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和势能问题单
动能定理与弹性势能知识点总结

动能定理与弹性势能知识点总结在物理学中,动能定理和弹性势能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在解决力学问题时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这两个重要的知识点。
一、动能定理1、动能的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其表达式为:$E_{k} =\frac{1}{2}mv^{2}$,其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动能是一个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2、动能定理的内容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
数学表达式为:$W =\Delta E_{k} = E_{k2} E_{k1}$3、对动能定理的理解(1)动能定理揭示了外力做功与动能变化之间的关系。
做功的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合外力做功,意味着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动能;合外力做负功,则意味着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2)动能定理中所说的外力做功,既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等恒力做功,也包括变力做功。
(3)应用动能定理时,需要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分析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受到的所有外力,并计算这些外力做功的总和。
4、动能定理的应用(1)求物体的速度:已知物体所受合力做功以及初动能,可以通过动能定理求出末动能,进而求出末速度。
(2)求合力做功:已知物体的初末动能,可以通过动能定理求出合力做功。
(3)求变力做功:对于一些力的大小或方向发生变化的情况,难以直接用功的公式计算做功,此时可以利用动能定理来求解。
二、弹性势能1、弹性势能的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各部分之间,由于有弹力的相互作用而具有的势能叫做弹性势能。
2、弹性势能的表达式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与弹簧的劲度系数$k$和弹簧的形变量$x$有关,其表达式为:$E_{p} =\frac{1}{2}kx^{2}$3、对弹性势能的理解(1)弹性势能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所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
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形变消失,弹性势能也随之消失。
(2)弹性势能是一个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物理动能与势能

物理动能与势能动能和势能是物理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在描述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时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动能和势能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它们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一、动能的定义与计算方法动能是指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根据经典力学的原理,动能可以通过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来进行计算。
其计算公式为:动能(Kinetic energy) = 1/2 ×质量 ×速度²其中,质量以千克(kg)为单位,速度以米每秒(m/s)为单位。
例如,一个质量为2千克,速度为5米每秒的物体的动能为:动能 = 1/2 × 2 kg × (5 m/s)² = 25焦耳(J)动能的单位为焦耳,它表示物体所具有的能量。
二、势能的定义与计算方法势能是指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根据经典力学的原理,势能可以通过物体的质量、重力加速度和高度来进行计算。
在重力加速度为9.8米每二次方秒(m/s²)的情况下,势能的计算公式为:势能(Potential energy) = 质量 ×重力加速度 ×高度其中,质量以千克为单位,重力加速度以米每二次方秒为单位,高度以米为单位。
例如,一个质量为5千克,高度为10米的物体的势能为:势能 = 5 kg × 9.8 m/s² × 10 m = 490焦耳(J)势能的单位也是焦耳。
三、动能与势能的转换动能和势能之间存在着相互转换的关系。
当物体从高处下落时,其势能将被转化为动能;当物体上升到高处时,其动能将被转化为势能。
这种转换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动能的增加量 = 势能的减少量即1/2 × m × (v₂² - v₁²) = m × g × (h₁ - h₂)其中,m代表物体的质量,v₁和v₂分别代表物体的初始速度和末速度,h₁和h₂分别代表物体的初始和末高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
动能定理与弹性势能知识点总结

动能定理与弹性势能知识点总结一、动能定理动能定理是高中物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定理,它描述了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之间的关系。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一个质量为 m 、速度为 v 的物体,其动能可以表示为:$E_k =\frac{1}{2}mv^2$ 。
动能定理指出: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
即:$W_{合} =\Delta E_k = E_{k2} E_{k1}$。
这里的合外力做功可以是多个力做功的代数和。
如果一个力做功为正,意味着它增加了物体的动能;如果一个力做功为负,就表示它减少了物体的动能。
例如,一个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恒力 F 的作用,发生了一段位移 s 。
力 F 所做的功为 W = Fs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ma ,以及运动学公式$v^2 v_0^2 = 2as$ (其中$v_0$ 为初速度,v 为末速度,a 为加速度),可以推导出动能定理的表达式。
在应用动能定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
2、分析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以及各力做功的情况。
3、确定初、末状态的动能。
动能定理的优点在于,它不涉及加速度等中间量,对于一些变力做功或者曲线运动的问题,往往能更简便地解决。
比如,一个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运动,摩擦力做功,同时还有一个变力作用在物体上。
如果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来求解,会非常复杂,但用动能定理就可以避开这些困难。
二、弹性势能弹性势能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各部分之间,由于有弹力的相互作用而具有的势能。
当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它具有恢复原状的趋势,这种趋势使得物体具有了弹性势能。
对于一个弹簧,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为:$E_p =\frac{1}{2}kx^2$ ,其中 k 是弹簧的劲度系数,x 是弹簧的形变量。
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劲度系数和形变量有关。
劲度系数越大,形变量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在研究弹性势能的变化时,通常会结合胡克定律 F = kx 。
第三节 动能和势能

动能大小 与什么因 素有关?
重力势能 大小与什 么因素有 关?
弹性势能 大小与什 么因素有 关?
作业:P状61-62 P课70
1、2题做在课本上
本节要点
比比看谁记得快!
1.动能:与质量、速度有关。 重力势能:与质量、高度(一般与地面 为参考)有关。 2.势能 弹性势能:与形变量有关。
注:比较动能、势能时要同时比较各个因素。
练一练
练习1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速度大的球一定比速度小的球动能大。 B.同一辆车运动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 C.子弹的速度比火车的速度大,所以子弹动能就 比火车动能大。 D.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洒水的洒水车动能不变。
2.势能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 的能量
三、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跟那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动能大小可能与速度有关 动能大小可能与质量有关 实验·观察
P课68
1.让钢球A分别从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
钢球运动到水平面时的快慢一样吗?哪次物体B
被撞得远? h大的
不一样
实验表明钢球从高出滚下,高度h越高,钢球 运动到底部时越_____ 快 (快、慢),物体B被撞得 越远。所以,质量相同时,钢球的速度越大, 大 动能越 _________ 。
练习2 一架沿竖直方向上升的直升机,它具有( D )。 A.动能 B.重力势能 C.弹性势能 D.动能和重力势能
练习3 某同学骑自行车上坡时,速度越来越慢,则 车和人的(D )。 A.动能变大,重力势能变大 B.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小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D.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大
课堂小结
想想议议 用物理学的术语解释,为什么要对机动车的行驶 速度进行限制?为什么在同样的道路上,不同车型的 限制车速不同?
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机 械 能
动能与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动能是物体运动时具有的能量。 势能是存储着的能量。
问题1:动能与重力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吗?
问题2:动能与弹性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吗?
问题3:动能、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之间可以 相互转化吗?
探究问题1: 利用滚摆探究动能与重力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操作要求:将滚摆在最高点静止,然后释放滚摆。 实验现象: 。 实验记录: (1)在最高点静止,只有 能,没有 能。 (2)在最低点 能最大; 能最小。 (3)滚摆下降时其高度 ,重力势能 ; 越转越 ,其动能越来越 。 能量转化情况 。 (4)滚摆在上升时其高度 ,重力势能 ; 越转越 ,其动能越来越 。 能量转化情况 。
5、(2011.茂名)如图所示,小球由静止开始 沿光滑的斜面下滑,经过B、C两位置时具有相 同的( ) A.速度 B.动能 C.重力势能 D.机械能
A
B C
6、(2011.滨州)在学习“机械能及其转化”时, “想想议议”栏目提供了如图所示的情景,用绳子 把一个铁锁挂起来,把铁锁靠近自己的鼻子,稳定 后松开手,头保持不动铁锁向前摆去又摆回来。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铁锁在摆动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B.铁锁摆动到最低点动能最小 C.铁锁在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铁锁在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4、(2011.山西)如图所示,“套圈”出手后,从a点 到c点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套圈”由a到b过程中,动能逐渐增大 B.“套圈”在b点的机械能大于a点的机械能 C.“套圈”由b到c过程中,机械能逐渐变小 D.“套圈”由a到b再到c过程中,重力势能先变大后 变小
来判断。
(3)弹性势能的增减要根据形变大小的变化来判断。 (4)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必定有动能和势 能各自变化,而且一定是此增彼减。
1.4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

1.4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基础导学要点一、分子动能1、分子动能:由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而具有的能量.2、单个分子的动能(1)定义:组成物体的每个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因此分子具有动能.(2)由于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在某时刻物体内部各个分子的动能大小不一,就是同一个分子,在不同时刻的动能也可能是不同的,所以单个分子的动能没有意义.3、分子的平均动能(1)定义: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的平均值.(2)决定因素:物体的温度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的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但不是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个别分子的动能可能减小或不变,但总体上所有分子的动能之和一定是增加的.4.物体内分子的总动能物体内分子运动的总动能是指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总和,它等于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与分子数的乘积.物体内分子的总动能与物体的温度和所含分子总数有关.要点二、分子势能1.分子力、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分子间的相对位置决定,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分子势能是标量,正、负表示的是大小,具体的值与零势能点的选取有关.3.分子势能的影响因素(1)宏观上:分子势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2)微观上:分子势能跟分子间距离r有关,分子势能与r的关系不是单调变化的.要点三、内能的理解(1)内能是一种与分子热运动及分子间相互作用相关的能量形式,与物体宏观运动状态无关,它取决于物质的量、温度、体积及物态。
(2)研究热现象时,一般不考虑机械能,在机械运动中有摩擦时,有可能发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3)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加;温度不变,内能可能改变;温度降低,内能可能增加。
(4)组成任何物体的分子都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所以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
要点突破突破一:分子动能与温度的关系1.单个分子的动能由于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在某时刻物体内部各个分子的动能大小不一,就是同一个分子,在不同时刻的动能也是不同的,所以单个分子的动能没有意义.2.分子的平均动能(1)热现象研究的是大量分子运动的宏观表现,有意义的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2)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这是温度的微观意义,在相同温度下,各种物质分子的平均动能都相同,由于不同物质分子的质量不一定相同,因此相同温度时不同物质分子的平均速率不一定相同.【特别提醒】物体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剧.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但并不是每一个分子的动能都变大.突破二:影响分子势能大小的因素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分子力做功,分子势能发生变化,分子势能的变化微观上决定于分子间的距离,宏观上与物体的体积有关.1.分子势能为零和分子势能最小的含义不同,前者与选择的零势能点有关,而后者的位置确定在r=r0处.2.由于物体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宏观表现为物体的体积变化,所以微观的分子势能变化对应于宏观的物体体积变化.但不能理解为物体体积越大,分子势能就越大,因为分子势能除了与物体的体积有关外,还与物态有关.同样是物体体积增大,有时体现为分子势能增大(在r>r0范围内),有时体现为分子势能减小(在r<r0范围内).例如,0 ℃的水结成0 ℃的冰后,体积变大,但分子势能却减小了.突破三:对物体内能的理解1.内能是对大量分子而言的,对单个分子来说无意义.2.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无关.3.决定因素(1)在微观上,物体的内能取决于物体所含分子的总数、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间的距离;(2)在宏观上,物体的内能取决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温度和体积.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和联系突破四:温度、内能、热量、热能这几个热学概念的区别1.温度:温度的概念在前边已经具体地学过,其高低直接反映了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的情况,所以在热学中温度是描述物体热运动状态的基本参量之一.温度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是含有统计意义的,对于单个分子来说,温度是没有意义的.2.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内能和机械能是截然不同的,内能是由大量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相对位置所决定的能量,机械能是物体做机械运动和物体的相对位置及形变所决定的能量,内能和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3.热量:是指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热量用来量度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数量.一个物体的内能是无法测定的,而在某种过程中物体内能的变化却是可以测定的,热量就是用来测定内能变化的一个物理量.4.热能:是内能通俗的而不甚确切的说法.典例精析题型一:分子力做功与分子势能的关系例一.(多选)设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则一个分子在从远处以某一动能向另一个固定的分子靠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考虑其他分子的影响)()A.r>r0时,分子力做正功,动能不断增大,势能减小B.r=r0时,动能最大,势能最小C.r<r0时,分子力做负功,动能减小,势能增大D.以上说法都不对解析:答案:ABC变式迁移1:(多选)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时为斥力,F<0时为引力.a、b、c、d为x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则()A.乙分子从a到b做加速运动,由b到c做减速运动B.乙分子从a到c做加速运动,到达c时速度最大C.乙分子从a到b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减少D.乙分子从b到d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增加解析:乙分子由a运动到达c的过程,一直受到甲分子的引力作用而做加速运动,到达c 时速度达到最大,而后受甲的斥力减速运动,A错误,B正确;乙分子由a到b的过程,引力做正功,分子势能一直减小,C正确;而乙分子从b到d的过程,先是引力做正功至c点,分子势能减小,后来克服斥力做功,分子势能增加,故D错误.答案:BC题型二:物体的内能及有关因素例二.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分子的内能比冰分子的内能大B.物体所处的位置越高,分子势能就越大,内能越大C.一定质量的0 ℃的水结成的0 ℃的冰,内能一定减少D.相同质量的两个同种物体,运动物体的内能一定大于静止物体的内能解析:因内能是指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说单个分子的内能没有意义,故选项A错误.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能,它们之间无直接联系,内能与“位置”高低、“运动”还是“静止”没有关系,故选项B、D错误.一定质量的0 ℃的水结成0 ℃的冰,放出热量,使得内能减小.答案:C【反思总结】分析物体内能变化的基本方法有两种:(1)根据内能的定义来分析,抓住三个方面:一看物质的量,二看温度,三看体积.(2)从能量的观点分析(即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特别是遇到物态变化时,用第二种方法更优越.变式迁移2:(多选)关于质量和温度均相同的一杯水和一个钢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的内能一定相等B.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一定相等C.它们的分子的平均速率一定相等D.把钢球置于水中,它们各自的内能一定不变解析:水和钢球温度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故B对,但水分子、钢球分子质量不同,平均速率不同,C错;水和钢球分子势能不一定相同,内能可能不同,故A错,由于两者温度相等,不会发生热传递现象,所以它们的内能各自保持不变,D对.答案:BD强化训练一、选择题1、有甲、乙两分子,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只在相互间分子力作用下,由远处沿x轴向甲靠近,两分子的分子势能P E与两分子间距离x的关系如图所示,设乙分子在移动过程中所具有的总能量为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分子在Q点时处于平衡状态B.乙分子在P点时加速度为0C.乙分子由P到Q的过程中分子力做正功D.乙分子由P到Q过程中分子势能一直减小【答案】B【解析】AB.乙分子在P点时,势能最小,分子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处于平衡状态,A错误,B正确;CD.乙分子由P到Q的过程中分子力一直做负功,分子势能一直增加,CD错误。
第三节动能和势能

【观察】台风在做什么?
一、感知台风的能量:
【说说】你看到台风在做什么? 现象:台风能把船托到高空。
实质:是台风在对船做什么? 台风通过做功,显示了其巨大的能量。 【定义】物体能对外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
功和能的单位都是_焦__耳__。
二、用做功的方法来认识三种形式的能:
【活动】⒈怎样使空气能对乒乓球做功?
⒉怎样使拉压测力计能对乒乓球做功?
⒊怎样使小木块能对乒乓球做功? (辅助器材:面粉一杯。)
【你说我做】其他同学观察物体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能对 乒乓球做功。
【质疑】一定要让物体在做功、做了功,才算“能做 功” ?
【理解】正在做功的物体 一定 具有能,具有能的物体 _不__一__定___正在做功,将要做功的物体 一定 能做功 (填“一定”或“不一定”)。
【设计实验】 实验的关键:怎样比较重 力势能的大小?
【进行实验】①探究与质量的关系:
被举到同一高度处的物体,质量 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②探究与高度的关系:
质量相同的物体,被举得越高, 其重力势能越大。
五、探究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
【猜想与假设】 弹性势能大小取决于什么?
【自行实验】 用拉压测力计对木块做功来探究弹性势能 与形变程度的关系。
【实验结论】 物体弹性形变的程度越大,具有的弹性势 能越大。
【运用】射箭比赛中,如何使箭射得更远?
六、小结巩固:
【例】下列几种情况中,物体的势能发生变化的一组
是( A )
①跳伞运动员匀速降落;②钢锯条逐渐弯曲;③ 吊扇匀速转动;④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加速行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强调:依据影响因素判断势能和动能的变化。
动能势能

动能、势能、机械能1、关于功和能的联系与区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功可以量度能B.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C.能的实质就是功D.做功可以使能量消灭2、关于功和能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具有的能越多,它做的功越多B.物体有了能就一定正在做功C.做功的物体一定具有能D.物体做功的多少与它具有的能无关3、关于功和能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能表示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B.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C.功是物体状态发生变化过程中的物理量,能是物体的状态量D.功和能具有相同的单位,它们的意义完全相同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皮球,在同一水平面上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同时将甲球竖直向上抛出、将乙球竖直向下抛出,两球在地面上反复弹跳,运动中不计空气阻力,与地面碰撞时不计能量损失.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在空中下降时,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B.抛出时刻,甲球的动能大于乙球的动能C.任何时刻,两球的动能都相等D.甲球昀最大重力势能大于乙球的最大重力势能5、如图所示,一个小皮球以初速度v沿着粗糙的路面从a点向d点运动,其中b和d两点在同一水平高度。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皮球加速下滑,是由于它具有惯性B.小皮球减速上坡,是由于它受到路面的阻力C.小皮球从c到d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减少D.小皮球在b和d重力势能相等,动能不相等6、当发生雪灾时,为了使公路的积雪融化. 有关部门在公路上洒下了大量的融雪剂. 假如装有融雪剂的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行驶时,速度始终保持不变,边行驶边洒下融雪剂. 则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汽车的[ ]A.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C. 动能不变. 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B. 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D.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少. 机械能减少7、跳远运动的几个阶段如图所示,则运动员( )A.助跑阶段机械能不变B.起跳时机械能为零C.经过最高点时动能最大D.经过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8、下列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是:[ ]A.直升飞机匀速上升B.人骑车匀速下桥C.火车徐徐进站D.将小球向上抛出,小球在上升阶段9、一个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 ]A.动能一定不变B.势能一定不变C.机械能一定不变D.以上说法都正确10、质量相同的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三力智慧课堂”问题单
物理 教研组 主备人 修改人 2014 年 5月 6 日
动能和势能 问题单
一、问题导入
问题:空中高速飞行的飞机为什么会怕一只小鸟呢?
二、正学自练
研读课本P67—P69,勾画出自认为是重点的内容并写出你的疑惑。
三、合学展示
1、什么是能?
思考:什么是能?
研究:(1)狂奔的洪水、被拉弯的弓、举高的重锤都能对别的物体做功吗?它们具有能量吗?
能量是怎样定义的?
(2)做功的多少与能的多少有关吗?
(3)能量的单位是什么?跟我们已经学过的哪个物理量的单位相同?
发现:
2、动能
思考:什么是动能?
研究:结合实例说说什么是动能?
发现:
思考: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研究:(实验)用一个带槽的木板,我们把钢球放到斜面上令其滚下,到达平面上打击一个小
木块,推动木块做功。实验中是你是通过观察什么来判断钢球具有的动能的大小?
2
(1)第一次,我们使小钢球从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注意木块被推的距离。第二次,我
们换一个质量大的钢球,从 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到达平面上时和刚才的小钢球
具有同样的速度,再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
(2)第一次,我们让钢球从比较低的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第二次我们让钢球从比较高的位
置由静止开始滚下。比较两次实验中木块被推的距离大小。
思考:1、质量不同的两个钢球为什么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滚下?
2、这个实验是用什么方法探究的?
发现:
思考:你认为影响动能的主要因素是速度还是质量?
研究:观察小资料:
抛出去的篮球 约30J 跑百米的运动员 约3×103J
行走的牛 约60J 飞行的步枪子弹 约5×103J
从10m高处落下的砖块 约2.5×102J 行驶的小汽车 约2×105J
发现:
3、势能
思考:什么是重力势能?
研究:结合实例说说什么是重力势能?
发现:
火眼金睛—辩一辩:
(1)打地基时,质量是20千克的石头重锤和质量是100千克的铁制重锤被举得同样高,谁的
重力势能大?
(2)同一个重锤,被举高1米或3米两种情况下,哪种情况重力势能大?
3
思考: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发现:
思考:什么样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
研究:(演示实验) 把一个砝码放在弹簧上的小木板上,用力将弹簧压缩,使其发生(弹性
形变)。此时,弹簧静止,没有动能。弹簧也没有被举高,也没有重力势能。可是大家猜想,
弹簧能做功吗?放开手,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发现:
思考:什么是势能?常见的势能有哪两种?
研究:结合前面所学说明。
发现:
四、反学总结
盘点收获——谈一谈
五、智慧拓展
1、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高山上静止的石头不具有能 B 物体已做的功越多,说明物体具有的能量越多
C 只要物体能够做功,说明物体具有能 D 只有正在做功的物体才具有能
2、关于运动的物体具有的动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大的物体动能一定大 B 质量大的物体动能一定大
C 速度和质量都大的物体动能一定大 D 动能是运动物体本身的性质,与质量、速度无关
3、下列物体中具有重力势能的是_________;具有弹性势能的是_________
A.因挤压而变形的气球 B.在水平路面上飞驰的小轿车 C.正在下坠的桩锤D.停在空中不动
的直升机 E.钟表中卷紧的发条 F.高山上的石头G.三峡水库中的水 H.被推开的弹簧门
的弹簧 I.跑百米的运动员
4、 “黄河远上白云间”说明黄河水具有____________能.
5、在一次参观中,外地游客丁先生乘电梯到顶楼的商务洽谈室,在电梯匀速上升的过程中,
丁先生的( )
A.重力势能不断减小 B.重力势能不断增大 C.动能不断减小 D.动能不断增大
6、下面所述实例中,物体重力势能增大的是( )
A.倾泻而下的水流 B.升空的航天飞机
C.从高山速降的滑雪者 D.在水平轨道上行驶的列车
7、我国研制的“歼-20”隐形战斗机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在飞机研发和制造领域取得了很
4
大的成就。在该战斗机减速降落的过程中( )
A.战斗机的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B.战斗机的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C.战斗机的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D.战斗机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8、质量相同的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做水平匀速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
s-t图象如图11-3-4所示。由图象可知,甲小车( )
A.具有的惯性大 B.所受的摩擦力大
C.具有的动能大 D.具有的势能大
9、研究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中需要让同一钢球从不同高度滚
下,这是为了探究物体动能与_______之间的关系;还要换用_______不同
的钢球,让他们从_______高度滚下,这是为了探究物体动能与_______之间的关系.
10、如图所示,让钢球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打到一个小木块上,能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放在
同一水平面上相同位置的木块,被撞地越远,表示钢球的动能越大.现用质量不同的钢球从同
一高度滚下,看哪次木块被推得远,回答以下问题:
(1)设计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让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是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表给出了一头牛慢步行走和一名普通中学生百米赛跑时的数据.
物体 质量m(kg) 速度v(m/s) 动能E(J)
牛 约600 约0.5 约75
中学生 约50 约6 约900
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对物体动能大小影响较大的因素是_________,你这样判断的依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