (3)画出从点A 到CD 的垂线段AH ,垂足为H .27.解方程:(1)-5x +3=-3x -5; (2)4x -3(1-x )=11. 28.先化简,再求值:()()2222233a b ababa b ---+,其中1a =-,13b =. 29.先化简,在求值:221523243m mn mn m ⎡⎤⎛⎫--++ ⎪⎢⎥⎝⎭⎣⎦,其中2m =-,12n =30.已知方程532x x -=与方程2463k x x +-=的解互为相反数,求5417k ⎛⎫- ⎪⎝⎭的值. 31.解方程; (1)3(x +1)﹣6=0 (2)1132x x +-= 32.把 6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摆成如图的几何体.(1)画出该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2)如果每个小正方体棱长为1cm ,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2cm .(3)如果在这个几何体上再添加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并并保持左视图和俯视图不变,那么最多可以再 添加 个小正方体. 33.解方程:(1)523(2)x x -=-- (2)321143x x ---= 四、压轴题34.如图,已知数轴上两点A ,B 表示的数分别为﹣2,6,用符号“AB ”来表示点A 和点B 之间的距离.(1)求AB 的值;(2)若在数轴上存在一点C ,使AC =3BC ,求点C 表示的数;(3)在(2)的条件下,点C 位于A 、B 两点之间.点A 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沿着数轴的正方向运动,2秒后点C 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也沿着数轴的正方向运动,到达B 点处立刻返回沿着数轴的负方向运动,直到点A 到达点B ,两个点同时停止运动.设点A 运动的时间为t ,在此过程中存在t 使得AC =3BC 仍成立,求t 的值.35.在有些情况下,不需要计算出结果也能把绝对值符号去掉,例如:|6+7|=6+7;|7﹣6|=7﹣6;|6﹣7|=7﹣6;|﹣6﹣7|=6+7.(1)根据上面的规律,把下列各式写成去掉绝对值符号的形式: ①|7+21|=______;②|﹣12+0.8|=______;③23.2 2.83--=______; (2)用合理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1111924233202033⎛⎫-++---+ ⎪⎝⎭(3)用简单的方法计算:|13﹣12|+|14﹣13|+|15﹣14|+…+|12004﹣12003|. 36.已知A ,B 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用a ,b 表示,且点B 距离原点10个单位长度,且位于原点左侧,将点B 先向右平移35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 ,P 是数轴上的一个动点.(1)在数轴上标出A 、B 的位置,并求出A 、B 之间的距离;(2)已知线段OB 上有点C 且6BC =,当数轴上有点P 满足2PB PC =时,求P 点对应的数;(3)动点P 从原点开始第一次向左移动1个单位长度,第二次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第三次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第四次向右移动7个单位长度,…点P 能移动到与A 或B 重合的位置吗?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能,第几次移动与哪一点重合?37.已知:点O 为直线AB 上一点,90COD ∠=︒ ,射线OE 平分AOD ∠,设COE α∠=.(1)如图①所示,若25α=︒,则BOD ∠= .(2)若将COD ∠绕点O 旋转至图②的位置,试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BOD ∠的大小,并说明理由;(3)若将COD ∠绕点O 旋转至图③的位置,则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BOD ∠的大小,即BOD ∠= .(4)若将COD ∠绕点O 旋转至图④的位置,继续探究BOD ∠和COE ∠的数量关系,则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BOD ∠的大小,即BOD ∠= .38.如图,已知点A 、B 是数轴上两点,O 为原点,12AB =,点B 表示的数为4,点P 、Q 分别从O 、B 同时出发,沿数轴向不同的方向运动,点P 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点Q 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设运动时间为t ,当PQ 的长为5时,求t 的值及AP 的长.39.数轴上有两点A ,B , 点C ,D 分别从原点O 与点B 出发,沿BA 方向同时向左运动. (1)如图,若点N 为线段OB 上一点,AB=16,ON=2,当点C ,D 分别运动到AO ,BN 的中点时,求CD 的长;(2)若点C 在线段OA 上运动,点D 在线段OB 上运动,速度分别为每秒1cm, 4cm ,在点C ,D 运动的过程中,满足OD=4AC ,若点M 为直线AB 上一点,且AM-BM=OM ,求AB OM的值.40.小明在一条直线上选了若干个点,通过数线段的条数,发现其中蕴含了一定的规律,下边是他的探究过程及联想到的一些相关实际问题.(1)一条直线上有2个点,线段共有1条;一条直线上有3个点,线段共有1+2=3条;一条直线上有4个点,线段共有1+2+3=6条…一条直线上有10个点,线段共有 条. (2)总结规律:一条直线上有n 个点,线段共有 条.(3)拓展探究: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OA 、OB 形成1个角∠AOB (∠AOB <180°);在∠AOB 内部再加一条射线OC ,此时具有公共端点的三条射线OA 、OB 、OC 共形成3个角;以此类推,具有公共端点的n 条射线OA 、OB 、OC…共形成 个角(4)解决问题:曲沃县某学校九年级1班有45名学生毕业留影时,全体同学拍1张集体照,每2名学生拍1张两人照,共拍了多少张照片?如果照片上的每位同学都需要1张照片留作纪念,又应该冲印多少张纸质照片?41.小刚运用本学期的知识,设计了一个数学探究活动.如图1,数轴上的点M ,N 所表示的数分别为0,12.将一枚棋子放置在点M 处,让这枚棋子沿数轴在线段MN 上往复运动(即棋子从点M 出发沿数轴向右运动,当运动到点N 处,随即沿数轴向左运动,当运动到点M 处,随即沿数轴向右运动,如此反复⋯).并且规定棋子按照如下的步骤运动:第1步,从点M 开始运动t 个单位长度至点1Q 处;第2步,从点1Q 继续运动2t 单位长度至点2Q 处;第3步,从点2Q 继续运动3t 个单位长度至点3Q 处…例如:当3t =时,点1Q 、2Q 、3Q 的位置如图2所示.解决如下问题:(1)如果4t =,那么线段13Q Q =______;(2)如果4t <,且点3Q 表示的数为3,那么t =______; (3)如果2t ≤,且线段242Q Q =,那么请你求出t 的值. 42.已知点O 为直线AB 上的一点,∠EOF 为直角,OC 平分∠BOE , (1)如图1,若∠AOE=45°,写出∠COF 等于多少度;(2)如图1,若∠AOE=()090n n ︒<<,求∠COF 的度效(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 (3)如图2,若∠AOE=()90180n n ︒<<,OD 平分∠AOC,且∠AOD-∠BOF=45°,求n 的值.43.我们知道,有理数包括整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事实上,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化为分数形式(整数可看作分母为1的分数),那么无限循环小数如何表示为分数形式呢?请看以下示例: 例:将0.7•化为分数形式, 由于0.70.777•=,设0.777x =,①得107.777x =,②②−①得97x =,解得79x =,于是得70.79•=.同理可得310.393•==,4131.410.4199••=+=+=.根据以上阅读,回答下列问题:(以下计算结果均用最简分数表示) (类比应用) (1)4.6•= ;(2)将0.27••化为分数形式,写出推导过程; (迁移提升)(3)0.225••= ,2.018⋅⋅= ;(注0.2250.225225••=,2.018 2.01818⋅⋅=)(拓展发现) (4)若已知50.7142857=,则2.285714=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分析】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COM=12∠AOC ,∠NOC=12∠BOC ,再根据∠MON=∠MOC-∠NOC 解答即可. 【详解】∵OM 平分AOC ∠,∴∠COM=12∠AOC , ∵ON 平分∠BOC ,∴∠NOC=12∠BOC ,∴∠MON=∠MOC-∠NOC=12(∠AOC-∠BOC)=12∠AOB=45°.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角的相关计算,解题的关键是通过角平分线的定义将所求的角转化已知角.2.A解析:A【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详解】6172.89亿=6.17289×103亿.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3.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方向角的定义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详解】∵OA方向是北偏西40°方向,∴∠AOC=40°+90°=130°.∵OB平分∠AOC,∴∠BOC12∠AOC=6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向角、角平分线的定义、角的和差定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方向角的概念,学会用方向角描述位置,属于中考常考题型.4.D解析:D【解析】【分析】棱锥是有棱的锥体,侧面是三角形组成的,根据四个选项中的几何体可得答案.【详解】解:A、此几何体是四棱柱,故此选项错误;B、此几何体是圆锥,故此选项错误;C、此几何体是六棱柱,故此选项错误;D、此几何体是五棱锥,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立体图形,关键是认识常见的立体图形.5.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形状即可判断.【详解】解:A选项,圆柱的主视图和左视图为长方形,俯视图为圆,不相同,A错误;B选项,圆锥的主视图和左视图为三角形,俯视图为圆及圆心,不相同,B错误;C选项,三棱柱的三视图分别为三角形,三角形,三角形及中心与顶点的连线, C错误;D选项,球体的三视图均为相同的圆,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视图,熟练掌握基础几何体的三视图是解题的关键.6.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折叠后白色圆与蓝色圆所在的面的位置进行判断即可.【详解】A.两个白色圆和一个蓝色圆折叠后互为邻面,符合题意;B.两个白色圆所在的面折叠后是对面,不符合题意;C.白色圆与一个蓝色圆所在的面折叠后是对面,不符合题意;D.白色圆与一个蓝色圆所在的面折叠后是对面,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的展开图,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正方体的展开图,明白对面相隔不相邻这一原则.7.A解析:A【解析】【分析】首先求得OB与正北方向的夹角,然后根据方向角的定义求解.【详解】∵OA与正北方向的夹角是25°,∴OB与正北方向的夹角是:90°-25°=65°,则OB的方向角为北偏东65°.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向角的定义,理解定义是本题的关键.8.A解析:A【解析】绝对值.【分析】根据数轴上某个数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的定义,在数轴上,点-8到原点的距离是8,所以-8的绝对值是8,故选A.9.C解析:C【解析】试题解析:解:设应该从乙队调x人到甲队,196﹣x=(272+x),故选C.点睛: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得到调动后的两队的人数的等量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0.A解析:A【解析】【详解】a1=7,a2=1,a3=7,a4=7,a5=9,a6=3,a7=7,a8=1,a9=7,…不难发现此组数据为6个一循环,2018÷6=336…2,所以第2018个数是1.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此类问题关键在于找出数据循环的规律.11.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展开图推出几何体,再得出视图.【详解】根据展开图推出几何体是四棱柱,底面是四边形.故选B【点睛】考核知识点:几何体的三视图.12.D解析:D【解析】【分析】利用多项式合并同类项的原则,对选项依次进行同类型合并即可判断.【详解】解:A 、a 与 3a 2 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此选项错误;B 、﹣2(a ﹣b)=﹣2a+2b ,故此选项错误;C 、5a ﹣4a=a ,故此选项错误;D 、a 2b ﹣2a 2b=﹣a 2b ,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多项式的合并同类项,熟练掌握多项式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是解题关键.13.D解析:D【解析】【分析】由题意可得顺水中的速度为(20+4)km/h ,逆水中的速度为(20﹣4)km/h ,根据“从甲码头顺流航行到乙码头,再返回甲码头共用5h ”可得顺水行驶x 千米的时间+逆水行驶x 千米的时间=5h ,根据等量关系代入相应数据列出方程即可.【详解】若设甲、乙两码头的距离为xkm ,由题意得:204204x x +=+-5.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语句,列出方程.14.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正方体的展开图即可得出答案.【详解】根据正方体的展开图可知:“数”的对面的字是“养”“学”的对面的字是“核”“心”的对面的字是“素”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方体的展开图,掌握正方体展开图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15.C解析:C【解析】此题可以把图形当作一个三角形和一个矩形进行旋转,从而得到正确的图形为选项C.二、填空题16.-4 ,【解析】【分析】先解出4x+3=7方程的值,将相反数算出来再代入5x﹣1=2x+a中算出a即可. 【详解】由方程4x+3=7,解得x=1;将x=-1代入5x﹣1=2x+a,解得a解析:-4,【解析】【分析】先解出4x+3=7方程的值,将相反数算出来再代入5x﹣1=2x+a中算出a即可.【详解】由方程4x+3=7,解得x=1;将x=-1代入5x﹣1=2x+a,解得a=-4.【点睛】本题考查方程的解及相反数的概念,关键在于掌握相关知识点.17.【解析】【分析】设输入的数是x,根据题意得出方程(x2-1)÷3=1,求出即可.【详解】解:设输入的数是x,则根据题意得:(x2-1)÷3=1,x2-1=3,x=±2,故答案为:±解析:2【解析】【分析】设输入的数是x,根据题意得出方程(x2-1)÷3=1,求出即可.【详解】解:设输入的数是x,则根据题意得:(x2-1)÷3=1,x2-1=3,x=±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平方根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平方根,解题关键是能根据题意得出方程.18.1【解析】【分析】先把代数式3﹣2a+4b化为3﹣2(a﹣2b),再把已知条件整体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根据题意可得:3﹣2a+4b=3﹣2(a﹣2b)=3﹣2=1.故答案为:1.【点解析:1【解析】【分析】先把代数式3﹣2a+4b化为3﹣2(a﹣2b),再把已知条件整体代入计算即可.【详解】根据题意可得:3﹣2a+4b=3﹣2(a﹣2b)=3﹣2=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注意此题要用整体思想.19.3【解析】【分析】把x= -1代入已知方程后,列出关于a的新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详解】解:∵x= -1是关于x的方程2x+a=1的解,∴2×(-1)+a=1,解得a=3.故答案解析:3【解析】【分析】把x= -1代入已知方程后,列出关于a的新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详解】解:∵x= -1是关于x的方程2x+a=1的解,∴2×(-1)+a=1,解得a=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方程的解即为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20.2或4【解析】解:方程整理得:(a﹣1)x=3,解得:x=,由x,a都为正整数,得到a=2,4.故答案为2,4.点睛: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方程的解即为能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解析:2或4【解析】解:方程整理得:(a﹣1)x=3,解得:x=31a,由x,a都为正整数,得到a=2,4.故答案为2,4.点睛: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方程的解即为能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21.15或30【解析】【分析】设t秒后∠AOB=60°,由题意12t-4t=120°或12t-4t=240°,解方程即可.【详解】设t秒后∠AOB=30°,由题意得12t-4t=120°或1解析:15或30【解析】【分析】设t秒后∠AOB=60°,由题意12t-4t=120°或12t-4t=240°,解方程即可.设t 秒后∠AOB=30°,由题意得12t-4t=120°或12t-4t=240°,∴t=15或30.∴t=15或30秒时,∠AOB=60°.【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设未知数列方程解决问题.22.<.【解析】【分析】先化简各值然后再比较大小.【详解】,,∵-0.4<0.4,∴<.故答案为:<.【点睛】本题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关键在于掌握绝对值和去括号的计算.解析:<.【解析】【分析】先化简各值然后再比较大小.【详解】0.40.4--=-,(0.4)0.4--=,∵-0.4<0.4, ∴0.4--<(0.4)--.故答案为:<.【点睛】本题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关键在于掌握绝对值和去括号的计算.23.【解析】【分析】根据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可得答案.【详解】的次数是4,故答案为:4.本题考查了单项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单项式的次数的定义:单项式中解析:【解析】【分析】根据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可得答案.【详解】312xy 的次数是4, 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单项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单项式的次数的定义:单项式中,所以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24.100【解析】【分析】设这件衬衫的成本是x 元,根据利润=售价-进价,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设这件衬衫的成本是x 元,根据题意得:(1+50%)x×80%﹣x=20解解析:100【解析】【分析】设这件衬衫的成本是x 元,根据利润=售价-进价,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设这件衬衫的成本是x 元,根据题意得:(1+50%)x ×80%﹣x =20解得:x =100,这件衬衫的成本是100元.故答案为:100.【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5.【解析】【分析】根据角的和差倍分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设∵∴∴∵∴∴∴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和差倍分,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解析:1218'︒【解析】【分析】根据角的和差倍分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设AOC x ∠= ∵12AOC BOC ∠=∠∴=2BOC x ∠∴=23AOB AOC BOC x x x ∠=∠+∠+=∵3654AOB '∠=︒∴33654x '=︒∴1218x '=︒∴1218AOC '∠=︒故答案为:1218'︒【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和差倍分,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6.(1)详见解析;(2)=,对顶角相等;(3)详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直线、射线的定义画出图形即可;(2)根据对顶角相等即可解决问题;(3)根据垂线段作法可作出垂线;【详解】(1)画直线AC ,射线BD ,交于点O ,图形如下图所示;(2)AOD ∠=BOC ∠,理由是对顶角相等,故答案为:=,对顶角相等;(3)画出从点A 到CD 的,垂足为H ,即垂线段AH 即为所求.【点睛】本题考查直线、射线、对顶角、垂线段等知识,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7.(1)x =4;(2)x =2.【解析】【分析】(1)方程移项合并,把x 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2)方程去括号,移项合并,把x 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详解】(1)移项得:-5x +3x =-5-3合并得:﹣2x =﹣8,解得:x =4;(2)去括号得:4x ﹣3+3x =11,移项得:4x +3x =11+3移项合并得:7x =14,解得:x =2.【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其步骤为: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把未知数系数化为1,求出解.28.109【解析】【分析】根据整式的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答案.【详解】原式2222623a b ab ab a b =-+-[3]x ∈-当1a =-,13b =时,原式()22111103(1)1()13399=⨯-⨯--⨯=+=. 【点睛】 本题考查整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整式的运算法则,属于基础题型.29.26m mn -+,11【解析】【分析】根据整式的加减运算进行化简,再代入m,n 即可求解.【详解】解:原式225264m mn mn m ⎡⎤=---+⎣⎦()22546m mn m =-+-22546m mn m =--+26m mn =-+当2m =-,12n =时 原式()()21226112=---⨯+=.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整式的化简求值,解题的关键熟知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30.-1【解析】【分析】先分别求出两方程的解,根据相反数的定义求出k 的值,再代入代数式即可求解.【详解】解:解方程532x x -=,得1x =, 根据题意,方程2463k x x +-=的解为1x =-, 把1x =-代入方程2463k x x +-=,得()214163k --⨯-=, 解,得72k =. 所以55447111772k ⎛⎫⎛⎫-=-⨯=- ⎪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解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熟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31.(1)x =1;(2)x =﹣0.25.【解析】【分析】(1)方程去括号,移项合并,把x 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2)方程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把x 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详解】(1)去括号得:3x +3﹣6=0,移项合并得:3x =3, 解得:x =1;(2)去分母得:2(x +1)﹣6x =3,去括号得:2x +2﹣6x =3,移项合并得:﹣4x =1,解得:x =﹣0.25.【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32.(1)见解析;(2)26;(3)2.【解析】【分析】(1)依据画几何体三视图的原理画出视图;(2)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面积和的两倍,根据(1)中的三视图即可求解.(3)利用左视图的俯视图不变,得出可以添加的位置.【详解】(1)三视图如图:(2)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面积和的两倍,所以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2×(4+3+5)=24cm 2(3)∵添加后左视图和俯视图不变,∴最多可以在第二行的第一列和第二列各添加一个小正方体,∴最多可以再添加2个小正方体.【点睛】本题考查了画三视图以及几何体的表面积,正确得出三视图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3.(1)1x =;(2)75x =【解析】【分析】(1)根据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依次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据此计算可得;(2)根据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依次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据此计算可得.【详解】解:(1)523(2)x x -=--去括号得:523+6x x -=-移项得:5+36+2x x =合并同类项得:88x =系数化为1得:1x =(2)321143x x ---= 去分母得:()()1233421x x --=-去括号得: 129+384x x -=-移项得: 3-84-12+9x x =-合并同类项得: -57x =-系数化为1得: 75x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这仅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针对方程的特点,灵活应用,各种步骤都是为使方程逐渐向x=a 形式转化. 四、压轴题34.(1)8;(2)4或10;(3)t 的值为167和329【解析】【分析】(1)由数轴上点B 在点A 的右侧,故用点B 的坐标减去点A 的坐标即可得到AB 的值; (2)设点C 表示的数为x ,再根据AC=3BC ,列绝对值方程并求解即可;(3)点C 位于A ,B 两点之间,分两种情况来讨论:点C 到达B 之前,即2<t<3时;点C 到达B 之后,即t>3时,然后列方程并解方程再结合进行取舍即可.【详解】解:(1)∵数轴上两点A ,B 表示的数分别为﹣2,6∴AB =6﹣(﹣2)=8答:AB 的值为8.(2)设点C表示的数为x,由题意得|x﹣(﹣2)|=3|x﹣6|∴|x+2|=3|x﹣6|∴x+2=3x﹣18或x+2=18﹣3x∴x=10或x=4答:点C表示的数为4或10.(3)∵点C位于A,B两点之间,∴点C表示的数为4,点A运动t秒后所表示的数为﹣2+t,①点C到达B之前,即2<t<3时,点C表示的数为4+2(t﹣2)=2t ∴AC=t+2,BC=6﹣2t∴t+2=3(2t﹣6)解得t=16 7②点C到达B之后,即t>3时,点C表示的数为6﹣2(t﹣3)=12﹣2t ∴AC=|﹣2+t﹣(12﹣2t)|=|3t﹣14|,BC=6﹣(12﹣2t)=2t﹣6∴|3t﹣14|=3(2t﹣6)解得t=329或t=43,其中43<3不符合题意舍去答:t的值为167和329【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上的动点问题,列一元一次方程和绝对值方程进行求解,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5.(1)①7+21;②10.82-;③22.83.23+-;(2)9;(3)10012004.【解析】【分析】(1)根据绝对值的性质: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即可得出结论;(2)首先根据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判断式子的符号,再根据绝对值的性质正确化简即可;(3)首先根据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判断式子的符号,再根据绝对值的性质正确化简即可.【详解】解:(1)①|7+21|=21+7;故答案为:21+7;②110.80.822 -+=-;故答案为:1 0.82-;③23.2 2.83--=22.8 3.23+- 故答案为:22.8 3.23+-; (2)原式=1111924233202033-++- =9(3)原式 =11111111 (23344520032004)-+-+-++- =1122004- =10012004【点睛】 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此题的难点把互为相反的两个数相加,使运算简便.做题时,要注意多观察各项之间的关系.36.(1)A 、B 位置见解析,A 、B 之间距离为30;(2)2或-6;(3)第20次P 与A 重合;点P 与点B 不重合.【解析】【分析】(1)点B 距离原点10个单位长度,且位于原点左侧,得到点B 表示的数,再根据平移的过程得到点A 表示的数,在数轴上表示出A 、B 的位置,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出A 、B 之间的距离即可;(2)设P 点对应的数为x ,当P 点满足PB=2PC 时,得到方程,求解即可;(3)根据第一次点P 表示-1,第二次点P 表示2,点P 表示的数依次为-3,4,-5,6…,找出规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点B 距离原点10个单位长度,且位于原点左侧,∴点B 表示的数为-10,∵将点B 先向右平移35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 ,∴点A 表示的数为20,∴数轴上表示如下:AB 之间的距离为:20-(-10)=30;(2)∵线段OB 上有点C 且6BC =,∴点C 表示的数为-4,∵2PB PC =,设点P 表示的数为x ,则1024x x +=+,解得:x=2或-6,∴点P 表示的数为2或-6;(3)由题意可知:点P 第一次移动后表示的数为:-1,点P 第二次移动后表示的数为:-1+3=2,点P 第三次移动后表示的数为:-1+3-5=-3,…,∴点P 第n 次移动后表示的数为(-1)n •n ,∵点A 表示20,点B 表示-10,当n=20时,(-1)n •n=20;当n=10时,(-1)n •n=10≠-10,∴第20次P 与A 重合;点P 与点B 不重合.【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数轴,绝对值,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的综合应用,正确分类是解题的关键.解题时注意:数轴上各点与实数是一一对应关系.37.(1)50;(2)2BOD α∠=;(3)2α;(4)3602α︒-【解析】【分析】(1)根据“∠COD=90°,∠COE=25°”求出∠DOE 的度数,再结合角平分线求出∠AOD 的度数,即可得出答案;(2)重复(1)中步骤,将∠COE 的度数代替成α计算即可得出答案;(3)根据图得出∠DOE=∠COD-∠COE=90°-α,结合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平角的性质计算即可得出答案;(4)根据图得出∠DOE=∠COE-∠COD=α-90°,结合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平角的性质计算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COD=90°,∠COE=25°∴∠DOE=∠COD-∠COE=65°又OE 平分∠AOD∴∠AOD=2∠DOE=130°∴∠BOD=180°-∠AOD=50°(2)∵∠COD=90°,∠COE=α∴∠DOE=∠COD-∠COE=90°-α 又OE 平分∠AOD∴∠AOD=2∠DOE=180°-2?α∴∠BOD=180°-∠AOD=2α (3)∵∠COD=90°,∠COE=α∴∠DOE=∠COD-∠COE=90°-α又OE 平分∠AOD∴∠AOD=2∠DOE=180°-2?α∴∠BOD=180°-∠AOD=2α (4)∵∠COD=90°,∠COE=α∴∠DOE=∠COE-∠COD=α-90° 又OE 平分∠AOD∴∠AOD=2∠DOE=2?α-180°∴∠BOD=180°-∠AOD=360°-2α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求角度,难度适中,涉及到了角平分线以及平角的性质需要熟练掌握.38.13t =,233AP =或t =3,AP =11. 【解析】【分析】 根据题意可以分两种情况:①当P 向左、Q 向右运动时,根据PQ=OP+OQ+BO 列出关于t 的方程求解,再求出AP 的长;②当P 向右、Q 向左运动时,根据PQ=OP+OQ-BO 列出关于t 的方程求解,再求出AP 的长.【详解】解:∵12AB =,4OB =,∴8OA =.根据题意可知,OP=t ,OQ=2t .①当P 向左、Q 向右运动时,则PQ=OP+OQ+BO ,∴245t t ++=,∴13t =. 此时OP =13,123833AP AO OP =-=-=; ②当P 向右、Q 向左运动时,PQ=OP+OQ-BO ,∴245t t +-=,∴3t =.此时3OP =,8311AP AO OP =+=+=.【点睛】本题考查数轴、线段的计算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问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解答.39.(1)9;(2)53或1. 【解析】【分析】(1)根据C ,D 分别为AO ,BN 的中点,可得ND=12BN ,CO=12AO ,再根据CD=CO+ON+DN ,将ND ,CO 代入可得出结果;(2)根据OD=4AC ,BD=4CO,可得出OA:OB=1:4. 由点M 为直线AB 上一点,且AM-。

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复习练习(Word版 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复习练习(Word版 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复习练习(Word 版 含答案)一、选择题1.在一个不透明的布袋中,装有一个简单几何体模型,甲乙两人在摸后各说出了它的一个特征,甲:它有曲面;乙:它有顶点。

该几何体模型可能是( )A .球B .三棱锥C .圆锥D .圆柱 2.下列各项中,是同类项的是( ) A .xy -与2yx B .2ab 与2abcC .2x y 与2x zD .2a b 与2ab 3.把一个数a 增加2,然后再扩大2倍,其结果应是( ) A .22a +⨯ B .()22a + C .24a a ++D .()222a a +++ 4.如图是正方体的展开图,则原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数字和最小是( )A .8B .7C .6D .4 5.对于代数式3m +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比3大B .比3小C .比m 大D .比m 小 6.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可以是下列图形中的( )A .B .C .D .7.如图,学校(记作A )在蕾蕾家(记作B )南偏西20︒的方向上.若90ABC ∠=︒,则超市(记作C )在蕾蕾家的( )A .北偏东20︒的方向上B .北偏东70︒的方向上C .南偏东20︒的方向上D .南偏东70︒的方向上8.我国明代珠算家程大位的名著《直指算法统宗》里有一道著名算题:”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各几丁?”意思是:有100个和尚分100个馒头,如果大和尚1人分3个,小和尚3人分1个,正好分完,试问大、小和尚各多少人?设大和尚有x 人,依题意列方程得( )A .()31003x x +-=100B .10033x x -+ =100C .()31001003x x --=D .10031003x x --= 9.若x ,y 满足等式x 2﹣2x =2y ﹣y 2,且xy =12,则式子x 2+2xy +y 2﹣2(x +y )+2019的值为( )A .2018B .2019C .2020D .2021 10.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277a a a += B .22232x y yx x y -= C .532y y -=D .325a b ab += 11.画如图所示物体的主视图,正确的是( )A .B .C .D .12.把方程213148x x --=-去分母后,正确的结果是( ) A .2x -1=1-(3-x ) B .2(2x -1)=1-(3-x )C .2(2x -1)=8-3+xD .2(2x -1)=8-3-x 13.-5的相反数是( )A .15B .±5C .5D .-1514.如图,直线a ,b 相交于点O ,若1∠等于36︒,则2∠等于( )A .54︒B .64︒C .144︒D .154︒15.下列各图中,是四棱柱的侧面展开图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16.单项式235a b -的次数为____________. 17.若x =-1是关于x 的方程2x +a =1的解,则a 的值为_____.18.用一副三角尺可以直接得到或可以拼出的锐角的个数总共有___________个.19. 若32x +与21x --互为相反数,则x =__.20.若623m x y -与41n x y -的和是单项式,则n m = _______.21.若5x =是关于x 的方程2310x m +-=的解,则m 的值为______.22.整理一批图书,甲、乙两人单独做分别需要6小时、9小时完成.现在先由甲单独做1小时,然后两人合作整理这批图书要用_____小时.23.实验室里,水平圆桌面上有甲乙丙三个圆柱形容器(容器足够高),底面半径之比为1:2:1,用两根相同的管子在容器的5cm 高度处连接(即管子底端离容器底5cm),现三个容器中,只有甲中有水,水位高1cm ,如图所示.若每分钟同时向乙和丙注入相同量的水,开始注水1分钟,乙的水位高度为56cm ,则开始注入________分钟的水量后,甲与乙的水位高度之差是16cm.24.点A 、B 、C 在直线l 上,若3BC AC =,则AC AB =__________. 25.如图,快艇从P 处向正北航行到A 处时,向左转50︒航行到B 处,再向右转80︒继续航行,此时的航行方向为_____.(用方位角来表示)三、解答题26.先化简,再求值:若x =2,y =﹣1,求2(x 2y ﹣xy 2﹣1)﹣(2x 2y ﹣3xy 2﹣3)的值.27.分别观察下面的左、右两组等式:根据你发现的规律解决下列问题:(1)填空:________2|11|5-=-++;(2)已知42|1|5x --=-++,则x 的值是________;(3)设满足上面特征的等式最左边的数为y ,求y 的最大值,并写出此时的等式.28.由几个相同的棱长为1的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如图所示,方格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的小立方块的个数.(1)在下面方格纸中画出这个几何体的1主视图与左视图;(2)求该几何体的表面积29.先化简,再求值:2a 2b ﹣3ab 2﹣2(a 2b +ab 2),其中a =1,b =﹣2.30.先化简,再求值:()()22224333a b ab ab a b ---+.其中 1a =-、 2b =-. 31.如图:点A 、C 、E 、B 、D 在一直线上,AB=CD ,点E 是CB 的中点,那么点E 是否为AD 中点?试说明理由.32.计算.(1)4×(﹣12)÷(﹣2) (2)132(36)249⎛⎫-+-⨯- ⎪⎝⎭(3)﹣1+(1﹣0.5)÷(﹣3)×[2﹣(﹣3)2](4)2(a 2﹣ab )+3(23a 2﹣ab )+4ab 33.计算:(1)25)(277+-()-(-)-; (2)315(2)()3-⨯÷-. 四、压轴题34.如图,点A 、B 是数轴上的两个点,它们分别表示的数是2-和1. 点A 与点B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 .(1)AB= .(2)点P 是数轴上A 点右侧的一个动点,它表示的数是x ,满足217x x ++-=,求x 的值.(3)点C 为6. 若点A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 和点C 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请问:BC AB -的值是否随着运动时间t (秒)的变化而改变? 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其值.35.已知A ,B 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用a ,b 表示,且点B 距离原点10个单位长度,且位于原点左侧,将点B 先向右平移35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 ,P 是数轴上的一个动点.(1)在数轴上标出A 、B 的位置,并求出A 、B 之间的距离;(2)已知线段OB 上有点C 且6BC =,当数轴上有点P 满足2PB PC =时,求P 点对应的数;(3)动点P 从原点开始第一次向左移动1个单位长度,第二次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第三次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第四次向右移动7个单位长度,…点P 能移动到与A 或B 重合的位置吗?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能,第几次移动与哪一点重合?36.已知x =﹣3是关于x 的方程(k +3)x +2=3x ﹣2k 的解.(1)求k 的值;(2)在(1)的条件下,已知线段AB =6cm ,点C 是线段AB 上一点,且BC =kAC ,若点D 是AC 的中点,求线段CD 的长.(3)在(2)的条件下,已知点A 所表示的数为﹣2,有一动点P 从点A 开始以2个单位长度每秒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同时另一动点Q 从点B 开始以4个单位长度每秒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当时间为多少秒时,有PD =2QD ?37.综合与实践问题情境在数学活动课上,老师和同学们以“线段与角的共性”为主题开展数学活动.发现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与角的平分线的概念类似,甚至它们在计算的方法上也有类似之处,它们之间的题目可以转换,解法可以互相借鉴.如图1,点C 是线段AB 上的一点,M 是AC 的中点,N 是BC 的中点.图1 图2 图3(1)问题探究①若6AB =,2AC =,求MN 的长度;(写出计算过程)②若AB a ,AC b =,则MN =___________;(直接写出结果)(2)继续探究“创新”小组的同学类比想到:如图2,已知80AOB ∠=︒,在角的内部作射线OC ,再分别作AOC ∠和BOC ∠的角平分线OM ,ON .③若30AOC ∠=︒,求MON ∠的度数;(写出计算过程)④若AOC m ∠=︒,则MON ∠=_____________︒;(直接写出结果)(3)深入探究“慎密”小组在“创新”小组的基础上提出:如图3,若AOB n ∠=︒,在角的外部作射线OC ,再分别作AOC ∠和BOC ∠的角平分线OM ,ON ,若AOC m ∠=︒,则MON ∠=__________︒.(直接写出结果)38.已知线段AD =80,点B 、点C 都是线段AD 上的点.(1)如图1,若点M 为AB 的中点,点N 为BD 的中点,求线段MN 的长;(2)如图2,若BC =10,点E 是线段AC 的中点,点F 是线段BD 的中点,求EF 的长; (3)如图3,若AB =5,BC =10,点P 、Q 分别从B 、C 出发向点D 运动,运动速度分别为每秒移动1个单位和每秒移动4个单位,运动时间为t 秒,点E 为AQ 的中点,点F 为PD 的中点,若PE =QF ,求t 的值.39.如图1,点A ,B ,C ,D 为直线l 上从左到右顺次的4个点.(1) ①直线l上以A,B,C,D为端点的线段共有条;②若AC=5cm,BD=6cm,BC=1cm,点P为直线l上一点,则PA+PD的最小值为 cm;(2)若点A在直线l上向左运动,线段BD在直线l上向右运动,M,N分别为AC,BD的中点(如图2),请指出在此过程中线段AD,BC,MN有何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若C是AD的一个三等分点,DC>AC,且AD=9cm,E,F两点同时从C,D出发,分别以2cm/s,1cm/s的速度沿直线l向左运动,Q为EF的中点,设运动时间为t,当AQ+AE+AF=32AD时,请直接写出t的值.40.如图1,在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别是6,-6,∠DCE=90°(C与O重合,D点在数轴的正半轴上)(1)如图1,若CF平分∠ACE,则∠AOF=_______;(2)如图2,将∠DCE沿数轴的正半轴向右平移t(0<t<3)个单位后,再绕顶点C逆时针旋转30t度,作CF平分∠ACE,此时记∠DCF=α.①当t=1时,α=_________;②猜想∠BCE 和α的数量关系,并证明;(3)如图3,开始∠D 1C 1E 1与∠DCE 重合,将∠DCE 沿数轴正半轴向右平移t (0<t<3)个单位,再绕顶点C 逆时针旋转30t 度,作CF 平分∠ACE ,此时记∠DCF=α,与此同时,将∠D 1C 1E 1沿数轴的负半轴向左平移t (0<t<3)个单位,再绕顶点C 1顺时针旋转30t 度,作C 1F 1平分∠AC 1E 1,记∠D 1C 1F 1=β,若α,β满足|α-β|=45°,请用t 的式子表示α、β并直接写出t 的值.41.对于数轴上的,,A B C 三点,给出如下定义:若其中一个点与其他两个点的距离恰好满足2倍的数量关系,则称该点是其他两点的“倍联点”. 例如数轴上点,,A B C 所表示的数分别为1,3,4,满足2AB BC =,此时点B 是点,A C 的“倍联点”.若数轴上点M 表示3-,点N 表示6,回答下列问题:(1)数轴上点123,,D D D 分別对应0,3. 5和11,则点_________是点,M N 的“倍联点”,点N 是________这两点的“倍联点”;(2)已知动点P 在点N 的右侧,若点N 是点,P M 的倍联点,求此时点P 表示的数.42.(1)如图1,在直线AB 上,点P 在A 、B 两点之间,点M 为线段PB 的中点,点N 为线段AP 的中点,若AB n =,且使关于x 的方程()46n x n -=-无解.①求线段AB 的长;②线段MN 的长与点P 在线段AB 上的位置有关吗?请说明理由;(2)如图2,点C 为线段AB 的中点,点P 在线段CB 的延长线上,试说明PA PB PC+的值不变.43.综合与探究问题背景数学活动课上,老师将一副三角尺按图(1)所示位置摆放,分别作出∠AOC ,∠BOD 的平分线OM 、ON ,然后提出如下问题:求出∠MON 的度数.特例探究“兴趣小组”的同学决定从特例入手探究老师提出的问题,他们将三角尺分别按图2、图3所示的方式摆放,OM 和ON 仍然是∠AOC 和∠BOD 的角平分线.其中,按图2方式摆放时,可以看成是ON 、OD 、OB 在同一直线上.按图3方式摆放时,∠AOC 和∠BOD 相等.(1)请你帮助“兴趣小组”进行计算:图2中∠MON 的度数为 °.图3中∠MON 的度数为 °.发现感悟解决完图2,图3所示问题后,“兴趣小组”又对图1所示问题进行了讨论:小明:由于图1中∠AOC和∠BOD的和为90°,所以我们容易得到∠MOC和∠NOD的和,这样就能求出∠MON的度数.小华:设∠BOD为x°,我们就能用含x的式子分别表示出∠NOD和∠MOC度数,这样也能求出∠MON的度数.(2)请你根据他们的谈话内容,求出图1中∠MON的度数.类比拓展受到“兴趣小组”的启发,“智慧小组”将三角尺按图4所示方式摆放,分别作出∠AOC、∠BOD的平分线OM、ON,他们认为也能求出∠MON的度数.(3)你同意“智慧小组”的看法吗?若同意,求出∠MON的度数;若不同意,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每个几何体的特点可得答案.【详解】解:A. 球,只有曲面,不符合题意;B. 三棱锥,面是4个平面,还有4个顶点,不符合题意;C. 圆锥,是一个曲面,一个顶点,符合题意;D. 圆柱,是一个曲面,两个平面,没有顶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认识立体图形,解题关键是熟记常见几何体的特征.2.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同类项是字母相同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可得答案.【详解】A.﹣xy与2yx,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是同类项.故选项A符合题意;B.2ab与2abc,所含字母不相同,不是同类项.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C.x2y与x2z,所含字母不相同,不是同类项.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D.a2b与ab2,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不相同,不是同类项.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同类项,关键是理解同类项定义中的两个“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3.B解析:B【解析】【分析】一个数a增加2为a+2,再扩大2倍为2(a+2),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一个数a增加2为:a+2,再扩大2倍,则为:2(a+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列代数式,正确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4.C解析:C【解析】【分析】确定原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数字,即可求出和的最小值.【详解】解:由题意,2和6是相对的两个面;3和4是相对两个面;1和5是相对的2个面,因为2+6=8,3+4=7,1+5=6,所以原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数字和最小的是6.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相对的面的特点得到相对的两个面上的数字.5.C解析:C【解析】【分析】3+m=m+3,根据加法运算的意义可得m+3表示比m大3.【详解】解:∵3+m=m+3,m+3表示比m大3,∴3+m比m大.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代数式的意义,理解加法运算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C解析:C【解析】【分析】利用正方体及其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题.【详解】A,B,D折叠后有一行两个面无法折起来,从而缺少面,不能折成正方体,只有C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故选C.7.D解析:D【解析】【分析】直接利用方向角的定义得出∠2的度数.【详解】如图所示:由题意可得:∠1=20°,∠ABC=90°,则∠2=90°-20°=70°,故超市(记作C)在蕾蕾家的南偏东70°的方向上.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向角的定义,正确根据图形得出∠2的度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B【解析】【分析】设大和尚有x 人,则小和尚有(100﹣x )人,根据3×大和尚人数+小和尚人数÷3=100,即可得出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此题得解.【详解】设大和尚有x 人,则小和尚有(100﹣x )人,根据题意得:3x 1003x -+=100.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9.C解析:C【解析】【分析】由已知条件得到x 2﹣2x +y 2﹣2y =0,2xy =1,化简x 2+2xy +y 2﹣2(x +y )+2019为x 2﹣2x +y 2﹣2y +2xy +2019,然后整体代入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x 2﹣2x =2y ﹣y 2,xy =12, ∴x 2﹣2x +y 2﹣2y =0,2xy =1,∴x 2+2xy +y 2﹣2(x+y )+2019=x 2﹣2x +y 2﹣2y +2xy +2019=0+1+2019=2020,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代数式求值,掌握整体代入法是解题的关键.10.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和同类项的定义分别对每一项进行计算即可.【详解】A 、7a +a =8a ,故本选项错误;B 、22232x y yx x y -=,故本选项正确;C 、5y−3y =2y ,故本选项错误;D 、3a +2b ,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 .此题考查了合并同类项,熟练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和同类项的定义是本题的关键.11.A解析:A【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三视图解题即可【详解】解:从正面看得到的图形是A.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三视图,基础知识扎实是解题关键12.C解析:C【解析】分析:方程两边乘以8去分母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详解:方程去分母得:2(2x﹣1)=8﹣3+x.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其步骤为: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将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13.C解析:C【解析】解:﹣5的相反数是5.故选C.14.C解析:C【解析】【分析】∠=︒,可求∠2.观察图形可知∠1和∠2是一对邻补角,由136【详解】解:因为直线a,b相交于点O,∠+∠=︒,所以12180∠=︒,又因为136∠=︒-∠=︒-︒=︒.所以2180118036144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邻补角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结合图形,熟练运用邻补角的性质,此题比较简单,易于掌握.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棱柱的特点和题意要求的四棱柱的侧面展开图,即可解答.【详解】棱柱:上下地面完全相同,四棱柱:侧棱有4条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棱柱的特点以及棱柱的展开图,难度低,熟练掌握棱柱的特点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16.3【解析】【分析】根据单项式次数的定义来求解.【详解】解:单项式的次数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单项式、多项式的有关定义,是基础知识,需牢固掌握.解析:3【解析】【分析】根据单项式次数的定义来求解.【详解】解:单项式235a b的次数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单项式、多项式的有关定义,是基础知识,需牢固掌握.17.3【解析】【分析】把x= -1代入已知方程后,列出关于a的新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详解】解:∵x= -1是关于x的方程2x+a=1的解,∴2×(-1)+a=1,解得a=3.解析:3【解析】【分析】把x= -1代入已知方程后,列出关于a的新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详解】解:∵x= -1是关于x的方程2x+a=1的解,∴2×(-1)+a=1,解得a=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方程的解即为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18.【解析】【分析】用三角板画出角,是用角度加减法.比如:画个75°的角,先将30°角在纸上画出来,再将45°角叠加就画出了75°角.【详解】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15°、30°、45°、60解析:5【解析】【分析】用三角板画出角,是用角度加减法.比如:画个75°的角,先将30°角在纸上画出来,再将45°角叠加就画出了75°角.【详解】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15°、30°、45°、60°、75°五个锐角.故填:5.【点睛】用三角板直接画特殊角的步骤:先画一条射线,再把三角板所画角的一边与射线重合,顶点与射线端点重合,最后沿另一边画一条射线,标出角的度数.19.-1【解析】【分析】由于与互为相反数,由此可以列出方程解决问题.【详解】解:∵与互为相反数,∴+()=0,解得:x=-1.故答案为:-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解析:-1【解析】【分析】由于32x +与21x --互为相反数,由此可以列出方程解决问题.【详解】解:∵32x +与21x --互为相反数,∴32x ++(21x --)=0,解得:x=-1.故答案为:-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解题时首先正确理解同一,然后利用题目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20.8【解析】【分析】根据同类项的特点即可求解.【详解】∵与的和是单项式∴与是同类项,故6-m=4,n-1=2∴m=2,n=3∴8故答案为:8.【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整式的运算,解解析:8【解析】【分析】根据同类项的特点即可求解.【详解】∵623m xy -与41n x y -的和是单项式 ∴623m x y -与41n x y -是同类项,故6-m=4,n-1=2∴m=2,n=3∴n m =8故答案为:8.【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整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同类项的特点.21.-3【解析】【分析】根据方程的解的定义把x=5代入方程可得关于m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是关于的方程的解∴∴m=-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方程的解,解解析:-3【解析】【分析】根据方程的解的定义把x=5代入方程可得关于m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5x =是关于x 的方程2310x m +-=的解∴25310m ⨯+-=∴m=-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方程的解,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属于中考中较常考题型.22.【解析】【分析】设他们合作整理这批图书的时间是x h ,根据总工作量为单位“1”,列方程求出x 的值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设他们合作整理这批图书的时间是x h ,根据题意得:解得:x =解析:【解析】【分析】设他们合作整理这批图书的时间是x h ,根据总工作量为单位“1”,列方程求出x 的值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设他们合作整理这批图书的时间是x h ,根据题意得:111()1669x ++= 解得:x =3,答:他们合作整理这批图书的时间是3h .故答案是: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掌握工程问题的解法是解题的关键.23.1,,.【解析】【分析】先根据题意算出乙和丙每分钟注水量,随着时间变化可以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甲比乙高,②乙比加高,③乙溢出到甲后,乙比甲高.【详解】试题分析:∵甲、乙、丙三个圆柱形容器(解析:1,75,17340. 【解析】【分析】先根据题意算出乙和丙每分钟注水量,随着时间变化可以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甲比乙高,②乙比加高,③乙溢出到甲后,乙比甲高.【详解】试题分析:∵甲、乙、丙三个圆柱形容器(容器足够高),底面半径之比为1:2:1, ∴甲、乙、丙三个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之比为1:4:1,∵每分钟同时向乙和丙注入相同量的水,注水1分钟,乙的水位上升56cm , ∴注水1分钟,丙的水位上升510463⨯=cm , ①当甲比乙高16cm 时,此时乙中水位高56cm ,用时1分; ②当乙比甲水位高16cm 时,乙应为76cm, 757=665÷分, 当丙的高度到5cm 时,此时用时为5÷103=32分,因为73<52,所以75分乙比甲高16cm.③当丙高5cm时,此时乙中水高535624⨯=cm,在这之后丙中的水流入乙中,乙每分钟水位上升55263⨯=cm,当乙的水位达到5cm时开始流向甲,此时用时为355+5243⎛⎫-÷⎪⎝⎭=154分,甲水位每分上升1020233⨯=cm,当甲的水位高为546cm时,乙比甲高16cm,此时用时155201734146340⎛⎫+-÷=⎪⎝⎭分;综上,开始注入1,75,17340分钟的水量后,甲与乙的水位高度之差是16cm.【点睛】本题考查圆柱体与水流变化的结合,关键在于找到三个分类节点.24.或【解析】【分析】分两种情况求解,当B在点A的左侧时可得出AB=2AC,当点B在点C的右侧时可得出AB=4AC,即可得解.【详解】解:B在点A的左侧时,画图如下,可得,;点B在点C的解析:14或12【解析】【分析】分两种情况求解,当B在点A的左侧时可得出AB=2AC,当点B在点C的右侧时可得出AB=4AC,即可得解.【详解】解:B在点A的左侧时,画图如下,可得,12 ACAB=;点B在点C的右侧时,画图如下:可得,14 ACAB故答案为:14或12.【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线段的和与差,通过画图可以更好的读懂题意,得出答案.25.北偏东【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与方位角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如图,依题意得∠CBD=50°,∴∠CBE=80°-50°=30°,故此时的航行方向为:北偏东故答案为:北偏东.解析:北偏东30【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与方位角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如图,依题意得∠CBD=50°,∴∠CBE=80°-50°=30°,故此时的航行方向为:北偏东30故答案为:北偏东3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方位角,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方位角的定义及平行线的性质.三、解答题26.xy 2+1,3【解析】【分析】根据整式的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原式=2x 2y ﹣2xy 2﹣2﹣2x 2y+3xy 2+3=xy 2+1当x=2,y=﹣1时,原式=2×(-1)2+1=3【点睛】本题考查整式的运算法则,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整式的运算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27.(1)5;(2)10或-12;(3)7,72115-=--++【解析】【分析】(1)设绝对值符号里左边的数为a ,根据a>0时,(6-a)-2=-|a+1|+5;a<0时,(a+8)-2=-|a+1|+5的规律即可求解;(2)由a>0时,(6-a)-2=-|a+1|+5;a<0时,(a+8)-2=-|a+1|+5的规律,分情况讨论即可求解;(3)设绝对值符号里左边的数为a ,由题意得215y a -=-++,然后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解:(1)设绝对值符号里左边的数为a ,由题意可得:a>0时,(6-a)-2=-|a+1|+5;a<0时,(a+8)-2=-|a+1|+5∵1>0∴6-a=1解得:a=5;故答案为:5(2)由(1)可知:当x>0时x=6-(-4)=10当x<0时,x=-4-8=-12故答案为:10或-12;(3)设绝对值符号里左边的数为a. 由题意,得215y a -=-++. 所以17a y +=-. 因为1a +的最小值为0,所以7y -的最小值为0.所以y 的最大值为7. 此时1a +=0.所以1a =-. 所以此时等式为72115-=--++.答:y 的最大值为7,此时等式为72115-=--++.【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减法,非负数的性质,分类讨论思想解题,关键是理清数量关系,找准规律.28.(1).见解析;(2)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24.【解析】【分析】(1)主视图有2列,每列小正方形数目分别为1,3;左视图有2列,每列小正方形数目分别为3,2;2)上下共有2×3个正方形;左右共有5个正方形;前后共有4个正方形.【详解】(1)如图所示.(2)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345224++⨯=().【点睛】本题考查几何体的三视图画法.由几何体的俯视图及小正方形内的数字,可知主视图的列数与俯视数的列数相同,且每列小正方形数目为俯视图中该列小正方形数字中的最大数字.左视图的列数与俯视图的行数相同,且每列小正方形数目为俯视图中相应行中正方形数字中的最大数字.29.﹣5ab 2,﹣20.【解析】【分析】先将原式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化简,再将a 和b 的值代入计算可得.【详解】原式=2a 2b ﹣3ab 2﹣2a 2b ﹣2ab 2=﹣5ab 2,当a =1,b =﹣2时,原式=﹣5×1×(﹣2)2=﹣5×4=﹣2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式的加减-化简求值,给出整式中字母的值,求整式的值的问题,一般要先化简,再把给定字母的值代入计算,得出整式的值,不能把数值直接代入整式中计算.30.223a b ab -; 2-【解析】【分析】原式去括号合并得到最简结果,将a ,b 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值.【详解】解:()()2222 4333a b ab ab a b ---+2222 12439a b ab ab a b =-+-22 3a b ab =-,当 1a =-、 2b =-时,原式()()()()()()22 31212=642=-⨯---⨯----=-.【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化简求值,掌握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1.点E 是AD 的中点,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从线段和差入手,抓住题目中的中点,完成证明即可.【详解】解:点E 是AD 的中点,理由如下:∵AB=CD ,AC+CB=CB+DB ,∴AC=BD .又∵点E 为BC 的中点,∴CE=EB ,∴AC+CE=EB+DB ,即AE=ED .又∵A ,E ,D 在一条直线上,∴点E 是AD 的中点.【点睛】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及中点的定义,利用中点的定义找出AE=ED 是解题的关键.32.(1)1;(2)﹣1;(3)16;(4)4a 2﹣ab . 【解析】【分析】(1)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即可;(2)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乘法,再计算加减即可;(3)先算乘方,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减法,然后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即可;(4)按照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即可.【详解】解:(1)原式=﹣2÷(﹣2)=1;(2)原式=﹣12×(﹣36)+34×(﹣36)﹣29×(﹣36),=18﹣27+8,=﹣1;(3)原式=﹣1+12×(﹣13)×(2﹣9),=﹣1+12⨯(﹣13)×(﹣7),=﹣1+76,=16;(4)原式=2a2﹣2ab+2a2﹣3ab+4ab,=4a2﹣a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及整式的化简,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解题的关键.33.(1)1;(2)120.【解析】【分析】(1)根据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即可;(2)根据有理数四则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即可.【详解】(1)原式=25(+2 77+()-)-=-1+2=1;(2)原式=5(8)(3)⨯-⨯-=40(3)-⨯-=120.【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四、压轴题34.(1)3.(2)存在.x的值为3.(3)不变,为2.【解析】【分析】(1)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和数轴上两点间距离即可求解;(2)分两种情况讨论,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列方程即可求解;(3)先确定运动t秒后,A、B、C三点对应的数,再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列方程即可求解.【详解】解:(1)∵点A、B是数轴上的两个点,它们分别表示的数是2-和1∴A,B两点之间的距离是1-(-2)=3.故答案为3.(2)存在.理由如下:①若P点在A、B之间,x+2+1-x=7,此方程不成立;②若P点在B点右侧,x+2+x-1=7,解得x=3.答:存在.x的值为3.-的值不随运动时间t(秒)的变化而改变,为定值,是2.理由如下:(3)BC AB运动t秒后,A点表示的数为-2-t,B点表示的数为1+2t,C点表示的数为6+5t.所以AB=1+2t-(-2-t)=3+3t.BC=6+5t-(1+2t)=5+3t.所以BC-AB=5+3t-3-3t=2.【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数轴、非负数、两点之间的距离,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数轴上动点的运动情况.35.(1)A、B位置见解析,A、B之间距离为30;(2)2或-6;(3)第20次P与A重合;点P与点B不重合.【解析】【分析】(1)点B距离原点10个单位长度,且位于原点左侧,得到点B表示的数,再根据平移的过程得到点A表示的数,在数轴上表示出A、B的位置,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出A、B之间的距离即可;(2)设P点对应的数为x,当P点满足PB=2PC时,得到方程,求解即可;(3)根据第一次点P表示-1,第二次点P表示2,点P表示的数依次为-3,4,-5,6…,找出规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点B距离原点10个单位长度,且位于原点左侧,∴点B表示的数为-10,∵将点B先向右平移35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点A表示的数为20,∴数轴上表示如下:。

初一上学期全面复习题

初一上学期全面复习题

初一上学期全面复习题初一上学期的全面复习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复习题,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科目,供学生参考。

语文1. 文言文阅读:阅读《论语》中的一段,解释其中的关键词汇,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2. 现代文阅读:阅读一篇现代散文,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文章的主题思想。

3. 作文: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内容真实,表达清晰。

数学1. 有理数的运算:计算下列表达式的结果:\[(-3) \times (-2) - 4 \div (-2)\]。

2. 方程求解:解方程 \[2x - 3 = 7\]。

3. 几何题:如果一个三角形的底边长为6厘米,高为4厘米,求其面积。

英语1. 词汇:根据给出的英文单词,写出相应的中文意思。

例如:"happy"(快乐)。

2. 语法:将下列句子改写成一般疑问句,并回答。

例如:"I am a student."(我是学生。

)3. 阅读理解:阅读一篇英语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科学1. 物理:解释什么是光的折射,并举例说明。

2. 化学:写出水的化学式,并解释其分子结构。

3. 生物:描述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历史1. 中国古代史: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2. 中国近现代史:分析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地理1. 自然地理:描述中国的地形特点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2. 人文地理:分析中国的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道德与法治1. 道德教育:讨论诚信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

2. 法治教育:解释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作用。

总结初一上学期的学习内容是基础而广泛的,全面复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为下学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以上复习题能够帮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效率。

在复习时,学生应注重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以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初一上学期科学期末复习卷4套

初一上学期科学期末复习卷4套

期末复习(一)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1、根据农历确定的节日是()A、端午节B、儿童节C、国庆节D、教师节2、一罐普通的可口可乐或雪碧易拉罐的体积最接近()A、350升B、350毫升C、35升D、3.5毫升3、关于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体积大的物体质量也大B、物体从地球送天月球上质量不变C、物体的温度升高时质量会增大D、水结成冰后质量会增大4、青蛙、蛇、羊与蚯蚓、蜜蜂、草履虫的根本区别是()A、体外有无鳞片和毛B、是否生活在水中C、是否有恒定的体温D、有无脊椎骨5、在植物界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是()A、裸子植物B、蕨类植物C、被子植物D、苔藓植物6、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山消融B、植物的光合作用C、盛满水的玻璃瓶打碎在地D、铁丝受热熔化7、以下描述中最接近1秒的是()A、通常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B、人步行10米所花的时间C、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D、普通手表秒针转一圈所用的时间8、下列现象中,可以用水的蒸发来解释的是()A、夏天从冰箱冷藏室里拿出饮料罐,罐壁会“出汗”B、新鲜的水果放置几天后变干瘪了C、冬天,教室里玻璃上有冰晶形成D、水结成冰9、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状,主要是为了适应()A、缺水环境B、缺日光的环境C、低温环境D、缺养分的环境10、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地球的是()A、地月系B、银河系C、太阳系D、河外星系11、大家都知道松树是一种植物,狗是一种动物,那你能从下列四个选项中选出它们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吗()A、松树固定生长,狗能运动B、狗能繁殖出小狗,松树不能C、狗能发出声音,松树不能D、狗通过摄取食物获得营养,松树能自己制造营养12、在人体消化系统中,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A、胃B、小肠C、大肠D、口腔13、下列日常生活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室温下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过一段时间,整杯水都变红了,喧既说明分子间有间隙,又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霜和露的形成都是凝固现象C、厨房炒菜时,闻到菜香,是因为分子运动的缘故D、“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化雪时,冰雪熔化要吸收很多热量,使气温更低14、下列生物体的结构中,属于组织的是()A、种子B、心脏C、血液D、叶15、下列不能用来分析推断地球是球体的是()A、远去的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B、根据月食时缺损部分的边缘是圆弧形的C、登上“神舟六号”从太空中观察D、地上插一根竹杆,观察太阳下杆影长度的变化16、下列四幅平面图中,大树位于学校东南方向的是()17、某农科站在进行“酸雨对农业生产影响”的研究中,收集到一组数据酸雨的PH 3.58 4.59 4.86小麦减产的百分比10 3 3A、酸雨的PH越大,小麦减产越多B、酸雨的PH越小,小麦减产越少C、酸雨的PH越小,小麦减产越多D、小麦的减产与酸雨的PH值无关18、下列四幅图中的P点,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一幅是()19、“小冰麦”是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培育出来的一种高产抗病、高蛋白的小麦新品种。

最新七年级上语文期末复习卷 (29套)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期末复习卷

最新七年级上语文期末复习卷 (29套)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期末复习卷

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期末复习卷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擎天撼地一瞬间啜泣盘虬卧龙2.依据下列词语中的拼音写出汉字:小qì lín 峋伶dīng gū负3.解释下列词语在课文中的含义:①忍俊不禁:②肃然起敬:4,在下面四个词语中选择合乎句子语义要求的词语填空震撼迸溅稀零震动①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一②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的水花5.《在山的那边》第二部分开头句“在山的那边是海”,句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海”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二、古诗文阅读理解6.依据上下文提示默写①夏蚊成雷,。

②,,盖一癞虾蟆7,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①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

②徐( )喷以烟。

③果如鹤唳( )云端。

④神游其中,怡然( )自得。

8,翻译下列文言语句:①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一日,见二虫斗草间。

9,《童趣》一文的作者,童年时对着蚊子徐喷以烟,让蚊子“冲烟而飞鸣”。

他做这件事感受到怎样的“物外之趣”?从这一事例中,你感到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人?三、现代文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走一步,再走一步》片断,回答文后的问题。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

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

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

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

“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

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

你能办得到的。

眼睛看着我电筒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

“看见了。

”我说。

“好。

”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

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

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完整版)人教版初一英语上册期末复习试题(带答案)(2)

(完整版)人教版初一英语上册期末复习试题(带答案)(2)

人教版初一英语上册期末复习试题(带答案) 导读:本文 人教版初一英语上册期末复习试题(带答案),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一、单项选择 ( ) 1. I have ______ egg. You can have it. A. a B. 不填 C. the D. an ( ) 2. My birthday is ______ May and his birthday is ______ March 26th. A. in; in B. in; 不填 C. for; 不填 D. at; on ( ) 3. — Does Helen like ________? — Yes. She likes eating apples, pears and bananas. A. vegetables B. sports C. fruits D. clothes ( ) 4. — How do you eat at school? — We eat _________. A. well B. good C. nice D. fine ( ) 5. — Does Peter like geography? —______. He thinks it is boring. A. Yes, he is B. No, he doesn’t C. Yes, he does D. No, he isn’t ( ) 6. —______ is his birthday? —It is December 19th. A. How B. What C. When D. Where ( ) 7. —______? —He is thirteen. A. How old is he B. How is he C. Where is he D. How much is it ( ) 8. — How much are the shorts? —______ 20 dollars. A. It is B. They are C. He is D. You are ( ) 9. — Hi, Nancy. Are you _______ now? —Sorry. I have some things to do. A. healthy B. busy C. fat D. free ( ) 10. We have ______ at 7 in the morning. A. breakfast B. lunch C. dinner D. dessert ( ) 11. — ________ do you like history? — Because it is interesting. A. When B. How C. Where D. Why ( ) 12. — Let’s go to Lihua Clothes Store. — OK. They _______ all the clothes at very good prices. A. buy B. find C. sell D. call ( ) 13. Grace doesn’t like math because she thinks it is ________. A. difficult B. fun C. useful D. interesting ( ) 14. — What’s the ________ of the book? — 5 dollars. A. time B. price C. date D. color ( ) 15. — Can I help you? —______ A. Yes, please. I want a hat. B. You’re welcome. C. I’m fine. Thanks. D. Here you are. 二、阅读理解 (A) Mr Clark goes to a dinner party in old clothes. He comes into the room, but the people in the room don’t look at him. They don’t ask him to sit at the table. Mr Clark goes home and puts on (穿上) his good clothes. He goes back to the party. People in the room stands up and smiles at him. They give him very good food to eat. Mr Clark takes off his clothes, and puts them in the food and say, “Eat, clothes!” The other people ask, “What are you doing?” He answers, “I’m asking my coat (外套) to eat food. When I am wearing my old clothes, you don’t look at me. You don’t ask me to sit down. Now I am in these clothes. And you give me very good food. Now I know, you give the food to my clothes, not to me!” 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最佳答案。 ( ) 16. How does Mr Clark goes to the party at first? A. With his friends. B. In old clothes. C. With good food. D. In good clothes. ( ) 17. When Mr Clark comes to the party in good clothes, people ______. A. don’t know him B. don’t look at him C. don’t ask him to sit at the table D. are good with him ( ) 18. Mr Clark asks ______ to eat the food. A. his coat B. his old clothes C. his parents D. the people ( ) 19. “Takes off” means (意思是) ______ in Chinese. A. 买下 B. 收起 C. 脱下 D. 拿走 ( ) 20. From the story (故事), we know ______. A. Mr Clark takes some good food to the party B. Mr Clark does not like the people at the party C. The people at the party don’t know Mr Clark D. Mr Clark was not good with the people at the party (B) Mr Hand is busy every day. He has a big clothes store. He usually gets up at 6:00. After brushing his teeth, he does some running. He has breakfast at 6:30 and takes a bus to his store at 7:00. His clothes are cheap (便宜的). So many people go to his clothes to buy clothes. He usually has lunch at 11:30 in the store. For lunch, he usually eats burgers, salad or oranges. He gets home at about 19:00. He has dinner with his families —— his wife (妻子) Julia Brown and their daughter Nancy Hand. They like chicken, broccoli, salad and tomatoes. After dinner, he takes a shower (淋浴). Then he watches TV. He goes to bed at 21:30. 阅读短文,判断正误。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 ) 21. Mr Hand usually gets up at 6:30. ( ) 22. Many people buy clothes in his store because His clothes are cheap. ( ) 23. Mr Hand has lunch at 11:30 at home. ( ) 24. Mr Hand has dinner with his wife and daughter at home. ( ) 25. Mr Hand watches TV after he takes a shower. 三、词汇运用 A) 从以下方框内选出适当的单词完成句子,使句子意思通顺。每词限用一次。 short, question, finish, sale, but 26. Alice likes math, ____________________ she doesn’t like geography. 27. — This skirt is too long. — Here is a ___________________ one. 28. Come and buy your books at our grea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We have classes at eight and our classes _______________ at 3: 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