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治病》导学案

合集下载

《扁鹊治病》的教案(精选12篇)

《扁鹊治病》的教案(精选12篇)

《扁鹊治病》的教案(精选12篇)《扁鹊治病》的篇1教学目标:1、学习寓言故事,了解内容,体会寓意。

体会防微杜渐和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道理。

2、加强朗读指导和评价,通过读使人物形象鲜活起来。

3、通过揣摩不同人物的不同心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教学教学重难点:学习寓言故事,了解内容,体会寓意。

体会防微杜渐和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上节课我们预习了《扁鹊治病》,老师先来检查同学们读课文的情况。

学生开火车读课文。

二、激发兴趣深入研究1、扁鹊是谁?学生交流资料。

教师出示其中的重点。

2、了解了扁鹊是一位名医,在本文他给蔡桓公治病了吗?蔡桓公最后的结果怎样?面对这一情况,你有何疑问?本节课我们重点解决这一问题。

(学生对扁鹊有个初步的印象,了解他是一个名医。

)3、在本文,扁鹊几次见到蔡桓公?(学生交流读书的方法,找到表示时间的关键词。

)4、二者第一次见面时,扁鹊是如何说的?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蔡桓公对扁鹊的态度怎样?如何说的?从中你又体会到什么?(自读、指生读、分读,从而体会扁鹊的真诚和蔡桓公对扁鹊的的不信任。

)5、学生自读课文,找到在其余三次见面中,二者是如何说如何做的?用笔在文中画出描写二人动作、语言的句子。

(引导学生找到蔡桓公病情和蔡桓公对扁鹊态度变化的词语,体会蔡桓公的想法。

)6、学生交流,指导朗读。

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自评、互评的方式体会二人的心理,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7、学生通过板书,明白小病不及时治会成大病的道理。

然后让学生把这个道理放到生活中,它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从而引出防微杜渐、听取别人的意见的道理,让学生明白,蔡桓公就是因为没有做到防微杜渐,没有听取别人的意见,所以导致病死的下场。

8、学生解答这节课刚开始时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扁鹊为什么不给蔡桓公治病?蔡桓公为什么会死?三、教师小结:蔡桓公之所以病死,不是因为扁鹊医术不高,而是因为他没有做到防微杜渐,没有听取别人的意见。

《扁鹊治病》的教案(最新6篇)

《扁鹊治病》的教案(最新6篇)

扁鹊治病的教案最新6篇《扁鹊治病》优质教学设计篇一教材简析:《扁鹊治病》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寓言两则》中的第二则。

本单元以“故事长廊”为主题展开。

《扁鹊治病》取材于战国时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讲述了蔡桓公讳疾忌医,最终不治而亡的故事,告诉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的学习基础,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掌握了多种学习方法。

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具体感性的思维正向抽象的思维转变,学生对于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所以在教学策略方面,主要是让学生自读、自悟,在读中感悟、从读中品味。

学习目标:1、通过课前预习,会认“蔡”等4个生字,会写“扁”等9个生字;正确读写“拜见”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抓住有关语句,揣摩理解人物的心情。

3、通过把握课文的内容,理解寓言的寓意——防微杜渐,懂得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学习重难点:重点:通过抓住有关语句,揣摩理解人物的心情。

难点:通过把握课文的内容,理解寓言的寓意——防微杜渐,懂得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学习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病历单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活动过程:一、图片质疑,引入课题1、(出示听诊器图)师: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听诊器)在一百多年前,聪明的法国人雷内克发明了最原始的听诊器,它可以通过静听病人的心跳来诊断病人的病情。

然而,你们知道吗?早在两千五百年前,智慧的中国人秦越人就独创了一种跟听诊器的作用类似、并沿用至今的诊断方法——切脉。

(出示切脉图)2、师:了解秦越人吗?(指名说)秦越人是春秋战国时期有名的民间医生,因为其医术高超,医德高尚,所以当时的人们就借用了上古神话里黄帝时的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

相传中医上的“望闻问切”四诊法就是扁鹊发明的。

3、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扁鹊治病的寓言故事。

扁鹊治病教案7篇

扁鹊治病教案7篇

扁鹊治病教案7篇扁鹊治病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擅长听取别人正确看法的道理。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争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4、了解寓言的特点,激发阅读语言的爱好,课后自己读寓言故事。

教学重难点1、了解寓言的特点,激发学习寓言的爱好。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心理。

3、指导带着理解,有感情读课文。

4、正确理解两那么寓言的寓意。

课前预备文字投影、纪昌和扁鹊的资料。

课时两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寓言特点,激发学习爱好。

2、学习生字,读准重点词语。

3、学习第一那么寓言,理解寓意。

教学过程一、老师引入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以前的语文课当中,学习过哪些寓言故事?哪篇寓言故事给你的印象最深?你知道寓言有什么特点吗?二、老师随机引向深入对呀。

寓言故事的确是我们少年儿童特别喜爱的文学形式。

有人这样评价寓言:“寓言是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许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许多的东西来;寓言是一把钥匙,用奇妙地比方做成。

这钥匙可以打快乐灵之门,启发聪慧,让思想活跃。

”今日,我们就一起学习寓言故事,看看这个魔袋能带给我们什么。

三、在预习的基础上,读准以下字词出示课件:纪昌学射、妻子、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蔡桓公、梭子、绑住、虱子、百发百中四、学习第一那么寓言《纪昌学射》1、今日我们一起来认识两位古代闻名的射箭能手,他们是谁呢?箭法又如何呢?出示句子:“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

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读句子,说说从句子中,你了解到什么?还想了解什么?〔此处可结合同学课前查找的资料作简约介绍〕要想解快乐中的疑问,我们就来读寓言故事《纪昌学射》,我想,你不仅会从故事中找到答案,还会得到有益的启示。

《扁鹊治病》导学案

《扁鹊治病》导学案

《扁鹊治病》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能抓住表示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的词句,简要复述故事。

2、能通过阅读课文简要品析人物形象。

3、能和同学交流从故事中明白的道理。

二、温故知新
本单元我们已经认识的俊杰有哪几位?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谁,请你简单说说他的故事。

设问导读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扁鹊治病》,边读边想,这则故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向我们讲述的?并从文中圈画出关键词句。

自学检测(小组合作完成病历)
时间病情建议患者表现
巩固训练
根据病历,小组交流,简要复述故事。

(小贴士:复述故事时可抓住表示时间的关键性词句,这样不会丢失情节,同时要注意复述故事要详略得当,抓主要情节。


再读课文,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课文中的两位主人公是怎样的人?同桌交流,并说一说你是从文中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扁鹊:
蔡桓侯:
通过《扁鹊治病》的故事,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拓展延伸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扁鹊治病导学案(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扁鹊治病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扁鹊治病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扁鹊治病导学案第【1】篇〗【教学设想】:基于教材分析,故事叙述的条理清楚,有不少表示事情发展先后顺序的词句,如“过了十天”“十天后”等提示了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

本课的教学定位于两处:一是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抓住表示故事发展先后顺序的词句,梳理主要信息,简要复述故事;二是引导学生读懂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主要通过“回顾学法,整体感知内容;默读课文,提取关键信息;梳理信息,练习简要复述;创设情境,读懂蕴含道理”四个教学板块进行学习;在读懂故事道理方面,主要是通过创设任务情境、联系生活实际等引导学生获得启示。

【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拜、候”等6个生字。

?2.学习抓住表示故事发展先后顺序的词句,简要复述故事。

3.读懂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并受到启发。

【教学重难点】1. 抓住表示故事发展先后顺序的词句,梳理关键信息,简要复述故事。

2.读懂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并受到启发。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回顾学法,整体感知内容1.回顾《西门豹治邺》中简要复述的方法。

提示:回顾《西门豹治邺》,说说哪些内容很重要,删减之后会影响故事的发展。

要点:时间、地点、人物、故事起因、经过、结果。

2.从故事的题目获取信息。

提示:出示《扁鹊治病》故事的题目,说说从故事的题目中知道了什么信息。

要点: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

3.整体感知故事内容。

提示:快速浏览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结合故事题目,说说两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设计意图】回顾学习方法,抓住故事题目的关键信息,整体感知主要情节,构建故事大框架,为简要复述作准备。

板块二:默读课文,提取关键信息1.默读《扁鹊治病》,分组合作:(1)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要点:“有一天”“过了十天”“十天后”“又过了十天”“五天后”(2)找出表示扁鹊对蔡桓侯诊断的词句。

要点:“您皮肤上有点儿小病”“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蔡桓侯的病已经深入骨髓”。

扁鹊治病导学案

扁鹊治病导学案

清华园小学六年级语文导学案
主备:董云审核:董云审批:史翼红讲课教师:
小组:班级:姓名:使用时间:
课题:扁鹊治病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理睬、肠胃、汤药、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

教学难点:
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
(一)自学互动(20分钟)
1、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2)复习上节课的生字生词。

2、请你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交流讨论:
(1)扁鹊几次见蔡桓公?
(2)都说了什么?
(3)结果怎么样?
(4)练习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3、扁鹊专用诊笺
日期:患者:
病状:治疗建议:
(二)、合作学习
1、分角色朗读课文
(1)请你把扁鹊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来
(2)请你把蔡桓公说的话及他的大臣说的话用直线画出来。

扁鹊治病导学案

扁鹊治病导学案
第一关
自主学习
名医必备
()()()
蔡肠汤
()()()
胃烫剂
扁鹊拜见蔡桓公医治高明肠胃敷烫汤药扎针无能为力
第二关
合作交流
名医出诊
拓展训练:
穿越时空的对话
1.这则寓言的主人公是谁?
这则寓言的主人公是和。
2.这则寓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则寓言的主要内容是不听的劝告,耽误医治,结果。
3.扁鹊次拜见蔡桓公想为他治病?
4.蔡桓公的病情是怎样发展的?分别在什么时候?扁鹊有何方法医治?蔡桓公的态度?结果又如何?
次数
时间
病情发展
医治方法
蔡桓公的态度
结果
5.为什么会出现这样பைடு நூலகம்结果?
6.说说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学了这则寓言我们知道了要,不要。
7.你想对蔡桓公说什么?
课堂达标
根据课文
内容填空
扁鹊第一次见到蔡桓公,扁鹊发现蔡桓公的病在_______,劝他治疗,而蔡桓公的态度是_________;过了十来天告诉他,他的病在_________,蔡桓公听了________________,扁鹊________;十来天后,扁鹊告诉他,他的病发展到__________,蔡桓公听了________,扁鹊_____________;又过了十几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___________;最后,扁鹊_____________,蔡桓公病死了。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蔡桓公的病是由______到_____,最后发展到无药可救的地步,暗含了防微杜渐的道理,从中也可以看出扁鹊___________________。
防微杜渐:比喻在错误或坏事萌芽的时候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
我的收获
四年级下册《扁鹊治病》语文导学案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扁鹊治病导学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扁鹊治病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扁鹊治病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扁鹊治病导学案第【1】篇〗教学要求:1.学会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了解扁鹊给蔡桓公治病的经过,理解“讳疾忌医是十分有害的”的道理。

3.在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自读自悟了解蔡桓公“讳疾忌医”的语言神情,反复的读扁鹊的解释,明白寓意。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0)1.自读课文,留心生字新词的读音。

检测正音。

2.提出自己还不理解的词语,交流理解。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4.简介扁鹊生平。

二、激发兴趣,深入研读(20)1.同学们想把这个寓言故事演一演吗?(引导明确要演好故事,必须先精读课文。

)2.自由分组,研读课文,想想:要注意哪些地方才能把故事演好?3.全班交流,读悟结合。

演好故事需要注意的地方,如:⑴发现时间的变化,即时间顺序:一天——过了十来天——十来天后——又过了十几天——五天以后。

⑵弄清蔡桓公病情不断恶化:病在皮肤——发展到皮肉之间——发展到肠胃里——深入骨髓——浑身疼痛而死。

⑶注意扁鹊拜见蔡桓公神色动作的变化:站了一会儿——只好退出——连忙退出——立刻掉头就跑——最后跑到秦国。

(鼓励展开想象。

注意精读第5段。

)⑷注意蔡桓公语言、神色的逼真:①豪不在意,说“医生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以便邀功请赏。

“②假装没听见,没有理睬他。

③满脸不高兴。

④觉得奇怪,派人去问原因。

⑤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

⑥病死。

(注意透过这些词句走进蔡桓公的内心世界,指导读出感情。

)三、课堂小结(3)四、布置作业(5)1.写本课生字新词。

2.复述课文内容。

教后感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8)1.检查生字新词的读音和书写。

2.指名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的内容。

二、小组合作,表演评价(20)(强调表演和评价都要紧扣课文内容,最好能展开想象。

)1.小组合作,分角色,根据课文内容彩排。

2.表演评价:是否理解了解课文内容,人物形象是否鲜活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扁鹊治病》导学案
1.这则寓言的主人公是谁?这则寓言的主人公是和。

2.这则寓言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则寓言主要讲的是不听的劝告,耽误医治,结果。

3.扁鹊几次拜见蔡桓公想为他治病?
扁鹊拜见蔡桓公想为他治病。

4.蔡桓公的病情是怎样发展的?分别在什么时候?扁鹊有何方法医治?蔡桓公的态度?结果又是如何?
5.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6.根据课文,结合句子来体会人物的想法,并想像人物的神态与动作,有兴趣的小组还可以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7. 说一说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学了这则寓言我们知道了要,不要。

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

8. 放飞想像
五六天之后,蔡桓公浑身疼痛,又听说扁鹊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他百感交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