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5 2-2电解质溶液二沉淀溶解
高二下学期化学《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知识点归纳

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知识点归纳学生们在享受学习的同时, 还要面对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考试, 查字典化学网为大家整理了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知识点归纳, 希望大家仔细阅读。
(一)沉淀溶解平衡1.沉淀溶解平衡和溶度积定义:在一定温度下, 当把PbI2固体放入水中时, PbI2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 PbI2表面上的Pb2+离子和I-离子, 在H2O分子作用下, 会脱离晶体表面进入水中。
反过来在水中的水合Pb2+离子与水合I-离子不断地作无规则运动, 其中一些Pb2+(aq)和I-(aq)在运动中相互碰撞, 又可能沉积在固体表面。
当溶解速率与沉淀速率相等时, 在体系中便存在固体与溶液中离子之间的动态平衡。
这种平衡关系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其平衡常数叫溶度积常数或溶度积。
沉淀溶解平衡和化学平衡、电离平衡一样, 一种动态平衡, 其基本特征为:(1)可逆过程;(2)沉积和溶解速率相等;(3)各离子浓度不变;(4)改变温度、浓度等条件平衡移动。
2、溶度积的一般表达式:AmBn(s)mAn++nBm-Ksp=[An+]m·[Bm-]n在一定温度下, 难溶电解质在饱和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幂的乘积是一个常数, 这个常数称为该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
用符号Ksp表示。
3.溶度积的影响因素:溶度积Ksp的大小和溶质的溶解度不同, 它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 与浓度无关。
但是, 当温度变化不大时, Ksp数值的改变不大, 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 常用室温18~25℃的常数。
4.溶度积的应用:(1)溶度积Ksp可以用来判断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当化学式所表示的组成中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时, Ksp数值越大的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强。
(2)溶度积Ksp可以判断沉淀的生成、溶解情况以及沉淀溶解平衡移动方向。
5.溶度积(Ksp)的影响因素和性质:溶度积(Ksp)的大小只与难溶电解质性质和温度有关, 与沉淀的量无关, 离子浓度的改变可使平衡发生移动, 但不能改变溶度积, 不同的难溶电解质在相同温度下Ksp不同。
【精选】_高中化学专题3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第四单元沉淀溶解平衡第2课时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应用课件苏教版选

蒸发、浓缩结晶,可得到 CuCl2·2H2O 晶体。
解析
解析:调节溶液 pH 时不应该带入其他杂质,故可选择 Cu(OH)2、 Cu2(OH)2CO3 等物质消耗溶液中的 H+,使溶液的 pH 升高;当 溶液的 pH=4 时,c(H+)=1×10-4 mol·L-1,c(OH-)=1×10-10
CaCO3(s)
Ca2+(aq)+ CO23-aq CO2+H2O2HCO- 3
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aCO3+CO2+H2O Ca2++2HCO- 3 。 [特别提醒]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也是有条件的,条件
变化,平衡被破坏。通过条件的变化可以使沉淀生成、沉淀溶
解,也可以使沉淀转化。
1.除去溶液中的 SO42-,选择钙盐还是钡盐?为什么? 提示:根据 CaSO4 微溶于水,BaSO4 难溶于水,除去 SO24- 时,应选择钡盐,因为钡盐可使 SO24-沉淀的更完全。 2.向 5 mL 稀的 NaCl 溶液中滴入一滴 AgNO3 溶液,出现 白色沉淀,继续滴加一滴 KI 溶液并振荡,沉淀变为黄色,再滴
mol·L - 1 , 由
Fe(OH)3 的Ksp Nhomakorabea算可得c(Fe3
+
)
=
Ksp c3OH-
=
21.×6×101-01-0393=2.6×10-9 mol·L-1。
返回
3.已知:25 ℃时,Ksp(BaSO4)=1×10-10,Ksp(BaCO3)=1×10-9。
(1)医学上进行消化系统的 X 射线透视时,常使用 BaSO4 作内服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十一盐类水解和沉淀溶解平衡考点二沉淀溶解平衡教学案

考点二沉淀溶解平衡1 沉淀溶解平衡(1)含义在一定温度下,当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固体溶解的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生成沉淀的速率相等时,即达到沉淀的溶解平衡状态。
(2)建立过程固体溶质溶解沉淀溶液中的离子⎩⎪⎨⎪⎧v溶解>v沉淀,固体溶解v溶解=v沉淀,溶解平衡v溶解<v沉淀,析出沉淀(3)特点(4)表示方法(方程式)AgCl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AgCl===Ag++Cl-。
AgCl的溶解平衡方程式为AgCl(s)Ag+(aq)+Cl-(aq)。
(5)影响因素①内因难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溶度积(K sp)反映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对同类型的电解质而言,K sp数值越大,电解质在水中溶解度越大;K sp数值越小,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也越小。
②外因a.浓度:加水稀释,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但K sp不变。
b.温度:多数难溶电解质的溶解过程是吸热的,所以升高温度,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同时K sp变大。
c.同离子效应:向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相同的离子,使平衡向沉淀方向移动,但K sp不变。
d.其他:向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可与体系中某些离子反应生成更难溶或气体的离子,使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K sp不变。
如AgCl(s)Ag+(aq)+Cl-(aq) ΔH>0:外界条件的变化移动方向c(Ag+)变化c(Cl-)变化原因分析升高温度正向增大增大AgCl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降低温度逆向减小减小加入NaCl 固体逆向减小增大增大了Cl-的浓度加入AgNO3固体逆向增大减小增大了Ag+的浓度加入NaBr 固体正向减小增大相同温度时,AgBr的溶解度比AgCl的溶解度小加入NaI固体正向减小增大相同温度时,AgI的溶解度比AgCl的溶解度小加入Na2S固体正向减小增大相同温度时,Ag2S的溶解度比AgCl的溶解度小通入NH3正向减小增大[Ag(NH3)2]+的稳定性强2 溶度积和离子积以A m B n(s)m A n+(aq)+n B m-(aq)为例:溶度积离子积概念沉淀溶解平衡常数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幂的乘积符号K sp Q c表达式K sp(A m B n)=c m(A n+)·c n(B m-),式中的浓度都是平衡浓度Q c(A m B n)=c m(A n+)·c n(B m-),式中的浓度是任意浓度应用判断在一定条件下沉淀能否生成或溶解①Q c>K sp: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②Q c=K sp:溶液饱和,处于平衡状态③Q c<K sp:溶液未饱和,沉淀溶解(1)难溶电解质不一定是弱电解质,如BaSO4、AgCl等都是强电解质。
第二章 电解质溶液3——沉淀-溶解平衡

1.39×10−8 −3 −1 3 3 S= = = 1.51×10 (mol ⋅ L ) 4 4 c(I-) = 2S = 3.02×10-3(mol·L-1) × 选B Ksp
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沉淀溶解 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沉淀溶解 3CuS(s)
HNO3(aq) →
3Cu2+ + 3S2+ 8H+ + 2NO33S(s) + 2NO(g) + 4H2O
3.生成配合物使沉淀溶解 3.生成配合物使沉淀溶解 AgCl(s) Cl- + Ag+
+ 2NH3 [Ag(NH3)2] +
不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不能直接用溶度积比 较其溶解度的相对大小。
K sp (AgCl) > K sp (Ag 2 CrO 4 )
S (AgCl) < S (Ag 2 CrO 4 )
3、溶度积规则 、
对于沉淀-溶解平衡:
+ - AmBn(s) = mAn+(aq)+nBm-(aq) +
离子积:任意状态,以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为 任意状态,
[BaSO4]可视为常数 Ksp— 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 溶度积常数,
对难溶电解质A 对难溶电解质AmBn而言,在其饱和溶液: 而言,在其饱和溶液:
AmBn
mA
n+
+
nB m-
则其溶度积的表达式为: 则其溶度积的表达式为:
Ksp = [An +] m · [Bm-] n
Ag2CrO4/Al(OH)3溶度积表达式
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
分子式 AgCl AgBr AgI 溶度积 −10 1.8 × 10 5.0 × 10 −13 8.3 × 10 −17 溶解度/ mol ⋅ L−1 −5 1.3 × 10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

金属硫化物的Ksp值相差很大,故其溶解情况大不相同。像ZnS、PbS、FeS等Ksp值较大的金属硫化物都能溶于盐酸。而像HgS、CuS等Ksp值太小,加入盐酸并不能使S2-的浓度降到使金属硫化物溶解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通过加入氧化剂,使S2-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降低其浓度的方法以达到溶解的目的。例如CuS(Ksp=1.27×10-36)可溶于HNO3,沉淀溶解平衡移动过程为
多相离子平衡在医学中的应用
一、钡餐 由于X-射线不能透过钡原子,因此临床上可用钡盐作X光造影剂,诊断肠胃道疾病。然而Ba2+对人体有毒害,所以可溶性钡盐如BaCl2、Ba(NO3)2等不能用作造影剂。BaCO3虽然难溶于水,但可溶解在胃酸中。在钡盐中能够作为诊断肠胃道疾病的X光造影剂就只有硫酸钡。 硫酸钡的制备是以BaCl2和Na2SO4为原料,在适当的稀氯化钡热溶液中,缓慢加入硫酸钠,发生下列反应:
这里采用了简便方法,应该是标准溶度积常数Ksp,单位为一。
Ca3 (PO4)2 (s) 3 Ca2+ (aq) + 2 PO43- (aq)
Ksp=[Ca2+]3[PO43-]2
从上例可以得出,对于AaBb型的难溶强电解质
AaBb (s)
aAn+(aq) + b Bm- (aq)
㈣沉淀的溶解
根据溶度积规则,要使处于沉淀平衡状态的难溶强电解质向着溶解方向转化,就必须降低该难溶强电解质饱和溶液中某一离子的浓度,以使其IP<Ksp。减少离子浓度的方法有:
生成难解离的物质是沉淀溶解
难溶强电解质由于生成了难解离的水、弱酸、弱碱等弱电解质而使难溶强电解质沉淀溶解。
.金属氢氧化物沉淀的溶解
Ksp=[An+]a[Bm-]b
高二年级下册化学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知识点

高二年级下册化学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知识点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生机的学科,小编预备了高二年级下册化学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知识点,详细请看以下内容。
1.能描画沉淀溶解平衡,知道沉淀转化的实质2.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溶度积原理及其运用1.了解沉淀溶解平衡的实质⑴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在一定重要条件下,当沉淀与溶解的速度相等时,便到达固体难溶电解质与溶液中离子间的平衡形状。
例如:BaSO4(s)Ba2+(aq) + SO42-(aq)⑵溶度积:在一定温度下,在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幂之乘积为一常数,称为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
用符号Ksp表示。
关于AmBn型电解质来说,溶度积的公式是:Ksp=[An+]m[Bm+]n①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溶度积和溶解度都可以表示物质的溶解才干,溶度积的大小与溶解度有关,它反映了物质的溶解才干。
②溶度积规那么,可以判别溶液中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③离子积Qc与溶度积Ksp的区别与联络某难溶电解质的溶液中任一状况下有关离子浓度的乘积Qc 当Qc当Qc=Ksp时,为饱和溶液;当QcKsp时,为过饱和溶液。
2. 了解沉淀转化的原理⑴沉淀的生成:可经过调理溶液PH或参与某些沉淀剂。
⑵沉淀的溶解:①生成弱电解质。
如生成弱酸、弱碱、水或微溶气体使沉淀溶解。
难溶物的Ksp越大、生成的弱电解质越弱,沉淀越易溶解。
如CuS、HgS、As2S3等Ksp太小即使参与浓盐酸也不能有效降低S2-的浓度使其溶解。
②发作氧化恢复反响,即应用发作氧化恢复反响降低电解质离子浓度的方法使沉淀溶解。
③生成难电离的配离子,指应用络合反响降低电解质离子浓度的方法使沉淀溶解。
⑶沉淀的转化:把一种难溶电解质转化为另一种难溶电解质的进程叫沉淀的转化。
在含有沉淀的溶液中参与另一种沉淀剂,使其与溶液中某一离子结合成更难溶的物质,惹起一种沉淀转变成另一种沉淀。
例如:CaSO4(s)+Na2CO3 = CaCO3(s)+Na2SO4在氯化银饱和溶液中,尚有氯化银固体存在,当区分向溶液中参与以下物质时,将有何种变化?在氯化银饱和溶液中,尚有氯化银固体存在,当区分向溶液中加入以下物质时,将有何种变化?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掌握高中,编辑教员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年级下册化学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课件

3、饱和电解质溶液(包括易溶、难溶)存 得出 在溶解平衡。 结论
一、沉淀溶解平衡
• 2、沉淀溶解平衡 • (1)定义: • 在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溶于水,沉淀
的溶解和生成速率相等,溶液达到饱和状 态时,即建立前了提溶:解饱平和衡溶(液 也叫沉淀溶解 平衡) 。符合勒夏特列原理。
一、沉淀溶解平衡
❖Qc <Ksp,V溶解>V沉淀,溶液未饱和,无 沉淀析出
❖Qc >Ksp,V溶解<V沉淀,溶液过饱和,平 衡向沉淀方向移动,直至溶液饱和,达到 新的平衡。
二、溶度积
• 1、下列情况下,有无CaCO3沉淀生成?已 知
Ksp(CaCO3) =2.9 10-9
• (1)往盛有1.0 L纯水中加入0.1 mL浓度为 0.01 mol /L 的CaCl2和Na2CO3;
0.020mol·L-1 Na2SOB4 溶液,下列示意图中,能正
确表示t1时刻后Ag+和SO42-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 是( )
•
• (2)往盛有1.0 L纯水中加入0.1 mL浓度为 1.00 mol /L 的CaCl2和Na2CO3;
• (3)将等体积的CaCl2溶液与1.N16a×21C0-4Omo31溶/L 液 混合,若Na CO 溶液的浓度为1×10-
二、溶度积
• 2、已知: Ksp(AgCl)=c(Ag+) ·c(Cl)=1.8×10-10, Ksp(Ag2CrO4)=c2(Ag+) ·c(CrO42-)= 1.9×1012 。现用0.01mol/LAgNO3溶液滴定 0.01mol/LKCl和0.001mol/LK2CrO4混合溶 液,试通过计算回答:
AgCl(s) ⇌ Ag+(aq) +Cl-(aq)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知识清单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知识清单一、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难溶电解质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时,溶解速率和沉淀速率相等的状态,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例如,将一定量的氯化银固体投入水中,氯化银会在水中溶解,同时溶液中的银离子和氯离子又会结合生成氯化银沉淀。
开始时,溶解速率较大,沉淀速率较小;随着溶解的进行,溶液中银离子和氯离子的浓度逐渐增大,沉淀速率也逐渐增大。
当溶解速率和沉淀速率相等时,就达到了沉淀溶解平衡状态。
二、沉淀溶解平衡的特征1、动态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溶解和沉淀仍在不断进行,只是速率相等。
2、等速进行在沉淀溶解平衡状态下,溶解速率和沉淀速率相等。
3、定温下平衡常数不变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溶度积常数不变。
4、离子浓度不变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三、溶度积常数(Ksp)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其离子浓度幂的乘积为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称为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
2、表达式对于反应:AmBn(s) ⇌ mAn+(aq) + nBm(aq),Ksp = An+m·Bmn 例如,氯化银的沉淀溶解平衡:AgCl(s) ⇌ Ag+(aq) + Cl(aq),Ksp = Ag+Cl3、意义溶度积常数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Ksp 越大,说明溶解能力越强;Ksp 越小,溶解能力越弱。
4、影响因素溶度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多数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增大。
四、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1、内因难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这是决定沉淀溶解平衡的主要因素。
2、外因(1)浓度加水稀释,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
(2)温度多数难溶电解质的溶解过程是吸热的,升高温度,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少数难溶电解质的溶解过程是放热的,升高温度,平衡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
(3)同离子效应向平衡体系中加入相同的离子,平衡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2):
[Fe2+] = 0.01 mol· L-1 [NH3· H2O] = 0.01 mol· L-1 [NH4Cl] = 6 mol· L-1
平衡浓度
NH3· H2O ↔ NH4+ + OH0.01 – x 6+x x
牙齿可以被强酸溶解。
糖及碳水化合物在牙齿上产生菌,这些菌 可以将牙齿内的残渣转化成酸性物质。
含氟牙膏!
含氟牙膏中的F离子可以代替羟基磷酸钙中的羟基, 其抗腐蚀性极强,可以保护牙齿。
本章作业:
P110 29题
注意:写的字要大,答案要框起来, 下次课提前来交作业。
第三章 氧化还原与电化学
3.1 氧化还原反应
By definition, a saturated solution饱和 溶液must be in contact with undissolved(没有溶解的) solid
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物质 的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 -1 为mol· L 。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AmBn(s) ↔ mAn+ + nBm难溶电解质在水中部分溶解,溶解部分是 以水合离子形式进入溶液。在溶液中存在着固 体与其离子之间的平衡,故称多相离子平衡。
分析:先求什么后求什么? 先求溶液混合后[Fe2+] 和[NH3· H2O], 后求氨水产生的[ OH-]2 如何确定Jc = [Fe2+][ OH-]2
解(1) :溶液混合后
[Fe2+] = 0.01 mol· L-1 [NH3· H2O] = 0.01 mol· L-1 NH3· H2O ↔ NH4+ + OH平衡浓度 0.01 – x x x θ K b = x2/ (0.01 – x)
∵ K θ b = x(6+ x) / (0.01 - x) = 1.8×10-5 x =[OH-] = 0.01×1.8×10-5 /6 = 0.3 ×10-7 mol· L-1
Jc = [Fe2+][ OH-]2 = 0.4×10-17< 4.87×10-17
∴没有Fe(OH)2沉淀生成。
固体NH4Cl使NH3· H2O产生的 [OH-] 减少
∴ 有PbI2沉淀析出。
₩如何根据Ksp求溶解度(x,s)
例如:计算BaF2溶解度 解: BaF2(s) ⇌ Ba2+(aq) + 2F(aq) x 2x
∵ K θ sp = 1.0 10–6 = [Ba2+][F]2
1.0 10–6 =
(x)(2x)2 = 4x3 ∴ x = 0.0063
θ K
–28 = x(1 .0 104 + 2x)2 x (1 .0 104)2 = 1.4 10 sp
∴ x = 1.4 1020 M
Sn(OH)2在pH = 10.0时的溶解度: x = 1.4 1020 M 在纯水中: x = 3.3 1010 M
由于OH加入,减小了Sn(OH)2溶解度——
sp, PbI2
=1.4×10-8
分析:
Jc =[An+]m [Bm-]n
如果Jc > K
θ
sp:有沉淀析出,
解(1)溶液混合后 [Pb2+] = 0.010 / 2 = 0.0050 mol· L-1 [I-] = 0.0010 / 2 = 0.00050 mol· L-1
∵ Jc =
[Pb2+][I-]2
sp:
如果Jc > K θ sp:
有沉淀析出,直到Jc = K θs p
例:在0.010 mol· L-1 Pb(NO3)2溶液中,
1)加入等体积的0.0010 mol· L-1的KI溶液,是否有PbI2沉淀析出? 2)加入等体积的0.010 mol· L-1 的KI溶液,是否有PbI2沉淀析出? Kθ
上式为AB型(1:1)溶解度计算式,同理可导 出AB2和A2B型: SAg
2CrO4
=
= =6.5*10-5mol.l-1
相同类型的电解质,可以通过溶度积数据直接 比较溶解度大小,不同类型,不可直接比较。
例: 1)在50 ml 0.02 mol· L-1 FeCl2溶液中,加入 50 ml的0.02 mol· L-1的NH3· H2O,有无 Fe(OH)2沉淀生成?
已知:K θ sp AgI = 8.52 1017 0.01M I-
K θ sp Agcl = 1.77 1010
0.01M Cl-
要生成AgCl沉淀需要的Ag+浓度比生成AgI需要 的Ag+浓度大吗?
3、沉淀溶解的方法(看书P92):
(1) 生成易溶的弱电解质或水。
(2) 生成配离子。
配平原则:
① 电荷守恒:氧化剂得电子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数。
② 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总数相等。
③在大多数化合物中,氢的氧化值为 +1;只有 在金属氢化物中氢的氧化值为 -1。
④通常氧在化合物中的氧化值为-2;但是在过 氧化物中,氧的氧化值为-1,
在氟的氧化物中,如OF2 和O2F2中,氧的氧化 值分别为+2和+1。
⑤中性分子中,各元素原子的氧化值的代 数和为零 ,复杂离子的电荷等于各元素
[OH-]2 = x2 = K θ b(0.01 – x) 1.8×10-5 × 0.01 = 2×10-7
∵ Jc = [Fe2+][ OH-]2 = 2×10-9 > K θ sp =
4.87×10-17
∴有Fe(OH)2沉淀生成。
2)若在50 ml 0.02 mol· L-1 FeCl2溶液中, 先加入0.6 mol固体NH4Cl(忽略体积变 化),然后再加入50 ml的0.02 mol· L-1的 NH3· H2O,有无Fe(OH)2沉淀生成?
[Ba2+] = 0.0063 M [F] = 0.013 M BaF2溶解度solubility= 0.0063 M 这就是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如:已知AgCl、Ag2CrO4的溶度积,求AgCl、 Ag2CrO4的溶解度。 AgCl(s) Ag+ S + ClS
Ksp = [Ag+][Cl-] = S2 = 1.8*10-10 SAgCl = Ksp = 1.8*10-10 = 1.3*10-5mol.l-1
氧化值的代数和。
例:
H 5 I O6
I的氧化值为 7
Fe 3 O 4
8 Fe的氧化值为 3
氧化还原反应: 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Cu (aq) Zn(s)
2
Zn (aq) Cu(s) 得失电子 电子偏移
2
H 2 (g) Cl2( g) 2HCl( g)
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书上P111
一、氧化数(氧化值) 是指元素原子在其化合态中的形式电荷数。 在Nacl中,Na的氧化值为+1, Cl为-1 ;
共价化合物:荷电数是假定把每一化学键中
的电子指定;1,Cl的形式电荷为-1
确定氧化值的规则:
①单质中,元素的氧化值为零。 ②在单原子离子中,元素的氧化值等于该离子 所带的电荷数 。
含有以下碱性阴离子的难溶盐也随[H+]增大 ( pH 减小),溶解度增大: CO32, PO43, CN, or S2
而NO3, Cl, Br, I, ClO4, HSO4 盐类溶 解度不受pH影响
If 0.100 L of 0.0015 M MgCl2 and 0.200 L of 0.025 M NaF are mixed, will a precipitate form? MgF2 K θ sp = 3.7 108 解: total volume 0.100 L + 0.200 L = 0.300 L
—
—
(二)多相离子平衡移动
1、同离子效应 在难溶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与难溶电解质具有相 同离子的易溶电解质时,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 度降低,这种现象叫做共同离子效应。
溶解度与 pH
例: Sn(OH)2 在纯水中容易溶解还是在碱性溶 液中容易溶解? 25°C K θ sp = 1.4 10–28 解:在纯水中: Sn(OH)2(s) ⇌ Sn2+(aq) + 2OH(aq) 平衡浓度 x 2x
=
1.3×10-9
<K
θ
-8 = 1.4 × 10 sp
∴ 无PbI2沉淀析出。
(2) [I-] = 0.010 / 2 = 0.0050 mol· L-1 [Pb2+] = 0.010 / 2 = 0.0050 mol· L-1
∵ Jc = [Pb2+][I-]2 = 1.3×10-7 > K θ sp = 1.4×10-8
同离子效应的用处?
同离子效应可使沉淀反应更加完全,有利于鉴定和分离;
增加廉价的离子的浓度,从而提高贵重物质产量
★Will pH affect the solubility of CaF2? CaF2(s) ⇌ Ca2+(aq) + 2F(aq)
Fluoride F is a strong conjugate base F(aq) + H2O(l) ⇌ HF(aq) + OH(aq) +OH +H+ H+(aq) + F(aq) HF(aq) 加入碱 会 溶解度 低 pH 会 溶解度
1、溶度积原理
在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 有关离子浓度适当次方的乘积是一个常数, 这个常数叫溶度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