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传》读书笔记1000字
《居里夫人传》读书笔记10篇

《居里夫人传》读书笔记10篇居里夫人发现了镭,这固然是伟大的贡献,但是更伟大的,却是她放弃了专利可能给她带来的财富。
下面是橙子收集的《居里夫人传》读书笔记,欢迎阅读。
《居里夫人传》读书笔记1 世界上有许多名人,但我最佩服的名人就是出生在波兰教师家庭的一位女科学家玛丽居里。
居里夫人是伟大的科学家,经过辛苦的工作,和她的爱人居里先生一起,发现了两种新的放射性元素——钋和镭,获得了巴黎大学的博士学位,同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但是,不幸的事情降临在了居里夫人的身上,居里先生过马路时被马车撞到,车轮从他头上碾压过去,居里夫人失去了她的伴侣。
居里夫人是一个顽强的人,她没有因为悲伤而放弃工作,还拒绝了政府发给她的抚恤金。
居里夫人不但继续在巴黎大学授课,担任居里实验室主任,并且,完全承担起家庭的全部责任。
今后我一定要学习居里夫人的顽强进取精神,刻苦学习,不怕困难,勇攀高峰。
《居里夫人传》读书笔记2 上个星期,我从图书馆借回来一本名叫《居里夫人传》的书。
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读起来。
读完以后,我深有感触,自愧不如。
居里夫人祖籍波兰,是有史以来唯一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
居里夫人既是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又生活得像是普通的工人,还是家庭的主妇,两个孩子的母亲。
作为科学家,在研究放射性元素镭时,居里夫人可是经历了好长一段时间的磨难。
为了从9000千克沥青、矿渣中提纯出镭,居里夫人整整奋斗了45个月,每天都待在一个十分简陋的实验室里,穿着沾满灰尘的工作服,不停地搅拌,烟熏得眼泪直流。
而且还是一个妇女,这是多么繁重、多么艰难的劳动!居里夫人发现了镭,这固然是伟大的贡献,但是更伟大的,却是她放弃了专利可能给她带来的财富。
实验室就是她的家,一克镭是居里夫人与丈夫的心血。
她虽然是著名的科学家,但她的日子却过得很俭朴,没有一点想享受荣华富贵。
估计现在,这种事情已经很少了。
《居里夫人传》让我们懂得:第一,必须不怕苦,不怕累,坚持不懈地做事情,才可能成功。
有关《居里夫人传》心得体会1000字精选5篇

有关《居里夫人传》心得体会1000字精选5篇《居里夫人传》心得体会1000字1《居里夫人传》我是放弃了看电视的时间,一晚上读完的,这本书的情节像502胶水一样紧紧地胶住了我的心,读完这本书,我受到了感悟:只有像居里夫人那样淡泊名利,勤奋好学的人才会成为栋梁之材。
这部书是玛丽居里的女儿艾芙居里写的,是法国著名音乐学家。
而她的母亲居里夫人,则是法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居里夫人与丈夫皮埃尔局里居里共同研究了钋和镭两种放射性元素。
在1903年、1911年获得诺贝尔奖。
居里夫人,一个淡泊名利,视物质如粪土的人,这种美好的品质,她的童年已经养成了。
有一次,玛丽居里祖国波兰在上波兰语课。
之前,俄国已经占领了波兰,并在各个学校派下督查,不允许孩子们学习波兰语,只允许孩子们学俄语。
但是,聪颖机智的学生不怕督察,毅然带领孩子学习俄语。
一天,玛丽居里正在学习俄语。
忽然,楼梯上传来了“咚咚咚咚咚”的声音,是督察来了,孩子们迅速的把书藏在一个小柜子里。
门开了,督察叫起玛丽居里,叫她背诵俄语教的天主祈祷文,又问俄国的王子、皇帝、公主、殿下的名字以及一些平级上的问题。
当问到统治者是谁时,玛丽居里很痛苦,用生硬的声音回答道:亚力士山大。
”之后,玛丽居里哭了,在权力和暴力面前,她不得不低下了头。
玛丽居里是一个爱国的人。
另一次,居里夫人嫁到波兰,居里夫人在那时还很穷。
她发现了钋和镭,却没有申请专利,当时,许多科学家、企业家都在使用钋和镭,如果申请专利,居里夫人就可以获得一千多万的专利使用费。
而居里夫人获得的诺贝尔奖奖章,就当玩具一样送给自己的女儿玩,而没有像别人一样,放在一个精心制作的上等盒子里,整天炫耀,像宝贝一样,不离开手。
看看我们的今天,有多少贪官因受贿而被拉下马,有多少贪官因沉迷女色,而被双规,有多少贪官因玩忽守职而入狱。
现在,祖国的花朵—我们,应该好好学习,淡泊名利,做一个新世纪的栋梁之才。
《居里夫人传》心得体会1000字2在我隐隐约约的记忆中,有无数伟人的事迹与我做伴:在课堂中,从书本上总能接触到他们用勇气和毅力谱写的伟大的、里程碑式的璀璨篇章。
《居里夫人自传》读后感(8篇)

《居里夫人自传》读后感(8篇)《居里夫人自传》读后感篇一听人们说,居里夫人是世界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今天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读这本书。
居里夫人名叫玛丽?居里,是波兰人。
他从小失去母亲,家庭生活困难。
读大学时,为了省油灯和取暖费,天一黑,他就跑到附近图书馆去读书,一直到晚上十点关门才走。
做实验时,他因为买不起含镭的铀矿时,只好利用廉价的含铀沥青残渣,她经常冒着酷暑和严寒,忍着刺鼻的气味工作,读完这本书,我很敬佩居里夫人。
读完这本书,我很敬佩居里夫人,敬佩她刻苦钻研,永不满足;敬佩她那种顽强进取精神;敬佩她刻苦努力学习,勇于实践……居里夫人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世界的科学技术。
如今,世界科学的飞速发展,也有居里夫人的一份功劳。
与居里夫人相比,我羞愧万分,居里夫人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下都努力学习,探究。
我现在的生活条件那么好,却是过少看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寄生虫生活,有时还嫌这不好那不好。
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身在福中不知福。
不过,从今天开始我一定要发奋学习,长大后像居里夫人一样为祖国为,为世界奋斗终生。
《居里夫人自传》读后感篇二书像一位老者,讲述着各种各样的故事;书像一座灯塔,指引我们前进的道路;书也像一名老师,给我们讲述世界上的真理。
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本好书《居里夫人自传》相信大家都认识居里夫人吧?但你深入的了解过她吗?现在就和我一起了解一下吧!居里夫人原名玛丽。
居里,是巴黎大学的第一位女教授,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成就包括了发现两种新元素钋和镭。
居里夫人的童年是悲惨的,祖国被侵占,承受着沙皇的统治,她的童年充满了忧伤,这也渐渐形成了她理想的初衷。
进入大学后,她继续不停地努力学习。
她租了一间小房子,经济的窘迫和废寝忘食的学习让她有一次差点被饿死。
这样的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去了,她有太多太多的无奈,太多太多的艰辛,可她用她那瘦小的肩膀,坚定的信念,在科学界里硕果累累。
她也曾有过迷茫,丈夫死后,她非常伤心,意志消沉了几个月,但最后她还是重拾信心,又开始了新的生活。
最新《居里夫人传》精选5篇心得体会1000字

最新《居里夫人传》精选5篇心得体会1000字《居里夫人传》心得体会1000字1今年暑假,我阅读了《居里夫人传》。
居里夫人的一生是坎坷的,但却造就了居里夫人骨子里的傲气,一种不服输的坚韧,一种淡泊名利的品质。
深深地鼓舞着我。
居里夫人从小生长在波兰,而波兰又被俄皇打压。
可能正是因为这样才激发了居里夫人的爱国情怀,更加坚定了居里夫人的报国志向。
居里夫人从小就失去了母亲和一个姐姐,小小的居里夫人承受了生离死别,从小就失去了母亲的爱,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她,却从不放弃,从不服输。
17岁高中毕业,离开了家乡当了家庭教师。
居里夫人在当家庭教师的路途上也从未放弃学习。
后来又去了巴黎求学,因听不懂巴黎的语言,她又拼命的学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她精益求精,努力刻苦,直到能达到和巴黎人对话的程度。
因朋友介绍认识比诶尔,因为两个人的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结为夫妻,婚后夫妇两个也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偶然的一天,居里夫妇发现了镭获得了诺贝尔奖,得到了极高的荣誉。
但是居里夫人把得到的奖金一分不剩的捐给了军事方面。
从中我可以体会到居里夫人的淡泊名利。
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章送给女儿当玩具。
居里夫人有两个女儿,本当应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居里夫人却又一次经受了噩梦的折磨。
比埃尔在一天晚上出门被车撞死了,这无疑对居里夫人又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而意想不到这个刚毅而又坚强的女子,再一次用惊人的毅力咬着牙挺了过去。
看到这里,我的眼睛又一次湿润了此时此刻,时间稍纵即逝,但纯洁的眼泪见证了我内心的波浪起伏。
这是居里夫人骨子里的傲气。
居里夫人锲而不舍,执着追求,为科学而献身。
在一次世纪大战中,因为X射线移动车甚是缺少,她用她和丈夫发现的X射线投身到抢救伤员中,她似乎感觉不到累,在其他人都东奔西走的情况下,她依然坚持在这个战场上救更多的人。
居里夫人因接受太多的放射性物质而死。
她的病症是一种发展迅速的高烧的再生障性恶性贫血骨髓不起任何反应,大半是因为长期受辐射的结果所致。
读《居里夫人自传》有感1000字(精选6篇)

读《居里夫人自传》有感1000字(精选6篇)读《居里夫人自传》有感1000字(精选6篇)读《居里夫人自传》有感篇1居里夫人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这是不言而喻的,但她的品质与毅力却高于她所从事的职业。
在科学领域上她总是以谦虚、严谨、平静、善于观察的科学态度去认真对待科学;在对于名利上她并没有所追求,而是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无私的奉献;在家庭中,尤其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她却总能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让孩子自由的成长。
所以居里夫人并不只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这么简单。
这其中的道理恐怕只读者才深有体会吧!以下是我对她的全面概括以及我的感悟。
大家可能会想居里夫人为什么这么厉害,她难道有着超乎常人的地方?又或是她有着什么秘诀?不,这些都不是,而答案只有一个她刻苦学习、顽强奋斗、甘于寂寞、乐子清贫的一种精神,从而成就了她的一生,当然她的成就也离不开别人的帮助。
在此不得不一位关键的人物她的丈夫——皮埃尔。
如果没有他或许也就没有居里夫人的成就,是这个人给了她在心灵和精神上的帮助,不管是她活着还是他死了,他的思想精神无时无刻的不在影响着居里夫人,使她越挫越勇、勇不放弃。
谈及居里夫人的学习我真的是自愧不如,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像她一样,我们的国家将会更加的强大,她有理想就是“为了能够最有效的去帮助别人,使每个人都能够完善自我,并承担着社会责任”,她还意识到唯有受到教育才能改变周围的一切,如果一个人得不到好的教育,不具备良好的素质是绝不可能建立起美好的社会的。
正因如此,她怀揣梦想来到巴黎,在巴黎租住了一个很小的房间从而开始了她的学习生涯,在学习中的她的吃、穿、用、住都是十分过于艰苦,但她却自得其乐、孑然一身,只顾埋头于学习中,这是多么不简单啊!有理想并坚持着,终于天不负她她成功的通过了考试并名列前茅。
一八九五年她与皮埃尔结婚,从而开始了她的科研道路;不管实验室多么简陋,试验器材多么稀缺都无法阻止她前进的脚步,尤其是在她丈夫去世后丢下了孩子和一位年迈的父亲。
《居里夫人传》读后感1000字(精选3篇)

《居里夫人传》读后感1000字(精选3篇)《居里夫人传》读后感1000字1 暑假里,当我又一次捧起《居里夫人传》这本书时,就又一次被居里夫人身上那种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给折服了。
这本书主要写了居里夫人为了梦想,为了亲人而不懈努力直至成功的辉煌历程。
居里夫人是有史以来唯一赢得两次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她在科学上有如此成就,跟她的艰苦奋斗是分不开的。
在年少时,居里夫人虽然家境贫困但她却十分刻苦地学习;在年轻时,居里夫人独自住在异地一个简陋的破阁楼上,在艰苦的环境中为梦想而奋斗;在中年时期,居里夫人为了研究镭,在破旧的研究室里不辞劳苦居里夫人的种种精神总是激励着我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轻言放弃。
记得有一次体育期末考,老师告诉我们考试的内容是四百米长跑,想要取得最好的成绩就必须要在1分50秒之内跑完全程!我一听,顿时傻了眼:长跑是我最不擅长的,更何况只有110秒的时间!我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跑到终点呢?想到这,我不由得垂下了头,为了这次考试而伤脑筋。
没过多久,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号次是30号到40号的同学考试!”我一听到自己的号次,心里又是紧张又是担心:考试的同学都站在跑道上做准备工作了,她们个个信心百倍、精神抖擞,而我却迟迟不敢站到跑道上,我该怎么办呢?看着她们胸有成竹的样子,我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可考试快开始了,我来不及多想,只好硬着头皮上。
我无奈地迈着沉重的步伐犹犹豫豫地走到跑道上。
当我做着起跑的姿势时,看着老师手中的口哨,脑中突然想起了居里夫人为了从9000千克沥青矿渣中提炼出镭,整整奋斗了45个月,这点困难对我来说有又什么呢?想到这,我做了一个一个深呼吸,在心里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争取好成绩!于是,我竖起耳朵等待着老师的起跑口令。
“各就各位——,预备——跑!”我一听到这个口令,马上飞跑起来,速度就像是一根离弦的箭,生怕落在别人后面。
刚开始,我看到自己跑在前几个,心里不由得舒了口气,对自己更有信心,更加奋力向前跑。
《居里夫人自传》读后感(精选23篇)

《居里夫人自传》读后感(精选23篇)《居里夫人自传》读后感(精选23篇)《居里夫人自传》读后感篇1居里夫人和她丈夫的实验环境很艰苦,没有属于自己的单独实验室,只好在一个废弃的木棚里做实验。
每到下雨天,实验室里会漏水,夏天闷热不堪,冬天寒冷难忍,虽然有炉子取暖,但也只有靠近炉子才会感到暖和些许。
他们的生活很拮据,住的房子不大,很多钱都用来买实验仪器了。
他们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做实验,但他们从未放弃,失败了再来,就这样一次一次地做。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成功了,完成了他们的梦想。
居里夫人这种坚持、不放弃的精神让我很感动。
我们也要学习她的这种精神,做事情不能半途而废,既然有自己的梦想,就要坚定地为梦想去刻苦奋斗,坚持到底,还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品质。
现在我们是小学生,当前的学习任务就是打好基础,学好本领,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在学习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许多“拦路虎”,我们不能就此放弃,要知道,坚持就是胜利!《居里夫人自传》读后感篇2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居里夫人及其丈夫的生平经历及她在科学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
书的扉页上,写着这样一段话:“世界上拥有读者最多的个人传记之一;激励无数人成功的伟大励志书……”这段话激起了我阅读《居里夫人自传》的兴趣,我不禁想:“这本书难道真的有那么好?”读完了这本书,我才明白这本书为何地位如此之高。
书中介绍的玛丽·居里的生平经历中,我看到的不是一个一帆风顺的科学家,而是历经重重困难,最后取得卓越成就的科学家。
她的祖籍在波兰华沙,年幼时期是在俄国人的统治中度过的。
俄国人的统治使她的生活受到一定的限制,就连上学、说话都不能使用自己的母语——波兰语。
即使这样,她的父亲也依然在向她传授波兰语言。
这种生活培养了居里夫人的爱国之心。
居里夫人年幼丧母,这个家是由她的爸爸一个人支撑起来的。
长大后,她凭借对科学的极大热情开始从事科学研究,也是因为科研,她找到了一个志同道合的丈夫——皮埃尔居里。
《居里夫人传》读书笔记(通用45篇)

《居里夫人传》读书笔记《居里夫人传》读书笔记(通用45篇)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书笔记呢?到底应如何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居里夫人传》读书笔记(通用4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居里夫人传》读书笔记篇1居里夫人是夜空中一颗闪亮的星,不仅因为她作为一名女性在科学上取得的非凡成就——发现话筒性新元素镭并两次获得诺贝尔奖,更是因为高尚的首先品质。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对居里夫人六百多字的评价中,仅用29个字来谈她在科学上的成就,却用超过五百字来表达对她品格力量的高度赞赏。
这样正告诉我们:无论想成为何等有成就的人物,都要先学会做人。
这正是当前中学生最需要的,然而却又常因各种原因被忽视掉的事情。
当今的中国家庭往往把学习成绩或智商高低看成我们成长中最为重要的东西,对其道德品质的培养却忽略了许多,这也正是我们需要从居里夫人身上学到的东西。
居里夫人对物质享受,对虚名都能以一颗平常之心去对待。
为了避免受干扰,便从姐姐家搬到一个阴冷的小阁楼上。
每天七点起床,学习到凌晨三点方才就寝。
仅有的一点生活费只够她终日以水里果腹,根本谈不上添置衣物,她正是穿着打补丁的衣袖和垫着硬纸板的破皮鞋度过了在索尔本大学的求学生涯,这是玛丽·居里与生俱来的品质:坚定不移的性格,锲而不舍的努力;只知贡献一切而不接受任何利益的自我牺牲精神;尤其是成功不骄傲,灾祸不能屈的纯洁灵魂。
她是一位真正的科学家,一切荣誉、金钱灾难在她科学之光的照耀下都荡然无存。
《居里夫人传》读书笔记篇2我说的这一本书的作者是法国艾夫。
居里。
这本书详细说了居里夫人的生活经历,局势从居里夫人的出生到去世有喜怒哀乐,艾芙居里,是法国人,自从得了第二个女儿,就总是乐音乐工作。
居里夫人,在婚后的第二年,他们的大女儿伊雷娜出生了,由于居里夫人非常好学,在大女儿伊雷娜恢复后,就再次投带了工作中。
这是法国亨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里夫人传》读书笔记1000字
居里夫人名叫玛丽居里,她于1867年11月7日生于华沙,是一名著名的法国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为人类做出了需多巨大的贡献。
她是历史上第一位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人,也是第一位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女性,在当时那个歧视女性的年代,这是十分伟大的。
这两次诺贝尔奖分别是她在1903年和贝克勒尔所做的放射性研究而获得的,另一次则是在1911年因发现元素钋和镭而获得的,这两种元素现在早已成为工业、能源中不可缺少的。
这本人物传记是由居里夫人的女儿——艾芙居里写的,它讲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也让我了解到了关于当时的很多事情,比如当时的华沙(波兰首都)是被俄罗斯占领的,俄罗斯人不许在华沙的波兰人用波兰语说话,只允许他们用俄语,而且在学校里还有随机抽查,想尽一切办法来侮辱他们,读后感.比如让波兰学生用俄语来背波兰的天主教祈祷文,还说是以尊重他们为目的,但这是对他们最大的侮辱。
不仅如此,抽查员还故意抽查关于俄罗斯文化的种种问题,到最后,甚至还出现了这样的问题:谁统治着波兰?当然,当时回答问题的居里夫人被心里深深的愤怒和恶心给弄的脸色
苍白,到了最后那个问题时,她甚至都说不出话来,然而抽查员一不做二不休,最终,居里夫人在抽查员愤怒的声音中说出了俄罗斯沙皇的名字。
当她十八岁之后,居里夫人被迫不能去上学了,因为家庭太贫苦,连她的姐姐也不能上学了,于是居里夫人就被迫去当家教。
直到二十四岁,她才踏进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
除了这些,我还知道了居里夫人从小就被她的父亲,一位科学家的实验所吸引,而且她酷爱读书,总是想方设法地找书看。
当她长大后,她生活贫苦,在她发现镭的那个实验室仅仅是一个潮湿阴暗的小木棚,条件十分艰苦,然而她不畏艰辛,不断努力,在一堆沥青中苦苦工作,进行提炼,经历了不少挫折,然而最终发现了镭。
在她发现镭之前,她跟她的丈夫说:“但愿镭有美妙的颜色吧。
”最终她如愿以偿。
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居里夫人一生中遇到过数不清的挫折和磨难,但是她一直坚持不懈,努力地工作,学习,最终收获了巨大的成果。
可是她并没有骄傲,她可能是从古至今把荣誉看得最轻的成功人了。
当然,在当时,镭的放射性并未被人们所重视,据说当时出现了加镭蜡笔,加镭药片,加镭的唇膏等等,然而人们很快发现了镭的放射性对人体的影响,最终含镭的生活用品等退出了市场。
正因如此,由于缺乏对镭的防护意识,居里夫人在1934年7月3日因白血病逝世,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就此长眠于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