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第二单元 热5金属热胀冷缩吗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5 金属热胀冷缩吗|教科版 (15)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5 金属热胀冷缩吗|教科版 (15)

5、《金属热胀冷缩吗》【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金属热胀冷缩吗》。

【设计理念】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亲身经历、探究发现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本节课教学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设计实验,自主发现“金属在加热过程中体积会鼓胀,受冷时体积会缩小。

”这一核心概念,并且能用文字或图示记录、交流观察到的关于金属热胀冷缩的现象。

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猜想假设、实验探究、归纳构建的科学探究活动历程,让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科学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单元)中的第5课。

本课内容与前后几课有着很强的联系。

其探究内容是是对前一活动内容的继续深入,即在学生研究了“液体的热胀冷缩和空气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后,从“铜球在加热前能顺利通过铜环,担用酒精灯加热铜球后,铜球就不能通过铜环了,再把铜球冷却后,铜球又能顺利通过铜环”这个现象出发,提出“金属能热胀冷缩吗?”这一研究话题,从另一个角度对热现象进行研究,学生将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现象,然后综合观察结果,分析金属热胀冷缩的性质,并形成初浅的关于金属热胀冷缩的认识。

本课也是后面《传热比赛》的研究基础和铺垫。

【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1)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许多固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3)有些液体、固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设计简单易操作的清铜球热胀冷缩的实验活动,有效地观察金属固体体积变化的现象,提升为许多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的认识。

(2)用文字或图示记录、交流观察到的关于金属热胀冷缩的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探究各种物体热胀冷缩现象的浓厚兴趣;(2)初步意识到事物普遍的变化发展规律,但也有特殊性。

【教学重点】设计实验观察金属固体体积的变化现象。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5 金属热胀冷缩吗|教科版 (3)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5 金属热胀冷缩吗|教科版 (3)

五年科学《金属热胀冷缩吗》教学设计《金属热胀冷缩吗》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的教学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研究了液体、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因此学生对热胀冷缩的含义比较清晰。

固体的热胀冷缩现象不明显,这给学生的观察会带来一些困难。

本课借助一些材料,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观察金属体积变化的现象,从而发现有些金属也有热胀冷缩性质。

教学目标:1.许多液体和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固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设计简单的实验,有效地观察金属固体体积的变化。

3.对生活中的现象尝试用实验加以解释。

教学重点:设计实验观察固体体积的变化的现象。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观察固体体积的变化的现象。

教学准备:铜球、塑料球、金属环、酒精灯、蜡烛、火柴、冷水等。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用多媒体出示)生活中把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浸一会,蛋就很容易剥开;把拧不下的金属瓶盖放在热水里泡一会,瓶盖也很容易拧开了……(幻灯一)这是为什么呢?师: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现象或者做法,前两节课我们已经研究了液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固体是不是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金属是常见的固体,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出示课件,板书:金属热胀冷缩吗)这个问题。

二、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出示铜球热胀冷缩演示器、酒精灯、装有冷水的水槽)师介绍并演示。

1、做实验之前老师引导学生复习如何正确使用酒精灯以及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用多媒体出示幻灯片)酒精灯使用时要的注意些什么呢?友情提示:●点燃酒精灯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加热完毕或要添加酒精需熄灭灯焰时,可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再重盖一次,决不允许用嘴吹灭。

●禁止触摸铜球,加热后的铜球会烫伤皮肤。

2、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铜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师板书:铜热胀冷缩。

三、实践操作,合作探究师:我们刚才通过实验知道了铜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我们再来看看其它固体是否也有热胀冷缩的特点。

实验二:使用塑料球等材料热水设计一个塑料球是否会热胀冷缩的实验,实验步骤:1.拿起铜环,让塑料球恰好通过铜环;2.把塑料球放在热水中浸泡2-3分钟;3.再拿起铜环,看塑料球能否通过铜环;4.将塑料球置于冷水中冷却后,观察塑料球是否能通过铜环。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2.5金属热胀冷缩吗2-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2.5金属热胀冷缩吗2-教科版

《金属热胀冷缩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

过程与方法:1、设计简单操作的实验活动,有效地观察金属固体体积变化的现象。

2、正确使用酒精灯给物体快速加热。

3、对生活中的现象尝试用模型实验加以解释。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对探究各种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表现出更浓的兴趣。

2、初步意识到事物遵循普遍的变化发展规律,但也有特殊性。

教学重难点:设计实验观察金属固体体积变化的现象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同学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魔术,这个魔术的名字叫《用酒精灯点亮小灯泡》,师演示。

通过这个小魔术,您们有什么想说或者想问的吗?(提生畅所欲言)大家提出了这么多问题,我相信大家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一定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引入新课,板书课题)二、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现象1、教师出示实验材料:这里有一个铜球,这里还有一个金属环,铜球刚好能通过金属环。

我们就用这个装置来做实验。

2、你们认为这个实验应该怎样做?根据什么现象知道固体的金属球有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交流讨论,确定实验方法。

在这个活动中还要特别强调酒精灯的正确使用和不可直接触摸加热后的铜球等安全问题。

4、按学生汇报的方法实验。

5、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铜球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三、观察钢条的热胀冷缩现象1、师:刚才我们用实验证明了:铜的热胀冷缩,接下去,你们想不想再来研究一下钢铁会不会热胀冷缩啊?师出示实验材料:钢条、三角架、酒精灯、大头针、火柴等根据材料设计一个实验装置,根据什么现象知道钢条有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展示实验材料后,让学生设计实验,学生在实验设计的过程中清楚了实验操作的步骤、为什么这样操作以及实验出现现象所要说明的科学道理。

这样的活动,使学生的操作活动揉合进了理性的思考,有利于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小结:我们发现钢条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最新《金属热胀冷缩吗》实验说课稿

最新《金属热胀冷缩吗》实验说课稿

《金属热胀冷缩吗》实验说课稿尊敬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金属热胀冷缩吗》。

下面我将从实验内容、教学目标、实验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五方面进行说课。

一、实验内容:《金属热胀冷缩吗》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第五课的教学内容。

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认识了液体和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自然就会联想到固体是否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材通过两个实验探究活动,使学生对金属热胀冷缩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再通过阅读资料,分析、归纳,让学生对金属热胀冷缩的性质上升到理性的较全面的认识。

本课的学习,学生虽有很高的探究热情,但观察到铜球的热胀冷缩现象后,容易片面地得出金属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出现归纳总结不够严谨的现象。

根据以上我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认为本课教学重点是:利用有结构的材料设计实验,有效地观察金属固体的体积变化。

教学难点是:如何设计实验, 放大金属热胀冷缩现象,提高实验效率。

二、教学目标根据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和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探究能力。

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PPT展示)二、实验设计为了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

我设计了两个实验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是运用比较法观察铜球受热前后是否能通过铁环来证明铜球是否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第二个探究活动,我对课本实验进行了创新设计,并自制出了指针偏转式金属热胀冷缩指示器的教具,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播放第6张PPT课本原型实验是加热钢条挤歪大头针,经过实践发现,实验有以下缺点:我从材料和方法两方面对实验进行了创新设计,自制出了金属热胀冷缩指示器,经过实践检验,具有以下优点:对照讲解。

接下来,我重点说一说我的教学过程。

四、教学过程:我的教学过程由情境激疑、实验探究、分析归纳、拓展应用四个环节组成。

(播放第7张PPT 0心中生疑,是学生探究的起点,也是探究的动力。

我用英国铺设第一条铁路的故事,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金属能热胀冷缩吗?激发学生探究金属热胀冷缩的兴趣。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5.金属热胀冷缩吗 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5.金属热胀冷缩吗 教案

5.金属热胀冷缩吗【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若冰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

过程与方法:1.设计简单操作的实验活动,有效地观察金属固体体积变化的现象。

2.正确使用酒精灯给物体快速加热。

3.对生活中的现象尝试用模型实验加以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1.对探究各种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表现出更浓的兴趣。

2.初步意识到事物遵循普遍的变化发展规律,但也有特殊性。

【教学重点】设计实验观察金属固体体积变化的现象。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观察金属固体体积变化的现象。

【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酒精灯、铜球热胀冷缩演示器;垫圈(钢丝条)、刻度尺、作支架用的木块等;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现象1.我们知道了液体、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你还想知道什么?到底固体会不会热胀冷缩,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

2.教师出示实验材料:这里有一个铜球,这里还有一个金属环,铜球刚好能通过金属环。

我们就用这个装置来做实验。

3.你们认为这个实验应该怎样做?根据什么现象知道固体的金属球有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交流讨论,确定实验方法。

5.按学生汇报的方法演示实验。

6.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铜球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预设:通过分析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的方法,也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实验,但要给学生准备棉质的手套、大量冷水等,在这个活动中还要特别强调使用酒精灯和不可直接触摸加热后的铜球等安全问题。

)二、观察钢条的热胀冷缩现象1.师:老师给每个小组提供了圆形的金属垫圈或钢丝条,根据材料设计一个实验装置,观察它们的变化。

2.学生交流实验方法。

3.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现象。

5.小结:我们发现金属垫片和钢丝条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有了前面观察铜球的讨论和实践,让学生尝试去观察其他金属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让他们根据观察材料思考、讨论、设计实验方法,教师只要稍作提示,学生们可以想出各种有效的观察方法来)三、金属热胀冷缩吗1.师:铜球和钢条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会热胀冷缩呢?2.阅读教材38页的资料。

教科版科学五下2.5《金属热胀冷缩吗》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下2.5《金属热胀冷缩吗》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下2.5《金属热胀冷缩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金属热胀冷缩吗》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金属的热胀冷缩性质。

教材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金属在温度变化时的体积变化,从而引出金属热胀冷缩的概念。

教材内容紧凑,实验操作简单,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对温度对物体体积的影响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金属热胀冷缩的概念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金属的热胀冷缩性质。

2.让学生能用科学的方法,探究金属热胀冷缩的原因。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金属的热胀冷缩性质的理解和掌握。

2.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观察的细致性。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理解和掌握金属的热胀冷缩性质。

六. 教学准备1.金属材料(如铜、铁、铝等)2.测量工具(如尺子、量筒等)3.实验记录表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温度对物体体积的影响,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展示金属热胀冷缩的实验现象,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金属在温度变化时的体积变化。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金属在温度变化时的体积变化,并记录实验数据。

4.巩固(5分钟)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金属的热胀冷缩性质,并讨论金属热胀冷缩的原因。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金属热胀冷缩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汽车轮胎、无缝钢管等。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学生对金属热胀冷缩性质的理解和掌握。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8.板书(5分钟)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实验步骤,方便学生复习和回顾。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仅供参考,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 金属热胀冷缩吗 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 金属热胀冷缩吗   教科版

金属热胀冷缩吗【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许多金属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有些金属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

2.过程与方法:设计简单操作的实验活动,有效地观察金属体积变化的现象;正确使用酒精灯给物体快速加热;对生活中的现象尝试用模拟实验加以解释。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探究各种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以及证据意识;初步意识到事物遵循普遍的变化发展规律,但也有特殊性。

【教学重点】设计实验观察金属体积变化的现象。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观察金属体积变化的现象。

【教学准备】演示实验:PPT课件、微课视频、铜球演示器、铜导线分组实验:铜球热胀冷缩演示器、烧杯、三脚架、酒精灯、电路检测器【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四(1)班的孩子,大家好!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叶,叫我叶老师就行了。

我将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堂科学课。

很多时候科学课都需要分组探究,我们也分成了9各组,每个组都有组长,请举手;还有材料员,请举手。

嗯,不错。

这堂课我们要来完成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这个学习内容是五年级下册的,大家有信心吗?有信心,不仅仅只停留在嘴巴上,更要有实际行动!上课,师生问好!一、引入先来看一个小游戏,一个烧瓶上套了一个气球,现在烧瓶有没有东西?将它放进热水里,预测会有什么变化(边说边演示)?再放到冷水中,估计又会怎样(边说边演示)?你知道其中的秘密吗?(空气会热胀冷缩)你们知道的真多!烧瓶里的空气遇热体积变大,预冷体积缩小,这种变化,我们叫做空气的热胀冷缩。

一、观察铜线的热胀冷缩现象1.导入:如果是坚硬的金属,它也会发生热胀冷缩现象吗?(会/不会)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金属热胀冷缩吗?【板书课题】2. 这是金属吗?一根铜导线,你打算怎么研究?(估计会说“量”这种方法)3. “量”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只是即便是铜丝会热胀冷缩,你估计这个程度大不大?所以比较难测量。

今天叶老师带来了一套实验装置,PPT(铜线电路),能看懂吗?谁来说说?那怎么验证冷缩呢?4. 在做这个实验时还要注意什么?(酒精灯的正确使用)另外,我们还应该保证这个电路没有故障,是吗?怎么保证?叶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小铁片,实验前先将它放到接缝处,如果小灯泡亮了,说明什么?拿掉小铁片,小灯泡灭了,又说明什么?这样就可以开始实验了。

金属热胀冷缩吗教案

金属热胀冷缩吗教案

金属热胀冷缩吗教案教案:金属的热胀冷缩一、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的热胀冷缩现象;2.掌握金属热胀冷缩的原理;3.能够解释金属热胀冷缩现象对工程应用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引入:通过展示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认识金属的热胀冷缩;2.讲解金属热胀冷缩的原理;3.展示金属热胀冷缩的实验,实地观察实验现象;4.讨论金属热胀冷缩对工程应用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引入(10分钟):教师可以准备一根不同材质的金属棒,如铁、铜、铝。

先将这些金属棒放入自来水中,观察一段时间后,让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学生可能会发现,不同材质的金属棒在放入自来水时,会出现不同的现象,如变形、变长等。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金属棒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2.讲解金属热胀冷缩的原理(2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金属的分子结构和热运动理论,引导学生理解金属热胀冷缩的原理。

分子结构决定了金属在加热时分子热运动加剧,分子之间间隔增大,导致金属体积膨胀;在冷却时,分子的热运动减弱,分子之间的间隔减小,导致金属体积收缩。

教师可以通过动画、实验或演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形象地理解金属热胀冷缩的原理。

3.展示金属热胀冷缩的实验(30分钟):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金属热胀冷缩现象,教师可以准备以下实验材料:玻璃管、橡胶塞、水、温度计。

具体操作步骤:a.将玻璃管一端封闭,另一端装上温度计,用橡胶塞密封;b.将玻璃管倾斜放置,从封闭的一端倒入适量的水;c.将玻璃管加热,同时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加热后水位上升的现象,从而进一步理解金属热胀冷缩。

4.讨论金属热胀冷缩对工程应用的影响(20分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金属热胀冷缩现象对工程应用的影响,如:建筑物、桥梁、管道等。

学生可以就以下问题进行讨论:a.金属构件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对工程结构有何影响?b.如何应对金属热胀冷缩现象?通过讨论,学生可以提高对金属热胀冷缩现象在工程领域中的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明确和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第二单元热5金属热胀冷缩吗【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若冰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

过程与方法:
1、设计简单操作的实验活动,有效地观察金属固体体积变化的现象。

2、正确使用酒精灯给物体快速加热。

3、对生活中的现象尝试用模型实验加以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对探究各种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表现出更浓的兴趣。

2、初步意识到事物遵循普遍的变化发展规律,但也有特殊性。

【教学重点】设计实验观察金属固体体积变化的现象。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观察金属固体体积变化的现象。

【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酒精灯、铜球热胀冷缩演示器;垫圈(钢丝条)、刻度尺、作支架用的木块等;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现象
1、我们知道了液体、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你还想知道什么?到底固体会不会热胀冷缩,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

2、教师出示实验材料:这里有一个铜球,这里还有一个金属环,铜球刚好能通过金属环。

我们就用这个装置来做实验。

3、你们认为这个实验应该怎样做?根据什么现象知道固体的金属球有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交流讨论,确定实验方法。

5、按学生汇报的方法演示实验。

6、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铜球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预设:通过分析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的方法,也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实验,但要给学生准备棉质的手套、大量冷水等,在这个活动中还要特别强调使用
酒精灯和不可直接触摸加热后的铜球等安全问题。


二、观察钢条的热胀冷缩现象
1、师:老师给每个小组提供了圆形的金属垫圈或钢丝条,根据材料设计一个实验装置,观察它们的变化。

2、学生交流实验方法。

3、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现象。

5、小结:我们发现金属垫片和钢丝条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有了前面观察铜球的讨论和实践,让学生尝试去观察其他金属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让他们根据观察材料思考、讨论、设计实验方法,教师只要稍作提示,学生们可以想出各种有效的观察方法来)
三、金属热胀冷缩吗
1、师:铜球和钢条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会热胀冷缩呢?
2、阅读教材38页的资料。

总结: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许多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通过前几课的学习,我们有必要让学生对之前所观察到的一个个单个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的认识做个提升,需要组织学生加顾一系列观察实验的现象,并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
板书设计:
金属热胀冷缩吗
铜、钢...... 大多数金属热胀冷缩
(锑、铋 ---- 热缩冷胀)
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