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矿床类型

钨矿床类型
钨矿床类型

钨矿床类型

中国钨矿床划分为3类5亚类20型,现将中国钨矿的主要矿床类型地质特征简述如下。

(1)石英脉型黑钨矿床此类型矿床是我国钨矿主要类型之一,以开发之早,产量之多,矿床规模之大而驰名中外。矿床主要分布在赣南、粤北、湘南成矿区带里。成矿与壳源改造花岗岩类侵入体的关系密切,矿体多产于岩体内外接触带,以岩体内为主,受岩体内构造裂隙控制,沿裂隙充填呈脉状、似脉状,有的产在岩体顶部顶板的围岩中。矿体围岩蚀变主要有云英岩化、硅化、钾化、绢云母化等。矿石主要由石英和黑钨矿所组成,并含有锡石、辉钼矿、辉铋矿、白钨矿、毒砂、磁黄铁矿、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等。具有代表性的矿床有江西西华山、大吉山,广东锯板坑、梅子窝、石人嶂等石英脉型黑钨矿床。

(2)斑岩型钨矿该类型矿床的形成主要与火山-次火山作用晚期的弱酸性钙碱系列的浅成-超浅成侵入体有成因联系。与钨矿化有关的斑岩主要是花岗闪长斑岩、二长花斑岩、花岗斑岩、石英斑岩等。矿化主要分布在岩体内,有的产在斑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个别的产在围岩中。矿化呈细脉浸染状,品位低,规模大,常有辉钼矿伴生,矿体产出浅,围岩蚀变具有分带现象。矿化呈浸染状、网脉状和细脉状,矿体常呈似层状、透镜状、不规则状,与围岩无明显界线。矿石矿物主要有白钨矿、黑钨矿、辉钼矿,其次有黄铜矿、闪锌矿、辉铋矿、黄铁矿等。代表性矿床为广东莲花山钨矿床、江西阳储岭钨矿床等。

(3)夕卡岩型白钨矿床该类型也是我国钨矿床主要类型之一。70年代以前,我国勘探的主要是石英脉型黑钨矿和斑岩型黑钨矿等。当时储量组成主要是黑钨矿,约占储量50%以上,白钨矿约占20%,混合钨矿(黑钨矿、白钨矿)约占30%左右。70年代以来,白钨矿储量有较大幅度增长,至此改变了我国钨储量结构,白钨矿占71%,而储量主要来自夕卡岩型白钨矿床,但大部分是贫矿。这类矿床的生成和分布主要与中深-浅成的中酸性岩浆岩有关。矿床产在岩浆岩体与碳酸盐类岩石接触带及其附近的围岩中。围岩蚀变主要是夕卡岩化,一般在晚期复杂夕卡岩阶段富集成矿。矿体形态复杂,多为不规则囊状、扁豆状、透镜状,也有的呈层状、似层状或形态简单的透镜状。有的夕卡岩钨矿的围岩尚有大理岩化、硅化、斜长石化、钾长石化、白云母化、叶蜡石化、黄铁矿化等。矿石矿物主要是白钨矿、辉钼矿、辉铋矿、锡石、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毒砂、磁铁矿等。具有代表性的矿床:湖南瑶岗仙钨矿床、新田岭白钨矿床、柿竹园钨(锡铋钼)矿床,江西修水香炉山白钨矿床、甘肃塔儿沟似夕卡岩型白钨矿床。

(4)爆破角砾岩型钨矿床在斑岩型钨矿区内,常伴生有含钨爆破角砾岩,其矿石成分主要是黑钨矿、辉钼矿,其次有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等,主要以胶结构形式存在。矿体主要产在爆破砾岩体内,也有的产在角砾岩体围岩构造裂隙中,形成钨矿脉。角砾岩体内的矿常分布在角砾岩体上部及接触带附近。这类矿床品位较富,但规模较小,多为中小型富矿。

中国钨矿类型,由于成矿作用复杂,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多源性、成矿作用多期、多阶段,因而形成多型共生复杂的矿田、矿床。如江西大湖塘钨矿,岩体内浸染型(Sn-W-Mo)-角砾岩筒型(W-Sn-Be);又如湖南柿竹园钨矿田,岩体内云英岩型-夕卡岩型-叠加于夕卡岩的网脉型、云英岩-大理岩中的网脉型-石英脉型;瑶岗仙钨矿床,花岗岩内浸染型-石英大脉型-细网脉型-云英岩-花岗伟晶岩型-夕卡岩型等。

钨矿床类型

钨矿床类型 中国钨矿床划分为3类5亚类20型,现将中国钨矿的主要矿床类型地质特征简述如下。 (1)石英脉型黑钨矿床此类型矿床是我国钨矿主要类型之一,以开发之早,产量之多,矿床规模之大而驰名中外。矿床主要分布在赣南、粤北、湘南成矿区带里。成矿与壳源改造花岗岩类侵入体的关系密切,矿体多产于岩体内外接触带,以岩体内为主,受岩体内构造裂隙控制,沿裂隙充填呈脉状、似脉状,有的产在岩体顶部顶板的围岩中。矿体围岩蚀变主要有云英岩化、硅化、钾化、绢云母化等。矿石主要由石英和黑钨矿所组成,并含有锡石、辉钼矿、辉铋矿、白钨矿、毒砂、磁黄铁矿、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等。具有代表性的矿床有江西西华山、大吉山,广东锯板坑、梅子窝、石人嶂等石英脉型黑钨矿床。 (2)斑岩型钨矿该类型矿床的形成主要与火山-次火山作用晚期的弱酸性钙碱系列的浅成-超浅成侵入体有成因联系。与钨矿化有关的斑岩主要是花岗闪长斑岩、二长花斑岩、花岗斑岩、石英斑岩等。矿化主要分布在岩体内,有的产在斑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个别的产在围岩中。矿化呈细脉浸染状,品位低,规模大,常有辉钼矿伴生,矿体产出浅,围岩蚀变具有分带现象。矿化呈浸染状、网脉状和细脉状,矿体常呈似层状、透镜状、不规则状,与围岩无明显界线。矿石矿物主要有白钨矿、黑钨矿、辉钼矿,其次有黄铜矿、闪锌矿、辉铋矿、黄铁矿等。代表性矿床为广东莲花山钨矿床、江西阳储岭钨矿床等。 (3)夕卡岩型白钨矿床该类型也是我国钨矿床主要类型之一。70年代以前,我国勘探的主要是石英脉型黑钨矿和斑岩型黑钨矿等。当时储量组成主要是黑钨矿,约占储量50%以上,白钨矿约占20%,混合钨矿(黑钨矿、白钨矿)约占30%左右。70年代以来,白钨矿储量有较大幅度增长,至此改变了我国钨储量结构,白钨矿占71%,而储量主要来自夕卡岩型白钨矿床,但大部分是贫矿。这类矿床的生成和分布主要与中深-浅成的中酸性岩浆岩有关。矿床产在岩浆岩体与碳酸盐类岩石接触带及其附近的围岩中。围岩蚀变主要是夕卡岩化,一般在晚期复杂夕卡岩阶段富集成矿。矿体形态复杂,多为不规则囊状、扁豆状、透镜状,也有的呈层状、似层状或形态简单的透镜状。有的夕卡岩钨矿的围岩尚有大理岩化、硅化、斜长石化、钾长石化、白云母化、叶蜡石化、黄铁矿化等。矿石矿物主要是白钨矿、辉钼矿、辉铋矿、锡石、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毒砂、磁铁矿等。具有代表性的矿床:湖南瑶岗仙钨矿床、新田岭白钨矿床、柿竹园钨(锡铋钼)矿床,江西修水香炉山白钨矿床、甘肃塔儿沟似夕卡岩型白钨矿床。 (4)爆破角砾岩型钨矿床在斑岩型钨矿区内,常伴生有含钨爆破角砾岩,其矿石成分主要是黑钨矿、辉钼矿,其次有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等,主要以胶结构形式存在。矿体主要产在爆破砾岩体内,也有的产在角砾岩体围岩构造裂隙中,形成钨矿脉。角砾岩体内的矿常分布在角砾岩体上部及接触带附近。这类矿床品位较富,但规模较小,多为中小型富矿。

钨矿地质特征

钨矿资源地质特征 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 (一)中国钨矿时空分布 从成矿期来看,据《中国内生金属成矿图说明书》(1987)统计的钨矿床成矿时代[以矿床(点)数量为基础],前寒武纪成矿期占2%,加里东期占4%,海西期占9%,印支期占2%,燕山期占83%。从空间分布来看,在中国三大成矿域,即古亚洲成矿域、滨太平洋成矿域、特提斯成矿域,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说明空间分布广泛。康永孚、苗树屏等(1994)将中国钨矿分布划分为5个成矿带,即华北成矿带、华南成矿带、天山-北山成矿带、西秦岭-祁连山成矿带、三江钨锡成矿带。其中,华南成矿带中的南岭成矿区(包括政和-大埔深断裂以西的闽西、赣湘南部、粤桂两省区的一部分和滇东南部分),是我国钨矿床高度发育区,也是世界钨矿床分布最密集的地区。成矿条件优越,矿床类型丰富多彩,拥有世界上主要钨矿类型,如石英脉型(广东锯板坑钨矿、江西大吉山钨矿等)、花岗岩细脉浸染型(福建行洛坑钨矿)、以夕卡岩为主的层控多因叠加型(湖南柿竹园钨锡铋钼矿)、层控型(广西大明山钨矿)等。 如此可见,中国钨矿时空分布既广泛又相对高度集中。成矿期主要集中于燕山期,矿床分布特别是大型、超大型钨矿主要集中于南岭成矿区。其储量占全国钨储量的70%以上。 (二)中国钨矿成矿主要特点和若干规律

(1)具有多元成矿特点即成矿物质的多来源(岩源、层源、混合源、壳源、壳幔混合源等);含矿建造的多层位(元古宇、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泥盆系—石炭系、上侏罗统);成矿作用的多期性;成矿环境的多样性;以及钨元素地球化学的多种适应性,如在岩浆阶段、岩浆热液、各种矿化流体、变质作用及表生作用中,均可活化、迁移,在有利的构造条件下富集成矿。 (2)具有地层、构造、岩浆岩多种因素及其复合控矿的特点地层沉积建造是供矿、容矿的基本因素之一,不同的容矿建造机制分别控制形成不同类型的钨矿。如碳酸盐岩建造总是形成夕卡岩或似夕卡岩型钨矿床(以白钨矿为主);而在硅铝建造则往往产生交代岩或角岩,形成岩体浸染型、细脉浸染型、脉型、角砾岩筒型钨矿床。不同的构造-岩浆机制,形成各具特征的矿床类型。例如,由深大断裂从深部带来的壳幔混源型岩脉,可以形成斑岩型、角砾岩筒型钨矿;而来自壳源型的岩脉则形成脉型或夕卡岩型钨矿。各种成矿条件联合控矿,必然产生多型矿床的共生与复合。 (3)矿床高度集中分布和成群成带出现如前所述,南岭是中国钨矿最密集的成矿区,尤其是赣南、湘南、粤北地区的钨矿床更是高度集中分布,而且是成群成组的出现。如在赣南大余—崇义—上犹地区,仅在7800km2范围内就有180多个矿床(点)密集分布,几乎平均10km2内即有两处钨矿床,并呈现等距、近等距的分布;又如,盘古山区在

中国钨矿床地质特征

Y O U J I N X U 中国钨矿床地质特征、类型及其分布 来源:矿山地质专业委员会 作者:康永孚 李崇佑 我国钨矿发现于1908年(西华山),从20年代末到现在,钨矿年产量平均占世界总产量的40%左右。 一、中国钨矿床地质特征 中国钨矿的基本地质特征,分布广、产地多、规模大、品位高、伴生组分复杂、矿床类型多,特别以高度发育的石英脉型钨矿床著称于世。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有钨矿床或矿化点 产出,其中有21个省、市、自治区计算了钨矿工业储量或远景预测储量。全国已知矿床和矿化点500多处。诸广山东麓崇义--大余一上犹地区7800平方公里内有185处钨矿床和矿化点,盘古山一上坪一铁铁山垅地区的1100平方公里内有111处钨矿(矿化点)。 钨矿床的生成环境和产出部位繁杂多变,几乎遍及各个重要地史阶段和不同性质的构造单元。前震旦纪古老地台区(江南古陆中的沃溪—西安和赣北九岭-高台山钨矿)、加里东地槽区(祁连山塔儿沟、野马滩和华南加里东褶皱系广布的钨矿)、海西地槽区(新疆天山和华南钦洲的钨矿)和地台区(江西永平钨矿),断块运动强烈,岩浆活动频繁,钨矿也最多。

Y O U J I N X U 钨矿产出的围岩,由前震旦系至上侏罗统以及由九岭期至燕山期的新、老花岗岩类,偶见闪长岩类(广东陶河、江西石雷)。 矿床类型多样,除现代热泉沉积和含钨热卤水矿床外,几乎世界上所有已知的钨矿成因类型,中国都有。成矿温度可从气化高温到低温阶段,成矿物质来源有岩控、层控以及多源复成钨矿,产状形态上有脉型,整合于沉积建造的层型,沿花岗岩和碳酸岩盐接触带形成的不规则矽卡岩带型,依元素组合有:W-(Sn、Bi、 Mo)、W-Be、W-(Cu Pb Zn Ag)、W-Nb –Ta、W-Au-Sb、W-Li W-Cu-Fe、W-REE 等类型。 围岩蚀变多样,平面上和剖面上有相似的分带现象。同一矿田或矿床中,形成多型矿床(矿体)的特点, 如石英脉-岩体(细脉)浸染型、石英脉-矽卡岩型、石英脉-层控型、石英脉-斑 岩型等,如湖南柿竹园钨矿,有岩体内云英岩型-矽卡岩型、叠加于矽卡岩之上的网脉型云英岩及大理石中的网脉型-石英脉型矿 床;瑶岗仙钨矿床有岩体内浸染型、石英大脉型、细网脉型、云英岩型、花岗伟晶岩型和矽卡岩型矿床。 南岭五省已知大型钨矿达20多处,世界上最大的石英脉型钨矿(锯板 坑)、层控矽卡岩型钨矿(柿竹园)、花岗岩细脉浸染型钨矿(行洛坑)、似层状钨矿(大明山),祁连山和秦岭等地,也产大型钨矿。 多元成矿体现于成矿物质的多来源(岩源、层源、混合源、壳源、壳幔混源等);含钨建造的多层位(元古界、震旦系、寒武--奥陶系、泥盆--石炭系、上侏罗统);成矿作用的多期性;成矿环境的多变性;及钨地

中国钨矿资源地质特征及典型矿床

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 (一)中国钨矿时空分布 康永孚、苗树屏等(1994)将中国钨矿分布划分为5个成矿带,即华北成矿带、华南成矿带、天山-北山成矿带、西秦岭-祁连山成矿带、三江钨锡成矿带。其中,华南成矿带中的南岭成矿区(包括政和-大埔深断裂以西的闽西、赣湘南部、粤桂两省区的一部分和滇东南部分),是我国钨矿床高度发育区,也是世界钨矿床分布最密集的地区。成矿条件优越,矿床类型丰富多彩,拥有世界上主要钨矿类型,如石英脉型(广东锯板坑钨矿、江西大吉山钨矿等)、花岗岩细脉浸染型(福建行洛坑钨矿)、以夕卡岩为主的层控多因叠加型(湖南柿竹园钨锡铋钼矿)、层控型(广西大明山钨矿)等。 如此可见,中国钨矿时空分布既广泛又相对高度集中。成矿期主要集中于燕山期,矿床分布特别是大型、超大型钨矿主要集中于南岭成矿区。其储量占全国钨储量的70%以上。 (二)中国钨矿成矿主要特点和若干规律 (1)具有多元成矿特点即成矿物质的多来源(岩源、层源、混合源、壳源、壳幔混合源等);含矿建造的多层位(元古宇、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泥盆系—石炭系、上侏罗统);成矿作用的多期性;成矿环境的多样性;以及钨元素地球化学的多种适应性,如在岩浆阶段、岩浆热液、各种矿化流体、变质作用及表生作用中,均可活化、迁移,在有利的构造条件下富集成矿。

(2)具有地层、构造、岩浆岩多种因素及其复合控矿的特点地层沉积建造是供矿、容矿的基本因素之一,不同的容矿建造机制分别控制形成不同类型的钨矿。如碳酸盐岩建造总是形成夕卡岩或似夕卡岩型钨矿床(以白钨矿为主);而在硅铝建造则往往产生交代岩或角岩,形成岩体浸染型、细脉浸染型、脉型、角砾岩筒型钨矿床。不同的构造-岩浆机制,形成各具特征的矿床类型。例如,由深大断裂从深部带来的壳幔混源型岩脉,可以形成斑岩型、角砾岩筒型钨矿;而来自壳源型的岩脉则形成脉型或夕卡岩型钨矿。各种成矿条件联合控矿,必然产生多型矿床的共生与复合。 (3)矿床高度集中分布和成群成带出现如前所述,南岭是中国钨矿最密集的成矿区,尤其是赣南、湘南、粤北地区的钨矿床更是高度集中分布,而且是成群成组的出现。如在赣南大余—崇义—上犹地区,仅在7800km2范围内就有180多个矿床(点)密集分布,几乎平均10km2内即有两处钨矿床,并呈现等距、近等距的分布;又如,盘古山区在11000km2范围内也有100多处钨矿床(点)分布,平均每100km2就有1处矿床。在南岭每一个密集区里往往产有1~2个大型钨矿并有“卫星”式一批中小型矿床围绕大型矿床产出而成群成组的分布。在每个矿床中几乎都有1~2条“王牌”矿脉(即规模大、品位富的矿脉),如西华山钨矿的299号“王牌”脉长920m,脉宽最大3.60m,而且品位富。每个矿区的含钨石英脉成群成带的产出(即许多脉钨矿体一起产出而形成矿体群;按矿体分布疏密程度而分为脉带型矿脉和单脉形矿脉)。如赣南的西华山、大吉山,湘南的瑶岗仙,粤北的锯板坑、梅子窝、石人嶂等特大型、大中型钨矿床中的矿脉,均是成群成带的分布。这种成群成带的分布规律,对找矿、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广东韶关红岭钨矿矿床地质特征浅析

广东韶关红岭钨矿矿床地质特征浅析 [摘要]在历年的地质勘查过程中,地勘部门十分重视成矿地质条件的总结、分析、研究工作,对矿区脉状钨矿及岩体型钨矿床均有较成熟的成矿规律认识、找矿方法及找矿手段,本文通过对红岭钨矿的地质背景论述,探析了韶关红岭钨矿的分布成因,并对该矿区地质特征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广东韶关红岭钨矿地质背景矿床特征 1引言 红岭钨矿位于广东省翁源县北西方向,直距21km。位于京珠高速东侧,交通较便利。自上个世纪60年代被开发出来,前人已经对其做了大量的研究勘查工作。他们对矿区的构造、成矿的地质特征以及矿床的成因,都提出了诸多见解。该矿区通过近年的开采,对其主要的矿体都进行了揭露、开采,提供了真实的、丰富的地质资料。本文依据前人的勘查成果以及危机矿山综合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得出红岭钨矿的成因,认为该矿床是岩体控制,是一个与岩浆活动相关的高温热液矿床。 2地质背景 矿区位于华南加里东褶皱带、后加里东隆起湘南—粤北海西—印支凹陷区内,处在大东山—贵东—九连山东西向构造岩浆带中部,热水南北向断裂构造与北东向断裂构造复合部位(见图1)。 区域地层分布简单,出露的地层为下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浅变质的浅海相碎屑沉积岩,上古生界泥盆系滨海相、浅海相砂页岩、碳酸盐建造,新生界第四系残积、坡积、冲积层。 区域褶皱发育,分布水源山背斜,轴线呈北北东向,长约40公里,由下古生界和泥盆纪地层组成,岩层倾角40~70°,东翼较西翼陡;枢纽于官渡镇一带向南西方向倾伏,形成一个对称的并向南西倾伏的背斜构造。背斜西侧为一轴线呈北北西向的对称正常的翁城向斜;东侧则为轴向北东、轴面倾向北西的翁源倒转向斜。 区内断裂十分发育,一系列近南南北向(NNE~NNW)压扭性断裂穿切北北东~北东向压扭性断裂。南北向断裂有水源山正断层、石坑子—红岭—热水断裂、田心—上洞断裂;北东向断裂有下洞正断层、大湾围—坪峰畲断裂、石坑子逆断层、热水断裂、下背—狐狸山断裂。 区内广泛分布燕山三期花岗岩,北部属贵东岩体,南部统称热水岩体,呈岩基状产出,出露面积240平方公里。区内还发育两个燕山四期花岗岩岩体,呈岩墙状沿东西方向侵入于燕山三期花岗岩中。热水岩体总体上呈鹅蛋形,长轴南北

中国钨矿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

中国钨矿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 中国钨矿时空分布 从成矿期来看,据《中国内生金属成矿图说明书》(1987)统计的钨矿床成矿时代[以矿床(点)数量为基础],前寒武纪成矿期占2%,加里东期占4%,海西期占9%,印支期占2%,燕山期占83%。从空间分布来看,在中国三大成矿域,即古亚洲成矿域、滨太平洋成矿域、特提斯成矿域,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说明空间分布广泛。康永孚、苗树屏等(1994)将中国钨矿分布划分为5个成矿带,即华北成矿带、华南成矿带、天山-北山成矿带、西秦岭-祁连山成矿带、三江钨锡成矿带。其中,华南成矿带中的南岭成矿区(包括政和-大埔深断裂以西的闽西、赣湘南部、粤桂两省区的一部分和滇东南部分),是中国钨矿床高度发育区,也是世界钨矿床分布最密集的地区。成矿条件优越,矿床类型丰富多彩,拥有世界上主要钨矿类型,如石英脉型(广东锯板坑钨矿、江西大吉山钨矿等)、花岗岩细脉浸染型(福建行洛坑钨矿)、以夕卡岩为主的层控多因叠加型(湖南柿竹园钨锡铋钼矿)、层控型(广西大明山钨矿)等。 如此可见,中国钨矿时空分布既广泛又相对高度集中。成矿期主要集中于燕山期,矿床分布特别是大型、超大型钨矿主要集中于南岭成矿区。其储量占全国钨储量的70%以上。 中国钨矿成矿主要特点和若干规律 (1)具有多元成矿特点即成矿物质的多来源(岩源、层源、混合源、壳源、壳幔混合源等);含矿建造的多层位(元古宇、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泥盆系—石炭系、上侏罗统);成矿作用的多期性;成矿环境的多样性;以及钨元素地球化学的多种适应性,如在岩浆阶段、岩浆热液、各种矿化流体、变质作用及表生作用中,均可活化、迁移,在有利的构造条件下富集成矿。 (2)具有地层、构造、岩浆岩多种因素及其复合控矿的特点地层沉积建造是供矿、容矿的基本因素之一,不同的容矿建造机制分别控制形成不同类型的钨矿。如碳酸盐岩建造总是形成夕卡岩或似夕卡岩型钨矿床(以白钨矿为主);而在硅铝建造则往往产生交代岩或角岩,形成岩体浸染型、细脉浸染型、脉型、角砾岩筒型钨矿床。不同的构造-岩浆机制,形成各具特征的矿床类型。例如,由深大断裂从深部带来的壳幔混源型岩脉,可以形成斑岩型、角砾岩筒型钨矿;而来自壳源型的岩脉则形成脉型或夕卡岩型钨矿。各种成矿条件联合控矿,必然产生多型矿床的共生与复合。 (3)中国钨矿矿床高度集中分布和成群成带出现如前所述,南岭是中国钨矿最密集的成矿区,尤其是赣南、湘南、粤北地区的钨矿床更是高度集中分布,而且是成群成组的出现。如在赣南大余—崇义—上犹地区,仅在7800km2范围内就有180多个矿床(点)密集分布,几乎平均10km2内即有两处钨矿床,并呈现等距、近等距的分布;又如,盘古山区在11000km2范围内也有100多处钨矿床(点)分布,平均每100km2就有1处矿床。在南岭每一个密集区里往往产有1~2个大型钨矿并有“卫星”式一批中小型矿床围绕大型矿床产出而成群成组的分布。在每个矿床中几乎都有1~2条“王牌”矿脉(即规模大、品位富的矿脉),如西华山钨矿的299号“王牌”脉长920m,脉宽最大3.60m,而且品位富。每个矿区的含钨石英脉

17 中国钨矿床地质特征、类型及其分布

中国钨矿床地质特征、类型及其分布 内容提要:中国钨矿床以其产地多、规模大、品位高、伴生元素复杂为特征。文中提出了钨矿床类型划分的依据,并将中国钨矿床成因划分为三类、四个亚类、20个型。把广布的中国钨矿分为南北两部16个成矿带。 主题词:中国钨矿地质特征矿床类型矿带划分 ABSTRACT THE FIRST TUNGSTEN DEPOSIT IN CHINA WAS DISCOVERED IN 1908, AND SINCE THE END OF 1920S, THE ANNUAL OUTPUT OF TUNGSTEN IN CHINA HAS AVERAGELY MADE UP 40 PERCENT OF THE TOTAL ANNUAL TUNGSTEN OUTPUT OF THE WORLD. THE BASIC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TUNGSTEN DEPOSITS MIGHT BE SUMMARIZED AS WIDE IN DISTRIBUTION ,NUMEROUS IN PRODUCTION PLACE, LARGE IN SIZE ,RICH IN GRADE, COMPLEX IN ASSOCIATED COMPONENTS AND VARIED IN ORE DEPOSIT TYPES .IN ADDITION, CHINA’S TUNGSTEN RESOURCES ARE FAMOUS IN THE WORLD FOR ITS HIGHLY DEVELOPED QUARTZ VEIN TYPE TUNGSTEN DEPOSITS. THE CLASSIFICATION OF TUNGSTEN DEPOSITS DEPENDS MAINLY ON THE RESEARCH LEVEL OF THEIR GENESES. POLYNARY MENTALLOGENESIS SHOULD SERVE AS THE MAJOR BASIS FOR THIS CLASSIFICATION, AND WHETHER THE ORE-PROSPECTING PROGNOSTIC INFORMATION CAN BE PROVIDED OR NOT IS ALSO A PRINCIPLE FOR CLASSIFICATION CHINA’S TUNGSTEN DEPOSIT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ROCK-CONTROLLED TUNGSTEN DEPOSITS AND STRATABOUND ONES. THE FORMER IS FURTHER DIVIDED INTO TWO SUBCLASSES, I.E., CRUST-DERIVVED TUNGSTEN DEPOSITS AND TUNGSTEN DEPOSITS FROM MIXED CRUST-MANTLE SOURCES, AND THE LATTER ALSO INTO TWO SUBCLASSES , NAMELY, REWORKED TUNGSTEN DEPOSITSAND SUPERIMPOSED ONES, WITH THE ADDITION OF MODERN SUPERGENE TUNGSTEN DEPOSITS. FINALLY, THESE DEPOSITS ARE DIVIDED INTO A NUMBER OF TYPES ACCORDING TO ORE-FORMING PROCESS.A SIMPLIFIED CLASSIFICATION IS GIVE IN THE PAPER. TUNGSTEN DEPOSITS ARE DISTRIBUTED ALL OVER 29 PROVINCES, MUNICIPALITIES AND AUTONOMOUS REGIONS OF CHINA. WITH 30? NORTH LATITUDE AS THE BOUNDARY, THIS PAPER DIVIDES CHINA INTO NORTH CHINA AND SOUTH CHINA AND DIFFERENTIATES SIXTENN METALLOGENIC BELTS WHICH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我国钨矿发现于1908年(西华山),从20年代末到现在,钨矿年产量平均占世界总产量的40%左右。近年来各级钨矿产品如高级钨砂、仲钨酸铵、钨铁、碳化钨硬质合金等的质量日益提高,堪列世界前茅。本文将对中国钨矿产出的地质特征、矿床类型及其分布,作一

西华山钨矿矿床成因探讨.

西华山钨矿矿床成因探讨

目录 西华山钨矿矿床成因探讨 (2) 一、区域地质概况 (2) 1.地层 (2) 2.产状 (2) 3.构造 (2) 4.岩浆岩 (3) 二、矿床地质特征 (5) 1.矿体分布,形态,产状及规模 (6) 2.矿石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矿化富集特征 (6) 3.钨成矿的规律 (7) 4.成矿分析 (7) 参考文献 (7)

西华山钨矿矿床成因探讨 摘要江西西华山钨矿产于西华山复式花岗岩体中,文章通过对西华山区域地质 概况的分析和该地区某一块地区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探讨了西华山钨矿矿床成因的问题。 江西省大余县西华山脉钨矿床是中国发现最早,有着近百年采钨史的大型钨矿床。西 华山钨矿区位于江西省大余县城西北9km处, 为大型石英脉型黑钨矿矿床,累计探明钨储 量为8.13×104t,并伴生可观的钼、铋、锡、铜、稀土等矿产。是赣南钨矿的一个典型 矿床。 一、区域地质概况 1.地层 西华山钨矿田处于南岭东西复杂构造带东段北侧,江西省南部北东向池江大断裂的北西盘,赋存于西华山复式花岗岩株之中。区内出露的地层为寒武系的变质石英砂岩、板岩、粉 砂岩。地层走向北东东或南东,倾角60~80°,为一套复理石建造特征。在一些山岭上残留有 中泥盆统砂砾岩层。由于多次构造运动的影响和岩浆的侵入,使地层遭受不同程度的区域变 质和热变质。钻孔中常见到黑云母角岩、角岩化砂岩、板岩及斑点状板岩等。 2.产状 西华山含矿岩体以60~70°交角不整合侵位于寒武系浅变质岩内,岩体直接与石英砂岩、云母石英片岩、砂质板岩接触,形成明显的接触变质带。岩体由近及远,变质作用由强变弱,形成了宽度不等的角闪石角岩带和斑点状板岩带。含矿岩体北西—南东长7 km,北东—南西宽5. 5 km,略呈椭圆型,为一小型复式侵入体,出露面积20 km2。同位素年龄值为184~140 Ma(王泽华等, 1981),属于燕山早期产物。由北西向南东侵入,先后由五个侵入阶段组成(刘家远, 2005),与钨矿关系密切的主要为燕山早期第二次侵入的黑云母花岗岩(γ52b)、第一次侵 入的斑状中粒黑云母花岗岩(γ52a),其边部分布着略具北西走向的两组六个钨矿床。西华山 为其中最大的一个,位于西南边缘,系裂隙充填型的高温热液矿床。 3.构造 西华矿区位于南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的东端,经受了华夏、新华夏构造的影响,构造异常 发育。由于受加里东运动的影响,本区形成了北北西向古老褶皱基底。后期的北东、北东东 向断裂叠加其上,在北东与北东东向断裂交切基底的地段,是构造的有利地段,控制了西华山花岗岩岩株的侵入。矿区内的断裂构造主要发育二组,一组为NE向和NEE向,一组为EW向。 它们的联合和复合、迁就部位控制着西华山岩株的侵入和成矿裂隙的展布。成矿前断裂构造发育,成矿后断裂表现微弱。错位较小,因此,破坏性小,对矿床开采影响不大。【2】

内蒙古矿床地质特征简介

内蒙古二连矿床地质特征简介 联系人:吴铁军 电话: E-mail 内蒙古二连矿床地质特征简介 二连矿床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境内,矿床属内蒙古高原二连—苏崩风蚀平台地貌,地势平坦,海拔为910m~1055m,属高原低丘陵草原地貌景观,为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多风少雨,气候干燥。 二连矿床分为努和南和苏北两个矿床,两矿床相距11km。矿床工作区中新生代沉积盖层有:上侏罗统查干诺尔组(J3c)、下白垩统巴彦花群(K1B)、上白垩统二连组(K2e)、古新统脑木根组(E1n)、下始新统巴彦乌兰组(E2b)、中始新统阿山头组(E2a)和伊尔丁曼哈组(E2y)、渐新统呼尔井组(E3h)、上新统宝格达乌拉组(N2b)和第四系(Q)等,其中二连组(K2e)是努和南和苏北矿床的赋矿层位。 两矿床均为非煤矿床,矿体为层状产出,沉积型矿床,埋藏浅,主矿体形态简单,矿石类型为砂岩、泥岩或泥质砂岩等,两矿床矿石成因相同,矿体的赋存状态相同,矿石的性质相近,只是埋藏深度与矿体厚度略有不同。所以,请专家在进行矿床地质资料分析时,可比照参考借鉴两矿床的地质资料,相互补充,相互完善。 以下是两矿床的地质特征资料,请专家审阅。 一、努和南矿床

1、地层及构造 二连组地层在本矿床大面积出露,上与古新统脑木根组不整合接触,下与下白垩统巴彦花群不整合接触,该组分为上、下两段:上段主要发育湖泊沉积体系,岩性为绿黄色、灰黄色泥岩,具纹状层理;下段发育冲积扇—湖泊沉积体系,其中下部岩性为砖红色砂质砾岩、砂岩、泥质砂岩、粉砂岩、泥岩,上部岩性为蓝灰色—深灰色细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顶部为膏岩层。 其中,二连组下段是本矿床主要的含矿层位,具有矿床周边薄、中间厚的特点。根据地层特点划分为4个成因地层单元,现分述如下: Ⅰ亚层:厚度0~32m,平均22m。岩性为砖红色—褐色砂质砾岩、砂岩、泥质砂岩、粉砂岩、泥岩等,构成下粗上细的正韵律层,块状构造,属冲积扇沉积的岩性组合。 Ⅱ亚层:厚度0~52m,平均23m。岩性为蓝灰色、灰绿色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夹灰色、深灰色泥岩、泥灰岩等,构成下粗上细的正韵律层,层理构造不明显,属滨湖沉积的岩性组合。 Ⅲ亚层:厚度0~8m,平均5m。岩性为蓝灰色、深灰色、灰黑色泥岩,钙质泥岩、砂质泥岩,夹浅灰色、绿灰色泥灰岩,多具水平纹层理构造,属浅湖沉积的岩性组合。该亚层的上、下界面附近时矿体的主要产出部位。 Ⅳ亚层:厚度0~8m,平均6m。下部岩性为灰色、深灰色含石膏泥质粉砂岩,中部为灰白色砂泥质石膏岩,上部为灰色、灰绿色钙质或泥质胶结砂岩,构成下细上粗的反韵律层,层理构造不明显,属滨湖沉积的岩性组合。

河南南泥湖三道庄钼(钨)矿床地质特征

河南南泥湖三道庄钼(钨)矿床地质特征 摘要:南泥湖矽卡岩~斑岩型超大型钼(钨)矿田位于栾川县南部,栾川县城北西20km左右的冷水镇境内,处于东秦岭钼多金属成矿带的东端,华北地台西南边缘的坳陷带内,三川-栾川断陷带NE向构造由NWW向NW弧形转折部位。包括南泥湖斑岩型钼(钨)矿床、三道庄矽卡岩型钼(钨)矿床、上房沟斑岩型钼(铁)矿床等3个超大型矿床,外围尚有马圈、石宝沟、鱼库、黄背岭等斑岩型、矽卡岩型中~小型钼矿床(点),面积约20km2。 关键词:南泥湖南泥湖钼(钨)矿床南泥湖斑岩型钼(钨)矿床 Abstract:Nannihu skarn and porphyry molybdenum (tungsten) super large ore field is located in south of Luanchuan County, Luanchuan County,North West of 20km around the water inside the town, is located in the east of Qinling Mountains molybdenum polymetal metallogenic belt in the East,North China platform southwest edge depression belt, Sanchuan-Luanchuan fault depression belt NE to construct from NWW to NW arc turning parts.Including the Nannihu porphyry molybdenum(tungsten)deposit,three village skarn molybdenum(tungsten)deposit,the real channel porphyry molybdenum(iron)deposits of 3 super large ore deposits,peripheral and horse circle,Shi Bao ditch,FishBase,Huang Beiling, porphyry,skarn type-small molybdenum deposit(point),an area of about 20km2.

我国钨矿资源地质特征分析

我国钨矿资源地质特征分析 如果一个国家没有钨的话,在目前技术条件下的金属加工能力就会出现极大的缺失,直接导致机械行业的瘫痪,所以称之为战略金属。 标签: 钨矿;稀有金属;地质;特征 1 钨矿原料特点 (1)钨的地球化学特性及其在地质作用的行为。 钨是一种分布较广泛的元素,几乎遍见于各类岩石中,但含量较低。在表生作用中,由于含钨矿物较稳定,常形成砂矿。但在酸性条件下,含钨矿物可被分 解,并以WO3形式溶于地表水中,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某些钨的次生矿物。有 时以矿物微粒或离子形式被粘土或铁锰氧化物吸附而集聚于页岩、泥质细砂岩及铁锰矿层中。 近年来在古老的变质岩系中发现有层控钨矿床和钨的矿源层,说明在变质作用过程中,钨也能发生某种程度的富集。 (2)钨矿石矿物组成。 钨的重要矿物均为钨酸盐。在成矿作用过程中能与[WO4]2-络阴离子结合的阳离子仅有几个,主要有Ca2+、Fe2+、Mn2+、Pb2+,其次为Cu2+、Zn2+、Al3+、Fe3+、Y3+等,因而矿物种类有限,目前在地 壳中仅发现有20余种钨矿物和含钨矿物,即黑钨矿族:钨锰矿、钨铁矿、黑钨矿;白钨矿族:白钨矿(钙钨矿)、钼白钨矿、铜白钨矿;钨华类矿物:钨华、水钨华、高铁钨华、钇钨华、铜钨华、水钨铝矿;不常见的钨矿物:钨铅矿、斜钨铅矿、钼钨铅矿、钨锌矿、钨铋矿、锑钨烧绿石、钛钇钍矿(含钨)、硫钨矿等。 (3)我国选冶钨矿物原料与国外不同。 国外长期以来开发的钨矿,主要是白钨矿,占总生产能力的60%。而我国尽管白钨矿已探明储量376万吨,占全国钨矿总储量的71%,但由于一些大型、超大型钨多金属矿床的矿石物质成分复杂,嵌布粒度细,选冶技术尚未彻底解决,因而现阶段开采仍以石英脉型黑钨矿为主,占全国采出矿量的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